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2903A - 通信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2903A
CN1242903A CN98801592A CN98801592A CN1242903A CN 1242903 A CN1242903 A CN 1242903A CN 98801592 A CN98801592 A CN 98801592A CN 98801592 A CN98801592 A CN 98801592A CN 1242903 A CN1242903 A CN 1242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formation
storage
stored
sto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01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34C (zh
Inventor
栗原健志
伊藤公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42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2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67Methods of retrieving data
    • H04M1/2747Scrolling o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53Directories allowing storage of additional subscriber data, e.g. metadata
    • H04M1/2746Sorting, e.g. according to history or frequency of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53Directories allowing storage of additional subscriber data, e.g. metadata
    • H04M1/27457Management thereof, e.g. manual editing of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04M1/575Means for retrieving and displaying personal data about calling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6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logging of communication history, e.g. outgoing or incoming calls, missed calls, messages or UR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将涉及通话记录的对方信息存储在存储区域中的同时,将涉及该通话记录的对方信息中的使用频度高的对方信息设定为不可消除,将存储在该存储区域的对方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并进行拨叫。该存储区域,由逻辑连接开关地址和最后地址的环状缓冲存储器构成,在该存储区域的最后地址中存储表示使用频度高的特定的对方的固定的第1对方信息的同时,从开头地址开始将顺序与过去拨叫的对方对应的第2对方信息调整为新的排列顺序存储,使在初始状态中被存储在开头地址中的最新的第2对方信息和被存储在最后地址中的固定的第1对方信息可以在显示单元上滚动地显示。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在在显示器上显示对方信息的状态下通过进行拨叫操作对与被显示在该显示器上的对方信息对应的对方进行拨叫的通信终端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通过对显示器上的对方信息的管理及其显示状态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操作性的通信终端装置。
在便携式无线电话等的通信终端装置中,一般设有这样的功能,即,在在显示器上显示对方信息的状态下通过进行拨叫操作可以对与被显示在该显示器上的与对方信息对应的对方进行拨叫。
在这种通信终端装置中,已知有所谓的“重拨”功能,即,在将(比方说)通过一次键操作等输入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等中后,需要再次输入同样的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用简单的键操作读出被存储着的信息,并将该被读出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从而提高了拨叫的操作性能。
例如,在该重拨功能中,将进行拨叫时输入的对方电话号码存储在存储器中,当再次向同一对方进行拨叫时通过按下重拨键就可以将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电话号码调出到显示器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拨叫。
另外,还有所谓的电话本功能,即,在存储器中存储多个电话号码,通过按下检索键从被存储着的多个电话号码中选择想要拨叫的电话号码,将其调出到显示器上,进行拨叫。
下面,参照图18说明已有的通信终端装置中的重拨功能。
图18是表示为了实现通信终端装置的重拨功能在存储器内的电话号码和存储区域(地址)的关系的示意图。
在图18中,在存储区域“1”中存储着最后进行拨叫时的对方电话号码E,在存储区域“2”中存储着从最后拨叫开始的第2个拨叫过的对方电话号码D,以下同样地在区域“3”、“4”、“5”中存储着从最后拨叫开始的第3、4、5个拨叫过的对方电话号码C、B、A。
那么,如图18(a)所示在存储区域“1”至“5”中存储着电话号码A至E的状态下,当对电话号码E进行拨叫的情况下按一次重拨键调出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的电话号码E,其后通过按下拨叫键向电话号码E进行拨叫。
另外,在按下重拨键调出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的电话号码E之后,如果再次按下重拨键则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上的电话号码D被调出。当进一步向电话号码B进行拨叫的情况下,通过连续按下4次重拨键调出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B,其后按下拨叫键即可。
如果对电话号码B进行拨叫,则存储区域和其存储内容的关系如图18(b)那样变化,在存储区域“1”中存储电话号码B,通过按下重拨键一次就可以拨叫电话号码B。
另外,在进行了电话号码B的拨叫之后,如果通过通常的键操作(数字键的按下),对不是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F进行拨叫,则存储区域和其存储内容的关系如图18(c)所示。
图18(c)所示的状态是,最后进行拨叫的电话号码F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而在图18(b)的状态中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4”中的电话号码B、E、D、C移位到存储区域“2”至“5”中,与此同时,在图18(b)的状态中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A被消除,这样在存储器中总是存储着最近5次拨叫时的对方电话号码。
因而,被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电话号码一般均为使用频度高的电话号码,另外,因为是只要按下重拨键就可以进行拨叫的电话号码,所以操作比缩位拨号功能还容易。该重拨功能可以说是在通信终端装置所具有的功能中利用频度高的功能之一。
可是,如果连续拨叫使用频度低的电话号码,则在存储用于重拨功能的电话号码的存储器中,只存储使用频度低的电话号码,而使用频度高的电话号码被消除。这种情况下在要向被消除了的使用频度高的电话号码拨叫时,使用者必须进行通常的数字键的操作或者使用缩位拨号功能进行拨叫操作,对于经常使用重拨功能的使用者产生不便,而且还降低了重拨功能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消除作为重拨信息存储的对方信息中使用频度高的对方信息并可以进行管理的通信终端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存储显示拨叫时使用的对方信息从而提高拨叫的操作性的通信终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在显示器上显示对方信息的状态下进行拨叫操作、由此对与被显示在该显示器上的对方信息对应的对方进行拨叫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定装置,设定至少表示1个特定的对方的第1对方信息;存储装置,存储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第1对方信息以及与过去拨叫或者接听过的对方对应的第2对方信息;显示控制装置,可以在上述显示器上滚动地显示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第1对方信息以及上述第2对方信息。
另外,方案2的发明为:在方案1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在接着在上述设定装置中被设定的上述第1对方信息的状态下,根据过去拨叫过的时刻和现在时刻的差将上述第2对方信息按顺序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
