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2624C - 高压可变电阻器 - Google Patents

高压可变电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2624C
CN1212624C CNB011161825A CN01116182A CN1212624C CN 1212624 C CN1212624 C CN 1212624C CN B011161825 A CNB011161825 A CN B011161825A CN 01116182 A CN01116182 A CN 01116182A CN 1212624 C CN1212624 C CN 121262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snapper
groove
patchhol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161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7241A (zh
Inventor
宫本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27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7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26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26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0Adjustable 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0Adjustable resistors
    • H01C10/30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Resistors (AREA)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压可变电阻器包括在所述外壳中包含的电路部分,掀钮接头插在外壳的接头基片部分内并连接到电路部分的输出部分,输出连接电极从正交于掀钮接头的方向插入接头基片部分并被压入和连接到掀钮接头。外壳的接头基片部分有一个插入凹槽,用于引导和插入掀钮接头,插入孔,用于引导和插入输出连接电极,形成在插入凹槽和插入孔交叉点的侧面的释放凹槽。插入凹槽、插入孔和释放凹槽同时由金属铸模穿入结构形成。

Description

高压可变电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节电视接收机等的聚焦电压和扫描电压的高压可变电阻器。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称为“聚焦组件”的高压可变电阻器调节彩色电视机、监视器的焦点和量度。日本待审专利申请JP 7-235402公开了这种类型的高压可变电阻器,其中,与电路板的连接电极接触的弹性部分的掀钮接头被放置在绝缘外壳的接头基片部分,输出引线从正交方向压入掀钮接头,由此,建立与外部的连接。这种高压可变电阻器可以低成本制造,因为内电路板和输出引线可以电连接而无需使用导电橡胶或焊料。
在上述高压可变电阻器中,因为掀钮接头被固定在外壳的接头基片部分,接头基片部分具有一个插入凹槽,用于固定掀钮接头的两侧,还有一个沿正交于插入凹槽延伸的插入孔,用于插入输出引线。
为了精确地把输出引线压入掀钮接头的孔中,必须使所形成的插入孔精确地与插入凹槽对齐。
参考图1,插入凹槽2和与之正交的插入孔3可以同时由图2A和2B所示的金属铸模4的压入结构或图3所示的金属铸模5的穿入结构形成在接头基片部分1。
在金属铸模4的压入结构中,形成插入槽2的第一铸模4a和形成插入孔3的第二铸模4b相互间简单地接触。因此,如图2A所示,第二铸模4b的中心轴并不总与所要求的中心线X一致,如图2B所示,由于树脂的压力,第二铸模4b偏离中心线X一定量δ。结果,插入孔3不能以精确的位置形成在对应的中心线X上。
相反,在金属铸模5的穿入结构中,形成插入孔3的第二铸模5b的前端穿入第一铸模5a的孔5a1中形成插入凹槽2。因此,即使当树脂的压力作用在此时,第二压膜5b由第一压膜5a在固定位置固定,结果,可以精确地沿所要求的中心线X形成插入孔3。
使用这样的金属铸模穿入结构具有精确形成插入孔3的优点,但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即由于位于第一铸模5a的孔5a1和第二铸模5b之间的间隙,所以在向插入凹槽2开口的插入孔3的外缘形成毛边。毛边向着插入凹槽2的内表面突出,并妨碍把掀钮接头插入凹槽2中。这使得不能够把掀钮接头插到预定的位置,并且不能在掀钮接头和输出引线之间建立可靠的连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可变电阻器,其中,插入孔可以形成在精确的位置,以便与插入凹槽正交,掀钮接头可以不变地插到插入凹槽中的固定位置而没有形成任何毛边。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高压可变电阻器,包括:
具有接头基片部分的绝缘外壳;
电路部分包含在所述外壳中,并具有输出部分;
掀钮接头插在外壳的接头基片部分内并连接到电路部分的输出部分;
输出连接电极从正交于掀钮接头的方向插入接头基片部分并被压入和连接到掀钮接头;
其中,外壳的接头基片部分有一个插入凹槽,用于引导和插入掀钮接头;一个插入孔,用于引导和插入输出连接电极,形成在插入凹槽和插入孔交叉点的侧面的释放凹槽;
