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8260C - 按钮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钮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8260C
CN1248260C CNB2003101141761A CN200310114176A CN1248260C CN 1248260 C CN1248260 C CN 1248260C CN B2003101141761 A CNB2003101141761 A CN B2003101141761A CN 200310114176 A CN200310114176 A CN 200310114176A CN 1248260 C CN1248260 C CN 124826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splicing ear
button switch
mentione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141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9553A (zh
Inventor
高桥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9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9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82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826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7/00Connections
    • H01H2207/02Solder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固定到基板上时能使设置状态的高度尺寸增加量没有焊锡膏的厚度大,同时能保持稳定设置状态的按钮开关。其中,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外壳(10)内设置可动接点(10)、固定接点(21、22)以及与该固定接点(21、22)相导通的连接端子(23),利用焊锡膏(50)来把该连接端子(23)固定到基板(60)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10)的下面(12)上设置一种比上述连接端子(23)的下面(23b)更向下突出的台阶(13),利用该台阶(13)在上述连接端子(23)的下方形成焊锡膏收容部(14),同时,使上述外壳(10)的下面(12)成为与上述基板(60)的接触面。上述外壳(10)的台阶(13)形成的尺寸大于连接端子(23)固定时所使用的焊锡膏(50)的粒径,小于焊锡膏(50)的涂敷厚度。

Description

按钮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钮开关,更详细地说涉及在移动电话、游戏机、各种音响设备等的基板上进行表面安装的小型、薄型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移动电话和游戏机、各种音响设备等所使用的操作开关,例如采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按钮开关。这种按钮开关通常在用绝缘树脂等形成的外壳上设置中央固定接点和外侧固定接点,在这些固定接点的上部设置圆顶状可动接点并使其能与外侧固定接点相搭接。并且,各固定接点在两侧具有延长的连接片,在该连接片的两端上设置向外部露出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从连接片的两端向下弯曲,其前端大致上与外壳的下面相平行。并且,连接端子的端部向上弯曲。
这样构成的按钮开关,通过从上方按压圆顶状可动接点,来使可动接点与中央固定接点相接触,形成导通,产生开关作用。并且,有时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也在可动接点的上部设置具有预定形状的操作钮,使按压操作容易进行。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10273号公报
这种按钮开关,连接端子的端部被固定在基板(印刷电路板)上。固定时通常使用把焊锡粉末和助焊剂混合而制成的焊锡膏。将按钮开关在基板上进行固定时,在基板上的按钮开关的固定部分上涂敷焊锡膏薄层,通常的厚度为0.10~0.15mm左右,在其上面布置按钮开关,从上面按压,临时固定,使其通过回流焊设备而进行焊接,这样使按钮开关的连接端子的端部与基板相结合,从而把按钮开关固定在基板上。
但是,近几年随着移动电话、游戏机、便携音响设备等的小型化、薄型化,其中所使用的按钮开关正在小型化和薄型化。当前,按钮开关能形成0.5mm以下的厚度。但是,该按钮开关如上所述,由于被按压到焊锡膏上进行临时固定,焊锡膏也进入到连接端子的下面上,其结果,设置状态的高度尺寸增大,该增加量相当于进入到该连接端子下面上的焊锡膏的量(厚度)。这样,进入到连接端子下面上的焊锡膏的厚度,其最大值成为焊锡膏的涂敷厚度,并且,如上所述,焊锡膏的涂敷厚度通常为0.10~0.15mm左右,所以,该厚度即使与按钮开关的厚度相比也是不能忽略的。
