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2099A - 改进的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2099A
CN1242099A CN97180981A CN97180981A CN1242099A CN 1242099 A CN1242099 A CN 1242099A CN 97180981 A CN97180981 A CN 97180981A CN 97180981 A CN97180981 A CN 97180981A CN 1242099 A CN1242099 A CN 1242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medium
container
reactor
nuclear reacto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80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792C (zh
Inventor
卢恰诺·齐诺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onardo SpA
Original Assignee
Finmeccanica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nmeccanica SpA filed Critical Finmeccanica SpA
Publication of CN1242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2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7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00Reactor types
    • G21C1/32Integral reactors, i.e. reactors wherein parts func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actor but not essential to the reaction, e.g. heat exchangers, are disposed inside the enclosure with the core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24Promoting flow of the coolant
    • G21C15/243Promoting flow of the coolant for liquid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00Reactor types
    • G21C1/04Thermal reactors ; Epithermal reactors
    • G21C1/06Heterogeneous reactors, i.e. in which fuel and moderator are separated
    • G21C1/08Heterogeneous reactors, i.e. in which fuel and moderator are separated moderator being highly pressurised, e.g. boiling water reactor, integral super-heat reactor, pressurised water rea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其内有诸如高压水、液态金属或熔融金属盐等冷却剂(3)的反应堆(1)可自然循环,包括一内设堆芯(8)的容器(2),至少一个热交换器(30),以及用于液压式连通堆芯(8)和交换器(3)的装置。辅助循环装置可增加冷却剂的循环速度,从而由至少一个鼓风机(20 21)及其各自的散布系统(24,25,28)把容器(2)顶部气体(5)的气体流束射入位于堆芯(8)之上且终止于气体(5)层之下的管道(11)。管道(11)可以是形成堆芯(8)的容器(9)的延伸部的圆柱形管道,也可以由另一内圆柱形装置(13)内部限定,管道(11)底部与堆芯(8)有一预定距离设置,以使冷却剂(3)循环,管道(11)顶部延伸到冷却剂(3)的自由面(4)之下,可防止冷却剂在管道(11)内向下再循环。

Description

改进的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
背景介绍
用于产生电能的核反应堆的结构有多种形式,就冷却剂循环方式而言,大致可分为冷却剂强制循环和自然循环的反应堆。
大家知道,强制循环的反应堆其冷却剂,一般是水,穿过其发生核反应的堆芯进行循环,从该堆芯带走热量,通过管路流到反应堆容器的外部,把热量释放到专用的热交换器内,然后再用水泵抽回堆芯。
公知的所谓“集中式”反应堆没有外部管路,热交换器设在内设堆芯的容器内。但是,这种类型的反应堆仍包括循环泵,用于以较小帕的压力向堆芯和交换器输送冷却剂。
冷却剂强制循环反应堆的一个主要缺陷是需要在容器内设置复杂的冷却管路,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在交换器的输出口向泵输送冷却剂,然后再输送到堆芯。另外的不足之处是,内设这样复杂的冷却管路需要大直径的反应堆,因此需通过冷却剂高速循环来减小反应堆的体积。
为简化冷却管路,公知的方案是,在核反应堆内部仅仅依靠冷却剂自然循环来实现。
在一公知的用水作冷却剂方案中,反应堆的堆芯设在加压容器的底部;从堆芯流出的热水通过一上导管(通常所说的立管)流到反应堆的顶部,该上导管与反应堆容器同轴,其开口端在冷却水自由面之下的上端。管道内设各种装置,通过这些装置控制核反应(比如控制杆或者质子束)和部分堆芯仪器。水从容器顶部穿过设于上导管和容器壁之间的环形区内的热交换器向下部流到堆芯的输入口。
