CN1263655A -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3655A
CN1263655A CN99800494A CN99800494A CN1263655A CN 1263655 A CN1263655 A CN 1263655A CN 99800494 A CN99800494 A CN 99800494A CN 99800494 A CN99800494 A CN 99800494A CN 1263655 A CN1263655 A CN 1263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base station
station apparatus
reception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0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1952C (zh
Inventor
平松胜彦
加藤修
上丰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63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19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195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7/061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3Auxiliary parameters, e.g. power control [PCB] or not acknowledged commands [NACK], used as feedback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在无线FDD通信中,在通信终端测量接收质量,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并且基站根据报告的关于接收质量的结果,对发射天线进行变换。由此,在FDD系统中,能够根据接收信号来确定发射天线。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基站装置和一种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下面基于参考文献,“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 of W-CDMA/TDDSystem for Next Generation(下一代W-CDMA/TDD系统的发射特性)”,IEICE技术报告,SSE97-41,RCS97-36,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 Engineers(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师学会),日本,1997年6月,来说明传统的无线通信装置。该参考文献公开了作为一种空间分集的、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中的发射天线变换分集,如下。
一种基站(BS),具有多个天线分支,在上行链路中对分集接收进行组合,并在下行链路中使用发射选择空间分集(SD)。在上行链路中,根据最大比率组合,对各个分支和各个路径的相关值进行组合,以执行解调。在下行链路中,通过对前一个时隙(0.625msec)的上行链路的各个分支中的相关值进行平均,得到通信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并且选择使接收信号功率最大的一个天线,以便在下行链路中通过选择的天线发射一个时隙(0.625msec)。
也就是说,根据传统技术,对下行链路中的各个分支(即,各个天线)的前一个时隙计算相关值(对应于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然后,选择实现大的接收信号功率的天线来在下行链路中发射一个时隙。
然而,上述传统技术存在一个问题。即,由于在TDD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使用相同的频率,所以,如上所述,能够根据接收信号确定发射天线。另一方面,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发射和接收使用不同的频率。因此,对于FDD系统中的发射天线变换分集,就不能如上述那样、根据接收信号来确定发射天线。
本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基站装置和一种无线通信方法,从而在频分双工(FDD)通信中,该无线基站能够根据接收信号来确定发射天线。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无线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的方框图;
图3是在图2所示的通信终端中执行的、用于测量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的方法的方框图;
图4是在图2所示的通信终端中执行的、用于测量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与干扰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之和的比的方法的方框图;
图5是在图2所示的通信终端中执行的、用于测量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与干扰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之和的比的方法的图;
图6是在上述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执行的天线变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在上述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执行的天线变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方框图;
图9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的方框图;
图10是在图9所示的通信终端中,根据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计算发射功率控制量的方法的方框图;
图11是在图9所示的通信终端中,根据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与干扰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之和的比,计算发射功率控制量的方法的方框图;
图12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中执行的天线变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中执行的天线变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在使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通信中使用的数据的帧结构图;
图15是在使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通信中使用的数据的帧结构图;以及
图16是在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和通信终端之间执行的操作的序列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框图。
在该无线基站装置中,天线101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天线双工器103提供到接收RF(射频)电路105,其中天线双工器103用于在发射和接收中共用天线101。接收RF电路105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执行到中频或基带频率的频率转换。
