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2214C - 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2214C
CN1232214C CN 01131251 CN01131251A CN1232214C CN 1232214 C CN1232214 C CN 1232214C CN 01131251 CN01131251 CN 01131251 CN 01131251 A CN01131251 A CN 01131251A CN 1232214 C CN1232214 C CN 12322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port
exhaust
dust catcher
auxiliary exhaust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312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8814A (zh
Inventor
近藤也寸志
平野章浩
谷口善宏
山村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032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29166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211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31569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78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8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22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22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尘器,具有:将从电动送风机(2)排出的排气予以净化的排气过滤器(13);将通过排气过滤器(13)的排气(10)予以排出的主排气口(9);将通过排气过滤器(13)的排气(10)通过气压式调节阀(19)而排出的副排气口(23),即使主排气口(9)被堵住的状态下也可实现始终清洁的排气。当在主排气口(9)被堵住的状态下运转时,通过从副排气口(23)将排气(10)经气压式调节阀(19)而排出,从而防止排气压力的过分上升。

Description

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的排气处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尘器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图4中,吸尘器本体1(下面称作本体1)内藏有吸引尘埃的电动送风机2,在电动送风机2的前方形成有将吸引后的尘埃予以收集的集尘室3(用虚线表示),在后方形成有将排气10予以排出的排气口9。一般,所述排气口9的总面积约是6300mm2。4是为与集尘室3连通而装拆自如地与本体1连接的连接管,且连接具有可挠性的软管5的一端。在软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握柄6,集尘室3内与握柄6通过软管5、连接管4而连通。7是装拆自如地与握柄6连接的吸引管,在吸引管7的前端装拆自如地连接有地面用吸入构件8,且与集尘室3内连通。图5是上述本体1的主要部分剖切的俯视图。与容纳电动送风机2的电动送风机室一并配设容纳电源线绕线轮11的电源线绕线轮室12。在设于电动送风机2后方的排气口9的跟前配设有清洁排气10的排气过滤器13,在位于电动送风机2侧方的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与排气口9分开的将排气10排出到大气的漏泄孔15,从漏泄孔15出来的排气10不通过排气过滤器13排出。图6是上述本体1大致直立状态地放在地面上时的主要部分的剖切俯视图。在以大致直立状态使用本体1时,由于排气口9被地面14堵住,故排气10从排气口9与地面14之间的一点间隙和漏泄孔15排向本体1外。另外,排气有时还从本体1的外壳的接合部16(图4)漏出。这些情况由于从小面积部分排出高压力的排气,故有时会产生因异常的摩擦风声和接合部16的变形等高排气压力所带来的不良情况。另外,若将所述排气口9作成管道,则一般笔直的内衬的管道的衰减率在将管道的截面积设为S(m2)、其周长设为P(m)、管道的长度设为L(m)、内衬的交混回响吸音率设为α时,用衰减率=1.05*α1.4*P*L/S来表示。为了低噪音化,我们可从该式知道将排气口9的通道长度做长,在内面贴附排气过滤器13,但若将排气口9的长度做长以降低噪音,则本体1变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是主排气口及副排气口都排出通过排气过滤器的清洁的排气、在任何一个排气口被封锁的情况下也可正常地将排气排出且不会使吸尘器本体大型化从而降低噪音的吸尘器。