另一种众所周知的用液态金属,例如铅,作冷却剂的方案中,冷却剂充满部分容器,容器顶部充满一种惰性气体。在此情况下,液态金属也会因为堆芯上部的热冷却剂柱和堆芯外部环形区域的冷却剂柱之间的重量差自然循环,并受一与反应堆容器同轴的圆柱形管道限制。该圆柱形管道在设于惰性气体层下部与反应堆顶部断开,促进液态金属循环。
由液态金属核反应堆造成的技术问题也有目共睹:首先,为防止容器壁过热,必须保持压力容器壁相当低的温度,接近从热交换器来的液态金属的温度;再者,为防止液态金属固化,还必须保证有一定量的液态金属在反应堆的底部循环。
鉴于以上原因,已知的方案中,在热液态金属流入交换器的管路段和反应堆容器壁之间插入分立机构。
在强制循环状态下,已知的方案是,反应堆底部与以一较高的压力进入堆芯的液态金属搭接,使液态金属溢出,靠近反应堆容器的侧壁,反应堆的底部高于液态金属池的正常液面,以防止损失的热量加热滞留在该区域的液态金属。然而,这种方案有可能导致其它缺陷,例如,液体感应振动。
另一方面,上述方案对于自然循环反应堆甚至不能适用。
最后,上述所有自然循环的反应堆,驱动冷却剂循环的可利用的驱动力至多只有几万帕,使冷却剂循环的速度很低,因此需要大截面的管路。
于是,尽管在自然循环系统的容器内部设计了非常简单的结构,由于需要大截面的管路,容器体积仍然很大,而且,为促进自然循环,热交换器和堆芯液面之间要有落差。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核反应堆设计方案,克服特别涉及已知反应堆的上述缺陷。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该反应堆的设计相当简单,同时还能得到相当高的冷却剂循环速度,从而减小容器体积,减少内部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包括一容器,所述容器底部内设一反应堆堆芯;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以及位于所述堆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之间循环所述冷却剂的液压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一第一气体流束均匀输送到所述冷却剂的辅助循环装置;所述辅助循环装置把第一气体流束输送到位于所述堆芯之上并与堆芯有一预定距离的所述液压循环装置,从而提高所述液压循环装置之内所述冷却剂的循环速度。
在保持传统的冷却剂自然循环的反应堆简单结构形式的同时,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堆还具有由气体流束进一步减重的“热”柱,从而能加快冷却剂的循环,减小所有内部装置的体积,换句话说,减小了反应堆本身的体积。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通过实例可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个数并不仅限此。
图1表示按照本发明所述用水作冷却剂的核反应堆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表示沿图1中II-II线的截面图;
图3表示按照本发明所述用液态金属作冷却剂的核反应堆的一种变化结构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4表示图3所示反应堆的放大示意图,但并不是成比例放大的详细视图;
图5表示图1所示反应堆的一种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6表示图2所示反应堆的一种结构变化示意图。
优选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该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1包括:一大致呈圆柱形的外壳或者称作容器2,该容器内含一预定量的冷却剂3(此实例中示出的是水),并在容器2内部有一预定液面或者称作“自由面”4。
反应堆1还包括填充于容器2的腔室6内的一预定量的惰性气体5,该气体充满冷却剂3的自由面4和密闭容器2顶部的盖体7之间的空间。
容器2底部内设基本公知的所谓反应堆堆芯8,堆芯8限定在一容器9外部。堆芯8由一公知的栅格10支撑,栅格10把冷却剂3输送到堆芯8内部。容器9顶部与一立式圆柱形管道11整体连接,管道11直径与容器9直径大致相同,实际上也限定了容器9的延伸。立式管道11与容器2同轴,并低于冷却剂3的液面4一预定高度且终止于一环形外缘12。
管道11内设另一直径预定的圆柱形装置13,装置13的设置与堆芯8有一预定距离,并垂直延伸到冷却剂3的液面4上部。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装置13与盖体7固定,也可固定到管道11的内壁上。圆柱形装置13的底端14距离堆芯8顶部一间距d,并设置在堆芯8上方,同时其相对端15高出冷却剂3的液面4,装置13设有许多在其侧壁上形成的贯通孔16,通过这些贯通孔与腔室6连通。
可拆除内壁装置13,更换堆芯8内的燃料,还可内设核反应控制装置和部分堆芯仪器(公知的类型,图中未示出)。
圆柱形管道11和容器2的内壁限定一第一环形管道18,就象后面将要解释的那样,工作时冷却剂3沿该管道18向下流动。同样,圆柱形管道11和同轴的圆柱形装置13限定一第二环形管道17,该管道17相对于第一环形管道18径向向内,工作时冷却剂3沿该管道17向上流动。外环形管道18的流动截面比内环形管道17的流动截面大。
内、外环形管道17、18通过一环形通道19液压式连通,通道19由圆柱形管道11的顶部边缘12和冷却剂3的液面4之间的预定高度限定。