并且,在连接端子部分上按钮开关布置在上方,向上的量相当于进入到连接端子下面的焊锡膏的厚度,所以外壳的下面不与基板相搭接,而是向上浮起,使按钮开关的设置状态不稳定。因此,对按钮开关按压操作时,按钮开关的中央部产生弯曲,并且设置高度产生误差。再者,也可能在临时固定时被按压的焊锡膏进入到外壳的下面上,也可能在基板上产生焊锡球飞散。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固定到基板上时能使设置状态的高度尺寸增加量不会像焊锡膏的厚度那么大,同时能保持稳定的设置状态的按钮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结构上本发明的按钮开关,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外壳内设置可动接点、固定接点以及与该固定接点相导通的连接端子,利用焊锡膏来把该连接端子固定到基板上,该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的下面设置从上述连接端子的下面起向下突出的台阶,利用该台阶在上述连接端子的下方形成安装时能防止外壳的下表面从基板浮起地进行焊接的焊锡膏收容部,并且使上述外壳的下表面成为与上述基板的接触面。
若采用本发明,则能把焊锡膏收容到焊锡膏收容部内,并且,外壳的下面与基板相接触。
并且,本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的台阶形成的尺寸大于连接端子固定时所使用的焊锡膏的粒径、小于焊锡膏的涂敷厚度。
若采用本发明,则能抑制外壳下面的浮起,同时能牢固地焊接连接端子,并且能控制按钮开关在基板上的设置状态下的高度尺寸在较低的程度。
再者,从结构上看,本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的台阶形成为0.03mm以上0.10mm以下。
若采用本发明,则能更切实地抑制外壳下面的浮起,同时能牢固地焊接连接端子,并且能将按钮开关在基板上的设置状态下的高度尺寸控制在较小的程度。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断面图。
图3是图1的B-B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后视图。
图5是图3的连接端子周围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基板上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C-C断面图。
图9是图6的D-D断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后视图。
图11是图9的连接端子周围的放大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基板上的安装状态的图。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俯视图,图2、图3分别是图1的A-A断面图和B-B断面图,图4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后视图,图5是图3的连接端子周围的放大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基板上的安装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如图1、图2所示,在由绝缘树脂成形的上方开口凹状的大致方形的外壳10内,设置了:金属板制的中央固定接点21,其中具有被加工成凸状的、大致为圆形的中央接触部21a;以及金属板制的外侧固定接点22,其中具有在对前者进行夹持的对称位置上,同样地被加工成凸状的大致为矩形的外侧接触部22a、22a。
并且,中央固定接点21、如图1、图3所示,具有:与中央接触部21a相导通、向着外壳10的侧面直线延伸的中央连结部21b、以及与该中央连结部21b大致直交并导通,向外壳10的两侧方向直线延伸的连接片21c。同样,外侧固定接点22具有与各外侧接触部22a、与22a相导通,向着与中央连结部21b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外侧连结部22b、22b、以及与外侧连结部22b、22b相导通并向外壳10的两侧方向直线延伸的连接片22c。各连接片21c、22c设置成基本上互相平行的状态。而且,各固定接点21、22被镶嵌成形并固定在外壳10的内底面上,使上述中央接触部21a、外侧接触部22a露出来。并且,在各连接片21c、22c的两端分别设置从外壳10的下面12的四角的角部11中突出的露出来的连接端子23。该连接端子23从连接片21c、22c的两端向下弯曲,其前端大致上与外壳10的下面12相平行,并且,连接端子23的端部23a向上方弯曲。
并且,外壳10的侧面的连接端子23突出的部分,如图1所示,形成缺口形状,以便将连接端子23尽量布置在内侧。这样,在用焊锡膏50来焊接连接端子23时,能把焊锡膏50涂敷在更靠近内侧,所以,能减小当按钮开关1在基板60上进行平面安装时的专用面积,能提高在基板60上的安装密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0大致上呈方形。但是,并非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圆形等其他形状。并且,连接端子23的端部23a向上方弯曲,但不一定要这样弯曲,也可以使端部23a保持直线形状。
在此,外壳10如图4、图5所示,在下面12的角部11以外的部分,即不与连接端子23相关连的连接片21c、22c的埋设保持部分内,设置一种从连接端子23的下面23b向下突出的台阶13。也就是说,形成了下面12的不与连接端子23相连的部分,以使其在比连接端子23的下面23b更靠下方处有一个面。而且,希望该台阶13形成0.03mm以上0.10mm以下。并且,通过设置该台阶13而相对地在连接端子23的下方形成焊锡膏收容部14。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的安装中,采用表面安装方法进行安装,即在预定位置上预先涂敷了焊锡膏50的基板60上,用焊锡膏50来临时固定按钮开关1,使其通过回流焊接设备内,利用红外线或热风使焊锡膏50熔化凝固。