另外,方案3的发明为:在方案1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上述存储装置在接着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上述第1对方信息的状态下,根据过去拨叫的时刻以及过去接听的时刻和现在时刻的差将上述第2对方信息按顺序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
方案4的发明为:在方案1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上述存储装置将上述第1对方信息存储在固定的存储区域。
方案5的发明为:在方案1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上述存储装置在有新的拨叫或者呼入时使存储上述第1对方信息的存储区域变动。
方案6的发明为:在方案1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上述存储装置由在将上述第2对方信息从其开头地址开始排列替换为上述拨叫或者呼入的新的顺序存储的同时将上述第1对方信息存储与其最后地址,并逻辑连接上述开头地址和上述最后地址的环状缓冲存储器构成;上述显示控制装置根据其存储顺序控制被存储在上述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上述第2对方信息以及上述第1对方信息可以在上述显示器上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滚动显示。
方案7的发明为:在方案6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上述显示控制装置,作为在初始状态中被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对方信息显示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的开头地址中的上述第2对方信息。
方案8的发明为:在方案7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在和被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上述第1或者第2对方信息同时,在上述显示器上同时显示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与被存储该第1或者第2对方信息的地址相邻的地址中的第1或者第2对方信息。
方案9的发明为:在方案1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上述存储装置包括:第1环状缓冲存储器,将上述第1对方信息从其开头开始按照其主要度顺序存储,并逻辑连接上述开头地址和其最后地址;第2环状缓冲存储器,将上述第2对方信息从其开头开始排列替换为上述拨叫或者呼入的新的顺序存储,并逻辑连接上述开头地址和最后地址,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在控制被存储在上述第2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上述第2对方信息根据其存储顺序可以在上述显示器上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滚动显示的同时,在切换到上述该第2对方信息的显示后控制被存储在上述第1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上述第1对方信息根据其存储顺序可以在上述显示器上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滚动显示。
方案10的发明为一种在在显示器上显示对方信息的状态下进行拨叫操作由此对与被显示在该显示器上的与对方信息对应的对方进行拨叫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数装置,计数被拨叫的对方信息的累计次数;存储装置,根据由上述计数装置计测的计数次数将上述对方信息按此顺序存储;显示控制装置,在上述显示器上可以滚动地显示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对方信息。
方案11的发明为:在方案10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上述计数装置,当对于同一对方信息的拨叫在规定的时间内连续进行多次的情况下,禁止该连续拨叫的计数。
方案12的发明为一种在在显示器上显示对方信息的状态下进行拨叫操作由此对与被显示在该显示器上的与对方信息对应的对方进行拨叫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环状缓冲存储器,其将上述对方信息从其开头地址开始顺序存储,并逻辑连接上述开头地址和其最后地址;第1选择装置,选择上述多个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1个;第2选择装置,通过在上述显示器上在正反两个方向上使由上述选择装置选择出的被存储在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上述第2对方信息根据其存储顺序滚动,选择被存储在该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所希望的对方的地址信息。
方案13发明为:在方案12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上述第1选择装置由左右滚动功能实现,上述第2选择装置由上述上下滚动功能实现。
方案14的发明为:在方案13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上述左右滚动功能以及上述上下滚动功能键,由具有4方向的操作功能的单一键实现。
方案15的发明为:在方案12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被存储在上述多个环状缓冲存储器的1个中的对方信息,包含过去拨叫或者接听过的对方的对方信息。
方案16的发明为:在方案12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被存储在上述多个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1个中的对方信息,包含呼入没能应答的拨叫方的地址信息。
方案17的发明为:在方案12的发明中,还包括下列特征:被存储在上述多个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1个中的对方信息,包含由操作者设定的对方信息。
方案18的发明为:在方案1或者12的发明中,进一步包括分别存储了电话号码和与该电话号码对应的识别信息的电话本存储装置,上述对方信息,是存储在上述电话本存储装置中的识别信息。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存储器内的存储区域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存储器内的存储区域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存储器内的存储区域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存储器内的存储区域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被存储在图1所示的存储器的重拨存储区域上的数据的具体例子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重拨存储区域的存储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取图8所示的存储结构的情况下被显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上的数据的滚动情况的例子。
图10是表示被存储在图1所示的存储器的存储区域上的数的另一具体例子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取图10所示的数据结构的情况下被显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上的数据的滚动情况的例子。
图12是表示通过图1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的控制单元的控制被存储在存储器的存储区域中的数据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存储区域的存储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在取图13所示的存储结构情况下被显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上的数据的滚动情况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通过图1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的控制单元的控制被存储在存储器的存储区域上的数据的再一例子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存储区域的存储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在取图16所示的存储结构的情况下被显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上的数据的滚动情况的示意图。
图18是说明以往的重拨功能的示意图。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涉及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实施例1的方框图。
在图1中,该通信终端装置20的构成包括:天线1,收发信号切换单元2,信号发送单元3,调制单元4,麦克风5,信号接收单元6,解调单元7,扬声器8,控制单元9,振铃器10,键盘输入单元11,显示单元12,存储器13。
另外,控制单元9具有禁止消除单元14,在禁止消除单元14中设置有拨叫次数计数单元15。
