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9698C - 驱动力接收元件和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驱动力接收元件和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9698C
CN1229698C CNB011427299A CN01142729A CN1229698C CN 1229698 C CN1229698 C CN 1229698C CN B011427299 A CNB011427299 A CN B011427299A CN 01142729 A CN01142729 A CN 01142729A CN 1229698 C CN1229698 C CN 122969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ator
surperficial
ink powder
connection element
supply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427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9137A (zh
Inventor
山田祐介
伴丰
田泽文朗
皆川浩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667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6249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627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35120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349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9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96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969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8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 F16D1/112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the interengaging parts comprising torque-transmitting surfaces, e.g. bayonet j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5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2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lidable sealing member, e.g. shut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2/00Dispensing
    • Y10S222/01Xerograph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008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fastener for attaching to external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008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fastener for attaching to external surface
    • Y10T428/24017Hook or barb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元件,该驱动力接收元件包括一个用于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力施加部分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相对于该驱动力施加部分可移动,从而允许与该驱动力施加部分相接合和脱离;并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具有一个表面固定器。

Description

驱动力接收元件和驱动机构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力接收元件,它用于接收来自使用静电记录型或静电复制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还涉及一种在该图像形成装置和驱动力接收元件之间的驱动力传输机构。更确切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元件,以及一种在该图像形成装置和驱动力接收元件之间的驱动力传输机构。
发明背景
在静电复制图像形成装置比如静电复制复印机或打印机中,使用了一种显影剂即微细墨粉粉末。当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的墨粉用光的时候,采用一个墨粉供给容器(墨粉补给容器)来给总组件供给墨粉。
因为墨粉包含非常细的颗粒,所以墨粉供给容器在供给墨粉时被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以便防止墨粉散开,并且众所周知,墨粉是通过一个小开口一点点被排放出来的。
有了这样一个系统,因为墨粉不轻易靠重力落下,就需要一些墨粉输送机构。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7-113796公开了一个具有用于此方面的墨粉输送机构的墨粉供给容器。在该示例中,墨粉供给容器通常是圆筒形的,一个排放墨粉的相对小的开口位于外层表面的一部分中。在容器的内部,有一个螺旋形墨粉输送元件,它通过容器一端壁接收来自容器外部的驱动力。
使用时墨粉供给容器保持在装置总组件的内部,并通过装置总组件侧面旋转墨粉输送元件来输送墨粉,从而墨粉会通过开口一点点排出来。
另一方面,日本专利申请7-44000公开了一个具有墨粉输送部件的墨粉供给容器。在该示例中,墨粉供给容器的形式为圆筒体,它的内表面具有螺旋形的凸起,在邻近容器一端的中心具有一个小的墨粉排放口。
与前面的示例相反,墨粉供给容器的内部没有设置输送元件。它在使用时放置在装置总组件中,并且容器主体是由来自总组件的驱动力旋转的,这样墨粉就被输送出来。
在任何示例中,墨粉是通过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总组件的驱动力驱动输送元件或容器的主体而排放的。就用于此目的的驱动力传输部件而言,有几种。例如,(1)一个齿轮设在墨粉瓶外表面上,它和一个用驱动力接合的驱动齿轮接合在一起,从而使墨粉瓶旋转,(2)一个用于转动驱动的凸起设在墨粉瓶的端面上,它和图像形成装置上总组件驱动部分的凹槽相接合,从而使凸起转动。(3)一个凹槽代替凸起设在墨粉瓶的端面上,它和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的驱动部件上的凸起相接合,从而使墨粉瓶转动。
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在第一种情况下,当墨粉瓶插入总组件的时候,需要正确地使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的驱动齿轮接合瓶外表面的齿轮部分,并且操作需要用户特别小心,因此系统给用户增加了负担。接合在齿轮之间的墨粉瓶的旋转会产生一种使墨粉瓶侧向偏离的力,因此墨粉瓶的偏离防碍了正确的旋转。需要封闭并支承墨粉瓶的整个表面,从而防止这样的偏离。如果这样做了,就不会容易地安装和拆卸墨粉瓶。另外,供给系统的结构会变得复杂,从而增加成本。
(2)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当墨粉瓶端面的凸起(凹槽)和总组件驱动部分的凹槽(凸起)相接合的时候,就需要固定墨粉瓶旋转方向。因为给用户增加了负担,所以这会降低供给的操作性。即便是小的偏离也会阻碍正确的驱动力的传输。
为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接合,要在墨粉瓶外表面加一个导向肋来导向,或者需要控制旋转的操作来实现正确的接合。这些都会增加供给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大多数使用了凸起和凹槽之间接合的耦合驱动传输都要求总组件的驱动部件是可弹性收回的,假设插入时墨粉瓶和总组件驱动部分之间产生了相位偏离,并且总组件驱动部分在相位对齐时处于正常的位置。有了这样的结构,即使瓶子的旋转相位没有和总组件驱动部分的相位对齐,当瓶子转动时也迟早会实现正确的接合。但是总组件驱动部分的结构复杂,需更额外的空间以允许总组件驱动部分收回,并防止总组件缩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驱动力接收元件,以把驱动力从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施加部分传输到驱动力接收元件的驱动力接收部分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显影剂容器,用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把驱动力从显影剂接收装置的驱动力施加部分传输到显影剂容器的驱动力接收部分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图像支承件单元,用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把驱动力从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施加部分传输到图像支承件单元的驱动力接收部分上。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驱动机构,用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把驱动力从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施加部分传输到驱动力接收元件的驱动力接收部分上。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驱动机构,用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把驱动力从显影剂接收装置的驱动力施加部分传输到显影剂容器的驱动力接收部分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驱动机构,用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把驱动力从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施加部分传输到图像支承件单元的驱动力接收部分上。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的总组件的示意纵向剖面图;
图2是静电复制复印机的透视图;
图3是一透视图,示出了一墨粉供给容器安装到一静电复制复印机中的情况,其墨粉容器的开关盖被打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墨粉容器的透视图;
图5是驱动力传输部分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6是墨粉供给容器密封件的侧视图;
图7是在图6中沿方向An看去的视图;
图8是图6所示装置的剖面前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驱动力传输部分的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驱动力传输部分的侧视图;
图11是表面固定器和密封件之间一连接示例的透视图;
图12是表面固定器和密封件之间一连接示例的透视图;
图13是表面固定器和密封件之间一连接示例的透视图;
图14是表面固定器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15是表面固定器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16是表面固定器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17是表面固定器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18是表面固定器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19是表面固定器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20是表面固定器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21是示出表面固定器一布置样式的前视图;