在进行这种表面安装时,由于形成上述焊锡膏收容部14,如图6A、B所示,把按钮开关1临时固定在基板60上的焊锡膏50上时,在该焊锡膏收容部14内收容焊锡膏50,所以,按钮开关1不会受焊锡膏50的影响而被布置在比预定位置高的上方,同时外壳10的下面12与基板60相接触,按钮开关1的布置状态稳定。并且,能牢靠地进行焊接,同时即使把按钮开关1按压到焊锡膏50上临时固定,也能抑制焊锡膏50进入到比焊锡膏收容部14更靠内侧的外壳10的下面12,或向周围飞散;能防止回流焊时按钮开关1的下面12从基板60上浮起;也能抑制焊锡球的发生。
并且,由于具有该焊锡膏收容部14,所以,形成外壳10时下面12的气体容易排出,能保持很高的转印精度,能提高下面12的精度。
在此,如上所述,把台阶13制作成0.03mm以上0.10mm以下,是因为一般焊锡膏内所含有的焊锡粉末粒径为0.01mm~0.03mm,如果台阶为0.03mm以下,那么焊锡粉末的粒径大于台阶13,造成设置状态不稳定。并且,考虑到焊锡膏50通常涂敷0.10mm~0.15mm的厚度,如果台阶为0.10mm以上,那么台阶13大于焊锡膏50的涂敷厚度,当把按钮开关1布置在基板60上时,连接端子23的下面23b有可能不与焊锡膏50相接触。也就是说,通过把台阶13形成在0.03mm以上0.10mm以下,能切实防止外壳10的下面12浮起,安装后也能使基板60和下面12相接触。同时能牢靠地焊接连接端子23。并且,也能减小设置状态下的高度尺寸。即使在采用端部23a为直线状的连接端子23的情况下,也能同样地获得上述效果。
但是,该台阶13的0.03mm以上0.10mm以下的条件并非仅限于此,也可以根据焊锡膏50中所含有的粉末的粒径和焊锡膏50的涂敷厚度来自由地进行调整。
并且,外壳10如图1、图2所示具有金属薄板制的圆顶状的弹性可动接点30,其布置状态是外周下端与外侧固定接点22的外侧接触部22a相搭接,再者,下面涂敷了粘合剂的具有挠性的大致为圆形的绝缘薄膜40被固定成对外壳10的上面开口部进行遮盖的状态,该绝缘薄膜40也固定在可动接点30的中央顶点部30a上,把半圆球状的可动接点30保持在外壳10内的预定位置上,同时,防止粉尘、助焊剂等侵入到开关接点部分上。而且,本实施方式把可动接点30的形状设定为圆形,但并非特别限定为这样,例如也可以采用八角形,方形等其他形状。绝缘薄膜40也是一样。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的动作。按钮开关1利用焊锡膏50把连接端子23焊接在预定的布线部上,从而固定在基板60的预定位置上。在这样被固定在基板60上的按钮开关1内,对绝缘薄膜40从大致与已焊接的基板60相垂直的上方向下按压,通过具有挠性的绝缘薄膜40向下按压圆顶状的可动接点30的中央顶点部30a。并且,当该按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可动接点30进行反转动作,使其中央顶点部30a的里面接触到设置在外壳10内的中央固定接点21的中央接触部21a上。
这样,中央固定接点21和外侧固定接点22通过圆顶状可动接点30进行导通,变成开关接通的状态,与各个连接端子23相连接的基板60的与定的布线部之间导通。
然后,若去除对绝缘薄膜40的按压力,则半圆球状的可动接点30依靠本身的弹性恢复力而恢复到原来状态,返回到开关断开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中,这样从大致上与焊接的基板60相垂直的上方接受反复的按压荷重,但因为外壳10的下面12与基板60相搭接,所以在按钮开关1的中央部不会产生有害的挠曲。
而且,在此,说明了直接按压绝缘薄膜40的情况。但也可以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为便于进行按压操作而在绝缘薄膜40的上部设置具有预定形状的操作钮,通过该操作钮和绝缘薄膜40来按压可动接点30。
以下说明第2实施方式。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俯视图,图8、图9分别是图7的A-A断面图和B-B断面图;图10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后视图;图11是图9的连接端子周围的放大图;图12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基板上的安装状态图。
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如图7、图8所示,在由绝缘树脂成形的上方开口凹状的大致方形的外壳10内,设置了:金属板制的中央固定接点21,其中具有加工成凸状的、大致为圆形的中央接触部21a;以及金属板制的外侧固定接点22,其中具有在对前者进行夹持的对称位置上,同样地被加工成凸状的大致为矩形的外侧接触部22a、22a。该等固定接点21、22被镶嵌成形并固定在外壳10的内底面上。
并且,中央固定接点21,如图1、图3所示,具有:与中央接触部21a相导通,向着外壳10的侧面直线延伸的中央连结部21b、以及与该中央连结部21b大致直交并导通,向外壳10的两侧方向直线延伸的连接片21c。同样,外侧固定接点22具有与各外侧接触部22a、22a相导通,向着与中央连结部21b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外侧连结部22b、22b、以及与这些外侧连结部22b、22b相导通并向外壳10的两侧方向直线延伸的连接片22c。各连接片21c、22c设置成基本上互相平行的状态。并且,在各连接片21c、22c的两端分别设置从外壳10的下面12的四角的角部11中突出从而露出来的连接端子23。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23从连接片21c、22c的两端起直接形成直线状,大致上与外壳10的下面12相平行,并且,连接端子23的端部23a向上方弯曲。
