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4435A - 判断电子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和判断设备特有的工作状态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判断电子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和判断设备特有的工作状态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4435A
CN1204435A CN96198885A CN96198885A CN1204435A CN 1204435 A CN1204435 A CN 1204435A CN 96198885 A CN96198885 A CN 96198885A CN 96198885 A CN96198885 A CN 96198885A CN 1204435 A CN1204435 A CN 1204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state
comfortable
mov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07C (zh
Inventor
A·梅克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204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4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3Battery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8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current supply sources at the sub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8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home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s using the DECT stand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无绳移动部件(K-MT),具有采集工作状态(BZ1…BZ4)的选择特性(SM1、SM2)的第一类装置(K-AK1…K-AK4、SE1、SE2、ADW),还具有控制移动部件特有的工作过程的第二类装置(K-ZS、K-μC),该移动部件可迅速、简单、安全地判断移动部件特有的工作状态(BZ1…BZ4)-第一个工作状态“在舒适充电器上工作”(BZ1),第二个工作状态“在标准充电器上工作”(BZ2),第三个工作状态“在头戴受话器上工作”(BZ3),第四个工作状态“作为手持设备工作”(BZ4)-,和第一类装置(K-AK1…K-AK4、SE1、SE2、ADW)连接的第二类装置(K-ZS、K-μC)如下构成:根据具有大量判定级(ESE1、ESE2)和级内固有分支点(VZS1、VZS2)的判定树(ESB),在每个判定级(ESE1、ESE2)的所有分支点(VZS1、VZS2)上分别查询同一个选择特性。

Description

判断电子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 和判断设备特有的工作状态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判断电子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和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前序部分的判断设备特有的工作状态的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信设备,这种电子设备可以从一个起始状态得到不同的工作状态。