液面4之上,浸入了惰性气体5,且有两个公知的鼓风机20、21固定在盖体7上,此两个鼓风机由设于容器2外部的马达23、22分别驱动。鼓风机20、21分别通过管道25、24连接数个扩散器28,图1中示出了其中两个扩散器28。
所使用的鼓风机的个数和扩散器的个数及分布情况根据需要显然不同。在图2特别示出的一最佳实施例中,鼓风机(且不管是多少个)为设在环形管道17内沿圆周分布的数个扩散器28供风,这些扩散器靠近圆柱形装置13的上部14且在该端部之上,与堆芯8端部的距离为D,该D大于d。
扩散器28具有多个取向合适的供气弯头29。例如,弯头29可以朝上(如图2所示),或者提供水平的气体流束,或者设置一预定角度,比如45°。管道24、25通过密封接头与扩散器28连接。由于在管道24、25底部靠近弯头29的水平面密封,而且在对接面处,管道24、25的内外压差最小,不需要精确对接。此外,在冷却剂循环管道内,任何供气管路上都有可能发生各种泄漏。
反应堆1也包括至少一个设于外环形管道18内的公知热交换器30,热交换器30可用于减少反应堆1内冷却剂3循环产生的热量。
实际应用中,鼓风机20、21抽出腔室6内的气体,并对这些气体进行压缩,以克服相当于弯头29水平面位置的冷却剂的静态密封力。这些气体沿管道24、25输送到扩散器28,然后由弯头29均匀分布到沿管道17的整个环形延伸部位的大量冷却剂中。
由于轻于在管道17内碰到的冷却剂,这些气体减轻了环形管道17内的冷却剂柱的重量,并提高了这些冷却剂上升的速度。
由于圆柱形管道11的顶部环形边缘12和冷却剂液面4之间的预定高度形成的截面增加,冷却剂的速度在管道17的出口处有所降低,如上所述,该高度限定了环形通道19与内环形管道17的液压连接,冷却剂和惰性气体沿内环形管道17向上流动,而只有冷却剂沿外环形管道18向下流动。
外环形管道18的截面大于内环形管道17的截面,冷却剂速度降低,然后在环形通道19出口处向下倒流。然而气体却继续向上漂浮,与冷却剂分离,冲入反应堆1顶部的腔室6内的气体5。由于向下的不含气体的冷却剂柱重于向上的冷却剂柱,由此产生的牵引力改善了冷却剂的自然循环。
换句话说,沿环形管道17向上流动的气体改善了反应堆1内的冷却剂循环,在此回路中包括堆芯8,上导管17、交换器30和流回堆芯8的管道18。
在基本上保持自然循环方式的简单结构的同时,为提高原冷却剂的速度,所增加的循环装置也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反应堆容器的体积,减少一些内部元件。
内圆柱形装置13的功能是限定管道的体积,以确保冷却剂和气体的混合物以最佳方式向上流动。
实际上,相对于低速流动的冷却剂,圆柱形管道11的截面可以很大,而且,为了把所提供的大量气体注入管道,气体所占据的截面百分率将会很小,因为气体和冷却剂有相对向上的流动速度。
也就是说:
Sgas=θgas/Vgas  Sliq=θliq/Vliq
其中:
Sliq为冷却剂占有截面
Sgas为气体占有截面
θliq为冷却剂柱的流量
θgas为气体柱的流量
Vliq为冷却剂的流速
Vgas为气体的流速
Vgas=Vliq+VR    其中VR=气体和冷却剂的相对流速
大体上说,在所讨论的应用中,如果保持θgas<θliq,VR实际上可以认为是紧随Vliq变化的常数,从而有:
Sgas/Sliq=(θgasliq)×(Vliq/(Vliq+VR))
因此,对于给定的气体和冷却剂流量,相对于冷却剂所占的截面,气体所占的截面随冷却剂的流速Vliq的增加而增加,进而提高排出量。
但是,Vliq的增加加大了空隙内冷却剂的负载损失,因此,必须通过插入内装置13合理优化冷却剂的截面积。
然而,也可以省略内部装置13。事实上,在这一变化中,独立的管道11是以合适的尺寸制作的,可对冷却剂3的上导管进行限定。
本发明还特别适合于用液体金属作冷却剂的核反应堆。
参照图3、4,图中所有与上述描述的内容相似或者相同部分都使用相同的标号体系,1a表示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整个液体金属核反应堆。
正如上面所述的加压水反应堆,核反应堆1a包括一基本上公知的在其底部内设堆芯8的容器2;设于容器2外部的一第二容器80可容留所有由于容器2发生故障而溢出的冷却剂3;以及一被限定在内容器2和外容器80之间的具有预定容积的空隙81。
反应堆1a内含一预定量的冷却剂3(此实例中示出的是液体金属,比如铅),该冷却剂直到液面(“自由面”)4;以及位于液态金属3的液面4之上和容器2顶部盖体7之下的腔室6内的一预定量的惰性气体5。
反应堆1a还包括一立式圆柱形管道11和一内圆柱形装置13,它们都与反应堆1所述的有关装置相同。
正如对反应堆1的描述,圆柱形管道11和圆柱形装置13同轴并限定一内环形管道17,而容器2的内壁和圆柱形管道11限定一外环形管道18。
内、外环形管道17、18经一环形管道19液压连通。此环形管道19被圆柱形管道11顶部边缘12和冷却剂3的液面4之间的一预定高度限定。数个设置在立式管道11侧壁上并且彼此间有一预定垂直距离的贯通孔39也可确保环形管道17、18间的液压式连通。在液面4发生故障时,比如由于容器2的故障和冷却剂3漏进空隙81,贯通孔39可以维持反应堆1a内冷却剂3的循环,从而防止堆芯8过热。可根据与可能从内容器2漏出的冷却剂3的最大量相适应的空隙81的容积设计贯通孔39的分布情况。
反应堆1a还包括两个设在充满惰性气体5的腔室6之内的公知鼓风机20、21。至于鼓风机及其各自的扩散器28的个数和分布情况,反应堆1有关部分描述同样用于此。反应堆1a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环形管道18之内的公知的热交换器30。
反应堆1a还包括公知的上(“热”)支管40,工作中,该支管40向交换器30输送热液态金属;以及一下(”冷“)支管41,工作中,从交换器30向堆芯8输送冷液态金属。支管40、41被公知形状的结构42分开,该结构具有一与容器2同轴的圆柱形上部43。
与容器2同轴的圆柱形壁44距容器2的内侧壁一预定径向距离设置,并与容器2的内侧壁一起限定一组成部分冷支管41且内含液态金属的环形空隙45,该液态金属为了对容器2起机械保护作用,必须保持非常低的温度,基本上等于交换器30输出的液态金属的温度。