具有穿入结构的金属铸模包括第一铸模,用于形成所述插入凹槽,第二铸模穿入在第一铸模内形成的孔内,形成所述插入孔,所述释放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形成在第一铸模中的插入孔的深度;
插入凹槽、插入孔和释放凹槽同时由金属铸模穿入结构形成。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制造高压可变电阻器的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电路部分、掀钮接头、输出连接电极;
提供第一铸模和穿入形成在所述第一铸模中孔的第二铸模;
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铸模形成具有插入凹槽、插入孔和释放凹槽的接头基片部分的绝缘外壳,插入凹槽用于引导和插入所述的掀钮,插入孔用于引导和插入所述的输出连接电极,释放凹槽位于插入凹槽和插入孔交叉点的侧面,所述释放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形成在第一铸模中的插入孔的深度;
所述插入凹槽、插入孔和释放凹槽是整体,并同时由第一和第二铸模形成;
在所述绝缘外壳内安装电路部分;
把所述掀钮接头插入所述的绝缘外壳的接头基片部分,以便掀钮接头连接到所述电路部分的输出部分;以及
把所述输出连接电极沿基本上与所述掀钮接头垂直的方向插入接头基片部分,以便所述输出连接电极被压入并连接到所述掀钮接头。
以穿入的方式压入用于形成插入凹槽和释放凹槽的铸模,以及用于形成插入孔的铸模,接头基片部分整体地在这个状态铸模。在铸模之后分离铸模时,铸模的毛边形成在插入凹槽和插入孔的交叉点上。因为毛边形成在释放凹槽上,所以,它不妨碍把掀钮接头插入凹槽。由于这个原因,掀钮接头可以容易地插入固定位置,避免了掀钮接头和输出连接电极之间的不可靠连接。
输出连接电极最好是掀钮引线。也即通过使用掀钮引线作为高压可变电阻器的输出端,并通过插入孔把引线的芯线插入掀钮接头,可以容易地建立到外部装置的连接。
穿入结构的金属铸模包括形成插入凹槽的第一铸模和穿入形成在第一铸模中的孔的第二铸模,以便形成插入孔;释放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形成在第一铸模中的孔的深度。就是说,由穿入结构的金属铸模型成的毛边厚度将不大于被穿入孔的厚度。因此,通过设置释放凹槽的深度大于被穿入孔的深度,能够可靠地防止毛边和掀钮接头之间的相互妨碍。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参考附图和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变得显而易见。
图1是插入凹槽和插入孔之间关系的透视图。
图2A和2B是穿入结构的金属铸模例子的透视图。
图3是穿入结构的金属铸模例子的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压可变电阻器的平面图。
图5是沿图4中V-V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4中VI-VI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7是外壳部分的仰视图。
图8是接头基片部分和掀钮接头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4到图8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高压可变电阻器。
作为一个例子,这个实施例的高压可变电阻器10用于调节彩色电视机或彩色显示器的焦点和量度的掀钮型聚焦组件。高压可变电阻器10包括由高阻燃材料制成的绝缘外壳11,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脂、聚苯醚、聚碳酸脂;放置在外壳内11的电路板23;三个可变电阻器24、25、26;聚焦输出部分27和28;屏幕输出部分29。尽管图4只显示了可变电阻器24、25和26的控制按钮,附着到每个控制按钮的滑动器在形成于电路板23表面上的电阻(未示出)上滑动,从而设定所要的电阻值。可变电阻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超过四个。不总是需要三个输出部分,但至少有一个输出部分。
如图5所示,外壳11的一侧有开口,其中有一台阶部分12。电路板23放置在台阶部分12,由外壳11的开口和电路板23确定的凹口填满树脂(未示出)。接头基片部分13整体地铸模在外壳11的一端。接头基片部分13具有一插入凹槽,用于引导和插入掀钮接头32(后面有述),而插入孔15用于引导和插入输出连接电极33的芯线33a。插入凹槽14和插入孔15相互间正交。释放凹槽16形成在插入凹槽14与插入孔15的交叉点上。在插入凹槽14的孔径上,形成用于引导的倾斜面17。由类似于图3所示的穿入结构的金属铸模同时形成插入凹槽14、插入孔15和释放凹槽16。释放凹槽16的深度被设定得大于被穿入的孔的深度。
如图5所示,聚焦输出部分27包括聚焦输出接头31和由弹性材料形成的掀钮接头32。聚焦输出接头31被固定到电路板23,并与电路板电连接。聚焦输出接头31的一端32a向外壳11的后面伸出,另一端31b与掀钮接头32的弹性部分32a弹性接触,并与其电连接。为使连接比较可靠,弹性部分32a可有一适当凸起,与聚焦输出接头31的另一端31b接触。
如图8所示,掀钮接头32的平面部分的两侧被插入形成在接头基片部分13的凹槽14内。在这种情况下,由在插入凹槽14的孔径上形成的倾斜面17引导平面部分32b的侧面。平面部分32b中部形成具有多个向内的内爪32(图8是3个)的连接孔32d。当掀钮接头32被插入凹槽14的内部时,连接孔32d和插入孔15相互之间对齐。尽管插入凹槽14和插入孔15同时形成时,插入孔15的边缘可能形成毛边15a(见图5),因为释放凹槽16形成在毛边15a形成的插入凹槽14的侧面,所以毛边15a将不突入插入凹槽14,并且,不干扰掀钮接头32的插入。