另外,天线102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天线双工器104提供到接收RF电路106,其中天线双工器104用于在发射和接收中共用天线102。接收RF电路106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执行到中频或基带频率的频率转换。
分集组合电路107对作为分集接收的已转换频率的信号进行组合。虽然分集接收的组合不是一个必要的功能,但是由于目前的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多个天线,所以,为了提高接收性能,最好还是使用分集接收。接着,解调电路108对分集接收的结果进行解调。然后,解调的结果被提供到分离电路109,并且由此被分离成接收数据和用于天线变换控制的控制信号。
天线变换控制电路110根据控制信号来确定要将天线101和102中的哪一个用于发射,并向变换器113提供提供一个用于从当前天线变换到确定天线的信号。天线变换控制电路110的操作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发射过程中,调制电路111对发射数据进行调制,以提供到发射RF电路112。发射RF电路112对发射数据的频率进行转换,并对发射数据进行放大,以提供到变换器113。变换器113把发射中使用的天线从天线101和102中的一个变换到另一个,以便通过变换后的天线发射发射信号。
图2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无线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例如移动台装置的结构框图。
天线201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天线双工器202提供到接收RF电路203,其中天线双工器202用于在发射和接收中共用天线202。接收RF电路203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执行到中频或基带频率的频率转换。解调电路204对已转换频率的信号进行解调。同时,把接收RF电路203的输出提供到接收质量测量电路205,用它对一个代表接收质量的量进行测量。
接收质量测量电路205测量出的量可能是,例如,接收场强、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接收信号的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SIR)、或接收信号的功率与干扰功率和噪声功率之和的比(所谓的信号对干扰脉冲噪声的比,并且下文称之为SINR)。通过测量接收RF电路的输出功率得到接收场强。接收场强可用最简单的结构得到。接收场强可用于评价在没有干扰信号存在的环境中的接收质量。
通过对接收信号乘以一个已知信号,能够测量出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当干扰信号存在时,接收场强既包括所需信号又包括干扰信号。然而,要报告的信息应该基于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这是通信终端中所需要的。因此,由于SINR是作为确定误码率特性的指标的最可靠的信息,所以最好是使用SINR来代表接收质量。
用于测量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的电路示于图3。在该电路中,提取与已知图案案相对应的接收信号的部分,并且在复数乘法电路301中将该部分乘以该已知图案的复共轭值,这里,已知图案为无线基站装置所拥有,并且通过在复共轭电路302中对已知图案执行复共轭计算来得到复共轭值。然后,功率测量电路303根据复数乘法电路301的输出测量接收信号的功率。
图4示出了用于测量SINR的电路。在该电路中,提取与已知图案相对应的接收信号的部分,并且在复数乘法电路401中将该部分乘以已知图案的复共轭值,以得到所需接收信号在复平面上的位置(如图5中的实心圆所示),这里,已知图案为无线基站装置所拥有,并且通过在复共轭电路402中对已知图案执行复共轭计算来得到复共轭值。然后,对所需接收信号的功率进行测量。另外,干扰功率加噪声功率测量电路404测量干扰功率和噪声功率之和,作为所需接收信号的位置(如图5中的实心圆所示)与各接收信号的位置(如图5中的空心圆所示)之间的差分矢量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此外,所需功率测量电路403对所需信号的功率进行测量。接着,比率计算电路405计算所需功率测量电路403与干扰功率加噪声功率测量电路404的输出之比。这样,便得到了SINR。
把如上所述得到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提供到多路复用电路206。多路复用电路206给发射数据和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分配发射时隙。调制电路207对发射数据进行调制。发射RF电路208对已调制的发射数据的频率进行转换,并对已转换频率的发射数据进行放大。然后,通过天线双工器202从天线201发射发射信号。
如上所述,图2的通信终端对从图1的无线基站装置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测量,并且通过上行链路把测量结果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无线基站装置通过上行链路接收通信终端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并根据接收质量的结果来变换发射中使用的天线。
下面详细说明天线变换控制电路的操作。图6是天线变换控制电路的流程图。在图6中,把接收质量测量结果与阈值进行比较。虽然这里的说明用于以SIR代表接收质量的情况,但在以接收场强、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或SINR代表接收质量的情况中,也执行类似的操作。
当接收质量测量(SIR)结果大于阈值时,不变换发射中使用的天线。当SIR小于阈值时,变换发射中使用的天线。例如,在提供两个天线的情况中,把发射中使用的天线变换到另一个天线。因此,在用当前使用的天线没有达到预定的电平时,便把发射中使用的天线变换到另一个天线。这样,保持一种好的通信状态。
当提供两个以上的天线时,可根据图7所示的接收信号强度来变换发射中使用的天线。例如,选择使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最大的天线。这样,在频分双工系统中,由于上行链路和下列链路的载频不同,所以它们的衰落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几乎为0。因此,即使选择了使基站中的接收场强最大的天线用于发射,选择的天线也不一定使通信终端中的接收信号功率最大。
然而,当视距(line-of-sight)链路没有保证时,基站和通信终端两者中的接收场强都很小。即,当基站和通信终端之一中接收场强大时,便可确认视距链路已保证。因此,有可能避免使用从其到相对的通信装置的通信路径被阻塞的天线。这样,就有可能排除没有保证视距链路的天线,并可通过变换天线来改善发射质量。
此外,不必选择使接收场强最大的天线。取而代之的是,当任意一个天线实现了基站中的接收场强等于或大于某一阈值时,便可使用该天线。
基站的天线可通过使用上述结构来变换,并因此可以减小由于阴影(shadowing)造成的下行链路的发射质量的降级。虽然,在频分双工系统中的一个站中,通过测量得到的有关接收质量的信息不能直接用于从那里的发射,但是,可以根据在相对终端中通过测量得到的有关接收质量的信息,变换该站的天线,以避免相对终端中降级的接收质量的继续。
首先,下面将说明从终端向基站装置报告的操作。该报告可能持续地进行,也可能只在必要时进行。如果是前者,即,当报告持续地进行时,可变换天线以便保持高的接收质量。然而,持续报告会增加通信业务。