这个电信设备例如可以作为根据DECT/GAP标准(欧洲数字无绳电信(Digital European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参照(1):通信技术电子学(Nachrichtentechnik Eletronik)42(1992年1月/2月),第1期,柏林,德国;U.Pilger:“DECT标准结构(Struktur des DECT-Standards)”,23页至29页;(2):菲利浦电信评论(Philips Telecommunication Review),Vol.49,第3期,1991年,9月;R.Mulder:“DECT通用无绳访问系统(DECT UniversalCordless Access System)”,68页至73页;/通用访问概论(GenericAccess Profile);见ETSI-出版物prETS 300444,April 1995,FinalDraft,ETSI,FR)的无绳移动部件或者作为根据GSM标准(参阅信息广谱(Informatik Spektrum)14(1991年),6月,第3期,柏林,德国;A.Mann:“欧洲数字移动通信网GSM-标准基础(Der GSM-Standard-Grundlage fuer digitale europaeische Mobilfunknetze)”,137页至152页)的无线电移动部件构成。例如通过通信专用设备的标准特性和/或电信专用设备功能特性得到移动电信设备的不同的工作状态。
通信专用设备的标准特性例如是对通信设备中使用的储能装置(例如蓄电池)充电。
通信专用设备的功能特性例如是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免提收听”。
在EP-0313776B1中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设备(无绳移动部件),它使用一个充电盘构成一个(临时)功能单元,其构成方式如下:不仅可以激活标准特性“蓄电池充电”而且可以激活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或“扬声器收听”。
在EP0624021A2和WO92/00640中,另外公开了的移动电信设备(无绳移动部件或移动无线电手持设备),使用这种设备可以实现功能特性“免提通话”。该移动电信设备此外具有作为头戴耳机(earphone,headset)构成的耳机,它通过一条导线和电信设备的手持设备可分开的连接。在手持设备中,安装着或包含着余下的电信专用部件。为了能实现功能特性“免提通话”,-根据EP0624021A2-具有传音筒的手持设备或-根据WO92/00640-可以将耳机导线上的外部传音筒固定在嘴的附近(例如夹克或衬衣衣袋),并且将耳机插到耳朵里。
根据上面对移动电信设备清楚的说明,例如在无绳移动部件中,区分标准移动部件和舒适移动部件。
然而标准移动部件仅具有标准特性“蓄电池充电”,在舒适移动部件中,不仅可以实现标准特性“蓄电池充电”而且可以实现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或“扬声器收听/免提收听”。
图1示出在出版物“部件”(Components)31(1993),第6期,215页至218页,作者S.Althammer,D.Brueckmann的文章“用于DECT无绳电话高度优化的IC电路(Hochoptimierte IC’s fuer DECT-Schnurlostelefone)”中,说明的一种在西门子无绳电话“Gigaset951/952”(见电信极导(telcom report)16(1993),Heft 1,26页之27页)中使用的标准移动部件S-MT的原理电路结构,为了对该部件中使用的储能器(例如蓄电池)充电,使用一个标准充电器S-LST构成一个(临时)功能单元。
这个电路结构包括第一个无线电部件S-FKT、第一个信号处理装置S-SVE、第一个时钟发生器S-TG、构成中央控制器S-ZS的第一个微控制器S-μC、到具有第一个键盘S-TA的第一个操作表面S-BOF的第一个BOF接口S-BSS、第一个显示设备S-AE、第一个耳机S-HK、第一个传音筒S-MF和第一个音频振铃S-TRK、第一个电源S-SV和到标准充电器S-LST的第一个连接接口S-ASS,这些装置以所示出的方式相互连接。其中上述信号处理装置S-SVE具有构成突发模式控制器S-BMC的第一个信号控制部件S-SST和一个构成CODEC和AD/DA转换器的第一个信号转换部件S-SUT。该电路结构的作用原理例如在以上引用的出版物“部件”31(1993),第6期,215页至218页中已说明。
