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1402A - 整体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整体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1402A
CN1231402A CN99104029A CN99104029A CN1231402A CN 1231402 A CN1231402 A CN 1231402A CN 99104029 A CN99104029 A CN 99104029A CN 99104029 A CN99104029 A CN 99104029A CN 1231402 A CN1231402 A CN 1231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ain casing
inner casing
packag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4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4215C (zh
Inventor
高桥典夫
丸山裕
毛冢和彦
吉田和正
大馆一夫
须永照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231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1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42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42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包括热循环在内的整体式空调器,包括:主壳体;里边形成一对风路并设在主壳体中的内壳;设在主壳体中在内壳中形成一对风路中产生风的室内风扇;设在主壳体的中心轴附近的前表面上的空气入口;以及,设在主壳体的两侧的前表面上的一对空气出口,两出口大小基本上相等,其中:室内风扇偏离主壳体的中心轴,且在内壳中形成的一对风路的形状是不对称的,借此使两个空气出口获得彼此基本上相等的风。

Description

整体式空调器
本发明涉及在一个外壳内把热循环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安装在一起的空调器,具体来说涉及至少有向房间内吹出调节的空气的两个出口的整体式空调器。
按现有技术,这种空调器已经是公知的,即,在一个外壳中把热循环的一个室内单元和一个室外单元安装在一起,把它们形成为要安装或装配到例如一个窗台上的一个单元。作为这样一种空调器的例子,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出版物No.昭59-18214(1984)中公开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有一个多叶片式风扇,该风扇分为两个涡旋部分,用于通过设在箱体表面的两侧(即右侧和左侧)的两个空气出口向房间内吹出冷却后的空气。借助于上述的结构,从箱体的中央(即,在箱体表面的中央形成的一个空气吸入口或空气入口)吸入房间中的空气,然后又通过两侧的出口向房间内吹回空气,从而实现了改善房间内部温度分布的效果(即,冷却或加热房间温度)。
为了以最简单的方式实现这种结构,借助于设在外壳内的一个内壳在左、右两侧对称地形成一对风路,同时在空调器的中心轴上,具体来说在其主壳体的中心轴上设置室内风扇。
然而,在这种整体式空调器的实际产品中,尤其是在形成左、右对称的风路的空调器实际产品中,当要求这样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结构紧凑(即,尺寸小)时,有时就难以把室内风扇设置在主壳体的中心轴上。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把空气分开,让空气以相等的份额抵达位于两侧的出口,然而,这需要相当大的空间。但在另一方面,如果为了在两端的空气出口获得均匀的或相等的风量而需要较大的空间,那么,就难以在各电气部件和确定风路的内壳之间保持足够大的间隙或距离。如果它们彼此靠的很紧,就要在电气部件的附近凝结露滴,尤其是当空调器处于致冷工作时就更是如此。这就是说,还存在着凝结的露滴进入电气部件中的可能性,由此可引起空调器误操作或故障。
进而,对于常规的空调器的结构,尤其是本发明涉及的整体式空调器,可能发生一种所谓“短路”的现象,即,在两侧空气出口吹出的空气直接地返回到空气入口,被再次吸入,由此引起减小空调能力的问题,即减小了空气的冷却或加热的能力。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以可获得一种小型的或者结构紧凑的空调器,其中的室内风扇的位置偏移到壳体的任一侧。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其制作和组装容易,同时还能在其出口的两侧获得均匀的风量。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也是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在机械强度方面有优越性,特别是它的组装方法极佳。
然而,本发明的下一个目的也是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不会减小空气调节的能力,特别是不会产生上述“短路”现象。
按照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包括热循环,包括:
主壳体;
内壳,用于形成一对风路,它设在所说主壳体中;
室内风扇,它设在所说主壳体中,用于在所说内壳中形成的所说一对风路中产生风;
空气入口,它设在所说主壳体的中心轴附近的前表面上;以及
一对空气出口,它们设在所说主壳体的两侧的前表面上,大小基本相等,其中:所说室内风扇的位置偏离所说主壳体中心轴,并且在所说内壳中形成的所说一对风路在形态上是不对称的,借此在两个空气出口获得风量基本上彼此相等的风。
并且,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以上所限定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在两个空气出口获得的风量比的范围为5.1∶4.9至6∶4。
此外,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以上限定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假定空调器的高度为1,则空调器的宽度为1至2,室内风扇的直径为0.5至0.8。
进而,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以上限定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假定室内风扇的直径为1,则在所确定的风路的一侧的在内壳和室内风扇之间的最窄间隙为从0.05到0.2,而在其另一侧在内壳和室内风扇之间的最窄间隙为从0.1至0.3。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以上限定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内壳由3个部分构成。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的另一个目的,按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整体式的空调器,其中包括热循环,包括:
主壳体;
隔板,隔板设在主壳体中,把主壳体分为外侧和内侧;
室外热交换器,它设在所说主壳体的所说外壳中;
室外风扇,它设在所说主壳体的所说外侧中的所说室外热交换器附近;
内壳,用于在其中形成一对风路,并且设在所说主壳体中;
室内风扇,它设在所说主壳体中,用于在所说内壳中形成的所说的一对风路中产生风;
室内热交换器,它设在所说室内风扇附近;
空气入口,它设在所说主体的中心轴附近,在其前表面上;以及
一对空气出口,它们设在所说主壳体两侧,在其前表面上,它们的尺寸基本上相等,其中:进一步还提供一个支撑板,支撑板从室外侧开始穿过所说隔板延伸到室内侧,至少与所说室外热交换器和所说室外风扇之一相连,并且与所说室内热交换器相连。
并且,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以上限定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说支撑板在所说主壳体中位于顶部,并且伸展到主壳体的任意一侧。
进而,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以上限定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说热循环压缩机的位置被偏移到所说主壳体中的任一侧,并且,所说支撑板偏移到设置所说压缩机的那一侧。
进而,按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包括一个热循环,包括:
主壳体;
内壳,用于在内壳中形成一对风路,内壳设在所说主壳体中
室内风扇,它设在所说主壳体中,用于在所说内壳中形成的所说的一对风路中产生风;
空气入口,它设在所说主壳体的中心轴附近,在其前表面上;以及
一对空气出口,它们设在主壳体的两侧,在其前表面上,它们的大小基本上相等,其中:在所说主壳体的前表面上固定有前面板,所说前面板有弯曲的表面。
按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以上限定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说前面板的弯曲表面成弧形,它在中央部分的高度大于它在两侧的高度。
此外,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以上限定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在所说前面板上还包括一个过滤器。
附图简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平面图,用于表示它的结构;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前视图,用于表示其中形成的风路;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透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用于在其中形成风路的内壳的透视图;
图5是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平面图,用于表示它的结构;
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透视图;
图7(a)和(b)是第二实施例及其变型的空调器前视图;
图8是用于形成第二实施例中的风路的内壳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带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
