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2223C - 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2223C
CN1242223C CN 01143408 CN01143408A CN1242223C CN 1242223 C CN1242223 C CN 1242223C CN 01143408 CN01143408 CN 01143408 CN 01143408 A CN01143408 A CN 01143408A CN 1242223 C CN1242223 C CN 124222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mentioned
fram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434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57723A (zh
Inventor
裴宰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0114340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42223C/zh
Publication of CN1357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7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22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222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它是由内部设有出风口的出风架构成框架,出风架控制出风口的开启和关闭。上述出风口内设有多个向一定方向倾斜的导风格栅,从而可以使空气穿过出风口均匀的排出。为了把上述的出风架安装在壳体的安装座上,出风架上设置了带有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及挂钩座、圆孔的安装台。上述安装座内部设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其可以和上述的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结合安装。而且,为了安置上述的安装台,安装座内部还设有安装槽。上述安装槽的一端设有挂钩,可以与上述的挂钩座结合在一起;另一端有突台螺孔,用螺丝可以穿过圆孔与突台螺孔结合。

Description

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类,尤其涉及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以往技术的分离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图中,壳体(1)构成了室内机的外部体,其是扁平的长方形结构。即,厚度比上、下和左、右方向的长度要小。壳体(1)的前面设有前面板(2),前面板(2)上设有格栅(3)。格栅(3)是把空气吸入室内机内的通道。
上述格栅(3)的后方有换热器(5),它是换热装置内部的制冷剂,与需要调节空间中吸进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主要部件处。这个换热器(5)是与格栅(3)相对应的四角形。
上述的换热器(5)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开口圆台(7)上。开口圆台(7)设置在壳体(1)内部,并划分壳体(1)内部的空间,而且通过中央的圆台通孔(8)把换热器(5)内部产生的冷气导入下面要说明的离心式风轮(9)中。
上述的开口圆台(7)后方设有离心式风轮(9)。离心式风轮(9)是提供室内机空气流动能量的源动力部件。它从前方把气体吸入离心式风轮(9)的旋转轴中心放行,然后往离心方向吹出空气。即,通过圆台通孔(8)吸进的空气,通过下面将要说明的出风口(12)往外排出。离心式风轮(9)由电动机(10)驱动。电动机(10)安装在壳体(1)中央。
上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上述出风口(12),把通过离心式风轮(9)吸进的气体排到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里。壳体(1)的四个侧面都设有出风口(12),出风口(12)处9置有出风叶片(13)。出风叶片(13)被外部驱动源驱动开启或关闭上述的出风口(12)。出风叶片(13)通过出风口(12)排出空气,向着前方外侧排出。(从室内机的正面看)
而且,为了使通过出风口(12)排出的空气的风量均匀,设置有导风格栅(15)。并且导风格栅(15)和出风叶片(13)制成一体。
如同上述以往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其工作如下。
驱动空调器,换热装置开始工作,相对温度低的制冷剂传到上述的换热器(5)中。而且电动机(10)带动离心式风轮(9)旋转,从而通过格栅(3),把需要调节的空间中空气吸入内部。由格栅(3)吸进的空气经过换热器(5)时进行热交换,形成相对温度低的冷气。
在上述换热器(5)中形成的冷气,通过开口圆台(7)的圆台通孔(8)流到离心式风轮(9)中,然后往离心方向排出。从离心式风轮(9)排出的空气通过壳体(1)上、下、左、右侧面的出风口(12)排到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中。这时上述出、风口(12)的出风叶片(13)被外部电电机驱动,变成开启状态,调节排出冷气的方向。因出风叶片(13)上设有多个导风格栅(15),使得排出的空气均匀分布。
但是以往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有如下缺点。
