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0212A - 在光盘驱动器中控制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的光拾取器 - Google Patents

在光盘驱动器中控制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的光拾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0212A
CN1250212A CN99120536A CN99120536A CN1250212A CN 1250212 A CN1250212 A CN 1250212A CN 99120536 A CN99120536 A CN 99120536A CN 99120536 A CN99120536 A CN 99120536A CN 1250212 A CN1250212 A CN 1250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able plate
laser beam
rotation
light
var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0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714C (zh
Inventor
柳炳烈
成平庸
金石中
孙龙基
金泰敬
李溶宰
刘长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0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0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7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2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ptical heads, e.g. assem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光拾取器包括:激光束源;具有将激光束源产生的激光束投射到光盘信息记录表面的物镜的拾取器基座;变化调节板,可移动地放置在拾取器基座上,且有转动孔;转动调节极,包括插入变化调节板转动孔的转动部分,安装于其内激光束源,转动调节板相对于变化调节板转动。准直透镜和反射镜固定到拾取器基座。通过相对于准直透镜的光轴移动和/或转动激光束源光发射点,调节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光路,光拾取器的体积变得较小。

Description

在光盘驱动器中 控制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的光拾取器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光盘上记录和/或从光盘上再现信息的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特别是,本发明涉及用于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该光拾取器具有控制光束偏移(beam shift)和光束角(field angle)出现的光路控制设备。
传统的光盘驱动器向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投射激光束,根据从信息记录表面反射的激光束的反射率、相位、偏振光变化等检测一信号,并且处理该信号,由此获得记录在信息记录表面的所需信息。
如图1所示,传统光盘驱动器包括:光拾取器1,用于向光盘40投射激光束,并且用于从反射的激光束检测所述信号;驱动部分2,用于相对于光盘40的信息记录表面,将光拾取器1移动到预定位置;信号处理部分3,用于处理由光拾取器1检测的信号,以将所述信号转换成所需信息;和控制部分4,用于控制上述部件。驱动部分2包括:主轴电机5,用于转动光盘40;线性电机6,用于移动光拾取器1;和伺服部分7,用于控制主轴电机5和线性电机6。
当外部信号输入到示于图1和上述的传统光盘驱动器时,光拾取器1通过驱动部分2的操作沿光盘40的半径方向移动,同时通过向光盘40投射激光束,将信息记录到光盘40,并且检测记录在光盘40的信息记录表面中的信号。由信息处理部分3处理该检测的信号,并且转换成所需信息,然后输出到外部设备。
在上述传统的光盘驱动器中,光拾取器1是一关键部件,用于将信息记录到光盘40的信息记录表面,并且从光盘40的信息记录表面检测信息。光拾取器1包括:激光束源,用于产生激光束;光学系统,用于将从激光束源产生的激光束投射到光盘40的信息记录表面;拾取器基座,用于固定支撑激光束源和光学系统。一激光二极管用作激光束源,并且光学系统包括准直透镜、反射镜、物镜。
然而,在制造传统光拾取器1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关于光发射点和光发射角的差错。此外,在制造和组装的过程中在光学系统的部件中可能出现差错。一种类型的差错以下称为“光束偏移”,当物镜的中心线与准直透镜的中心线不重合、导致激光束源的中心线与准直透镜不重合时,出现该差错。另一种类型的差错以下称为“光束角”,当激光束的中心线与准直透镜的中心线不重合、使得激光束的中心线由物镜以与其非垂直的关系接收时,出现该差错。这些差错的组合导致激光束强度的非对称分布。光束偏移和/或光束角应被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因为这两种差错在对于光盘40的信息记录表面的记录和/或再现信息中引起误操作。因此,光拾取器1通常包括光路控制装置,由于控制可能出现的光束偏移和光束角。
下面将参照图2更详细描述传统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1,图2是光拾取器1的简图。如图2所示,光拾取器1包括:物镜11,放置在拾取器基座10的上表面;和反射镜12,放置在物镜11的下面,以通过光路反射由物镜11投射的激光束。此外,准直透镜13和激光二极管14以相继的顺序排列在光路中。