图22是示出表面固定器一布置样式的前视图;
图23是表面固定器排列样式的前视图;
图24是静电复制复印机的一前视图;
图25是静电复制复印机的一侧视图;
图26是静电复制复印机的顶视平面图,其墨粉容器开关盖被打开;
图27是一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墨粉供给容器的安装操作(开始安装);
图28是一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墨粉供给容器的安装操作(插入过程中);
图29是示出墨粉供给容器安装操作(在安装操作的末尾)的侧视图;
图30是一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表面固定器的分离部件;
图31是一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表面固定器的分离部件;
图32是表面固定器分离部件的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33是表面固定器分离部件的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34是表面固定器一布置示例(环形排列)的透视图;
图35是表面固定器一布置示例(分离排列)的透视图;
图36是表面固定器一布置示例(排放开口)的另一透视图;
图37是静电复制图像形成装置(激光打印机)的结构示意纵向剖面图;
图38是处理盒的结构示意纵向剖面图;
图39是处理盒外表面的透视图;
图40是处理盒安装部分的透视图;
图41是总组件侧面固定器和盒侧面固定器的示意透视图;
图42是总组件侧面固定器和盒侧面固定器的示意侧视图;
图43是当开关盖闭合时装置总组件的驱动力传输部件的顶视平面图;
图44是当盖闭合时总组件中表面固定器驱动力传输部件的前视图;
图45是当盖打开时总组件中表面固定器驱动力传输部件的顶视平面图;
图46是当盖打开时总组件中表面固定器驱动力传输部件的前视图;
图47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墨粉供给容器的透视图;
图48是墨粉供给容器的驱动力传输部分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49是墨粉供给容器密封件的前视图;
图50是从图6所示方向A(A)和方向B(B)看去的密封件的视图;
图51是密封件的剖面前视图;
图52是实施例3中驱动力传输部分的表面固定器部件和驱动力接收部分的透视图;
图53是表面固定器放大的前视图;
图54是固定器分离机构的侧视图;
图55是表面固定器分离部件的另一侧视图;
图56是表面固定器分离部件的另一侧视图;
图57是驱动力传输部分的固定部件的透视图;
图58是墨粉供给容器的密封件前视图;
图59是从图6所示方向A(A)和方向B(B)看去的密封件的视图;
图60是密封件的剖面前视图;
图61是墨粉供给容器的驱动力传输部分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62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墨粉供给容器的透视图;
图6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墨粉供给容器的透视图;
图64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总组件和墨粉供给容器之间所有接合示例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65是密封件中凸起部分的另一示例的剖面图;
图66是密封件中凸起部分的另一示例的剖面图。
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加以描述。
首先,参照图1,将对一个静电复制复印机,也就是静电复制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有关结构加以描述,其内安装了本发明的墨粉供给容器。
(静电复制图像形成装置)
在图中附图标记100指的是图像形成装置(下文指装置的总组件)的总组件。附图标记101指的是位于原稿定位台102上的原稿。因此,原稿的光学图像就会通过光学元件103上的许多反光镜M和一个透镜Ln的组合,在感光辊104上形成。附图标记105-108指的是纸盒。在依层放置在这些纸盒105-108中不同的记录介质P(下文指的是“纸”)中,基于纸盒105-108的纸大小信息选择最能与用户通过图2所示的控制面板输入的数据匹配的纸,或者原稿101纸的大小。记录介质的选择不必局限于纸。例如,可采用OHP片等。
纸P从许多纸盒中的一个被送到装置总组件中,并通过相应的纸张传送/分离装置105A、106A、107A或108A以及一个纸输送部109被传送到套准对辊110。套准对辊110与感光辊104的转动和光学部件103的扫描计时同步方向,将纸P向前推进。附图标记111和112分别是转印充电器和分隔充电器。在感光辊104的外表面已经形成的墨粉图像被转印充电器111转移到纸P上。之后,已转印了其上的墨粉图像的纸P就被分隔充电器从感光辊104上分隔了下来。
之后,纸P通过输送部件113被传送到定影站114上。在定影站114上,纸P上的墨粉图像经过热压而固定在纸P上。当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单面模式下时,纸P经由反向部件115送出,并被一个出纸对辊116排放到传送盘117上。在双面模式下时,通过控制反向部件115上的板子118,纸P穿过再供给路径119和120被发送到套准对辊110上。接下来,在通过单面模式下的纸P所通过的图像形成路径之后,它被排放到传送盘117上。
当在多层模式下时,纸P通过反向部件115而被传送出去,并通过出纸对辊116被部分地排出装置。然后,当穿过挡板118之后,纸的后缘还被出纸对辊116夹着的时候,出纸对辊116在挡板118被控制的同时就会反向转动。同时纸P被送回装置总组件100中去。然后,通过传送部件119和120,纸又被再次传递到套准对辊110上,并且沿着纸P在单面模式下被送来的相同路径被排放到传送盘上。
在上述构造的装置总组件100中,有一个显影站201、一个清洁站202、一个主充电站203等等都被放置在感光辊104的周围。显影站201使用墨粉对已形成在感光辊104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装置总组件100具有用于为显影站201供给墨粉的墨粉供给容器。墨粉供给容器1是可拆卸安装的,可以由一个用户安装到装置总组件100上去。显影站201有一个墨粉仓201a和显影装置201b。墨粉仓201a带有一个搅拌件201c。在被搅拌件201c搅拌后,墨粉被磁辊201d送到显影装置201b上。显影装置201b有一个显影辊201f和一个墨粉输送件201e。在用磁辊201d把墨粉从墨粉仓201a送到墨粉输送件201e之后,墨粉又被墨粉输送件201e送出,这样墨粉就被供给到了感光辊104上。
清洁站202用来清除感光辊104上残余的墨粉。主充电器203用来给感光辊104充电。
如图3所示,当用于替换墨粉供给容器、为图2所示的外盖一部分的盖子15(下文指的是容器放置的盖子)被用户打开的时候,容器支架50被拉出到一个由驱动系统(未示出)预先设定的位置上。墨粉供给容器1被放置在容器支架50的上面。当用户把墨粉供给容器1从装置总组件100上取下的时候,在容器支架50被拉出之后,用户也就取下了容器支架50上面的墨粉供给容器1。容器定位盖15是这样一种盖子,即它主要用于安装或拆卸(换)墨粉容器1。因此,只有安装和拆卸墨粉容器1的时候它才被打开。装置总组件100的维护是通过打开前面的盖子100c来完成的。
容器支架50的设置并不是强制性的;墨粉供给容器1可以直接安装到装置总组件100上,或直接从装置总组件100上拆下。
【实施例1】
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5,描述本发明墨粉供给容器的第一个实施例。
图4是墨粉容器实施例示例的一个透视图,而图5是墨粉容器上驱动力传输部件的组合图,示出了其结构。
(墨粉供给容器)
墨粉供给容器1(下文有时指墨粉瓶)实际上是圆柱形的,它有一个墨粉出口1a。其要比墨粉瓶1主结构的直径小,并从墨粉瓶1一个端壁外表面的适宜中心伸出来。墨粉出口1a带有一个用于密封墨粉出口1a的密封件。密封件2在墨粉瓶1的轴向上是可滑动的,从而打开或关闭墨粉出口1a。密封件2的端部和墨粉供给容器的侧侧3相连,也即与总组件侧侧30接合的两件表面(面对面)固定器的一件3,而总组件侧侧30也就是两件表面固定器的另一件30,其与稍后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的驱动部件20(图9)的表面相连,以用于给墨粉瓶1传递旋转力。表面固定器3和30的两侧侧3和30的结构会在后面详细介绍。
首先,介绍墨粉瓶1的内部结构。
墨粉瓶1实际上具有圆筒形状,大致水平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它被构造成从装置总组件100接收旋转力而旋转。墨粉瓶1有一个螺旋式的肋1c,其在瓶1的内表面上。当墨粉瓶1旋转时,里面的墨粉沿着螺旋式肋在瓶1的轴向上被输送,并从位于墨粉瓶1一端上的墨粉出口1a排放出来。
本发明对于墨粉瓶1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没有特殊要求。也就是说,只要墨粉1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不影响里面的墨粉通过墨粉瓶1的旋转从墨粉出口1a中排放出来就行了。本发明的要旨在于当墨粉瓶1被驱动时排放里面的墨粉的墨粉供给容器即墨粉瓶1与表面固定器两侧面的一个侧面相连,该表面固定器的侧侧3与墨粉瓶1的驱动力接收部分相连。这样,就墨粉瓶1的结构而言,无论墨粉瓶1的内表面是否具有普通墨粉瓶所构造的螺旋肋1c,或螺旋肋的构造不尽相同,都不会有影响。
图4示出了普通结构的墨粉瓶的例子,也就是安置了螺旋肋1c的墨粉瓶。
驱动本发明中墨粉瓶1的方法类型不必局限于该实施例中描述的转动驱动方法;对于驱动墨粉瓶1的方法没有特殊要求,只要瓶中的墨粉能够从墨粉出口1a正确地出来即可。比如,墨粉供给容器即墨粉瓶1可以被摇晃、振动,或者可以用任何其它驱动方法被驱动,只要墨粉可以正确排放就可以。换句话说,就本发明而言,只要墨粉供给容器即墨粉瓶1被这样构造,即它在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驱动力而旋转时可以正确地排出墨粉,这样就可使用任何驱动方法;比如,墨粉供给容器可以旋转、摇晃和振动。
墨粉瓶1的主结构1A上有墨粉出口1a和一个驱动轴1b。墨粉出口1a连在墨粉瓶主结构1A的一个端壁上,驱动轴1b和墨粉瓶主结构1A形成一体,并通过墨粉出口1a伸向外面。驱动轴1b与墨粉出口1a在轴向上大致保持一致,并且固定在密封件2的孔2a上。驱动轴1b通过密封件2从装置总组件100给瓶主结构1A传递旋转驱动力。这样,驱动轴1b就具有这样一个横剖面,即可使驱动轴1b给瓶主结构1A传递旋转驱动力;驱动轴1b的该横剖面的形式为方形、H或D字母的形状等。另外,驱动轴1b被牢牢固定在瓶主结构1A上。
(密封件)
下面请参照图6-8,它们描述的是密封件2。图6是密封件2的静视图,图7是从图6中箭头A指示的方向所观察的密封件2的平面图。图8是在包含密封件2的轴线的密封件2的横截面图。
在图6-8中,附图标记2b指的是能使密封件2重新密封墨粉供给容器1上的墨粉出口1a的密封部件。密封部件2b的外部直径大致要比墨粉出口1a的内直径大出密封墨粉出口1a的量。当密封部件2b被按进墨粉出口1a的时候,墨粉供给孔也就是墨粉出口1a就被严密地密封住了。
密封件2上有一个孔2a,驱动轴1b通过它被固定,从而使密封件2从装置总组件100接收的驱动力传输到驱动轴1b上。孔2a的轴线和密封件2的轴线保持一致。孔2b通过密封部件2b和密封件2的耦合部2c向外伸展。孔2b上的横剖面和驱动轴1b的形状一样,只是比驱动轴1b稍微大一些。这样,驱动轴1b就可以很松地固定在孔2a上。更确切地说,孔2a和驱动轴1b的横剖面是多边形的。在该实施例中它们是方形的。
因为驱动轴1b被很松地固定在孔2a上,当它们能够沿轴向相互自由移动的时候,瓶主结构1A和密封件2按照墨粉瓶主结构1A的旋转方向互相锁在一起。这样,当墨粉供给容器被安装进墨粉供给装置的时候,密封件2可以从墨粉瓶的主结构1A上分离下来,从而开封(打开)墨粉出口的孔,正如下面所述的那样。
孔2a和驱动轴1b沿它们的轴向相互结合在一起的长度更足够长,以防止当密封件2从墨粉瓶主结构1A上分离下来时,驱动轴1b从孔2a上脱离出来。这样即便当密封件2从墨粉瓶主结构1A上分离下来时,驱动轴1b仍然可以通过密封件2接收驱动力。
虽然密封件2优选由树脂材料形成。比如注射成型的塑料,但它也可以由其它树脂材料之外的材料形成,并且制造方法也可以不是注射成型的。另外,它可以形成一单件,或者被铸造成可以连接在一起的复合件。而且,密封件2需要具有适量的弹性以便它能够被按进墨粉出口1a来紧紧地密封住墨粉出口1a。为此,低密度的聚乙烯是制造密封件2的最适合的材料。另外,聚丙烯或商品名为尼龙的直链聚酰胺、高密度聚丙烯等,也可以用来达到理想的结果。
(表面固定器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9和10,将要描述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侧3的结构,它最能体现本发明的特点。
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侧3构成了墨粉供给容器1的驱动力接收部分,并接收来自墨粉供给装置上驱动力传输部件30的驱动力。
