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8138A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发射天线改变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发射天线改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8138A
CN1258138A CN99125444A CN99125444A CN1258138A CN 1258138 A CN1258138 A CN 1258138A CN 99125444 A CN99125444 A CN 99125444A CN 99125444 A CN99125444 A CN 99125444A CN 1258138 A CN1258138 A CN 1258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eceived signal
communication
signal intensity
transmitting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5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40C (zh
Inventor
三好宪一
铃木隆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8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8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4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接收信号强度检测装置109和110检测各终端天线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发射天线选择器111对各个通信目的地选择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当有多个通信目的地具有相同的最大接收信号强度天线时,该发射天线选择器根据具有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选择彼此不同的发射天线,并根据选择结果改变发射天线改变装置114的内部开关。这不再需要提供混频器并且不降低发射分集效果,导致发射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减少。

Description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发射 天线改变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选择性分集进行发射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发射天线改变方法。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近来已经使用在基站具有多个天线分支(此后简单地称作“天线”)的空间分集,以确保多条路径,以便改进接收质量。作为一种空间分集,存在根据传播状态选择最佳天线的选择性分集。
在发射端使用选择性分集的情况下,在反向链路,为每个天线获取每个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并选择具有高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并从选择的天线发射信号。
此后,将基站用作无线电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描述传统无线电通信装置中的信号流。图1是表示传统基站结构的方框图。
首先,由天线11到14在接收定时接收从各个终端以无线电方式发射的信号,接着接收信号通过发射/接收开关15到18输入到接收信号强度检测装置19和20。
接着,由检测装置19和20检测每个终端每个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并且每个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每个天线号有关,并暂时存储结果。
之后,发射天线选择器21为每个终端选择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并将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发射天线改变装置24,以便根据控制信号改变发射天线改变装置24的内部开关。
接着,在发射定时,对应于每个终端的发射信号从发射机22和23输出,并通过发射天线改变装置24输入到混频器25到28中的任何一个。
此后,多路复用输入到各混频器25到28的信号,并从天线11到14中的任何一个无线发射该信号。
图2是表示发射天线选择处理结果的示意图,由传统基站的发射天线选择器21执行该处理。
在图2中,对于终端A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天线11到14分别具有47dB、40dB、42dB、37dB。另外,对于终端B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天线11到14分别具有50dB、45dB、38dB、41dB。
在图2的情况下,具有终端A的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是天线11,而具有终端B的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是天线11。因此发射天线选择器21选择天线11作为终端A的发射天线,而选择天线11作为终端B的发射天线。
因此,在上述传统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发射天线改变方法中,选择接收信号强度在发射前的接收定时变为最大的天线作为发射天线。
但是,在上述传统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因为发射信号有可能从相同的天线发射给多个终端,所以需要混频器,并且如果使用n(n=2或2以上的自然数)个发射机,则需要n个混频器。为此原因,所使用发射机的数目增加得越多,混频器出现的衰减(大约3dB×n)就变得越大,结果产生不必要的热量。
另外,在混频器出现的衰减相应于由发射机提供的发射放大器所产生能量的一半,并且其引起的问题在于考虑到这种衰减必须使用大型的发射放大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它降低了不需要混频器的发射放大器的最大输出而没有恶化发射信号的质量,并提供一种发射天线改变方法。
根据本发明,当根据各自的通信目的地选择每个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发射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并且存在多个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相同天线的通信目的地时,根据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选择发射天线以便不与另一个天线重叠,以便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参照结合附图的如下描述,将更全面地表现出本发明上述和其它目的和特征,附图中通过实例说明一个例子,附图中:
图1是表示传统基站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传统基站中发射天线选择处理结果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包括本发明基站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基站的发射天线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基站的发射天线选择处理结果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站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基站的发射天线选择处理结果的示意图;
图9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信道分配的示意图;
图10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信道分配的示意图;和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中接收信号强度和BER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此后,参照附图将基站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的例子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个实施例)