从激光二极管14产生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13传送,并且被投射到反射镜12,在反射镜12处,激光束被反射到物镜11,以被投射到位于上面的光盘40的信息记录表面。
准直透镜13被支撑在第一光路调节板20内,而激光二极管14支撑在第二光路调节板30内。第一光路调节板20可移动到放置在拾取器基座10的末端,以便相对于拾取器基座10向上/向下和向左/向右移动。此外,第二光路调节盘30可移动地放置在第一光路调节盘20的末端,使得相对于准直透镜13以垂直方向和横向移动。当移动第一光路调节板20时,第二光路调节板30也一起移动。然而,第二光路调节板30的移动不影响第一光路调节板20的移动。
能够通过移动第一和第二光路调节板20和30调节光束偏移和光束角。下面将参照图3A到3D描述传统光拾取器1的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的调节。
图3A到3D是传统光拾取器1的光路控制操作的图。为了便于描述,图中激光二极管14、准直透镜13、物镜11和光盘40排列在一直线上,而忽略反射镜12。
图3A示出了已经出现光束偏移的情况。如图3A所示,在光束偏移已经出现的情况中,从激光二极管14产生的激光束与准直透镜13的中心线重合,而物镜11与准直透镜13不对准,使得激光束的中心线A对于物镜11向上偏移。因此,在光盘40上激光束具有不平衡光强度分布。由图3A中的虚线表示的部分是光强度分布平衡的地方。
示于图3A的光束偏移能够通过向下移动第一光路调节板20被调节,使得光束的中心线A与物镜11的中心重合,如图3B所示,由于第二光路调节板30随着第一光路调节板20移动,能够调节光束偏移不影响光束角。
图3C示出了已经出现光束角的情况,并且图3D示出了光束角的调节。
如图3C所示,物镜11和准直镜13彼此精确对准,而由于激光束与准直透镜13的中心不重合,从激光二极管14产生的激光束的中心线B往下偏离。在已经出现光束角的情况下,可通过向上移动第二光路调节板30,调节光束角,使得激光束的中心与准直透镜13的中心重合,如图3D所示。
如上所述,能够通过垂直和横向移动第一和第二光路调节板20和30,调节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然而,由于构造上述的传统光拾取器1,以通过垂直和横向移动第一和第二光路调节板20和30来调节光束偏移,需要用于允许第一和第二光路调节板20和30的移动的空间。作为允许第一和第二光路调节板20和30的移动的空间的结果,出现了传统光拾取器的体积增加的问题。
此外,由于由第一光路调节板20支撑传统光拾取器的准直透镜13,当加长准直透镜13的聚焦距离时,增大了第一光路调节板20的体积。此外,由于准直透镜13的移动范围与准直透镜13的聚焦距离成正比地变宽,光拾取器的体积不可避免地变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通过相对于准直透镜移动和/或转动激光束源的光发射点以控制关于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的光路,以精确调节光束偏移和光束角,不增大光拾取器的体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即使当作为关于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的光路的控制操作的结果、增加准直透镜的聚焦距离时,也不增加体积,与准直透镜的聚焦距离无关。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本实施例具有包括以下部件的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其包括:激光束源,用于产生激光束;拾取器基座,其包括将从激光束源产生的激光束投射到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的物镜;光路控制设备,放置在拾取器基座上,以支撑激光束源,并且通过相对于物镜的光轴移动和/或转动激光束源的光发射点,控制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激光束的光路。
光拾取器还可包括:准直透镜,将从激光束源产生的激光束转换成平行光线;反射镜,用于将通过准直透镜发送的激光束反射到物镜,其中所述准直透镜和反射镜分别固定到拾取器基座。
按照本发明,光路控制设备包括:变化调节板,放置在拾取器基座上,并且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可移动,该变化调节板包括形成在其中心部分的转动孔;转动调节板,包括具有预定曲率的转动部分和固定到转动调节板的激光束源,所述转动部分被插入变化调节板的转动孔,并且相对于变化调节板可转动,其中光束角通过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移动变化调节板进行调节,并且通过转动转动调节板调节光束偏移。
转动孔和转动部分可形成相互对应的半球形,使得转动部分接触着转动孔的同时被转动。
转动孔可形成一圆形,并且转动部分可形成半球形,使得转动部分接触着圆形孔的同时被转动。
按照本发明,拾取器基座包括多个螺栓安装孔,其绕着一开口形成于光拾取器基座上,变化调节板包括多个螺栓穿过孔,其与螺栓安装孔对准,并且变化调节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到拾取器基座,该多个螺栓在通过螺栓穿过孔之后插入多个螺栓安装孔,其中在变化调节板中的多个螺栓穿过孔的各直径大于每个螺栓的各直径,其中变化调节板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移动到适当位置,然后固定在适当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变化调节板包括:上端、下端、右端和左端,并且用弹性构件通过上端和下端中的一端及其通过右端和左端中的一端,将转动调节板固定到变化调节板,并且没有由弹性构件固定的变化调节板的两端由各调节螺栓固定,其中,当各调节螺栓转动时,转动转动调节板。
按照本发明,弹性构件的一端接触转动调节板,而弹性构件的另一端对准该变化调节板的螺栓穿过孔,并且由通过螺栓穿过孔的螺栓固定到变化调节板,其中,弹性构件弹性地支撑转动调节板。
