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1202C - 室内空间构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室内空间构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1202C
CN1221202C CNB021085625A CN02108562A CN1221202C CN 1221202 C CN1221202 C CN 1221202C CN B021085625 A CNB021085625 A CN B021085625A CN 02108562 A CN02108562 A CN 02108562A CN 1221202 C CN1221202 C CN 12212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ding plate
furniture
function
space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85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8807A (zh
Inventor
岸本章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78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8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12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120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74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 E04B2/7407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assembled using frames with infill panels or coverings only; made-up of panels and a support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posts
    • E04B2/7416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assembled using frames with infill panels or coverings only; made-up of panels and a support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posts with free upper edge, e.g. for use as office space dividers
    • E04B2/7433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assembled using frames with infill panels or coverings only; made-up of panels and a support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posts with free upper edge, e.g. for use as office space dividers with panels and support po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6/00Details of 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A47B43/00 - A47B95/00;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6/20Furniture panels or like furniture elements
    • A47B96/205Composite panels, comprising several elements joined togeth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74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 E04B2002/7483Details of furniture, e.g. tables or shelves, associated with the part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有效的提高室内空间的机动性,由隔板1分隔的室内空间里配置隔板以外的家具10时,在隔板1的面板部具有挂件功能的格子1a,同时,家具10也具有同样的挂件功能的格子10a。

Description

室内空间构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间构成设备,尤其是涉及适合知识密集型组织使用的室内空间构成设备。
背景技术
最近,已有人针对办公室,提出使办公室系统更简单易行地应对因需要而变换工作空间的用途以及特定的需求的提案。
