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2439C - 混合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合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2439C
CN1262439C CNB01124187XA CN01124187A CN1262439C CN 1262439 C CN1262439 C CN 1262439C CN B01124187X A CNB01124187X A CN B01124187XA CN 01124187 A CN01124187 A CN 01124187A CN 1262439 C CN1262439 C CN 126243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power
transfer clutch
engine
gene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241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7816A (zh
Inventor
栗田茂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47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7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24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24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低造价的2离合器机构。在混合驱动装置(1)中,通过第1离合器(C1)把引擎E与电动发动机M连接,通过第2离合器(C2)把该电动发动机(M)与变速机(T/M)连接,使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相互邻接,它们的离合器壳体(11)是共用的。电动发动机(M)最好配置在离合器壳体(11)的径方向外侧。与引擎(E)连接的输入轴(4)、与变速机(T/M)连接的输出轴(5)同轴地对接配置,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以其对接位置(P)为界对称。

Description

混合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混合型汽车的混合(hybrid)驱动装置,上述混合型汽车装有引擎和电动发动机(motor generator)二个驱动源。
背景技术
近年来,考虑到环境污染和节能,开发出使用引擎(内燃机)和电动发电机二个驱动源的混合型汽车。这时,因设定了发动、起动、电动机驱动、引擎驱动、再生制动、充电等各种运转模式,所以,在引擎、电动发动机及变速机间,要适当变更动力传递途径。为此,通常是采用二个离合器(见日本特开平9-193676号公报等)。
但是,在混合型汽车的设计中,要求把引擎、电动发动机和二个离合器紧凑地收容在有限的空间内。已往的构造并没有满足该要求,所以整体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紧凑的构造、实现双离合器机构的混合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混合驱动装置,通过第1离合器把引擎与电动发动机连接,通过第2离合器把该电动发动机与变速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这些离合器是用油压进行离合动作的湿式多片离合器,离合器壳体是共用的,两个轴是同轴的并且被相互对接配置,使上述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相互邻接并沿轴向对称,离合器壳体上设置着各离合器共用的板承接部,并且,将上述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工作油还用于离合动作的动力输入。
上述电动发动机最好配置在离合器壳体的径方向外侧。
另外,具有与上述引擎连接的输入轴,与上述变速机连接的输出轴,该输入轴和输出轴同轴地对接配置,上述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以其对接位置为界对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纵断面图。
图2是图1的要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图5是另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混合驱动装置,装载在车辆上,特别是混合型汽车上。如图1和图3所示,混合驱动装置1串联地配置在作为第1驱动源的引擎E与变速机T/M之间,备有壳体2,在该壳体2内的稍靠前方处(图中左侧为前),备有作为第2驱动源的电动发动机M。引擎E是燃烧燃料而产生驱动力的内燃机,这里是柴油发动机。变速机T/M是通常的手动变速器,其输出轴(图未示)通过传动轴、差速器与驱动轮连接。电动发动机M与图未示的蓄电装置连接,从蓄电装置接受电力而产生驱动力,并且,在制动时被变速机T/M及驱动轮侧驱动而发电,具有发电机的功能。
图1中,壳体2的前端部(图中左侧为前)用螺栓连接在引擎E的气缸体(图未示)上,壳体2的后端部用螺栓连接在变速机T/M的壳体3上。在壳体2内的稍靠后处,设有二个离合器、即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在中心位置设有输入轴4和输出轴5。
输入轴4通过飞轮7和阻尼装置8同轴地与引擎的曲柄轴6连接。输入轴4的前端部,由安装在飞轮7中心部的轴承7a可旋转地支承着。输出轴5同轴地与变速机T/M的输入轴(图未示)连接。输入轴4和输出轴5也相互同轴地配置着,这样,曲柄轴6、输入轴4、输出轴5和变速机T/M的输入轴,全部串联地配置在一个基准轴C上。
如图2的放大图所示,输入轴4的后端与输出轴5的前端相互对接,并采用凹窝嵌合,可相对旋转地连接着。即,在输入轴4的后端设有嵌合孔4a,设在输出轴5前端中心的凸轮5b,夹装着滚针轴承9嵌合在该嵌合孔4a内。在该对接连接部,输入轴4和输出轴5是相同直径,在它们的外周部分别刻有花键10。