图9(a)和(b)是第二实施例及共变型的空调器的前视图,具体表示出其尺寸的相互关系的例子;
图10也是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前视图,具体表示出尺寸的一个例子,特别是风路的尺寸例子;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变型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13也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型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14是表示按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透视图;以及
图15是图14中的第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一个垂直剖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全面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图1-4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空调器10包括:设在壳体(空调器主体)11的内侧中的室内风扇1、设置在室内风扇1前方的室内热交换器4,用于形成向左和向右的一对气路或风路的内壳7。室内风扇1连接到设在隔板9之后的风扇电机3,风扇电机3进而连接到室外风扇2,以驱动它们转动。此外,为了完成热循环,除了室内热交换器4以外,进一步还要提供压缩机6和室外热交换器5,压缩机6设置在两者的中央,即在室内热交换器4和室外热交换器5之间。在它们之间用循环管8进行管道连接,可以循环。用上述隔板9把空调器10分为室内侧(附图下侧)和室外侧(附图上侧)。
如从图1清晰可见,由于压缩机6在壳体(即,空调器主体)11中占据一部分或一位置,要在壳体11内对称地(即在中心轴上或沿中心轴;中心轴在附图中用点划线C表示)定位室内风扇1、特别是还要保持室内风扇1和它的周围部件(即,压缩机6和循环管8)之间有足够大的距离是很困难的,因此,室内风扇1的位置要从中心轴C移动,以获得结构紧凑的、特别是具有小尺寸壳体11的空调器10。
下面,针对上述空调器的结构,说明其工作。
在空调器10的室内侧,通过内壳7把通过位于室内风扇1之前的室内热交换器4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分为两股(2个)气流。即,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时经温度降低或调节后的空气,这些空气从设在空调器10的前表面(具体来说,即空调器的壳体11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的两个空气出口分开,并且再次吹回室内。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本发明,虽然如图1所示室内风扇1的位置偏离了点划线C的中心轴,但形成风路的内壳7在此结构中是不对称的。如具体从图2可以更加详细地看见的那样,在内壳7内部具体由其内表面确定的风路(在图2中由虚线表示)具有在左侧和右侧之间彼此不同的各自构形,即左、右形状、大小、横截面面积、和长度均不相同。即通过改变或变化由内壳7确定的风路的相应构形,就可能调节通过设在空调器10两侧的出口吹出的风,特别是调节风量。
在图2中,通过改变离开空调器10或其壳体11的中心轴的距离(例如从17-35mm),来确定室内风扇1的位置,并通过改变在两侧由内壳7确定的风路的形态,即形状、大小、横截面积、和/或长度,来调节排风出口的风量。然而在本发明中,如由图2可见,在壳体11的前表面上的两侧对称地提供两个空气出口,形成的这两个出口的大小彼此基本上相同。
另外,参照图3,图3以透视图形式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显然,在空调器10的前表面的中心附近设置或形成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一个空气入口13,并且在该前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几乎彼此对称地设置或形成用于吹出已调节过的空气的第一出口14a和第二出口14b,并且两个出口具有相同的大小(例如每个开口的宽度为66mm)。在此图中,标号15表示空调器10的电气部,其中包括微计算机的控制器,等。
但是,按照本发明,借助于上述的这种结构,即室内风扇1偏离中心轴,有可能通过适当改变并确定风路的相应形态,即风路的形状、大小、横截面积、和/或长度(它们是在内壳7内的两侧确定的)来随意调节或调整在第一出口14a和第二出口14b的风量。
进而,图4表示内壳7的透视图,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内壳7和空调器10的电气部15一起是从苯乙烯形式或从泡沫聚苯乙烯形成的。从图中显然还可以看出,内壳7的第一出口14a和第二出口14b的位置在其两侧是彼此对称的,电气部15的位置在紧挨着第一出口14a之下所确定的空间中。
借助于这样一种结构,如以上所述,有可能分别调节或调整内壳7的第一出口14a和第二出口14b的风速。通过使两个出口的风速不同,特别是,使第一出口的风量略微比第二出口的风量高一点,就有可能在邻近或靠近电气部15的第一出口14a处防止露滴凝结或减小露滴数量,以保护电气部15不会进入露滴。
