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7949A - 记录介质、记录/重放方法和记录/重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记录/重放方法和记录/重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7949A
CN1227949A CN99103016A CN99103016A CN1227949A CN 1227949 A CN1227949 A CN 1227949A CN 99103016 A CN99103016 A CN 99103016A CN 99103016 A CN99103016 A CN 99103016A CN 1227949 A CN1227949 A CN 1227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track
recording
interarea
lba
logica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3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34C (zh
Inventor
白根京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27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7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2ECC block, i.e. a block of error correction encoded symbols which includes all parity data needed for deco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2Double-sided discs, i.e. two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opposite sides

Abstract

一种盘形的记录介质,用于磁性地记录信息信号,其中逻辑块地址与磁盘的记录磁道相关联,其顺序:在可记录信息区处理的逻辑块地址朝着外缘,以所说的下磁盘表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直至到达第二记录磁道,然后从上磁盘表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三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直到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下磁盘表面上第二记录磁道的下一个记录磁道朝着外缘,直到到达下磁盘表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从上磁盘表面上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跳过第三记录磁道和第四记录磁道,直到到达上磁盘表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从下磁盘表面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侧继续进行,直到到达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记录磁道。此结构给出了一种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盘状记录介质。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记录/重放 方法和记录/重放设备
本发明涉及用于磁性地记录信息信号的记录介质,以及用于记录介质故障区的交换(exchange)处理以记录该信息信号的记录/重放方法和设备。
在磁记录装置中,损坏扇区在磁盘装载或磁盘格式化时被检测,通过执行扇区滑移,损坏扇区的物理块地址被从对物理块地址的地址分配中除去。并且,如果这里生产一个损坏的磁道,通过执行磁道滑移,该磁道整个被从对该逻辑扇区的地址分配中除去。
对于通过区滑移除去的损坏扇区和通过磁道滑移除去的损坏磁道,有这样一个系统,在该系统中,扇区或磁道被简单地不再使用,提取用户变量的可用容量,并且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通过滑移除去的扇区或磁道的替代扇区或磁道被排除在通常的用户区之外。
在前者情况下,除了那些被发现损坏的之外,扇区或磁道能够被整个用于写用户数据,从而保证了一个高的记录介质利用效率。但是,在一个交换(exchange)记录介质中,如软盘,这种使用方式提出了一个问题,虽然在非交换介质如硬盘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也就是说,有机会改变不同磁盘的有效磁盘容量,从而有可能无法从一个磁盘到另一个磁盘进行整盘内容的拷贝。
在后者情况下,由于任何时候都能够保证一个恒定的格式化容量,在磁盘拷贝中的上述麻烦不会发生。但是,由于替代扇区或磁道需要被排除在用户区之外,部分或全部备用区不能被使用。
因此,在通常的磁记录装置中使用的常用损坏处理方法是建立在不使用此备用区的基本原理之上的。
对于把物理块地址与逻辑块地址关联起来的方法,这里有磁盘表面基本关联方法,一种磁盘表面基本关联方法提供一个磁盘表面被处理用于关联,随后从相反方向另一个磁盘表面被处理用于关联,和一个利用从磁盘表面上开始端提供的独立区的区基本关联方法。
对于在备用扇区被提供作为扇区滑移的替代扇区的情况下提供备用扇区的方法,有多种方法,如在每一个磁道提供备用扇区的方法,在每一个区提供备用扇区的方法或在磁盘上的预置位置提供备用扇区的方法。
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关联方法,包括损坏管理,与非交换型记录介质有关。也就是说,在选择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关联方法或备用扇区位置设置方法中,有价值的特征,如短搜索时间或高传送速度,或不复杂的算法,代表选择标准。
同时,对于用在普通磁记录装置中采用的滑移的损坏管理系统,不可能应付开始使用该磁盘后产生的损坏,虽然躲避开始端的初始磁盘损坏是可能的。
因此,为了提高磁盘的可靠性,使用一种方法,在处理数据记录之前预先附加用于错误矫正的冗余位。如果错误读取产生,这些影响重放特性的参数,如跟踪或均衡,在重试时被改变。
对于上述普通的系统,即使在重试时已经成功读取也不能保证下次读取成功。此外,仅在改变参数重试时实现读取的事实意味着所述扇区id难以读取,从而所述扇区已经被降低了读取可靠性。
因此,对于普通的系统,就使用或其他处理期间随时间的流逝产生的损坏而言,难以确保将来数据的可靠。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介质,记录/重放方法和记录/重放设备,从而针对使用或其他处理期间随时间的流逝产生的损坏,能够保证将来数据的可靠性。
在一种情况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实质上盘形的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其中逻辑块地址与记录磁道的关联按次序进行,其中,在可记录信息区处理的逻辑块地址,以第一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在一个地址增加方向上,朝着外缘直到第二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二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三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直到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一主面上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侧的下一个记录磁道朝着外缘,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在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从而跳过第三记录磁道和第四记录磁道,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直到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记录磁道。
在另一种情况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重放设备,用于在实质上盘状的记录介质上记录/重放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一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该记录/重放装置包括用于从记录介质读取信息信号的信息信号读取装置,用于通过读取装置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信息信号中检测物理块地址的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和一个图表检测装置,通过参考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检测的物理块地址,用于检测一个保持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该表被提供在记录介质的一个可记录信息区中第一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和第二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中。该图表说明在一个可记录信息区逻辑块地址在其中被处理的逻辑块地址处理次序,以第一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在一个地址增加方向上,朝着外缘直到一个第二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二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三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直到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一主面上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侧的下一个记录磁道朝着外缘,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在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从而跳过第三记录磁道和第四记录磁道,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直到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记录磁道。该记录/重放设备还包括地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检测的物理块地址和图表检测装置检测的图表相互转换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