所说的办公室系统是这样一个系统:主要把家具的[模块统一化]和[可选化]作为基础,全面地构筑办公室空间,对于中央办公室,可以想定多样的工作模式,自由地选择各种机能,根据用途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地进行组合变换。
即:这一系统是着眼于针对工作类型的变化,通过移动家具位置、装卸可选件,可以恰当地构成独立的工作小组专用工作空间、个人专用工作空间等的系统功能性。
但是,今后的工作模式中,个人和集体的不定形的作业将增加,工作场所也由以往的中心办公室朝着远距离办公室、移动办公室、家庭办公室等灵活多样的方向变化,对于中央办公室,其中的交流区域、服务区域将得到增加。另外,专家和学术研究工作的小组在一个开发过程中,以该小组为中心的工作人员的人数、行动将频繁地改变,小组的形态伴随作业的进行而连续变化。
作为适应这样的业务形态的工作环境,就不能只是仅仅要求根据工作空间的用途和需求做到简单易行,而是不仅能根据从个人到工作小组的多样的业务内容、人数随时选择适当的空间,同时还要确保这些工作和场所在选择变化时的联系和移动的连续性。为此,希望创造一种针对用途、机能等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模糊联系、工作组整体工作的流程、人、文件的位置每个人都不自主地可以掌握的环境。
本发明着眼于这一课题,其目的在于将根据多样用途而提供空间机能、半透明的遮蔽空间、以及无接缝的空间排列作为系统构筑的基础,通过实现上述功能的系统构成而大幅度提高知识密集型集体工作的效率。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机动地构成空内空间的室内构成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室内空间构成设备,是用于在由隔板隔开的室内空间内配置隔板以外的收纳家俱,其特征在于,上述隔板,在其面板部的整个面上具有遮蔽之外引出配线功能的功能部,该功能通过格子状配置的棂或格子孔实现,上述收纳家俱,顶接地配置在上述隔板的面板部上,在收纳家具的前面上,配置有与上述隔板的功能部同样的结构。本发明的另一种室内空间构成设备,是用于在由隔板隔开的室内空间内配置隔板以外的收纳家俱,其特征在于,上述隔板,在面板部的整个面上具有遮蔽之外的接合室内设备的功能的功能部,该功能通过格子状配置的棂或格子孔实现,上述收纳家俱,顶接地配置在上述隔板的面板部上,在收纳家具的前面上,配置有与上述隔板的功能部同样的结构。如采用上述构成,当家俱与隔板的面板部相顶接配置的时候,被家俱遮住的隔板的功能部至少一部分可由家俱功能部补充完善,可不损害隔板的功能,有效地配置家俱。特别是,隔板的功能部分散在该隔板的均质位置上,家俱的功能部以同样的间距分散在该家俱一部分表面的均质位置而成为有效。作为具体的实施方案,隔板的功能部因配置有格子状的棂或该格子状的孔,而具有功能,家俱的功能部因配置有格子状的棂或该格子状孔而具备功能。作为功能部的具体的功能,列举了配线引出功能和与室内设备配合的功能。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构成本发明一实施方案时的概念示意图。
图2是与图1相对应的传统结构图。
图3将图1具体化的平面图。
图4将图1设计更具体的展开斜视图。
图5是与图4相对应的平面图。
图6是同实施方案中使用的隔板的斜视图。
图7是同实施方案中见到的室内空间立体透视图。
图8是同实施方案中见到的室内空间立体透视图。
图9是同实施方案中隔板的功能斜视图。
图10是同实施方案中隔板挂接有室内设备的斜视图。
符号说明
1...分隔隔板
1a功能部(格子)
10家俱
10a功能部件(格子)
发明的实施方案
以下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参照附图予以说明。
这种室内空间构成设备是用于支援专业人员或脑力工作小组,例如对提案进行研究、开发的小组及设计小组等而构成的。
有必要为了使脑力工作小组增加竞争性,给独立型脑力工作人员在其创造过程中予以支援及对非定型的交流过程中的小组在创造过程予以支持。
这时,这种工作形式是知识密集型的灵活组织,在应重视小组整体工作的基础上要考虑个人和共用空间的组合所产生的影响,采用如下的结构。
首先,要考虑作为应形成的区域有工作区域和共用区域。如附图1的构想图所示,将各个工作区域a1~a6一分为二使其与共用区域b1~b3相邻接,这样,共用区域b1~b3可以作为工作区域a1~a3与工作区域a4~a6之间进行往来时的通道使用。例如,区域a2、a5是以小组为单位处理业务的小组工作区域GW,而区域a1、a3、a4、a6是以个人为单位处理业务的个人工作区域PW。另外共用区域b1、b3是交流区域INT,共用区域b2是服务区域SV。这样,这些区域a1~a6、b1~b3中的邻接的共用区域之间,邻接的工作区域之间,以及邻接的共用区域和工作区域之间,均可分别直接交往。
附图2表示了与此对照的以往的系统。工作执行区域c1与共用区域c2、c3(c2为服务区域,c3为交流区域)之间有专用通道c4。
图1是概念图,从使各区域间模糊地相互连接的意义上表示成圆圈部分重叠在一起。与此相对图3为使图1的构想进一步具体化,明确表示出区域间的区域界线PL的存在形式。图3与图1相对应,共用区域b1、b3是交流区域INT,共用区域b2是服务区域SV。另外,工作区域a2、a5是小组工作区域GW,工作区域a1、a3、a4、a6是个人工作区域PW。即,这个设计中有6个工作区域a1~a6和3个共用区域b1~b3,共用区域b1~b3顺次排列,其两侧工作区域a1~a3与工作区域a4~a6顺次排列。这样,邻接的共用区域之间、邻接的工作区域之间、以及邻接的共用区域与工作区域之间各自可以互相往来,并且为了实现区域间模糊连续,区域集合部处的区域界线PL开放,在这个部位形成共用的出入口3。
