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7058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7058A
CN1967058A CNA2005100161803A CN200510016180A CN1967058A CN 1967058 A CN1967058 A CN 1967058A CN A2005100161803 A CNA2005100161803 A CN A2005100161803A CN 200510016180 A CN200510016180 A CN 200510016180A CN 1967058 A CN1967058 A CN 1967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entioned
conditioner
cold
pressur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161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己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5100161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67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967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7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前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口,上部形成有上部空气排出口,下部形成有下部空气排出口的主体;在主体的内部,上下设置有多个送风机;为了对通过空气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于主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器;设置有根据冷房运行模式和暖房运行模式,控制多个送风机的控制部;其控制方法,在空调器进行冷房运行时,为了通过上部空气排出口排出冷气,而仅仅驱动设置于空调器的内侧上部的上部送风机;在空调器进行暖房运行时,为了通过下部空气排出口排出温气,而仅仅驱动设置于空调器的内侧下部的下部送风机。本发明在驱动初期就可以迅速的对室内进行冷房/暖房操作,均匀的调节室内空气,并且能够增加舒适度。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空调器是为用户营造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的装置。因此,上述空调器是由如下几个部件所构成:压缩机;四方阀;室外热交换器(冷凝器或者蒸发器);膨胀装置;室内热交换器(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详细的说,冷媒的冷冻循环系统是由如上诸多部件所构成。另外,空调器是利用上述冷冻循环系统对室内进行冷房或暖房操作。在这里,上述空调器大体上可以分为分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
上述分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在功能上是相同的。但是,分体式空调器具有如下构成。即,室内机内部设置冷却/放热装置、室内风扇、室内风扇电机;而室外机内部则设置放热/冷却装置、压缩装置、室外风扇、室外风扇电机。然后,将相互分离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用冷媒配管相互连接。而一体式空调器则将冷却放热的功能一体化,并且安装在住宅穿孔后的墙壁,或者直接利用其他装置设置在窗户上。
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的空调器是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机架102;结合在上述机架102的前面,并且形成有空气吸入口104及吸入格栅106,前面下侧或者底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108的前面格栅110;设置在上述前面格栅110的前面,可旋转连接的吸入格栅112;安装于上述机架102的电机114;与上述电机114相连接的送风风扇116;设置于上述送风风扇116和上述空气吸入口104及吸入格栅106之间的热交换器118。
上述前面格栅110的前面形成有前面空气吸入口104,而上面则一体形成有上面吸入格栅106。
在上述前面格栅110上安装有预过滤器105。在这里,上述预过滤器的作用是,过滤掉吸入到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104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
上述吸入格栅112的作用是,保护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104及预过滤器105。因此,其上部将可转动的连接于上述前面格栅110的上部。
上述前面格栅110的内侧下部形成有冷凝水收集部119,上述冷凝水收集部119接收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8中下落的冷凝水。并且,上述前面格栅110的内侧下部还安装有排出格栅124。在这里,上述排出格栅124是由如下几个部件所构成:改变排出到上述空气排出口108的空气的左右风向的百叶窗式叶片120;改变上下风向的叶片122。
具备如上所述构成的现有空调器的工作过程如下。上述电机114一旦旋转,上述送风风扇116将一同旋转。因此,上述吸入格栅112前方的室内空气将在通过上述吸入格栅112和前面空气吸入口104时,由上述预过滤器105过滤出异物,然后被吸入到上述前面吸入格栅110和机架102之间的空间。
然后,上述前面格栅110上侧的室内空气将通过上述上面吸入格栅106吸入到上述前面格栅110和机架102之间的空间。
如上所述吸入的室内空气将在通过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8时,被经过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8的冷媒所冷却或者加热。并且,经由上述送风风扇116后,被上述百叶窗式叶片120和叶片122所引导,从而通过上述空气排出口108排出到室内。
但是,现有的空调器,室内空气是通过其前面和上面吸入,并且通过其下面排出到室内。因此,如果上述空调器设置的高度较低,在冷房运行时,则冷气扩散到全部室内空间的时间将较长。但是,如果其设置的高度较高,在暖房运行时,则温气将直接吹向用户,因此会使用户感觉不适。并且,电机114和送风风扇116只设置一个,因此室内达到暖房/冷房的时间将迟延。