本发明的吸尘器具有:产生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将从电动送风机排出的排气予以净化的排气过滤器;将由排气过滤器净化的排气排向大气的主排气口;以及通过气压式调节装置将排气排向大气的副排气口。因此,仅通过排气过滤器的清洁的排气被排向大气。排气通常从主排气口被排出,但在主排气口被封住而使排气压力上升时,气压式调节阀打开,排气从副排气口排出。由此,当排气压力过分上升时,可避免随之产生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吸尘器本体的大致直立状态时主要部分的剖切俯视图。
图2是该吸尘器本体的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排气孔的剖视图。
图4是现有的吸尘器的外观侧视图。
图5是该吸尘器本体的主要部分的剖切俯视图。
图6是该吸尘器本体的大致直立状态时的主要部分的剖切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图1~图3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同的结构构件标上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第1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吸尘器本体的外观图。在本体1的后面大部分设置有主排气口9,在本体1的后方上部及本体1内的离开电源线绕线轮室12的电源线取出口设有副排气口23。主排气口9和副排气口23用许多小孔构成,主排气口9的排气面积大于副排气口23的排气面积。另外,主排气口9的外壳壁厚大于副排气口23的外壳壁厚。本体1后方上部上方具有副排气口23的外壳构件利用未图示的卡合爪而可装拆地安装在本体1上。图1是本发明吸尘器本体的大致直立状态时的主要部分的剖切俯视图。在本体1的前方形成有集尘室3,在集尘室3的后方,在本体1内的右侧后方部上配设有电动送风机2。在电动送风机2的后方配设有将来自电动送风机2的排气10予以净化的排气过滤器13,还在排气过滤器13的后方,在本体1的外壳后面设有排出排气10的主排气口9。另外,在本体1的外壳后面与排气过滤器13之间形成空间,除主排气口9的本体1的外壳后面形成排气部20,如图所示,在主排气口9被堵塞时,有排气部20和地面形成排气通道18。所谓主排气口9被堵塞的状态,是本体1的外壳后面20放置在地面上的站立状态,在该站立状态下,将与本体1前方连接的软管向上方伸出来清扫天花板。另外,在本体1的后部配设有容纳电源线绕线轮11的电源线绕线轮室12,是将容纳电动送风机2的电动送风机室和电源线绕线轮室12并设在左右的状态。排气通道18与电源线绕线轮室12连通,通过排气通道18的排气10从兼作设在电源线绕线轮室12后面一部分上的电源线出口的副排气口23如箭头所示那样向大气排出。另外,排气通道18的副排气口23也可是本体1的侧面或下面。在排气通道18上设有气压式调节阀19。气压式调节阀19也可是具有通气阻力的构件的过滤器(未图示)。即使在排气通道18上形成将通道面积做小的缩小部24,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在排气通道18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通道面积急剧扩大的膨胀室21。通过在膨胀室21内贴附隔音材料22,可进一步提高膨胀室21的效果。采用上述结构所带来的作用如下。由于主排气口9及副排气口23都排出通过排气过滤器13的清洁的排气10,故可提供清洁的排气10的吸尘器。另外,由于设有多个副排气口23,故使排气10排出的总排气口面积变大而使排气风速减速,可减少排气口处的摩擦风声。此外,由于将副排气口23的排气面积做得小于主排气口9的排气面积,故可通过增加从副排气口23排出的排气10的通气阻力而使排气风速减速,防止因形成副排气口23所带来的二次摩擦风声的增加和垃圾的飞扬。另外,由于用具有许多小孔的构件形成副排气口23,故通过做小副排气口23的每一个的孔的排气面积,而使电动送风机2所产生的声波更多地在本体内部与外壳冲撞,通过防止声波泄漏到本体1外而获得噪音的降低。此外,由于还将主排气口9的外壳壁厚做得大于副排气口23的外壳壁厚,故可增加排气面积较大的主排气口9的强度和减少噪音的穿过。另外,通过做薄副排气口23的外壳壁厚,可获得本体的轻量化。还有,由于具有副排气口23的构件是分体构件,故可在副排气口23内插入其他的过滤器等,可获得排气的清洁化。还可维修保养副排气口23和过滤器等。此外,在使本体1大致直立的状态(站立状态)下运转、主排气口9被地面14堵住时,由于排气10通过排气通道1 8而向大气排出,故在主排气口9与地面14之间的一点间隙的小面积部不会排出高压力的排气10,从而可防止摩擦风声等的异常声。另外,由于高温的排气10通过排气通道1 8而向外部排出,故本体1的内部温度及压力是与通常使用状态相同的,可防止电动送风机2的异常、寿命下降和本体1的外壳变形。再有,由于通过排气通道18的排气10通过排气过滤器13而排出,故排气10始终是清洁的。又通过在排气通道18上设置气压式调节阀19,则本体1的通常使用状态、即本体1的内部压力在通常压力以下,排气通道18的气压式调节阀19未被打开,故排气10不通过排气通道18。但是,在大致直立使用的场合等,在主排气口9被地面14堵住时,因本体1的内部压力上升而使排气通道18的气压式调节阀19打开,排气10就通过排气通道18而向外部排出。于是,在通常运转状态下,使用者在来自主排气口9以外的排气10不影响心情下就可使用。当在排气通道18上设置具有通气阻力的过滤器(未图示)时,只要使来自排气通道18的排气10的排出量变更到通气阻力不同的过滤器就可进行调节排出量,由于排气通道18的排气10通过排气过滤器13而被排出,故排气10始终是清洁的。另外,当在排气通道18上形成通道面积较小的缩小部时,由于抑制排气10的通气阻力,故可抑制本体1在通常使用时排气10向排气通道18的流入,可提供无需特别给予通气阻力的构件的价廉的产品。