在另一种情况下,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重放方法,用于在实质上盘状的记录介质上记录/重放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一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该方法包括一个从记录介质读取信息信号的信息信号读取步骤,一个从通过读取步骤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信息信号中检测物理块地址的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和一个图表检测步骤,通过参考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块地址,检测一个保持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该表被提供在记录介质的一个可记录信息区中第一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和第二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中。该图表说明在一个可记录信息区逻辑块地址在其中被处理的逻辑块地址处理次序,以第一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在一个地址增加方向上,朝着外缘直到一个第二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二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三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直到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一主面上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侧的下一个记录磁道朝着外缘,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在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从而跳过第三记录磁道和第四记录磁道,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直到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记录磁道。该方法还包括地址转换步骤,用于根据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块地址和图表检测步骤检测的图表相互转换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
在该记录介质和记录/重放设备中,对记录介质地访问是基于逻辑块地址。逻辑块地址对应于物理块地址,由此,损坏区已经被除去。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以这样的次序关联:在该次序中,逻辑块地址顺序增加直到外缘侧上的第二记录磁道,该磁道开始于第一主面中间部分的第一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二主面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三记录磁道开始顺序增加直到内缘侧上的一个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下一个记录磁道开始增加,朝第一主面上第二记录磁道的外缘侧直到外缘。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二主面外缘侧上的记录磁道开始增加,直到第二主面上的最内侧记录磁道,同时跳过第三和第四记录磁道。最后,朝着第一记录磁道的内缘侧,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侧记录磁道开始增加,直到临近第一记录磁道的记录磁道。在开始点的内缘侧提供一个备用区,包括一个用于补充损坏区的第一区和一个邻接备用区用于与新产生的损坏区交换的第二区。在从逻辑块地址的第一记录磁道直到第二记录磁道的一个区内、在逻辑块地址的第三记录磁道直到第四记录磁道的一个区内、和/或在第一和第二主面上信息区域中最内记录磁道的内侧和最外记录磁道的外侧,提供有多个故障列表,每一列表具有一个保持损坏区的第一表和一个保持新产生的损坏区与第二区之间进行交换的对应性关系的第二表。
在另一种情况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实质上盘形的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其中逻辑块地址与记录磁道的关联按次序进行,其中,在可记录信息区处理的逻辑块地址,以第一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朝着外缘,在一个地址增加方向上,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的最外侧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继续进行,从第二主面上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朝着内缘侧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外缘朝着最内边缘继续进行。
在另一种情况下,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重放设备,用于在实质上盘状的记录介质上记录/重放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一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该记录/重放装置包括用于从记录介质读取信息信号的信息信号读取装置,用于通过读取装置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信息信号中检测物理块地址的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和一个图表检测装置,通过参考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检测的物理块地址,用于检测一个保持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该表被提供在记录介质的一个可记录信息区中第一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和第二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中。该图表说明在记录介质的一个可记录信息区逻辑块地址在其中被处理的逻辑块地址处理次序,以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在一个地址增加方向上,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在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侧继续进行,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该记录/重放设备包括地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检测的物理块地址和图表检测装置检测的图表相互转换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
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重放方法,用于在实质上盘状的记录介质上记录/重放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一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该方法包括一个从记录介质读取信息信号的信息信号读取步骤,一个从通过读取步骤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信息信号中检测物理块地址的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
一个图表检测步骤,通过参考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块地址,检测一个保持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该表被提供在记录介质的一个可记录信息区中第一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和第二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中,并且说明在记录介质的一个可记录信息区中逻辑块地址在其中被处理的逻辑块地址处理次序,在一个地址增加方向上,以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在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礠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该方法还包括地址转换步骤,用于根据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块地址和图表检测步骤检测的图表相互转换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
在该记录介质和记录/重放方法及设备中,对记录介质地访问是基于逻辑块地址。逻辑块地址对应于物理块地址,由此,损坏区已经被除去。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以这样的次序关联:在该次序中,逻辑块地址在记录介质的一个用于记录信息信号的信息区域朝外缘侧顺序增加,开始于第一主面的一个中间部分。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二主面的外缘侧开始增加最终到第一主面的内缘侧。接着最后一个逻辑块地址,提供一个用于补充损坏区的备用区和一个邻接第一区用于与新产生的损坏区交换的第二区。在逻辑地址开始点内缘侧的一个区内、和/或在第一和第二主面信息区域中最内记录磁道的内侧和最外记录磁道的外侧,提供有多个故障列表,每一列表具有一个保持损坏区的第一表和一个保持新产生的损坏区与第二区之间进行交换的对应性关系的第二表。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和记录/重放方法及设备中,故障列表被设置在上下盘表面,从而,如果其中一个列表不能被读取,其他列表立即能够被读取。此外,由于故障列表被以分散的方式设置在上下盘表面的最内和最外边缘之间的中间部分,表的内容能够被安全地保持,排除了磁盘可能被玷污的危险。
在该记录介质和记录/重放方法及设备中,由于用于记录磁盘的损坏区的故障列表被设置在磁盘的内外缘上,从面对磁盘的内和外缘的磁头可以容易地访问。此外,故障列表被设置在磁盘的最内外边缘上的上下侧,从而,如果其中一个列表不能被读取,其他列表能够立即被读取。并且,故障列表被设置在磁盘的最内和最外缘的中间部分,因此不易受到灰尘或污物的影响,从而不易产生损坏。磁盘的逻辑块地址以逻辑地址增加的顺序从磁盘下表面到磁盘上表面进行分配,并再次从磁盘上表面到磁盘下表面,即使故障表设置在磁盘下表面最内和最外边缘之间的中间部分,也无须担心失去逻辑块地址的连续性。
图1是一个示意图,示出了体现本发明的一个记录/重放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2是一个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记录介质的右半部分。
图3的一个流程图,示出了记录/重放方法步骤的次序。
图4是一个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记录介质。
图5示出了一个磁盘结构表。
图6示出了一个物理地址块的结构。
图7截面图,示出了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记录介质的右半部分。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顶部平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底部平面图。