然而,当使第一出口14a吹出的风量高于第二出口14b的风量时,会使站在空调器10前的人产生分开的感觉或者奇怪的感觉,会感到从左侧到右侧是不同的。因此,按照本发明,最好把从第一出口14a吹出的风量调节成高于从第二出口14b吹出的风量,且使二者之比为从5∶5到6∶4。借助于这样一个风量差范围,可把第一出口14a和第二出口14b之间的风的温度差压缩在1℃之内,这不会产生任何分开的感觉或奇怪的感觉。
下面,参照图5-10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这些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和上述如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
在此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了空调器10的形状的更加具体的细节,具体来说,即主体11的大小、室内风扇1的各个部分的直径和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5表示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在图5中,空调器10也包括:定位在壳体(或空调器主体)11内侧的室内风扇1、设置在室内风扇1前的室内热交换器4、和用于形成气路的内壳7。室内风扇1连接到设在隔板9之后的风扇电机3,风扇电机3进而连接到室外风扇2,以驱动它们转动。此外,作为致冷循环,除了室内热交换器4以外,还要提供压缩机6和室外热交换器5,压缩机6设置在两者的中央,即在室内热交换器4和室外热交换器5之间。在它们之间还用循环管8进行管道连接,以进行循环。用上述隔板9把空调器10分为室内侧(附图下侧)和室外侧(附图上侧)。
如从图5也清晰可见,由于压缩机6在壳体(即,空调器主体)11中占据一部分或位置,要在壳体11内对称地定位室内风扇1、特别是还要保持室内风扇1和它的周围部件(即,压缩机6和循环管8)之间有足够大的距离是很困难的,因此,室内风扇1的位置要从中心轴C(附图中用点划线C表示)移动,以获得结构紧凑的、特别是对于小尺寸壳体11的空调器10。
下面,针对上述空调器结构,说明它的工作。
在空调器10的室内侧,通过内壳7把通过设置在室内风扇1之前的室内热交换器4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分为两股(2个)气流。即,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时经温度降低或调节后的空气,这些空气从设在空调器10的前表面(具体来说,即空调器的壳体11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的两空气出口分开,并且再次吹回室内。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本发明,虽然如图5所示室内风扇1的位置偏离了点划线C的中心轴,但形成风路的内壳7在此结构中是不对称的。更加详细地说,由内壳7确定的风路具有在左侧和右侧之间彼此不同的各自形态,即左、右侧的形状、大小、横截面面积、和长度均不相同。即通过改变由内壳确定的风路的相应形态,就可能调节或均衡通过设在空调器10两侧的出口吹出的风,特别是改变或均衡风的速度和风量。
图6表示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10的主体11的透视图;从图6显然可以看出,在左侧和右侧相对于入口13对称地形成或设置具有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出口14a和14b,所说入口13形成和设置在主体11的中心轴附近,具体来说在其前表面的中心轴上。
进而,图7(a)表示的是以上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10的前视图,图7(b)表示的是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变型的空调器10的前视图。从该实施例及其变型还可看出,在图7(a)中的左侧和右侧对称地形成或设置具有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出口14a和14b,而在图7(b)中的上侧和下侧对称地形成或设置具有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两个出口,所说对称是针对在主体11的中央部分附近形成或设置的入口13而言的,和室内风扇1自中心轴的位置移动无关。
进而,图8以分解的状态表示内壳7的细节,其中的内壳7由第一内壳部分71、第二内壳部分72、和第三内壳部分73构成,第一内壳部分71位于室内热交换器4的下面,第二内壳部分72从第一内壳部分71的上部向上延伸包围室内风扇1的中央部分,第三内壳部分73位于第二内壳部分72之上。内壳7的这些部分也是如以上所述由苯乙烯、或泡沫聚苯乙烯制成的。
针对这样一种内壳7的结构,有可能很容易地从其上侧开始依下列次序组装内壳7:第一内壳部分71、室内热交换器4、第二内壳部分72、和第三内壳部分73,因此在组装方法方面有优越性。具体来说,当在第一内壳部分71上组装第二内壳部分72时,可通过检查或确定室内风扇1等部件之间的距离或间隙而组装内壳7。
图9(a)和9(b)表示按本发明的空调器10的形状的实例,尤其是尺寸,其中包括它的高度H和宽度W、以及室内风扇1的直径D、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经验来看,当假定空调器10的高度H是1时,则选择宽度W为从1到5,而直径D为从0.05到0.95(在图9(a)中),并且选择宽度W为从0.7到3,而直径D为从0.3到0.95(在图9(b)中)。更加优选地,宽度W约为从1到2,直径D最好约为从0.5到0.8。此外,作为一种信息,空调器10的深度D相对于高度H来说约为1.5到2.0。作为一种信息,例如,一个空调器10的尺寸为:宽度560mm、高度375mm、深度665mm;另一个空调器10的尺寸为:宽度470mm、高度345mm、深度575mm;两侧的空气出口中的各空气口的宽度为66mm。
