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5538A - 在isdn系统中纳入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的各信道转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isdn系统中纳入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的各信道转换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15538A CN1215538A CN97193617A CN97193617A CN1215538A CN 1215538 A CN1215538 A CN 1215538A CN 97193617 A CN97193617 A CN 97193617A CN 97193617 A CN97193617 A CN 97193617A CN 1215538 A CN1215538 A CN 12155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switching
- request
- local system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35—Details
- H04Q11/0457—Connectio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098—Mobile subscrib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298—Loop or ring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4—WLL [Wireless Local Loop]; RLL [Radio Local Lo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为了在一个作为本地通信信息传输回线纳入在一个电信系统里的电信局部系统中,在一个尤其是纳入在一个ISDN系统里的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的电信局部系统中,控制由本地通信信息传输回线中的系统通信信息传输而决定的,从一个电信信道,例如从在DECT标准中定义的Cf信道,向一个电信信道的,例如向在DECT标准中定义的Cs信道的,转换,优先地通过一个时间上有限的,电信局部系统中通信信息传输的中断和随后的通信信息传输的重新恢复,来推动和实行此信道转换。
Description
在具有介于信息源点和信息汇点之间通信信息传输线路的各通信系统中,采用发射机和接收机用于通信信息处理和通信信息传输,在这些通信系统上。
1)在一个优先的传输方向上(单工作业)或在两个传输方向上(双工作业)可以进行通信信息处理和通信信息传输;
2)通信信息处理是模拟的或是数字的,
3)经远程传输线路的通信信息传输是有线的或者是建立在不同的通信信息传输方法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和/或CDMA(码分多址)的基础上的,-例如按诸如DECT,GSM(欧洲移动通信标准化组),WACS(广域计算服务)或PACS(图象存档与通信系统),IS-54(国际标准-54),PHS(传真电报系统),PDC(常设数据呼叫)等等的无线电标准(请比较IEEE[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通信杂志,1995年1月,第50至57页;D.D.Falconer et al所著:“无绳私人通信用的时分多址法”)无线地进行。“通信信息”(“Nachricht”)是一个上层概念,它既代表意思内容(信息)也代表物理的表达(信号)。即使一个通信信息的意思内容相同-也就是相同的信息-可能出现不同的信号形式。所以一个涉及一个对象的通信信息可以例如
(1)以图象的形式,
(2)作为说话的语句,
(3)作为书写的语句,
(4)作为编码的语句或图象来传输。按(1)…(3)的传输方式在此一般是通过连续的(模拟的)信息来表征的,而在按(4)的传输方式上通常产生不连续的信号(例如脉冲,数字信号)。
从通信系统的这个一般定义出发,本发明涉及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涉及控制在一电信系统中作为本地通信信息传输回线纳入的电信局部系统的,尤其在一ISDN系统中纳入的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Radio Local Loop/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电本地环路/无线本地环路)的各电信信道转换的方法。
根据各文献“通信技术电子学,柏林45(1995)第1期,第21至23页和第3期第29和30页”以及IEE(电气工程师学会)学术座谈会1993,173;(1993),第29/1-29/7;W.Hing,F.Halsall所著:“Cordlessaccess to the ISDN basic rate service(对ISDN基本速率业务的无绳访问)”,并在按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出版物prETS 300 XXX,版本1.10,1996年9月的一个DECT/ISDN中间系统DIIS的基础上,图1展示一种“ISDNDECT专用的RLL/WLL”电信系统IDRW-TS(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Radio in the LocalLoop/Wireless in the Local Loop综合业务数字网无线电本地环路/无线本地环路),它带有一种ISDN电信局部系统I-TTS〔请比较文献“通信技术电子学,柏林41-43,部分:1至10,T1:(1991)第3期,第99至102页;T2:(1992)第4期,第138至143页;T3:(1991)第5期,第179至182页和第6期,第219至220页;T4:(1991)第6期,第220至222页和(1992)第1期,第19至20页,T5.(1992)第2期,第59至62页和(1992)第3期,第99至102页;T6:(1992)第4期,第150至153页;T7:(1992)第6期,第238至241页;T8:(1993)第1期,第29至33页;T9:(1993)第2期,第95至97页和(1993)第3期,第129至135页;T10:(1993)第9期,第187至190页;”〕并且它带有一种DECT专用的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
此DECT/ISDN中间系统DIIS或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在此尤其是建立在一种DECT/GAP System系统DGS上的(DigitalEnhanced(从前:European)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数字增强(从前:欧洲)无绳电信;请比较(1):通信技术电子学42(1992)1月/2月第1期,柏林,DE,U.Pilger所著。DECT标准的结构“第23至29,并结合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出版物ETS 300175-1…9,1992年10月;(2)Telcom Report电信报导16(1993),第1期,J.H.Koch所著“无绳电信数字舒适性-DECT标准开拓新的使用领域”,第26至27页;(3)tec 2/93-Ascom的技术杂志“通往通用移动电信的道路”,第35至42页;(4):Philips Telecommunication Review飞利浦电信评论49卷,第3期,1991年9月,R.J.Mulder所著:“DECT,一种通用无绳访问系统”;(5):WO 93/21719(图1至3与所属的说明)〕。该GAP标准(Generic Access Profile一般访问概要)是DECT标准的一个下属部分,其任务在于保证电话DECT用途空气接口的相互操作性(请比较ETSI出版物pr ETS 300444,1995年4月)。
DECT/ISDN中间系统DIIS或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也可替代地以一种GSM系统为基础(Groupe Speciale Mobile或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移动通信专用组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请比较Informatik Spektrum(信息学一览)14(1991)6月,第3期,柏林,DE;A.Mann著:“GSM标准-数字欧洲移动无线电网的基础”,第137至152页)。除此之外在一个混合电信系统范围内也可能将ISDN电信局部系统I-TTS构成为GSM系统。
除此之外,基于已知多重存取法FDMA,TDMA CDMA(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的和由此形成混合多重存取法的,开始时已提及的各系统以及未来的各系统可以考虑作为用于实现DECT/ISDN中间系统DIIS或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或ISDN电信局部系统I-TTS的其它可能性。
采用象ISDN那样的,传统有线电信系统中的各无线电信道(例如各DECT信道)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未来可替代的,没有自己完整导线网络的网络经营者的背景下是如此。
因此例如在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上,例如在纳入DECT系统的DS的条件下,应使得无线连接技术RLL/WLL(Radio in the LocalLoop/Wireless in the Local Loop无线电本地环路/无绳本地环路)可由在各标准ISDN接口上的,ISDN业务的ISDN用户支配(请比较图1)。
在按图1的“ISDNDECT专用的RLL/WLL”电信系统IDRW-TS中,例如经过一个标准化的S接口(S总线),经过构成为本地信息传输回线的-尤其是DECT专用的和包含在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中的-DECT/ISDN中间系统DIIS(第一电信局部系统),经过一个其它标准化的S接口(S总线)、一个网络终端NI(Network Termination)和ISDN电信局部系统I-TTS(第二电信局部系统)的一个标准化的U接口,将一个带有其终端机TE(Terminal Endpoint终端终点;TerminalEquipment终端设备)的电信用户(使用者)TCU(Tele-CommunicationUser)纳入带有在其中可供支配业务的ISDN世界中。