图4、图5展示了具体的设计。各区域a1-a6,b1-b3通过连接立面体的分割隔板1,1x(可移动式隔断壁)而形成,规定a1~a6、b1~b3这些区域的外延的分割隔板1x的内侧不存在专用通道,规定a1~a6、b1~b3这些区域的外延的分割隔板1x的外侧皆为专用通道2。
这样一来,共用区域b1~b3作为通道得到使用的目的在于确保在工作区域a1~a3与工作区域a4~a6之间移动时,或者与外部之间往来时的移动线以共用区域b1~b3为中心,使室内空间成为增加会面和发现机会的环游型,有允许滞留的结构,以诱发相互间的顺利的交流。
此外,规定区域的外延的分割隔板1x的内侧不设专用通路的目的在于使共用区域b1~b3作为通路的功能更有实效的同时,使区域全体成为无浪费高效率的系统连续空间。周围全部作为专用通路2的目的在于将专用通路2内侧作为一个小组的活动领域明确区分,以利于区别于其他小组,更有效地进行交流。
各区域a1~a6、b1~b3借助于呈T字型或十字型交叉的分割隔板1,与其他区域a1~a6、b1~b3或通路2间设置了界线,但区域拐角部的分割隔板1并未封闭。就是说,这个开放的部分形成了出入口3,通过出入口3,一个区域可以与相邻接的或处在对角位置的其他区域进行直接往来。这种实施方案的情况下,最多可以与3个其他区域进行直接往来。这样的出入口3可以适用于被隔成的矩形区域所属的最多4个拐角。当然,在不需要的拐角处不用设置出入口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所述在各个区域拐角处设置出入口3,通过这个出入口3可以与其他的区域进行直接的往来,正是为了有效地安排适当行走距离内可选择的区域,以使区域间得以顺利迅速地进行往来。而且,工作人员的分散集合也因此变得容易,适应根据作业内容而移动的[适业适所]型的配置、以及通过区域间的无缝隙的环境的行动相关性和移动连续性得以实现。就是说,例如,工作人员在个人工作区域PW全神贯注工作之后,因会议、说明会等原因而向小组工作区域GW移动,根据需要在进出交流区域INT后,又向个人工作区域PW移动回到个人的全神贯注作业中。这样的小组作业中的行动相关性和移动连续性得到确保,移动期间,在共用区域还会偶然遇到他人从而相互的交流也得以实现。借助出入口3连接的其他区域越多这种对工作者的支援效果越好。
这样,这个实施方案,借助分割隔板1将各个区域纵横分割成矩阵状,形成了一种各个区域在纵横方向使一定功能集合的功能线而构成的配置。
根据图5,在纵横矩阵状配置的区域中,右侧的纵向线LVR和左侧的纵向线LVL构成了集合专用区域的专用线PL,正中的纵向线LVM构成了集合共用区域的共用线GL。同时,上方的横线LHO和下方的横线LHU构成了工作线WL,正中的横线LHM构成了非作业线NWL(左右的区域为交流区,正中的区域为服务区)。也就是说,由此在办公室空间中,形成了个人工作区(PW)a1、a3、a4、a6、小组工作区(GW)a2、a5、交流区域(INT)b1、b3、服务区(SV)b2。而且,在本实施方案中,交流区域(INT)b1、b3与其说是专用区不如说属于共用区,如果其他的区域根据上述的纵横线构成,那么也并不排除混有这样的特例区域的配置。
这样的办公室空间系统的功能配置,在集合了最低单位数4个区域时也能有效地发挥功能,而单位数在6个或以上时,其效果将会更为显著。
采用这样的矩阵式配置,是为了更容易地把握个各区域的功能,配备电、气、水等基础设施时针对每个功能可以配置高效率的要素。另外,这也是为了在适当的步行区域内设置多个可以选择的区域,有效地实现[适业适所]型的配置以支援针对作业选择的移动。
这里,举一个各个区域构成的例子。在专用工作区域(PW)(图4、图5中的区域a1、a3、a4、a6、图6中的d1),设定一个座位平均占地面积6~4平方米,1个区域平均容纳5~8人,提供集中的脑力工作的场所。或者,只能在该区域内进行工作时,还要确保客人用的场所。当然,这个小组专用区域会发挥小组工作区域的功能。该区域中在桌子等作业面以外,还设有个人用的写字板等物品。这些物品优选相互依存度低的自立型单体。为了对应多个的并行的作业,作业用桌准备出不同的高度,尽量有效地利用空间,造成一个各个作业可以同时进行的环境。
另一方面,共用工作区域GW(图4、图5中的区域a2、a5)最多容纳5~8人,以此为标准构成,提供进行讨论、会议的场所。这个区域中小组工作的桌子等以外还设有小组用尺寸的写字板等。作业桌面像上述一样准备出不同高度。
交流区域(图4、图5中的区域b1、b3)邻接工作区域,提供了一个聊天、放松的休息、咖啡厅等的场所。在交流区域b1、b3、g1,也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桌子等、提供作业面。
服务区域(图4、图5中的区域b2)在复印台、邮件台、图书角等以外配置有检索设备、各项服务所需的机器、用具等。
在面积分配方面,在以往的系统中以个人工作区为主,小组工作区为辅。在本实施方案中,增大小组工作区的比重,小组工作区GW和共用设施区域INT之和大致与个人工作区域PW相同,这是一个优选的比例划分。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案,在被立面体分割隔板1围起来的室内空间出入口3的上方,设有至少一部分由隔板1水平方向突出,兼备连结出入口两侧的隔板1的作用的引导部件4。
设置引导部件4的理由如下:如图7和图8所示,对于在区域内人员和专用通道的工作人员来说,此部件是室内空间出入口3的位置标志,通过行动的相关性和移动的连续性可以确保小组工作等的顺利和高效率。特别是,如图8所示,高大而连续的隔板缺乏变化,有压迫感,引导部件4通过外观设计上的变化,有消除压迫感的功能。另外,引导部件4并不单单作为指示而存在,它也兼有连接隔板1的连接作用。在有效避免隔板1单片支撑的同时,该引导部件4也起到了固定隔板的作用。另外也可以作为板壁间的配线线槽得以活用。