此外,图10还表示按本发明的空调器10中的风路尺寸的例子。具体来说,在图10中用虚线表示在内壳7内形成的风路,其中还表示出在内壳7的内表面和室内风扇1的外径之间的最窄间隙或距离的数值。在组装内壳7时,尤其是在把第二内壳部分72组装在第一内壳部分71上时,可很容易地调节或调整上述这些间隙或距离G1、G2。并且,从经验出发,假定直径D是1,则左侧的最窄间隙G1最好是从0.05直到0.2,而右侧的最窄间隙G2最好是从0.1直到0.3。
按照本发明,尤其是它的第二实施例,有可能在空调器10的左侧和右侧,具体来说在其壳体11的前表面,均衡或平滑几乎对称地从出口14a和14b吹出的风量。
下面参照图11-13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在这些图中的相同标号表示和以上图1-10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部件。
图11-1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按此第三实施例,如由图11-13可见,除了设置在底座100上的室内风扇1、室外风扇2、风扇电机3、室内热交换器4、室外热交换器5、压缩机6、内壳7(包括内壳部分71、72、和73)、和隔板9以外,还提供一个支撑板120。
参照表示第三实施例的一个实例的图11,例如通过一个螺钉(未示出)把例如由钢板制成的支撑板120与室外风扇2顶部的上盖110连接起来,板120从这里开始延伸,穿过隔板9的顶部,到达室内热交换器4,在室内热交换器4的顶部通过一个穿过内壳7的切口部分(见上面图4的标号75)的螺钉(未示出)来连接,板120只是向靠近压缩机6的位置略微有一点偏移。支撑板120在其顶部还可与隔板9连接或螺钉连接。
借助于这一结构,可把室外风扇2(特别是它的上盖110)、和室内热交换器4、以及隔板9一起连到支撑板120上,借此可提高组装的生产效率,并且可以保持或固定在室内热交换器4,内壳7、和室内风扇1之间必要的间隙,还可保持或固定在室外风扇2和室外风扇2的上盖110之间必要的距离。勿需多说,借助于支撑板120,可增加空调器10的主体本身的机械强度,从而可保护管道或导管(特别是热交换器和/或冷凝器周围的管道或导管)不会因在主体中随之产生的偏移或移动而切断或折断。
图12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变型;参照图12可见,支撑板120与室外风扇2的上盖110在顶部相连,并且从这里开始延伸,穿过隔板9,直到室内热交换器4,室内热交换器4在其顶部与支撑板120连接。进而,在此变型中,还提供一个固定板130,它在基座100和室内热交换器4之间进行连接或固定。
显然,借助于这种变型,还通过在基座100和室内热交换器4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有可能进一步以更高的可靠性保持或固定在室内热交换器4、内壳7、和室内风扇1之间必要的间隙,并且进一步增大空调器10本身的机械强度。
图13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型;参照图13可知,支撑板120不与室外风扇在其顶部直接相连,而是与室外热交换器5相连,而室外风扇2的盖110与室外热交换器5相连。然而,支撑板120也从这里延伸,穿过隔板9,直到室内热交换器4,热交换器4在其顶部与板120连接。
显然,借助于这个变型的结构,通过把室内热交换器4,隔板9,和室外热交换器5连接在一起,有可能提高组装的生产效率,并且还可保持或固定在室内热交换器4、内壳7、和室内风扇1之间必要的间隙,并且还可保持或固定在室外风扇2和室外风扇2的上盖110之间必要的距离。不消说,借助于支撑板120可提高空调器10的主体本身的机械强度。
最后,参照图14和15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其中,在这些图中的相同标号表示和以上图1-13中所示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
图14表示第四实施例的空调器10的透视图;从图14显然可以看出,空调器10由箱体(即空调器10的主体本身)和固定到其前表面上的前面板200构成。
但在箱体10内(在这些图中未示出)仍然要在底座上以和上述相同的方式安装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电机、风扇、和电气部件。
然而,前面板200要形成有一个空气入口栅格210,并在两侧,即在空气入口栅格210的左侧和右侧,形成有一对空气出口栅格220。在空气出口栅格220的高度H2和空气入口栅格210的深度H1之间建立前者大于后者的关系,即H1>H2。此外,空气入口栅格210的表面弯曲成弧形,即从两侧的深度H2到前面板200的中央部分的深度(即H1)逐渐增加。
图15表示第四实施例的空调器10的剖视图;如图15清晰可见,过滤器300位于空气入口栅格210之后,过滤器导向装置310设在空气入口栅格210和过滤器300之间,用于在它们之间保持预定距离L。
针对上述的结构,由于对空气出口栅格220的深度H2进行了设计,使它小于空气入口栅格210的深度H1,因此不太可能引起所谓“短路”的现象,即从空气出口栅格220送出的已调节过的空气(即冷却的空气或加热的空气)直接返回到空气入口栅格210以便再次吸入。因此,有可能在不减小空气调节能力(即,空气冷却或加热能力)的条件下完成室内空气调节功能。