该第一电信局部系统DIIS主要包含两个电信接口,一个第一电信接口DIFS(DECT Intermediate Fixed System,DECT中间固定系统)和一个第二电信接口DIPS(DECT Intermediate Portable Sytem,DECT中间便携系统),它们是例如经一DECT空中接口无线地互相连接的。由于此准地点固定的第一电信接口DIFS,该第一电信局部系统DIIS形成在前面于此关联中定义的本地信息传输回线。第一电信接口DIFS含有一个无线电固定部分RFP(Radio Fixed Pard),一个适配单元IWU1(Inter Working Unit交互工作单元)和一个通往S接口的接口电路INC1(Interface Circuitry)。第二电信接口DIPS含有一个无线电移动部分RPP(Radio Portable Part)和一个适配单元IWU2(Inter WorkingUnit)和一个通往S接口的接口电路INC2(Interface Circuitry)。无线电固定部分RFP和无线电移动部分RPP在此形成已知的DECT/GAP系统DGS。
对于在用户连接中的尽可能全部ISDN业务作为载体的一个DECT专用RLL系统来说。在此存在着以下的一般性问题:
a)复制ISDN信息结构(D信道和2个B信道),在以下尤其是D信道;
b)良好的带宽经济性;对于ISDN尤其重要,因为对于为64kbps(千位/秒)的B信道数据速率来说几项业务已需要两个DECT信道,
c)最小的技术花费。
D信道的复制
D信道的性能:
-对于全部连接在ISDN连接上的终端机TE(Terminal Endpoint),位于C平面(C-Plane)上的共同发信号信道。
-在其中通过TE独特的地址TEI(Terminal Endpoint Identifier终端终点识别器)分离出通往网络的TE专用的各发信号信道,
通往D信道的存取机制保证信息的TE独特的顺序。
-通过率:16千位/秒(kbps),
-满负荷率:取决于许多判据,通常低于最大容量;各种阻塞情况是可能的,然而它们由于高的容量是可以迅速排除的。
DECT信道
依据文献“通信技术电子学42(1992)1月/2月,第1期,柏林,DE;U.Pilger著:“DECT标准的结构”,第23至29页,结合ETS 300175-1…9,1992年10月”,图2展示DECT/GAP系统DGS的TDMA结构。该DECT/GAP系统是一种针对多重存取法的混合系统,在此系统上按FDMA原理,在1.88和1.90GHz之间的频带中的十个频率上,根据TDMA原理,按照图2在一种给定的时间顺序中,可以将无线通信电信息从基站RFP向移动部分RPP和从移动部分RPP向基站RFP(双工作业)发送。在此由一种多时帧MER确定此时间顺序,每160ms出现此多时帧,并且此多时帧具有16个各自有10ms持续时间的时帧ZR。在这些时帧ZR中向基站RFP和移动部分RPP分别传输信息,它们涉及一种在DECT标准中定义为C-,M-,N-,P-,Q信道。如果在一个时帧ZR中为这些信道中的多个信道传输信息,则按一种具有M>C,N和P>N的优先清单进行传输。多时帧MZR的16个时帧ZR中的每一个重新划分为24个各自具有417μs持续时间的时间间隙ZS,从其中12个时间间隙ZS(时间间隙0…11)是指定为传输方向,基站RFP→移动部分RPP″的,并且其它的12个时间间隙ZS(时间间隙12…23)是指定为传输方向“移动部分RPP→基站RFP″的。在这些时间间隙ZS的每一个中按DECT标准传输具有一个为480位的位长的信息。从此480位中,在一个SYNC字段中将32位作为同步信息来传输,并且在一个D字段中将388位作为有效信息来传输。将剩下的60位在一个Z字段中作为附加信息和在一个“保护时间”字段中作为防护信息来传输。作为有用信息传输的,D字段的388位重新划分为64位长的A字段,320位长的B字段和一个4位长的“X-CRC”字。64位长的A字段由一个8位长的数据头(Header),一个具有用于C-,Q-,M-,N-,P信道数据的40位长的数据项和一个16位长的“A-CRC”字组合而成。
性能:
-采用TDMA时间间隙。
-原则上在各个时间间隙中使用一个Cs信息(s=慢)用于发信号〔在DECT标准中的C平面(C-plane)〕和使用一个从属的信道(在DECT标准中的U平面(U-Plane))用于使用者信息或有效信息(通过率:32千位/秒)。
-Cs信道的通过率:2千位/秒。
DECT标准也提供另外的各信道结构,例如一种Cf信道(f=快)。
-该Cf信道占用一个时间间隙。
-Cf信道的通过率:25.6千位/秒。
在OSI/ISO层面模型的基础上(请比较(1):课程讲义-DeutscheTelecom德国电信48卷,2/1995,第102至111页;(2):ETSI出版物ETS 300175-1…9,1992年10月;(3):ETSI出版物ETS 300102,1992年2月;(4):ETSI出版物ETS 300125,1991年9月;(5):ETSI出版物ETS 300012,1992年4月),图3展示按图1的,“ISDN→DECT专用RLL/WLL”电信系统IDRW-TS的C平面的一个模型。
在OSI/ISO层面模型的基础上(请比较(1):课程讲义-DentscheTelecom德国电信48年卷,2/1995,第102至111页;(2):ETSI出版物ETS 300175-1…9,1992年10月;(3):ETSI出版物ETS 300102,1992年2月;(4):ETSI出版物ETS 300125,1991年9月;(5):ETSI出版物ETS 300012,1992年4月),图4展示按图1的,“ISDN→DECT专用的RLL/WLL”电信系统IDRW-TS的,用于语音数据传输的U平面的一个模型。
带宽经济性
Cs信道结构为一个标准语音连接提供一种最佳带宽经济性,因为按照出自于图3和图4的图5,以及在考虑各ETSI出版物(ETS 300175-1,10/1992,第7章;ETS 300175-3,10/1992,第4.1章;ETS 300175-4,10/1992,第4章)只需要一个传输线路(Bearer载体)一例如具有按图5的LCNy,LCN1的MBC-或者只需要一个连接或一个时间间隙。
按照出自于图3和图4的图5,以及在考虑ETSI各出版物(ETS 300175-1,10/1992,第7章;ETS 300175-3,10/1992,第4.1章;ETS 300175-4,10/1992,第4章)的条件下,Cf信道的采用导致一种较低的带宽经济性,因为此U平面(U-plane)本身需要一种其它的传输线路(Bearer载体)确切地说一个其它的连接或一个其它的时间间隙;这意味着有必要有两种传输线路(Bearer载体)-例如按图5具有LCN2,LCNz的MBC和具有按图5的LCNy,LCN1的MBC-确切地说两种连接或两种用于简单语音连接的时间间隙。
除此之外,对于存在着两种ISDN-B信道连接(语音连接)的情况,三种传输线路(Bearer载体)-例如按图5具有LCNx,LCNo的MBC,具有LCNy,LCN1的MBC和具有LCNz,LCN2的MBC-确切地说三种连接或三种时间间隙是必要的。
按带宽经济性观点采用Cs信道是合理的,而按信道容量的观点采用Cf信道看来是合理的。
与究竟采用Cf信道还是采用Cs信道用于连接的建立(建立传输线路)无关,必须保证(请比较图5),随时可以从Cf信道往Cs信道或反过来转换(在不同信道容量的信道之间的信道转换)。除此之外,基于在ISDN系统中可以同时建立两种连接(传输线路)(2个B信道)的可能性,必须保证,可以在一个第一Cs信道和一个第二Cs信道之间转换(在两个同等信道容量的信道之间的信道转换)。
基于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在一个作为本地通信信息传输回线纳入在电信系统里的,尤其是纳入在一个ISDN系统里的一个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的电信局部系统里,不对电信局部系统里通常传输的局部系统信息产生任何影响地,以简单的方式控制从一电信信道向另一电信信道的,通过本地通信信息回线里系统信息的传输而决定的各种转换。
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定义的方法,通过在权利要求1的标志中说明的各特征解决此任务。
基于本发明的思想在于,在一个作为本地通信信息回线纳入在电信主系统里的,尤其是纳入在一个ISDN系统里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的,开始提到的和概述方式的电信局部系统中,通过两个指令,一个设计为转接指令的第一指令和一个设计为转接应答的第二指令,控制此信道转换。
按权利要求2和3有利的是,有目的地推动此信道转换。
按权利要求7特别有利的是,通过时间上有限地中断电信局部系统里的信息或通信信息传输,并且通过随后的恢复信息或通信信息传输推动和实行此信道转换。
在从一DECT专用Cf信道向一DECT专用Cs信道的和反过来的信道转换时,或者在从一个第一DECT专用Cs信道向一个第二DECT专用Cs信道的信道转换时,按权利要求46和47通过作为转接指令纳入DECT协议的一个ATTRIBUTE-REQUEST(标示请求)信息单元和作为转接应答纳入DECT协议的一个ATTRIBUTE-CONFIRM(标志确认)信息单元,或者按权利要求48和49通过作为转接指令纳入DECT协议的一个SUSPEND(中止)信息单元和作为转换应答纳入DECT协议的一个RESUME(重开)信息单元优先地实行此事。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各进一步发展形式是在其余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的。
用图6至10说明本发明的一个第一实施例。
图6至10展示不同的鼓励状态图表,它们表示在一个作为本地通信信息传输回线纳入在一个电信系统里的电信局部系统的,尤其是一个纳入在一个ISDN系统里RLL/WLL局部系统RW-TTS-DIIS的各电信信道转换时,可能的各种过程。
从图1至5出发,图6展示一个第一鼓励状态图表,它表示一个局部系统信道转换的原理性控制过程。
第一电信接口DIFS是在带有一个第一传输线路号码LCNx(Logicalconnection Number逻辑连接号码;Kennung标号)的一个第一传输线路上,通过一个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与第二电信接口DIPS连接的。除此之外,在带有一个第二传输线路号码LCNy(标号)的一个第二传输线路上,在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接口DIPS之间,通过一个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存在着一个其它的电信连接,或者在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接口DIPS之间,在一个带有一个第二传输线路号码LCNy的第二传输线路上,通过一个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可以选择地建立一个其它的电信连接。
对于各传输线路号码LCNx,LCNy,在此适用关系式LCNx≠LCNy。第一局部系统Cx可以是构成为DECT专用的Cf信道或Cs信道的。由于在DECT专用电信局部系统RW-TTS,DIIS上出现的信道情况,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因此是一种Cs信道,或是一个Cf信道或是一个Cs信道。按图6,将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x用于C平面(C-plane)上的信息传输。