此外,由于通过使排气通道18与电源线绕线轮室12连通并将电源线绕线轮室12的出口作成副排气口23,而可在相同的空间共同具有排气通道18和电源线绕线轮室12,故不必特别形成排气通道,从而可防止本体1的大型化。另外,由于将副排气口23设在本体1上方,故从副排气口23出来的排气10向上方排出,从而可防止垃圾的飞扬。另外,当在使本体1大致直立使用时且从副排气口23排出排气10时,由于本体1上方的副排气口23位于横向,故排气10可从副排气口23横向地排出。又,当在本体1的旁边形成副排气口23时,在使本体1大致直立使用时,由于副排气口23位于横向将排气10排出,故排气10产生的噪音横向较强而上方较弱,可使本体1上方的使用者难以听到噪音。又,当在本体1下方形成副排气口23时,由于通常使用时副排气口23位于下方,故排气10向下方排出,排气10产生的噪音上方较弱,使本体1上方的使用者难以听到噪音。在使本体1大致直立使用时,由于副排气口23位于横向,故可获得与副排气口23形成在本体1旁边的情况相同的效果。此外,通过在排气通道18的一部分上形成将通道面积急剧扩大的膨胀室21,从而在膨胀室21入口急剧使排气10膨胀,在内部通过使声波复杂地反射而打乱已整流的声波,在出口取出其一部分,从而获得较小声能的这种消音器消音的效果,可降低从副排气口23出来的噪音。另外,利用膨胀室21内的隔音材料22,可进一步降低噪音。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容纳电源线绕线轮11的电源线绕线轮室12,除了通过卷绕在电源线绕线轮11上的电源线而将电力供给于电动送风机2等以外,为容纳将电力供给电动送风机2等的电池,也可配设容纳电池的电池室来代替电源线绕线轮11,只要是将电力供给于电动送风机2等的电源供给部容纳室即可。
(第2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的构成主排气口9和副排气口23的排气孔25的深度方向的剖视图。为降低与排气30一起排出到大气的噪音,在可能的范围内将吸尘器本体1的外壳一部分做成厚壁,当将该厚壁视为排气孔25的深度A26时,以与排气30的流动相垂直的平面将排气孔25切断后的排气孔25的口径φB27,通过做成排气孔25的深度A26的一半以下而假定形成排气管道。所谓的与排气30一起排出到大气的噪音,在排气孔25内被衰减或因干涉而被降低,若该排气孔25的深度A26是排气孔25的口径φB27的2倍,效果很大,但其比例越大,吸尘器本体1的重量就越大,是大型化的原因。成为排气孔25的深度A26的通常外壳的壁厚是2.5~5mm,排气孔25的口径φB27与其对应是1.2~2.5mm。考虑到气流的流动,排气孔25的形状最好做成不产生涡流的圆形。但是,从加工的容易度看,也可是方形或六角形等的多边形,可获得同样的效果。接着,若在排气孔25的深度A26上增加具有无限折流板的开口端的修正,将排气孔25的实际深度A26设为L,排气孔25的开口端的直径φD28大致等于口径φB27,若口径φD28=φB27=b,则开口端的修正后的排气孔25的长度1是1=L+0.85*b/2,排气孔25的口径φB27是排气孔25的深度A26的一半以下,将b设成最大,则从b=L/2的2式可知,1=L+0.85*b/4,1=1.22*L,由于表观的排气孔25的深度是实际的深度A26的约1.2倍,故也可将排气孔25的深度A26做得比实际短地形成排气管道。于是,口径φB27成为:b≤1/2,b≤1.22*L/2,b≤0.61*L=3/5*L,排气孔25的口径φB27也可是排气孔25的深度A26的3/5以下(或者,排气孔25的深度A26是口径φB27的3/5以上)。另外,由于以2°至8°的角度29使排气孔25向上方倾斜,故排气30以该角度被排出到吸尘器本体1外。如果将排气孔25的向上方的倾斜角度做成小于2°,则会因该排气30而扬起地面上的细尘,另一方面,若将排气孔25的向上方的倾斜角度做成大于8°,则排气30会向上方飞舞,使使用者感到不适。通过以2°至8°的角度29使排气孔25向上方倾斜,从而可防止因排气所产生的地面上的细尘的飞扬,并且不会使排气向上方吹起。与现有技术例子相比,构成主排气口9和副排气口23的排气孔25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与现有技术例子相同,是6300mm2,但由于排气部10的总面积变大,故排气的流速下降,实现了低噪音化。另外,当例如为了轻量化而将壁厚做成2.5mm时,若口径φB27设为2.5×3/5=1.5的φ1.5mm,则1个排气通道的面积是1.8mm2,排气孔25的总数是6300/1.8=3500个。另外,当做成壁厚为最大厚度的5mm时,若口径φB27设为5×3/5=3的φ3mm,则排气孔25的面积是7mm2,排气孔25的总数是6300/7=900个。

Claims (15)

1.一种吸尘器,其具有:
产生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
将从所述电动送风机排出的排气予以净化的排气过滤器;
将由所述排气过滤器净化的排气排向大气的主排气口;以及
