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3190A - 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3190A
CN101293190A CNA2008100187169A CN200810018716A CN101293190A CN 101293190 A CN101293190 A CN 101293190A CN A2008100187169 A CNA2008100187169 A CN A2008100187169A CN 200810018716 A CN200810018716 A CN 200810018716A CN 101293190 A CN101293190 A CN 101293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tator
liquid
reactor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187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7277C (zh
Inventor
倪邦庆
温文
蒋惠亮
刘学民
方银军
任国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ANYU TECHNOLOGY Co Ltd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ANYU TECHNOLOGY Co Ltd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ANYU TECHNOLOGY Co Ltd,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AN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0187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7277C/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3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3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72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727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该反应器由反应器容器主体、动力转子、定子、导流筒、气体进口管、驱动机构和密封机构几部分组成。利用驱动机构产生的高速旋转,带动转子产生的高离心力,使容器内的液体被快速离心摔出,气体进口管所对的转子中心形成真空,气体从下部被自动吸入,液体也同时从上部吸入,气液两相在转子内高湍流流动,经开有小孔的定子限流,气液两相在转腔内进行超重力接触,达到高强度的物理传质和化学反应,再由定子的小孔喷出,被强力分散形成很大的相接触面积,在容器内进一步反应,流体在容器内上部合适部位经导流筒吸流到转子内,形成了流体内循环。本发明能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化工、环境、制药、轻工等领域涉及气液反应的场合。