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相邻地配置着,具有共同的离合器壳11,所以可实现小型化,并且,以输入轴4和输出轴5的对接位置为界彼此对称,可实现部件的共同化。即,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是湿式多片离合器,各自的构成部件有内板轮毂121、122、内板131、132、外板141、142、离合器活塞151、152、离合器弹簧161、162、以及弹簧座171、172,这些构成部件在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中是同一的,并且,一侧的部件相对于另一侧的部件反转地对称配置,收容在共同的离合器壳11内。
例如,第1离合器C1的内板轮毂121和第2离合器C2的内板轮毂122是完全相同的部件,一方的121相对于另一方122反转,它们以对接位置P为界对称地配置着。其它构成部件也同样。
内板轮毂121、122,在内周部具有花键,分别与输入轴4和输出轴5的花键10嵌合,在旋转方向固定,并且借助图未示的固定机构在轴方向也固定。内板轮毂121、122的断面是コ字形,整体形成为环状,相互留有小间隙地相邻配置。弹簧座171、172形成为环板状,被输入外筒轴18或输出外筒轴19挟持地支承在内板轮毂121、122的コ字内。输入外筒轴18和输出外筒轴19分别是离合器壳11的一部分,可相对旋转地嵌合在输入轴4和输出轴5的外周侧,形成为双重轴。在输入轴4和输入外筒轴18之间,设有滚针轴承20。
内板131、132和外板141、142,分别是用于传递动力的环状离合器板,各设有若干个,交互重叠着,并且,分别通过花键安装在内板轮毂121、122的外周部和离合器壳11的内周部。离合器活塞151、152是コ字形断面,整体成环状,可相对旋转地嵌合在输入外筒轴18和输出外筒轴19的径方向外侧,并且,从轴方向两外侧挟入内板131、132和外板141、142地相向配置着。
在对接位置P,设有从离合器壳11向径方向内方突出的板承接座21,该板承接座21是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共同的离合器板承接座。在离合器活塞151、152与弹簧座171、172之间,各设有若干离合器弹簧161、162,这样,第1离合器C1的离合器活塞151,被推向前方的返回侧,第2离合器C2的离合器活塞152被推向后方的返回侧。
离合器壳11,划分出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共同的离合器室22,在离合器室22内充满共同的油。离合器壳11一体地具有输入外筒轴18和输出外筒轴19,这些输入外筒轴18和输出外筒轴19,通过一对轴承23、23由壳体2从外周侧支承,可旋转地支承着。设有与轴承23、23邻接的一对密封部件24、24,可防止油泄漏。在壳体2和输入外筒轴18及输出外筒轴19上,设有向离合器活塞151、152供给作动油压的第1及第2油通路251、252,该油通路251、252朝离合器活塞151、152的动作面开口。这些油通路251、252借助第1及第2配管261、262相互分别地与外部的油压供给装置连接。这样,可以单独地、有选择地使离合器活塞151、152动作。
在壳体2和输入外筒轴18上,设有向离合器室22补给油的供油通路27,该供油通路27朝离合器活塞151的非作动面侧开口。供油通路27也通过第3配管263与外部的油压供给装置连接,可适当补给从离合器室22泄漏的油。
输入外筒轴18向前方一直延伸到阻尼装置8的紧后面,壳体2的一部分即输入侧筒状部2a位于其径方向外侧,另外,电动发动机M位于其径方向外侧。电动发动机M由固定部m1和旋转部m2构成,固定部m1固定在壳体2的内周壁上,旋转部m2通过安装法兰28固定在外筒轴18的前端部。这样,旋转部m2和离合器壳11一体地旋转。
在壳体2内部,设有围绕电动发动机M的冷却水套30,冷却水从下方的入口31导入水套30,从上方的出口32排出。在输入侧筒状部2a与安装法兰28之间,设有用于电动发动机M的旋转检测的解析器29。输出外筒轴19向后方一直延伸到后端附近,壳体2的一部分即输出侧筒状部2b位于其径方向外侧。
下面,说明该混合驱动装置1的动作。
先说明第1离合器C1的动作。油压从油压供给装置通过第1配管261和第1油通路251供给到离合器活塞151时,离合器活塞151被驱动到后方,在与板承接座21之间,将内板131和外板141相互压接。于是,在板之间产生摩擦力,第1离合器C1成为接合状态,可传递驱动力。另一方面,当该油压排出时,离合器活塞151被离合器弹簧161推回到前方,这样,离合器接合力解除,第1离合器C1成为分离状态。
第2离合器C2的动作,与第1离合器C1完全相同,只是在接合、分离时离合器活塞C2的动作方向与前面的方向相反。因此其详细说明从略。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的油压系统是分别的油压系统,所以,这些离合器可分别地单独动作。向这些离合器的供油和排油由图未示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被分别地离合控制。
下面,说明本装置的具体动作。
(1)从引擎停止状态发动车辆时
将第1离合器C1断开,第2离合器C2合上,向电动发动机M供给电力。于是,电动发动机M被驱动,其驱动力传给离合器壳11、第2离合器C2、输出轴5,车辆仅由电动发动机M发动。当电动发动机M的旋转部m2的旋转,与引擎的怠速旋转相当时,将第1离合器C1接合。这样,引擎起动。这时的车速通常在5km/h以下。
加速时,一边增加引擎的驱动力,一边减少电动发动机M的驱动力,最后,使电动发动机M的驱动力减至零,只用引擎驱动力加速。
(2)引擎发动后车辆起动时
将第1离合器C1合上,第2离合器C2断开,向电动发动机M供给电力。于是,电动发动机M的旋转驱动力,通过离合器壳11、第1离合器C1、输入轴4,最后传到引擎的曲柄轴6。最初,不喷射燃料,使引擎空转,当引擎的旋转达到怠速旋转以上时,喷射燃料,将引擎发动。这样可防止排出黑烟。然后将第2离合器C2接合,起动车辆。
(3)只用电动发动机M行驶时
将第1离合器C1断开,第2离合器C2合上,停止引擎的燃料喷射,只驱动电动发动机M。于是,电动发动机M的驱动力传递给离合器壳11、第2离合器C2、输出轴5,车辆行驶。另一方面,由于电动发动机M的驱动力被第1离合器C1阻断,所以不传给引擎。这样,不用电动发动机M驱动引擎,使引擎成为完全停止状态,可防止驱动损失。
(4)通常行驶时