就本发明对表面固定器的定义而言,它指的是包括两面的固定部件,每一面的功能面都有大量细小的、可弹性变形的凸起(柱)3a,通过将两面中的一面压向另一面,可以使它们在凸起的地方相互接合,或者表面固定器指这种固定部件两面中的任一面。更确切地说,功能表面的每个凸起3a都包含一个柱状部3a1和一个头部3a2。凸起3a的头部3a2直径比柱状部3a1的要大,而且它是半球形的,位于与柱状部3a1相反的表面上。这样,连接部件的两面就可以互相压在一起,功能表面对着功能表面,一面功能表面的凸起锁住另一面功能表面上的凸起。
凸起3a和底部3z形成整体,或者一体地连在底部3z上面。该实施例中的底部3z的形状象一个盘子。但是,底部3z的形状不会仅限于盘子的形状。比如,它可以是一个空心圆锥体,当底部3z是圆锥体形状的时候,如果驱动面的凸起3a位于空心圆锥体的外面,那么被驱动面上的凸起就会在空心圆锥体的内表面,反之亦然。
就表面固定部件的基本特性的一方面而言,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侧3的功能表面和表面固定器上总组件侧侧30的功能表面都有许多上面提到的凸起3a。这样,当表面固定部件的两侧3和30被压向另一面的时候,两个功能表面面对面相接,两侧3和30被牢靠地互相结合在一起,从而给表面固定部件提供了大量强大的脱离力。这是因为,即使每个凸起3a虽然非常细小,但两组大量的凸起3a相互接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所有为分离表面固定部件的两侧3和30所采取的措施是为了仅从另一面的少量凸起3a上把表面固定部件一面上的每个凸起3a分开,从而只需要很小的力。也就是说,表面固定部件的特征在于,该表面固定部件的两面能被轻易地连接和分开。
表面固定部件基本特性的另一方面是,当本发明中的表面固定部件被用作耦合部件的时候,耦合部件不需要在耦合两面之间与旋转阶段同步,此时需要象常规的耦合那样包含阳性面和阴性面。这是因为,该实施例的表面固定部件即耦合部件的每面的功能表面所具有的大量非常细小的、弹性可形变的凸起3a被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功能表面上,因此,两组带有大量凸起的面互相接合,而不用管两面间的旋转同步;也就说,两面牢牢地接合在一起了。因此,当用户在装置总组件中用崭新的墨粉瓶1替换旧瓶的时候,用户可以在装置总组件100中设置墨粉瓶1,而不用涉及要替换的墨粉瓶1的旋转过程。换句话说,表面固定部件起到的作用是使装置总组件100的驱动力传递部件与墨粉瓶1耦合,彻底地提高了装置的可操作性,并消除缘于旋转阶段的同步而带来的耦合失败等问题。
表面固定部件的墨粉供给容器侧侧3与密封件2的端部连在一起,并与表面固定部件的总组件侧30接合,该总组件侧30与装置总组件100的驱动力传输部件的端部相连。它在通过密封件2从装置总组件100往墨粉瓶1传输驱动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该实施例中表面固定部件的墨粉供给容器侧侧3连在密封件2的端部,但表面固定部件的该侧3可以被铸造成密封件2整体的一部分,如图11所示。而且,表面固定部件的该侧3能够被牢牢固定在密封件2的表面上,其中在表面固定部件的该侧3和图12所示的密封件2的表面之间插入了一个粘合件3b。另外,可以采用不同于上述的任何方法来将墨粉供给容器侧侧3连在密封件2的端部,比如,小螺丝、螺栓等。
就表面固定器的两侧侧3和30的凸起3a的结构而言,除了上面提到的包含有蘑菇状头和柱的凸起3a,还有图14-20中示出的许多类型,并且可采用这些结构中的任一种。在图14中,固定部件是一组钩子3d(阳性边)和一组环3e(阴性边)的组合,而在图15中,它是两组截锥形式的凸起3f的组合。在图16中,固定部件是两组凸起的组合,它分为柱部和头部,头部有一个作为端部的半球形部分,还有一个作为底部的截锥部分,而在图17中,它是两组交替排列的钩子3d和环3e的组合。另外,固定部件还可以是两组T字母形状的凸起组合,如图18所示,或者是图19所示的两组波峰形大量数目的凸起的组合。而且,固定部件还可以是两组球形头部和柱部的大量数目的凸起的组合。换句话说,对表面固定器的固定机构的结构没有特殊要求,而且表面固定器的固定机构根据特定的用途可采取任何形状。对于表面固定器整体的尺寸也没有特殊要求,对固定机构上的元件尺寸也没有特殊要求。
就本发明而言,固定机构没有必要是图14-20中所示的两组凸起的组合中的一个。例如,固定机构可以是两组大量数目的凸起组合,凸起的结构有所不同,比如图17所示的一组大量数目的交替排列的钩子3d和环3e的组合,还可以是图19所示的一组大量数目的波峰形凸起。从上面描述可明显看出,根据本发明,对凸起结构和凸起组合没有特殊要求。换句话说,只要固定机构的两面被牢固地互相固定在一起,可采用任何凸起的形状,并且表面固定器的固定机构的两面在结构、凸起形式、凸起混合等方面可以相同或不同。另外,该固定机构的驱动力接收面还可以作为固定机构的驱动力传输面来使用,反之亦然。换句话说,参照图14,具有钩子3d的固定机构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可以作为固定机构的驱动面来使用,在使用时,可作为下列的边,具有环3e的固定机构的总组件侧30。
另外,凸起(柱)的布置方式也可以在方向上自由变化,在这些方向上一面上的凸起要和另一面上相应的凸起接合,以便减小表面固定器的弹性脱离力的方向性,或者增加或减小弹性脱离力。
换句话说,可通过改变凸起的布置方式来控制表面固定器沿其推入方向或径向的弹性脱离力。比如,凸起可以如图21那样平行排成直线,如图22中那样排成平行曲线,或如图23中那样排成同心圆,或采取类似的方式。另外,当表面固定器需要增加弹性脱离力的时候,只需要增加凸起的密度。相反的两组表面固定器的凸起不需要采取相同的凸起排列。例如,相反的两组凸起可以有不同的凸起排列,分别如图21和22、图22和23、图21和23所示。
而且,凸起可以在高度和/或形状上自由地变化,当增加表面固定器弹性分离力的时候,使相反的两组凸起能平滑地互相接合。换句话说,本发明并不会在凸起形状或凸起的排列方式上限制用于墨粉瓶的表面固定器,,它们都可以被自由地设计。
在该实施例中,表面固定器上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凸起3a的长度一般在0.5-5.0mm的范围内,优选的范围是1.0-2.0mm。凸起3a的直径一般在0.1-2.0mm,优选的范围在0.5-1.0mm。
就上面提到的表面固定器的材料而言,优选是树脂材料,比如塑料,至于生产方法,优选是注射模具。但是材料和生产方法并不局限上面所提到的。当它们接合或分离时,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表面固定器的主装置侧30需要有适量的弹性。因此,优选采用弹性材料,比如聚烯烃树脂、比如Nylon(商品名)的直链聚酰胺树脂、聚丙烯树脂等来作为用于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主装置侧30的材料。
(墨粉供给容器更换方法)
接下来,将描述墨粉供给容器的更换方法。
正如实际上墨粉瓶1内的整体墨粉是通过图像形成消耗的,墨粉瓶1真正空的条件要经过装置总组件100的墨粉供给容器的空检测部件来确定,并且通过显示部件100b(图2)比如液晶显示器示出墨粉供给容器内的整体墨粉还剩下多少来通知用户。
该实施例的墨粉供给容器1要通过用户他/她自己来更换。更换过程如下。
首先,参照图2、24和25,用于墨粉供给容器更换的盖子15是打开的;它绕着图3和26所示的铰链转到沿图26的虚线起伏的位置上。当盖子15打开的时候,墨粉瓶1通过打开或关闭墨粉供给部件的部件,沿着图28的箭头标记的方向移动,它的运动要和盖子15的运动结合起来,这些会在以后描述。因此,已经就位的密封件2(图29)从墨粉供给容器1的墨粉出口1a上分开,这样就打开了墨粉瓶1,将其向下按进墨粉出口1a,这样墨粉瓶1(图28)就关闭了。
接下来,墨粉已经用光的装置总组件100内的墨粉瓶1由用户沿着图28中箭头标记指示的相反方向从装置总组件100中拉出来。之后,用户再按照图27中箭头Ua/U的指示方向,把一个崭新的墨粉供给容器1插入装置总组件中,并关闭盖子15。当盖子15关闭时,新墨粉瓶1的密封件2要通过墨粉出口开/关部件从墨粉主结构1A上分离,从而打开墨粉出口1a。上面就是墨粉供给容器的更换步骤。
(墨粉补充过程)
接下来,参照图27-29,描述这样的过程即装置总组件通过该过程被补给来自本发明的墨粉供给容器的墨粉。图27-29都示出了一系列的连续步骤,通过这些步骤给图像形成装置更换一个新的墨粉供给容器,只要把它插入本发明中的装置总组件100中即可。在这些图中,附图标记m指的是一个安装在装置总组件100中的电机。电机m旋转驱动一个驱动部件20,它通过一对内置齿轮21与墨粉供给容器连接。驱动部件20的端面在总组件的侧侧30上,也就是用于旋转驱动墨粉瓶1的面对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面。
图29示出了连续步骤的一个步骤,通过该步骤,墨粉瓶1被插入装置总组件100中去。在这一步骤中,位于墨粉瓶1前端的墨粉出口1a被密封件2封住。
图28表示的是墨粉瓶1及其相连部分的状态,其中墨粉瓶1已经被进一步插入这样的一点上,即位于密封件2端部的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在该点上与装置总组件100的驱动部件20的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相接合。总组件侧30和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之间的这种结合是由用户把瓶插入装置总组件100时用的力而造成的。更确切地说,在这种状态下,当将墨粉瓶1插入的时候,用于把密封件2沿推入方向(轴向)固定在预定位置上的固定件22已经接合到密封件2的密封件定位凹槽2d中了,因此,密封件2的位置就被固定在它推入的方向(轴向)。固定件22与装置总组件100相连,从而被允许平行于密封件2的径向移动,并被允许当密封件2旋转时可以在凹槽2d中滑动。定位凹槽2d环绕着密封件2的圆柱体耦合部件2c的外表面转动(图6)。
图29示出墨粉瓶1及其相连部分的状态,这一状态发生在密封件2和驱动部件20接合之后,更准确地讲,发生在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之间接合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未示出的装置总组件100前盖关闭的时候,滑动件300沿着箭头b的方向缩回去,就会引起墨粉瓶1向回移动。因此,密封件2从墨粉瓶1上分开,从而打开墨粉出口1a,使得墨粉瓶1排放出墨粉。在墨粉瓶1的这一移动过程中,固定在墨粉瓶1主结构1A上的驱动轴1b不会完全从密封件2上脱离;也就是说,驱动轴1b的一部分仍会保留在密封件2上。驱动轴1b在横剖面上不是圆形;从而给出这样的横剖面,即能使驱动轴1b传输旋转驱动力。例如,给出方形或三角形横剖面等。
当电机m在图29所示的状态下被驱动时,旋转驱动力从装置总组件100的驱动部件20被传输给密封件2,并进一步被传输到墨粉瓶1的驱动轴1b上。这样墨粉瓶1就可以转动了。换句话说,密封件2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它密封墨粉瓶。二是给墨粉瓶1传输旋转驱动力。因为墨粉瓶1是由4个瓶支承辊23转动地支承的,所以它可以平稳地转动,只需要非常小的扭矩就能转动。4个瓶支承辊23被一对一地、以象上马鞍似地支起墨粉瓶1的主结构1A的方式放置在不同的地方。瓶支承辊23可以转动地与装置总组件100的墨粉供给装置相连。当墨粉瓶1转动时,其中已存储的墨粉就被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上;墨粉逐渐地从墨粉出口1a中排出进入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仓201a中。
(分离方法)
下面参照图30和31描述从表面固定器总组件一侧30分离墨粉供给容器一侧3的方法。
在墨粉供给操作完成之后,也就是在墨粉瓶1变空之后,空墨粉瓶必须用新的更换。为了拿掉旧瓶。原本相互接合的两侧3和30也即表面固定器上相应的墨粉容器面和驱动部件侧必须互相分开。
参照图30和31,附图标记24指刀状的分离件。这个分离件24被放在装置总组件100的里面,并在双向箭头的c和d方向上是可移动的。为了从主装置侧30上分离墨粉供给容器侧3,刀状分离件24沿c的方向被移动到侧3和30之间的交界中,从而连续并分别地从它们的配对的侧3和30的凸起3a脱离,这样表面固定器的侧3和30就被刀状分离件24严格地互相分开。刀状分离件24的运动可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未示出的盖子的开关动作联系在一起,以便当前盖打开时刀状分离件24沿c方向向下来分离表面固定器上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总组件侧30,反之当前盖闭合时,刀状分离件24沿d方向移动。另外,除了刀状件的分离运动与装置总组件100的前盖运动相联系外,可以利用另一个电机等来独立地从前盖上移动这个刀状的分离件24。也就是说,这个刀状分离件24是如何移动的并不重要。
接下来,参照图32和33描述从表面固定器总组件侧30上分离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另一种方法。
根据本方法,装置总组件100的驱动部件20上有一个推动杆25,它在驱动部件20的后侧。这个推动杆25能在双向箭头表示的E和F方向上移动。另外,与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相连的驱动部件20的端壁在壁的中央位置上有一个穿孔。为了能从墨粉供给容器侧3把总组件侧30分开,推动杆就要按照图33所示的F方向从总组件侧30的底面移动,从而推动总组件侧30。因此,总组件侧30会由此向着图33所示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象球一样地凸起。因为总组件侧30是用树脂做的,所以它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就会引起总组件侧30的凸起3a分别并连续地从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对应部脱离开来,起点为总组件侧30的外侧。这样总组件侧30就逐渐从墨粉供给容器侧3上脱离开了。