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聚焦输出连接电极33最好包括掀钮引线,并被插入从绝缘外壳11的外面伸出的圆筒部分19中。芯线33a穿过插入孔15,并被压入掀钮接头32的连接孔32d。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连接孔32d和插入孔15是对齐的,所以,输出连接电极33的芯线33a被精确地导入连接孔32d的中心。通过压入输出连接电极33,连接孔32d的爪32c被弯曲,并与输出连接电极33的芯线33a的外面压力接触,因此,可防止芯线33a的脱落。因此,输出连接电极33和掀钮接头32相互间电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当输出连接电极33的芯线33a前端与形成在接头基片部分13背面上的侧壁部分接触时,它们可能不在此接触。
聚焦输出部分28还包括聚焦输出接头(未示出)和由弹性接头形成的掀钮接头(未示出)。因为聚焦输出部分28的结构类似于聚焦输出部分27的结构,所以,这里略去详细描述。聚焦输出部分28的输出连接电极34也由掀钮接头引线形成,并被插入从绝缘外壳11的外部突出的圆筒部分20。芯线穿过绝缘外壳11的插入孔并被压入掀钮接头的连接孔内。
如图6所示,屏幕输出部分29有一个由弹性接头形成的掀钮接头32。屏幕输出部分29的结构基本上类似于聚焦输出部分27的结构,除了掀钮接头32的弹性部分32a与电路板23上的图形电极直接接触并电连接在此以外。因此,与图5的元件对应者,在图6中由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重复的描述。屏幕输出部分29的输出连接电极46也由掀钮接头引线形成,并被插入从绝缘外壳11的外部突出的圆筒部分21。芯线46a穿过绝缘外壳11的插入孔15并被压入掀钮接头32的连接孔32d内。
作为上述实施例电路部分或电路板23上的图形电极的例子,当掀钮接头32的掀钮部分32a与输出接头31电接触时,掀钮接头32可由焊接或其它手段连接,而不用这种弹性部分。
当输出引线主要用作为本实施例的输出连接电极33、34和46时,可以适用连接器接头。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高压可变电阻器,因为插入凹槽和插入孔由穿入结构的金属铸模形成,它们可以精确地被铸型。而且,即使当毛边形成在插入孔的周围时,因为在插入凹槽的侧面形成释放凹槽,所以,毛边不会影响掀钮接头的插入。这时的掀钮接头不变地被插入到固定位置,并可靠地连接到输出连接电极。
本发明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旨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的结构。下面权利要求的范围将按照最宽的范围解释,以便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等效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6)

1.一种高压可变电阻器,包括:
具有接头基片部分的绝缘外壳;
电路部分包含在所述外壳中,并具有输出部分;
掀钮接头插在外壳的接头基片部分内并连接到电路部分的输出部分;
输出连接电极从正交于掀钮接头的方向插入接头基片部分并被压入和连接到掀钮接头;
其中,外壳的接头基片部分有一个插入凹槽,用于引导和插入掀钮接头;一个插入孔,用于引导和插入输出连接电极;形成在插入凹槽和插入孔交叉点的侧面的释放凹槽;
具有穿入结构的金属铸模包括第一铸模,用于形成所述插入凹槽,第二铸模穿入在第一铸模内形成的孔内,形成所述插入孔,所述释放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形成在第一铸模中的插入孔的深度;
插入凹槽、插入孔和释放凹槽同时由金属铸模穿入结构形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连接电极是掀钮引线。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高压可变电阻器是掀钮形聚焦组件,以调节彩色电视机和彩色显示器件之一的焦点和亮度。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外壳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氧和聚碳酸酯之一制成。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电路部分包括电路板、多个可变电阻器、聚焦输出部分、屏幕输出部分。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外壳在一侧打开,并具有一台阶部分,电路板放置在台阶部分,由绝缘外壳的开口和电路板确定的凹槽填满树脂。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插入凹槽和插入孔相互之间基本垂直。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在插入凹槽的孔径上提供了一倾斜面。
9.一种制造高压可变电阻器的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电路部分、掀钮接头、输出连接电极;
提供第一铸模和穿入形成在所述第一铸模中孔的第二铸模;