由于导风格栅(15)和出风叶片(13)做成一体,驱动出风叶片(13)时,加在电动机(10)上的负载会很大。特别是四个侧面都设有出风叶片(13),以往空调器非常耗电。
而且,因壳体(1)的四侧面都设有出风口(12),特别是通过上侧面的出风口(12)排出的空气下降到室内机前方时,和其它空气一起,通过格栅(3)再次进入空调器内部,因而降低的空调器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以解决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带来的不便,并提供耗电少的出风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从出风口出来的空气与进风口吸进的空气混合,而再次被吸进空调器内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分离式空调器出风装置,壳体上置有出风架,出风架上设置有内外连接的出风口;所述的出风架上设置有一体式的向一定方向倾斜的出风口导风格栅并在出风架上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叶片;所述的出风叶片被驱动源驱动,所述的驱动源是通过设置在出风叶片一侧的电动机连接轴进行传递,有选择性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出风口。
如同上述,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因为出风叶片被驱动源驱动,可控制出风口的开启和关闭,从而防止了杂质的进入。而且,因为导风格栅和出风叶片没有做成一体,所以耗电量也变到最小。
而且,导风格栅设有微小的倾斜,所以被排出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从室内机的正面看上去,通过出风口排出的空气以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旋转排出,通过进风口吸进空调器内部的空气与排出的空气因而不会混合,所以调节空气的速度更加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以往技术的分离式空调器的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是以往技术的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出风装置的分离式空调器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出风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出风装置工作情况示意图。
附图主要图形符号说明:
20:壳体                     21:底板
22:侧面                     23:格栅安装座
25、25`:第一,第二固定架   26:安装槽
27:挂钩                     28:突台螺孔
31:前面板                   34:装饰板
42:格栅                     50:出风机构
51:出风架                   51`:出风口
52、52`:第一,第二固定片   53:安装台
54:安装槽                   54`:圆孔
56:出风叶片                 59:导风格栅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如下说明:
图1、图2的说明已在“背景技术”详述,故在此省略。
在图3中,首先说明装上本发明的出风装置其分离式空调器的外部结构。壳体(20)构成室内机的外观,其是扁平的六面体。而且在内壳体(20)的前面设有前面板(31),这样与壳体(20)形成了封闭的内部空间。
前面板(31)的前面板体(32)其四周是近似长方形,中央设有四角形的进风口(33)。进风口(33)是把需要调节的空气吸进壳体(20)内部的通道。
上述的前面板体(32)的两端部各有连接上下的装饰板(34)。装饰板(34)比前面板体(32)的两端稍微突出来,方便与上述的前面板体(32)分离。装饰板(34)可以和前面板体(32)做成一体。
上述前面板体(32)的下端部设有底板(39)。底板(39)沿着前面板体(32)往下形成,为安装下面要说明的过滤器(45)提供了空间。上述底板(39)上设有显示空调器工作状态的空调器显示器(39)。
为了控制进风口(33)的开启和关闭,在前面板体(32)两端部其两个装饰板(34)之间设置了格栅(42)。格栅(42)左右各嵌入到左右装饰板(34)内。而且多个格栅(42)是上下排列的。格栅(42)以下端两侧的短轴(图上没显示)为中心旋转,从而可以开启和关闭进风口(33)。
而且,在前面板(31)的进风口(33)上设有过滤器(45),可以净化吸入室内机内部的空气。
通过进风口(33)吸进室内机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需重新送到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中,因此在壳体(20)的侧面设置有出风机构(50)。
以下,参照图3说明装上本发明出风装置的分离式空调器的外部结构。
壳体(20)构成室内机的外观。上述的壳体(20)是扁平的六面体。而且壳体(20)的前面设有前面板(31),这样与壳体(20)形成了封闭的内部空间。
前面板(31)的前面板体(32)是近似于长方形,中央设有四角形的进风口(33)。上述的进风口(33)是把需要调节的空气吸进壳体(20)内部的通道。
上述的前面板体(32)的两端部各设有连接上下的装饰板(34)。装饰板(34)比上述的前面板体(32)的两端稍微突出来,因为可与前面板体(32)分离。但也可以和前面板体(32)做成一体。
上述前面板体(32)的下端部设有底板(39)。底板(39)沿着前面板体(32)往下形成,为安装下面要说明的过滤器(45)提供了空间。底板(39)处设置有显示空调器工作状态的空调显示器(39`)。