为建立一个传输线路,以已知方式发送一个DECT专用的第一B字段信号“BEARER_REQUEST载体请求”(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3.3.2章)作为指令(COMMAND),并且发送一个DECT专用的第二B字段信号“BEARER_CONFIRM载体确认”(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3.3.3章)作为应答(RESPONSE)(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10.5.1.1至10.5.1.3)。在此优先地由第二电信接口DIPS起始第一B字段信号“BEARER_REQUEST”的发送(请比较图9和10以及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10.5.1.2和10.5.1.3章)。
通过分析ISDN“层面2”/“层面3”通信信息,或分析经此地传输的信息量(请比较文献“通信技术电子学,柏林41,T2:(1991)第4期,第138至143页;”)在传输线路“ISDN网ISDN用户(终端终点TE)上,例如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现推动一个信道转换(从一个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转换到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的必要性。此分析的结果在此形成对信道转换的激励。
这种分析的一种可能的第一结果例如可以在于,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上,优先地对一个给定的持续时间,在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接口DIPS之间不传输通信信息。
这种分析的一种可能的第二结果例如可以在于,两个传输线路是各自以一个C平面和一个U平面建立的,并且应清除在其上利用C平面的传输线路;使得因此从应清除的,迄今有效的Cs向迄今无功效的Cs信道的转换成为必要。
为了减少花费合理地是,将前述的分析集中于到各电信接口DIFS,DIPS中的一个上,例如以有利方式集中到第一电信接口DIFS上,并且由此控制第二电信接口DIPS〔MASTER-SLAVE主从配置,在此配置上第一电信接口DIFS是主,而第二电信接口DIPS是从〕。第一电信接口DIPS在此情况下总是有此可能性,选择一种符合ISDN业务的DECT信道结构(C平面和/或U平面)。
代替此第一电信接口DIFS也可以为这里安排第二电信接口DIPS。但是这只有当此电信接口拥有对ISDN“层面3”的直接存取时才是可行的。单独从ISDN“层面2”功能中,第二电信接口DIPS不能在所有的情况下将与C平面和U平面的一个TE独自的连接明确地复制到一种相应的DECT信道结构上。
在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叙述中以前述主从配置为基础
在不发送其它的I帧的情况下,第一电信接口DIFS尤其在它已发现信道转换的必要性之后,用一个作为应答(RESPONSE)发送的DECT专用的第一DLC信号“RECEIVE_READY接收就绪”(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4,1992年10月,第7.11.2章)确认(回答)所有未确认的(未应答的),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上按HDLC协议(High Level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已传输的和完整接收的信息,所谓的I帧(信息包)。
按HDLC协议例如可以在各传输顺序(各窗口)中传输信息(I帧),并分别地签收每个传输顺序(每个窗口)。在本情况下,在签收前,例如用一种k=3的窗口大小传输信息。针对前述I帧,在此窗口大小k=3意味着,在每第三个I帧之后举行一次之前传输的三个帧的签收。对于窗口大小k一般适用下列关系式:
1≤k≤n 以n∈N
通过传输一个第一信号“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此信号例如要么可以是在DECT标准中定义了的(请比较按ETSI出版物ETS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8的图7至10中的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标志T.请求”)要么在此DECT标准中是还应定义的,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转送第一电信接口DIFS想将系统信息的传输从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转移到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上的愿望。如前面提到那样,在此此愿望可以是通过激励或没有任何推动地产生的。
由于此信号的传输,第一电信接口DIFS可以要么优先地中断自己的在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要么继续在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中断在此意味着,第一电信接口DIFS对一个给定的持续时间将不再发送其它的信息。例如在信号传输之前,之后或随着信号的传输进行此中断。
除此之外可在各I帧边界上和在一个I帧之内发送此信号。
第二电信接口DIPS随着或在收到“SWITCHING_REQUEST”之后优先地清除所有未完整接收的I帧,并且第二电信接口DIPS可以象第一电信接口DIFS那样,随着或在收到信号“SWITCHING_REQUEST”之后要么中断要么继续自己的在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
除此之外,第二电信接口DIPS对于自己的发送器空着的情况,可以用作为应答(RESPONSE)而发送的DECT专用的第一DLC信号,“RECEIVE_READY”(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4,1992年10月,第7.11.2章)确认(应答)所有未确认的(未应答的),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上按HDLC协议(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传输的和完整地接收的信息,所谓的各I帧。
替代直接的中断也可能,第二电信接口DIPS在中断前结束一个I帧的传输。
优先地在接收第一信号和在传输第二信号“SWITCHING_CONFIRM”之前,进行在通过第二电信接口DIPS的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上的,信息传输的中断或信息传输的继续,此第二信号例如可以又是要么在DECT标准中定义的(请比较按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8的图7至10中MAC信号“ATTRIBUTES_T._CONFIRM”)要么还应在此DECT标准中要定义的。
通过第二信号“SWITCHING_CONFIRM”例如满足第一电信接口DIFS的对转换局部系统信道的愿望,其办法是确认(肯定地应答)此信号。
但是也可能,第二电信接口DIPS有意或无意地(例如因为它源于无线电传输线路上的干扰未接收到第一信号)不满足此愿望。
因此对于有意未满足此愿望的情况,例如因为超越了用于确认第一信号的给定持续时间,由第二电信接口DIPS要么直接要么间接地拒绝(否定地应答)第一信号“SWITCHING_REQUEST”。
在另外的情况下,例如因为超越用于确认第一信号的给定持续时间来间接地拒绝(否定地应答)第一信号,“SWITCHING_REQUEST”。
在两个前述情况下,要么按给定的次数再次传输第一电信接口DIFS的第一信号“SWITCHING_REQUEST”,要么按未定的时间中断信道转换。
由于传输第二信号“SWITCHING_CONFIRM”的传输,继续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上的信息传输。在此优先地可随着或在传输此信号之后进行此继续。
随着或在收到第二信号“SWITCHING_CONFIRM”之后,第一电信接口DIFS优先地同样地清除未确认的,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上传输的和未完整地接收的信息。
在重新于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上传输由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接口DIPS清除的信息之前,将局部系统专用的参数,例如象针对DLC层面专用的回传计数器或回传时间传感器(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300175-4,1992年10月,第9.2.5.7章)以及Ct色号码(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1.2章)复位。
除此之外,在重新传输由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接口DIPS清除的信息之前,可以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上传输一个必须确认的测试通信信息。此测试通信信息在此优先地作为指令(COMMAND)发送的第一DLC信号“RECEIVE-READY”(请比较ETSI的ETS 300175-4,1992年10月,第7.11.2章),而此测试通信信息的确认是优先地作为应答(RESPONSE)发送的第一DLC信号“RECEIVE_READY”(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4,1992年10月,第7.11.2章)。
为了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上实现迅速的同步,在开始时(传输的初始阶段)用最小可能的,按HDLC协议的窗口大小,这是k=1,最后重新用窗口大小k=3优先地既传输测试通信信息也传输清除的信息。
图7根据图6展示一种第二鼓励状态图表,它表示从一个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向一个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转换的控制过程。
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采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不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但是利用U平面。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比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拥有较大的传输容量。
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现,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不再必要,并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一个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8)。