另一方面,上支管40内含热液态金属,此液态金属由该支管40向交换器30输送。由于支管40、41中液态金属的温差,液态金属在结构42圆柱形部分43的两侧有两种不同的液面:在热支管40内是液面4,而在冷支管41内是较低的液面46。
如上所述,在液态金属反应堆中,需要防止容器2壁面过热,还要防止热支管40内的液态金属3通过导热过程加热靠近环形空隙45顶部的液态金属。
为解决液态金属方案中典型的技术问题,反应堆1a包括数个管道50(图3、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仅示出了其中一个),这些管道靠近容器2内壁设置,且彼此间有一预定距离。管道50从容器2底部延伸,终止于环形空隙45中的液态金属自由面47之下。
管道50的预定高度上部内插与其同轴的一内管道52,该管道52从管道50顶部一直突出到充满气体5的腔室6;在管道52顶部、冲有气体的区域设有由容器2的盖体7顶部之上的一马达54驱动的一鼓风机53;而在鼓风机53的相对端,内管道52端接一带有弯头56的气体扩散器55。
如图4箭头所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气体从腔室6被一鼓风机53排出,再通过内管道52和扩散器55射入管道50,把液态金属冷却剂从容器2底部再循环至自由面47,最后通过环形空隙45底部48流回支管41。
由此,管道50可把反应堆1a底部的较冷的液态金属和其底顶部的较热的液态金属进行混合。通过鼓风机53从腔室6抽出气体束进入管道,可实现管道50内部的循环。
因此该循环不但可防止液态金属在反应堆1a底部固化,而且也能防止由于支管40内的热液态金属向外传热加热容器2的壁面;热液态金属的热量被从反应堆底部排出的冷液态金属流束带走,并从管道50流出,再通过环形空隙45向下流回。
在一变化中,反应堆1a没有结构42,保持容器2壁面温度非常低的功能只有靠内壁44和管道50完成。
很显然,如果不考虑所使用的冷却剂类型,上述核反应堆结构可能有很多变化。
例如,与设于容器2之内并插入腔室6的气体5中相反,鼓风机(或者多个鼓风机)可以安装在反应堆外部,以便冷却循环气体,进而降低鼓风能耗,防止鼓风机在过高温度下工作(特别是在使用液态金属的反应堆内),和/或回收热量。
图5所示为核反应堆100的另一可能变化,它是按照在一水冷核反应堆中用一外接鼓风机的发明设计的。
反应堆100参照了图1所示的结构形式,但是包括一设于容器2外部的液压回路60(除内部鼓风机之外,其内部装置与图1中所示的相同,因而没有画出)。回路60大致包括一鼓风机61,最好但不是必须的还包括一交换器62,该交换器62可冷凝部分冷却剂和惰性气体的混合物,从而降低鼓风机61能耗,带走由反应堆产生的部分热量。
很显然,可以使用不同数目的外接鼓风机和/或交换器。
如图6所示,采用外接鼓风机的方案也可用于液态金属核反应堆。
根据容器2内部装置,反应堆101与图3所述的反应堆1a大致相同,也包括一设于容器2外部的液压回路60,而且同样包括至少一个鼓风机61。回路60最好还包括两套在鼓风机上游的交换器63、64。为降低鼓风机能耗,气体在进入鼓风机61之前,顺序穿过交换器63、64,使其温度冷却至几乎和环境温度相同。在交换器63内,冷流体的流量由来自于鼓风机61的气体流量确定。
在涉及液态金属式反应堆的方案中,反应堆内的热交换器的功能实际上相当于蒸汽发生器,辅助的外部冷却回路,在内部热交换器管道发生故障的紧急情况下,通过冷凝排出的蒸汽,也可起到安全作用。
很显然,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述的核反应堆可进一步改进的。

Claims (21)

1.一种改进的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1、1a),包括一容器2,所述容器2底部内设一反应堆堆芯(8);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30);以及在所述堆芯(8)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30)之间循环所述冷却剂(3)的液压循环装置(11、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一第一气体(5)流束均匀输送到所述冷却剂(3)的辅助循环装置;所述辅助循环装置把第一气体流束(5)输送到位于所述堆芯(8)之上并与堆芯有一预定距离(D)的所述液压循环装置(11、18),从而提高所述液压循环装置(11、18)之内所述冷却剂(3)的循环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循环装置(11、18)的设置应能把所述气体(5)从在所述容器(2)顶部的所述冷却剂(3)分离出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2)盛有预定量的所述冷却剂(3)和所述气体(5);所述冷却剂(3)限定了一液槽,该液槽由有一预定液面的自由面(4)在其顶部限定;所述气体(5)充满所述容器(2)的腔室(6),所述腔室在所述自由面(4)和所述容器(2)的顶部盖体(7)之间延伸。
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容器(2)同轴的第一立式管道(11);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与所述容器(2)一起限定一第一环形管道(1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容器(2)同轴的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设于所述堆芯(8)之上,组成所述堆芯中的容器(9)的延伸部,并终止于冷却剂(3)的所述自由面(4)之下。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循环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同轴的内装置(13);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和所述内装置(13)限定一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管道(18)径向向内的第二环形管道(1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同轴的内装置(13)从与所述堆芯(8)有一预定距离(d)处垂直延伸,并突出到冷却剂(3)的所述自由面(4)进入所述腔室(6);所述内装置(13)的内部与所述腔室(6)液压连通;所述内装置(13)固定到容器(2)的所述盖体(7)上,并具有数个制作在位于所述自由面(4)之上的内装置侧面中的第一贯通孔(16)。