图2从EP-0313776B1出发,结合出版物“部件”31(1993),第6期,215页至218页,作者S.Althammer,D.Brueckmann的文章“用于DECT-无绳电话的高度优化的IC电路”,说明了舒适移动部件K-MT的原理电路结构,为了对该设备中使用的储能器(例如蓄电池)充电并且为了实现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使用一个舒适充电器K-LST构成一个(临时)功能单元。
这个电路结构包括第二个无线电部件K-FKT、第二个信号处理装置K-SVE、第二个时钟发生器K-TG、具有模/数转换器ADW的、构成中央控制器K-ZS的第二个微控制器K-μC、到具有第二个键盘K-TA的第二个操作表面K-BOF的第二个BOF接口K-BSS、第二个显示设备K-AE、第二个耳机K-HK、第二个传音筒K-MF和第二个音频振铃K-TRK、第二个电源K-SV和到标准充电器K-LST的第二个接口K-ASS,这些装置以所说明的方式相互连接。其中上述信号处理装置K-SVE具有构成突发模式控制器K-BMC的第二个信号控制部件K-SST和一个构成CODEC和AD/DA转换器的第二个信号转换部件K-SUT。例如在以上引用的出版物“部件”31(1993),第6期,215页至218页中已说明该电路结构的作用原理。
图3从EP-0624021A2和WO92/00640出发,结合出版物“部件”31(1993),第6期,215页至218页,作者S.Althammer,D.Brueckmann“用于DECT无绳电话的高度优化的IC电路”,说明了根据图2的舒适移动部件K-MT的电路结构原理,为了实现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舒适移动部件K-MT和一套耳机配件连接,特别地这种连接是可以拆开的,这套耳机配件具有一个头戴传音筒KSMF和一个头戴耳机KHK。
这个电路结构包括无线电部件K-FKT、信号处理装置K-SVE、时钟发生器K-TG、构成中央控制器K-ZS的具有模/数转换器ADW的微控制器K-μC、到具有键盘K-TA的操作表面K-BOF的BOF接口K-BSS、显示设备K-AE、耳机K-HK、传音筒K-MF和音频振铃K-TRK、电源K-SV和到KSG的接口K-ASS,这些装置以所说明的方式相互连接。其中上述信号处理装置K-SVE具有构成突发模式控制器K-BMC的信号控制部件K-SST,和一个构成CODEC和AD/DA转换器的信号转换部件K-SUT。例如在以上引用的出版物“部件”31(1993),第6期,215页至218页,中说明的电路结构原理。
对于舒适移动部件K-MT因此可以得出四个可能的工作状态:在结合舒适充电器K-LST上免提通话/扬声器收听工作和在舒适充电器K-LST上工作(第一个工作状态),S-LST标准充电器上的工作(第二个工作状态),使用头戴受话器KSG的免提通话/自由听工作(第三个工作状态),标准/通常手持设备工作(第四个工作状态)。
基于本发明的任务的内容是电子设备能够迅速简单安全地识别电子设备若干个不同的工作状态。
这个任务
1)从在权力要求1前序部分中定义的方法出发,通过在权力要求1说明部分说明的特征和
2)从在权力要求6前序部分中定义的电子设备出发,通过在权力要求6说明部分说明的特征来完成。
基于本发明的思想是:当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是n个“n≥4”时,通过在一个判定树的判定级的所有分支点上查询选择特性,电子设备能够判断设备特定的工作状态,判定树具有若干个判定级并且级内具有分支点。
根据权力要求6和8的无绳移动部件具有采集工作状态的选择特性的第一个装置,还具有控制移动部件特定的工作过程的第二个装置,该移动部件迅速、简单、安全地判断移动部件的特定工作状态-第一个工作状态“在舒适充电器上工作”,第二个工作状态“在标准充电器上工作”,第三个工作状态“在头戴受话器上工作”,第四个工作状态“作为手持设备工作”-,如下构成和第一个装置连接的第二个装置:根据具有若干个判定级并且级内具有分支点的判定树,在每个判定级的所有分支点上分别查询同一个选择特性。
根据权力要求11,通过进一步设计无绳移动部件,在舒适移动部件、标准移动部件、标准充电器和舒适充电器间实现了高度兼容。
在子权力要求中说明本发明另外的优选的进一步改进。