图3是表示包括本发明基站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基站100同时执行终端A和B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并接收从终端A和B发射的反向链路的信号,并将正向链路的信号从天线101到104中选择的一个天线发射到各终端A和B。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结构的方框图。
在图4中,设置有发射/接收开关105到108以便在接收和发射时使用相同天线的发射/接收开关105到108输出由天线101到104无线接收的信号,天线101到104在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109和110的接收和发射之间切换。接着,发射/接收开关105到108分别将从发射天线改变装置114发送的发射信号输出到天线101到104。
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109和110检测由天线101到104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暂时存储天线号和它们的接收信号强度。
发射天线选择器111根据由检测器109和110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选择将信号发射给彼此不同的各终端的天线。接着,发射天线选择器111根据选择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并控制发射天线改变装置114。
发射机112和113分别使用各自的载波,并根据不同的终端将发射信号输出到发射天线改变装置114。发射天线改变装置114根据从发射天线选择器111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内部开关,并输出从发射机112和113输出的发射信号到发射/接收开关105到108中的任何一个。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信号流。
首先,从各终端无线发射的信号由天线101到104在接收定时接收。接收的信号通过发射/接收开关105到108输出到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109和110。
接着,由检测器109和110检测每个终端的每个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并且每个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每个天线号有关,并暂时存储的结果。
之后,发射天线选择器111根据天线号和接收信号强度通过后面要描述的发射天线选择处理来选择发射天线,相对于各个终端,从该发射天线发射的发射信号不与其它终端的发射信号重叠。接着,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发射天线改变装置114,并且根据该控制信号改变发射天线改变装置114的内部开关。
接着,在发射定时,相对于每个终端的发射信号从发射机112和113输出,并通过发射天线改变装置114和发射/接收开关105到108从天线101到104中的任何一个无线发射。
下面,参照图5的流程图描述发射天线选择处理,该处理由根据第一个实施例基站的发射天线选择器111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发射机112发射数据到终端A,而发射机113发射数据到终端B。另外,假设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109检测来自终端A每个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而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110检测来自终端B每个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
首先,在步骤(此后写作“ST”)201,从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109的输出中提取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终端A的天线(此后称作“第一天线”)Xa1和接收信号强度(此后称作“第一接收信号强度”)Va1。同样,在ST202,从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110的输出中提取终端B的第一天线Xb1和第一接收信号强度Vb1。
下面,在ST203,确定终端A的第一天线Xa1是否与终端B的第一天线Xb1相同。接着,当终端A的第一天线Xa1和终端B的第一天线Xb1彼此不同时,选择天线Xa1作为从发射机112发射到终端A的信号的发射天线(此后称作“终端A的发射天线”)。另外,在ST204,选择天线Xb1作为从发射机113发射到终端B的信号的发射天线(此后称作“终端B的发射天线”)。
作为ST203确定的结果,当终端A的第一天线Xa1与终端B的第一天线Xb1相同时,在ST205提取终端A具有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Xa2(此后称作“第二天线”)和接收信号强度(此后称作“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a2。另外,在ST206,提取终端B的第二天线Xb2和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b2。
下面,在ST207,确定终端A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a2是否大于终端B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b2。接着,当终端B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b2大于终端A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a2时,在ST208选择天线Xa1作为终端A的发射天线,并选择天线Xb2作为终端B的发射天线。
作为ST207确定的结果,当终端B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b2不大于终端A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a2时,在ST209确定终端A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a2是否大于终端B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b2。接着,当终端A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a2大于终端B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b2时,在ST210选择天线Xa2作为终端A的发射天线,并选择天线Xb1作为终端B的发射天线。
作为ST209确定的结果,当终端A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a2不大于终端B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b2,即,终端A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a2等于终端B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Vb2时,在ST211确定终端A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Va1是否大于终端B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Vb1。接着,当终端A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Va1大于终端B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Vb1时,在ST212选择天线Xa1作为终端A的发射天线并选择天线Xb2作为终端B的发射天线。
作为ST211确定的结果,当终端A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Va1不大于终端B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Vb1时,在ST213选择天线Xa2作为终端A的发射天线并选择天线Xb1作为终端B的发射天线。
图6是表示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由基站的发射天线选择器111进行的发射天线选择处理结果的示意图。
在图6中,对于终端A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天线101到104分别具有47dB、40dB、42dB、37dB。另外,对于终端B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天线101到140分别具有50dB、45dB、38dB、41dB。