当用该通信终端装置20进行通话情况下,控制单元9在拨叫时利用从键盘输入单元12输入的对方电话号码或者被存储在存储器13中的电话号码(缩位拨号和重拨等),通过信号发送单元3、收发信号切换单元2从天线1发送控制信号,进行线路连接。
另外,在被叫时当通过天线1、收发信号切换单元2、信号接收单元6控制单元9接收呼入信号时,控制单元9使振铃器10发出呼入振铃,听到该呼入振铃的用户如果进行键盘输入单元11的操作,则控制单元9通过信号发送单元3、收发信号切换单元2从天线1发送呼入确认信号,进行线路连接。
在线路被接通后,控制单元9通过天线1、收发信号切换单元2、信号发送单元3、信号接收单元6进行控制信号的授受。与此同时,用户通过天线1、收发信号切换单元2、信号发送单元3、调制单元4、麦克风5、信号接收单元6、解调单元7、扬声器8进行通话。
该通信终端装置20可以这样构成,将在拨叫时通过键盘输入单元11的操作输入的对方信息(对方电话号码)存储在存储器13中,当再次对相同的对方电话号码进行拨叫时,可以用键盘输入单元11的操作使用存储在存储器13中的用于重拨的对方信息进行拨叫。
在此,当用户想要设定作为不想消去的对方电话号码时,如果用户通过键盘输入单元11将不想消去的对方电话号码登记在控制单元9中,则控制单元9使禁止消除单元14动作,使得不消除被存储在存储器13中的对方电话号码中用户指定的电话号码。
在此,参照图2、图3说明实施例1中的存储器13内的对方信息(对方电话号码)的管理。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存储器13内的存储器区域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关系的示意图。
进而,图3所示的存储区域(地址)“1”是最上位(即,是存储用重拨操作在最初显示的电话号码的区域),“5”是最下位。
当接通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0的电源,其处理开始时(步骤101),该处理处于待机状态,直至发生对被存储在存储器13内的的电话号码有禁止消除的设定操作的情况(步骤102)、有禁止消除的解除操作的情况(步骤104)、有拨叫或者呼入的情况(步骤106)之一。
在此,当对被存储在存储器13内的电话号码有禁止消除的设定操作的情况下(步骤102中的YES),对成为其对象的电话号码进行禁止消除的设定(步骤103),当有禁止消除的解除操作的情况下(步骤104),对成为其对象的电话号码解除禁止消除的设定(步骤105)。
现在,假设如图3(a)所示那样当在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1”至“5”中依次存储有电话号码A至E的状态下,通过用户的操作禁止消除单元14对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和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E和电话号码B进行了禁止消除的设定。
在该图3(a)所示的状态下如果对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A进行拨叫时(步骤106中的YES),因为电话号码A是被存储在存储器13内的的电话号码(步骤107中的YES),所以使电话号码A移动到除了被执行了禁止消除的设定的存储区域的最上位存储区域,使被存储在该最上位的存储区域和存储有电话号码A的存储区域之间的电话号码顺序移动到下位的存储区域(步骤108)。
总之,如图3(b)所示那样使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A(参照图3(a))移动到除了被执行了禁止消除的设定的区域“1”和存储区域“4”以外的最上位的存储区域“2”,将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D移动到存储区域“3”,将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C移动到存储区域“5”。
接着,在如图3(b)所示那样的状态下,如果拨叫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之中的电话号码F时(步骤106中的YES),因为电话号码F不是存储在存储器13内的电话号码(步骤107中的NO),所以将电话号码F存储在除了被执行了禁止消除的设定的存储区域的最上位的存储区域,在使其他的电话号码顺序移动到下位的存储区域的同时,消除原被存储在最下位中的电话号码(步骤109)。
总之,如图3(c)所示将电话号码F存储在存储区域“2”,将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A移动到存储器区域“3”,将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D移动到存储区域“5”,消除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C。
因而,在该实施例1的情况下,固定由禁止消除单元14执行了禁止消除的设定的存储区域“1”和存储区域“4”的存储内容,通过替换未执行禁止消除的设定的的存储区域“2”、“3”、“5”的存储内容来进行记录信息的管理。
这种由禁止消除单元14进行的禁止消除的设定可以只用从“0”(未设定)至“5”(全部设定)的任意数进行。但是,如果将禁止消除设定为“5”,由于失去重拨本来的功能所以通常设定在“4”以下。
向未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的拨叫,不仅可以通过按下键盘输入单元11的数字键进行输入,而且可以调出在有呼入时存储(存储在存储器13内的其他的区域)的电话号码将其替换为输入。
另外,也可以将在有呼入时被存储在其他区域中的电话号码不进行拨叫而直接和禁止消除的设定一同存储在与存储器13的记录信息有关的区域中,这种情况下也发生如从图3(a)至图3(b),从图3(b)至图3(c)那样存储区域和电话号码的关系的变化。
下面说明涉及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中的通信终端装置的构成也用图1所示的方框图表示。和实施例1相比,在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关系不同,存储由禁止消除单元14进行了禁止消除的设定的电话号码的存储区域变化。
图4是表示在实施例2中的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关系的示意图。
现在,假设如图4(a)所示那样在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1”至“5”中存储有电话号码A至E的状态下,通过用户的操作禁止消除单元14对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和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E和电话号码B进行了禁止消除的设定。
在使存储有进行了禁止消除的设定的电话号码的存储区域移动的情况下,在图4(a)所示的状态下如果进行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的拨叫时,如图4(b)所示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A(参照图4(a))被消除,电话号码F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这时,此前被存储在存储器“1”中的电话号码E被移动到存储区域“2”,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D被移动到存储区域“3”,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C被移动到存储区域“4”,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B被移动到存储区域“5”。与电话号码的移动同时,也使禁止消除的设定地址移动。
以下,如果进行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G的拨叫,由于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B被设定成禁止消除,因此如图4(c)所示此前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C被消除,电话号码G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这时,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的电话号码F被移动到存储区域“2”,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E被移动到存储区域“3”,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D被移动到存储区域“4”。
接着,如果进行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H的拨叫,由于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B被设定成禁止消除,因此如图4(d)所示此前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D被消除,电话号码H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这时,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的电话号码G被移动到存储区域“2”,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F被移动到存储区域“3”,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E被移动到存储区域“4”。
进而,如果向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I进行拨叫,由于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B和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E被设定成禁止消除,因此如图4(e)所示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F被消除,电话号码I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这时,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的电话号码H被移动到存储区域“2”,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G被移动到存储区域“3”。