根据图4至16,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中说明:
图4舒适充电器上舒适移动部件的工作(第一个工作状态),
图5标准充电器上舒适移动部件的工作(第二个工作状态),
图6头戴受话器上舒适移动部件的工作(第三个工作状态),
图7舒适充电器上标准移动部件的工作(第四个工作状态),
图8在一个输出状态“例如通过按下‘占用’键和移动部件通话”上,选取舒适移动部件的四个可能的工作状态(第一个到第四个工作状态)的流程图。
图9至图16、舒适移动部件的多种工作状态交换的流程图。
图4说明根据图2的舒适移动部件K-MT的第一个工作状态BZ1,其中,舒适移动部件K-MT的第二个连接接口K-ASS和根据图2的舒适充电器K-LST连接。第一个工作状态BZ1通过标准特性“蓄电池充电”和功能特性“免提通话/扬声器收听”这两个特性表示的部件的工作状态,第一个部件工作状态“蓄电池充电”和第二个部件工作状态“免提通话/扬声器收听”表示它的特性。
对于这些部分工作状态,舒适移动部件K-MT和舒适充电器K-LST间的连接通过:
a)根据图2舒适移动部件K-MT的第二个连接接口K-ASS的四个连接触点(舒适连接触点),第一个舒适连接触点K-AK1,第二个舒适连接触点K-AK2,第三个舒适连接触点K-AK3,第四个舒适连接触点K-AK4,和
b)根据图2的舒适充电器K-LST的四个充电器触点(舒适充电器触点),第一个舒适充电器触点K-LK1,第二个舒适充电器触点K-LK2,第三个舒适充电器触点K-LK3,第四个舒适充电器触点K-LK4,来产生。
通过充电器触点K-LK1、K-LK2和连接触点K-AK1、K-AK2,舒适充电器K-LST对舒适移动部件K-MT充电。
通过充电器触点K-LK1、K-LK2、K-LK3和连接触点K-AK1、K-AK2、K-AK3,在舒适充电器K-LST和舒适移动部件K-MT间交换激活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的信令信息。
通过充电器触点K-LK3、K-LK4,在被激活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的框架下,双向传输模拟语音信号。
在第一个工作状态BZ1的部分工作状态时,为了避免舒适移动部件K-LST的误操作,必须控制
a)从舒适充电器K-LST到舒适移动部件K-MT的充电电流的传输,
b)从舒适充电器K-LST到舒适移动部件K-MT的信令信息的传输,或从舒适移动部件K-MT到舒适充电器K-LST的信令信息的传输和
c)从舒适充电器K-LST到舒适移动部件K-MT的模拟语音信号的传输,或从舒适移动部件K-MT到舒适充电器K-LST的模拟语音信号的传输。
在舒适移动部件K-MT中,这些通过中央控制器K-ZS、K-μC结合两个开关元件实现,这两个开关元件其中一个是构成充电开关的第一个开关元件SE1,一个是构成应答开关的第二个开关元件SE2。在舒适移动部件K-MT的原始状态中,这两个开关元件SE1、SE2都是关闭的。舒适移动部件K-MT的原始状态还适合于图5和图6。
标准特性“蓄电池充电”(第一个部分工作状态)
为了对根据图2对蓄电池K-SV充电,舒适充电器K-LST具有一个到交流电压网(例如220V~)的插头K-SA具有一个电网电压转换器K-NST和一个构成长度调节器的第三个开关元件SE3,在所说明的方法中,它们被连接到第一个充电器触点K-LK1并且产生一个充电电流LS。在舒适移动部件K-MT的连接接口K-ASS中,充电电流首先流过桥式整流器BGR。此后,充电电流通过闭合的充电开关SE1到达蓄电池K-SV。由于在舒适移动部件K-MT和舒适充电器K-LST间的公共接地,通过第二个连接触点K-AK2和第二个充电器触点K-LK2产生一个闭合的充电电流回路。
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第二个部分工作状态)
“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功能特性的实现由两个阶段组成。