8.如权利要求4至7之一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以一预定高度终止于冷却剂(3)的自由面(4)之下,从而在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和所述第一环形管道(18)之间的冷却剂(3)形成一环形通道(19);所述第一环形管道(18)的流动面大于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的流动面;从而在所述环形通道(19)处,降低所述冷却剂的循环速度至一预定值,并允许所述气体(5)从所述冷却剂(3)分离出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侧壁上部具有数个第二贯通孔(39),即便在冷却剂(3)的所述自由面(4)的液面下降的情况下,也可用于确保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和所述第一环形管道(18)之间的液压式连通。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鼓风机(20、21),以及至少一个把所述气体(5)散布到所述冷却剂(3)的给定部分的各自的分布系统(24、25、28)。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把所述气体(5)分布到所述冷却剂(3)之中的分布系统包括用于每一鼓风机(20、21)的至少一个第一扩散器(28),所述扩散器设于所述第一立式管道(11)内部,并位于所述内装置(13)底部之上;而装置(24、25)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鼓风机(20、21)和所述第一扩散器(28)之间的液压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扩散器(28)包括数个分布在所述第二环形管道(17)之内一圆周上的弯头(29)。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3)是加压水。
14.如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3)是一种液态金属。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邻近所述容器(2)侧壁上部的内壁(44);所述内壁(44)延伸到冷却剂(3)所述自由面(4)之上,并与容器(2)的所述侧壁一起限定一环形空隙(45);所述环形空隙(45)在其顶部与所述腔室(6)液压式连通,在其底部与所述冷却剂(3)液压式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邻近所述容器(2)所述侧壁的第二管道(50),所述第二管道(50)从所述容器(2)底部且低于所述堆芯(8)处延伸到冷却剂(3)的所述自由面(4)附近;以及用于以一预定高度把一第二气体束射入所述第二管道(50)内的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0-16之一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鼓风机(20、21)设在位于所述压力容器(2)的内部,浸入了位于冷却剂(3)的所述自由面(4)之上的所述容器(6)之内的气体(5),并由设于所述容器(2)之外的马达(22、23)驱动。
18.如权利要求10-16之一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鼓风机(61)设于所述容器(2)之外;而所述辅助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在所述腔室(6)内的气体(5)和所述鼓风机(61),以及所述鼓风机(61)及其各自的所述分布系统之间的液压连通回路(60)。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连通回路(60)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62)和/或至少一个蒸汽冷凝器(63),用于排出所述反应堆产生的部分热量。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连通回路(60)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鼓风机(61)串联、并位于其上游的第二热交换器(64)。
21.一种改进的核反应堆(1、1a)内部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方法,该核反应堆(1、1a)包括一容器(2),所述容器底部内设一核反应堆堆芯(8);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30);以及用于在所述堆芯(8)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30)之间循环所述冷却剂(3)的液压循环装置(11、18);其特征在于把气体(5)的气体束均匀送入所述冷却剂(3);所述气体(5)的流束被输送到所述液压循环装置(11、18)内部的所述冷却剂(3)的一给定部分,所述液压循环装置在所述堆芯(8)之上并与其有一预定距离(D),从而可增加所述液压循环装置(11、18)之内所述冷却剂(3)的循环速度。