将第1离合器C1、第2离合器C2都合上,驱动引擎,并且不向电动发动机M提供电力。于是,引擎驱动力传给输入轴4、将第1离合器C1、离合器壳11、第2离合器C2、输出轴5,车辆仅靠引擎行驶,电动发动机M中仅旋转部m2旋转。
(5)高负荷行驶(全加速时等)时
将第1离合器C1、第2离合器C2都合上,驱动引擎及电动发动机M双方。于是,引擎驱动力传给输入轴4、将第1离合器C1、离合器壳11、第2离合器C2、输出轴5,同时,电动发动机M的驱动力传到离合器壳11、第2离合器C2、输出轴5。这样,两者的驱动力都传递给驱动轮,可高速行驶。
(6)轻减速、轻制动时
将第1离合器C1断开,第2离合器C2合上。于是,变速机T/M侧的驱动力传给输出轴5、第2离合器C2、离合器壳11、电动发动机M,电动发动机M被反驱动。这样,电动发动机M发电,减速能量被再生,蓄电装置充电,实现再生制动。这时,由于第1离合器C1断开,所以,驱动力不传给引擎,可防止因引擎的旋转而引起的摩擦损失。另外,这时可停止引擎的燃料喷射,这样,可避免怠转的燃料消费,节省燃料费。
(7)急减速、急制动时
将第1离合器C1、第2离合器C2都合上,用变速机T/M侧的驱动力将电动发动机M和引擎两者反驱动。这样,除了再生制动外还可利用引擎的摩擦损失,更提高减速力、制动力。
(8)通常的车辆停止时
停止引擎的燃料喷射,将引擎停止。
(9)伴随发电的车辆停止时
将第1离合器C1合上,第2离合器C2断开,驱动引擎。于是,引擎的驱动力传给输入轴4、第1离合器C1、离合器壳11、电动发动机M,电动发动机M被反驱动。这样,电动发动机M发电,可对蓄电装置充电。
如上所述,本装置可实现各种运转模式,提高燃料利用率和排气。
本装置中,使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相互邻接,采用共同的离合器壳11,所以,与各自单独时相比,可以使离合器小型化,也可以减少零部件数目。离合器小型化的结果,装置全体也可实现小型化。另外,离合器室22的容积和离合器油的需要量也可减少,可实现油压供给装置的小规模化。另外,由于密封部位也减少,所以可减少密封部件,密封更加容易。
另外,由于使输入轴4和输出轴5对接,以其对接位置P为界对称地构成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所以,如前所述,离合器构成部件可采用同样的部件,可大幅度削减部件成本。另外,由于各部件密集在对接位置P附近,所以,离合器整体可显著小型化。
图1装置的构造如图3所示。但是作为其它实施例,也可以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例中,电动发动机M不是配置在输入外筒轴18的径方向外侧,而是配置在输出外筒轴19的径方向外侧。图5例中,电动发动机M配置在离合器壳体11的径方向外侧。图4例中,装置全长和半径距离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图5例中,半径距离比上述实施例大,但装置全长缩短,所以整体的大小与上述实施例基本上相同。因此,也具有上述实施例的优点和特征。另外,由于输入外筒轴18和输出外筒轴19是离合器壳11的一部分,所以,无论哪个实施例中,电动发动机M都配置在离合器壳11的径方向外侧。
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考虑为其它各种。例如,引擎是汽油发动机等。本发明可用于F R车、F F车等一切引擎构造、驱动方式的车辆。本实施例中,引擎的曲柄轴和变速机输入轴与本装置的输入轴及输出轴是同轴,但并不限于此。上述说明所述的:“前”、“后”等词,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采用的词,并没有限定朝向或方向的意思。
本发明有以下效果。
(1)能实现小型的2离合器机构。
(2)可削减部件成本。

Claims (2)

1.一种混合驱动装置,通过第1离合器把引擎与电动发动机连接,通过第2离合器把该电动发动机与变速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这些离合器是用油压进行离合动作的湿式多片离合器,离合器壳体是共用的,两个轴是同轴的并且被相互对接配置,使上述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相互邻接并沿轴向对称,离合器壳体上设置着各离合器共用的板承接部,并且,将上述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工作油还用于离合动作的动力输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发动机配置在离合器壳体的径方向外侧。
CNB01124187XA 2000-08-21 2001-08-20 混合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4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4266/2000 2000-08-21
JP2000254266A JP3711850B2 (ja) 2000-08-21 2000-08-21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7816A CN1347816A (zh) 2002-05-08
CN1262439C true CN1262439C (zh) 2006-07-05

Family

ID=18743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418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439C (zh) 2000-08-21 2001-08-20 混合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711850B2 (zh)
CN (1) CN126243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5960B2 (ja) * 2003-04-25 2006-1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発電機橋渡し伝達部材を備えた車輌用伝動装置
CA2430157A1 (fr) 2003-05-30 2004-11-30 Tm4 Inc. Systeme de traction pour vehicule electrique