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铸模形成具有插入凹槽、插入孔和释放凹槽的接头基片部分的绝缘外壳,插入凹槽用于引导和插入所述的掀钮,插入孔用于引导和插入所述的输出连接电极,释放凹槽位于插入凹槽和插入孔交叉点的侧面,所述释放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形成在第一铸模中的插入孔的深度;
所述插入凹槽、插入孔和释放凹槽是整体,并同时由第一和第二铸模形成;
在所述绝缘外壳内安装电路部分;
把所述掀钮接头插入所述的绝缘外壳的接头基片部分,以便掀钮接头连接到所述电路部分的输出部分;以及
把所述输出连接电极沿基本上与所述掀钮接头垂直的方向插入接头基片部分,以便所述输出连接电极被压入并连接到所述掀钮接头。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连接电极是掀钮引线。
11.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可变电阻器是掀钮形聚焦组件,以调节彩色电视机和彩色显示器件之一的焦点和亮度。
12.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外壳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氧和聚碳酸酯之一制成。
13.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路部分包括电路板、多个可变电阻器、聚焦输出部分、屏幕输出部分。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外壳在一侧打开,并具有一台阶部分,电路板放置在台阶部分,由绝缘外壳的开口和电路板确定的凹槽填满树脂。
15.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入凹槽和插入孔相互之间基本垂直。
16.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插入凹槽的孔径上提供了一倾斜面。
CNB011161825A 2000-06-02 2001-05-28 高压可变电阻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2126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5346/2000 2000-06-02
JP2000165346A JP2001345204A (ja) 2000-06-02 2000-06-02 高圧可変抵抗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7241A CN1327241A (zh) 2001-12-19
CN1212624C true CN1212624C (zh) 2005-07-27

Family

ID=18668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61825A Expired - Lifetime CN1212624C (zh) 2000-06-02 2001-05-28 高压可变电阻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587029B2 (zh)
JP (1) JP2001345204A (zh)
KR (1) KR100394556B1 (zh)
CN (1) CN121262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8796B2 (ja) * 2001-11-07 2007-01-1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
JP3990187B2 (ja) * 2002-05-14 2007-10-1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egrセンサ
JP4170023B2 (ja) * 2002-06-07 2008-10-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型センサ
US8081419B2 (en) * 2007-10-17 2011-12-20 Greatbatch Ltd. Interconnections for multiple capacitor anode leads
TW201012357A (en) * 2008-09-11 2010-03-16 Compal Electronics Inc Snap relieving device
CN112289531B (zh) * 2020-10-13 2022-03-04 沅陵县向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高功率电感电阻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1294Y2 (ja) * 1992-11-27 1999-03-03 北陸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高電圧抵抗パック
JPH0672204U (ja) * 1993-03-17 1994-10-07 北陸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高圧用電子部品及び高圧用可変抵抗器
TW287349B (zh) 1993-12-28 1996-10-01 Hokuriku Elect Ind
JPH07283001A (ja) * 1994-04-05 1995-10-27 Hokuriku Electric Ind Co Ltd 高電圧用可変抵抗器ユニット