在语音通信中,语音信息和控制信息可在一个发射时隙中进行多路复用,如图14所示。因此,在语音或低速通信系统中进行持续报告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在后一种情况下,即,在需要时才进行报告的情况,通信业务的增加是很小的。在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分组通信中,最好是在有需要时进行报告。在分组通信中,突发信息在短时间内发送。因此,如图15(a)和15(b)所示,控制信息没有在时隙上进行多路复用。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了一个指示该信息是消息还是控制信息的标志。在图15(a)中,控制标志指示该信息是消息,而在图15(b)中,控制标志指示该信息是控制信息。因此,当有需要才进行报告时,该报告以图15(b)的格式发送,在该格式中,控制标志指示该信息是控制信息。
接着,说明天线变换的定时。可以根据如下说明的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变换天线。
先参照图16(a)说明第一种方法。当在终端通过测量得到接收质量时,有时接收质量会突然恶化。当在移动通信中,阴影出现时,即,视距链路没有保证时,接收场强突然减小几十分贝。终端监视这种情况,并把这种情况报告给基站。基站装置响应接收质量的报告,对天线进行变换。
下面参照图16(b)说明第二种方法。基站装置通过测量来估计目前用于发射和接收的天线的接收质量。如果接收质量突然恶化,则确认出现了阴影,即,视距链路没有保证。阴影是由通信终端和基站装置的天线的位置造成的,不受载频之间差别的影响。因此,当基站的接收质量突然恶化时,可认为通信终端的接收质量也突然恶化。然后,基站向通信终端发送报告关于通信终端中的接收质量的请求。通信终端通过测量估计接收质量,并把估计的接收质量报告给基站装置。基站根据报告的代表估计的接收质量的值执行天线变换控制。
下面参照图16(c)说明第三种方法。当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消息包含错误时,通信终端向基站发送重发的请求。基站响应该重发的请求,向通信终端发送报告关于该通信终端中的接收质量的请求。通信终端通过测量估计接收质量,并把估计的接收质量报告给基站装置。基站根据报告的代表估计的接收质量的值执行天线变换控制。
另外,要是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适当的组合,还能够减小天线变换控制中的延迟,并可实现精密控制。(实施例2)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框图。
在该无线基站装置中,通过天线801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天线双工器803提供到接收RF电路805,该天线双工器803用于在发射和接收中共用天线801。接收RF电路805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执行到中频或基带频率的频率转换。
另外,天线802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天线双工器804提供到接收RF电路806,该天线双工器804用于在发射和接收中共用天线802。接收RF电路806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执行到中频或基带频率的频率转换。
已转换频率的信号作为分集接收在分集组合电路807中进行组合。虽然分集接收的组合不是一个必要的功能,但是因为目前的无线基站装置有多个天线,所以为了提高接收性能,最好还是使用分集接收。接着,在解调电路808中对分集接收的结果进行解调。然后,把解调的结果提供到分离电路809,并由此把它分离成接收数据和发射功率控制信号。
天线变换控制电路810根据发射功率控制信号,确定要将天线801和802中的哪一个用于发射,并向变换器813提供用于从当前天线变换到确定天线的信号。天线变换控制电路810的操作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发射过程中,发射数据在调制电路811中进行调制,以提供到发射RF电路812。发射RF电路对发射数据的频率进行转换,并对要提供到变换器813的发射数据进行放大。变换器813把天线从天线801和802中的一个变换到另一个,以便通过变换后的天线发射发射信号。
图9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的结构框图。
天线901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天线双工器902提供到接收RF电路903,该天线双工器902用于在发射和接收中共用天线902。接收RF电路903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执行到中频或基带频率的频率转换。已转换频率的信号在解调电路904中进行解调。同时,把接收RF电路的输出提供到发射功率控制值计算电路905,在该电路中确定发射功率控制信号。
上述发射功率控制信号根据例如接收场强、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接收信号的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SIR)、或者接收信号的功率与干扰功率和噪声功率之和的比(所谓的信号与干扰脉冲噪声比,并且下文称之为SINR)来确定。另外,作为发射功率信号发射的信息可能包含用来增加和减小发射功率的两个可选的控制信息中的一个,用来增加、保持和减小发射功率的三个可选的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者用来更精细地设定控制量的三个以上的控制信息中的一个。
这里,所作的说明用于使用两个可选的控制信息的情况。当根据接收场强确定了发射功率控制信号时,便对接收RF电路的输出功率进行测量。当测量的功率大于阈值3时,便产生控制信号以减小基站的发射功率。当测量的功率小于阈值3时,便产生控制信号以增加基站的发射功率。基于接收场强的发射功率控制信号可用最简单的电路产生。另外,基于接收场强的发射功率控制信号可用于没有干扰信号存在的环境。
在根据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来确定发射功率控制信号的情况中,首先,通过对接收信号乘以一个已知信号来进行测量。当干扰信号存在时,接收场强既包括所需信号也包括干扰信号,而要报告的信息应该是基于在通信终端中所需要的、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因此,由于SINR是作为确定误码率特性的指标的最可靠的信息,所以最好是使用SINR来代表接收质量。
用于测量所需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的电路示于图10。在该电路中,提取与已知图案相对应的接收信号的部分,并且在复数乘法电路1001中对该部分乘以已知图案的复共轭值,这里,已知图案由无线基站装置保持,并且通过在复共轭电路1002中对已知图案执行复共轭计算来得到复共轭值。然后,功率测量电路1003根据复数乘法电路1001的输出来测量接收信号的功率。比较电路1004产生控制信号,以便当测量的功率大于阈值3时减小基站的发射功率,以及当测量的功率小于阈值3时增加基站的发射功率。
图11示出了用于测量SINR的电路。在该电路中,提取与已知图案相对应的接收信号的部分,并且在复数乘法电路1101中对该部分乘以已知图案的复共轭值,以得到所需接收信号在复平面上的位置(如图5中的实心圆所示),这里,已知图案由无线基站装置保持,并且通过在复共轭电路1102中对已知图案执行复共轭计算来得到复共轭值。然后,对所需接收信号的功率进行测量。另外,干扰功率加噪声功率测量电路1104测量干扰功率与噪声功率之和,作为所需接收信号的位置(图5中的实心圆所示)与各接收信号的位置(图5中的空心圆所示)之间的差分矢量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此外,所需功率测量电路1103对所需信号的功率进行测量。接着,由干扰功率加噪声功率测量电路1104和所需功率测量电路1103的输出来计算出比率。比较电路1106产生控制信号,以便当测量的功率大于阈值3时减小基站的发射功率,以及当测量的功率小于阈值3时增加基站的发射功率。
接着说明使用三个可选的控制信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阈值3外还使用阈值4。当测量的功率比小于阈值3时,便产生控制信号以增加基站的发射功率。当测量的功率比大于阈值3而小于阈值4时,产生控制信号以保持基站的发射功率。当测量的功率比大于阈值4时,产生控制信号以减小基站的发射功率。