在图6的情况下,终端A和终端B的第一天线都是天线101。因此,发射天线选择器111比较终端A和终端B的第二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
因为终端B第二天线102的接收信号强度(45dB)大于终端A第二天线103的接收信号强度(42dB),所以发射天线选择器111选择天线101作为终端A的发射天线,并选择天线102作为终端B的发射天线。
因此可以彼此不同地分配天线作为每个终端的发射天线。结果,可以消除提供混频器的需要,并且可以使发射放大器小型化。
另外,当两个终端中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相同时,比较一个终端天线的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和另一个终端的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接着,选择具有较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作为相应终端的发射天线,并选择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作为另一个终端的发射天线。这使得有可能使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最大。
相应地,有可能减少分集影响的恶化,以便可以执行有效的发射分集,当不能选择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作为发射天线时引起该分集影响的恶化。
(第二个实施例)
在传统的基站中,安装预定的一个发射天线作为不同于根据接收信号强度执行选择分集的通信信道的控制信道。
但是,发射控制信道信号到与自站(self-station)进行通信的多个终端,并且没有必要对特定的目标站进行发射分集。为此原因,尽管可以从任何天线发射控制信道信号,在发射质量上并没有区别。
因此,根据第二个实施例,改变控制信道的发射天线并选择通信信道的发射天线。由此,从剩余天线中选择控制信道的发射天线,以便可以有效实现发射分集的性能。
图7是表示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站结构的方框图。在图7的基站中,与图4相同的附图标记加到与图4基站相同的结构部分,并省略解释。
发射天线选择器301根据检测器109和110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通过图4所表示的过程,选择将信号发射到彼此不同的各个终端的天线。接着,发射天线选择器301从剩余天线中选择将信号发射到控制信道的天线。之后,发射天线选择器301根据选择处理的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并控制发射天线改变装置302。
发射天线改变装置302根据从发射天线选择器111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内部开关,并将从发射机112、113、和303发送的发射信号输出到发射/接收开关105到108中的任何一个。
图8是表示发射天线选择处理结果的示意图。由根据第二个实施例基站的发射天线选择器301执行该处理。
在图8中,对于终端A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天线101到104分别具有37dB、40dB、42dB、47dB。另外,对于终端B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天线101到140分别具有38dB、41dB、45dB、50dB。
在图8的情况下,终端A和终端B的第一天线都是天线104。因此,发射天线选择器301比较终端A和终端B的第二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
因为终端B第二天线103的接收信号强度(45dB)大于终端A第二天线103的接收信号强度(42dB),所以发射天线选择器301选择天线104作为终端A的发射天线,并选择天线103作为终端B的发射天线。
接着,天线选择器301选择剩余天线101或102作为控制信道的发射天线。
因此,在将发射天线分配给每个终端后,从剩余天线中选择控制信道的发射天线,以便可以分配不同的天线作为包括一个用于控制信道的发射天线。结果,可以消除对提供混频器的需要,并且可以使发射放大器小型化,并且可以执行有效的发射分集。
(第三个实施例)
第三个实施例是当用多个频率信道进行通信时进行信道分配的形式。
图9和10分别是解释根据第三个实施例的信道分配的示意图。
在图9和10中,TDMA-TDD系统用作信号划分系统,并且一帧中存在包括信道(ch)1到信道4的四个信道。接着,发射机112用信道1和2进行发射,发射机113用频率不同于信道1和2频率的信道3和4进行发射。另外同时执行用信道1和3的发射,并且同时执行用信道2和4的发射。
假设发射机112通过使用天线1进行到终端A的发射,终端A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大约为80dB,并通过使用天线2进行到终端B的发射,终端C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大约为40dB。接着,假设从终端B发送接收信号强度平均值大约为80dB的通信请求,并且从终端D发送接收信号强度平均值大约为40dB的通信请求。
图9表示将信道3分配给终端B和信道4分配给终端D的情况。图10表示将信道3分配给终端D和信道4分配给终端B的情况。
当如图9所示进行信道分配时,减少了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的差(大约0dB)。另外,当如图10所示进行信道分配时,增加了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的差(大约40dB)。
图11是表示当如图10所示进行信道分配时接收信号强度和BER(误码率)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在图11中,阴影区域401表示信道1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范围,而阴影区域402表示信道3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范围。另外,虚线403表示发射分集的希望性能是否满足的边界。实线404表示当执行从三个天线选择一个天线的三个分支分集发射时的BER特性曲线。实线405表示当执行从四个天线选择一个天线的四个分支分集发射时的BER特性曲线。
图11中很明显,在信道1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内,实线405落在虚线403之下而实线404没有落在虚线403之下,信道1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大约为40dB。即,很明显,当执行四个分支分集发射时可以满足希望的性能,但是当执行三个分支分集发射时不能满足希望的性能。
另外,在信道3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内,实线405和404都落在虚线403之下,信道3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大约为80dB。接着,很明显,当执行四个分支分集发射或三个分支分集发射时都可以满足希望的性能。
这里,如图10所示,执行信道分配以便增加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的差,并执行如第一或第二个实施例所解释的发射天线选择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天线是相同的,但是使得具有接收信号强度低平均值的信道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小于具有接收信号强度高平均值的信道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
即,总是相对于具有接收信号强度低平均值的信道优先进行天线选择。结果,相对于具有接收信号强度低平均值的信道执行四个分支分集发射操作,并相对于具有接收信号强度高平均值的信道执行四个分支分集发射操作或三个分支分集发射操作。这样满足了希望的性能不会失败。
但是,如图9所示,当执行信道分配以便减少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的差时,同时完成通信的信道2和4的接收信号强度平均值都变成40dB。结果,不能利用每个信道执行四个分支分集发射。这样引起了不能满足希望的性能并恶化发射质量的问题。
因此,在利用多个天线同时完成通信的情况下,分配每个信道以便增加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的差。这使得有可能实现满足希望性能的发射分集。