并且,公开专利公报10-2004-0015872(2004年2月21日公开)中介绍了如下的空调器,即,设置有多个电机114及送风风扇116,从前面侧吸入室内空气后,通过两侧面及底面排出空气,从而可以减少直接排出温气所带来的不适,并且能够使冷气均匀的扩散的空调器。但是,上述空调器存在如下缺陷:冷气仅从空调器的下侧或旁边排出,因此使冷气到达室内空间较远的距离,将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空调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能根据冷房运行模式和暖房运行模式,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以使冷房/暖房运行时,更为有效的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在进行冷房运行时,能利用从空调器的上部排出后下降的冷气对室内进行冷房操作,并对室内空间的较远距离均匀的进行冷房操作。而在进行暖房操作时,则能利用从空调器的下部排出后上升的温气对室内进行暖房操作,从而可以减少用户的不适感,其能在冷房/暖房运行初期,通过上部及下部排出冷气/温气,迅速的对室内进行冷房/暖房操作,并根据冷房/暖房条件,实施有效的冷房/暖房操作。
本发明空调器是: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是:前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口,上部形成有上部空气排出口,下部形成有下部空气排出口的主体;在上述主体的内部,上下设置有多个送风机;为了对通过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于上述主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器;设置有根据冷房运行模式和暖房运行模式,控制上述多个送风机的控制部。
前述的空调器,其中主体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上部形成有上部空气排出口,下部形成有下部空气排出口的机架;设置于上述机架的前方,并且形成有空气吸入口的前面面板。
前述的空调器,其中机架形成有中央空气导向部,上述中央空气导向部将上述空调器的内部分隔为上部送风流路和下部送风流路。
前述的空调器,其中机架形成有上部空气导向部,上述上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相对于水平面具有25°以上45°以下的向上排出角,上述上部空气导向部用于引导通过上述上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
前述的空调器,其中机架形成有下部空气导向部,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相对于水平面具有45°以上65°以下的向下排出角,上述下部空气导向部用于引导通过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
前述的空调器,其中多个送风机包含以下二个部分:将在上述热交换器中完成热交换的空气送风到上部空气排出口的上部送风机;将在上述热交换器中完成热交换的空气送风到下部空气排出口的下部送风机。
前述的空调器,其中送风机分别由以下二个部分:向左右方向长长的设置于上述机架的横流风扇;为了旋转上述横流风扇,而设置于上述机架的左右侧中的一侧的电机。
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是: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空调器进行冷房运行时,为了通过上部空气排出口排出冷气,而仅仅驱动设置于空调器的内侧上部的上部送风机;在空调器进行暖房运行时,为了通过下部空气排出口排出温气,而仅仅驱动设置于空调器的内侧下部的下部送风机。
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是: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它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在空调器进行冷房运行或暖房运行时,同时驱动设置于空调器的内侧上部的上部送风机和设置于空调器的内侧下部的下部送风机的同时驱动步骤;在上述同时驱动步骤以后,如果上述空调器为冷房运行模式,则使上述下部送风机停止驱动,仅仅驱动上部送风机,如果上述空调器为暖房运行模式,则使上述上部送风机停止驱动,仅仅驱动下部送风机的个别驱动步骤。
前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一旦上述同时驱动步骤实施了一定时间,将开始实施上述个别驱动步骤。
前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在实施上述同时驱动步骤以后,如果室内温度增加或减少一定温度,将开始实施上述个别驱动步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空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冷房运行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暖房运行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冷房运行时的断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暖房运行时的断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控制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冷房运行初期的空调器状态断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暖房运行初期的空调器状态断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空调器                2:前面空气吸入口
4:上部空气排出口            6:下部空气排出口
10:主体                     12:机架(chassis)
13:上部收容部               14:下部收容部
15:中央空气导向部           16:上部空气导向部
18:下部空气导向部           20:前面面板
22:前面壳体(front-case)     23:空气吸入通道
24:吸入面板                 30:上部送风机
34:上部横流风扇             36:上部电机
38:上部稳流板               39:上部排出装置(discharger)
40:下部送风机               44:下部横流风扇
46:下部电机                 48:下部稳流板
49:下部排出装置             50:热交换器
64:输入部                   68: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在进行冷房运行时,通过前面吸入室内空气A,使室内空气在内部进行热交换后,再通过上部排出。而如图4所示,在进行暖房运行时,则通过前面吸入室内空气B,进行热交换后,通过下部排出。
上述空调器1的前面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A、B的前面空气吸入口2。上部则形成有排出完成热交换的空气A’的上部空气排出口4。而下部则形成有排出完成热交换的空气B’的下部空气排出口6。