在第一个启动阶段中,在舒适充电器K-LST中,第一个信令信息SI1以第一个信令电流的形式,通过第一个充电器触点K-LK1和连接触点K-AK1传输到舒适移动部件K-MT。信令信息SI1在舒适充电器K-LST中通过手动操作键TA触发并且由一个脉冲发生器PG产生,这个脉冲发生器和长度调节器连接。为了传输信令信息SI1,脉冲发生器PG短时间中断充电电流LS的传输路径,同时接通信令信息SI1到充电器触点K-LK1的传输路径。传输到舒适移动部件K-MT的信令信息SI1,在具有开关控制器的判断电路EKS中采取,然后继续传输到中央控制器K-ZS。由于在舒适移动部件K-MT和舒适充电器K-LST间的公共接地,通过第二个连接触点K-AK2和第二个充电器触点K-LK2产生第一个信令电流的闭合电流回路
在启动阶段后面的激活阶段中,中央控制器K-ZS注意到充电开关断开并且同时应答开关闭合。通过闭合应答开关SE2,第二个信令信息SI2作为第一个信令信息SI1的应答信息,以第二个信令电流的形式通过第三个连接触点K-AK3和第三个充电器触点K-LK3导入舒适充电器K-LST中的免提通话/扬声器收听电路FLS。随着实现这个信令信息SI2,免提通话/扬声器收听电路FLS接通免提通话传音筒FMF和一个扬声器LSP。
此后,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在中央控制器K-ZS中检查是否有一个由于接通免提通话传音筒FMF引起的传音筒电流MFS流过。
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则
a)通过中央控制器K-ZS、K-μC断开舒适移动部件中的传音筒K-MF和耳机K-HK,
b)保持应答开关SE2闭合。否则
a)保持舒适移动部件K-MT中的传音筒K-MF和耳机K-HK接通,
b)打开应答开关SE2。
如果有传音筒电流MFS流动,那么就激活了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并且它可以通过充电器触点K-LK3、K-LK4和连接触点K-AK3、K-AK4,在根据图2的免提通话传音筒FMF和BOF接口K-BSS间以及在BOF接口K-BSS和扬声器LSP间,双向传输模拟语音信息。
再次通过在舒适移动部件K-MT和舒适充电器K-LST间的公共接地,通过第二个连接触点K-AK2和第二个充电器触点K-LK2实现第二个信令电流、传音筒电流MFS和模拟语音信号的闭合电流回路。
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首先基本上在以上说明的方法中,由舒适移动部件K-MT通过应答开关SE2和中央控制器K-ZS、K-μC激活,并且还再次由舒适移动部件K-MT通过应答开关SE2和中央控制器K-ZS、K-μC使之无效。在使功能特性无效时,首先使充电器SE1-对于稍后的充电过程-再次复位到它的接通的输出位置。通过舒适移动部件K-MT激活或无效功能特性的方法,具有一个优点:在将移动部件插入构成充电盘的舒适充电器K-LST,当出现对移动部件的冲击时,不会无意中激活免提通话/扬声器收听电路FSL。
以上提到的、对于具有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的舒适移动部件合乎实际的实施可以在考虑与之联系的特定功能特性的变化的情况下,扩展到具有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或“扬声器收听”的舒适移动部件K-MT。
图5说明根据图2的舒适移动部件K-MT的第二个工作状态BZ2,其中舒适移动部件K-MT的第二个连接接口K-ASS和根据图1的标准充电器S-LST连接。在第二个工作状态BZ2中,为标准特性“蓄电池充电”和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设计的、具有根据图4的第二个连接接口K-ASS的舒适移动部件K-MT仅支持标准特性。
这时,舒适移动部件K-MT和标准充电器S-LST间的连接通过下面方法产生:
a)根据图4舒适移动部件K-MT的第二个连接接口K-ASS的第一个舒适连接触点K-AK1和第四个舒适连接触点K-AK4,和
b)根据图1的标准充电器S-LST的两个充电器触点(标准充电器触点),第一个标准充电器触点S-LK1和第二个标准充电器触点S-LK2。
为了在舒适移动部件K-MT和标准充电器S-LST间的连接,保持第二个连接触点K-AK2和第三个连接触点K-AK3不被使用。这意味着在第二个工作状态BZ2中构成充电开关的第一个开关元件SE1和在第二个工作状态BZ2中构成应答开关的第二个开关元件SE2永久闭合-即在原始状态中-。