按照具有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包括:激光束源,产生激光束;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包括:准直透镜,将从激光束源产生的激光束转换成平行光线,反射镜,在垂直方向上反射由准直透镜变换的平行激光束,和物镜,将从反射镜反射的激光束投射到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拾取器基座,固定地支撑光学系统的准直透镜、反射镜和物镜;变化调节板,放置在拾取器基座上并且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可移动,该变化调节板具有形成在变化调节板的中央部分的转动孔;转动调节板,包括:具有被插进变化调节板的转动孔的预定曲率的转动部分,和固定于其中的激光源,所述转动调节板相对于所述变化调节板转动,其中通过相对于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移动和/或转动所述激光束源的光发射点,控制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光路。
按照本发明,由于准直透镜被固定到拾取器基座,该拾取器基座相对于光路控制设备是一分离结构,并且由于通过相对于准直透镜的光轴移动和/或转动激光束源的光发射点控制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光路,对于光路控制设备的移动需要较少空间,并且光拾取器的体积变得较小。
此外,按照本发明,由于准直透镜被固定到拾取器基座,该拾取器基座相对于光路控制设备是一分离结构,能够与准直透镜的聚焦距离无关地控制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光路。因此,即使当准直透镜的聚焦距离加长,也能够准确调节光束偏移和光束角,不增加光拾取器的体积。
参照附图从下列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传统光盘驱动器的结构简图;
图2是传统光拾取器的剖面图;
图3A到3D是在传统光拾取器中光路控制操作的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拾取器的简要剖面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拾取器的光路控制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组装光路控制设备的剖面图。
现在将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附图中例子,其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
将参照图4到6描述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拾取器。更具体地说,图4是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拾取器的简要方框图。图5和6分别是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路控制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和剖面图。
如图4到6,光拾取器10包括:拾取器基座100;准直透镜110;反射镜120;物镜130;光盘140。光拾取器10还包括:变化调节板200;转动调节板300和激光束源600。
如图4所示,物镜130放置在拾取器基座100的上端,以将从激光束源600产生的激光束投射到光盘140的信息记录表面。此外,准直透镜110和反射镜120分别放置在拾取器基座100中。准直透镜110将从激光束源600产生的激光束转换成平行光线,并且反射镜120将由准直透镜110转换的激光束反射到物镜130。
变化调节板200可移动地放置在拾取器基座100的一端上,并且可至少垂直和横向地移动。如图5所示,多个螺栓安装孔101、102、103、104绕着开口100a形成在拾取器基座100中,并且多个螺栓穿过孔201、202、203、204形成在变化调节板200中,分别与螺栓安装孔101、102、103、104对准。通过多个螺栓301、302、303、304,变化调节板200固定地放置在拾取器基座100的一端,该多个螺栓301、302、303、304在分别穿过螺栓安装孔201、202、203、204之后,分别插进螺栓安装孔101、102、103、104。
螺栓穿过孔201、202、203、204的各直径大于螺栓301、302、303、304的各直径。因此,将螺栓301、302、303、304放松到预定程度,使得变化调节板200相对于拾取器基座100能够垂直和横向移动。随着螺栓301、302、303、304上紧,变化调节板200固定到拾取器基座100。因此,变化调节板200能够相对于拾取器基座100移动到所需位置,并且固定在拾取器基座上。转动孔210形成在变化调节板200的中间部分,同时与拾取器基座100的开口100a互通。设置转动孔210用于激光束的光路和转动调节板300的安装,这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转动孔210可形成为半球形或圆形。
转动调节板300包括:转动部分310,其具有预定曲率,并且被插入变化调节板200的转动孔210中。因此,转动调节板300被放置在变化调节板200上,以垂直和横向地转动。更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转动调节板300以横向方向即相对于连接螺栓穿过孔201,203的直线转动,并且以垂直方向即相对于连接螺栓穿过孔202和204的直线转动。激光束源600最好是激光二极管,放置在转动调节板300内。