另外,当在图4(e)所示的状态下调出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B进行拨叫的情况下,仍以图4(e)所示关系在存储器13中存储电话号码。或者,如图4(f)所示在使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B和禁止消除的设定一同移动到存储区域“1”,使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4”中的电话号码各自移动到存储区域“2”至“5”中存储。
如果如上述那样使被设定成禁止消除的电话号码B、E移动到存储区域“4”、“5”,则此后存储电话号码B、E的存储区域不移动而在存储区域“1”至“3”中替换存储内容。(但是,也可以在再次拨叫电话号码B、E时使其移动。)
另外,除此之外,也可以使设定了禁止消除的电话号码移动使得从存储区域“1”开始顺序存储,在按下了键盘输入单元12的重拨键时,优先调出被设定了禁止消除的电话号码使其显示在显示单元12上。
进而,由该禁止消除单元14进行的禁止消除的设定,可以只用从“0”(未设定)到“5”(全部设定)的任意数进行(但是,通常在“4”以下)。
对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进行的拨叫,不仅可以通过按下键盘输入单元11的数字键进行输入,而且可调出在有呼入时存储(存储在存储器13内的另一区域)的电话号码将其改变为输入。
另外,也可以将在有呼入时被存储在另一区域中的电话号码不进行拨叫而直接和禁止消除的设定一同存储在与存储器13的记录信息有关的区域,也可以不区分拨叫时的对方电话号码和呼入时的对方电话号码,将两者同样存储在存储器13中加以利用。
接着,说明涉及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中的通信终端装置的构成也用图1所示的方框图表示。和实施例1相比,在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关系不同,通过禁止消除单元14进行了禁止消除的设定的电话号码被移动到规定的存储区域存储。
图5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关系的示意图。
现在,如果假设如图5(a)那样在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1”至“5”中顺序存储有电话号码A至E的状态下,通过用户的操作禁止消除单元14对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C进行了禁止消除的设定,则电话号码C如图5(b)所示被移动到存储区域“1”,随着此动作,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D被移动到存储区域“3”,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的电话号码E被移动到存储区域“2”。
接着,如果对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叫,则如图5(c)所示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A(参照图5(b))被消除,电话号码F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这时,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E被移动到存储区域“3”,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D被移动到存储区域“4”,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B被移动到存储区域“5”。
这时,由于存储区域“1”存储有被设定了禁止消除的电话号码C,因此即使进行对新的电话号码的拨叫也不会改变存储区域“1”的存储内容。
接着,如果对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F进行禁止消除的设定,由于电话号码F被设定了禁止消除而存储区域“1”已经被设定为禁止消除,因此如图5(d)所示存储区域“2”成为禁止消除的区域,但因为电话号码F是已经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参照图5(c))的电话号码,所以存储地址并不移动。
进而,如果对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G进行拨叫,则如图5(e)所示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B被消除,电话号码G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这时,如图5(e)所示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E被移动到存储区域“4”,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D被移动到存储区域“5”。
这时,由于存储区域“1”以及“2”存储有被设定了禁止消除的电话号码C、F,因此即使进行新的对电话号码的拨叫存储内容也不会变化。
由该禁止消除单元14进行的禁止消除的设定可以只用从“0”(未设定)到“5”(全部设定)的任意数进行(但是,通常在“4”以下)。
另外,对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进行的拨叫,不仅可以通过按下键盘输入单元11的数字键进行输入,而且可以调出在有呼入时存储(存储在存储器13的其他的存储区域)的电话号码将其变为输入。
进而,也可以将有呼入时被存储在其他区域的电话号码不进行拨叫而直接和禁止消除的设定一同存储在和存储器13的记录信息有关的区域上,如果在如图5(e)所示的状态下对接听过的电话号码H进行禁止消除的设定时,电话号码H如图5(f)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原被存储在出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G被移动到存储区域“4”,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E被移动到存储区域“5”,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上的电话号码D被消除。
接着,说明涉及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实施例4。
实施例4中的通信终端装置的构成也用图1所示的方框图表示,但禁止消除单元14根据由拨叫次数计数单元15计数的拨叫次数,不用用户设定而根据存储的电话号码的利用(拨叫)频度进行禁止消除的设定。
图6是表示在实施例4中的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关系的示意图。
现在,如图6(a)所示假设在在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1”至“5”中顺序存储有电话号码A至E的状态下,在过去的规定期间电话号码E进行了3次拨叫,电话号码D进行了2次拨叫,电话号码C、B、A进行了1次拨叫。拨叫次数由禁止消除单元14包括的拨叫次数计数单元15计数,和电话号码一同被存储在存储器13中。
在此,如果对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B进行拨叫,则如图6(b)所示电话号码B的拨叫次数变为2次,在被存储到存储区域“2”的同时使原被存储在出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C移动到存储区域“4”,使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D移动到存储区域“3”。各存储区域“1”至“5”从拨叫次数多的电话号码开始依次存储。
接着,如果拨叫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F时,如图6(c)所示电话号码F将拨叫次数作为1次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C被移动到存储区域“5”,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A被消除。
接着,如果对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F进行拨叫时,如图6(d)所示电话号码F的拨叫次数变为2次,在被存储到存储区域“2”中的同时使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B移动到存储区域“3”,使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3”中的电话号码D移动到存储区域“4”。
在此,如果假设再次对被存储在存储区域“2”中的电话号码F进行了拨叫时,由于经过规定时间(例如1周和1个月的时间)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的电话号码E的拨叫次数被修正为1次,如图6(e)所示,电话号码F的拨叫次数变为3次,并被存储在存储区域“1”中,但由于电话号码E的拨叫次数变为1次,所以拨叫次数是2次的电话号码B从存储区域“3”被移动到存储区域“2”,同样,拨叫次数是2次的电话号码D被从存储区域“4”移动到存储区域“3”,电话号码E被移动到存储区域“4”。
接着,如果对不是存储在存储区域“1”至“5”中的电话号码G进行拨叫时,如图6(f)所示电话号码G将拨叫次数设置为1次并被存储在存储区域“4”中,原被存储区域“4”中的电话号码E被移动到存储区域“5”,原被存储在存储区域“5”中的电话号码C被消除。