如图5至图7所示,上述空调器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前面形成有前面空气吸入口2,上部形成有上部空气排出口4,下部形成有下部空气排出口6的主体10;在上述主体10的内部,上下设置的多个送风机30、40;为了对通过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设置于上述主体10内部的热交换器50。
上述主体10形成上述空调器的外观。上述主体的前面上部和上面以及背面上部中的至少一侧形成有上述上部空气排出口4。上述主体的前面下部和下面以及背面下部中的至少一侧形成有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6。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仅限于上述主体的上面形成上述上部空气排出口4,而在其下面形成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6的情况进行说明。
上述主体10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上部,特别是上面形成有上部空气排出口4,而下部,特别是下面形成有下部空气排出口6的机架12;设置于上述机架12的前方,并且形成有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2的前面面板20。
上述机架12挂于室内的壁面安装的设置板(图中未示)进行安装。
上述机架12的前面开放,内侧形成有空气流路P1、P2的同时,还分别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送风机30、40的收容部13、14。
上述机架12形成有中央空气导向部15,上述中央空气导向部15将上述主体10的内部分隔为上部送风流路P1和下部送风流路P2。
上述机架12形成有上部空气导向部16。上部空气导向部16的作用是:使通过上述上部空气排出口4排出的空气相对于水平面具有25°以上45°以下的向上排出角,而引导通过上述上部空气排出口4排出的空气。
上述上部空气导向部16构成上述多个送风机30、40中的任意一个的风扇外壳部。上述向上排出角是:将在上述热交换器50中完成热交换的空气,特别是为了将冷气尽量排出到室内的较远距离,而设定的最佳的排出角度。
上述机架12形成有下部空气导向部18。上部空气导向部18的作用是:使通过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6排出的空气相对于水平面具有45°以上65°以下的向下排出角,而引导通过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6排出的空气。
上述下部空气导向部18构成上述多个送风机30、40中的另外一个的风扇外壳部。上述向下排出角作用是:将在上述热交换器50中完成热交换的空气,特别是为了将温气尽量排出到室内的地面,而设定的最佳的排出角度。
另外,上述前面面板20形成上述空调器的前面侧外观的同时,将室内空气A、B吸入到上述空调器的内部。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2可以以格栅形状形成于上述前面面板20的前面;也可以分别离隔形成于上述前面面板20的前面上部和前面下部;或者,也可以以圆形或四角形形状形成于上述前面面板20的前面中央侧。
下面,仅限于如下构成的上述前面面板进行说明。上述前面面板20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与上述机架12之间形成空气的送风流路P1、P2,前面中央侧形成有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2的前面壳体22;与上述前面壳体22的前面空气吸入口2的前方间隔一定距离,并且与上述前面壳体22之间形成空气吸入通道23的吸入面板24。
上述多个送风机30、40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设置于上述上部空气排出口4的下侧,将在上述热交换器50中完成热交换的空气送风到上述上部空气排出口4的上部送风机30;设置于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6的上侧,将在上述热交换器50中完成热交换的空气送风到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6的下部送风机40。
上述送风机30、40分别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向左右方向长长的设置于上述机架12的横流风扇34、44;为了旋转上述横流风扇34、44,而设置于上述机架12的左右侧中的一侧的电机36、46。
即,上述上部送风机30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向左右方向长长的设置于上述机架12的上部收容部13的上部横流风扇34;为了旋转上部横流风扇34,而设置于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的左右侧中的一侧,并设置于上述主机架12的上部电机36。
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是为了使叶片将其下侧的空气向上侧输送,而形成的横向流风扇(Cross flow fan)。
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的左侧端凸出形成有左侧旋转轴34a,右侧端凸出形成有右侧旋转轴34b。
上述上部送风风扇34的左侧旋转轴34a和右侧旋转轴34b中的一侧连接于上述上部电机36的旋转轴36a,另一侧则插入于上部轴承外壳52设置的上部轴承34c,从而被上述上部轴承34c可旋转的支撑。
上述上部电机36安装于上述机架12的上部形成的上部电机安装部12a。
另外,上述上部送风机30还包含有以下几个部分:将上述主体10内部的上部送风流路P1分为吸入流路和排出流路的上部稳流板38;形成排出流路的上部排出装置39。
另外,上述下部送风机40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所构成:为了与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平行,而向左右方向长长的设置于上述机架12的下部收容部14的下部横流风扇44;为了旋转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而设置于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的左右侧中的一侧,并且设置于上述主机架12的下部电机46。
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是为了使叶片将其上侧的空气向下侧输送,而形成的横向流风扇(Cross flow fan)。
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的左侧端凸出形成有左侧旋转轴44a,右侧端凸出形成有右侧旋转轴44b。
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的左侧旋转轴44a和右侧旋转轴44b中的一侧连接于上述下部电机46的旋转轴46a,另一侧插入于下部轴承外壳53设置的下部轴承44c,从而被上述下部轴承44c可旋转的支撑。
上述下部电机46安装于上述机架12形成的下部电机安装部12b。
另外,上述下部送风机40还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所构成:将上述主体10内部的下部送风流路P2分为吸入流路和排出流路的下部稳流板48;形成排出流路的下部排出装置49。