TW309159U (en) * 1994-12-28 1997-06-21 Hokuriku Elect Ind Co Ltd High-voltage variable resistor
JPH09186006A (ja) * 1995-12-28 1997-07-15 Hokuriku Electric Ind Co Ltd 高電圧用抵抗器ユニット及び高電圧用可変抵抗器ユニット
TW340227B (en) * 1996-06-05 1998-09-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High-voltage variable resistor
JP3166824B2 (ja) * 1996-06-27 2001-05-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圧用可変抵抗器
TW353183B (en) * 1996-12-27 1999-02-21 Hokuriku Elect Ind Electric component and variable resistor for high voltage use
US6627198B2 (en) * 1997-03-13 2003-09-30 Corixa Corporation Fusion protei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tigens and their uses
US6200156B1 (en) * 1998-11-27 2001-03-13 Hokuriku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Terminal fitment for lead wire connection and high-voltage variable resistor unit with relay terminal fit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345204A (ja) 2001-12-14
US20020014947A1 (en) 2002-02-07
KR20010110172A (ko) 2001-12-12
CN1327241A (zh) 2001-12-19
KR100394556B1 (ko) 2003-08-14
US6587029B2 (en) 200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970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figured by wafer having coupling lead-fram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20120122339A1 (en) Coaxial connector
WO1998044596A1 (en) Stack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visual indicators
KR20020084228A (ko) 코일 스프링 콘택트 방식 커넥터
CN1212624C (zh) 高压可变电阻器
CN1691420A (zh) 电气接插件
CN1170301A (zh) 高压变阻器
JP3916775B2 (ja) コネクタ
US8337261B2 (en) Contacts formed by electroforming and extended in direction roughly perpendicular to voltage application direction in electroperforming
EP1748520A2 (en)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JP5457888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カー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496598A (zh) 电连接器
CN1251938A (zh) 电气部件和高电压可变电阻器
EP1385233B1 (en) Press-contact type connector for cellular phones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refor
CN1193440C (zh) 容纳压电变压器的外壳和与其连接的基座接头和插座接头
US2019032669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5004884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WO2016126107A1 (ko) 동축 커넥터 및 그 조립방법
US7314381B2 (en) Electric component having connector attached to case via seal member
KR102644943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
CN1589512A (zh) 微型化的连接器
CN1202536C (zh) 高压用可变电阻器
CN1252740C (zh) 高压用可变电阻器
CN2696165Y (zh) 具切换开关的音源连接器
JP2002270467A (ja) チップ形電子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