参考附图,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被详细解释。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首先解释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重放信息信号的记录/重放设备。第一实施例是指一种实质上盘形的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其中逻辑块地址与记录磁道的关联按次序进行,在该次序中,在可记录信息区处理的逻辑块地址,以第一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在一个地址增加方向上,朝着外缘直到第二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二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三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直到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一主面上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侧的下一个记录磁道朝着外缘,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在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从而跳过第三记录磁道和第四记录磁道,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直到到达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记录磁道。第一实施例也指使用此记录介质的记录/重放方法和和设备。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记录/重放设备1包括,作为响应主计算机11发送的逻辑块地址而从磁盘读取信息信号即数据的组件;一个传动器4,用于驱动一对面对作为磁盘100第一主面的上表面和作为磁盘100第二主面的下表面设置的磁头3a和3b;一个均衡器8,用于调节信号;一个ECC电路9,用于校正误差;和一个信号处理电路12,用于转换磁盘100的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
更明确地说,记录/重放设备1包括一个用于旋转地驱动可取出的磁盘100的主轴马达2;用于读取记录在磁盘100的信号记录表面上的数据的磁头3a、3b;一个使磁头3a、3b移动的传动器4;一个用于放大从ECC电路9发送的用于写在磁盘100上的信息信号的信号放大电路5;和一个用于在放大由磁头3a、3b读取的信息信号的信号放大电路5和放大由ECC电路9发送的用于写在磁盘100上的信息信号的信号放大电路6之间切换的开关7。记录重放设备1还包括一个用于调节由信号放大电路5放大的数据的信号特征的均衡器8;一个用于把误差校正码附加在已经被均衡器8调节的数据信号特征上的ECC电路9;一个用于暂时存储由ECC电路9输出的数据或来自主计算机11的数据的缓冲器10;和一个用于根据伺服信息从信号放大电路5输出的数据检测跟踪误差信号等并用于输出伺服信息到信号处理电路12的伺服检测电路13。记录/重放设备1还包括一个用于经过信号放大电路14从信号处理电路12输出跟踪误差信号和磁道搜索信号到传动器4的混合电路15。
同时,信号处理电路12由例如一个DSP电路构成。为了执行读取操作,除了估算值获取电路和执行信号记录区域交换处理的功能外,信号处理电路12还具有控制相应电路直到从磁盘100的信号记录区域如扇区读取出数据的功能。例如,信号处理电路12通过一个读取或写入命令控制开关7、ECC电路9或缓冲器10。磁头3a、3b相互面对设置,把磁盘100夹在中间。
参考图2,记录/重放设备使用磁盘100作为记录介质,磁盘100具有一个盘片,其上下表面已经被均匀覆盖有磁性材料,并设有多个同心记录磁道,沿这些磁道,信息信号通过磁性材料的剩磁被记录。正是由于磁盘100数据被记录或重放。
参考图2,磁盘100在作为第一主面的上表面和作为第二主面的下表面上具有多个记录磁道。在这些记录磁道之间,有那些能够在其中记录信息信号的信息区域。
根据下面的次序,物理地址被分配给记录磁道的各扇区。即,参考图2,物理地址顺序进行,通过用于信息信号的磁盘100的可记录信息区域,朝着外缘直到第二记录磁道,以内外缘的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中间部分的第一记录磁道作为逻辑开始点,表示为路径a。然后物理地址从磁盘上表面的最内和最外边缘之间的一个中间部分的第三记录磁道开始朝着内缘进行,直到第四记录磁道,表示为路径b。然后地址从磁盘下表面上第二记录磁道的下一个磁道朝着外缘进行,表示为路径c。到达磁盘下表面外缘上的记录磁道后,该地址从磁盘上表面上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跳过第三记录磁道和第四记录磁道。即,该地址处理到直接在第三记录磁道之前的一个磁道,表示为路径d,然后从第四磁道的下一个磁道开始,表示为路径e。到达磁盘下表面上最内记录磁道后,地址从磁盘下表面上最内记录磁道开始朝着外缘直到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一个记录磁道,表示为路径f。
在本磁盘100的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的关联中,要被避开或替换的损坏区的故障列表被设在从磁盘下表面的第一记录磁道到第二记录磁道的一个区内,代表逻辑地址的第一分配,表示为路线a,和从磁盘上表面上第三记录磁道到第四记录磁道的一个区内。
也就是说,故障列表被设置在磁盘100的上下表面上冗余位中。具体地说,故障列表被记录分散在磁盘100的信息记录区域的放射状最内和最外记录磁道的中间部分。通过以此方式把故障列表记录成分散的样子,故障列表在磁盘100产生污染时能够被更可靠地保持。具体地说,为了安全的缘故,17个故障列表,例如,被写在磁盘100上。
上述记录/重放设备1的部件,包括信号放大电路5、伺服检测电路13和信号处理电路12,同时用作用于检测物理块地址作为磁盘100的物理块地址的检测装置,和用作图表检测装置,通过参考检测的物理块地址,检测一个故障列表作为一个保持设在磁盘的该部分的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之间对应性关系的图表。
根据设在磁盘100的预置位置的故障列表,信号处理电路12构成用于关联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的块地址转换装置。从主计算机11,地址通过逻辑块地址指定,被信号处理电路12转换成物理块地址。响应这些物理块地址,传动器4被驱动以驱动磁头3a、3b。
上述记录/重放设备1能够获得与读取操作有关的估算值,直到信号读取装置在信号处理电路12的控制下读取记录在磁盘100上的数据,从而在其他信号记录区域写入该信号记录区域的数据,其获得的估算值已经到达一个预置值。
下面解释当记录/放设备1读取记录在磁盘100上的数据时操作的次序。
记录/重放设备1通过磁头3a、3b读取记录在被主轴马达2旋转工作的磁盘100上的数据。磁头3a、3b读取的数据在来自信号处理电路12的一个读取命令控制下经开关7被输入信号放大电路5。
输入信号放大电路5的信号由此被放大,从而其主数据经均衡器8被输入ECC电路9,同时其伺服信息被输入伺服检测电路13。
ECC电路9根据从磁盘100读取的数据执行与误差校正码有关的处理。如果ECC电路9在经均衡器8输入的主数据中检测到误差字节,它向信号处理电路12报告误差字节数。
响应该误差字节数,信号处理电路12通过一个影响数据重放特的操作改变均衡器8的参数。
如果伺服检测电路13从输入的伺服信息检测到误差信号,它将结果通知信号处理电路12。根据误差信号,信号处理电路12向传动器4输出跟踪信号以欺骗(shiting)作为一个影响数据重放特性的操作的跟踪。
进行了如上所述与误差信号有关的处理后,信号处理电路12执行读取操作。如果数据已经通过读取操作被读取,信号处理电路12使读取的数据被存储在缓冲器10中,同时校验一个误差计数值是否大于一个临界值EO。此临界值通过作为定量参数的数据读取可靠性被测定。
如果误差计数值大于临界值EO,即如果读取的数据可靠性已经被降低,一旦该数据被存储在缓冲器10中,信号处理电路12使该数据被写入设置在磁盘100上的备用区。此备用区随后将被解释,此备用区是从开端提供的一个交换扇区作为一个正常扇区。
这是一个故障管理系统,称之为扇区替换,它量化读取困难程度并根据量化值收回交换扇区的数据。
具体地说,数据一旦存储在缓冲器10中,信号处理电路12使该数据经ECC电路9和信号放大电路6写入磁盘100的备用区。信号处理电路12更新故障列表中的扇区图从而将没有数据被写入信号记录区域如扇区,因此缺乏数据读取可靠性。
当记录/重放设备1读取数据,检测到误差字节或跟踪误差数时,它执行上述处理。例如,记录/重放没备1在磁盘100上记录后立即进行如上所述的读取数据。
因此,根据读取重试和误差校正码附加操作,记录/重放设备1在其他信号记录区域重写数据,以保证随后的数据读取操作的可靠性。
因此,记录/重放设备1能够防止将来数据读取的不可能性。例如,它能够减少致命错误发生的频率,如灰尘、故障或污染造成的数据读取的不可能性,从而防止将来数据读取的不可能性。
下面将参考流程图图3,描述记录/重放方法的操作顺序。
如图2所示,在此记录/重放方法中,使用这样的一个磁盘作为记录介质,在该磁盘中,磁性材料实质上被均匀地涂敷在磁盘基片的整个上下表面上,通过磁性材料的剩磁,信息信号沿设置在这些上下表面上的多个同心记录磁道被记录。通过该磁盘数据被记录或重放。
在第一步骤S1,信息信号被从记录介质读取。即,作为剩磁记录在记录介质的记录磁道上的数据被一个磁头读取。在下一个步骤S2,物理块地址被从信息信号读取,该信息信号是从记录介质读取的。通过对从记录介质读取的数据进行预置信号处理,物理块地址被检测。
在上述记录介质即磁盘中,在用于在磁盘上记录信息信号的信息区域进行的逻辑块地址,在图2中被标示为路径a到f。具体地说,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以这样的次序相关:以磁盘下表面上一个中间部分的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逻辑块地址按地址增加的顺序朝外缘侧进行,直到第二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磁盘上表面一个中间部分的第三记录磁道开始进行直到内缘侧的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磁盘下表面上第二记录磁道的下一个记录磁道开始进行直到外缘。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磁盘上表面的最外记录磁道开始进行直到最内记录磁道,跳过第三记录磁道和第四记录磁道。最后,逻辑块地址从最内缘的最内记录磁道开始进行,朝着内缘,直到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一个记录磁道。
在物理块地址与逻辑块地址的相关中,要被避开或替换的损坏区域故障列表被设在磁盘下表面上从第一记录磁道到第二记录磁道的区域内,表示逻辑地址的第一分配,以及设在磁盘上表面上从第三记录磁道到第四记录磁道的区域内。
在紧接着步骤S2的步骤S3,必须参考在步骤S2检测的物理块地址,以检测故障列表,作为保持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之间对应性关系的图表。
在紧接着步骤S3的步骤S4,根据在步骤S2检测的物理块地址和在步骤S3检测的上述图表,物理块地址与逻辑块地址被相互转换。
在下一个步骤S5,所给的数据被写在外部主机指定作为逻辑块地址的一个地址中。该操作顺序结束。
下面将描述记录介质,它是一个用于在信息信号的信号记录表面磁性也记录数据的磁盘。
此磁盘具有均匀地涂敷一种磁性材料的上下主表面,如图2所示的右半部分截面和图4所示的磁盘100的上下表面。在这些上下表面上,形成实质上是同心的记录磁道。设有这些记录磁道的磁盘部分构成一个信号记录表面,在其上记录信息信号。信息信号沿记录磁道作为磁性材料中的剩磁被记录。在图4的磁盘100中,其外缘和内缘之间的放射状中间部分被故障列表102占据。
记录磁道被分成扇区作为信息信号的记录单元。对这些扇区,与代表预置次序的物理块地址一致,预置次序是基于各扇区的实际物理排列的。通过这些物理块地址,信息信号记录表面的记录磁道上的地址被唯一地确定。
主计算机通过逻辑块地址指定磁盘地址,逻辑块地址是依照有效扇区的逻辑地址。逻辑地址为顺序地给序有效扇区的地址,排除损坏等造成无法使用的扇区或磁道。
为了通过主计算机给予的主逻辑地址识别物理地址,需要建立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如果物理块地址的第(n-1)扇区与逻辑块地址的第m扇区相对应,并且物理块地址的第n扇区不可用,在物理块地址中跳过一个扇区,那么逻辑块地址的第(m+1)扇区与物理块地址中的第(n+1)扇区对应。