Description

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石油化工、环境、制药、轻工等领域的气液反应装置,特别涉及具有传质性能好,自吸能力强,带有超重力场的一种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石油化工、环境、制药、轻工等许多领域都广泛涉及气液反应,常规的气液反应器包括:气体以气泡形态分散在液相中的鼓泡塔反应器、搅拌鼓泡釜式反应器和板式反应器,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的喷雾、喷射和文氏反应器等,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填料塔反应器和降膜反应器等。近年来,出现了自吸式气液反应器、环流反应器、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等新型反应器。
在很多场合,要求在反应器内能处理大量液体时,一般选用鼓泡塔和搅拌鼓泡釜式反应器。常用的釜式反应器的气流均由压缩机或其它气体输送机械供应,在一定的容器内以机械搅拌进行料液混合与气体分散,达到反应的目的。这种方式供应的气流均需要专门的机械设备以及相应的安装场地、辅助设施、动力消耗和维护管理,有的还存在着材料腐蚀问题。因此,不用气体输送机械而以反应器的机械搅拌在运转过程中直接引入气体的气液接触设备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此问题就出现了自吸式气液反应器。
常规自吸式反应器的主要部件为多棱形空心涡轮搅拌器,在容器中它将反应料液以一定速度混合时,不断将液体和气体吸入而排出,在反应器中形成气液混合体系,实现气液接触。它比普通鼓泡搅拌器相比,实现了气体自动吸入,气液接触传质面积有了提高,改善了气液反应,但由于吸入机构是涡轮,转速受到轴稳定性的限制,所以抽吸力度不够,尤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如料液温度达到沸点而其饱和蒸汽压接近大气压时,如气源为常压,则不能吸气。
常规环流反应器是传统的鼓泡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反应器,按结构可以分为内环流和外环流反应器两种形式。如内环流气升式中心进气的反应器,内部无搅拌装置,是在传统的鼓泡塔中加入导流筒构成的。当气体通过气体分布器进入中心导流筒后,造成管内流体密度比管外低,在静压差和进入气体的动量作用下,使液体携带气泡在反应器内形成循环流动,从而达到较好的气液混合。环流反应器具有比较好的宏观流动,但不能提供强力剪切分散,所以不能获得细小的气泡或气泡群。
常规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是利用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超重力场(离心力场)代替传统气液传质设备所处的重力场,使重力加速度“g”转变为离心力场中的离心加速度“g”’,它就不再是常数,其大小(g’=rω2)随旋转角速度ω和床层结构的不同而改变,突破了重力场中“g”的限制,从而使传质过程的强化称为可能并获得重大突破,是化学设备的“晶体管”。但是,该反应器对设备加工工艺要求很高,旋转密封的地方较多,而且密封件更换频繁,这成为超重力技术攻关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兼有自吸式反应器、环流反应器和超重力反应器的主要功能,同时克服它们的有关缺点。使整体设备结构紧凑,加工工艺简单,性能可靠。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设计方案,所述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容器的主体、动力转子、定子、导流筒、气体进口管、驱动机构和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位于主体的上面,驱动机构的轴伸入主体内,在轴的下端安装动力转子,在轴的外面有安装于主体上的连接管,定子安装于联接管的下端,动力转子位于定子内,在定子的上面、连接管的外面有导流筒,在定子的下面有气体进口管,在主体与轴的结合部设置密封机构。
所述反应器容器的主体的内壁设有挡板。挡板的数量为两块或4块或6块,或6块以上。所述的定子的上部开有进液口,定子的底板上开有气体进口,气体进口与气体进口管相连,定子的周向侧面开有若干气液两相出口的定子小孔。所述动力转子带有叶片、叶轮及外圆环,叶片的内端与叶轮相切,叶片的外端与外圆环相连,外圆环上开有若干转子小孔,定子的周向侧面开有若干气液两相出口的定子小孔,转子小孔在轴向上与定子小孔的位置错位。
所述的动力转子和定子的安装间隙在0.5~2mm。所述导流筒的上端开有若干个V型溢流槽。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高速电机、连轴器、机座、测速盘、轴、滚动轴承、轴套、联接管、四氟滑动轴承,其中高速电机利用连轴器与轴连接,滚动轴承和四氟滑动轴承分别安装在轴的上部和下部,测速盘固定在连轴器的下方。所述的密封机构为旋转轴密封;旋转轴密封包括填充改性的四氟乙烯油封,或机械密封。所述容器主体包含内筒体、位于内筒体外面的夹套及位于内筒体内壁上的若干平行于轴的挡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引入了高速旋转的动力转子和定子的组合,定子结构上有进液口和进气口,动力转子的高速旋转提供强大的动力,动力转子随直径方向的动能增加而位能减少,从而使动力转子外围高动能的流体压力低于转子中心低动能的压力,产生空位状态,流体由动力转子中心向转子外围流动,导致转子中心空位,形成该区域的真空,液体和气体分别从进料口吸入,形成本装置的自吸能力;两相流体经过动力转子带有小孔的外圆环流出,在动力转子和定子小间隙(0.5~2mm)腔体内剪切、碾磨、撞击,由动力转子中心到该区域离心加速度不断增大,气液两相呈现超重力场,同时分散成细小气泡,增大气液传质面积、传质系数,提高了气液反应速率;动力转子的小孔与定子的小孔位置错位,使得流体在动力转子和定子的间隙停留时间加长;两相流体再从定子的小孔喷出,形成密集的小气泡在反应器容器主体由下而上流动,经挡板折流消除容器宏观漩涡,增长了停留时间、抑制了气泡的聚并形成均匀的气液混合体系;上升的流体经过反应后,气含量较少的液体溢流到容器液面下的流体导流筒,提供给定子的进液口,形成液相流体的循环,导流筒的V型槽使流体剪切力和剪切长度提高,同时导流筒可防止容器内的短路循环。