第二电信接口DIPS确认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其办法是它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送一个第二MAC“ATTRIBUTES_T._CONFIRM”。然后采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并且通过传输一个第三MAC信号“RELEASE释放”(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13章)释放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
图8根据图6展示一个第三鼓励状态图表,它表示从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向一个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转换的控制过程。
采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除此之外利用U平面。不采用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但是利用U平面。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象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那样拥有同等的传输能力。
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现,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是不再是必需的,并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8章)。
第二电信接口DIPS确认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其办法是它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送第二MAC信号“ATTRIBUTES_T._CONFIRM”。然后采用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并通过传输第三MAC信号“RELEASE释放”(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13章)释放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
图9根据图6展示一个第四鼓励状态图表,它表示从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向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转换的控制过程,在此由第一电信接口DIFS起始转换的准备。
采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除此之外利用U平面。还未建立用于利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的,带有传输线路号码LCN(标号)的传输线路。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比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有较小的传输容量。
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现,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是必需的。但是由于还不存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的,带有标号LCN的传输线路,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REQUEST”(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8章)。第一电信接口DIFS用此信号通知第二电信接口DIPS,需要用于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的,带有标号LCN的,例如标号LCNO的一种传输线路。
标号LCN,在本情况下LCNO的作为应建立的传输线路标号的选择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目的地按一个给定的选择准则进行的。完全一般地表达地,此准则在于,引用那些还未用于一种其它传输线路的,也即空着的各种可能标号LCNO,LCN1,LCN2中的标号作为标号LCN。
替代前述选择准则也可能引用用于标号发放的,选择准则的各专门特征。因此例如可以如在本情况下那样,总是引用各标号LCNO,LCN1,LCN2中最小空着的标号或各标号LCNO,LCN1,LCN2中最大空着的标号。
按图6说明中的各实施,尤其对一个传输线路的建立负责的(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10.5.1.2.和10.5.1.3章)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DECT专用的第一B字段信号“BEARER REQUEST”(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3.3.2章)作为指令(COMMAND)到第一电信接口DIFS上。按此,第一电信接口DIFS在收到第一B字段信号后,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DECT专用的第一B字段信号“BEARER_CONFIRM”(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10.5.1.1和10.5.1.3.章)作为应答(RESPONSE)。在此状况下,也即在通过此第二电信接口DIPS收到第二B字段信号后,此其它的传输线路是已建立的(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10.5.1.1至10.5.1.3章)。
随后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8章)。
第二电信接口DIPS确认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其办法是它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送第二MAC信号“ATTRIBUTES_T._CONFIRM”。随后采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
图10根据图6展示一个第五鼓励状态图,它表示从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向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转换的控制过程,在此由第二电信接口DIPS起始转换的准备。
采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除此之外,利用U平面。还未建立用来利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的,带有一个传输线路号LCN(标号)的一种传输线路。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比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拥有较小的传输容量。
第二电信接口DIFS发现,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是必要的。但是由于还不存在用于此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的,带有标号LCN,例如标号LCNO的传输线路,由第二电信接口DIFS建立此传输线路。
选择标号LCN,在本情况下标号LCNO,作为应建立传输线路的标号不是随意地进行的,而是又是有目的地按一种给定的选择准则进行的。完全一般地表达地,此准则在于,引用那些还未用于一个别的传输线路的,也即空着的,各可能标号LCNO,LCN1,LCN2中的标号作为标号LCN。
替代前述选择准则也可能引用标号发放用的选择准则的各专门特征。因此例如象在本情况那样,可以总是引用各标号LCNO,LCN1,LCN2中的最小空着的标号,或各标号LCNO,LCN1,LCN2中最大空着的标号。
为了建立传输线路,按图6说明上的各实施,尤其对建立传输线路负责的(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10.5.1.2和10.5.1.3章)第二电信接口DIPS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送DECT专用的第一B字段信号“BEARER_REQUEST”(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O月,第7.3.3.2章)作为指令(COMMAND)。
按此,在收到第一B字段信号之后,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DECT专用的第二B字段信号“BEARET_CONFIRM”(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3.3.3章)作为应答(RESPONSE)。在此状态下,也即在通过第二电信接口DIPS收到第二B字段信号后,此其它的传输线路是建立了(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300175-3,1992年10月,第10.5.1.1至10.5.1.3章)。
由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现此事,使得此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8章)。
第二电信接口DIPS确认此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其办法是它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送第二MAC信号“ATTRIBUTES_T._CONFIRM”。然后采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
用图11至15叙述本发明的一个第二实施例。