CNB97180981XA 1996-12-24 1997-12-23 改进的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17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TO96A001081 1996-12-24
IT96TO001081A IT1289801B1 (it) 1996-12-24 1996-12-24 Reattore nucleare a circolazione naturale migliorata del fluido di raffreddamento.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2099A true CN1242099A (zh) 2000-01-19
CN1161792C CN1161792C (zh) 2004-08-11

Family

ID=1141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8098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1792C (zh) 1996-12-24 1997-12-23 改进的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0950248B1 (zh)
KR (1) KR20000069715A (zh)
CN (1) CN1161792C (zh)
AU (1) AU7875998A (zh)
DE (1) DE69713521D1 (zh)
ES (1) ES2176804T3 (zh)
IT (1) IT1289801B1 (zh)
WO (1) WO1998028754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9149A (zh) * 2007-11-15 2011-03-30 由俄勒冈州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代表的俄勒冈州立大学 用于核反应堆的被动应急给水系统
CN102782768A (zh) * 2010-04-21 2012-11-14 株式会社东芝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及其除热方法
CN102985979A (zh) * 2010-02-18 2013-03-20 希尔莱特有限责任公司 热储存多个核反应堆系统生成能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474104A (zh) * 2012-06-08 2013-12-2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吊篮下挂分体式一体化压水堆
CN105247621A (zh) * 2013-03-15 2016-01-13 纽斯高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支撑核燃料组件
CN107110486A (zh) * 2014-12-19 2017-08-29 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 使用液态金属作为工作介质的锅炉及包括其的发电系统
CN107403649A (zh) * 2017-07-31 2017-11-28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一种液态靶标作为冷却剂的液态无窗散裂结构
CN108630334A (zh) * 2018-05-02 2018-10-09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全环境的自然循环微型一体化反应堆
CN109074874A (zh) * 2016-05-02 2018-12-21 泰拉能源公司 具有中子反射冷却剂的熔融燃料核反应堆
CN109643587A (zh) * 2016-07-05 2019-04-16 卢西亚诺·奇诺蒂 设有升高的热交换器的核反应堆
CN112086662A (zh) * 2020-08-25 2020-12-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及其燃料电池堆冷却系统
CN113267068A (zh) * 2021-04-12 2021-08-17 东南大学 一种用于核能领域的高效换热的紧凑型管壳式换热器
CN117083682A (zh) * 2021-03-15 2023-11-17 阿科姆工程合资(控股)公司 具有液态金属冷却剂的核反应堆
WO2024131546A1 (zh) * 2022-12-22 2024-06-27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核反应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46134B1 (ko) * 2001-11-16 2004-08-30 한국수력원자력 주식회사 일체형원자로 스마트의 자연순환운전을 위한 우회유로를 제공하는 피동 개폐장치
KR101439864B1 (ko) * 2012-12-27 2014-09-1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냉각기능을 갖는 조명장치