显然,上述两种把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总组件侧30分离的方法可以结合起来应用。当两种方法结合应用时,首先,用推杆25把总组件侧30推出,从而使总组件侧半球形地朝着墨粉供给容器侧3翘曲,之后,表面固定器的侧30和3就被上述的刀状分离件24给分开了。这样,两个侧30和3都被更平滑地分开了,也就是说,采用了毫不费力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对分开表面固定器的两侧3和30的上述方法并没有特殊的要求。换句话说,使用上述方法之外的分离方法不会引起任何问题,这是很显然的。
(表面固定器的定位和结构)
下面,参照图34-36,描述本发明中面对面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定位和结构。
本发明表面固定器的定位和结构不必局限于使表面固定器两面中的一面与上述密封件2的端部相连。表面固定器两面一对一相连的的位置是可自由选择的,只要驱动墨粉瓶1的力可以被传输到墨粉瓶1上即可。
例如,表面固定器的结构可如图34、35或36所示。
图34示出的是这样的设计方案,即表面固定器上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实际上覆盖了墨粉瓶1一个端面的整个表面。
图35示出的是这样的设计方案,即表面固定器上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被分成许多片,它们都连在墨粉瓶1的一个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
图36示出的是这样的设计方案,即表面固定器上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连在墨粉出口1的端部,墨粉出口是图34和35中墨粉排出孔1d所处的位置,该粉出口1a的墨粉排出孔位于墨粉出口1a的侧壁上。
从上述设计方案中可明显地看出,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0f连到墨粉瓶1上的位置可根据墨粉容器的结构任意选择。但是,当墨粉供给容器侧3被分为许多分别连在墨粉瓶1的某一端面上的片时,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或者装置总组件面必须被这样设置,即其实际上覆盖图34所示的总组件侧上驱动部件的整个端面。
下面,描述的是本发明中处理盒的实施例。
(实施例2)
首先,参照图37-46,将具体地描述该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和一个其内可安装该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就描述顺序而言,首先,参照图37-40,要描述的是处理盒的整体结构和其内安装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然后参照图41-46,将描述表面固定器的结构,该表面固定器构成了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给处理盒传输驱动力的驱动力传输机构。
(整体结构)
图37是图像形成装置粗略的垂直截面图,其内已经可移动地安装了处理盒,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38是处理盒粗略的截面图,示出了其结构。图39是处理盒外部的透视图,图40是安装在装置总组件上的处理盒的透视图,也示出了其结构。
参照图37,在该静电复制图像形成装置A(激光打印机)上,按图像形成信息调制的激光束是从一个光学部件103射向鼓式静电复制光导元件的,从而在感光辊上形成潜像。该潜像被显影成墨粉图像。与墨粉图像的形成同步,作为记录介质的纸P从纸传送盒31a被送到装置总组件,并进一步被一个输送部件31传送,该部件包括一个取纸辊31b、一个输送对辊31c、一个输送对辊31d、一个套准对辊31e等。当纸P被输送时,通过施加电压到作为一转印部件的转印辊4上,将已形成在处理盒B中上述感光辊的外表面上的墨粉图像转印到纸P上。之后,当被导向板31f引导的时候,纸P被传送到一个定影部件上。该定影部件5包括一个驱动辊5a和一个包含加热器5b的定影辊5c。当纸P通过该定影部件5被传送的时候,墨粉图像和纸P被热压,从而将墨粉图像固定到纸P上。之后,纸P通过一反向路径被传送,并通过一个出纸对辊31g被排放到传送盘6上。顺便要说的是,该图像形成装置是这样构造的,即能通过手动传递盘31i和一个辊31j的组合将纸P手动地送到装置总组件中。
另一方面,处理盒B包括一个电子图像形成光导元件和至少一个处理部件。就这个处理部件而言,有一个用于给静电复制光导元件充电的充电部件、一个用于给已在静电复制光导元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的显影部件、一个用于去除残留在静电复制光导元件外表面的墨粉颗粒的清洁部件等。参照图38、39,在该实施例的处理盒B中,有一个光导元件7在转动,也即静电复制光导元件,它具有感光层,并且,当感光辊7旋转时,通过给充电辊8也即充电部件加压而使感光辊7的外表面被均匀地带电。之后,当按图像形成数据调制时,感光辊7的充电外表面被来自光学部件103的光束曝光。因此,潜像形成在感光辊7的外表面上。该潜像被显影部件10显影。
就显影部件10而言,墨粉固定部件10a中的墨粉通过墨粉移动件10b被送出,包含一块固定磁体10c的显影辊10d转动以通过显影刮片10e形成一层静电充电的墨粉颗粒薄层。在该墨粉薄层上的墨粉颗粒以反映潜像的方式被转印到感光辊7上。因此,反映潜像的墨粉图像即可见图像形成在感光辊7的外表面上。之后,通过在转印辊4上施加与墨粉图像极性相反的电压将感光辊7外表面的墨粉图像转印到纸P上。此后,残留在感光辊7上的墨粉颗粒就被清洁部件11给去掉了;墨粉颗粒被清洁部件11a擦掉,进而由墨粉颗粒拾取片11b拾起,并收集到一个去除墨粉颗粒的收集箱11c中。
处理盒的各个组件比如感光辊都被放置于盒框架中,此框架包括一个用于存放墨粉的墨粉容器12a、用于存放显影件如显影辊10d的显影部件支架12b以及一个清洁部件支架12c。更确切地说,其内已安置显影部件的显影部件支架12b被焊在墨粉容器12b上,从而形成一个显影单元。感光辊7、清洁部件11等与清洁部件支架12c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清洁单元。然后,显影单元与清洁单元连接,从而形成处理盒,它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3的盒安装部件上是可移动安装的。
就盒安装部件而言,当盖子14绕着轴14a打开的时候,盒安装空间就敞开了,其内一对盒导向件32一对一地与左右壁相连,并且相互平行,如图40(只示出了盒安装空间的一侧壁)所示。左右盒导向件32的每一个都具有一个导向部件32a,该导向部件32a在处理盒B被插入装置总组件的时候会导向处理盒B。导向部件32a互相平行。盒B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A,其中凸起从被这些导向部件32a导向的盒B框架的纵向端部垂直伸出。之后,当盖子14关闭的时候,处理盒B就会被正确地置于图像形成装置A中。
当处理盒B被插入图像形成装置A中时,盒侧面上的表面固定件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面上的表面固定件相接合,从而使光导元件7等被来自装置总组件13的驱动力旋转地驱动。
(驱动力传输部件的结构)
接下来,描述驱动力传输部件的结构,也就是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3上将驱动力传输到处理盒B上的机构的结构。
参照图41、42,感光辊7上设有盒固定器的盒侧侧3,也就是一个表面固定器,它连在感光辊7的一端。
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设有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这个总组件面上的固定器部件30相对于驱动轴1b这样定位,从而当处理盒B插入装置总组件13上时,表面固定器总组件侧30的轴线与感光辊7的对齐。就这个驱动轴1b而言,旋转力从电机19的小齿轮33通过一个传动齿轮34来传递。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与这个驱动轴1b的端部相连。
参照图42,在该驱动轴1b上牢牢地固定有传动齿轮34,传动齿轮为象小齿轮33一样的螺旋状齿轮。这些螺旋齿轮的扭转角是这样的,即驱动轴1b沿图像形成方向旋转转,推力在沿箭头Ua/U所示的方向推动传动齿轮34的方向上产生。因而,与传动齿轮34形成一体的驱动轴1b被压向感光辊7,从而引起固定在驱动轴1b周围的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与表面固定器的鼓侧3接合在一起,该鼓面位于感光辊7的上面。
还是参照图41、42,为了进一步提高感光辊7和总组件面上的驱动轴1b对齐的准确度,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和鼓侧3可以有一个对齐杆30a和一个对齐孔,它们都分别位于中央。更确切地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表面固定器上鼓侧3所连的鼓凸缘16具有一个中心孔3h,而表面固定器上总组件侧30的对齐杆30a通过表面固定器上鼓侧3的中心孔被固定到鼓凸缘16的对齐孔3h中。顺便提及的是,鼓凸缘16被插入中空圆柱形感光辊7的一端中,并被牢牢固定在那里。对齐杆30a的旋转轴即一个接合凸起,和中心孔3h即接合凹槽都与装置总组件面的驱动力传输部件和墨粉瓶1的驱动力接收部分的旋转轴相一致。用于对齐和接合的凹槽和用于对齐和接合的凸起可分别改为设置在装置总组件面和墨粉瓶面的上面。在布置了上述结构等的情况下,两面相互对齐的准确度更高,从而消除了传递驱动力时破坏两面之间接合的可能性。因此,感光辊7可确保无误地被旋转驱动。当用于给感光辊7等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部件时,这类结构布置方式是特别有效的,它需要特别高的旋转精确度。
该实施例的结构安排可以用到第一实施例中给墨粉瓶1传递驱动力的部件上,以及各种不同于上述驱动力传递部件的驱动力传递部件上。
参照图44,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3设有固定器脱离件35,它连在盖子14a上。表面固定器脱离件35有一个圆柱形的曲率,并绕着轴14a旋转。表面固定器脱离件35的端部构成一个凸轮部件35a,它在厚度上逐渐朝尖部增加。因而,当打开盖子14来去掉处理盒B的时候,如图46所示,凸轮部件35a进入壁36和传动齿轮34之间,如图45所示,按照箭头b指示的方向移动传动齿轮34。其结果是,驱动轴1b和连在驱动轴1b上的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都从壁36上移走,这样就和与感光辊7相连的表面固定器的鼓侧3脱离开,从而允许处理盒B被平稳地取下。
正如第一、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本发明明显提供了下列效果:
(1)在用新墨粉供给容器更换旧容器的操作中,没有必要象以前那样把新墨粉容器和装置总组件对齐。这样,当用户简单地把新墨粉容器放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总组件并关闭图像形成装置的前盖的时候,墨粉供给容器就会与装置总组件的驱动部件相接合并准备供给墨粉,从而彻底提高墨粉供给的效率。
(2)将表面固定器作为一个给墨粉供给容器传递驱动力的部件而使用,保证了墨粉供给容器的驱动力接收部分可以简单并准确地和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的驱动力传输部件相接合。因此,不会发生以前出现的接合失败。这样,有可能给墨粉供给容器提供更高的可靠性,这样就保证了墨粉的更换。
(3)将表面固定器作为一个在墨粉供给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之间传递驱动比的部件来使用,彻底减少了驱动力传输部件在旋转轴方向上的厚度,从而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的内部空间的节省和尺寸的减小很有好处。
(4)将表面固定器作为一个给墨粉供给容器传输驱动力的部件来使用,避免了复杂的结构布置方式比如带有凸起和凹槽的元件组合,从而需要常规的耦合即可。这样,就为减少用于给墨粉供给容器传递驱动力的部件的成本带来相当大的好处。
(5)上述列举的本发明有关墨粉供给容器所实现的效果同样适用于在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之间传递驱动力。
(6)图像形成装置可减小尺寸。
(实施例3)
接下来,参照图47、48,描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墨粉供给容器。