这样,即使是连接端子23从各连接片21c、22c的两端起设置成直线状的按钮开关1,也能适用本发明。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1,如图10、图11所示,在下面12的角部11以外的部分,即不与连接端子23相关连的部分上,设置一种从连接端子23的下面23b向下突出的台阶13。也就是说,形成了下面12的不与连接端子23相连的部分,并使其在比连接端子23的下面23b更靠下方处有一个面。而且,希望该台阶13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形成在0.03mm以上0.10mm以下。
即使是连接端子23从各连接片21c、22c的两端起设置成直线状的按钮开关1,也能通过设置这种台阶13,相对地在连接端子23的下方形成焊锡膏收容部14,如图12A、B所示,能收容焊锡膏50。这样,按钮开关1不会受焊锡膏50的影响而被设置在比预定位置高的上方,同时,外壳10的下面12与基板60相接触,使按钮开关1的布置状态稳定。
并且,这样即使是连接端子23从各连接片21c、22c的两端起设置成直线状的按钮开关1也能整体厚度减薄。
再者,外壳10如图7、图8所示,具有金属薄板制的圆顶状的可动接点30,并且,下面涂敷了粘合剂的具有挠性的八角形绝缘薄膜40被固定成对外壳10的上面开口部进行遮盖的状态。
而且,关于按钮开关1的动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故在此其说明从略。
以上根据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事项,而是能根据权利要求书所述进行更改和改进。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连接端子从外壳的角部露出的按钮开关进行了说明,但对于从其他部分、例如连接端子从外壳侧方中间露出的按钮开关也能适用。
发明的效果
若采用上述本发明,则在外壳的下面设置从连接端子下面向下突出的台阶,利用该台阶在连接端子下方形成焊锡膏收容部,同时把外壳的下面作为与上述基板的接触面,所以,能把焊锡膏收容到该焊锡膏收容部内,因此,在连接端子的位置上按钮开关也不会被布置在尺寸量为焊锡膏涂敷厚度的上方位置上,同时,外壳的下面与基板相接触,按钮开关的布置状态稳定。并且,能牢固地进行焊接,也能抑制焊锡球的发生。
并且,若采用本发明,则能使形成的外壳的台阶大于连接端子的固定所使用的焊锡膏的粒径,小于焊锡膏涂敷层的厚度,所以,焊锡膏的颗粒能被收容到焊锡膏收容部内,能抑制外壳的下面浮起,同时能可靠地焊接连接端子。并且,能将按钮开关在基板上的设置状态下的高度尺寸控制在较小的程度。
再者,若采用本发明,则使外壳的台阶形成为0.03mm以上0.10mm以下,所以能更可靠地抑制外壳下面的浮起,同时能牢固地焊接连接端子,并且,能将按钮开关在基板上的设置状态下的高度尺寸控制在较小的程度。

Claims (8)

1、一种按钮开关,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外壳内设置可动接点、固定接点以及与该固定接点相导通的连接端子,利用焊锡膏来把该连接端子固定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的下面设置从上述连接端子的下面起向下突出的台阶,利用该台阶在上述连接端子的下方形成安装时能防止外壳的下表面从基板浮起地进行焊接的焊锡膏收容部,并且使上述外壳的下表面成为与上述基板的接触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的台阶形成的尺寸大于连接端子固定时所使用的焊锡膏的粒径、小于焊锡膏的涂敷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的台阶形成在0.03mm以上、0.10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焊锡膏收容部被形成为上述连接端子的下方和侧方被敞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外壳的侧面切口,在该缺口内引出设置有上述连接端子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端子的前端向上方弯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端子包括经由连接片与第1固定接点相连接的第1连接端子、和经由连接片与第2固定接点相连接的第2连接端子,在各连接端子的下方形成有上述焊锡膏收容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由绝缘树脂形成,上述连接片被埋设保持在该外壳内并在其下面形成有树脂部,利用该树脂部的壁厚而形成有上述台阶。
CNB2003101141761A 2002-11-07 2003-11-03 按钮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2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24085A JP2004158349A (ja) 2002-11-07 2002-11-07 押釦スイッチ
JP2002324085 2002-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9553A CN1499553A (zh) 2004-05-26
CN1248260C true CN1248260C (zh) 2006-03-29

Family