在使用多于三个可选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提供多个阈值,并且阈值的数量要比可选的控制信息的数量少1。这样,根据与多个阈值的比较,可确定精细划分的控制信息的值中的一个。
把如上所述计算出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提供到多路复用电路906。多路复用电路906给发射数据和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分配发射时隙。调制电路907对发射数据进行调制,并且发射RF电路908对已调制的发射数据的频率进行转换,并对已转换频率的发射数据进行放大。然后,通过天线双工器902从天线901发射发射信号。
如上所述,图9的通信终端根据从图8的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产生发射功率控制信号,并通过上行链路把该发射功率控制信号报告给无线基站装置。无线基站装置通过上行链路接收通信终端产生的发射功率控制信号,并根据通信终端产生的发射功率控制信号变换发射中使用的天线。
由于天线是根据发射功率控制来进行变换的,所以能够减少从通信终端发射的信息量。另外,无线基站装置对确定该无线基站装置的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控制信号进行监视,并变换天线。因此,能够将无线基站装置的发射功率保持在阈值以下。
下面详细说明天线变换控制电路的操作。图12是天线数量为2时的流程图。在图12中,对报告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进行累加。然后,把报告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的累加值与阈值2进行比较。该阈值是根据下行链路中的干扰量来确定的,这里的干扰是通过增加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或极限值而产生的。
例如,要是在下行链路中通过增加发射功率产生干扰,并根据该干扰的量来确定CDMA通信系统中的发射功率控制量,则阈值根据扩频处理增益来确定。例如,在扩频处理增益为16的发射系统中,用于发射功率的阈值是扩频处理增益为256的发射系统中用于发射功率的阈值的16倍,就是因为这些扩频处理增益的比是16。干扰量随扩频处理增益而变化。因此,有可能精密地设定发射功率变化的最大值,以便根据扩频处理增益适当地变换天线。
在图12中,当发射功率控制信息的累加值大于阈值2时,不对天线进行变换。当发射功率控制信息的累加值小于阈值2时,把当时使用的天线变换成另一个天线。特别地,在天线的数量为2时,把当时使用的天线变换成另外一个天线。
图13是天线的数量多于两个的情况的流程图。当提供两个以上的天线时,除了根据发射功率控制信息的累加值以外,还可根据接收信号强度来变换在发射中使用的天线。例如,选择使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为最大的天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频分双工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载频的不同,它们的衰落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几乎为0。因此,即使选择了使基站中的接收场强最大的天线来发射,所选择的天线也不一定使通信终端中的接收信号功率最大。
然而,当视距链路没有保证时,基站和通信终端中的接收场强都很小。因此,避免使用视距链路没有保证的天线是可能的。
另外,可被选择用来发射的天线不是使基站中的接收场强最大的天线,而是使基站中的接收场强大于某一阈值的任意一个天线。
有两种在基站中设定发射功率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中,当发射中使用的天线变换时,不改变发射功率,而在第二种方法中,当发射中使用的天线变换时,把发射功率减少一个常值。第一种方法在改善终端的接收质量上的确有效。除了向天线变换控制电路810外,再向发射RF电路提供发射功率控制信号就够了。发射RF电路根据发射功率控制信号来控制增加和减小发射功率的操作。
如果为终端改善了到终端的链路的质量之后保持大的发射功率,则这样一个大的发射功率会在其他终端中造成大量的干扰。根据第二种方法,当天线变换时,将要设定的发射功率减小一个常量。为实现第二种方法,只要修改提供到天线变换电路810的发射功率控制信号就足够了,以便使发射功率控制信号也用作控制信号,当天线变换时,用它将发射功率减小一个常量。发射RF电路根据发射功率控制信号来控制增加和减小发射功率的操作。此时,发射功率控制信号的累加值也必须减小一个常量。当按上述规定时,就有可能通过天线变换来避免过度地提高链路的质量,并有可能减小干扰功率。
关于上述常值,例如,如果在CDMA系统中,将发射功率减小3dB,则有可能增加一个附加的终端,并用与现有终端相同的扩频处理增益与该附加终端进行通信。
除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外,还可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由终端向基站装置报告接收质量。特别地,从终端到基站的报告的操作及其定时都与实施例1相同。
通常,根据发射功率控制信息的累加值来执行天线变换控制。另外,当通信终端的接收质量突然恶化时,由通信终端向基站装置报告关于接收质量的信息,以便基站装置能够执行天线变换控制。因此,通过在短间隔内用小的发射功率控制量,有可能避免选择从其到终端的链路阻塞的天线,并且以更高的概率选择实现高质量链路的天线。也就是说,发射天线变换控制变得更加有利了。
当基站装置从通信终端接收到重发例如ARQ控制信息的请求时,基站向通信终端发送报告通信终端中接收质量的请求,通信终端通过测量估计接收质量,并把估计的接收质量报告给基站装置。基站装置根据报告的、代表估计的接收质量的值,执行天线变换控制。
基站的天线可通过使用上述结构进行变换,并且有可能抑制阴影引起的下行链路发射质量的降级。特别地,在CDMA系统中,通过提供根据扩频处理增益进行天线变换的准则,有可能执行天线变换的精密控制。
上述说明用于基站装置具有图1或图8的结构、而通信终端具有图2或图9的结构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通信终端具有图1或8的结构、而基站装置具有图2或9的结构的情况。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当接收质量突然恶化时,能够启动天线变换。另外,通过选择使接收场强大于某一值的天线,有可能以高的概率避免选择由于阴影引起线路故障的天线。
本说明书基于1998年4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HEI10-94953,其内容包含于此作为参考。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装置和通信终端。

Claims (28)

1、一种频分双工系统中的无线基站装置,包括:
变换装置,用于根据来自对方的接收质量信息,对发射发射信号的天线进行变换;以及
发射装置,用于通过已进行变换的天线发射发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中,当包含在接收质量信息中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小于阈值时,所述变换装置对所述天线进行变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中,如果包含在接收质量信息中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变换装置将所述天线变换至使接收场强大于第二阈值的天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中,当包含在接收质量信息中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变换装置将天线变换至使接收场强最大的天线。
5、一种频分双工系统中的无线基站装置,包括:
变换装置,用于根据来自对方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对发射发射信号的天线进行变换;以及