进而,当在规定的时间(例如1小时)之间对同一电话号码进行了拨叫的情况下,由于还存在该电话号码并不是频繁进行拨叫的对方电话号码是因为对方不在而进行再拨叫的情况,所以通过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同一电话号码多次的拨叫作为1次计数,就可以不将一时多次拨叫的对方电话号码作为使用频度高的电话号码。
进而,在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中虽然对由禁止消除单元14实施的解除禁止消除的设定没有进行说明,但和实施例1一样可以通过用户操作解除禁止消除的设定。在实施例4中,对于违反用户意愿的因连续呼入而被作为使用频度高的电话号码设定了禁止消除的对方电话可以通过用户操作消除。
进而,虽然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说明了通信终端装置,但本发明除了通信终端装置以外还可以适用于用户输入信息使用装置。例如,可以列举对传真装置和个人计算机等的网络连接软件等的对方进行连接,在汽车导航系统系统中的目的地的设定(自家等的同一场所的设定的情况等),录象机的录象预定装置(同一时间、同一频道的预定的情况等)。
图7是表示通过图1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20的控制单元9的控制被存储在存储器13的重拨存储区域130中的数据的另一具体例子的示意图。
在图7中,在重拨存储区域130中,通过控制单元9的控制,在其地址A1~A(n-1)上存储表示与过去的拨叫或者呼入有关的对方的数据D1~D(n-1),在地址An上存储表示所希望的固定的对方的数据F。
进而,表示过去拨叫过的对方的数据,通过保持表示在过去的拨叫时输入的或者被选择的对方的数据就可以存储在重拨存储区域130中。另外,表示过去呼入的对方的数据,通过保持在过去的呼入时从对方发送来的表示对方的数据就可以存储在重拨存储区域130中。
在此,数据D1~D(n-1)可以由(比方说)表示对方的电话号码的多行数值组成的数据或者与对方的电话号码对应的表示被预先被设定的缩位拨号的数据构成。进而,数据D1~D(n-1)可以是(比方说)与所希望的对方电话号码对应的数据,也可以是其他的数值、记号等。
另外,数据F也可以由(比方说)表示对方的电话号码的由多行的数值组成的数据或者与对方的电话号码对应的表示预先被设定成缩位拨号的数据构成。进而,该数据F可以是(比方说)与所希望的对方的电话号码对应的数据,也可以是其他的数值、记号等。
图7所示的重拨存储区域130的开头地址A1和最后地址可以如由(比方说)指针逻辑连接,构成如图8所示的环状缓冲存储器。
在图8中,在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重拨键被按下的初始状态中,由指针131指定重拨存储区域130的开头地址A1。
另外,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如图8所示被设定为由指针131指定的重拨存储区域130的开头地址A1的内容D1和与之逻辑连接的2个地址,即A2和An的内容D2以及F。
因而,在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重拨键被按下的初始状态中,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上如图8所示以重拨存储区域130的开头地址A1的内容D1为中心,显示与之逻辑连接的2个地址An和A2的内容F以及D2。
在该状态下,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拨叫键进行拨叫操作,则可以调出被显示在显示区域120的中间的与表示最新的拨叫或者呼入有关的对方的数据D1对应的对方。
另外,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装置20,则其构成是:通过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滚动键,就可以使被显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中央的数据D1根据其地址在正方向132或者反方向133上滚动。
图9是表示由于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滚动键,使被显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中央的数据滚动的情况的例子。
即,如图9所示,在在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中央显示数据D1,在其上下显示数据F以及D2的初始状态120-1中,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被包含在键盘输入单元11中的上滚动键111,则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显示转变为在其中央显示数据F,在其上下显示数据D(n-1)、D1的状态120-2。
在该状态下,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拨叫键进行拨叫操作,则可以调出与被显示在显示区域120的中央的表示固定的对方的数据F对应的对方。
另外,如图9所示,在初始状态120-1中,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被包含在键盘输入单元11中的下滚动键112,则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显示转变为在其中央显示数据D2,在其上下显示数据D1、D2的状态120-3。
在该状态下,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未图示的拨叫键进行拨叫操作,则可以调出与被显示在显示区域120的中央的与和第2个新的拨叫或者呼入有关的数据D2对应的对方。
进而,在状态120-2中,如果进一步按下上滚动键111,则转变到在显示区域120的中央显示数据D(n-1),在其上下显示数据D(n-2)、F的状态。另外,如果按下下滚动键112,则返回到在显示区域120的中央显示数据D1,在其上下显示数据F以及D2的初始状态120-1。
同样的,在状态120-3中,如果进一步按下下滚动键112,则转变为在显示区域120的中央显示数据D3,在其上下显示数据D2、D4的状态。另外,如果按下上滚动键111,则返回到在显示区域120的中央显示数据D1,在其上下显示数据F以及D2的初始状态120-1。
无论在哪个状态下,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拨叫键进行拨叫操作,则可以调出被显示在显示区域120的中央的与表示固定的对方的数据对应的对方。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则在按下了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拨叫键的初始状态120-1中,可以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上,和与最新的拨叫或者呼入有关的表示对方的数据D1一同显示表示所希望的对方的数据F。在此,作为表示该所希望的对方的数据F如果存储频繁使用的对方的数据,则在进行图1所示的重拨操作后通过按下上滚动键111,由按下拨叫键的这一非常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调出与过去拨叫、呼入记录无关的被频繁使用的对方。
进而,作为表示上述所希望的固定的对方的数据F,也可以使用由用户进行键操作等输入或者选择的数据,但也可以通过指定过去拨叫或者呼入的对方数据加以存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表示所希望的固定的对方的数据是1个的情况,但作为表示该所希望的固定的对方的数据也可以设定多个数据。
图10是表示表示所希望的固定的对方的数据有多个的情况下被存储在存储器13的重拨存储区域130中的数据的一例的示意图。
在图10中,被存储在地址A1、A2、…中的数据D1、D2、…是将表示与过去的拨叫或者与呼入有关的对方的数据按照新的拨叫或者呼入的顺序调整排列后存储的数据。另外,被存储在地址An、A(n-1)、…中的数据F1、F2、…是将表示所希望的固定的对方的数据按照其重要度的顺序调整排列后存储的数据。
在这种构成中,在按下了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重拨键的初始状态121-1中,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上,如图11所示,以重拨存储区域130的开头的地址A1的内容D1为中心,显示与之逻辑连接的2个地址An和A2的内容F1以及D2。
在该初始状态121-1中,如果按下被包含在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中的上滚动键111,则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显示转变到在其中间显示数据F1、在其上下显示数据F2、D1的状态121-2。
而后,如果进一步按下上滚动键111,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转变为在其中央显示数据F2,在其上下显示数据F3、F1的状态121-3,以下可以进行同样的显示移动。
另外,在初始状态121-1中,如果按下被包含在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中的下滚动键112,则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显示,转变到在其中央显示数据D2,在其上下显示数据D1、D3的状态121-4。
而后如果再次按下下滚动键112,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转变到在其中央显示数据D3,在其上下显示数据D2、D4的状态121-5,以下可以进行同样的显示移动。