逻辑块地址和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按在信息区域中从路径a到路径f的行进次序提供,信息区域设有磁盘的记录磁道,如图2示出了磁盘截面的右半部分。
在磁盘100的信息区域,在其中能够记录信息信号,逻辑地址从磁盘下表面上最内记录磁道和最外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的第一记录磁道处的逻辑开始点行进到第二记录磁道,表示为路径a。逻辑地址从磁盘上表面的最内记录磁道和最外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的第三记录磁道开始朝着内缘行进到第四记录磁道,表示为路径b。然后逻辑地址从磁盘下表面上第二记录磁道的下一个磁道朝着外缘行进,表示为路径c。到达磁盘下表面上最外缘记录磁道后,逻辑地址从磁盘上表面上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行进,跳过上述第三和第四记录磁道。到达磁盘上表面上最内记录磁道后,逻辑地址从磁盘下表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行进直到直接在上述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记录磁道,表示为路径f。
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按上述次序设置,从而逻辑块地址的前端位于磁盘下表面的中间部分,一个用于初始故障的备用扇区被接连逻辑块地址的最后地址设置,备用扇区后跟一个用于扇区替换的交换扇区。
在磁盘下表面上逻辑开始点的内缘侧,接连逻辑块地址的终点设置一个备用扇区作为一个备用区域。也就是说,磁盘上的备用区设置在磁盘下表面上中间部分逻辑开始点的内缘侧,对应于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对应性关系的末端。
从物理块地址中除去不可用的损坏区,按与物理块地址关联的顺序,根据逻辑块地址和记录磁道的物理块地址,备用区具有一个用于补充被逻辑块地址除去的损坏区的第一区,和一个用于交换随盘的使用产生的损坏区的第二区。如现在所解释的,这些第一和第二区被一个滑移表和一个交换表使用。
故障列表包括一个的作为第一表的滑移表,用于保持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通常在从工厂出货时,为了滑移即跳过损坏区,在此滑移表中,记录了故障区如损坏扇区的位置。
并且,在用于滑移的损坏扇区表,和在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间用于扇区替换的相关表,被直接放置在逻辑块地址的前端位置,和/或放置在逻辑块地址的对应性关系的外侧区域,此外,放置在物理块地址从下表面到上表面或从上表面到下表面的切换位置的内侧或外侧。相同的表信息被记录在这些区域中。
如果损坏区被记录在滑移表中,此损坏区在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的对应关系中被跳过。因此,逻辑块地址相对于物理块地址在增加地址的方向上前进。通过滑移对获得逻辑块地址来说变得是必须的区域在备用区是安全的。
损坏区具有一个交换表,它是一个交替表,是用于保持随磁盘的使用产生的损坏区的交换的对应性关系的第二表。此交换表保持用于损坏区如损坏扇区的地址对和用于设置在备用区中的这些损坏区的交换区。
该滑移表和交换表保持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同时由逻辑块地址来给予源于主计算机的控制而磁头对磁盘的存取通过物理块地址指定。因此,当磁盘在使用中时,如磁盘开始使用时或磁盘被插入记录/重放设备时,参数必须被列在这些表中。
由于故障列表被记录分散在磁盘上表面上信息区的最内和最外边缘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和磁盘下表面上信息区的最内和最外边缘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这些故障列表可靠地抵抗了可能的磁盘污染,因此改进了故障列表可靠性。
由于备用区被设置在磁盘下表面上信息区的最内和最外边缘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那里没有任何灰尘或污垢沉积于其上产生损坏的危险。也就是说,那里不会由于灰尘或污垢的降落造成磁盘下表面上产生损坏。
故障列表也能够被记录在磁盘上下表面上记录磁道的最内边缘的内侧或最外边缘的外侧。例如,故障列表101可以如图7所示被设置。
如果通过以冗余位的方式把故障列表记录在磁盘上多个位置,容纳重要信息的故障列表的内容,即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能够被确保可靠性。从而,即使一些故障列表丢失,参数仍能够被保留在故障列表中。
如果磁盘不在使用中,磁头被锁定在出发位置,该位置是磁盘最内缘内侧上或最外缘外侧上的固定位置。如果磁盘开始被使用,锁定在出发位置的磁头被释放。如果故障列表被设置在磁盘最内缘内侧上或最外缘外侧上,当磁盘开始使用时,磁头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出发位置到达故障列表。
也就是说,如果磁头被锁定在磁盘最内缘内侧上或最外缘外侧上,如果故障列表相应地被设置在磁盘最内缘内侧上或最外缘外侧上,那么足以缩短访问时间。
并且,故障列表被设置在磁盘上下表面上的相同位置,从而,如果故障列表不能被磁头3a、3b中的一个磁头读取,设置在相对侧表面上的故障列表能够立即被磁头3a、3b中的另一个磁头读取,无须使磁头移动。
故障列表包括作为第一表的一个滑移表和作为第二表的一个交换表。如果这些表之间的边界固定,恐怕会产生一个无用的区域。为了防止产生这种情况,边界是移动可变的。也就是说,在出厂时设定的滑移表能够通过再格式化被重写。对于交换表,随着再格式化,交换的次数趋向于增加。因此根据各容量边界移动可变是很方便的。
如果,例如,用于记录损坏扇区的地址的滑移表的单位字节数为三字节,交换表记录损坏扇区和替换损坏扇区的扇区地址,从而滑移表的单位字节数为六字节。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滑移表和交换表之间的边界被固定,并且由于再格式化滑移表被完全充满,从交换表向滑移表移动损坏扇区的注册变得不可能。如果相反地滑多表和交换表之间的边界可移动,就使任何时间从交换表向滑移表移动成为可能。
如果新产生一个损坏区,需要更新磁盘上所有故障列表,在该故障列表中注册损坏区。但是对于由于在断开电源或从设备中取出磁盘时执行更新造成损坏区的产生,无须立即更新故障列表。
在磁盘上下表面注册提供多个故障列表。如果故障列表以注册的方式设置在磁盘上下表面,可以无须使磁头移动访问该表。此外,由于设置了多个故障列表,故障列表的内容能够被保证可靠。
在该磁盘中,记录了一个用于保持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磁盘容纳并保持上述对应性关系的这个表由滑移表和交换表构成。通过记录这种损坏区,滑移表用于滑移损坏区,如出厂时进行初始化发现的损坏扇区/损坏磁道。交换表,另一方面,用于记录随时间推移新产生的损坏区,与另一个区作为一对,并且用该其他区替换新损坏区。
区域滑移,或所谓的滑移,基本上在出厂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数据被作为一种格式被记录在所有扇区上。写入的数据被读取并且误差被定位。如果误差被定位,被注册在滑移表。由此注册的扇区是损坏的,并因此不能被使用。
故障列表包括一个磁盘结构表DST,用于保持磁盘上的信息。此磁盘结构表被写在一个维护区,故障列表被写在维护区中。具体地说,对于例如图2中所示的磁盘100,DST被记录在磁盘100的下表面上紧接着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侧的一个记录磁道中,或磁盘100的上表面上紧接着第四记录磁道内缘侧的一个记录磁道中。
DST53由512个字节组成,如图5所示,并在其中记录磁盘制造商、磁盘策略(strategy)等。即,在第0字节,以十六进制符号记录用于识别DST的ID,如“FE”。在紧接着第0字节的第一到第十字节,以ASCII符号记录磁盘制造商名字。从第200字节记录第二损坏区,即交换表的开始地址。
在该DST中,记录多个磁盘策略,对于磁盘策略,通过适当的转换记录转换为一个整数的记录电流。
在DST中,可以记录磁盘制造商的信息,如制造日期或系列号、滑移表开始地址、记录情况、重放情况、和磁盘格式信息。DST也可以被用于保证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高密度大容量磁记录介质的互换性。用于驱动磁盘或记录介质的驱动器被设计成不能接受除当前第一代介质(版本1.0)外介质。
除了滑移表,DST必须被记录在一个已格式化的磁盘上。在故障表中,由于作为第一损坏区的滑移表和作为第二损坏区的交换表之间的边缘不固定,DST需要被读取用于访问交换表。如果随着磁盘的使用没有产生损坏区,从而不需要交换损坏区,一个空白的交换表被作为故障表被记录。
下面参考图6解释图示的一个故障表结构,其中每一个块例如由30个扇区构成。
在初始块中,从物理块地址的第一地址开始提供滑移表51。接着滑移表51的是一个交换表52。在最后一个扇区记录了一个磁盘结构表53。
除了磁盘结构表53被记录在最后的块中,第二块被分配给交换表。在交换表中顺序地记录了随磁盘的使用产生的新损坏区地址和用于交换损坏区的备用区地址的的地址对。第三和以后的块代表信息区54,在其中记录数据。块容量和故障表的排列不局限于此图示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个用于补充的备用区,准备在出厂或随磁盘使用产生的损坏区的交换时执行滑移。因此,能够保持磁盘的预置记录容量,除非损坏区的交换或滑移需要的区域容量超过备用区容量,从而磁盘能够用作一个可替换记录介质。
下面解释硬盘和软盘之间的区别与记录介质交换需要的关系。
在下面的描述中,假定硬盘作为记录介质是不可交换的。因此,如果,在一个硬盘中,介质容量被增减,256M字节的容量可能被减少到248或252M字节。但是这对HDD来说是允许的。因此,滑移可以在开端执行,或不执行滑移,同时不使用损坏扇区。通过不使用滑移或损坏扇区,磁盘容量可能被减少。
相反,软盘是一个可交换介质,不能改变其记录容量。也就是说,如果软盘容量被改变,它将无法执行软盘间基本的磁盘拷贝。因此,软盘的容量需要一直被保持在一个恒定值。因此,损坏扇区造成的磁盘容量减少需要以任何比率给予补充。
损坏区的状况,如分布,因磁盘而异,因此,对于通过记录/重放设备记录/重放磁盘,为了了解作为物理地址的物理块地址与作为逻辑地址的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需要读取磁盘上提供的故障列表。
如上所述,从磁记录装置中主计算机的访问是以所谓逻辑块地址的单位的形式,逻辑块地址根据一个特定规则与磁盘上物理块地址相关联。测定与逻辑块地址关联的损坏的物理块地址的处理,就是从与逻辑块地址的对应性关系中排除检测的物理块地址这是不可缺少的。这里,逻辑块地址的始端被放置在磁盘上下表面的中间部分,并且,逻辑块地址的地址号增加时,逻辑块地址以上述次序与物理块地址关联,同时用于扇区交换的备用区延续逻辑块地址的最后地址设置,用于扇区移位的一个交换区延续备用区设置。用于这里注册的扇区交换的一个具有损坏扇区的表,和一个用于把用于扇区交换的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联系起来的表,被记录在磁盘中。这些表被放置在逻辑块地址开始部分之前,和/或在分配给逻辑块地址的物理块地址的磁盘上下表面之间比切换位置的更外或更内缘侧上的逻辑块地址的一个对该逻辑块地址相关的外侧区域。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下面解释用于从记录介质记录/重放信息信号的记录/重放设备。第二实施例是指一种实质上盘形的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其中逻辑块地址与记录磁道的关联按次序进行,在该次序中,在可记录信息区处理的逻辑块地址,以第一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朝着外缘直到第二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二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三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直到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一主面上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侧的下一个记录磁道朝着外缘,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在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跳过第三记录磁道和第四记录磁道,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直到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记录磁道。部分内的第二实施例也指使用此记录介质的记录/重放方法和和设备。为了简明起见,与第一实施例中这些相同的部件或组件以相同的标号描述,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参考的附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记录/重放设备1包括,如图1所示,作为响应主计算机11发送的逻辑块地址而从磁盘读取信息信号即数据的组件,一个传动器4,用于驱动面对磁盘100上下表面设置的磁头3a和3b;一个均衡器8,用于调节信号;一个ECC电路9,用于校正误差;和一个信号处理电路12,用于转换磁盘100的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