为了控制上述进风口(33)的开启和关闭,在前面板体(32)的两端部其两个装饰板(34)之间设置有格栅(42)。格栅(42)左右各嵌入到左右装饰板(34)内。而且多个格栅(42)是上下排列的。格栅(42)以下端两侧的短轴(图上没显示)为中心旋转,从而可以开启和关闭上述的进风口(33)。
而且,前面板(31)的进风口(33)上设有过滤器(45),可以净化需要调节的空气。
通过进风口(33)吸进室内机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需重新送到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中,因此壳体(20)的侧面设置有出风机构(50)。
在图4、图5中,在说明上述的出风机构(50)之前,首先说明壳体(20)的内部结构。
壳体(20)是扁形的六面体。沿着壳体(20)的底面和两侧面形成有格栅安装座(23)。上述的格栅安装座(23)是安装下面要说明的出风架(51)的部分。
格栅安装座(23)的周围设置了各种固定出风架(51)的部件。在这里以图4的左侧面其格栅安装座(23)作为基准说明。
上述格栅安装座(23)上形成有多个强化板(24)。强化板(24)加强上述的格栅安装座(23)的底板强度,而且支撑了出风架(51)的下端面。
并且,从壳体(20)内部看,其格栅安装座(23)右侧的上端设有第一固定架(25)。第一固定架(25)与上述壳体(20)内侧之间有缝隙,可以嵌入出风架(51)的第一固定片(52)。第一固定架(25)的对面形成了第二固定架(25`),可以嵌入上述出风架(51)的第二固定片(52`)。
不但如此,上述强化板(24)的内侧,即,底板(21)的边缘处设有很长的安装槽(26)。出风架(51)的安装台(53)就安装在此事安装槽(26)内。电源线等也是从此安装槽(26)内忧外患通过的。
上述的安装槽(26)一侧,即,靠近第一固定架(25)那边设有挂钩(27),它的对面设有突台螺孔(28),(左侧的格栅安装座(23)由于附图的方向,所以没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与出风架(51)上的安装台(53)的安装槽(54)及圆孔(54`)互相结合安装。
各个侧面(22)上的格栅安装座(23)其周边的构成和其部件一样。换句话说,从壳体(20)的各个侧面(22)正面看,格栅安装座(23)的各个组成部件的位置都是一样的。因此,格栅安装座(23)上安装有相同的出风架(51)。这样,只需生产一种出风架(51)就可以了。
下面说明出风机构(50)的组成。
出风架(51)构成出风机构(50)的框架。出风架(51)内部设有出风口(51`),它是将室内机内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排到需要调节空气其空间中的通道。
上述出风架(51)上设有固定在格栅安装座(23)的构件。首先,对应于上述第一固定架(25)的位置,设置了第一固定片(52);对应于上述第二固定架(25`)的位置,设置了第二固定片(52`)。
而且,出风架(51)的下端沿着它的长度方向设有安装台(53)。此安装台(53)安装在安装槽(26)里边。这样,安装台(53)和安装槽(26)一起形成了一个空间,电线等可以从安装槽(26)中通过。上述安装台(53)的一端设有安装槽(54),另一端是圆孔(54`),用螺丝(图上未表示)通过圆孔(54`)拧紧到突台螺孔(28)里。
上述出风架(51)其出风口(51`)一端设有出风叶片(56)。出风叶片(56)被驱动源驱动,从而可以有选择性的开启和关闭出风口(51`)。上述驱动出风叶片(56)的驱动力是通过设置在出风叶片(56)一侧的电动机连接轴(57)传递的。
而且,出风架(51)其出风口(51`)处设有多个导风格栅(59)。导风格栅(59)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排列在上述的出风口(51`)上,所以空气通过此出风口(51`),可以均匀的排出。并且,导风格栅(59)向出风口(51`)的一端设有微小的倾斜,所以被排出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下面说明本发明出风装置的作用。
先说明出风机构(50)的出风架(51)是怎样安装在格栅安装座(23)上的。首先,使安装台(53)置于上述安装槽(26)上方。然后,用挂钩(27)挂住安装槽(54),而且将圆孔(54`)对准上述的突台螺孔(28)。
把安装台(53)放入上述安装槽(26)上方的同时,将上述的第一固定片(52)与第二固定片(52`)各嵌入上述的第一固定架(25)、第二固定架(25`)上。这样,上述出风架(51)的下端就固定到了上述的强化板(24)上。最后用螺丝把上述的圆孔(54`)和突台螺孔(28)拧紧,这样出风架(51)的安装就算完成了。其余的格栅安装座(23),也用相同结构的出风架(51),以相同的方式安装上去就可以了。并且,上述出风架(51)的下端沿着它的长度方向设有安装台(53)。此安装台(53)安装在安装槽(26)里边。这样,安装台(53)和安装槽(26)一起形成了一个空间,电线等可以从安装槽(26)中通过。
上述出风架(51)处的出风口(51`)其一端设有出风叶片(56)。上述的出风叶片(56)被驱动源驱动,从而可以有选择性的开启和关闭上述的出风口(51`)。驱动出风叶片(56)的驱动力是通过设置在出风叶片(56)一侧的电动机连接轴(57)传递的。
而且,出风架(51)其出风口(51`)处设有多个导风格栅(59)。上述的导风格栅(59)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排列在上述的出风口(51`)上,所以空气通过上述的出风口(51`),可以均匀的排出。并且,上述的导风格栅(59)向出风口(51`)的一端有微小的倾斜,所以被排出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现用图5来说明导风格栅(59)使被排出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图上是以导风格栅(59)往格栅安装座(23)其第二固定架(25`)的倾斜方向为例来说明的。这时,各个导风格栅(59)就像图5上那样放置。从室内机的正面看上去,通过出风口(51`)排出的空气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排出。如果导风格栅(59)的倾斜方向相反,空气就会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排出。