图11根据图1至5展示各自用于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接口DIPS的,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原理性构造,它对分析ISDN“层面2”/“层面3”通信信息或对分析有经这里传输的在传输线路“ISDN网络ISDN用户(终端终点TE)上的通信信息量(请比较文献“通信技术电子学,柏林41,T2:(1991)第4期,第138至143页;”)是重要的。通过发送部分和/或接收部分,例如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或第二电信接口DIPS共同发现/单独发现,引入一个信道转换(从一局部系统信道到一另外的局部系统信道上的转换)的必要性。分析的结果在此形成对信道转换的激励。在与信道转换激励的关联中,在图11中表示的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构造也可用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上。
在第一电信接口DIFS或第二电信接口DIPS的发送部分中,NWK层面(Networklayer网络层面)以已知方式,将ISDN“层面2”/“层面3”信息和DECT控制信息经一个构成为存储器的第一排队WSD转交到DLC层面(Data Link Control数据链路控制)上。发送部分的一种MAC/DLC控制装置STE测量排队WSD中的充满率,并由此激励MAC层面(MediumAccess Contro1媒体存取控制)和DLC层面。只要充满率保持在一个界限SD之下,DLC层面将应传输的信息(通信信息)存储入同样构成为存储器的第二排队WSS中,从此排队WSS中此DLC层面将Cs信道上的MAC层面传输到接收部分上。
当超出此界限SD时,DLC层面则将信息存储入一个又构成为存储器的第三排队WSF中,从此排队WSF中DLC层面将为此建立的一个Cf信道上的MAC层面传输到接收部分上。当第一排队WSD和第三排队WSF是空着的时候,重新采用Cs信道。
对于由此产生的,介于Cs信道和Cf信道之间的信道转换,作出假设,在采用DECT标准的条件下,在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接口DIPS中的Cs信道Cf信道的从属关系是已知的。如同Cs信道那样,因此当然Cf信道,只要此Cf信道是已经存在的,也可用于相反方向上的传输。
功能的细节
只要第一队列WSD的充满率位于界限SD之下,DLC层面采用DECT-A字段格式(DECT标准)用于输入到第二排队WSS。在超过界限SD之后,以DECT-B字段格式输入到第三排队WSF。当第二排队WSS是空的时候或Cf信道是就绪的时候,在建立Cf信道之后,进行用于从第三等候队列WSF发送的转接。
对于从A格式到B格式上的过渡有两种可能性:
a)排队WSS仅收到完整的A字段DLC帧:
则总是在各DLC帧边界上进行转换。对于DLC帧的参数设计有三种准则:
-尽可能短的帧,以便用于从第三排队WSF的发送的转换滞后保持尽可能地短,
-当最大的DLC帧长度未利用尽时,另一方面,DLC-PDU数据额外量,(Data Overhead;Protoco1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上升,
-跨接Cf信道的建立时间。
采用各DLC过程(Data Link Control数据链路控制)于Cs信道Cf信道的转接控制。
因此例如这些变化了形式的DECT标准过程“等级B确认中止/等级B恢复”可以考虑专用于此用途(请比较DECT标准ETS 300175-4,1992年10月,第9.2.7章)。
按图12的Cs信道→Cf信道
当第一排队WSS空着时,即最后的按HDLC协议的帧是已签收的时候,起始的电信接口DIFS,DIPS(例如第二电信接口DIPS)在Cs信道上发送一个指令“SUSPEND中止”。如果对方(第一电信接口DIFS)本身还须从第一排队WSS发送I帧,则此I帧最早可能在下一个帧边界上结束此事(其余的帧传输入第三排队WSF),I帧等候Cs信道上的最后的签收和然后认可Cs信道上的指令“SUSPEND”(中止)。
随后第二电信接口DIPS通过在Cf信道上的一个指令“RESUME重开”起始连接(数据链路)的恢复(Resumption)。第一电信接口DIFS在Cf信道上签收此事。然后两个电信接口DIFS,DIPS继续在Cf信道上的传输。
按图13的Cf信道→Cs信道
当第一排队WSD和第三等候队列WSF在两侧上是空着时和最后的I帧是已签收的,则进行回接。
在此区分两种情况:
在已安排转接的电信接口(第二电信接口DIPS)上首先满足此条件。
-第二电信接口DIPS在Cf信道上发送指令“SUSPEND中止”。
-第一电信接口DIFS拒绝Cf信道上的指令“SUSPEND”,并继续在Cf信道上的信息发送。
-当Cf信道不再需要时,第一电信接口DIFS以此接下来也承接用于Cf信道上的转接的起始,并且从它这一方面引入“中止/恢复”。在此期间在需要时,第二电信接口DIPS也可以自发地重新使用Cf信道。
在事先已安排或已保持Cf信道上转接的电信接口DIFS,DIPS,在较晚时间上满足此条件。
此情况结束Cf信道的使用,并且回接到Cs信道上。
在此情况下,应答的电信接口DIFS,DIPS认可Cf信道上的“中止”。然后中止的电信接口DIPS,DIPS起始Cs信道上的“恢复”。
b)在I帧内的转接
此项考虑避免最佳DLC帧的外加的数据额外量(Overhead),但是要求的前提在于,对DLC层面的Cs信道Cf信道的转接是无间隙的,并且对于接收者来说,此确切的转接点是可以识别的。
在第二排队WSS上中的一个帧起动后,在发送部分中的DLC层面规定一个帧长L,但是必须考虑到,在此帧之内应转接到第三排队WSF,以及应在那里以B字段格式结束此帧。对此情况此帧存储L和所有已转接到第二排队WSS的数据,并且可由此按B字段规则形成帧结尾(充填八位,检验总和)。
可了控制对DLC层面是无间隙的转接,可利用迄今MAC层面的各标准化功能的扩充。此扩充如下涉及A字段(请见ETS 300175-3,7.2.5尤其7.2.5.3及其后的)。
-在MAC通信信息头部中用MAC指令类型“转接Cs信道/Cf信道”占用还空着的码点中的一个码点。
-在此指令条件下,A字段的余下部分基本上含有以下的信息:
-在其间应进行Cs信道/Cf信道的转接的各MAC连接的基准(采用已定义的的ECN;Exchanged Connection Number交换连接号)。
-专用的转接指令Cs信道→Cf信道/Cf信道→Cs信道。
-签收:转接认可/不可认,确认指令“签收”的正确接收。
-空字段(当不能直接签收时,采用等候功能)。
带有这些MAC控制信息的,各时间间隙的B字段,当采用Cs信道时要么载着使用者信息(U平面),要么载着传信信息本身,或者在采用Cs信道时不载着信息。
I帧中的转接按类似于前面“a)”点中所描述的一种程式进行:
按图14的Cs信道→Cf信道
在建立Cf信道的MAC连接之后,起始的电信接口DIFS,DIPS在Cs信道上发送转接指令Cs信道→Cf信道来代替一个I帧区。对方在Cs信道上签收认可(在此情况下没有拒绝的理由)。然后两个电信接口DIFS,DIPS继续在Cf信道上继续传输。
按图15的Cf信道→Cs信道
当起始Cf信道的电信接口DIFS,DIPS不再需要此信道时,它在Cf信道上发送转接指令Cf信道→Cs信道。如果对方在此时间点上也不再需要此信道(WSD,WSF空着)时,它签收回接的认可。另外情况下它拒绝此回接,并且当它不再需要此Cf信道时,它以此从它这一方承接用于重新推动回接的主动权。只要Cf信道是有效的,它也可由对方重新利用。
注释
此方法当然也可用在I帧边界上。
在此有两种可能性:
-在DLC帧边界上应用也就是说发送各MAC指令和各签收,
-已经在进行着的DLC帧传输中引入各MAC指令和各签收,起作用的时间点却是定义在各DLC帧末端上的。
因此产生赢得时间的优点,因为已经平行于还进行着的传输可进行各项处理和必要时进行各后续作业。
其它
-Cf信道按各DECT规则在需要时可由两个电信接口DIFS,DIPS建立。碰撞在此应导致一个共同的信道。
-在建立和清除之间的碰撞时,清除有优先权。
-也可外加地通过其它的各准则来激励Cf信道的使用。
Claims (51)
1.控制在一电信系统中作为本地通信信息传输回线纳入的电信局部系统的,尤其在一个ISDN系统中纳入的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的各电信信道转换的方法,在此
a)在电信系统(I-ITS)中传输系统信息,
b)电信局部系统(DIIS)含有多个用于传输局部系统信息和系统信息的局部系统信道(Cs,Cf)
c)电信局部系统(DIIS)具有两个电信接口(DIFS,DIPS),这些电信接口至少是经各局部系统信道(Cs,Cf)中的一个局部系统信道(Cx)互相连接的,
d)将电信局部系统(DIIS)经两个电信接口(DIFS,DIPS)纳入电信系统(ISDN)中,
e)在各局部系统信道(Cs,Cf)中的此局部系统信道(Cx)上传输信息,
其特征在于,
f)传输一个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SUSPEND),以此转接指令两个电信接口(DIFS,DIPS)中的一个向另外的电信接口(DIFS,DIPS)传信,应在各局部系统信道(Cs,Cf)中的另一个局部系统信道(Cy)上传输信息,
g)由接收转接指令的电信接口(DIFS,DIPS)将一个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_CONFIRM,RESUME)向发送此转接指令的电信接口(DIFS,DIPS)传输。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电信局部系统(DIIS)中应传输信息的分析结果,由两个电信接口(DIFS,DIPS)中的至少一个激励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的传输。
3.按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的结果在于,在局部系统信道(Cx)上,对一个给定的持续时间,在电信接口(DIFS,DIPS)之间未曾传输信息。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一个给定的持续时间之后未传输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时,重新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
5.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未定时间中断信道转换的控制之前,在重复地缺少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的情况下,按一个给定的次数继续传输连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
6.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是一个转接确认,用此转接应答接收转接指令的电信接口(DIFS,DIPS)传信给发送转接指令的电信接口(DIFS,DIPS),在另外的局部系统信道(Cy)上传输信息。
7.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之前,之后或随着此传输,中断信息的传输,并且在随着或在传输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之后恢复信息的传输。
8.按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R_EQUEST)之后中断信息的传输,并且基本上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之后传输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