作为具体方案,如图4和图5所示,针对互相直角相交而配置的一对隔板1之间形成的出入口3,使用1/4圆弧状或者圈状的引导部件4;针对成连续壁面配置的一对隔板1之间形成的出入口3,使用1/2圆弧状或者圈状的引导部件4;针对呈T状结构而集合的3块隔板之间的出入口3,使用1/2圆弧状或者圈状的引导部件4;针对呈十字状结构而集合的4块隔板之间的出入口3,使用圈状的引导部件4。
使用这样的圈状或部分圈状构成的引导部件4,形式新颖,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指示功能和调节功能。
另外,本实施方案中,在不通过形成的圈状或部分圈状结构的引导部件4圆弧中心的垂直面内设置的隔板1也具有可以安装在其上的功能。图4、图5中的隔板1y、引导部件4y的关系即是这样。当引导部件4超出隔板较大时,借助于柱子可以支撑引导部件4。
附加这样的功能,是为了隔板之间配置得即使有些错开,也可以被连接到圆圈的适当部位,这样提高隔板配置的自由度,形成一个不必按照所定的模件去配置的系统。
但是,本实施方案中,区分区域所用的分隔隔板1采用图6所示的格子状的物体。
具体说明如下:隔板1由成对的格子状构造体11,夹有框体12,相隔给定间隙S对面方向配置,在此状态下,通过框体12相互连接而成,其中格子状构造体11的格子1a彼此之间具有相同间距,同一位相设置。即,对于框体,以夹住框体的形式格子相吻合。另外,本实施方案中的构造体11上下共分为3段,通过将它们安装在框体12而连接成一构造体。构成材料例如采用碳化纤维增强型塑料等。
这种隔板1,例如按照建筑物的柱间距为3600mm的建筑模件而构成,全体的尺寸为宽W900mm、高H(图6中省略了一部分高度)2100mm。格子上下左右对称。此外,被棂围住的格子间距尺寸可以是例如幅宽方向间距p1为100mm、高度方向间距p2为25mm。棂自身由厚度T为4mm、宽度D为20mm的平板构成。当然,根据目的、用途可以变更以上数值。
隔板1采用这样的构造,从组装和拆卸的观点看,该隔板1在不损害其隔断功能的前提下力图轻量化,另外在组装和拆卸作业中手可以借助于格子为抓手,从而有效地提高作业的效率,也消灭了组装作业中的错误。上下分为3段,是为了装拆方便,另外它中途还可以取下用于其他的用途。
采用以这样的格子状构造11为主体构成的隔板1的结果,借助隔板1被隔开的一对空间相互之间,随着面对竖立面的视角的变化透视度也随之变化。就是说,根据视角的变化,一方的格子间隙被另一方的格子的棂所挡住,或者被其自身的棂所挡住,这样,透视度在与立面的法线方向上最大,在立面的面方向上最小,其间透视度随着视角(与法线的倾斜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另外,因为有了这样的构成,借助隔板而被隔开的室内空间之间通过格子间隙及内部空间而连通,声音和空气可以通过。
因此,与某一室内空间相邻接的室内空间中的人,或者空间的一侧通路上的步行者都可以如图7和图8所示,看到区域内的轮廓,可以断断续续地掌握谈话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大致把握其小组成员在何处,各个空间在进行何种业务。可以看到轮廓,是由于隔板1的格子间距p1,p2如上所述较小而造成的。当然,有意识地注意周围,人员的所在场所及作业内容就可以明确地把握。
特别是,本实施方案中,各个区域四周被隔板1所包围,这样形成的居住空间的内部情况通过邻接的居住空间和通路被四周所了解,居住空间内的情况以最高效率被扩散到四周。而且,邻接的居住空间的深处还邻接其他空间,轮廓随之变淡,但仍可以大致地把握其状态,因此各个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地确保个人隐私的同时,可以广泛地掌握办公室全体的状况,共有工作的来龙去脉。
另一方面,隔板1在其本体的内部有一个空间S,如图9所示,这个空间可以当作配线Ca的收纳空间加以利用。在本实施方案中,构成隔板1的构造体11呈格子状,因此通过格子间隙从隔板本体的均质位置沿法线方向可以引出配线。隔板本体是指,至少是由构造体11和框体12构成的部分。因此,即使因使用情况不同而引出位置发生变化时,也可以简单、准确地对应工作人员的要求发挥服务墙的作用。特别是,这里的隔板1由一对构造体11对面拼成,所以里外两侧均可出配线,隔板两侧都存在室内空间时就显得特别有效。
而且,隔板1的格子的间距如上所述较小,格子棂的遮挡作用得以发挥,内部的配线得以遮蔽而只留下阴影,缓和了裸露的视觉效果。
为使上述的配线的实效得以实现,邻接的隔板1和1之间配线的收纳空间得以连续,在框体部分适当地设置配线通过口将很有效。
另外,由这样的构造构成的本实施方案的隔板1,格子棂的后面存在空间,利用格子棂,在构造体11的均质的位置上利用适当的配件就可以与室内设备B相接合。这样的构造特别提高了选择接合位置的自由度,确实地对应工作人员的不均质的要求,有效地发挥服务墙的功能。隔板由一对构造体11对面拼成,所以里外均可将格子棂1a与对应室内设备B相接合,里外所使用的配件互不干扰。作为接合的形态,利用钩状安装件挂住构造以外,利用夹子状及加板状的安装部件嵌入格子的构造等适当的方法都可以采用。室内设备B如图9所示可以是这些物品,像写字板这样的有作业面的物品以外,黑板、揭示板、展示壁、签字板之类的有展示功能的物品,柜橱、架子、收纳架子等有收纳功能的家具,或者是插座箱、开关等。或者,当在隔板1上呈T字状垂直加设一枚辅助隔板时,这样的隔板1也将成为室内设备的对象。