更明确地说,记录/重放设备1包括一个用于旋转地驱动可取出的磁盘100的主轴马达2;用于读取记录在磁盘100的信号记录表面上的数据的磁头3a、3b;一个使磁头3a、3b移动的传动器4;和一个用于在放大由磁头3a、3b读取的信息信号的信号放大电路5和放大由ECC电路9发送的用于写在磁盘100上的信息信号的信号放大电路6之间切换的开关7。记录重放设备1还包括一个用于调节信号放大电路5放大的数据的信号特征的均衡器8;一个用于把误差校正码附加在已经被均衡器8调节的数据信号特征上的ECC电路9;一个用于暂时存储ECC电路9输出的数据或来自主计算机11的数据的缓冲器10;和一个用于根据伺服信息从信号放大电路5输出的数据检测跟踪误差信号等并用于输出伺服信息到信号处理电路12的伺服检测电路13。记录/重放设备1还包括一个用于经过信号放大电路14从信号处理电路12输出跟踪误差信号和磁道搜索信号到传动器4的混合电路15。
同时,信号处理电路12由例如一个DSP电路构成。为了执行读取操作,除了估算值获取电路和执行信号记录区域交换处理的功能外,信号处理电路12还具有控制相应电路直到从磁盘100的信号记录区域如扇区读取出数据的功能。例如,信号处理电路12通过读取或写入命令控制开关7、ECC电路9或缓冲器10。
参考图7、8和9,分别示出了磁盘上侧和下侧右半部分截面,记录/重放设备使用磁盘100作为记录介质,磁盘100具有一个磁盘基片,磁盘基片的被均匀涂敷一种磁性材料并具有多个同心的记录磁道,信号被沿这些同心的记录磁道通过磁性材料的剩磁被记录。对于磁盘100,数据被记录或重放。在这些附图中,示出了一个故障列表101,一个空白磁道102和一个滑移表103。
在磁盘100中,与磁盘物理上相关的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被设置,使得物理块地址从磁盘100的可记录信息区域的放射状中间部分向外缘侧进行,直到到达磁盘下表面的最外记录磁道,然后从磁盘上表面最外记录磁道朝内缘侧进行,直到到达磁盘上表面最内记录磁道,然后从磁盘下表面最内记录磁道朝外缘侧进行,在图7中由路径a、b和c表示。
在上述物理块地址与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关联中,需要被避开或交换的损坏区故障列表被设置在磁盘下表面上逻辑开始点的内缘侧。
在上述记录/重放设备1中,信号放大电路5、伺服检测电路13和信号处理电路12用作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检测作为磁盘100的物理地址的物理块地址,并用作图表检测装置,检测设置在磁盘的预置位置用于保持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的一个故障表。
根据设置在磁盘100的预置位置的一个故障表,信号处理电路12构成块地址转换装置,用以关联物理块地址与逻辑块地址。主计算机11以逻辑块地址指定地址,逻辑块地址被信号处理电路12转换成物理块地址。驱动磁头的传动器4被致动,响应这些物理块地址。
对于上述记录/重放设备1,能够获得执行的读取操作的估算值,直到信号读取装置能够在信号处理电路12的控制下读取记录在磁盘100上的数据,并且能够在另一个预定信号记录区域写入信号记录区域的数据,已经到达预定值的估算值。
现在解释记录/重放设备1读取记录在磁盘100上的数据的顺序。
记录重放设备1使磁头3a、3b读取记录在磁盘100上的数据,磁盘100被主轴马达2旋转工作。磁头3读取的数据经开关7被发送到信号放大电路5,开关7被来自信号处理电路12的一个读取命令控制。
输入到信号放大电路5的信号由此被放大,从而其主数据经均衡器8被输入ECC电路9,同时其伺服信息被输入伺服检测电路13。
ECC电路9根据从磁盘100读取的数据执行误差校正处理。如果ECC电路9在经均衡器8输入的主数据中检测到误差字节,它向信号处理电路12报告误差字节数。
响应该误差字节数,信号处理电路12通过一个影响数据重放特性的操作改变均衡器8的参数。
根据从输入的伺服信息检测到误差信号,伺服检测电路13将结果通知信号处理电路12。根据误差信号,信号处理电路12向传动器4输出跟踪信号以欺骗(shiting)作为一个影响数据重放特性的操作的跟踪。
进行了如上所述与误差信号有关的处理后,信号处理电路12执行读取操作。如果数据已经面过读取操作被读取,信号处理电路12使读取的数据被存储在缓冲器10中,同时校验一个误差计数值是否大于一个临界值EO。此临界值EO通过如作为定量参数的数据读取可靠性被预置。
如果误差计数值大于临界值EO,即如果读取的数据可靠性已经被降低,信号处理电路12使暂时记录在缓冲器10中的数据被写入设置在磁盘100上的备用区。随后将被解释的此备用区是从开端提供的一个交换扇区作为一个正常扇区。
这是一个故障管理系统,称之为扇区替换,它量化读取困难程度并根据量化值收回交换扇区的数据。
具体地说,数据一旦存储在缓冲器10中,信号处理电路12使该数据经ECC电路9和信号放大电路6写入磁盘100的备用区。信号处理电路12更新故障列表中的扇区图从而将没有数据被写入信号记录区域如扇区,因此缺乏数据读取可靠性。
当记录/重放设备1读取数据检测到误差字节或跟踪误差数时,它执行上述处理。例如,记录/重放设备1在磁盘100上记录后立即进行上述读取数据。
因此,根据读取重试和误差校正码附加操作,记录/重放设备1在其他信号记录区域重写数据,以保证随后的数据读取操作的可靠性。
因此,记录/重放设备1能够防止将来数据读取的不可能性。例如,它能够减少致命错误发生的频率,如灰尘、故障或污染造成的数据读取的不可能性,从而防止将来数据读取的不可能性。
下面将参考流程图图3描述记录/重放方法的操作顺序。
在此记录/重放方法中,使用这样的一个磁盘作为记录介质,在该磁盘中,磁性材料实质上被均匀地涂敷在磁盘基片的整个上下表面上,通过磁性材料的剩磁,信息信号沿设置在这些上下表面上的多个同心记录磁道被记录,如图所示。通过该磁盘数据被记录或重放。
在第一步骤S1,信息信号被从记录介质读取。即,作为剩磁记录在记录介质的记录磁道上的数据被一个磁头读取。在下一个步骤S2,物理块地址被从信息信号读取,该信息信号是从记录介质读取的。通过对从记录介质读取的数据进行预置信号处理,物理块地址被检测。
在该磁盘100中,与磁盘物理地相关的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被如此设置:逻辑块地址从磁盘100的可记录信息区域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朝外缘侧进行,直到磁盘下表面上最外侧记录磁道,然后从磁盘上表面的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进行,直到到达磁盘上表面上最内记录磁道,然后从磁盘下表面最内记录磁道朝着外缘侧进行,在图7中表示为路径a、b和c。
在物理块地址与逻辑块地址的上述关系中,要被避开或替换的损坏区域故障列表被设在磁盘下表面上逻辑开始点的内缘侧。
在紧接着步骤S2的步骤S3,必须参考在步骤S2检测的物理块地址,以检测故障列表,作为保持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之间对应性关系的图表。
在紧接着步骤S3的步骤S4,根据在步骤S2检测的物理块地址和在步骤S3检测的上述图表,物理块地址与逻辑块地址被相互转换。
在下一个步骤S5,所给的数据被写在外部主机指定作为逻辑块地址的一个地址中。这终止了系列处理操作。
下面将描述记录介质,它是一个用于在信息信号的信号记录表面磁性地记录数据的磁盘。
此磁盘具有均匀地涂敷一种磁性材料的上下主表面,如图2所示的右半部分截面和图4所示的磁盘100的上下表面。在这些上下表面上,形成实质上是同心的记录磁道。设有这些记录磁道的磁盘部分构成一个信号记录表面,在其上记录信息信号。信息信号沿记录磁道作为磁性材料中的剩磁被记录。在图4的磁盘100中,其外缘和内缘之间的放射状中间部分被故障列表102占据。
记录磁道被分成扇区,作为信息信号的记录单元。对这些扇区,有代表预置次序的一致的物理块地址,预置次序是基于各扇区的实际物理排列的。通过这些物理块地址,信息信号记录表面的记录磁道上的地址被唯一地确定。
主计算机通过逻辑块地址指定磁盘地址,逻辑块地址是给予有效扇区的逻辑地址。逻辑地址为顺序地给予有效扇区地址,排除损坏造成无法使用的扇区或磁道。
为了通过主计算机的主逻辑地址识别物理地址,需要建立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如果物理块地址的第(n-1)扇区与逻辑块地址的第m扇区相对应,并且物理块地址的第n扇区不可用,在物理块地址中跳过一个扇区,那么逻辑块地址的第(m+1)扇区与物理块地址中的第(n+1)扇区对应。
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被称为圆图,在所谓的圆图中,地址通过设有记录磁道的磁盘信息区循环,记录磁道从磁盘下表面开始,如图7的磁盘右半截面部分所示。
具体地说,逻辑块地址从磁盘下表面上可记录信息区的最内记录磁道和最外记录磁道之间的放射状中间记录磁道开始,朝着外缘侧增加,在图7表示为路径a。到达磁盘上表面上信息区的最内记录磁道后,逻辑块地址从该记录磁道朝着磁盘上表面上信息区中的内缘侧增加,表示为路径b。到达磁盘上表面上信息区的最内记录磁道后,逻辑地址从磁盘下表面上信息区中的最内缘朝着外缘增加。
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以这样的方式关联:逻辑块地址的前端位于磁盘下表面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为了增加地址值,逻辑块地址朝磁盘下表面上外缘侧行进,从磁盘上表面上磁盘外缘直到磁盘上表面的内缘,从磁盘下表面的内缘到磁盘下表面的放射状中间部分。一个用于初始故障的备用扇区被接连逻辑块地址的最后地址设置,备用扇区后跟一个用于扇区替换的交换扇区。
在磁盘下表面上逻辑开始点的内缘侧,接连逻辑块地址的终点设置一个备用扇区作为一个备用区域。
与记录磁道的物理块地址和对应于物理块地址没有不可用的损坏区的逻辑块地址有关,以与逻辑块地址关联的顺序,备用区具有一个用于补充被逻辑块地址除去的损坏区的第一区,和一个用于交换随盘的使用产生的损坏区的第二区。如现在所解释的,这些第一和第二区被一个滑移表和一个交换表使用。
故障列表包括一个的作为第一表的滑移表,用于保持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通常在从工厂出货时,为了滑移即跳过损坏区,在此滑移表中,记录了故障区如损坏扇区的位置。
并且,在用于滑移的损坏扇区表,和在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间用于扇区替换的相关表,被放置在逻辑块地址的前端位置,和/或放置在逻辑块地址的对应性关系的外侧区域,此外,放置在物理块地址从下表面到上表面或从上表面到下表面的切换位置的内侧或外侧。相同的表信息被记录在这些区域中。
如果损坏区被记录在滑移表中,此损坏区以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的对应关系被跳过。因此,逻辑块地址相对于物理块地址在增加地址的方向上前进。通过滑移对获得逻辑块地址来说变得是必须的区域在备用区是安全的。
损坏区具有一个交换表,它是一个交替表,是用于保持随磁盘的使用产生的损坏区的交换的对应性关系的第二表。此交换表保持用于损坏区如损坏扇区的地址对和交换区,该交换区用于设置在备用区中的这些损坏区。