9.按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之后,由发送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的电信接口(DIFS,DIPS)中断信息的传输,当由接收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的电信接口(DIFS,DIPS)结尾地已传输一个自成体系的信息包时,则由此电信接口(DIFS,DIPS)基本上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之后,中断信息的传输,并且基本上直接在传输此信息包之后传输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
10.按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S_REQUEST)之后,由发送此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的电信接口(DIFS,DIPS)中断信息的传输,基本上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之后,由接收此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的电信接口(DIFS,DIPS)在一给定持续时间之后中断信息的传输,以确认已经收到的信息,并且基本上直接在传输此确认之后传输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
11.按权利要求1至10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转接应答之后,和在另外的局部系统信道(Cy)上传输系统信息之前,复位给定的局部系统专用的各参数。
12.按权利要求1至1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此另外的局部系统信道(Cy)上,在一次信道转换之后,发送一个带有请求确认的测试通信信息。
13.按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测试通信信息是一种RECEIVE_READY信号,它是作为指令(COMMAND)发送的,并且此确认是一种RECEIVE_READY信号,它是作为应答(RESPONSE)发送的。
14.按权利要求7,8或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次信道转换之后,在另外的局部系统信道(Cy)上重新传输通过直接中断未完整地传输的或未应答的,应传输信息的一个信息包。
15.按权利要求1至14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一种给定的,带有给定传输顺序(k=3)的传输原则传输信息,并且在另外的局部系统的信道(Cy)上,在一次信道转换之后用一种最小可能的传输顺序(k=1)传输信息。
16.按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带有给定传输顺序的传输原则是用于传输HDLC帧的HDLC协议。
17.按权利要求1至16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不同标号(LCNx,LCNy,LCNz)的各传输线路上,传输带有有效信息和/或系统信息的系统通信信息,和/或电信局部系统(WLL/RLL)的,各电信接口(DIFS,DIPS)之间的局部系统信息。
18.按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一个有一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从属于其的第一传输线路分配一个第一标号,此标号是未由别的各传输线路占用的。
19.按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第一标号是标志各传输线路各标号(LCNx,LCNy,LCNz)中的当时最小可发放的标号。
20.按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第一标号是标志各传输线路各标号(LCNx,LCNy,LCNz)中的当时最大可发放的标号。
21.按权利要求1至20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局部系统信道(Cx)和另外的局部系统信道(Cy)具有不同的传输容量。
22.按权利要求1至20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局部系统信道(Cx)和另外的局部系统信道(Cy)具有相同的传输容量。
23.按权利要求1至22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个第一电信接口(DIFS)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S_REQUEST)。
24.按权利要求18至20之一的以及按权利要求21和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传输容量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是大于一个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的,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是从属于带有第一标号的第一传输线路的,和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是从属于带有一个第二标号的一个第二传输线路的,并且从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向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转换,其办法是,
a)从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一个第二电信接口(DIPS)传输一个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用此转接指令第一电信接口(DIFS)传信给第二电信接口(DIPS),应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上传输信息,
b)从第二电信接口(DIPS)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传输一个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_CONFIRM)。
25.按权利要求18至20之一的以及按权利要求22和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传输容量一个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是相同于一个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的,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是从属于一个带有一个第二标号的第二传输线路的,并且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是从属于一个带有一个第三标号的第三传输线路的,并且从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向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转换,其办法是,
a)由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传输一个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第一电信接口(DIFS)以此转接指令传信给第二电信接口(DIPS),应在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上传输信息,
b)从第二电信接口(DIPS)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传输一个转接应答(SWTICHING_CONFIRM,ATTRUBUTES_CONFIRM)。
26.按权利要求18至20之一的,以及按权利要求21和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传输容量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是大于一个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的,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是从属于一个带有一个第二标号的第二传输线路的,为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建立带有第一标号的第一传输线路,并且由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向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转换,其办法是,
a)从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传输一个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第一电信接口(DIFS)以此转接指令传信给第二电信接口(DIPS),应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上传输信息,
b)由第二电信接口(DIPS)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传输一个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
27.按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电信接口(DIFS)推动建立用于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的,带有第一标号的第一传输线路。
28.按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二电信接口(DIPS)推动建立用于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的,带有第一标号的第一传输线路。
29.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或按权利要求1和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接收当时的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或转接应答(SWTICHING_CONFIRM,ATTRUBUTES_CONFIRM)的电信接口()当时签收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和/或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