图47是该实施例中墨粉供给容器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图48是用于驱动墨粉供给容器的驱动力传输部件的截面图,示出了其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密封件2具有一个屏障2e,也即一个圆形壁,其以包围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方式垂直伸出,以便于阻止来自表面固定器的小件分散。这样的结构布置方式正是该实施例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的本质区别。该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布置方式和第一、第二实施例的相同,因此也要描述一番。
(密封件)
接下来参照图49-51描述该实施例的密封件2。图49是从垂直于密封件轴向看去的图。图59(A)和50(B)是从图49中箭头Ua/U和b指示方向看去的密封件2的视图。图51是密封件2上轴线平面方向的截面图。
在图49-51中,附图标记2b指的是一个密封部件,它固定在墨粉供给容器1的墨粉出口1a中,从而可重新密封该墨粉出口1a。密封部件2b的外直径被设定成比墨粉出口1a孔的内直径要适当地大一些。当密封部件2b被按进墨粉出口2b的墨粉排放孔时,该密封件2严密地封住了墨粉出口2b的墨粉排出孔。
密封件2具有一个作为驱动力传输部件的孔2a,驱动轴1b固定在孔里面,以便密封件2从装置总组件100接收的驱动力可被传输到驱动轴1b上。该孔2a的轴线与密封件的保持一致。孔2b穿过密封件的密封部件2b和耦合部件2c延伸出去。孔2b的横剖面和驱动轴1b在形状上相同,只是比驱动轴1b在外形上稍微大一点。这样,驱动轴1b就可以很松地固定在孔2a里面了。
因为驱动轴1b很松地固定在孔2a里,所以当在其轴向上相互自由活动的时候,瓶子主结构1A和密封件2就沿着墨粉瓶主结构1A旋转的方向互相锁在一起。这样,当墨粉供给容器安装在墨粉供给装置上时,密封件2就可以从底面总组件1A分离下来,从而开封(打开)墨粉出口,如下所述。
孔2a和驱动轴1b在轴向上互相接合的长度要足够长,从而当密封件2从墨粉瓶主结构1A上分离出来时,可以防止驱动轴1b从孔2a上脱离开来。这样,即便当密封件2从墨粉瓶主结构1A上分开时,驱动轴1b也可以接收密封件2上的驱动力。
虽然该实施例采用的是上述结构,但驱动轴和驱动轴接合孔还可分别设置在密封件面和墨粉瓶主结构面上。
虽然密封件2优选是由树脂材料组成的,比如喷射模塑的塑料,但它还可以由其他材料组成,并且可以用喷射模塑法之外的其他制造方法制成。另外,它可以形成单件,或模制成连接在一起的复合件。而且,密封件2需要有适量的弹性,从而使它压进墨粉出口1a来严密地密封住墨粉出口1a。为此,低密度的聚乙烯是密封件2的最理想的材料。另外,还可使用聚乙烯或直链聚酰胺也即尼龙(商品名)、高密聚乙烯等来实现理想的结果。
(表面固定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52和53描述表面固定器部件3的结构。
图52是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驱动传输部件和墨粉供给容器上驱动力接收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53是墨粉供给容器上表面固定器的截面图。
表面固定器部件3构成墨粉供给容器1的驱动力接收部分,并接收来自墨粉供给装置驱动力传输部件上表面固定器总组件侧30的驱动力。
就本发明的表面固定器的定义而言,它指的是带有扁平功能表面的双面连接部件,该功能表面上带有大量微小的可弹性形变的凸起,其钩住连接部件上的相对的部件,从而保持两面相互连接,功能表与功能表面面对面地互相对着按下就可以锁住两面。更确切地说,功能表面的每一个凸起都包括一个柱部3a1和一个头部3a2。凸起3a的头部3a2在直径上要比柱部3a1大一些,并且在柱部3a1的对面上是半圆形的。因而,当连接部件的两面被功能表面对着功能表面地相互按下时,一面功能表面上的凸起就可以和另一面的功能表面互相锁住。
参照图53,每个凸起都包括一个柱部3a1和一个外直径比柱部3a1大一些的头部3a2。在柱部3a1的对面上,头部3a2发生球形弯曲。总组件面上的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基本上和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相同,它有一个底部30z和许多凸起30a。凸起30a的头部30a2的外直径要比它的柱部30a1大。凸起3a和30a分别与底部3z和30z形成一体,或者与底部3z和30z连成一体。该实施例中的底部3z和30z形状上象一个盘子。但是,底部3z和30z的形状不只限于盘形。比如,它们可以是中空圆锥形。当底部3z和30z是中空圆锥形时,如果驱动面上的凸起30a在空圆锥的外侧,驱动边上的凸起30a将会在中空圆锥的内侧,反之亦然。
就面对面固定部件的基本特性的一方面而言,即使每个凸起3a(30a)都非常小,两组大量的凸起3a(30a)还是会互相接合在一起,从而在整体上会产生很大的弹性分离力。另一方面,所有为分离面对面固定部件的两面所采取的措施是为了仅从另一面的少量凸起30a(3a)上把面对面固定部件一面上的每个凸起3a(30a)单独且连续地分开,从而只需要很小的力。换句话说,面对面固定部件的特征在于,该面对面固定部件的两面能被轻易地连接和分开。
面对面固定部件基本特性的另一方面是,当本发明中的面对面固定部件被用作耦合部件的时候,耦合部件不需要在耦合两面之间与旋转阶段同步,此时需要象常规的耦合那样包含阳性面和阴性面。这是因为,该实施例的面对面固定部件即耦合部件的每面的功能表面所具有的大量非常细小的、弹性可形变的凸起3a(30a)被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功能表面上,因此,两组带有大量凸起的面互相接合,而不用管两面间的旋转同步;也就说,两面牢牢地接合在一起了。因此,当用户在装置总组件中用崭新的墨粉瓶1替换旧瓶的时候,用户可以在装置总组件100中设置墨粉瓶1,而不用涉及要替换的墨粉瓶1的旋转过程。换句话说,面对面固定部件起到的作用是使装置总组件100的驱动力传递部件与墨粉瓶1耦合,彻底地提高了装置的可操作性,并消除缘于旋转阶段的同步而带来的耦合失败等问题。
面对面固定部件的墨粉供给容器侧侧3与密封件2的端部连在一起,并与面对面固定部件的总组件侧30接合,该总组件侧30与装置总组件100的驱动力传输部件的端部相连。它在通过密封件2从装置总组件100往墨粉瓶1传输驱动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上凸起3a的长度(图53中L),理想长度在0.5-5.0mm的范围之内,优选在1.0-2.0mm之内。凸起3a的直径(图53中D)的理想长度位0.1-2.0mm,优选是0.5-1.0mm的范围之内。
就上述表面固定器的材料而言,树脂材料比如塑料就很好,就生产方法而言,喷射模塑法是理想的。但是,也可采用不同于上述情况的材料和生产方法。当被连接和分离时,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都需要有适量的弹性。因此,优选采用树脂材料,比如聚烯烃树脂、直链聚酰胺树脂如Nylon(商品名)、聚丙烯树脂等作为表面固定器部件3和30的制造材料。
(第一屏障部件)
下面参照图47-53描述密封件2的第一屏障部件2e,其最能体现该实施例的特征。
密封件2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墨粉供给容器侧3以及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在上面已经描述过了。在更换墨粉供给容器1的过程中,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表面固定器的主装置侧30必须被互相分开,并要按顺序分开它们,相当大的负载被施加在该两侧3和30上。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若表面固定器在两侧3和30接合的过程中传输驱动力,表面固定器的两侧3和30受制于驱动力传输时的相当大的应力。当表面固定器的两侧3和30受制于大量应力时,表面固定器的两侧3和30上的许多小凸起3a(30a)的一部分有时就会脱落、破裂和/或切除,变得不完整或有碎屑(下文称作“固定器残渣”)。如果电子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有固定器残渣,会引起诸如产生不理想图像的问题。作为处理这类问题的办法之一,有可能要加强细小凸起本身和/或在凸起3a(30a)与表面固定器两侧3和30之间的接合力,以防止凸起3a(30a)从底部脱落或被切除。但是,因为凸起3a(30a)非常小,不可能完全防止凸起3a(30a)变成残渣。
因而,在该实施例中,要用到下面的对策。参照图47、48和51,密封件2具有一个连续的环绕在表面固定器上墨粉供给容器侧3上的第一屏障,以防止从表面固定器的两个侧3和30上脱落的残渣进入,防止残渣扩散到图像形成装置中去。参照图51,第一屏障2沿与以墨粉瓶主结构相反的方向伸展,对于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来说,垂直于底表侧3。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屏障2e是圆柱形的,并环绕着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这样,第一屏障就垂直于底表侧3。
本发明该实施例的要点在于杂质被屏障捕获,杂质来自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表面固定器总组件侧30,从而防止它们散落到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内部。虽然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屏障被构造成环绕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但第一屏障也可以环绕装置侧30的方式与表面固定器上图像形成装置侧30相连,如图64所示。这样一种布置方式不会与本发明该实施例的要点相违背。
顺便提及的是,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在其整个使用期限中被数十次地补给墨粉是正常的。每一次给装置总组件100补给墨粉的时候,来自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表面固定器上总组件侧30的残留物积累在第一屏障2e的外壳上。因而,如果表面固定器的装置侧30上有第一屏障2e,就有这样的可能,即来自容器和装置总组件侧3和30的杂质或残留物会从第一屏障2e上泄漏出来,并扩散到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去,从而造成图像形成质量的低劣。
换句话说,总组件面上第一屏障的更换会使图像形成装置的可靠性变差。这样,已经积累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面上第一屏障上的杂质必须被定期去除。因此,优选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屏障2e设置在墨粉供给容器面上,以便积累在第一屏障2e上的杂质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内部被去除,当用一个全新的墨粉供给容器来替换墨粉供给容器1时还包括墨粉供给容器1。
下面介绍第一屏障2e的结构。在该实施例中,表面固定器的墨粉容器侧3大致为圆形,这样使用的第一屏障2e实际上也是圆柱体,从而与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圆周相匹配。但是,第一屏障2e可以被配置成任何形状,比如三角或方柱形,只要第一屏障2e可以完全包围住固定器墨粉供给器侧3即可。
但是,当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面上的驱动力传输部件20在配置和形状上大致与墨粉供给容器面上的驱动力接收部分相同时,并且是非圆柱形比如三角形或多边柱形的时,用户必须在安装墨粉供给容器时在圆周方向上对齐墨粉供给容器。因而,从可操作的观点来看,驱动力传输部件20和驱动力接收部分基本上优选是圆柱形的。
根据第一屏障2e的高度(在密封件2的轴向上,测量连接表面固定器的墨粉容器侧3a的整个凸起的假定平侧3g与第一屏障2e顶端2e2之间的距离H),如果测量H太小,第一屏障2e在收集来自表面固定器的墨粉容器侧3的残留物上是无效的,可能会让残留物扩散到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的内部。与之相反,如果H过大,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内部空间就要增大,从而与减小装置的大小相违背。因而,第一屏障2e优选至少延伸到上述的假定平侧3g,优选超出上述假定平侧3g1-30mm,更优选超出3-25mm。随着这种结构布置方式的设定,残留物可以非常有效地被捕获,而不会与减小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尺寸相违背。顺便要说的是,第一屏障2e的距离只要能让它有效地收集来自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残留物并防止残留物进入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即可。这样,第一屏障2e突出这一距离并不影响本发明的要点。因此,这个距离可以被设置成一个理想值,从而使得第一屏障2e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另外,设置第一屏障2e突出的距离为一个能充分发挥它功能的值,但是不要太大而与减小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大小的目的相矛盾,当安装时使它更容易与墨粉供给容器1和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耦合部件对齐。另外,第一屏障2e整个顶端向内的边缘可以被斜切,从而生成一个导向平面2e(表面C)1,如图52所示。当安装时,导向平面2e1的设定防止了墨粉供给容器1与方形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碰撞,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