发射装置,用于通过已进行变换的天线发射发射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中,根据对方的接收质量信息来确定所述发射功率控制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中,所述变换装置对包含在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值进行累加,并且当累加的值大于阈值时,将天线变换至另一个天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中,所述变换装置对包含在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值进行累加,并且当累加的控制值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变换装置将所述天线变换至使接收场强大于第二阈值的天线。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中,所述变换装置对包含在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值进行累加,并且当累加的控制值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变换装置将所述天线变换至使接收场强最大的天线。
10、一种与无线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包括:
变换装置,用于在频分复用通信中,根据来自对方的接收质量信息,对发射发射信号的天线进行变换;以及
发射装置,用于通过已进行变换的天线发射发射信号。
11、一种与无线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包括:
变换装置,用于在频分复用通信中,根据来自对方的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对发射发射信号的天线进行变换;以及
发射装置,用于通过已进行变换的天线发射发射信号。
12、一种执行频分复用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通信终端,具有用于测量接收质量的接收质量测量装置,和用于发射包含接收质量的信息的发射装置;以及
基站装置,具有用于根据接收质量变换天线的变换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终端还具有用于根据接收质量控制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控制装置,以及
所述信息包含发射功率的控制值。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当包含在接收质量信息中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小于阈值时,所述变换装置对所述天线进行变换。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如果包含在接收质量信息中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变换装置将所述天线变换至使接收场强大于第二阈值的天线。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当包含在接收质量信息中的接收质量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变换装置将天线变换至使接收场强最大的天线。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变换装置对包含在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值进行累加,将累加的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将天线变换至另一个天线。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变换装置对包含在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值进行累加,并且当将累加的控制值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变换装置将所述天线变换至使接收场强大于第二阈值的天线。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变换装置对包含在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值进行累加,并且当将累加的控制值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变换装置将所述天线变换至使接收场强最大的天线。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终端持续地向基站装置发送所述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终端只在必要时才向基站装置发送所述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当通信终端中测量的接收质量恶化时,所述通信终端向基站请求变换天线。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当基站装置中发射所用的天线的接收质量恶化时,所述基站装置向通信终端请求发送包含接收质量的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当通信终端中的接收信号包含错误时,所述通信终端向基站装置发送重发的请求。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当基站装置接收到重发的请求时,所述基站装置向通信终端请求包含接收质量的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基站装置根据包含在所述信息中的接收质量来变换天线。
2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发射功率控制装置对基站装置中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以便在天线变换时减小发射功率。
2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CDMA通信系统,所述基站装置根据扩频处理增益设定其中的所述阈值。
CNB998004944A 1998-04-07 1999-04-02 发送分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19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4953/1998 1998-04-07
JP9495398A JP2002026796A (ja) 1998-04-07 1998-04-07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3655A true CN1263655A (zh) 2000-08-16
CN1211952C CN1211952C (zh) 2005-07-20

Family

ID=14124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049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1952C (zh) 1998-04-07 1999-04-02 发送分集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00933B1 (zh)
EP (1) EP0987842A4 (zh)
JP (1) JP2002026796A (zh)
CN (1) CN1211952C (zh)
AU (1) AU2961399A (zh)