上述热交换器50构成为直六面体形状,以上下方向设置于上述前面面板20的背面侧,或者构成为‘<’或‘>’形状,设置于上述前面面板20和上述机架12之间。
标号52是:在上述机架12的前方侧结合,支撑上述上部轴承34c,防止完成热交换的空气泄漏到旁边的上部轴承外壳。
标号53是:在上述机架12的前方侧结合,支撑上述下部轴承44c,防止完成热交换的空气泄漏到旁边的下部轴承外壳。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包含有以下几个部分:用于输入希望的温度或冷房/暖房运行等信息的输入部64;根据输入于上述输入部64的冷房运行/暖房运行模式,控制上述上部电机36和下部电机46的控制部68。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驱动过程如下。
如图9所示的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首先通过上述输入部64输入冷房运行或暖房运行模式,上述控制部68将确认输入的运行模式。
如果输入了冷房运行模式,上述控制部68将驱动上部电机36(S1、S2)。
上述上部电机36驱动时,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将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图6中所述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这时,室内空气A将由于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的旋转而形成的浮力流动到上述主体10的前方,并通过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2吸入到上述主体10的内部。
上述吸入的室内空气A与通过上述热交换器50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后,被吸入到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
吸入到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的完成热交换的空气A’将被上述上部稳流板38和上部空气导向部16的下部所引导,送风到上侧方向。并且,被上述上部排出装置39和上部空气导向部16的上部所引导,从而以相对于水平面呈25°以上45°以下的向上排出角,从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上侧排出。
从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上侧排出的冷气A’将均匀的扩散到室内的上部并下降,同时,上述冷气A’也可以到达离空调器较远的室内空间,从而可以对整个室内空间均匀的进行冷房操作。
另外,如果输入了暖房运行模式,上述控制部68将驱动下部电机46(S3)。
上述下部电机46驱动时,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将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图7中所述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时,室内空气B将由于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的旋转而形成的浮力流动到上述主体10的前方,并通过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2吸入到上述主体10的内部。
上述吸入的室内空气B与通过上述热交换器50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后,被吸入到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
吸入到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的完成热交换的空气B’将被上述下部稳流板48和下部空气导向部18的上部所引导,送风到下侧方向。并且,被上述下部排出装置49和下部空气导向部18的下部所引导,从而以相对于水平面呈45°以上65°以下的向下排出角从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下侧排出。
从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下侧排出的温气B’将均匀的扩散到室内的下部并上升,同时,上述温气B’也可以到达离空调器较远的室内空间,从而可以对整个室内空间均匀的进行暖房操作。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如下:一旦输入冷房运行模式或暖房运行模式,首先同时驱动上部电机36和下部电机46,然后使两个电机中的一个电机停止驱动。
首先,通过上述输入部64输入冷房运行模式,上述控制部68将一同驱动上部电机36和下部电机46。(S11、S12)
上述上部电机36驱动时,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将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图11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上述下部电机46驱动时,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将向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旋转的相反方向(图11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室内空气A将由于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的旋转而形成的浮力,以及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的旋转而形成的浮力流动到上述主体10的前方,并通过上述前面空气吸入口2吸入到上述主体10的内部。
这时,由于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和下部横流风扇44一同旋转,因此,相对于本发明前一实施例中的上部横流风扇34和下部横流风扇44中的一个旋转的情况,室内空气A可以更加迅速的吸入到上述主体10的内部。
另外,吸入到上述主体10内部的室内空气A将与通过上述热交换器50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后被冷却。冷却的空气A’将由于上述中央空气导向部15的作用而分散,其中一部分被吸入到上部送风流路P1,其余的则吸入到下部送风流路P2。
吸入到上述上部送风流路P1的冷气A’将通过上部横流风扇34送风,从而向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上侧排出。吸入到上述下部送风流路P2的冷气A’则通过下部横流风扇44送风,从而向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下侧排出。