除了上述的结构布置方式外,第一屏障2e的内表面(朝向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表面)可以有一个用于收集来自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表面固定器装置总组件侧30的残留物的粘合部件,因为这样的部件保证了残留物不会扩散到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去。
就粘合部件而言,只要能提供足够的粘合力来实现上述功能就可采用任何部件。比如,可将粘合剂涂在第一屏障2e上,或者可在第一屏障2e防止商用双面或单面胶带。
另外,参照图65,第一屏障2e可这样构造,即使得它在包含密封件2的轴线的平面上的横剖面看起来象是袋。在这样的情况下,来自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残留物实际上被限定在第一屏障2e的袋状部件2g的内部,从而在墨粉供给容器的安装和拆卸阶段防止其扩散到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去。这样,残留物就能够被防止扩散到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而不用在第一屏障2e的内表面设有上述粘合部件了;使用这种廉价且简单的结构布置方式,就可以防止这些残留物扩散到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去。
第一屏障2e可被整个置于密封件2上或独立于密封件2而存在。在后者情况下,第一屏障2e与使用了粘合部件的密封件2连在一起。
(分离方法)
下面参照图54,描述的是从表面固定器总组件侧30上分离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方法。
在完成墨粉供给操作之后,也就是墨粉瓶1变空之后,空瓶子必须被新的更换下来。为了去掉旧的空瓶,仍旧互相连在一起的表面固定器的密封件侧3和总组件侧30必须被互相分开。
参照图54(a),附图标记24指的是一个带有楔形边24a的分离部件。这个分离部件24被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的内部,并在双向箭头所指示的C和D方向上移动。为了从表面固定器总组件侧30上分离墨粉供给容器侧3,带有楔形边24a的分离部件24在C方向上移动到第一屏障2e和装置总组件驱动力传输部件20的后表面20b之间的位置上,从而从图54(c)所示的表面固定器主装置侧30上与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脱离。装置总组件的驱动力传输部件20的端面20b是一个盘子的样子并至少和第一屏障2e的直径相同。因此,墨粉瓶1被分离部件24缩回。带有楔形边24a的分离部件24的运动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前盖100c的开关运动相连接,这样,当前表面100c打开时,带有楔形边24a的分离部件24就沿着C方向向下从表面固定器总组件侧30上与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分开,当前盖100c关闭时,带有楔形边24a的分离部件24在D方向上运动。另外,不同于使带有楔形边24a的分离部件24的运动与装置总组件100前盖的运动相连外,可设置一个额外的电机等,以独立于前盖的运动移动这个带有楔形边24a的分离部件24,或者用一个杠杆(未知的)来手动移动这个带有楔形边24a的分离部件24。也就是说,无所谓这个带有楔形边24a的分离部件24是如何移动的。
下面参照图55和图56,将要描述的是另一种将表面固定器上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总组件侧30分离的方法。
根据此方法,装置总组件100的驱动部件20设有一个推杆25,它被固定在驱动部件20的尾端。推杆25可以在双向箭头E和F的方向上移动。另外,连有表面固定器装置总组件侧30的驱动部件20的端壁有一个穿孔,其位于壁的中央。为了分离表面固定器总组件侧30和墨粉供给容器侧3,推杆25要从图56所示的总组件侧30的底面沿着F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总组件侧30。因此,总组件侧30被弯曲成半球形,朝向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方向,如图56所示。因为总组件侧30是用树脂做的,所以它发生弹性形变,造成总组件侧30的凸起30a与墨粉供给容器侧3上的对应部分别且连续地分离开,这要从表面固定器的外围开始。因此,总组件侧30开始从墨粉供给容器侧3分离。
显然,上述分离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总组件侧30的两个方法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当两方法结合使用时,首先,总组件侧30被推杆25推出,从而朝向墨粉供给容器侧3将总组件面半球形地翘曲,然后,表面固定器的两侧30和3被上述带有楔形边24a的分离部件24分开。这样,表面固定器的两个侧30和3就被平稳地分开,也就是说采用了一种不费力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对于上述分离方法没有特殊要求。也就是使用上述方法之外的分离方法不会产生问题,这是很显然的。
(实施例4)
图57和61示出的是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和上述第三个实施例在密封件2上有本质的区别,除了上述第一屏障2e外,它具有第二屏障2f。除此之外,该实施例在结构上和前面的实施例相同。
第二屏障2f有检查残留物的作用,这些残留物来自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总组件侧30,它们已经被第一屏障2e捕获了,以防止其扩散到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去。
参照图57-61,第二屏障2f为盘形并从第一屏障2e的边缘向内凸起。在这种情况下,“向内”是指朝向密封件2旋转轴的方向。
就第二屏障2f在该实施例中的结构而言,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实际上是圆形的,也就是第一屏障2e边缘的轮廓。因此,第二屏障2f实际上是圆形,从而与它们的形状相匹配。但是,第二屏障2f可根据第一屏障2e的结构、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结构和/或与装置设计和制造相关的限制采取任何形状,只要第二屏障2f可以连续360度地在第一屏障2e的圆周方向上伸展,与第一屏障2e的内表面相接触即可。
但是,如果第二屏障2f的部件在大小上和驱动力传输部件20大致相同,其中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面上的驱动力传输部件20插入该第二屏障2f,当把墨粉供给容器1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上时,使墨粉供给容器1的耦合部件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耦合部件对齐变得更容易了。另外,第一屏障2f顶端的整个内边可以被斜切来生成如图60所示的导向平面2e1(表面C)。当将前者插入后者时,导向平面2f1的设置便防止墨粉供给容器1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相抵触,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
而且,当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面上的驱动力传输部件20在结构和大小上与墨粉供给容器面的大致相同的时候,并且都是非圆柱形比如三角形和多边形柱体时,当安装墨粉供给容器时,用户必须在旋转阶段中对齐墨粉供给容器。这样,从可操作的观点出发,优选驱动力传输部件20和驱动力接收部分实际中为圆柱形。
就第二屏障2f的内表面和上述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理论接触侧3g之间的距离(图60中的H′)如果H′太小,第二屏障2f就不能有效地收集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总组件侧30上的残留物,可能会让残留物进入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去。与之相反,如果H′太大,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内部空间就要增大,这就与减小装置的尺寸相左。这样,上述假定表侧3g和第二屏障2f内表面2f2之间的距离H′理想上设定为大致30mm,优选在3-25mm。布置了该结构方式,残留物可以被非常有效地阻止,而不会与减小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的尺寸所作的努力相左。顺便说一下,第二屏障2f和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之间的距离H′只要能有效地收集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总组件侧30上的残留物即可,从而防止残留物进入静电复制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100。这样,该距离H′不会影响本发明的要点。因此,该距离可以被设定为一个最佳值,即使得第一和第二屏障2e和2f能充分地发挥它们的功效。
除了上述的结构布置方式外,至少第一屏障2e的内表面和第二屏障2f的内表面(对着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那个表面)中的一个可以有一个粘合部件,从而可靠地收集来自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总组件侧30上的残留物,因为这样的一个部件保证了残留物不会扩散到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去。
另外,参照图65,密封件2可以有第三屏障2h,它从第二屏障2f的边缘沿着密封件2的径向向第一屏障2e上突起,这样密封件2的屏障部件便形成了袋状部件2g;密封件2在包含其轴线在内的平面上所具有的屏障部件的横剖面看起来象袋子。这样的结构布置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屏障部件在捕获和保存来自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残留物上的效力。虽然这里第三屏障2h被这样构造,即其在横剖面上看上去象如图65所示的钥匙,但它也可这样构造,即其简单地向密封件2的表面2I直线凸起,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就粘在这里。
另外,虽然图65所示的密封件2的屏障部件包括许多直壁,但它可以包括一个连续曲线的壁,其形成了一个袋状部件2g,或者一个直壁和曲线壁的组合。
另外,密封件2的屏障部件可以与密封件2构成一个整体,或构造为独立于密封件2的单件或复合件。在后者情况下,屏障部件通过粘接等方法连在密封件2上。
(实施例5)
图62和63示出的是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在该情况下,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与除密封件2外的墨粉供给容器的一部分相连,第一和第二屏障2e和2f已经根据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位置改变。除此之外,第五实施例和前面的实施例相同。
因此,参照图62和63,将针对其结构和位置描述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第一屏障2e。
根据本发明,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第一屏障2e的结构和位置并没有被这样限制,即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第一屏障2e如上述情况一样被放置在密封件2的端部。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第一屏障2e的位置可以被自由选择,只要这个位置能让驱动力传输到墨粉瓶1上即可。
比如,图62示出这样的情况,即在其中,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已被构造并定位成实际上覆盖墨粉瓶主结构1A一整个端面,而该第一屏障2e也被构造并定位成完全包围墨粉瓶主结构1A的端面1A1的边缘。