此外,当转动调节板300的转动部分310是在被插入变化调节板200的转动孔210中的状态时,转动调节板30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中的一个部分通过弹性构件400固定到变化调节板200,并且转动调节板300的右部分和左部分中的一个部分通过弹性构件410固定到变化调节板200。没有由弹性构件400固定的转动调节板30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中的一部分由调节螺栓500固定到变化调节板200,而没有由弹性构件410固定的转动调节板300的右部分和左部分中的一部分由调节螺栓510固定到变化调节板200。弹性构件400和410的一个端均接触转动调节板300,而另一端分别与变化调节板200的螺栓穿过孔对准,并且由分别穿过各螺栓穿过孔201和202的螺栓301和302固定到变化调节板200。因此,弹性构件400和410弹性地支撑转动调节板300。通过放松或上紧调节螺栓500,转动调节板300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转动,并且通过放松或上紧调节螺栓510,转动调节板300能够在横向方向上转动。
激光束源600的光发射点最好放置在离转动调节板300的转动部分310的曲率中心1mm内。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光拾取器10的光路控制操作即光束偏移和光束角调节操作。
如图3C和3D,传统上,需要一额外空间用于在从激光束源14产生的激光束与准直透镜13的中心线不重合、并且激光束的中心向下偏离的情况下第二光路调节板30的移动。具体地说,由于第二光路调节板30必须向上移动使得激光束源14的中心与准直透镜13的中心部分重合以调节光束角,因此需要额外的空间。与传统光拾取器比较,在按照本发明的光拾取器中,通过转动转动调节板300,激光束源600的中心调节到与准直透镜110的中心重合,不需要额外空间。
下面参照图6更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的调节光束角的光路控制操作。如图6所示,在已经出现光束角的情况下,在转动调节板300的下端的调节螺栓500以上紧方向转动。随着调节螺栓500转动,由于转动调节板300的另一端由弹性构件400压着支持,插入变化调节板200的转动孔210的转动部分310在图6中以顺时针方向沿着具有预定曲率的半球转动,以向上移动(实线箭头)激光束的光发射点。因此,激光束源600的中心与准直透镜110的中心对准。此外,通过以放松方向转动调节螺栓500,转动部分310在图6中以逆时针方向(虚线箭头)转动,以向下移动(虚线箭头)激光束的光发射点。此外,用类似方式通过调节螺栓510和弹性构件410,激光束的方向被移动到右边和左边(横向)。通过转动地变化激光束源600的光发射点,控制关于光束角的光路。
此外,传统上,如图3A所示,在已经出现光束偏移的情况下,从激光束源14产生的激光束不与物镜11的中心线重合。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已经出现光束偏移的情况下,将各螺栓301、302、303、304放松到适当程度,变化调节板200向下移动,直到光束与物镜130的中心线对准。然后通过上紧各螺栓301、302、303、304重新固定变化调节板20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转动调节板300的转动部分310插入变化调节板200的转动孔210,当变化调节板200移动时,也移动转动调节板300。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包括:准直透镜110,固定到拾取器基座100,该拾取器基座相对于光路控制设备是一分离设备,并且通过相对于准直透镜110的光轴移动和/或转动激光束源600的光发射点,调节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光路,使得能够减少用于光路控制设备移动的空间,于是,光拾取器的体积变得较小。
此外,由于准直透镜110固定到拾取器基座100。该拾取器基座相对于光路控制设备是一分离结构,能够控制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光路,而与准直透镜110的聚焦距离无关。因此,如果准直透镜110的聚焦距离必须加长,能够精确调节光束偏移和光束角,不增大光拾取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和其等效形式中定义。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包括:
激光束源,用于产生激光束;
拾取器基座,其包括将从所述激光束源产生的激光束投射到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的物镜;
光路控制设备,安装在拾取器基座上,以支撑激光束源,并且通过相对于所述物镜的光轴移动和/或转动激光束源的光发射点,控制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激光束的光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还包括:
准直透镜,将从所述激光束源产生的激光束转换成平行光线;
反射镜,用于将通过所述准直透镜发送的激光束反射到所述物镜,
其中所述准直透镜和所述反射镜分别固定到所述拾取器基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所述光路控制设备包括:
变化调节板,放置在所述拾取器基座上,并且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可移动,该变化调节板包括形成在所述变化调节板的中心部分的转动孔;和
转动调节板,包括具有预定曲率的转动部分和固定到所述转动调节板的激光束源,所述转动部分被插入所述变化调节板的转动孔,以相对于所述变化调节板转动,
其中所述光束角通过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移动所述变化调节板进行调节,并且通过转动所述转动调节板调节所述光束偏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所述转动孔和所述转动部分具有彼此对应的半球形,并且随着所述转动部分转动,所述转动部分与所述转动孔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所述转动孔具有圆形,并且所述转动部分具有半球形,并且随着所述转动部分转动,所述转动部分与所述圆形转动孔接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所述拾取器基座包括多个螺栓安装孔,其绕着一开口形成于光拾取器基座上,并且所述变化调节板包括多个螺栓穿过孔,其与所述螺栓安装孔对准,并且多个螺栓在通过所述螺栓通过孔之后插入所述多个螺栓安装孔,