通过这些机构和作用使得气液反应在本发明装置实现自吸、内循环、超重力的多功能,达到提高气液传质速率、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加快气液反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力转子的结构;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定子的结构;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结构示意图,主要由反应器容器主体1、动力转子5、定子6、导流筒2、气体进口管7、驱动机构4和密封机构3组成,其特征在于:主体1与驱动机构4和密封机构3相连,动力转子5与驱动机构4的轴4.9连接,并且安装在定子6内,定子6与驱动机构4的联接管4.7相连,导流筒2与定子6相连,气体进口管7设在定子6的下部。
所述容器主体1包含内筒体1.1、位于内筒体1.1外面的夹套1.2及位于内筒体1.1内壁上的若干平行于轴4.9的挡板1.3。相关工艺管口主要有进液口1.4、出气口1.5、进气口7和出液口1.6等。反应器容器主体1内设有挡板1.3,数量可为二块,也可四块或者六块,挡板数量可根据容器大小来确定,防止容器内流体的漩涡形成,增大气液两相的接触时间,抑制了气泡的聚并形成均匀的气液混合体系。
图4、5所示为定子的结构,定子6上部开有4个进液口6.1,下部定子底板6.4上开有气体进口6.3,而周向侧面开有每排16个共4排气液两相出口的小孔6.2。此结构形成的腔体使气液两相由各自的进口向径向流动,再从小孔6.2喷出,达到形成密集的小气泡且具有足够动能的目的。
图2、3所示为动力转子的结构,动力转子5带有叶片5.1、叶轮5.4及外圆环5.3,叶片5.1的内端与叶轮相切,叶片5.1的外端与外圆环5.3连接成整体,外圆环5.3上开有每排16个共3排的转子小孔5.2,该转子小孔5.2在轴向上与图3所示的定子小孔6.2的位置错位。叶片5.1因相切而偏离中心,如图2顺时针旋转可使得旋转时流体被作用的面积加大,流体获得的动能加大。
图2、3和图4、5所示的动力转子5和定子6加工安装间隙在0.5~2mm。间隙腔体内具有剪切、碾磨、撞击,由动力转子中心到该区域离心加速度不断增大,气液两相呈现超重力场,同时分散成细小气泡,增大气液传质面积、传质系数,提高了气液反应速率。
导流筒2设在定子6上,并在其上端开有数个V型溢流槽2.1,其高度位于液面下,由定子6喷出后的两相流体在容器内上升后,气含量较少的液体溢流到容器液面下的导流筒2,提供给定子6的进液口,形成液相流体的循环,导流筒2的V型溢流槽2.1使流体剪切力和剪切长度提高,同时导流筒2可防止容器内的短路循环。
驱动机构4由高速电机4.1、连轴器4.2、机座4.3、测速盘4.4、轴4.9、滚动轴承4.5、轴套4.6、联接管4.7、四氟滑动轴承4.8组成,其中高速电机4.1通过连轴器4.2与轴4.9连接,2只滚动轴承4.5和四氟滑动轴承4.8安装在轴4.9的上部和下部,滚动轴承之间有轴套4.6,测速盘4.4固定在连轴器4.2的下方。高速电机为直流伺服电机,速度可调,轴的转速通过测速盘和外加的测速探头测定转速。2只滚动轴承和四氟滑动轴承的组合,为了提高悬臂轴的旋转稳定性。滑动轴承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考虑其摩擦系数低和物料可能有腐蚀。
为了避免泄漏,密封机构3主要指旋转轴密封,其型式为填充改性的四氟乙烯油封,或机械密封,安装在联接管4.7上部。图1所示的为填充改性的四氟乙烯油封,最大使用旋转线速度30m/s,最大使用压力2.0MPa,适应大多数气液反应的要求。其它静密封部位,使用柔性垫片或O型圈可方便解决。
工作时,将各自物料液体和气体与容器1上的管口连接好,液体物料首先加入容器1,开启高速电机4.1,动力转子5高速旋转提供强大的动力,动力转子随直径方向的动能增加而位能减少,从而使动力转子外围高动能的流体压力低于转子中心低动能的压力,产生空位状态,流体由动力转子中心向转子外围流动,导致转子中心空位,形成该区域的真空,液体从导流筒2的V型槽溢入,进入定子6的进液口6.1,定子腔内充满液体后,使中心区域的真空度加大,这时开启气体进气管7,气体很快被定子的进气口6.3吸入,形成了自吸能力。两相流体经过动力转子外圆环5.3的转子小孔5.2流出,在动力转子和定子的间隙(0.5mm)腔体内剪切、碾磨、撞击,由动力转子中心到该区域离心加速度不断增大,当转速为6000rpm和转子直径50mm时,离心加速度9860m/s2即1000g气液两相呈现超重力场,同时分散成细小气泡,增大气液传质面积、传质系数,提高了气液反应速率。动力转子的转子小孔5.2与定子小孔6.2的位置错位,使得流体在动力转子和定子的间隙停留时间加长。两相流体再从定子的小孔喷出,形成密集的小气泡在反应器容器主体由下而上流动,经挡板1.3折流消除容器宏观漩涡,增长了停留时间、抑制了气泡的聚并形成均匀的气液混合体系。上升的流体经过反应后,气含量较少的液体溢流到容器液面下的导流筒,提供给定子的进液口,形成液相流体的循环,导流筒的V型槽使流体剪切力和剪切长度提高,同时导流筒可防止容器内的短路循环。由此实现自吸、内循环、超重力的多功能,达到提高气液传质速率、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加快气液反应的效果。工艺操作温度由夹套1.2加热、冷却介质控制。
利用本发明装置处理甘油法制取环氧氯丙烷工艺中的甘油和氯化氢取代反应,结果表明:相同工艺下,该气液反应达到相同甘油转化率99%,使用本发明装置的反应时间由普通气液搅拌鼓泡反应器的4小时缩短到1.5小时,同时二氯丙醇的选择性提高了25%。