图63示出了这样的情况,即在其中,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已经形成了多片3s,并连接到墨粉瓶主结构1A的一个端面1A1上,并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而第一屏障2e也被构造并定位成完全包围墨粉瓶主结构1A的端面1A1的边缘。
从上述情况可明显地看出,连有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墨粉瓶1的位置可依照墨粉容器的结构自由选择。但是,当墨粉供给容器侧3被分成图63所示的许多片断时,表面固定器的总组件侧30或墨粉供给容器侧3的对应部必须这样构造,即它可以真正覆盖图62所示总组件面上驱动部件的整个端面。
显然,第一屏障2e需被构造并定位成完全沿着其边缘包围表面固定器的墨粉供给容器侧3。
除了上述的结构和位置外,实施例5中的第一屏障2e实际上和第一、第二个实施例中的相同。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密封件2只有第一屏障2e。但是优选密封件2有第二屏障2f,就象第一、第二个实施例里的那样,从而保证来自表面固定器墨粉供给容器侧3和总组件侧30的残留物不会扩散。而且,驱动力传输机构的使用不必局限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和墨粉供给容器之间的驱动力传输;它可以应用于不同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部件之间的驱动力传输上。
从上述说明可明显地看出,第三和第四实施例实现了下列效果:
(1)万一碎片、绒毛等来自表面固定器,那么它们可以被很有效地捕获;通过采用廉价的结构布置方式可防止出现图像形成质量低劣的类似问题;
(2)当安装墨粉供给容器时采用昂贵的结构布置方式,表面固定器相对的面就可以很容易地互相对齐;
(3)在用一个新的墨粉供给容器替换一个旧的的操作过程中,没有必要把新墨粉供给容器象以前那样与装置总组件的旋转轴来对齐。因此,当用户可以简单地把崭新的墨粉供给容器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并关闭装置的前盖时,墨粉供给容器与装置总组件的驱动部件相接合,并作好输送墨粉的准备,从而彻底地提高墨粉更换的效率。
(4)将表面固定器作为一个给墨粉供给容器传输驱动力的部件来使用,确保通过简单地把墨粉供给容器插入装置总组件中,就可以使墨粉供给容器的驱动力接收部分简单稳当地与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的驱动力传输部件相接合。因此就不会发生常规部件中出现的接合失败。因此,有可能大大提高确保墨粉补给的墨粉供给容器的可靠性。
(5)将表面固定器作为在墨粉供给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之间的驱动力传输部件来使用,极大地减小了驱动力传输部件、驱动力接收部分及其连接部件在转动轴向上的厚度,对节约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的内部空间和减小其尺寸起了很大的作用。
(6)将表面固定器作为给墨粉供给容器传输动力的部件来使用,排除了常规耦合所需要的复杂结构布置方式,也就是一个带有凸起的元件和一个带有凹槽的元件的组合。因此,它在减小驱动力接收部分的成本方面作了相当大的贡献。
(其他实施例)
下面,将要介绍本发明的处理盒B和其他图像形成装置部件。
在前面的实施例中,处理盒B是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但是在本发明中,它还适用于包括多个显影部件并形成多色图像(例如双色图像、三色图像和全色图像)的处理盒,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且,本发明和许多已知显影方法相兼容,比如两部件磁刷显影法、栅格(cascade)显影法、降低(touch-down)显影法和云状显影法。
本发明所适用的静电复制光导元件如下所示。就与本发明相兼容的光导材料而言,有无定形硅、无定形硒、氧化锌、氧化钛,有机光电导体(OPC)等。就光导材料位于其上的基部元件的结构而言,基部元件可以为一旋转件如鼓或带,或为片状形式。一般使用的是鼓或带。在使用鼓形光导元件的情况下,一个光导元件被固定在一个由铝合金等形成的圆柱体底座的周围,或者将光导材料涂在由铝合金等形成的圆柱体底座的外表面上。
就充电部件而言,在前面实施例中使用的是一种所谓的接触式充电方法。但是,很显然,还可以使用接触式充电法之外的任何常规的充电方法。根据这些方法的一种,钨丝被金属屏蔽如铝屏蔽包住三面;通过给钨丝加高压而产生的阳性或阴性离子被移动到感光辊的表面,从而使感光辊的外表面均匀带电。
除了上述辊的形式外,充电部件可以是刮片(充电刮片)、垫、块、杆、线等的形式。
就清洁残留在感光辊上的墨粉颗粒的清洁方法而言,清洁工具可以是刮片、毛刷、磁刷等方式。
上述的处理盒指的是一个这样的盒,即它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和拆卸,并至少包含一个作为图像支承件的静电复制光导元件。除了光导元件外,处理盒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部件。换句话说,除上述处理盒外,处理盒可以是一个可移动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的盒,静电复制光导元件和充电部件可以一起安装在它里面;处理盒还可以是一个可以移动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的盒,静电复制光导元件和显影部件可以一起安装在它里面;处理盒还可以是一个可以移动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的盒,静电复制光导元件和清洁部件可以一起安装在它里面;还可以是一个可以移动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的盒,静电复制光导元件和两个或更多个上述处理部件的组合部件可以一起安装在它里面。
也就是说,上述处理盒部件指的是:一个可以移动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的盒,并且充电部件、显影部件或清洁部件、静电复制光导元件可以一起安装在它里面;一个可以移动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的盒,并且至少一个充电部件,一个显影部件,一个清洁部件和一个静电复制光导元件被一起安装在它里面;一个可以移动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的盒,并且静电复制光导元件和至少一个显影部件被一起安装在它里面。
本发明还适用于一个显影盒,其可移动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中,并且显影元件和显影剂一起安装在它里面。
另外,在前面的实施例中,一个激光打印机就被视为一个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本发明的应用场合不必局限于激光打印机。也就是说,本发明适用于不同于激光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比如静电复制复印机、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这是很显然的。
另外,本发明驱动力传输机构的使用不必局限于在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和处理盒之间传输驱动力,其中驱动力通过表面固定器两面之间的接合来传递。也就是说,本发明中的驱动力传输机构还可以被用在除图像形成装置之外的其它装置的两个部件之间的驱动力的传输。
在前面的实施例中,优选在装置的总组件上设有挂钩形式的表面固定器的环面,因为挂钩部分上产生的碎屑很少扩散到总组件中去。另外,在固定器上有挂钩的一面设有屏障或伸出部件,因为钩子相对容易被磨损而产生碎屑。优选阶-柱类型的固定器的装置总组件中设有屏障或伸出部件,因为从柱部产生的碎屑很少会扩散到装置总组件中去。
虽然本发明是参照在此披露的结构加以描述的,但并限定于阐述的细节,而且要覆盖落在改进目的或下面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改型或变更。

Claims (21)

1、一种显影剂供给容器(1),用于将显影剂供给到一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该显影剂供给容器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上,所述显影剂供给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1A),用于容放显影剂,所述容器主体设置有开口(1a),该开口能排放所述显影剂;
一密封件(2),用于密封所述开口;
一连接元件(3),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连接机构(30)连接,其中,当所述开口被拆封时,能够在与所述连接机构相接合的所述连接元件(3)及所述密封元件一起和所述容器主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使所述连接元件(3)和所述容器主体(1A)彼此远离;以及
所述连接元件包括一个表面固定器,该表面固定器可以与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机构中的表面固定器通过两表面固定器的相向相对运动而可脱开地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包括多个弹性可变形凸起(3a),这些弹性可变形凸起(3a)可与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固定器上的多个弹性可变形凸起(3a)相互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的每个凸起在其自由端处比其底部处粗一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的每个凸起为截锥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的每个凸起具有圆形自由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具有多个钩部,这些钩部可与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固定器的环部接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表面固定器包括多个环部,这些环部可与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固定器的多个钩部接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从所述连接机构接受回转驱动力,用于将位于容器主体内的显影剂向着所述开口供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收集部分(2e),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的掉落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分环绕所述连接元件的表面固定器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分在其端部具有一屏障。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供给部分(1e),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用于随着所述容器主体的转动而将显影剂向着所述开口供给。
13、一种连接元件(3),用于显影剂供给容器(1),该显影剂供给容器用来供给显影剂并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一图象形成装置(100),所述连接元件(1)可与设置在所述图象形成装置上的一连接机构(30)接合,所述连接元件包括:
一密封部(2),用于密封一设置在所述显影剂供给容器上的用于排放显影剂的开口(1a);
其中,当所述开口拆封时,能够在与所述连接机构相接合的所述连接元件及所述密封元件一起和所述容器主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使所述连接元件和所述容器主体彼此远离;以及