上面的实施例解释了在基站使用通信信道的两个发射机和四个天线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不对发射机和天线的数目作任何限制。不管发射机和天线的数目增加或减少,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而且,把基站用作无线电通信装置的例子来解释上面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基站,在其它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也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如上所解释的,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发射天线改变方法,可以分配不同的天线作为每个终端的发射天线。结果,可以不再需要提供混频器,并且可以减少发射放大器的最大输出而不恶化发射信号的质量。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可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
该申请基于1998年10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平10-308915,这里并入其整个内容作为参考。

Claims (16)

1.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信号强度检测装置,为每个通信目的地和每个天线检测由多个天线同时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发射天线选择装置,根据所述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相对于各个通信目的地选择彼此不同的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和
发射天线改变装置,根据所述发射天线选择装置的选择结果改变所述发射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天线选择装置只相对于一个通信目的地选择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作为到所述相应通信目的地的发射天线,并当有多个通信目的地具有相同的最大接收信号强度天线时,所述发射天线选择装置比较各个通信目的地天线的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并根据比较结果相对于每个通信目的地选择发射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多个通信目的地有具有相同的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所述发射天线选择装置将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所述天线分配给具有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天线的通信目的地作为发射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当相对于两个通信目的地有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时,所述发射天线选择装置将所述两个通信目的地的具有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较高值的天线分配给所述相应通信目的地作为发射天线,并将所述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分配给另一个通信目的地作为发射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当两个通信目的地天线的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彼此相同时,所述发射天线选择装置比较所述通信目的地中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并为所述相应通信目的地选择具有接收信号强度较高值的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并将具有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分配给另一个通信目的地作为发射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天线选择装置为通信信道选择发射天线,并从剩余天线中为控制信号选择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同时使用多个频率进行通信时,把在多个空信道中增加信道间接收信号强度平均值的差的信道分配给发送通信请求的目标站。
8.一种具有无线电通信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信号强度检测装置,为每个通信目的地和每个天线检测由多个天线同时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发射天线选择装置,根据所述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相对于各个通信目的地选择彼此不同的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和
发射天线改变装置,根据所述发射天线选择装置的选择结果改变所述发射天线。
9.一种具有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基站装置,所述天线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信号强度检测装置,为每个通信目的地和每个天线检测由多个天线同时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发射天线选择装置,根据所述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相对于各个通信目的地选择彼此不同的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和
发射天线改变装置,根据所述发射天线选择装置的选择结果改变所述发射天线。
10.一种发射天线改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为每个通信目的地和每个天线检测由多个天线同时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相对于各个通信目的地选择彼此不同的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和
根据所述发射天线选择装置的选择结果改变所述发射天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仅相对于一个通信目的地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作为到所述相应通信目的地的发射天线,并当有多个通信目的地有具有相同的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时,比较各个通信目的地天线的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并根据比较结果相对于每个通信目的地选择发射天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有具有相同的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的多个通信目的地中,将所述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所述天线分配给有具有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最小值的天线的通信目的地作为发射天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存在相对于两个通信目的地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时,将具有所述两个通信目的地的较高值的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分配给相应通信目的地作为发射天线,并将所述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分配给另一个通信目的地作为发射天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两个通信目的地天线的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彼此相同时,比较所述通信目的地中具有最大接收信号强度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并为所述相应通信目的地选择具有接收信号强度较高值的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并将具有第二大接收信号强度的天线分配给另一个通信目的地作为发射天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0到1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为通信信道选择发射天线,并从剩余天线中为控制信号选择天线。