这样的物品可以与隔板的适当位置接合,这样,一般常规的揭示和展示不必说,还增加了在非常规的阶段将想法和思考过程展示出来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创作性,提高活力。特别是,设备需要电力时,配线可以通过格子缝隙引出,格子构造的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此外,顶在上述的隔板1的板面而配置的家具,例如在图10所示的隔板架子和柜橱的收纳家具10上,以放置家具而被遮住的格子1a的同样位向、间距,设置格子10a则更为有效。因为隔板1的格子1a即使被遮住,家具上的格子10a也可补上吊挂的功能。当然,这样的补充功能不只局限于吊挂功能,隔板1的功能部与家具的功能部只要是可以对应的,什么样的功能都可以。这样的构造特别是在功能面分散在壁面全体时更为有效。
本实施方案的设备,不受建筑模件的限制,允许使用各种日常用具。建筑模件中,以柱子间隔为基准,3600mm和3200mm规格最为普遍。通常使用的分隔隔板1依照前者的标准的话大约宽900mm,后者则是800mm。另外,根据成为作业面的桌子和长桌的桌面以及橱柜、人体、纸制品的模件标准,其尺寸为:400mm、800mm、900mm、1000mm、1200mm、1400mm、1600mm、1800mm等。这样,今天的办公室里混杂着模件标准不同的各种家具,比如,在宽900mm的隔板1壁面上设置宽800mm和1600mm的家具,不可否认会出现一些微妙的不整齐,发生不自然的缝隙。
对此,本实施方案使用按900mm的倍数的建筑模件为依据构成的隔板1与以多种人体及纸制尺寸为依据制作的家具的组合是被允许的。
这样,隔板是半透明的物品因而它的存在感弱,象已经存在的完全遮光的隔板一样,在家俱端与隔板端之间,或隔板间的接缝和家俱边缘间即使产生缝隙,也因其间看不清,几乎不会被发现。这种实施方案的产物是与建筑模块间允许模糊地匹配,并使有效的提高家俱的共用化和互换性成为可能。在图9室内设备B和隔板1的关系就是这样。图4中更衣柜R与隔板1r的关系也同样。所以,在出现间隙时,将其积极的当成设置开关或放置灭火器的场所加以利用。
这样的实施方案下的隔板格子孔大小是,上述的那样宽被设计为100mm,这种尺寸是从前隔板和家俱模块为100mm的倍数构成,为此把复数隔板相连或把复数家具相连接时,隔板和家俱的宽度也是100mm的倍数,通常家俱的其它末端可以和隔板的格子的棂相吻合配置,因模块的差造成的不合谐感能被消除。
以上是关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的说明,但各部分具体的构成不只限于上述状态。
例如,作为区域配置,把各个工作区域设置围在共用区域的周围,各个工作区域分别可通过共用区域来往。
通过适当的结构,用环状或部分环状形成导向部件4的有效安装范围内,通过圆心的任一径向方向的垂直面内能安装隔板1。隔板1的安装方位可任意设定。
作为防止因作为基准的模块差使隔板与家俱之间产生缝隙的另外手段,隔板或家俱的一方具有调整尺寸的功能也能有效弥补间隙。
将透视度作为可变化的也有效。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把格子的棂设计成象百叶窗一样的可驱动结构和通过控制室内外的照明度,使间接调整透视度变得有效。
如果把家俱做成半透明的话,局部文献的公开性会增加,办公室整体的关系会被有效地提高。
导向部件在上面侧或下面侧安装照明设备会更有效。天花板或地面以导向部件的形状照亮,作为更好的标志而提高效果。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会产生种种设计变形,但这些变形均属本发明范围之内。
发明效果
本发明是按上述形态实施,会产生以下效果。
即,本发明的室内空间构成设备在利用隔板分隔空间中,配置隔板以外的家具时,隔板具有面板部上遮蔽功能以外的功能部时,家俱的部分面部具有与上述隔板同样的功能部。
如果是这样构成的话,家俱与隔板对接配置时被家俱挡住的那部分隔板的功能部至少部份由该家俱的功能部弥补,能在不损害隔板的功能的情况下,有效配置家俱。
隔板的功能部,在该隔板的均质位置分散时,家俱的功能部也以同样的间隔在该家俱一部分面部均质分散,本发明设计效果就会变得非常显著。
这样的效果是,把隔板的功能部及家俱的功能部利用格子状或棂实现功能,由此能简洁实现。
上述的效果在隔板的功能部是引出配线的功能时,在接合室内设备的场合特别有效。

Claims (2)

1.一种室内空间构成设备,是用于在由隔板隔开的室内空间内配置隔板以外的收纳家俱,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板,在其面板部的整个面上具有遮蔽之外的引出配线的功能的功能部,该功能通过格子状配置的棂或格子孔实现,
上述收纳家俱顶接地配置在上述隔板的面板部上,在收纳家具的前面上,配置有与上述隔板的功能部同样的结构。
2.一种室内空间构成设备,是用于在由隔板隔开的室内空间内配置隔板以外的收纳家俱,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板,在其面板部的整个面上具有遮蔽之外的接合室内设备的功能的功能部,该功能通过格子状配置的棂或格子孔实现,
上述收纳家俱,顶接地配置在上述隔板的面板部上,在收纳家具的前面上,配置有与上述隔板的功能部同样的结构。
CNB021085625A 2001-03-30 2002-04-01 室内空间构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2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02662A JP2005097827A (ja) 2001-03-30 2001-03-30 居住空間構成設備