进而,在状态121-3中,如果按下下滚动键112,则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显示转变到状态121-2,如果进一步按下下滚动键112则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显示转变到状态121-1。同样,在状态121-5中,如果按下上滚动键111,则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显示转变到状态121-4,如果进一步按下上滚动键111,则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显示移动到状态121-1。
在上面任一状态下,通过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拨叫键进行拨叫操作,都可以调出被显示在显示区域120的中央的与表示固定的对方的数据对应的对方。
如果采用这样的构成,则对所设定的希望的多个固定的对方,和过去拨叫或者呼入的对方可以通过有效利用拨叫操作进行拨叫。
进而,在上述实施例中,其构成是将表示过去拨叫过的或者呼入的对方的数据和所希望的固定的对方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3的同一存储区域(重拨存储区域),但其构成也可以是将表示过去拨叫过的或者呼入的对方的数据和所希望的固定的对方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3内的各自的存储区域内,通过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左右滚动键进行切换显示。
图12是表示通过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的通信终端装置20的控制单元9的控制被存储在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130的数据的一例的示意图。
在图12所示的构成中,作为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设置有第1存储区域130a(参照图12(a))以及第2存储器130b(参照图12(b)),其中,第1存储区域130a,将表示过去曾拨叫过或者呼入的对方的数据D1~Dn(比方说)调整为拨叫或者呼入的新的顺序后存储在各地址A11~A1n中;第2存储器130b,将表示所希望的固定的对方的数据F1~FN例如以希望的重要度或者所希望的顺序调整后存储在各地址A21~A2N中。
在此,如图13(a)以及(b)所示,第1存储区域130a以及第2存储区域130b的构成也可以是分别用指针131a以及131b逻辑连接开头地址A11和最后地址A1n以及开头地址A21和最后地址A2N后分别作为环状缓冲存储器。
图14是表示这种情况下通过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滚动键,使被显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中央的数据滚动的情况的示意图。
进而,在图14中,在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的中央显示数据D1、在其上下显示数据Dn以及D2的初始状态122-1中,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下滚动键112时,则在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显示移动到在其中央显示数据D2、在其上下显示数据D1、D3的状态122-2。
另外,在上述初始状态122-1中,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右滚动键113,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移动到在其中央显示数据F1、在其上下显示数据FN、F2的状态122-3。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进一步按下下滚动键112,则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120的显示移动到在其中央显示数据F2、在其上下显示数据F1、F3的状态122-4。
进而,在状态122-2中如果按下上滚动键111,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移动到初始状态122-1,在状态122-3中如果按下左滚动键114,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移动到初始状态122-1,在状态122-4中如果按下上滚动键111,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移动到状态122-3。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拨叫键进行拨叫操作,也可以调出被显示在显示区域120的中央的与表示固定的对方的数据对应的对方。
在此,如果(比方说)将存储在第2存储区域130b中的数据设置成为了实现以往的电话本功能而存储的数据,则可以有效地利用由以往的由重拨功能存储的对方数据和由电话本功能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性高的拨叫。
进而,在图14所示的构成中,在显示第1存储区域130a的数据的状态中,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如果按下右滚动键113就可以移动到是固定的对方的初始画面的状态122-3。在显示第2存储区域130b的数据的状态下,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如果按下滚动键114就可以移动到过去拨叫或者呼入的对方的初始画面的状态122-1。
另外,上述上滚动键111、下滚动键112、右滚动键113、左滚动键114可以由单一的多功能键构成。该多功能键可以由(比方说)大致呈圆形的键构成,通过按下其上边缘、下边缘、右边缘、左边缘,就可以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输入。上边缘的按下与上述上滚动键111的按下对应,下边缘部分的按下与上述下滚动键112的按下对应,右边缘的按下与上述右滚动键113的按下对应,左边缘部分的按下与左滚动键114的按下对应。
图15是表示这种情况下被存储在通信终端装置20的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130中的数据的一例的示意图。
在图15所示的构成中,在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130a中,表示对方的数据D1~Dn被调整排列成规定的顺序存储在各地址A11~A1n(参照图15(a))。另外,在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130b中,表示对方的数据F1~Fn被调整为规定的顺序存储在各地址A21~A2n(参照图15(b))。另外,在存储器13内的存储区域130c中,表示对方的数据R1~Rn被调整规定的顺序存储在各地址A31~A3n(参照图15(c))。
如图16(a)以及(b)以及(c)所示,这里所述的第1存储区域130a以及第2存储区域130b以及存储区域130c,分别用指针131a以及131b以及131c逻辑连接开头地址A11和最后地址A1n以及开头地址A21和最后地址A2n以及最后地址A3n以及开头地址A31后分别作为环状缓冲存储器。
图17是表示这种情况下通过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滚动键、使被显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的中央的数据滚动的情况的示意图。
进而,在图17中,在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的中央显示数据D1、在其上下显示数据Dn以及D2的初始状态122-1中,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下滚动键112,则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的显示移动到在其中央显示数据D2、在其上下显示数据D1、D3的状态122-2。
另外,在初始状态122-1中,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右滚动键113,则显示区域的显示变为在其中央显示数据F1、在其上下显示数据Fn、F2的状态122-3。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进一步按下下滚动键112,则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变为在其中央显示数据F2、在其上下显示数据F1、F3的状态122-4。
另外,在初始状态122-3中,如果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右滚动键113,则显示区域的显示变为在其中央显示数据R1、在其上下显示数据Rn、R2的状态122-5。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进一步按下下滚动键112,则显示单元12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变为在其中央部分显示数据R2、在其上下显示数据R1、R3的状态122-6。
进而,如果在状态122-2中按下滚动键111,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变为初始状态122-1。如果在状态122-4中按下上滚动键111,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变为初始状态122-3。如果在状态122-6中按下上滚动键111,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变为初始状态122-5。
另外,如果在状态122-5中按下右滚动键113,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变为初始状态122-1。