其中在所述变化调节板中的所述多个螺栓穿过孔的各直径大于每个螺栓的各直径,其中所述变化调节板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移动到适当位置,然后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所述变化调节板包括:上端、下端、右端和左端,并且用弹性构件通过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中的一端及其通过所述右端和所述左端中的一端,将所述转动调节板固定到所述变化调节板,并且没有由所述弹性构件固定的所述变化调节板的两端由各调节螺栓固定,其中所述转动调节板响应于所述各调节螺栓的转动而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拾取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接触所述转动调节板,而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对准所述变化调节板的螺栓穿过孔,并且由通过所述螺栓穿过孔的螺栓固定到所述变化调节板,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弹性地支撑所述转动调节板。
9、一种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包括:
激光束源,产生激光束;
光学系统,其包括:准直透镜,将从所述激光束源产生的激光束转换成平行光线;反射镜,在垂直方向上反射由所述准直透镜转换的平行激光束;和物镜,将从所述反射镜反射的激光束投射到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
拾取器基座,固定地支撑所述光学系统的准直透镜、反射镜和物镜;
变化调节板,安装在所述拾取器基座上并且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可移动,该变化调节板具有形成在变化调节板的中央部分的转动孔;和
转动调节板,包括:具有被插进所述变化调节板的转动孔的预定曲率的转动部分,和固定于其中的激光源,
其中,所述转动调节板相对于所述变化调节板转动,
其中通过相对于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移动和/或转动所述激光束源的光发射点,控制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光路。
10、一种光盘驱动器,包括:光拾取器,将激光束投射到光盘并且检测从所述光盘反射的信号;驱动部分,将所述光拾取器移动到所述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的希望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处理并且转换由所述光拾取器检测的信号成为信息;和控制部分,用于控制所述光拾取器、所述驱动部分、所述信号处理部分,所述光拾取器包括:
激光束源,用于产生所述激光束;
拾取器基座,其具有将从所述激光束源产生的激光束投射到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的物镜;
光路控制设备,安装在所述拾取器基座上,以支撑所述激光束源,并且通过相对于所述物镜的光轴移动和/或转动激光束源的光发射点,控制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激光束的光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驱动器,其中,所述光路控制设备包括:
变化调节板,安装在所述拾取器基座上,并且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可移动,该变化调节板具有形成在所述变化调节板的中心部分的转动孔;和
转动调节板,包括具有预定曲率的转动部分和固定到所述转动调节板的激光束源,所述转动部分被插入所述变化调节板的转动孔,所述转动调节板相对于所述变化调节板转动,
其中所述光束角通过在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移动所述变化调节板进行调节,并且通过转动所述转动调节板调节所述光束偏移。
12、一种控制光拾取器的激光束源的光路的光路控制设备,包括:
变化调节板,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可移动;和
转动调节板,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变化调节板上,所述激光束源安装在所述变化调节板上,
其中,所述变化调节板的移动在至少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种方向上移动所述激光束源的光发射点,并且所述转动调节板的移动转动所述激光束源的光发射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路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转动调节板随着所述变化调节板的移动而移动,所述转动调节板的移动不影响所述变化调节板的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路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变化调节板包括形成在其中心部分的转动孔,并且所述转动调节板包括具有预定曲率的转动部分,该转动部分被插入变化调节板上的所述转动孔,其中所述转动调节板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路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转动孔和所述转动部分具有彼此对应的半球形,并且随着所述转动部分转动,所述转动部分与所述转动孔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路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转动孔具有圆形,并且所述转动部分具有半球形,并且随着所述转动部分转动,所述转动部分与所述圆形转动孔接触。