WO (1) WO199905222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3363B (zh) * 2003-04-25 2011-03-23 辛格勒无线二公司 基站内使用多载波功率放大器和组合方案实现全冗余天线跳变的系统及方法
CN1692571B (zh) * 2002-10-31 2012-07-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选择传送天线的方法
CN101019361B (zh) * 2004-11-12 2012-11-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发送方法及无线装置
CN103051364A (zh) * 2002-12-11 2013-04-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式天线发射分集
CN101960329B (zh) * 2006-12-14 2014-12-31 波音公司 使用视距链路预测和预测量视距路径过滤的三边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1398B2 (en) * 1999-08-16 2006-06-13 Bs&B Safety Systems Limited Two-way wide area telemetry
FI19991940A (fi) * 1999-09-10 2001-03-10 Nokia Networks Oy Lähetysdiversiteetti
JP2001156787A (ja) * 1999-11-10 2001-06-08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無線アドホック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無線局探索方法及び装置
WO2001071940A2 (en) * 2000-03-22 2001-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thereof, and method of antenna selection
FI20000853A (fi) 2000-04-10 2001-10-11 Nokia Networks Oy Tiedonsiirtomenetelmä
US6751480B2 (en) 2000-12-01 2004-06-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conveying information to multiple mobile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JP3679000B2 (ja) 2000-12-21 2005-08-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JP3551937B2 (ja) * 2001-02-28 2004-08-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基地局
KR20020094920A (ko) * 2001-06-13 2002-12-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이동체 통신 시스템, 이동체 통신 방법, 기지국, 이동국및 이동체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신호 송신 방법
US7151944B2 (en) * 2001-09-27 2006-12-1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synchronous CDMA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CA2408423C (en) * 2001-10-17 2013-12-24 N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to be used in the same
RU2232485C2 (ru) * 2001-11-27 2004-07-10 Корпорация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диаграммы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антенн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US7154939B2 (en) * 2002-02-05 2006-12-26 Motorola, Inc. Adaptive vector modulation method and system
JP3973017B2 (ja) 2002-02-14 2007-09-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干渉電力を推定する無線受信機
AU2002330691A1 (en) * 2002-09-06 2004-03-29 Nokia Corporation Antenna selection method
JP3642784B2 (ja) * 2002-10-28 2005-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および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方法
US7738848B2 (en) * 2003-01-14 2010-06-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ceived signal to noise indicator
US20040235423A1 (en) * 2003-01-14 2004-11-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using perceived signal to noise and interference indicator
EP2451109A1 (en) 2003-06-30 2012-05-09 Fujitsu Limi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ransmission system
WO2005032185A1 (en) * 2003-09-30 2005-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measure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23984B2 (en) * 2003-10-06 2011-09-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for mobile wireless devices with multi-mode operation of antenna
US7590118B2 (en) 2003-12-23 2009-09-15 Agere Systems Inc. Frame aggregation format
US7586948B2 (en) 2003-12-24 2009-09-08 Agere Systems Inc. Packet sub-frame structure for selective acknowledgment
US7489688B2 (en) 2003-12-23 2009-02-10 Agere Systems Inc. Frame aggregation
JP2005229391A (ja) * 2004-02-13 2005-08-2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受信機、受信方法、受信制御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5260502A (ja) 2004-03-10 2005-09-22 Nec Corp 通信装置と通信制御方法
US7633970B2 (en) 2004-05-07 2009-12-15 Agere Systems Inc. MAC header compression for use with frame aggregation