JP102662/2001 2001-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8807A CN1378807A (zh) 2002-11-13
CN1221202C true CN1221202C (zh) 2005-10-05

Family

ID=18955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856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202C (zh) 2001-03-30 2002-04-01 室内空间构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131538A1 (zh)
EP (1) EP1408170A4 (zh)
JP (1) JP2005097827A (zh)
CN (1) CN1221202C (zh)
CA (1) CA2410821A1 (zh)
WO (1) WO20020795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81884B2 (ja) * 2009-12-18 2012-07-25 株式会社サンキューハウスシステム 組立て式展示ブース、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US20120084291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Applying search queries to content se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1678A (en) * 1957-03-25 1959-06-23 Reflector Hardware Corp Merchandise support
US3844231A (en) * 1971-05-14 1974-10-29 Myers Ind Inc Sandwich panel structures for supporting shelves
BE793808A (fr) * 1972-01-10 1973-07-1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upports de lignes de raccordement
US4127196A (en) * 1977-06-13 1978-11-28 Melrose Displays, Inc. Adjustable display fixture
US4232183A (en) * 1977-08-29 1980-11-04 Person Nelson H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for panel structures
JPH0126277Y2 (zh) * 1981-02-26 1989-08-07
US4508231A (en) * 1981-03-04 1985-04-02 Reuben Honickman Wall unit
US4573513A (en) * 1983-05-02 1986-03-04 Good Displays, Inc. Modular panel construction
US4685255A (en) * 1984-09-10 1987-08-11 Herman Miller, Inc. Work space management system
US4896469A (en) * 1987-08-19 1990-01-30 Wright John T Prefabricated building panel assembly
JPH0815800B2 (ja) * 1988-06-10 1996-02-2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宛先印字装置
JPH022039U (zh) * 1988-06-18 1990-01-09
JPH0546708Y2 (zh) * 1988-11-28 1993-12-07
DE4004200A1 (de) * 1990-02-12 1991-08-14 Siemens Ag Multifunktionales wandelement fuer bueroeinrichtungen
US5155955A (en) * 1990-05-02 1992-10-2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Frame based office space dividing system
JPH0469517U (zh) * 1990-10-26 1992-06-19
US5172529A (en) * 1991-01-22 1992-12-22 Herman Miller, Inc. Hinged wire management cover panel
US5253770A (en) * 1991-12-26 1993-10-19 Rosenthal Import Ltd. Merchandising unit
US5309686A (en) * 1992-02-19 1994-05-10 Kimball International, Inc. Work space partition system
US5529192A (en) * 1994-03-31 1996-06-25 Conen; Ella B. Display fixture system