30.按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拒绝地或认可地签收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和/或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
31.按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拒绝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或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的情况下,传信当时此项拒绝的电信接口(DIFS,DIPS),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推动信道转换。
32.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和按权利要求7和3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认可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和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的情况下,在恢复传输之后,在曾中断传输的地点开始信息传输。
33.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按权利要求1和7的,或按权利要求29至32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个第一电信接口(DIFS)或由一个第二电信接口(DIPS)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
3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按权利要求1和7的,或按权利要求29至3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信接口(DIFS,DIPS)的,划分成各通信信息传输层面的,一个通信信息传输结构的一个第一通信信道传输层面(DLC层面)中,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和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在此通信信息传输层面中基本上传输局部系统信息。
35.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按权利要求1和7的或按权利要求29至3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第二通信信息传输层面(MAC层面)中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和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此通信信息传输层面(MAC)层面针对划分成通信信息传输层面的,电信接口(DIFS,DIPS)的一个通信信息传输结构,是从属于一个基本上为传输局部系统信息而安排的第一通信信息传输层面(DLC层面)的,并且在此如此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和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使得第一通信信息传输层面(DLC层面)的数据结构保持不受影响。
36.按权利要求1至35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信系统(ISDN)是一种ISDN系统。
37.按权利要求3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D信道上传输系统信息。
38.按权利要求1至37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信局部系统(DIIS)含有一个DELT/GAP系统(DGS)。
39.按权利要求1至37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信局部系统(DIIS)含有一个GSM系统。
40.按权利要求1至37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信局部系统(DIIS)含有一个PHS系统,一个WACS系统或一个PACS系统。
41.按权利要求1至37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信局部系统(DIIS)含有一个“IS-54”系统或一个PDC系统。
42.按权利要求1至37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信局部系统(DIIS)含有一个CDMA系统,一个TDMA系统,一个FDMA系统,或一个,针对这些所述传输标准的,混合系统。
43.按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信接口(DIFS)是一个DECT INTERMEDIATE FIXED SYSTEM(DECT中间固定系统)(DIFS),而第二电信接口(DIPS)是一个DECT INTERMEDIATE PORTEBLE SYSTEM(DECT中间便携式系统)(DIPS)。
44.按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局部系统信道(Cx)或另外的局部系统信道(Cy),确切地说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是DECT/GAP系统(DGS)的Cf信道。
45.按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局部系统信道(Cx)或另外的局部系统信道(Cy),确切地说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和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是或均是DECT/GAP系统(DGS)的Cs信道。
46.按权利要求1至39之一的和按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是DECT标准的ATTRIBUTE_REQUEST信息单元。
47.按权利要求1至29之一的或按权利要求46和按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是DECT标准的ATTRIBUTE_CONFIRM信息单元。
48.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按权利要求1和7的,或按权利要求29至35之一的和按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ATTRIBUTE_REQUEST)是DECT标准的SUSPEND信息单元。
49.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按权利要求1和7的,按权利要求29至35之一的,或按权利要求48的和按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ATTRIBUTES_CONFIRM)是DECT标准的RESUME信息单元。
50.按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通信信息传输层面是DECT标准的DLC层面(Data Link Control)。
51.按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通信信息传输层面是DECT标准的MAC层面(Medium Access Contro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9613636.9 | 1996-04-04 | ||
DE19613636 | 1996-04-04 | ||
DE19625141A DE19625141C2 (de) | 1996-04-04 | 1996-06-24 |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s Wechsels von Telekommunikationskanälen eines in einem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als lokale Nachrichtenübertragungsschleife eingebundenen Telekommunikationsteilsystems, insbesondere eines in einem ISDN-System eingebundenen DECT-spezifischen RLL/WLL-Teilsystems |
DE19625141.9 | 1996-06-24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387026A Division CN101123816B (zh) | 1996-04-04 | 1997-04-03 | 在一isdn系统中纳入的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的各信道转换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15538A true CN1215538A (zh) | 1999-04-28 |
Family
ID=26024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93617A Pending CN1215538A (zh) | 1996-04-04 | 1997-04-03 | 在isdn系统中纳入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的各信道转换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84114B1 (zh) |
EP (1) | EP0891681A1 (zh) |
JP (1) | JP3099968B2 (zh) |
CN (1) | CN1215538A (zh) |
AU (1) | AU2762597A (zh) |
BR (1) | BR9708531A (zh) |
CA (1) | CA2250838A1 (zh) |
ID (1) | ID16514A (zh) |
PL (1) | PL183294B1 (zh) |