Claims (10)

1、一种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容器的主体(1)、动力转子(5)、定子(6)、导流筒(2)、气体进口管(7)、驱动机构(4)和密封机构(3),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4)位于主体(1)的上面,驱动机构(4)的轴(4.9)伸入主体(1)内,在轴(4.9)的下端安装动力转子(5),在轴(4.9)的外面有安装于主体(1)上的连接管(4.7),定子(6)安装于联接管(4.7)的下端,动力转子(5)位于定子(6)内,在定子(6)的上面、连接管(4.7)的外面有导流筒(2),在定子(6)的下面有气体进口管(7),在主体(1)与轴(4.9)的结合部设置密封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设有挡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挡板(1.3)的数量为两块或4块或6块,或6块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6)的上部开有进液口(6.1),定子(6)的底板(6.4)上开有气体进口(6.3),气体进口(6.3)与气体进口管(7)相连,定子(6)的周向侧面开有若干气液两相出口的定子小孔(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子(5)带有叶片(5.1)、叶轮(5.4)及外圆环(5.3),叶片(5.1)的内端与叶轮(5.4)相切,叶片(5.1)的外端与外圆环(5.3)相连,外圆环(5.3)上开有若干转子小孔(5.2),定子(6)的周向侧面开有若干气液两相出口的定子小孔(6.2),转子小孔(5.2)在轴向上与定子小孔(6.2)的位置错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子(5)和定子(6)的安装间隙在0.5~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2)的上端开有若干个V型溢流槽(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4)包括高速电机(4.1)、连轴器(4.2)、机座(4.3)、测速盘(4.4)、轴(4.9)、滚动轴承(4.5)、轴套(4.6)、联接管(4.7)、四氟滑动轴承(4.8),其中高速电机(4.1)利用连轴器(4.2)与轴(4.9)连接,滚动轴承(4.5)和四氟滑动轴承(4.8)分别安装在轴(4.9)的上部和下部,测速盘(4.4)固定在连轴器(4.2)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机构(3)为旋转轴密封;旋转轴密封包括填充改性的四氟乙烯油封,或机械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1)包含内筒体(1.1)、位于内筒体(1.1)外面的夹套(1.2)及位于内筒体(1.1)内壁上的若干平行于轴(4.9)的挡板(1.3)。
CN 200810018716 2008-01-22 2008-01-22 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727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18716 CN100577277C (zh) 2008-01-22 2008-01-22 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18716 CN100577277C (zh) 2008-01-22 2008-01-22 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3190A true CN101293190A (zh) 2008-10-29
CN100577277C CN100577277C (zh) 2010-01-06