US5784843A (en) * 1994-12-30 1998-07-28 Steelcase Inc.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furniture system for fitting-out open plan building space
JP3634026B2 (ja) * 1995-09-27 2005-03-30 オーエム機器株式会社 フロアパネル
US5813177A (en) * 1997-10-07 1998-09-29 Wu; Chiang-Su Built-up partition wall framework system
USD427457S (en) * 1998-03-26 2000-07-04 Volkswagen Ag Display unit
US6112472A (en) * 1998-09-14 2000-09-05 Steelcase Development Inc. Integrated furniture system including overhead framework system and partition system
CA2310869C (en) * 1999-06-04 2003-08-26 Teknion Furniture Systems Limited Wall system
US6349516B1 (en) * 1999-06-04 2002-02-26 Haworth, Inc. Frame arrangement for a wall panel system
JP3074555U (ja) * 2000-07-03 2001-01-19 重久 常 配線用ダクト
US6490828B1 (en) * 2000-07-20 2002-12-10 Steelcas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Partition wall system
US20020112411A1 (en) * 2001-02-22 2002-08-22 Gravel Donald P. Bracket assembly for partition panels
US20020130098A1 (en) * 2001-03-16 2002-09-19 Cari-All Inc. Multi-configurational wire-rod display ra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410821A1 (en) 2002-11-27
WO2002079589A1 (fr) 2002-10-10
JP2005097827A (ja) 2005-04-14
CN1378807A (zh) 2002-11-13
EP1408170A4 (en) 2004-06-16
US20030131538A1 (en) 2003-07-17
EP1408170A1 (en) 2004-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1717C (zh) 办公室构成设备
EP0551186B1 (en) Workspace modules
US11280086B2 (en) Subarchitectural office system
JP3404576B2 (ja) 家具システム
US20020189180A1 (en) Panel system
US5784843A (en)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furniture system for fitting-out open plan building space
US6533019B1 (en) Partition panel with infill arrangement
US6250020B1 (en) Prefabricated furniture system
EP0174426A2 (en) Work space management system
WO2005103563A8 (en) Light control grids for architectural applications
AU2001227724A1 (en) Display fixture system
EP0555899A3 (en) Structure for the creation of room dividing walls particularly for operating theatres and the like
CN1221202C (zh) 室内空间构成设备
CN1212090C (zh) 室内空间构成设备
US6076474A (en) Freestanding furniture system
CN1378809A (zh) 活动隔墙
CN1393196A (zh) 隔板
CN1378808A (zh) 隔板
CN100536719C (zh) 组合家具设备
US20100050662A1 (en) Workstation System
JP3135518U (ja) 喫煙ブース
US20020100227A1 (en) Work space management system
CN108385841B (zh) 一种大型可拆展馆
CN208222768U (zh) 一种展会建筑的消防补风系统
EP1355014A3 (en) False ceiling with multifunctional modular ele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