WO (1) | WO199703854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2082A (zh) * | 2010-10-20 | 2013-07-1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促进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传输的分布式信道接入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75792A (en) * | 1997-06-16 | 2000-06-13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selectively allocates bandwidth upon demand |
US6791969B1 (en) * | 1999-09-15 | 2004-09-1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ultiple input/output switch |
US6765870B2 (en) * | 2000-12-21 | 2004-07-20 |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 Medium access dynamic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wireless data |
US20080026192A1 (en) * | 2006-07-25 | 2008-01-31 | Halliday Brian L | Composite thermal transfer,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label webs |
US8605650B2 (en) * | 2008-06-10 | 2013-12-10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rupting a transmitting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96509B2 (ja) * | 1987-05-13 | 1998-01-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データ端末装置の制御方式 |
JPH0388534A (ja) * | 1989-08-31 | 1991-04-12 | Hitachi Ltd | パケット交換方式 |
GB2236454A (en) * | 1989-09-01 | 1991-04-03 |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radio telephones |
WO1993021719A1 (de) * | 1992-04-09 | 1993-10-28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strukturierung eines b-feld formates im dect-standard |
SE9401879L (sv) * | 1994-05-31 | 1995-12-01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Anordning vid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
DE19508081A1 (de) * | 1995-03-08 | 1996-09-12 | Sel Alcatel Ag |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Zugangsnetzes sowie Vermittlungsstelle und Zugangsnetz damit |
ZA965340B (en) * | 1995-06-30 | 1997-01-27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1997
- 1997-04-03 JP JP09535745A patent/JP309996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4-03 WO PCT/DE1997/000689 patent/WO1997038546A1/de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7-04-03 PL PL97329638A patent/PL183294B1/pl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4-03 AU AU27625/97A patent/AU2762597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7-04-03 BR BR9708531A patent/BR9708531A/pt unknown
- 1997-04-03 CA CA002250838A patent/CA225083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7-04-03 EP EP97921602A patent/EP0891681A1/de not_active Ceased
- 1997-04-03 CN CN97193617A patent/CN1215538A/zh active Pending
- 1997-04-03 US US09/155,379 patent/US658411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4-04 ID IDP971142A patent/ID16514A/id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2082A (zh) * | 2010-10-20 | 2013-07-1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促进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传输的分布式信道接入 |
CN103202082B (zh) * | 2010-10-20 | 2016-03-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促进传输的分布式信道接入方法、接入点以及接入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891681A1 (de) | 1999-01-20 |
JP2000505634A (ja) | 2000-05-09 |
CA2250838A1 (en) | 1997-10-16 |
US6584114B1 (en) | 2003-06-24 |
JP3099968B2 (ja) | 2000-10-16 |
WO1997038546A1 (de) | 1997-10-16 |
AU2762597A (en) | 1997-10-29 |
PL329638A1 (en) | 1999-04-12 |
ID16514A (id) | 1997-10-09 |
PL183294B1 (pl) | 2002-06-28 |
BR9708531A (pt) | 1999-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4340C (zh) | 用于蜂窝式无线电系统的传真通信系统 | |
US6804195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network controll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nected to digital communication l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id system | |
CN1185885A (zh) | 具有isdn连接的蜂窝无绳电信系统 | |
CN1227684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之间、特别是在一个dect系统的dect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 | |
CN1170417C (zh) | 用于模拟传真装置的数字网络接口 | |
CN1143572C (zh) | 混合电信系统中传输连续和/或不连续数据流的方法和电信接口 | |
CN1181865A (zh) | 移动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中分组数据传输的方法 | |
CN1046078A (zh) | 通信系统 | |
CN1319296A (zh) | 构筑无线网络系统的方法及无线传送装置 | |
CN1435988A (zh) | 移动图像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855938A (zh) | 无线通信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
US20060135202A1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fascimile ove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1536598B (zh) | 移动通信系统及方法、基站 | |
CN1215538A (zh) | 在isdn系统中纳入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的各信道转换的方法 | |
US7433699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CN1196365C (zh) | 在混合isdn-dect电信系统中不同容量信道的指定方法 | |
CN1138436C (zh) | 在dect系统中在dect基站上用于dect-移动部分预约的方法 | |
CN1098013C (zh) | 无线电信系统中控制传输线路(载体)的建立和应用的方法 | |
CN101123816B (zh) | 在一isdn系统中纳入的dect专用rll/wll局部系统的各信道转换的方法 | |
CN1135816C (zh) | 在电信网络上传输“消息等待指示服务”专用消息的方法 | |
CN1230326A (zh) | 在无线绳通信系统,尤其在dect/gap系统中控制生成紧急呼叫的方法 | |
CN101197899A (zh) | 一种无线传真处理方法、传真代理装置及无线终端 | |
CN101035179A (zh) | 通过cdma网络实现g3传真的装置和方法 | |
JP2003533136A (ja) | アナログファックス機器のためのデジタルネットワークインタフェース | |
CN1237313A (zh) | 无绳电信系统中尤其dect/gap系统中控制启动紧急呼叫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187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