进而,空气进口栅格210变成弧形,因而可以维持吸入空气的面积较大,减小了通风阻力。然而,借助于这一结构,还可能使过滤器300和空气入口栅格210之间的距离L较大,并且使空气吸入面积较大,因此通过空气入口栅格210的风的空气量或速度变慢。即,借此,穿过空气入口栅格210的风不太可能陷入从两侧出口220吹出的风中,并且过滤器300不易堵塞,借此从减少风量中获得了保护,并允许长时间地保持或维持空调器的初始性能而不致降低。
虽然我们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我们的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应明白,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条件下已公开的实施例可能有许多改变和修改。因此,我们不希望受到这里所示和描述的细节的约束,而是力图覆盖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的这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11)

1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包括热循环,包括:
主壳体;
内壳,用于形成一对风路,它设在所说主壳体中;
室内风扇,它设在所说主壳体中,用于在所说内壳中形成的所说一对风路中产生风;
空气入口,它设在所说主壳体的中心轴附近的前表面上;以及
一对空气出口,它们设在所说主壳体的两侧的前表面上,大小基本相等,其中:所说室内风扇的位置偏离所说主壳体的中心轴,并且在所说内壳中形成的所说一对风路在形态上是不对称的,借此在两个空气出口获得风量基本上彼此相等的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在两个空气出口获得的风量比的范围为5.1∶4.9至6∶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假定空调器的高度为1,则空调器的宽度为1至2,室内风扇的直径为0.5至0.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若假定室内风扇的直径为1,则在所确定的风路的一侧的在内壳和室内风扇之间的最窄间隙为从0.05到0.2,而在其另一侧在内壳和室内风扇之间的最窄间隙为从0.1至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内壳由3个部分构成。
6.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包括一个热循环,包括:
主壳体;
隔板,隔板设在主壳体中,把主壳体分为外侧和内侧;
室外热交换器,它设在所说主壳体的所说外侧中;
室外风扇,它设在所说主壳体的所说外侧中的所说室外热交换器附近;
内壳,用于在形成一对风路,并且设在所说主壳体中;
室内风扇,它设在所说主壳体中,用于在所说内壳中形成的所说的一对风路中产生风;
室内热交换器,它设在所说室内风扇附近;
空气入口,它设在所说主壳体的中心轴附近,在其前表面上;以及
一对空气出口,它们设在所说主壳体两侧,在其前表面上,它们的尺寸基本上相等,其中:进一步还提供一个支撑板,支撑板从室外侧开始穿过所说隔板延伸到室内侧,至少与所说室外热交换器和所说室外风扇之一相连,并且与所说室内热交换器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说支撑板设置在所说主壳体中的顶部,并且偏移到主壳体的任意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说热循环的压缩机的位置偏移到所说主壳体中的任一侧,并且,所说支撑板偏移到定位所说压缩机的一侧。
9.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包括热循环在内,包括:
主壳体;
内壳,用于在内壳中形成一对风路,内壳设在所说主壳体中;
室内风扇,它设在所说主壳体中,用于在所说内壳中形成的所说的一对风路中产生风;
空气入口,它设在所说主壳体的中心轴附近,在其前表面上;以及
一对空气出口,它们设在所说主壳体的两侧,在其前表面上,它们的大小基本上相等,其中:在所说主壳体的前表面上固定一个前面板,所说前面板具有弯曲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说前面板的弯曲表面成弧形,其中央部分的高度大于它在两侧的高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其中:在所说前面板上还包括过滤器。
CNB991040295A 1998-03-17 1999-03-17 整体式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2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6474/1998 1998-03-17
JP66473/98 1998-03-17
JP66476/98 1998-03-17
JP66477/1998 1998-03-17
JP66474/98 1998-03-17
JP66473/1998 1998-03-17
JP66476/1998 1998-03-17
JP66477/98 1998-03-17
JP6647498 1998-03-17
JP6647698 1998-03-17
JP6647398 1998-03-17
JP6647798 1998-03-1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70213A Division CN1234999C (zh) 1998-03-17 1999-03-17 整体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1402A true CN1231402A (zh) 1999-10-13