另外,如果在状态122-5中按下左滚动键114,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变为状态122-3。如果在初始状态122-3中按下左滚动键114,则显示区域120的显示变为初始状态122-1。如果在初始状态122-1中进一步按下左滚动键114,则显示区域的显示变为状态122-5。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按下图1所示的键盘输入单元11的未图示的拨叫键进行拨叫操作,也可以调出被显示在显示区域120的中央的与表示固定的对方的数据对应的对方。
在此,如果将存储在第2存储区域130b以及第2存储区域130c中的数据设置成为了实现以往的电话本功能而存储的数据,比方说设置成拨叫频率高的电话号码、因不在而未接的呼入时的呼入方的电话号码和接收呼入时的呼入方的电话号码、发送信息的发送地址电话号码,则通过用左右滚动键使靠以往的重拨功能存储的对方数据和靠电话本功能存储的数据滚动就可以进行操作性高的拨叫。
进而,通过使用具有合并上、下、左、右滚动功能的4方向多功能键,就可以用1个键实现被划分成任何形式的电话号码,相信可以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本发明是改善便携式无线电话等的通信终端装置的操作性的发明。如果采用本发明,因为存储在拨叫或者呼入时使用的对方信息,通过对该存储的对方信息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禁止消除的设定,就可以不消除使用频度高的对方信息,所以可以用容易的操作向存储着的对方进行拨叫。
另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因为可以在显示器上滚动地显示表示预先被设定的特定的对方的第1对方信息和从过去的拨叫接听取得的第2对方信息,所以可以大幅度提高考虑到对方的重要度的拨叫时的对方选择的操作性。

Claims (18)

1、一种通信终端装置,该装置在在显示器上显示对方信息的状态下进行拨叫操作由此对被显示在该显示器上的与对方信息对应的对方进行拨叫,其特征在于:
设定装置,设定至少表示1个特定的对方的第1对方信息;
存储装置,存储由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第1对方信息以及与过去拨叫或者接听的对方对应的第2对方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装置,使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第1对方信息以及上述第2对方信息可以在上述显示器上滚动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装置,在接着用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上述第1对方信息的状态,使上述第2对方信息根据过去拨叫的时刻和现在时刻的差在上述存储装置中顺序存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装置,在接着用上述设定装置设定的上述第1对方信息的状态,使上述第2对方信息根据过去拨叫的时刻以及过去接听的时刻和现在时刻的差在上述存储装置中顺序存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装置,将上述第1对方信息存储在固定的存储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装置,使存储上述第1对方信息的存储区域在新的拨叫或者接听时变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装置,由在将上述第2对方信息从开头地址开始按照上述拨叫或者接听的新的顺序替换存储的同时,将上述第1对方信息存储在其最后地址,并逻辑连接上述开头地址和最后地址的环状缓冲存储器构成,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控制被存储在上述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上述第2对方信息以及上述第1对方信息根据其存储顺序可以在上述显示器上在正反两方向滚动显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作为在初始状态中被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对方信息显示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的开头地址中的上述第2对方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在和被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上述第1或者第2对方信息的同时显示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与该第1或者第2对方信息的存储的地址相邻的地址中的第1或者第2对方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装置,包括:
第1环状缓冲存储器,其使上述第1对方信息从其开头地址开始按照其重要度的顺序存储,并逻辑连接上述开头地址和其最后地址;第2环状缓冲存储器,其将上述第2对方信息从其开头地址开始排列替换为上述拨叫或者接听的新的顺序进行存储,并逻辑连接上述开头地址和其最后地址,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其在控制被存储在上述第2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上述第2对方信息按照其存储顺序可以在上述显示器上在正反两方向上滚动显示的同时,切换到该第2对方信息的显示并控制被存储在上述第1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上述第1对方信息按照其存储顺序在上述显示器上可以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滚动显示。
10、一种通信终端装置,该装置在在显示器上显示对方信息的状态下进行拨叫操作由此对被显示在显示器上的与对方信息对应的对方进行拨叫,其特征在于:
计数装置,计数拨叫过的对方信息的累计次数;
存储装置,根据由上述计数装置计数的计数次数顺序存储上述对方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装置,使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对方信息可以在上述显示器上滚动显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数装置,当对同一对方信息的拨叫在规定的时间内连续有多次的情况下,禁止该连续拨叫的计数。
12、一种通信终端装置,该装置在在显示器上显示对方信息的状态下进行拨叫操作由此对被显示在显示器上的与对方信息对应的对方进行拨叫,其特征在于:
多个环状缓冲存储器,其将上述对方信息从其开头地址开始顺序存储,并逻辑连接上述开头地址和其最后地址;
第1选择装置,选择上述多个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1个;
第2选择装置,通过使由上述选择装置选择的被存储在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上述第2对方信息按照其存储顺序在上述显示器上在正反两方向上滚动选择被存储在该环状缓冲存储器中的所希望的对方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选择装置由左右滚动键功能实现,
上述第2选择装置由上下滚动功能实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左右滚动功能以及上述上下滚动功能,由具有4方向的操作功能的单一的键实现。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存储在上述多个环状缓冲存储器的1个中的对方信息,包含过去拨叫或者接听的对方的对方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存储在上述多个环状缓冲存储器的1个中的对方信息,包含不能进行呼入应答的呼入的拨叫者的地址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存储在上述多个环状缓冲存储器的1个中的对方信息,包含由操作者设定的对方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或者12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分别存储电话号码和与该电话号码对应的识别信息的电话本存储装置,上述对方信息,是被存储在上述电话本存储装置中的识别信息。
CNB988015927A 1997-10-24 1998-10-26 通信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84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250397 1997-10-24
JP292503/1997 1997-10-24
JP17486298 1998-06-22
JP174862/1998 1998-06-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2903A true CN1242903A (zh) 2000-01-26
CN1138434C CN1138434C (zh) 2004-02-11

Family

ID=26496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80159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8434C (zh) 1997-10-24 1998-10-26 通信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643370B1 (zh)
EP (1) EP0963091A4 (zh)
JP (2) JP4253042B2 (zh)
CN (1) CN1138434C (zh)