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路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光拾取器包括:准直透镜,并且通过转动所述转动调节板和/或移动所述变化调节板,将所述激光束源的中心调节到与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重合。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路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光拾取器包括:拾取器基座,所述变化调节板通过穿过螺栓穿过孔的螺栓安装在所述拾取器基座上,所述螺栓穿过孔具有大于所述螺栓直径的直径,其中,所述变化调节板在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移动到适当位置,然后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路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转动调节板通过调节螺栓和与所述调节螺栓相对的弹性构件安装到所述变化调节板,并且其中,所述转动调节板响应于所述调节螺栓的转动而转动。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路控制设备,其中,在所述垂直和横向方向上所述变化调节板的移动调节光束角,并且所述转动调节板的转动调节光束偏移。
21、一种光拾取器,包括:
激光束源,产生激光束;
拾取器基座;
准直透镜,安装到所述拾取器基座上,以将由所述激光束源产生的激光束转换成平行光线;和
光路控制设备,安装到所述拾取器基座上,并且与所述准直透镜分开,以通过相对于所述物镜的光轴移动和/或转动激光束源的光发射点,控制关于光束角和光束偏移的激光束的光路。
CNB991205367A 1998-10-02 1999-09-29 在光盘驱动器中控制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的光拾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07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19980041503A KR100329933B1 (ko) 1998-10-02 1998-10-02 광기록/재생기의 광픽업장치
KR41503/1998 1998-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0212A true CN1250212A (zh) 2000-04-12
CN1160714C CN1160714C (zh) 2004-08-04

Family

ID=1955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2053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0714C (zh) 1998-10-02 1999-09-29 在光盘驱动器中控制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的光拾取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381207B1 (zh)
JP (1) JP2000113471A (zh)
KR (1) KR100329933B1 (zh)
CN (1) CN1160714C (zh)
TW (1) TW45585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5859B2 (en) 2001-09-17 2006-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atible optical pickup and method of aligning optical axes therein
CN100437781C (zh) * 2005-06-30 2008-11-26 夏普株式会社 光学头及光学拾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1850B2 (ja) * 1999-09-07 2005-02-16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2111114A (ja) * 2000-10-02 2002-04-12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レーザダイオード固定方法
EP1587078B1 (en) * 2004-04-15 2009-02-11 Thomson Licensing Device for reading from and/or writing to optical recording media
EP1587076A1 (de) * 2004-04-15 2005-10-19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Gerät zum Lesen und/oder Beschreiben optischer Aufzeichnungsträger
CN100416675C (zh) * 2004-12-28 2008-09-03 东芝三星储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摄像装置和光盘装置