该滑移表和交换表保持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同时源于主计算机的控制由逻辑块地址所给予而从磁头存取磁盘通过物理块地址指定。因此,当磁盘在使用中时,如磁盘开始使用时或磁盘被插入记录/重放设备时,参数必须被列在这些表中。
由于备用区被设置在磁盘下表面上信息区的最内和最外边缘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那里没有任何灰尘或污垢沉积于其上产生损坏的危险,因此备用区或损坏区保持的重要信息能够被更可靠地保持。也就是说,磁盘下表面不易于由于灰尘降落造成损坏。
故障列表不仅被记录在上下磁盘表面信息区中的逻辑开始点,也被记录在上下磁盘表面信息区中的最内记录磁道的放射状内侧和最外记录磁道的放射状外侧。如果故障列表被以此方式记录在磁盘上多个位置,通过以冗余位的方式把故障列表记录在多个位置,容纳重要信息的故障列表的内容,即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能够被确保可靠性。从而,即使一些故障列表丢失,参数仍能够被保留在故障列表中。
如果磁盘不在使用中,磁头被锁定在出发位置,该位置是磁盘最内缘内侧上或最外缘外侧上的固定位置。如果磁盘开始被使用,锁定在出发位置的磁头被释放。如果故障列表被设置在磁盘最内缘内侧上或最外缘外侧上,当磁盘开始使用时,磁头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出发位置到达故障列表。
也就是说,如果磁头被锁定在磁盘最内缘内侧上或最外缘外侧上,如果故障列表相应地被设置在磁盘最内缘内侧上或最外缘外侧上,那么足以缩短访问时间。
并且,故障列表被设置在磁盘上下表面上的相同位置,从而,如果故障列表不能被磁头3a、3b中的一个磁头读取,设置在相对侧表面上的故障列表能够立即被磁头3a、3b中的另一个磁头读取,无须使磁头移动。
故障列表包括作为第一表的一个滑移表和作为第二表的一个交换表。如果这些表之间的边界固定,恐怕会产生一个无用的区域。为了防止产生这种情况,边界是移动可变的。也就是说,在出厂时设定的滑移表能够通过再格式化被重写。对于交换表,随着再格式化,交换的次数趋向于增加。因此根据各容量边界移动可变是很方便的。
如果,例如,用于记录损坏扇区的地址的滑移表的单位字节数为三字节,交换表记录损坏扇区和替换损坏扇区的扇区地址,从而滑移表的单位字节数为六字节。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滑移表和交换表之间的边界被固定,并且由于再格式化滑移表被完全充满,从交换表向滑移表移动损坏扇区的注册变得不可能。如果相反地滑移表和交换表之间的边界可移动,就使任何时间从交换表向滑移表移动成为可能。
如果新产生一个损坏区,需要更新磁盘上所有故障列表,再该故障列表中注册损坏区。但是对于由于在断开电源或从设备中取出磁盘时执行更新造成损坏区的产生,无须立即更新故障列表。
在磁盘上下表面上相同位置提供多个故障列表。如果故障列表以在相同位置的方式设置在磁盘上下表面,可以无须使磁头移动访问该表。此外,由于设置了多个故障列表,故障列表的内容能够被保证可靠。
在该磁盘中,记录了一个用于保持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磁盘容纳并保持上述对应性关系的这个表由滑移表和交换表构成。通过记录这种损坏区,滑移表用于滑移损坏区,如出厂时进行初始化发现的损坏扇区/损坏磁道。交换表,另一方面,用于记录随时间推移新产生的损坏区,与另一个区作为一对,并且用该其他区替换新损坏区。
区域滑移,或所谓的滑移,基本上在出厂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数据被作为一种格式被记录在所有扇区上。写入的数据被读取并且误差被定位。如果误差被定位,被注册在滑移表。由此注册的扇区是损坏的,并因此不能被使用。
故障列表包括一个磁盘结构表DST,用于保持磁盘上的信息。此磁盘结构表被写在一个维护区,故障列表被写在维护区中。具体地说,对于例如图2中所示的磁盘100,DST被记录在磁盘100的下表面上紧接着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侧的一个记录磁道中,或磁盘100的上表面上紧接着第四记录磁道内缘侧的一个记录磁道中。
DST53由512个字节组成,如图5所示,并在其中记录磁盘制造商、磁盘策略(strategy)等。即,在第0字节,以十六进制符号记录用于识别DST的ID,如“FE”。在紧接着第0字节的第一到第十字节,以ASCII符号记录磁盘制造商名字。从第200字节记录第二损坏区,即交换表的开始地址。
在该DST中,记录多个磁盘策略。对于磁盘策略,通过适当的转换记录转换为一个整数的记录电流。
在DST中,可以记录磁盘制造商的信息,如制造日期或系列号、滑移表开始地址、记录情况、重放情况、和磁盘格式信息。DST也可以被用于保证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高密度大容量磁记录介质的互换性。用于驱动磁盘或记录介质的驱动器被设计成不能接受除当前第一代介质(版本1.0)外介质。
除了滑移表,DST必须被记录在一个已格式化的磁盘上。在故障表中,由于作为第一损坏区的滑移表和作为第二损坏区的交换表之间的边缘不固定,DST需要被读取用于访问交换表。如果随着磁盘的使用没有产生损坏区,从而不需要交换损坏区,一个空白的交换表被作为故障表被记录。
下面参考图6解释图示的一个故障表结构,其中每一个块例如由30个扇区构成。
在初始块中,从物理块地址的第一地址开始提供滑移表51。接着滑移表51的是一个交换表52。在最后一个扇区记录了一个磁盘结构表53。
除了磁盘结构表53被记录在最后的块中,第二块被分配给交换表。在交换表中顺序地记录了随磁盘的使用产生的新损坏区地址和用于交换损坏区的备用区地址的的地址对。第三和以后的块代表信息区54,在其中记录数据。块容量和故障表的排列不局限于此图示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个用于补充的备用区,准备在出厂或随磁盘使用产生的损坏区的交换时执行滑移。因此,能够维持磁盘的预置记录容量,除非损坏区的滑移或交换需要的区域容量超过备用区容量,从而磁盘能够用作一个可替换记录介质。
下面解释硬盘和软盘之间的区别与记录介质交换需要的关系。
在下面的描述中,假定硬盘作为记录介质是不可交换的。因此,如果,在一个硬盘中,介质容量被增减,256M字节的容量可能被减少到248或252M字节。但是这对HDD来说是允许的。因此,滑移可以在开端执行,或不执行滑移,同时不使用损坏扇区。通过不使用滑移或损坏扇区,磁盘容量可能被减少。
相反,软盘是一个可交换介质,不能改变其记录容量。也就是说,如果软盘容量被改变,它将无法执行软盘间基本的磁盘拷贝。因此,软盘的容量需要一直被保持在一个恒定值。因此,损坏扇区造成的磁盘容量减少需要以任何比率给予补充。
损坏区的状况,如分布,因磁盘而异,因此,对于通过记录/重放设备记录/重放磁盘,为了了解作为物理地址的物理块地址与作为逻辑地址的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需要读取磁盘上提供的故障列表。
如上所述,从磁记录装置中主计算机的访问是以所谓逻辑块地址单位的形式,逻辑块地址根据一个特定规则与磁盘上物理块地址相关联。测定与逻辑块地址关联的损坏的物理块地址的处理,就是从与逻辑块地址的对应性关系中排除检测的物理块地址,这是不可缺少的。
这里提供了一个方法用于关联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该方法包括设置逻辑块地址的始端在磁盘上下表面的中间部分,以逻辑块地址的地址号增加的方式朝磁盘下表面上外缘侧顺序地进行,然后在磁盘上表面上从外缘到内缘,直到从磁盘下表面上的内缘到达磁盘下表面上放射状中间部分,使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关联起来。该方法还包括在延续逻辑块地址的最后地址设置一个用于扇区交换的备用区,并接着备用区设置一个用于扇区移位的交换区。该方法还包括在磁盘记录一个表,该表具有一个注册于其上的损坏扇区,用于扇区移位,和一个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关联表,用于扇区交换。该方法还包括使与逻辑块地址关联的物理块地址切换点的这些表,从磁盘下表面到上表面,或从上表面到下表面。
其中上述记录介质以容纳在盒式磁盘中的形式提供。在这种情况下,在这里容纳记录介质的盒式磁盘被设计成不能以上下颠倒的位置插入盒式磁盘容纳装置。
虽然前面已经描述了利用磁性材料的磁记录,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具体配置。例如,本发明能够被用于适合光学记录的光记录介质。

Claims (21)

1.一种实质上盘形的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其中改进在于
逻辑块地址与所说的记录磁道的关联按次序进行,在该次序中,在可记录信息区处理的逻辑块地址,以所述的第一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朝着外缘直到第二记录磁道,然后从所述的第二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三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直到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一主面上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侧的下一个记录磁道朝着外缘,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从第二主面上的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从而跳过第三记录磁道和第四记录磁道,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直到到达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记录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说的第一主面是上或下磁盘表面中的一个,所说的第二主面是另一个磁盘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说的开始点的内缘侧提供一个备用区,其中所说的备用区包括一个第一区和一个第二区,以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的关联,根据所说的记录磁道的物理块地址和与较少不能使用的损坏区的物理块地址相对应的逻辑块地址,所说的第一区用于补充被所说的逻辑块地址除去的损坏区,所说的第二区用于交换随磁盘使用而新产生的损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介质,其中,一个保持所说的物理块地址和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故障列表和一个保持新产生损坏区的交换的对应性关系的第二表,被分别记录在记录介质所说的第一主面上从第一记录磁道到第二记录磁道以及记录介质所说的第一主面上从第三记录磁道到第四记录磁道,在记录所说的故障列表的区域中,第一表的区域和第二表的区域之间的边界是可移动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记录介质,其中,故障列表被记录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主面的所说的信息区中可记录信息磁道的最内记录磁道的内侧和最外记录磁道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的记录介质,其中,故障列表包括一个表,该表至少包含记录介质制造商和第一区和/或第二区开始位置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的记录介质,其中,在重新初始化记录介质中,以包含在所说的故障列表中的所说的第二表的对应性关系为所说的第一表的对应性关系,从第二表到第一表进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介质,其中,保持磁盘信息的磁盘结构表被记录在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上的下一个记录磁道中和第四记录磁道内缘上的下一个记录磁道中。
9.一种记录/重放设备,用于在实质上盘状的记录介质上记录/重放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一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包括:
用于从所说的记录介质读取信息信号的信息信号读取装置;