WO (1) WO199902250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961A (zh) * 2018-10-12 2019-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存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7432A1 (en) * 2000-09-12 2002-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mory management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U2002223531A1 (en) * 2000-09-12 2002-03-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2005057477A (ja) * 2003-08-04 2005-03-03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携帯電話端末、携帯電話端末の電話帳情報のバックアップ方法および電話帳情報の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
JP5206135B2 (ja) 2008-06-09 2013-06-12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2010081093A (ja) * 2008-09-24 2010-04-08 Toshiba Corp 通信機器
TWI394424B (zh) * 2009-07-10 2013-04-21 Yu Chieh Lin 利用等待電話接通的等待時間播放資訊的方法
JP2023032941A (ja) * 2021-08-27 2023-03-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履歴情報管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履歴情報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0045A (ja) * 1985-12-02 1987-06-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イジタル電話機
US4924496A (en) * 1988-05-12 1990-05-08 Romek Figa D/B/A Abraham & Sons Automatic incoming telephone call originating number and party display system
JPH0449748A (ja) * 1990-06-18 1992-02-19 Fujitsu Ltd リダイヤル機能を有する電話機
FI89652C (fi) 1990-09-27 1993-10-2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Foerfarande foer snabbval vid en telefonapparat
JPH04364645A (ja) * 1991-06-12 1992-1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話発呼装置
JPH0548704A (ja) * 1991-08-12 1993-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話帳データ機能付発呼装置
GB2273420B (en) * 1992-12-08 1997-07-30 Boon Chen Lim Telephone for storing particulars of outgoing calls and/or special service codes
FI93597C (fi) * 1993-06-01 1995-04-2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Puhelimen nuolinäppäinten suuntamerkitysten määrittäminen valikon selauksessa
JPH0795279A (ja) * 1993-09-20 1995-04-07 Fujitsu Ltd メモリダイヤル制御方式
CA2136796C (en) * 1993-11-29 1998-11-24 Shinichi Urasaka Cordless telephone apparatus
JPH07212448A (ja) * 1993-12-30 1995-08-11 Northern Telecom Ltd マイクロプロセッサ制御電話機を操作する方法
ES2194876T5 (es) * 1994-05-27 2009-05-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adiotelefono.
JPH08163223A (ja) * 1994-12-01 1996-06-21 Ricoh Co Ltd リダイヤル機能付通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961A (zh) * 2018-10-12 2019-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存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343961B (zh) * 2018-10-12 2021-07-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存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83711A (ja) 2008-11-20
JP4250672B2 (ja) 2009-04-08
EP0963091A1 (en) 1999-12-08
US6643370B1 (en) 2003-11-04
CN1138434C (zh) 2004-02-11
EP0963091A4 (en) 2006-05-31
WO1999022505A1 (fr) 1999-05-06
JP4253042B2 (ja) 200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34C (zh) 通信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79591C (zh) 图像输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1946C (zh) 便携电话
CN1251533C (zh) 具有简化的呼叫启动操作的折叠式移动通信设备
CN1166163C (zh) 通信终端装置
CN1140093C (zh) 数据通信系统及具适于该系统的通信功能的信息管理装置
CN1152544C (zh) 便携式电话机
CN1716820A (zh) Ptt系统、便携电话机、服务器
CN1744704A (zh) 通信终端设备、电视电话控制方法和电视电话控制程序
CN1550983A (zh) 允许使用用户交互和使用个人计算机控制电话的增强型电话计算机用户界面
CN1627766A (zh) 带tv广播接收功能的移动电话机及系统、tv录像设定方法
CN1645869A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
CN1930875A (zh) 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中记录/再现广播的方法、和广播记录/再现程序
CN101056439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内容信息服务器、内容列表提供方法
CN1543171A (zh) 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
CN1770886A (zh) 一种蜂窝电话及其传送消息的方法
CN1138434C (zh) 通信终端装置
CN1823516A (zh) 显示通话对象的当地时刻的电话机、方法以及程序
CN1106110C (zh) 信息电视接收机及其信息数据处理方法
CN1581902A (zh) 移动电话终端及其电话簿信息的备份方法和备份系统
CN1886736A (zh) 移动通信设备
CN1135701A (zh) 数据通信系统及所应用的数据通信终端
CN1960192A (zh) 便携终端以及用于该便携终端的程序
CN1549579A (zh) 数据通信系统和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315352C (zh) 一种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改善通话质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TSU-TOSHIB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SHIBA K.K.

Effective date: 201103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OKYO METROPOLITAN, JAPAN TO: KANAGAWA,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309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KK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TSU MOBILE COMMUNICATIONS LIMITE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FUJITSU TOSHIB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tsu Toshiba Mobile Comm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K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