JP4093370B2 (ja) * 2004-05-20 2008-06-04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を搭載した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FR2871109B1 (fr) * 2004-06-03 2006-09-22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Module de transmission pour un groupe motopropulseur, notamment pour vehicules automobiles
US7513349B2 (en) 2005-11-30 2009-04-07 Tm4 Inc. Multi-position clutch
JP4560491B2 (ja) * 2006-03-20 2010-10-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駆動装置
DE102006058947A1 (de) 2006-12-14 2008-06-19 Dr.Ing.H.C. F. Porsche Ag Doppelkupplung für einen Hybrid-Antrieb
JP5326128B2 (ja) * 2007-01-29 2013-10-30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ハイブリッド使用のための湿式の発進クラッチを備えるパワートレーン
DE102009030976A1 (de) * 2008-07-14 2010-01-21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Doppelkupplung
JP5383544B2 (ja) * 2010-02-17 2014-01-08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自動変速装置
JP5610273B2 (ja) * 2010-05-27 2014-10-22 日本電産シンポ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機構
CN103046507B (zh) * 2012-12-26 2015-02-18 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设备的驱动机构
WO2015152474A1 (ko) * 2014-03-31 2015-10-08 강명구 피스톤 엔진과 로터리 엔진이 조합된 자동차의 동력전달장치
JP6301991B2 (ja) 2016-03-29 2018-03-28 株式会社Subaru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711850B2 (ja) 2005-11-02
CN1347816A (zh) 2002-05-08
JP2002059752A (ja) 2002-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2439C (zh) 混合驱动装置
CN1343585A (zh) 混合驱动装置
CN1116183C (zh) 机动车辆用的复合推进系统
US6612963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of an automobile
CN1090108C (zh) 双动力车辆的驱动力传动装置
JP5022384B2 (ja) 単一シリンダのハイブリッドエンジンとその動作方法
CA2246846C (en) Hybrid vehicle propulsion apparatus
KR100389599B1 (ko) 하이브리드 구동장치
CN1733521A (zh) 电源模块的驱动控制装置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926001A (zh) 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
CN1726141A (zh) 用于车辆尤其是摩托车的混合驱动组件
CN102066810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2224031A (zh)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N1395029A (zh) 车用发动机能量回收机构
CN102815198A (zh) 基于无级变速传动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US7373870B2 (en) Universal hybrid engine, compressor and pump,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8819699B (zh) 车辆的离合器装置
CN1843795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CN102259581A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包含该驱动系统的车辆
CN102869529A (zh) 锥盘无级变速器
US20080134675A1 (en) Monocylindrical hybrid powertrai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11607947B2 (en) Hybrid power train structure in off-road vehicle
CN1250409C (zh) 并联式双动力元复合动力系统
JP2012001108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駆動装置
CN2513818Y (zh) 并联式双动力元复合动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05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