通过气压式调节装置将所述排气排向大气的副排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副排气口设置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吸尘器本体上方形成副排气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吸尘器本体下方形成副排气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吸尘器本体侧方形成副排气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副排气口的排气面积小于主排气口的排气面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由许多小孔形成副排气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主排气口的外壳壁厚大于副排气口的外壳壁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副排气口的上游侧配设有具有通气阻力的构件作为气压式调节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副排气口的上游侧的一部分上设有通道面积减小的缩小部作为气压式调节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容纳电源供给部的电源供给部容纳室设有副排气口。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当在主排气口被封住的状态下运转时,排气从副排气口排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副排气口的上游侧配设有气压式调节阀。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副排气口的上游侧形成有通道面积扩大的膨胀室。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将具有副排气口的构件作成分体构件。
CN 01131251 2001-04-02 2001-08-30 吸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22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3244/01 2001-04-02
JP2001103244A JP2002291661A (ja) 2001-04-02 2001-04-02 電気掃除機
JP121166/01 2001-04-19
JP2001121166A JP2002315697A (ja) 2001-04-19 2001-04-19 電気掃除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8814A CN1378814A (zh) 2002-11-13
CN1232214C true CN1232214C (zh) 2005-12-21

Family

ID=26612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3125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2214C (zh) 2001-04-02 2001-08-30 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3221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44130B1 (ko) * 2006-12-06 2008-07-04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팬 모터용 케이스 조립체
CN105212834B (zh) * 2015-11-12 2017-11-14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DE102016100780A1 (de) 2016-01-19 2017-07-20 Festool Gmbh Sauggerä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8814A (zh) 2002-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3520C (zh) 管道风扇
CN101072952B (zh) 风扇组件
CN1630483A (zh) 一种过滤器外壳
CN1912491B (zh) 通风设备
CN1232214C (zh) 吸尘器
JP2002021790A (ja) 遠心式送風機
JP4432702B2 (ja) 送風ダクト
CN101198794A (zh) 送风装置和具有该送风装置的空调机用室外单元
EP2090839B1 (en) Air conditioner
CN200980632Y (zh) 吸尘器用管状消音器
CN208967999U (zh) 风道结构和空调
JPH07190441A (ja) 換気装置
CN2778180Y (zh)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筒
JP2001317494A (ja) 遠心式送風機
CN206887854U (zh) 一种吸尘车多级消音系统及吸尘车
CN205445971U (zh) 一种无风叶排气扇
CN2174948Y (zh) 吸尘器消音风道
JPH06281187A (ja) 天井吊隠蔽小型空調装置
JPH07190445A (ja) 誘引換気装置
CN220706745U (zh) 一种带有消音结构的排气管道
CN107059734A (zh) 一种吸尘车多级消音系统及吸尘车
CN213873129U (zh) 空气导流器、室内机及节能静音空调器
CN208936295U (zh) 空调器
CN2773541Y (zh) 可拆卸式微穿孔板消声器
CN1188603C (zh) 空调机用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