16.一种从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射天线改变方法所确定的天线发射信号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中当同时使用多个频率进行通信时,把在多个空信道中增加信道间接收信号强度平均值的差的信道分配给发送通信请求的目标站。
CN99125444A 1998-10-29 1999-10-29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发射天线改变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5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8915/1998 1998-10-29
JP10308915A JP2000138624A (ja) 1998-10-29 1998-10-29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送信アンテナ切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8138A true CN1258138A (zh) 2000-06-28
CN1125540C CN1125540C (zh) 2003-10-22

Family

ID=17986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254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540C (zh) 1998-10-29 1999-10-29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发射天线改变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281840B1 (zh)
EP (1) EP0998056A3 (zh)
JP (1) JP2000138624A (zh)
CN (1) CN1125540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13988A1 (fr) * 2002-08-05 2004-0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s de selection d'antennes d'emission dans un environnement de communication a antennes multiples et procedes d'emission et de reception du signal
CN100392994C (zh) * 2002-11-08 2008-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天线转换分集的方法
CN101710839A (zh) * 2009-08-07 2010-05-19 无锡爱达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ofdm/tdd系统的多天线选择性发送分集方法
CN102487284A (zh) * 2010-12-02 2012-06-06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非对称增益天线的通讯装置及其通讯方法
CN1846367B (zh) * 2003-09-10 2012-06-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安全通信方法、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CN107733512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装置、无线网络传输系统与其方法
CN108233958A (zh) * 2017-12-27 2018-06-29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及浮标
CN110830071A (zh) * 2019-11-12 2020-02-21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天线射频前端电路
CN112910535A (zh) * 2021-02-05 2021-06-04 陕西天基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高5g直放站覆盖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8215A (ja) * 1999-10-29 2001-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Tdma−tdd方式送受信装置および送受信方法
US6654384B1 (en) * 1999-12-30 2003-11-25 Aperto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self-optimizing multi-parameter and multi-variable point to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
DE60140276D1 (de) 2000-08-03 2009-12-0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ynamisch, rekonfigurierbares, universelles Sendersystem
US6459895B1 (en) * 2000-09-26 2002-10-01 Neoreach, Inc. Methods for making a cellular system, transmitting to a mobile user in a cellular system, and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cellular system
US6636488B1 (en) 2000-10-11 2003-10-21 Aperto Networks, Inc.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and error recovery for packet oriented point-to-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US6947748B2 (en) 2000-12-15 2005-09-20 Adaptix, Inc. OFDMA with adaptive subcarrier-cluster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ve loading
JP4134597B2 (ja) * 2002-05-23 2008-08-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適応アンテナ送受信装置
GB0316402D0 (en) * 2003-07-12 2003-08-13 Qinetiq Ltd Direction finding
US7142107B2 (en) 2004-05-27 2006-11-28 Lawrence Kates Wireless sensor unit
US7933628B2 (en) * 2004-08-18 2011-04-26 Ruckus Wireless, In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rameter control
US7573851B2 (en) 2004-12-07 2009-08-11 Adaptix,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witching antenna and channel assignments in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s
US7515940B2 (en) * 2005-03-22 2009-04-07 Cisco Technology, Inc. Node dependent wireless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technique
WO2007005947A1 (en) 2005-07-01 2007-01-11 Terahop Networks, Inc. Nondeterministic and deterministic network routing
US9160464B2 (en) 2005-09-19 2015-10-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Operating multi-service receiver in non-interfering manner
JP2007104054A (ja) * 2005-09-30 2007-04-1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通信装置、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