RU181304U1 (ru) * 2017-07-19 2018-07-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ижегород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Р.Е. Алексеева" (НГТУ) Ядерная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SE543526C2 (en) * 2019-09-05 2021-03-16 Blykalla Reaktorer Stockholm Ab A nuclear reactor comprising a reactor lid and an additional inner lid
CN116110623B (zh) * 2022-12-16 2024-01-26 国科中子能(青岛)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紧凑反应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64767C3 (de) * 1966-11-30 1975-12-18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Integrierte Druck- oder Siedewasserreaktoranlage
FR2284170A1 (fr) * 1974-09-03 1976-04-02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Structure de reduction des courants de convection a l'interieur de la cuve d'un reacteur nucleaire
GB2217511B (en) * 1988-04-13 1992-01-29 Rolls Royce & Ass An improved water cooled nuclear reactor and pressuriser assembly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9149A (zh) * 2007-11-15 2011-03-30 由俄勒冈州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代表的俄勒冈州立大学 用于核反应堆的被动应急给水系统
CN101999149B (zh) * 2007-11-15 2013-06-19 由俄勒冈州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代表的俄勒冈州立大学 用于核反应堆的被动应急给水系统
CN102985979A (zh) * 2010-02-18 2013-03-20 希尔莱特有限责任公司 热储存多个核反应堆系统生成能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985979B (zh) * 2010-02-18 2016-11-09 泰拉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热储存多个核反应堆系统生成能量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782768A (zh) * 2010-04-21 2012-11-14 株式会社东芝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及其除热方法
CN102782768B (zh) * 2010-04-21 2015-06-03 株式会社东芝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及其除热方法
CN103474104A (zh) * 2012-06-08 2013-12-2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吊篮下挂分体式一体化压水堆
CN103474104B (zh) * 2012-06-08 2016-08-1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吊篮下挂分体式一体化压水堆
CN105247621A (zh) * 2013-03-15 2016-01-13 纽斯高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支撑核燃料组件
CN107110486A (zh) * 2014-12-19 2017-08-29 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 使用液态金属作为工作介质的锅炉及包括其的发电系统
CN109074874A (zh) * 2016-05-02 2018-12-21 泰拉能源公司 具有中子反射冷却剂的熔融燃料核反应堆
CN109074876B (zh) * 2016-05-02 2023-04-25 泰拉能源公司 改进的熔融燃料反应堆热管理构造
CN109074876A (zh) * 2016-05-02 2018-12-21 泰拉能源公司 改进的熔融燃料反应堆热管理构造
CN109643587A (zh) * 2016-07-05 2019-04-16 卢西亚诺·奇诺蒂 设有升高的热交换器的核反应堆
CN109643587B (zh) * 2016-07-05 2023-11-10 纽克里奥有限公司 设有升高的热交换器的核反应堆
CN107403649A (zh) * 2017-07-31 2017-11-28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一种液态靶标作为冷却剂的液态无窗散裂结构
CN107403649B (zh) * 2017-07-31 2023-12-08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一种液态靶标作为冷却剂的液态无窗散裂结构