用于从所说的读取装置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信息信号中检测物理块地址的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
一个图表检测装置,通过参考所说的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检测的物理块地址,用于检测一个保持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所说的图表被提供在第一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每一个记录磁道中、和第二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中,该图表说明在一个可记录信息区逻辑块地址在其中被处理的逻辑块地址处理次序,在所说的记录介质的一个可记录信息区,以所说的第一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朝着外缘直到一个第二记录磁道,然后从所说的第二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三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直到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一主面上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侧的下一个记录磁道朝着外缘,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在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从而跳过第三记录礠道和第四记录磁道,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直到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记录磁道,和
地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说的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检测的物理块地址和所说的图表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说的图表相互转换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记录/重放设备,其中所说的信息信号读取装置包括面对盘状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主面设置的一对磁头,所说的磁头彼此面对,盘状记录介质夹在它们之间。
11.一种记录/重放方法,用于在实质上盘状的记录介质上记录/重放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包括:
一个从所说的记录介质读取信息信号的信息信号读取步骤;
一个用于从通过所说的读取步骤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信息信号中检测物理块地址的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
一个图表检测步骤,通过参考所说的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块地址,检测一个保持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所说的图表被提供在记录介质的一个可记录信息区中第一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和第二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中,该图表说明在一个可记录信息区逻辑块地址在其中被处理的逻辑块地址处理次序,以所说的第一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在一个地址增加方向上,朝着外缘直到一个第二记录磁道,然后从所说的第二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第三记录磁重朝着内缘直到第四记录磁道,然后从第一主面上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侧的下一个记录磁道朝着外缘,直到到达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在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从而跳过第三记录磁道和第四记录磁道,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直到直接在第一记录磁道之前的记录磁道,和
一个地址转换步骤,用于根据所说的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块地址和所说的图表检测步骤检测的所说的图表相互转换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
12.一种实质上盘形的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其中改进在于
逻辑块地址与所说的记录磁道的关联按次序进行,在该次序中,在可记录信息区处理的逻辑块地址,以所说的第一主面上一个最内侧记录磁道和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的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上的一个第一记录磁道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朝着外缘直到到达所说的第一记录磁道上最外侧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从所说的第二主面上一个最外侧记录磁道朝着内缘侧,直到到达所说的第二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从所说的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说的第一主面上或下磁盘表面中的一个,所说的第二主面是另一个磁盘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说的开始点的内缘侧提供一个备用区,其中所说的备用区包括一个第一区和一个第二区,以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的关联,根据所说的记录磁道的物理块地址和与较少不能使用的损坏区的物理块地址相对应的逻辑块地址,所说的第一区用于补充被所说的逻辑块地址除去的损坏区,所说的第二区用于交换随磁盘使用而新产生的损坏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记录介质,其中,一个保持所说的物理块地址和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之间的对应性关系故障列表和一个保持新产生损坏区的交换的对应性关系的第二表,被朝着记录介质第一主面上记录磁道的所说的开始点的内缘侧记录,在记录所说的故障列表的区域中,第一表的区域和第二表的区域之间的边界是可移动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记录介质,其中,故障列表被记录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主面的所说的信息区中可记录信息磁道的最内记录磁道的内侧和最外记录磁道的外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记录介质,其中,故障列表包括一个表,该表至少包含记录介质制造商和第一区和/或第二区开始位置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记录介质,其中,保持磁盘信息的磁盘结构表被记录在第二记录磁道外缘上下一个记录磁道中和第四记录磁道内缘上的下一个记录磁道中。
19.一种记录/重放设备,用于在实质上盘状的记录介质上记录/重放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包括:
用于从所说的记录介质读取信息信号的信息信号读取装置;
用于从所说的读取装置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信息信号中检测物理块地址的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
一个图表检测装置,通过参考所说的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检测的物理块地址,用于检测一个保持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所说的表位于所说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信息区被提供在第一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中、和第二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中,该图表说明在一个可记录信息区逻辑块地址在其中被处理的逻辑块地址处理次序,在该次序中逻辑块地址朝着一个外缘进行,在所说的记录介质的一个可记录信息区,以放射状中间部分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直到到达所说的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在所说的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直到到达所说的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从所说的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和
地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说的物理块地址检测装置检测的物理块地址和所说的图表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说的图表相互转换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记录/重放设备,其中所说的信息信号读取装置包括面对盘状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主面设置的一对磁头,所说的磁头彼此面对,盘状记录介质夹在它们之间。
21.一种记录/重放方法,用于在实质上盘状的记录介质上记录/重放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用于沿设置在其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上的多个实质上同心的记录磁道记录信息信号,包括:
一个从所说的记录介质读取信息信号的信息信号读取步骤;
一个用于从通过所说的读取步骤从记录介质读取的信息信号中检测物理块地址的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
一个图表检测步骤,通过参考所说的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块地址,检测一个保持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表,所说的图表被提供在记录介质的一个可记录信息区中第一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磁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和第二主面上最内侧记录礠道和最外侧记录磁道之间中间部分的一个记录磁道中,该图表说明在一个可记录信息区逻辑块地址在其中朝外缘被处理的逻辑块地址处理次序,以一个放射状中间部分作为一个逻辑开始点,直到到达所说的第一主面上最外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在所说的第二主面上从最外记录磁道朝着内缘继续进行,直到到达第二主面上的最内记录磁道,然后所说的逻辑块地址从第一主面上的最内缘朝着最外缘继续进行,和