Family

ID=40063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1871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7277C (zh) 2008-01-22 2008-01-22 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7277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1538A (zh) * 2011-02-21 2011-08-17 江南大学 用于分散纳米粉末的自吸式反应器
CN102302915A (zh) * 2011-06-22 2012-01-04 江南大学 间歇式液相超重力实验室反应器
CN102580659A (zh) * 2012-03-19 2012-07-18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有气相参与的超重力场传质与反应装置
CN102580657A (zh) * 2012-03-19 2012-07-18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无气相参与的超重力场传质与反应装置
CN104474979A (zh) * 2014-12-17 2015-04-01 江南大学 脉冲撞击超重场环流反应器
CN106824024A (zh) * 2017-01-26 2017-06-13 浙江绿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反应器
CN107442240A (zh) * 2016-05-31 2017-12-08 上海弗鲁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筋组织剪切破碎机及其工作头
CN112999931A (zh) * 2021-02-25 2021-06-22 华侨大学 一种搅拌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14849623A (zh) * 2022-04-18 2022-08-05 黄迎春 一种液相反应容器
CN114849623B (zh) * 2022-04-18 2024-06-07 上海齐达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反应容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1538A (zh) * 2011-02-21 2011-08-17 江南大学 用于分散纳米粉末的自吸式反应器
CN102151538B (zh) * 2011-02-21 2013-07-17 江南大学 用于分散纳米粉末的自吸式反应器
CN102302915A (zh) * 2011-06-22 2012-01-04 江南大学 间歇式液相超重力实验室反应器
CN102302915B (zh) * 2011-06-22 2013-05-15 江南大学 间歇式液相超重力实验室反应器
CN102580659A (zh) * 2012-03-19 2012-07-18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有气相参与的超重力场传质与反应装置
CN102580657A (zh) * 2012-03-19 2012-07-18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无气相参与的超重力场传质与反应装置
CN104474979A (zh) * 2014-12-17 2015-04-01 江南大学 脉冲撞击超重场环流反应器
CN107442240A (zh) * 2016-05-31 2017-12-08 上海弗鲁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筋组织剪切破碎机及其工作头
CN106824024A (zh) * 2017-01-26 2017-06-13 浙江绿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反应器
CN112999931A (zh) * 2021-02-25 2021-06-22 华侨大学 一种搅拌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14849623A (zh) * 2022-04-18 2022-08-05 黄迎春 一种液相反应容器
CN114849623B (zh) * 2022-04-18 2024-06-07 上海齐达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反应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7277C (zh) 2010-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7277C (zh) 自吸式内循环超重场气液反应器
CN101444715B (zh) 自吸式搅拌反应器
CN105008032B (zh) 搅拌釜反应器
CN102836665A (zh) 气压驱动气流-桨叶混合搅拌器
CN201300057Y (zh) 自吸式搅拌反应器
CN111298706A (zh) 一种浮动式自吸射流搅拌装置
CN113477188B (zh) 一种浸没式旋转填充床反应器及应用
CN102233245B (zh) 高效柔性结构气、固、液搅拌机
CN103691343A (zh) 同心双轴气液搅拌装置
CN113385077A (zh) 一种纳米驱油剂制备装置
CN207371511U (zh) 一种气液分散用双层桨自吸式搅拌釜
CN203777722U (zh) 一种用于料浆消除泡沫的消泡设备
CN203389553U (zh) 一种同轴心双轴双动搅拌装置
CN204208501U (zh) 一种高效率防堵固液搅拌机
KR100581748B1 (ko) 자흡기능과 교반기능이 구비된 유체공급장치와 이를이용한 포기장치
CN203459011U (zh) 一种高效自吸式搅拌装置
CN114247412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型反应釜
CN104907031A (zh) 可连续进料的低返混的中速反应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4353377B (zh) 一种具有搅拌板的搅拌装置
CN103406050A (zh) 一种高效自吸式搅拌装置
CN101745292B (zh) 用于乙烯酮连续吸收的多级开式涡轮转盘搅拌塔及其应用
CN2810740Y (zh) 立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
CN204320167U (zh) 一种双叶片高效率搅拌机
EA031657B1 (ru) Реактор для смеши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газа и тверд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212215354U (zh) 一种浮动式自吸射流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Taizhou Green Island Cosmetic Co., Ltd.

Assignor: Zhejiang praise Yu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Jiangnan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201033000168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elf-suction type inner circulation overweight field gas-liquid reacto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81029

Record date: 20100818

EM01 Chang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hange date: 20120216

Contract record no.: 2010330001684

Assignee after: Zhejiang Ludao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ee before: Taizhou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Change date: 20120215

Contract record no.: 2010330001684

Assignee after: Taizhou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ee before: Taizhou Green Island Cosmetic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