CN1214215C CN1214215C (zh) 2005-08-10

Family

ID=274647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402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215C (zh) 1998-03-17 1999-03-17 整体式空调器
CNB0215702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4999C (zh) 1998-03-17 1999-03-17 整体式空调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702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4999C (zh) 1998-03-17 1999-03-17 整体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1214215C (zh)
HK (1) HK1066263A1 (zh)
TW (1) TW3748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783C (zh) * 2004-02-25 2007-01-31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一体式空调器
US7257959B2 (en) 2003-08-18 2007-08-21 Lg Electronics Inc. Integral type air condition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0126B (zh) * 2017-03-31 2021-05-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工业用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7959B2 (en) 2003-08-18 2007-08-21 Lg Electronics Inc. Integral type air conditioner
CN1297783C (zh) * 2004-02-25 2007-01-31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一体式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4999C (zh) 2006-01-04
CN1515836A (zh) 2004-07-28
HK1066263A1 (en) 2005-03-18
CN1214215C (zh) 2005-08-10
TW374843B (en) 199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5006C (zh) 送风设备的风扇保护罩
US7461518B2 (en)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CN1771415A (zh) 空调装置
CN1707169A (zh) 空调器
JP2015183942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374483A (zh) 分离式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160159A (zh) 一体式空调机
CN1154805C (zh) 一种空调器的户外单元
JPWO2014091521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88087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223798C (zh) 分离式空调机的室外机
JP6139669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2401432A (zh) 窗式空调器
CN1214215C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526722Y (zh) 空调机
JP6420478B2 (ja) 天井設置形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熱交換器
CN210014450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JP6927302B2 (ja) 空調室内機
JP586075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724158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JP6233128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2694164Y (zh) 空调装置
CN102401433A (zh) 一体型窗式空调器
JP2010169277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502910A (zh) 空气调节器的控制盒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