壳体(20)的上侧面没有设置出风机构(50),而且,排出的空气具有如同上述的方向性,所以,通过进风口(33)吸进空调器内部的空气与排出的空气不会混合。因此,上述的被排出来的空气会更充分的传到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中,这样整个空间的温度更加迅速达到平衡。

Claims (1)

1.一种分离式空调器出风装置,壳体上置有出风架,出风架上设置有内外连接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架上设置有一体式的向一定方向倾斜的出风口导风格栅并在出风架上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叶片;所述的出风叶片被驱动源驱动,所述的驱动源是通过设置在出风叶片一侧的电动机连接轴进行传递,有选择性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出风口。
CN 01143408 2001-12-26 2001-12-26 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22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43408 CN1242223C (zh) 2001-12-26 2001-12-26 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43408 CN1242223C (zh) 2001-12-26 2001-12-26 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7723A CN1357723A (zh) 2002-07-10
CN1242223C true CN1242223C (zh) 2006-02-15

Family

ID=4677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4340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223C (zh) 2001-12-26 2001-12-26 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222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8009B (zh) * 2008-10-24 2013-03-13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流量控制装置
CN102588300A (zh) * 2011-01-10 2012-07-18 上海布朗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四风向导风的风机装置
CN104697044B (zh) * 2013-12-09 2018-03-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KR102471334B1 (ko) * 2020-07-10 2022-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7723A (zh) 2002-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7169A (zh) 空调器
CN1712830A (zh) 通风系统
CN1906419A (zh) 鼓风装置和空调装置
CN1147682C (zh) 一体式空调机
CN1661284A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232767C (zh) 顶棚型空调机
CN1271378C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组
CN1821671A (zh) 通风系统
CN1242223C (zh) 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CN1242224C (zh) 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排风装置
CN1236248C (zh) 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架安装结构
CN101078558A (zh) 空调器
CN1233966C (zh) 分体式空调器热交换器装配结构
CN1282855C (zh) 空调机前面板驱动控制方法
CN196705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707176A (zh) 具有冷凝水飞散装置的窗式空调器
CN1888607A (zh) 窗式空气调节器
CN1548822A (zh) 可防止异物流入的空调室外机
CN1357730A (zh) 立体式空调器的室内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CN1443990A (zh) 一种空调器风向导向控制装置
CN1693773A (zh) 一体型空调机的风扇电机固定结构
CN1782532A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1734187A (zh) 空调室外机
CN1707177A (zh) 具有冷凝水飞散装置的窗式空调器
CN1360185A (zh) 一种空调器的底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