所述连接元件包括一表面固定器,该表面固定器可以与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机构中的表面固定器通过两表面固定器的相向运动而可脱开地接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包括多个弹性可变形凸起,这些弹性可变形凸起可与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固定器上的多个弹性可变形凸起相互接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的每个凸起在其自由端处比其底部处粗一些。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的每个凸起为截棱锥体。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的每个凸起具有圆形自由端。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表面固定器具有多个钩部,这些钩部可与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固定器的环部接合。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表面固定器包括多个环部,这些环部可与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固定器的多个钩部接合。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从所述连接机构接受回转驱动力,用于将位于容器主体内的显影剂向着所述开口供送。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用于接受回转驱动力而将所述显影剂供给容器的主体转动。
CNB011427299A 2000-09-04 2001-09-04 驱动力接收元件和驱动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96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66733A JP3862491B2 (ja) 2000-09-04 2000-09-04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266733/2000 2000-09-04
JP2001162729A JP2002351204A (ja) 2001-05-30 2001-05-30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トナー封止部材
JP162729/2001 2001-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9137A CN1349137A (zh) 2002-05-15
CN1229698C true CN1229698C (zh) 2005-11-30

Family

ID=26599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272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9698C (zh) 2000-09-04 2001-09-04 驱动力接收元件和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934494B2 (zh)
EP (1) EP1184739B1 (zh)
KR (1) KR100425896B1 (zh)
CN (1) CN1229698C (zh)
DE (1) DE60142325D1 (zh)
HK (1) HK10441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3325B2 (ja) * 2002-04-26 2008-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駆動伝達部材
JP4323818B2 (ja) * 2003-01-22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US7155138B2 (en) * 2003-12-22 2006-1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JP4636853B2 (ja) * 2004-11-12 2011-02-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RU2407049C2 (ru) * 2004-11-24 2010-12-20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Контейнер подачи проявителя
JP4621019B2 (ja) * 2004-12-17 2011-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WO2007072991A1 (en) * 2005-12-21 2007-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and developer supplying system
US7729644B2 (en) * 2006-05-11 2010-06-01 Katun Cor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US7676182B2 (en) * 2006-05-17 2010-03-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a buffering mechanism
JP4995126B2 (ja) * 2008-03-13 201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DE602008005629D1 (de) * 2008-12-23 2011-04-28 Sagemcom Broadband Sas Druckeinheit
JP6083954B2 (ja) 2011-06-06 2017-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5950611B2 (ja) 2012-02-17 2016-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CN104632908B (zh) * 2014-12-12 2017-04-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粘性联轴器及其测试用试验台
JP6584228B2 (ja) 2015-08-27 2019-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43895A (en) * 1962-07-16 1964-08-11 Electro Refractories & Abrasiv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motion
DE1940981A1 (de) * 1969-08-12 1971-02-25 Stromag Maschf Kupplungshaelften-Verbindungsglied
JPS6449720A (en) 1987-08-18 1989-02-27 Kanai Juyo Kogyo Kk Needle engagement type coupling
US5149573A (en) 1990-06-01 1992-09-2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ly transparent strip material used for forming fasteners
US5307129A (en) 1990-10-01 1994-04-26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3320152B2 (ja) 1993-07-28 2002-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JP3229088B2 (ja) 1993-10-14 2001-11-1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ガス採取方法及び自動ガス分析方法
US5418600A (en) * 1993-12-17 1995-05-23 Xerox Corporation Conformable friction drive system for belt or drum transport
US5482962A (en) 1994-07-22 1996-01-09 Rohm And Haas Company Insecticidal N,N'-disubstituted-N-N'-diacylhydrazines
US5634245A (en) 1995-07-14 1997-06-0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ructured surface fastener
US5691021A (en) 1996-02-28 1997-11-2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ame retardant fasten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EP0797125B1 (en) * 1996-03-21 2002-11-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337916B2 (ja) 1996-07-04 2002-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軸受ガイド部品
US6256470B1 (en) * 2000-02-18 2001-07-0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device for use i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there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9137A (zh) 2002-05-15
DE60142325D1 (de) 2010-07-22
EP1184739B1 (en) 2010-06-09
KR20020018965A (ko) 2002-03-09
EP1184739A2 (en) 2002-03-06
KR100425896B1 (ko) 2004-04-03
HK1044198A1 (zh) 2002-10-11
EP1184739A3 (en) 2009-02-25
US20020031638A1 (en) 2002-03-14
US6934494B2 (en) 2005-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7405C (zh) 密封元件、调色剂容纳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229698C (zh) 驱动力接收元件和驱动机构
CN1101010C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补充装置以及装于其上的调色剂筒
CN1117296C (zh) 处理盒,电子照相成象装置驱动力传动部件以及电子照相感光鼓
CN1237413C (zh)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179252C (zh) 调色剂瓶、调色剂供给系统和使用该瓶和供给系统的成像装置
CN1049987C (zh) 可安装处理盒的成象系统
CN1058794C (zh) 光敏鼓、处理盒、成象装置及成象设备
CN1129039C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收存容器
CN1306228A (zh) 显影剂搅拌部件及其回收方法
CN1186697C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525258A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CN1475871A (zh) 墨粉补充盒、密封部件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CN1099621C (zh) 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459673A (zh) 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处理盒、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534399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367411A (zh) 处理盒、用于处理盒的安装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532646A (zh) 显影剂盒容器、显影剂盒及它们的回收方法以及成像单元
CN1205459A (zh) 显影盒和电照相成像设备
CN101038466A (zh) 调色剂容器和使用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供应装置
CN101034270A (zh)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CN1811613A (zh) 显影剂盒及其循环使用的方法
CN1210285A (zh) 显影盒和电照相成像设备
CN1536451A (zh) 调色剂容器制造方法和调色剂容器
CN2814463Y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