KR100811238B1 (ko) 2006-08-03 2008-03-07 유우영 지하철의 플랫폼 상태를 모니터링하기 위한 데이터 송수신 시스템
WO2009151877A2 (en) 2008-05-16 2009-12-17 Terahop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container
JP4935794B2 (ja) * 2008-10-17 2012-05-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TWI435563B (zh) * 2009-01-07 2014-04-2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無線網路中傳輸路徑選擇裝置與方法
TWI454071B (zh) * 2012-01-05 2014-09-2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支援天線分集機制的無線通信電路
GB201218865D0 (en) * 2012-10-19 2012-12-05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impro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US9893715B2 (en) * 2013-12-09 2018-02-13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Adaptive self-tunable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1596A (en) * 1994-12-01 1997-12-23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c. Modular interconnect matrix for matrix conn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with a plurality of radio channel units
AU729010B2 (en) * 1996-11-26 2001-01-25 Kyocera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3110333B2 (ja) * 1997-01-23 2000-11-20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Tdma方式無線装置の送信ダイバシチー回路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13988A1 (fr) * 2002-08-05 2004-0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s de selection d'antennes d'emission dans un environnement de communication a antennes multiples et procedes d'emission et de reception du signal
CN100392994C (zh) * 2002-11-08 2008-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天线转换分集的方法
CN1846367B (zh) * 2003-09-10 2012-06-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安全通信方法、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CN101710839A (zh) * 2009-08-07 2010-05-19 无锡爱达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ofdm/tdd系统的多天线选择性发送分集方法
CN101710839B (zh) * 2009-08-07 2014-04-02 无锡德通数据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ofdm/tdd系统的多天线选择性发送分集方法
CN102487284A (zh) * 2010-12-02 2012-06-06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非对称增益天线的通讯装置及其通讯方法
CN102487284B (zh) * 2010-12-02 2014-03-26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非对称增益天线的通讯装置及其通讯方法
CN107733512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装置、无线网络传输系统与其方法
CN108233958A (zh) * 2017-12-27 2018-06-29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及浮标
CN110830071A (zh) * 2019-11-12 2020-02-21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天线射频前端电路
CN112910535A (zh) * 2021-02-05 2021-06-04 陕西天基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高5g直放站覆盖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40C (zh) 2003-10-22
JP2000138624A (ja) 2000-05-16
EP0998056A2 (en) 2000-05-03
EP0998056A3 (en) 2006-04-05
US6281840B1 (en) 2001-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540C (zh)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发射天线改变方法
CN1160980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选择发送分集的装置和方法
CN1141004C (zh) 无线通信系统、指派时隙和频率的方法及优化分配的方法
CN1079183C (zh) 基站选择方法和利用导频信道的码分多址式蜂房系统
CN1088296C (zh) 发射机/接收机装置
CN1140149C (zh) 设置导频信道的方法以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
CN1170388C (zh) Cdma系统中的切换方法
CN1263339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频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278499C (zh) 多副天线的检测和选择方法
CN1096807C (zh) 切换控制系统和切换控制方法
CN1871836A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提供使用束型天线共享信道涵盖的方法
CN1211115A (zh) 发射分集装置
CN1091557C (zh) 采用算法分集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585295A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终端、功率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77369C (zh) 发射机和接收机
CN1156187C (zh) 基站设备和帧同步获取方法
CN1523912A (zh) 双模移动电话的高频路径设置装置及方法
CN1414805A (zh) 无线基站和控制无线通信的方法
CN1157979C (zh) 用于增加反向链路容量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310892A (zh) 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发送功率的方法以及用于记录所述方法的记录介质
CN1155281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越区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CN1241438C (zh) 一种非智能天线基站升级为智能天线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322449A (zh) 通信终端装置及发送台选择方法
CN1910943A (zh) 无线通信系统
CN1469572A (zh) 在移动目标区域确定无线电基站的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