JP4065276B2 (ja) * 2004-11-12 2008-03-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無線装置
US7660598B2 (en) * 2004-12-21 2010-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reduc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with multiple transmit signal paths
JP2006279197A (ja) * 2005-03-28 2006-10-12 Kyocera Corp ダイバーシティ装置
US20060233276A1 (en) * 2005-04-18 2006-10-19 Green Marilynn P Spatial modul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3989512B2 (ja) 2005-09-15 2007-10-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US20070177492A1 (en) * 2006-01-27 2007-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tools for expanding coverage of an ofdm broadcast transmitter via transmit timing advance
US7847740B2 (en) 2006-02-13 2010-12-07 Kyocera Corporation Antenna system having receiver antenna diversity and configurable transmission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agement thereof
KR101274396B1 (ko) * 2006-10-27 2013-06-17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송 제어 방법, 송신 장치 및 수신 장치
JP2007195151A (ja) * 2006-11-27 2007-08-02 Kyocera Corp ダイバーシティ装置および送信ダイバーシティ制御方法
KR100950655B1 (ko) * 2006-12-20 2010-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개의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104982A4 (en) * 2007-01-30 2016-02-24 Intellectual Discover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8306549A (ja) * 2007-06-08 2008-12-18 Canon Inc 無線制御局、及び無線端末局の制御方法、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454021B1 (ko) * 2007-08-07 2014-10-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홈셀/개인네트워크셀의 메저먼트 장치및 방법
WO2009034702A1 (ja) * 2007-09-10 2009-03-19 Panasonic Corporation リーダライタ装置及びそのリーダライタ装置を用いた認証システム
FI20075974A0 (fi) * 2007-12-28 2007-12-28 Nokia Corp Laite ja menetelmä
JP2008278530A (ja) * 2008-06-18 2008-11-13 Nokia Corp アンテナ選択方法
WO2010055741A1 (ja) * 2008-11-12 2010-05-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831523B2 (en) 2009-06-18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mforming for femtocells
JP5356185B2 (ja) * 2009-11-05 2013-12-04 前田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アンテナ切替方法
US8831532B2 (en) * 2012-02-27 2014-09-09 Apple Inc.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US9680219B2 (en) * 2012-05-21 2017-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020447B2 (en) * 2012-05-24 2015-04-28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making a change to an antenna element based on a power level of a transmission power amplifier
EP4236606A3 (en) * 2013-02-11 2023-10-04 Gogo Business Aviation LLC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platforms
JP7351212B2 (ja) * 2019-12-19 2023-09-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5586B2 (ja) 1988-10-12 1998-04-02 科学技術振興事業団 ダイバーシティー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ダイバーシティー無線通信方法を使用する無線機
US5097484A (en) 1988-10-12 1992-03-17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Diversity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US5241693A (en) 1989-10-27 1993-08-31 Motorola, Inc. Single-block filter for antenna duplexing and antenna-switched diversity
US5828658A (en) * 1991-12-12 1998-10-27 Arraycomm, Inc. Spectrally efficient high capac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spatio-temporal processing
US5396516A (en) 1993-02-22 1995-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dynamic modification of control paremeters in a transmitter power control system
US6157668A (en) * 1993-10-28 2000-12-05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average transmit power of a base station
US6088590A (en) * 1993-11-01 2000-07-11 Omnipoi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controlled handoff and link maintenance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US5481571A (en) * 1993-11-12 1996-01-02 Pacific Communication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betwe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s