一个地址转换步骤,用于根据所说的物理块地址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块地址和所说的图表检测步骤检测的所说的图表相互转换物理块地址和逻辑块地址。
CNB991030168A 1998-02-18 1999-02-15 记录介质、记录/重放方法和记录/重放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8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6286/98 1998-02-18
JP3628698 1998-02-18
JP036286/1998 1998-02-18
JP34072098A JP4061753B2 (ja) 1998-02-18 1998-11-30 記録媒体ならびに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40720/98 1998-11-30
JP340720/1998 1998-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7949A true CN1227949A (zh) 1999-09-08
CN1147834C CN1147834C (zh) 2004-04-28

Family

ID=26375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301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834C (zh) 1998-02-18 1999-02-15 记录介质、记录/重放方法和记录/重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246537B1 (zh)
EP (1) EP0939402A3 (zh)
JP (1) JP4061753B2 (zh)
KR (1) KR100544556B1 (zh)
CN (1) CN1147834C (zh)
CA (1) CA2262191A1 (zh)
ID (1) ID21993A (zh)
MY (1) MY125444A (zh)
SG (1) SG87018A1 (zh)
TW (1) TW4170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1842A (ja) * 1999-09-30 2001-04-13 Fujitsu Ltd ディスク装置
US6990607B2 (en) * 2000-09-27 2006-01-24 Seagate Technolog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storage and caching of a defect table
KR100475604B1 (ko) * 2001-03-09 2005-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재생전용 광디스크와, 그 재생전용 광디스크 장치에서의재생방법
US6775090B2 (en) 2001-03-09 2004-08-10 Seagate Technology Llc Adapting logical track addresses in relation to head offsets
JP2002367308A (ja) * 2001-06-06 2002-12-20 Hitachi Ltd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サーボライト方法
EP1571667A3 (en) 2002-06-05 2009-12-09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with a linking area including a synch pattern thereon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JP2004326966A (ja) * 2003-04-25 2004-11-18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記憶装置及びシーク制御方法
JP2006338731A (ja) * 2005-05-31 2006-12-14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データ書き込み方法
CN105980996B (zh) * 2014-01-29 2017-12-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19164869A (ja) * 2018-03-20 2019-09-2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リード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3993A (en) * 1989-11-03 1993-06-29 Conner Peripherals, Inc. Multiple actuator disk drive
JP2762767B2 (ja) * 1991-05-10 1998-06-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両面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H06150564A (ja) * 1992-10-30 1994-05-31 Sony Corp 論理ブロックアドレス割り付け方法及び記録再生媒体及びディスク回転型記録再生装置
US5406534A (en) * 1993-02-03 1995-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ouble-sided recordable optical disk suitable for a substituting process and a method for performing defect management
MY112118A (en) * 1993-12-23 2001-04-30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 Netherlands B V System and method for skip-sector mapping in a data recording disk drive.
JP3378345B2 (ja) * 1994-03-28 2003-02-17 株式会社東芝 再生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再生方法
JP3483611B2 (ja) * 1994-04-08 2004-01-06 株式会社東芝 再生装置
TW314621B (zh) * 1995-12-20 1997-09-01 Toshiba Co Ltd
JPH09259537A (ja) * 1996-03-25 1997-10-03 Toshiba Corp 交替領域を持つ情報記録ディスク
US5940242A (en) * 1996-06-11 1999-08-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of track-zero and mapping tracks according thereto
JP3510747B2 (ja) * 1996-11-22 2004-03-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論理フォーマットを有する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論理フォーマット装置及び論理フォーマット形成方法
KR19980046878A (ko) * 1996-12-13 1998-09-15 구자홍 광디스크와 그 기록 방법 및 장치
US6105104A (en) * 1997-10-20 2000-08-15 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the data transfer rate to and from a plurality of disk surfa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90072746A (ko) 1999-09-27
US6246537B1 (en) 2001-06-12
CN1147834C (zh) 2004-04-28
TW417099B (en) 2001-01-01
JP4061753B2 (ja) 2008-03-19
MY125444A (en) 2006-08-30
KR100544556B1 (ko) 2006-01-24
CA2262191A1 (en) 1999-08-18
EP0939402A3 (en) 2005-11-23
ID21993A (id) 1999-08-19
JPH11306689A (ja) 1999-11-05
SG87018A1 (en) 2002-03-19
EP0939402A2 (en) 1999-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4819C (zh) 光盘缺陷的管理方法和光盘装置
CN1231912C (zh) 信息记录方法及信息再现方法
CN1076842C (zh) 光盘装置以及替换处理方法
CN1133157C (zh) 光盘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324569C (zh) 信息记录媒介,记录设备,再现设备,记录方法和再现方法
CN1623201A (zh) 信息记录媒体,记录设备,再生设备,记录方法,再生方法和缺陷管理方法
CN101059990A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及方法、重放装置
CN1164731A (zh) 光盘装置和替换处理方法
CN1551198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及信息记录装置
CN1346488A (zh) 在记录介质上记录驱动信息
CN1147834C (zh) 记录介质、记录/重放方法和记录/重放设备
CN1934648A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用于该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用于该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705996A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及其方法、以及重放装置及其方法
CN101042915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934623A (zh) 其上有在重新格式化时改变的状态信息的记录介质以及用于形成、记录和再现该记录介质的装置和方法
CN1826651A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及方法、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及方法、用于记录或重放控制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数据结构
CN101046991A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记录和重放装置及方法,计算机程序
CN1751352A (zh) 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CN1918656A (zh) 缺陷管理信息设定方法、记录方法、缺陷管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装置
CN1957418A (zh) 一次写入型光盘的数据记录/再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