CN108630334B (zh) * 2018-05-02 2023-04-11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全环境的自然循环微型一体化反应堆
CN108630334A (zh) * 2018-05-02 2018-10-09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全环境的自然循环微型一体化反应堆
CN112086662A (zh) * 2020-08-25 2020-12-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及其燃料电池堆冷却系统
CN117083682A (zh) * 2021-03-15 2023-11-17 阿科姆工程合资(控股)公司 具有液态金属冷却剂的核反应堆
CN113267068A (zh) * 2021-04-12 2021-08-17 东南大学 一种用于核能领域的高效换热的紧凑型管壳式换热器
CN113267068B (zh) * 2021-04-12 2024-04-09 东南大学 一种用于核能领域的高效换热的紧凑型管壳式换热器
WO2024131546A1 (zh) * 2022-12-22 2024-06-27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核反应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1289801B1 (it) 1998-10-16
CN1161792C (zh) 2004-08-11
EP0950248B1 (en) 2002-06-19
EP0950248A1 (en) 1999-10-20
DE69713521D1 (de) 2002-07-25
ITTO961081A1 (it) 1998-06-24
KR20000069715A (ko) 2000-11-25
AU7875998A (en) 1998-07-17
WO1998028754A1 (en) 1998-07-02
ES2176804T3 (es) 200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792C (zh) 改进的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核反应堆
KR100594840B1 (ko) 풀 직접 냉각방식의 피동 안전등급 액체금속로잔열제거방법 및 잔열제거시스템
EA039692B1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тепловым процессом ядерных реакторов с расплавленным топливом
CN1917096A (zh) 核反应堆安全壳冷却设备及核能发电设备
CN1576543A (zh) 气体涡轮发电机
CN104885160A (zh) 具有液体金属冷却剂的核反应堆
JPH05508918A (ja) 沸騰水炉ターボポンプ再循環系
CN101293190A (zh) 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
CN1010523B (zh) 具有纵向长形容器的核反应堆
CN1091849C (zh) 用于压缩机的叶片支承件
JP3137278B2 (ja) 原子炉用蒸気発生器及びその改造方法
US7273593B2 (en) Reactor having a heat exchange medium circulation
JPH03221893A (ja) 高温ガス炉
US20040154651A1 (en) Processing liquid tank and processing system
CN211487621U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装置
CN1184646C (zh) 核反应堆外壳内的压力抑制装置
JP2923153B2 (ja) 水中曝気装置
CN114730641A (zh) 反应堆容器中的熔体保留系统
CN214714422U (zh) 一种蒸馏装置的冷凝水再利用装置
CN1542864A (zh) 带有紧急供给水装置的蒸汽发生器
CN214533564U (zh)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水泵
JP3618166B2 (ja) 高純度水素酸素発生装置
CN217735838U (zh) 通风机使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CN108397422A (zh) 一种自带散热功能的客车车载蒸发风机
CN202597124U (zh) 一种用于冷却剂疏水箱泵的单级、单吸立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NSALDO ENERGY OPE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INMECCANICA S. P. A. AZIENDA ANSALDO

Effective date: 200203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20318

Address after: Italy Genoa

Applicant after: Finmeccanica S.P.A. Aziende Ansaldo

Address before: Italy Genoa

Applicant before: Finmeccanica S. P. A. Azienda Ansald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