ID=32803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417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260C (zh) 2002-11-07 2003-11-03 按钮开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158349A (zh)
KR (1) KR100585298B1 (zh)
CN (1) CN1248260C (zh)
TW (1) TWI2293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0861B1 (ko) 2004-02-24 2013-07-29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살충제 조성물
JP5569251B2 (ja) 2010-08-23 2014-08-1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5696422B2 (ja) * 2010-10-12 2015-04-08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5696423B2 (ja) * 2010-10-12 2015-04-08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実装基板及び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実装方法
JP5447344B2 (ja) * 2010-11-11 2014-03-1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JP2012113852A (ja) * 2010-11-22 2012-06-14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 Inc スイッチ部品及び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6029106B2 (ja) * 2013-06-25 2016-11-2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6451472B2 (ja) * 2015-04-13 2019-01-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585298B1 (ko) 2006-06-01
KR20040041007A (ko) 2004-05-13
TWI229358B (en) 2005-03-11
TW200425195A (en) 2004-11-16
CN1499553A (zh) 2004-05-26
JP2004158349A (ja) 2004-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0753C (zh) 推进开关
CN1248260C (zh) 按钮开关
CN101076225A (zh) 印刷电路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EP2453459A2 (en) Switch integrated type housing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CN1681061A (zh) 多向操作开关
US6968054B2 (en) Wide keypad and wide keypad mounting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ESD
CN1393024A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及采用该多方向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139152C (zh) 边缘界面电连接器
CN1694601A (zh) 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组装装置
CN1856244A (zh) 高频机器的安装构造
US755977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ly an antenna module to a grounding plate
CN100348081C (zh) 便携电子装置和球栅阵列封装保护装置
CN1203499C (zh) 接点板及使用该接点板的开关装置
CN102969182B (zh) 按钮开关以及搭载该按钮开关的电子设备
US20100230267A1 (en) Push switch
CN1447364A (zh) 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US20140000944A1 (en) Touch panel
CN1242663C (zh) 呈电子宏元件形式的无线通信印刷电路板和相应的接口结构以及向母板转移的方法
CN1248256C (zh) 按钮开关
CN100352028C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538801A (zh) 具有焊接可靠性高的安装结构的电子线路单元
CN1404087A (zh) 按钮开关
CN1326127A (zh) 具有按钮开关的平面输入装置
CN1262159C (zh) 电子部件及其安装结构
CN2896793Y (zh) 应用非信号贯孔排列的线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9

Termination date: 200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