从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上侧排出的冷气A’将均匀的扩散到室内的上部并下降,对室内进行冷房操作。从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下侧排出的冷气A’将均匀的扩散到室内的下部,对室内的下部进行冷房操作。因此,室内空间可以通过上述空调器的上部和下部一同排出的冷气更为迅速的进行冷房操作。
另外,如上所述的冷气向上、下部排出,并且冷房操作实施一段时间后,如果经过了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或者室内的负荷减少一定程度[例如,室内温度达到希望温度或室内温度减少一定温度(例如3℃)],上述控制部68将不再一同驱动上述上部电机36和下部电机46,而是使下部电机46停止(S13、S14)。
即,上述控制部68将根据计时器(图中未示)中输出的信号停止上述下部电机46的驱动;或者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中输出的信号停止上述下部电机46的驱动。
一旦停止驱动上述下部电机46,仅仅驱动上部电机36,室内空气A’将只排出到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上部,同时,也可以到达离空调器较远的室内空间,从而可以对整个室内空间均匀的进行冷房操作。
相反,如果通过上述输入部64输入暖房运行模式,上述控制部将一同驱动上部电机36和下部电机46。(S15、S16)
上述下部电机46驱动时,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将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图12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上述下部电机46驱动时,上述下部横流风扇44将向上述上部横流风扇34旋转的相反方向(图12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同冷房运行时,室内空气B将迅速的被吸入到上述主体10的内部。并与通过上述热交换器50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后被加热。然后,通过上述中央空气导向部15的作用而分散,从而使一部分吸入到上部送风流路P1,而剩余的则吸入到下部送风流路P2。
吸入到上述上部送风流路P1的温气B’将通过上部横流风扇34送风,从而向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上侧排出。吸入到上述下部送风流路P2的温气B’则通过下部横流风扇44送风,从而向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下侧排出。
从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上侧排出的温气B’将排出到室内的上部,到达室内空间的较远距离。从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下侧排出的温气B’将均匀的扩散到室内的下部,对室内的下部进行暖房操作。因此,室内空间将由于从上述空调器的上部和下部一同排出的温气而更为迅速的进行暖房操作。
另外,如同上述冷房运行模式,在温气向上、下部排出,并且暖房操作实施一段时间后,如果经过了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或者室内的负荷减少一定程度[例如,室内温度达到希望温度或室内温度增加一定温度(例如3℃)],上述控制部68将不再一同驱动上述上部电机36和下部电机46,而是使上部电机36停止驱动。(S17、S18)
即,上述控制部68将根据计时器(图中未示)中输出的信号停止驱动上述上部电机36;或者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中输出的信号停止驱动上述上部电机36。
一旦停止驱动上述上部电机36,仅仅驱动下部电机46,室内空气B’将只排出到上述空调器的前方下部,同时,也可以到达离空调器较远的室内空间,从而可以对整个室内空间均匀的进行暖房操作。
本发明的空调器具有如下效果:主体的前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口的同时,上部及下部分别形成有空气排出口。并且,上述主体内部上下设置有多个送风机。控制部将根据冷房运行模式和暖房运行模式,控制上述多个送风机。因此,可以根据冷房运行模式和暖房运行模式,上、下调节冷气/温气的排出方向,从而在冷房/暖房运行时,将更为有效的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
另外,本发明所具有的另一效果是:由于从上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相对于水平面具有25°以上45°以下的向上排出角。因此,可以使从上部排出的空气到达室内的较远距离,从而可以均匀的调节室内空气,增加舒适性。
另外,本发明所具有的另一效果是:由于从下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相对于水平面具有45°以上65°以下的向下排出角。因此,可以防止从下部排出的空气直接吹向用户,而导致用户产生不适感。
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效果:在进行冷房运行时,可以利用从空调器的上部排出后下降的冷气对室内进行冷房操作,因此,可以同时对室内空间的较远距离均匀的进行冷房操作。而在暖房运行时,可以利用从空调器的下部排出后上升的温气对室内进行暖房操作,因此,可以减少用户的不适感。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效果:在冷房/暖房运行初期,同时驱动上部送风机和下部送风机,因此,在驱动初期就可以迅速的对室内进行冷房/暖房操作。此后,如果是冷房运行,则仅仅驱动上部送风机,均匀的调节室内空气,并且能够增加舒适度。如果是暖房运行,则仅仅驱动下部送风机,由此可以防止温气直接吹向用户,而使用户感到不适。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是:
前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口,上部形成有上部空气排出口,下部形成有下部空气排出口的主体;
在上述主体的内部,上下设置有多个送风机;
为了对通过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于上述主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器;
设置有根据冷房运行模式和暖房运行模式,控制上述多个送风机的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是,上述主体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上部形成有上部空气排出口,下部形成有下部空气排出口的机架;
设置于上述机架的前方,并且形成有空气吸入口的前面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是:
上述机架形成有中央空气导向部,上述中央空气导向部将上述空调器的内部分隔为上部送风流路和下部送风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是:
上述机架形成有上部空气导向部,上述上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相对于水平面具有25°以上45°以下的向上排出角,上述上部空气导向部用于引导通过上述上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是:
上述机架形成有下部空气导向部,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相对于水平面具有45°以上65°以下的向下排出角,上述下部空气导向部用于引导通过上述下部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多个送风机包含以下二个部分:
将在上述热交换器中完成热交换的空气送风到上部空气排出口的上部送风机;
将在上述热交换器中完成热交换的空气送风到下部空气排出口的下部送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是,上述送风机分别由以下二个部分:
向左右方向长长的设置于上述机架的横流风扇;
为了旋转上述横流风扇,而设置于上述机架的左右侧中的一侧的电机。
8、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在空调器进行冷房运行时,为了通过上部空气排出口排出冷气,而仅仅驱动设置于空调器的内侧上部的上部送风机;
在空调器进行暖房运行时,为了通过下部空气排出口排出温气,而仅仅驱动设置于空调器的内侧下部的下部送风机。
9、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它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在空调器进行冷房运行或暖房运行时,同时驱动设置于空调器的内侧上部的上部送风机和设置于空调器的内侧下部的下部送风机的同时驱动步骤;
在上述同时驱动步骤以后,如果上述空调器为冷房运行模式,则使上述下部送风机停止驱动,仅仅驱动上部送风机,如果上述空调器为暖房运行模式,则使上述上部送风机停止驱动,仅仅驱动下部送风机的个别驱动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一旦上述同时驱动步骤实施了一定时间,将开始实施上述个别驱动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在实施上述同时驱动步骤以后,如果室内温度增加或减少一定温度,将开始实施上述个别驱动步骤。
CNA2005100161803A 2005-11-18 2005-11-18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967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161803A CN1967058A (zh) 2005-11-18 2005-11-18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161803A CN1967058A (zh) 2005-11-18 2005-11-18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7058A true CN1967058A (zh) 2007-05-23

Family

ID=38075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161803A Pending CN1967058A (zh) 2005-11-18 2005-11-18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6705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3203A (zh) * 2012-09-11 2014-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出风口开合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019918A (zh) * 2017-12-27 2018-05-11 斯养武 换热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3203A (zh) * 2012-09-11 2014-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出风口开合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019918A (zh) * 2017-12-27 2018-05-11 斯养武 换热系统
CN108019918B (zh) * 2017-12-27 2024-04-12 斯养武 换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5018A (zh) 通风系统
CN1707170A (zh) 空调器
CN2694154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CN2562112Y (zh) 空调器
CN2694155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CN1232767C (zh) 顶棚型空调机
CN1727766A (zh) 空调系统
CN196705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78556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
CN101078558A (zh) 空调器
CN1289876C (zh) 空调机排出格栅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888586A (zh) 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
CN1278082C (zh) 一体式空调机
CN1626945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888617A (zh) 空气调节器
CN2692552Y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357723A (zh) 一种分离式空调器的出风装置
CN1755242A (zh) 一体型空调机
CN1888610A (zh) 空调器
CN2667374Y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667367Y (zh)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机壳构造
CN1865796A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
CN1626935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693768A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626931A (zh)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机壳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