JP3323364B2 (ja) * 1995-06-19 2002-09-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装置
JP2785812B2 (ja) * 1995-07-19 1998-08-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Fdd/cdma送受信システム
DE69629633T2 (de) * 1995-07-19 2004-06-17 Nec Corp. Vielfaltnachrichtenübertragungssystem mit Kodemultiplexvielfachzugriff
JPH09181663A (ja) * 1995-12-26 1997-07-11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ダイバーシチ通信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947157B2 (ja) 1996-03-07 1999-09-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送信空間ダイバーシティ制御方法及び送信空間ダイバーシティ装置
DE69730136T2 (de) * 1996-06-21 2005-08-04 Xircom Wireless, Inc., Colorado Springs Kommunikationsprotokoll für drahtlose kommunikationsanordnung mit spreizspektrum
JPH1023520A (ja) * 1996-07-02 1998-01-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ゾーン構成法およびそのゾーン構成法を利用する伝送装置
US6032033A (en) * 1996-12-03 2000-02-29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Preamble based selection diversity in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adio system using digital demodulation
US6396867B1 (en) * 1997-04-25 2002-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 link power control
US6173005B1 (en) * 1997-09-04 2001-01-09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141531A (en) * 1997-11-26 2000-10-31 Direct Wireless Corporation Lo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external communications link
US5952963A (en) * 1997-12-30 1999-09-14 Ericsson Inc. Advanced antenna diversity mechanism
SE511365C2 (sv) * 1998-01-23 1999-09-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tennomkopplingsdiversitet
US6320898B1 (en) * 1998-11-30 2001-11-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DMA pseudo-smart antenna selection
US6445917B1 (en) * 1999-05-19 2002-09-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e station measurements with event-based reporting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2571B (zh) * 2002-10-31 2012-07-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选择传送天线的方法
CN103051364A (zh) * 2002-12-11 2013-04-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式天线发射分集
CN1853363B (zh) * 2003-04-25 2011-03-23 辛格勒无线二公司 基站内使用多载波功率放大器和组合方案实现全冗余天线跳变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19361B (zh) * 2004-11-12 2012-11-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发送方法及无线装置
CN101960329B (zh) * 2006-12-14 2014-12-31 波音公司 使用视距链路预测和预测量视距路径过滤的三边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9052229A1 (fr) 1999-10-14
US6600933B1 (en) 2003-07-29
AU2961399A (en) 1999-10-25
EP0987842A1 (en) 2000-03-22
CN1211952C (zh) 2005-07-20
EP0987842A4 (en) 2006-08-09
JP2002026796A (ja) 200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1952C (zh) 发送分集方法
US9832735B2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using received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US677850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6297C (zh)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JP3730975B2 (ja) パケットサービス通信システムで伝送アンテナダイバシティ方式を使用するデータ伝送装置及び方法
CN1262075C (zh) 数据传输方法与设备
CN1242564C (zh) 蜂窝系统中利用nt/i0值的前向链路功率控制
US2005004303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resource in a multiuser MIMO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7986C (zh) 移动台通信装置、基站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483254A (zh) 用于自适应天线系统的干扰功率估测
CN1471767A (zh) 简化的质量指示位测试过程
CN1720668A (zh) 功率限制器和使用其的数字无线电发射机
CN1647422A (zh) 无线装置及基站装置
KR20050082659A (ko) 스마트 안테나가 적용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순방향패킷 데이터 전송률 결정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지국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