JP4117312B2 (ja) 2004-12-28 2008-07-16 東芝サムスン ストレージ・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371064B2 (ja) * 2005-02-28 2009-11-2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レーザーホルダのベース部材への取付け構造
JP2007004881A (ja) * 2005-06-23 2007-01-11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ミラー角度制御システム
JP2008299973A (ja) * 2007-05-31 2008-12-11 Toshiba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これを備えた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918133B (zh) * 2017-11-03 2023-09-19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及激光雷达控制方法
CN109061605A (zh) * 2018-09-04 2018-12-21 苏州雷格特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漫反射传感器精确聚光的方法及其对应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8737A (en) * 1982-02-26 1985-02-12 Benson Inc.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use with diode lasers
JPH09219033A (ja) 1995-12-04 1997-08-19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レーザホルダ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5859B2 (en) 2001-09-17 2006-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atible optical pickup and method of aligning optical axes therein
CN100437781C (zh) * 2005-06-30 2008-11-26 夏普株式会社 光学头及光学拾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329933B1 (ko) 2002-06-20
KR20000024800A (ko) 2000-05-06
CN1160714C (zh) 2004-08-04
JP2000113471A (ja) 2000-04-21
US6381207B1 (en) 2002-04-30
TW455852B (en) 200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714C (zh) 在光盘驱动器中控制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的光拾取器
CN1056935C (zh) 光拾起装置和使用该光拾起装置的光盘设备
US5768248A (en) Pickup position and tilt adjusting apparatus of a disk player
EP0409469B1 (en)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KR980011109A (ko) 광 기록 재생 장치
KR0183893B1 (ko)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픽업위상 조정장치
US6330020B1 (en) Multiple light beam scanning optical system
US6744716B1 (en) Pickup moving mechanism for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pickup moving method therefor
US6577585B2 (en) Skew adjustment for disk drive apparatus
US20020181386A1 (en) Disk reproducing device
JPH1123988A (ja) マルチビーム光源装置
US4918300A (en) Optical pickup system having multiple diffraction devices and lens holding means
KR100189913B1 (ko)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픽업 기울기 조정 장치
CN1209755C (zh) 光学拾取系统及其制做方法
CN1220193C (zh) 光栅构件及光拾波装置
EP1016082B1 (en) Disc reproduction apparatus
KR100230273B1 (ko)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위상차 조정장치
CN1054848A (zh) 光扫描装置
KR100224891B1 (ko) 광픽업 장치
JPS6349864Y2 (zh)
KR0116636Y1 (ko) 광픽업 구조체
US6898028B2 (en) Optical device and optical 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204549C (zh) 调整光盘装置中光学读取头倾角的方法
KR870001261B1 (ko) 광학식 정보 판독장치
CN1811935A (zh) 光学单元、光学拾取设备及调节光轴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6213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