为了对根据图2舒适移动部件K-MT的蓄电池K-SV充电,标准充电器S-LST具有一个到交流电网(例如220V~)的插头S-SA,还具有一个电网电压转换器S-NST,在所说明的方法中,它被连接到第一个充电器触点S-LK1,并且产生一个充电电流LS。在舒适移动部件K-MT的连接接口K-ASS中,充电电流首先流过连接到连接触点K-AK1的桥式整流器BGR。此后,充电电流通过闭合的充电开关SE1到达蓄电池K-SV。通过在舒适移动部件K-MT和标准充电器S-LST间的公共接地,通过第四个连接触点K-AK4和第二个充电器触点K-LK2产生一个闭合的充电电流回路。为此在说明的方法中,在第一个输出上,桥式整流器BGR被设置为在连接接口K-ASS或舒适移动部件K-MT的地电位,并且在第二个输出上,通过第四个连接触点K-AK4和第二个充电器触点S-LK2,桥式整流器BGR被设置在标准充电器S-LST的地电位。
图6说明根据图3的舒适移动部件K-MT的第三个工作状态BZ3,其中舒适移动部件K-MT的第二个连接接口K-ASS和头戴受话器连接。在第三个工作状态BZ3中,为标准特性“蓄电池充电”和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设计的具有根据图4的第二个连接接口K-ASS的舒适移动部件K-MT仅支持功能特性。
这时,舒适移动部件K-MT和头戴受话器KSG间的连接通过下面触点产生:
a)根据图4舒适移动部件K-MT的第二个连接接口K-ASS的四个舒适连接触点中的第二个连接触点K-AK2、第三个连接触点K-AK3和第四个连接触点K-AK4,和
b)根据图3的头戴受话器KSG的三个头戴受话器触点,第一个头戴受话器触点KK1,第二个头戴受话器触点KK2、第三个头戴受话器触点KK3。
为了在舒适移动部件K-MT和头戴受话器KSG间的连接,保持第一个连接触点K-AK1不被使用。这意味着在第三个工作状态BZ3中构成充电开关的第一个开关元件SE1是常关的(开关元件SE1的原始状态)。
因为在原始状态中应答开关是SE2闭合的,所以在将具有头戴受话器触点KK1…KK3的头戴受话器KSG插入具有连接触点K-AK2 K-AK4的连接接口K-ASS时,自动激活具有头戴通话传音筒KSMF和头戴耳机/头戴扬声器KHK/KLSP的头戴受话器KSG。
此后,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ADW,在中央控制器K-ZS中再检查是否有一个由于接通头戴通话传音筒KSMF引起的传音筒电流MFS流过。
如果是这种情况,于是
a)通过中央控制器K-ZS、K-μC断开舒适移动部件中的传音筒K-MF和耳机K-HK,
b)保持应答开关SE2闭合。
另一种情况
a)保持舒适移动部件K-MT中的传音筒K-MF和耳机K-HK接通,
b)保持应答开关SE2闭合。
如果有传音筒电流MFS流动,那么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就是激活的,并且可以通过头戴受话器触点KK2、KK3和连接触点K-AK3、K-AK4,在根据图3的头戴通话传音筒KSMF和BOF接口K-BSS以及在BOF接口K-BSS和头戴耳机KHK间,双向传输模拟语音信号。
通过在舒适移动部件K-MT和头戴受话器KSG间的公共接地,通过第二个连接触点K-AK2和第一个头戴受话器触点KK1产生一个必要时出现的传音筒电流MFS和模拟语音信号的闭合电流回路。
以上提到的、对于具有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的舒适移动部件合乎实际的实施结构,可以在考虑与之联系的特定功能特性的变化的情况下,扩展到具有功能特性“免提通话”和/或“扬声器收听”的舒适移动部件K-MT。
根据图2和图3的舒适移动部件的另外的第四个工作状态BZ4是手持设备工作,在这个工作状态中,舒适移动部件K-MT在没有舒适充电器K-LST、没有标准充电器S-LST和没有头戴受话器KSG的情况下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触点K-AK1 K-AK4都保持不被使用。
图7说明根据图1的标准移动部件S-MT的第五个工作状态BZ5,其中标准移动部件S-MT的第一个连接接口S-ASS和根据图2的舒适充电器K-LST连接。在第五个工作状态BZ5中,为标准特性“蓄电池充电”设计的具有根据图1第一个连接接口S-ASS的标准移动部件S-MT仅支持标准特性,尽管在舒适充电器K-LST中给出了“免提通话”和“扬声器收听”的可能性。
这时,标准移动部件S-MT和舒适充电器K-LST间的连接通过下面触点产生:
a)根据图2舒适充电器K-LST的四个充电器触点中的第一个充电器触点K-LK1和第四个充电器触点K-LK4,和
b)根据图1的标准移动部件S-MT的两个连接触点(标准连接触点),第一个标准连接触点S-AK1和第二个标准连接触点S-AK2。
为了在标准移动部件S-MT和舒适充电器K-LST间的连接,保持第二个充电器触点K-LK2和第三个充电器触点K-LK3不被使用。这意味着在免提通话/扬声器收听电路FLS未激活。
为了对根据图1的标准移动部件S-MT的蓄电池S-SV充电,舒适充电器K-LST具有一个到交流电压网(例如220V~)的插头K-SA,还具有一个电网电压转换器K-NST,产生充电电流LS。在标准移动部件S-MT的第一个接口S-ASS中,充电电流LS首先流过连接到连接触点K-AK1的桥式整流器BGR。此后,充电电流LS通过闭合的充电开关SE1到达蓄电池S-SV。通过在标准移动部件S-MT和舒适充电器K-LST间的公共接地,通过第二个连接触点S-AK2和第四个舒适充电器触点K-LK4产生一个闭合的充电电流回路。为此在说明的方法中,在第一个输出上,桥式整流器BGR被设置为在连接接口S-ASS或标准移动部件S-MT的地电位,并且在第二个输出上,通过第二个连接触点S-AK2和第四个充电器触点S-LK4和一个二极管D,桥式整流器BGR被设置在舒适充电器K-LST的地电位。
图8说明一个流程图,为了在输出状态AZ(“例如通过按下‘占据’-键和移动部件通话”)上采取舒适移动部件K-MT的四个工作状态BZ1…BZ4,在舒适移动部件K-MT的中央控制器K-ZS中实现并且运行。这个流程图包括一个具有两个判定级的判定树ESB,第一个判定级ESE1和第二个判定级ESE2。在第一个判定级ESE1中,提供第一个分支点VZS1,在这个分支点上查询工作状态BZ1…BZ4的第一个选择特性SM1(“有充电电流流动吗?)。
在第二个判定级ESE2中,存在着两个第二分支点VZS2,在它们上面,分别查询工作状态BZ1…BZ4的第二个选择特性SM2(“有传音筒电流流动吗?)。
图9至图16说明舒适移动部件K-MT的各种工作状态变换的流程图,它们在中央控制器K-ZS中实现并运行。

Claims (11)

1.判断电子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其中
a)由起始状态AZ开始,电子设备(K-MT)可以采取一个第一数目为“n”个的工作状态(BZ1…BZ4),“n≥4”,
b)根据具有若干个判定级(ESE1、ESE2)和级内分支点(VZS1、VZS2)的判定树(ESB),在分支点上(VZS1、VZS2)分别查询工作状态(BZ1…BZ4)的选择特性(SM1、SM2),
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判定级(ESE1、ESE2)的所有分支点(VZS1、VZS2)分别查询同选择特性(SM1、SM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最小化判定级(ESE1、ESE2)的第二数目m的意义上,在“m”判定级(ESE1、ESE2)中,按照关系“2m≥n≥2m-1+1”安排分支点(VZS1、VZS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设备(K-MT)是一个无绳移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绳移动部件(K-MT)在第一个工作状态“在舒适充电器上工作”(BZ1)、第二个工作状态“在标准充电器上工作”(BZ2)、第三个工作状态“在头戴受话器上工作”(BZ3)或第四个工作状态“作为手持设备工作”(BZ4)中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查询第一个选择特性“有充电电流吗?”(SM1)和第二个选择特性“有传音筒电流吗?”(SM2)。
6.电子设备,它
a)从起始状态AZ开始,可以采取一个第一数目为“n”个的工作状态(BZ1…BZ4),“n≥4”
b)具有采集工作状态(BZ1…BZ4)的选择特性(SM1、SM2)的第一个装置(K-AK1…K-AK4,SE1、SE2、ADW),
c)具有控制设备特定的功能运行的第二个装置(K-ZS、K-μC),这个装置和第一个装置(K-AK1…K-AK4,SE1、SE2、ADW)连接,并且以下列方式构成:根据具有多个判定级(ESE1、ESE2)和级内分支点(VZS1、VZS2)的判定树(ESB),在分支点(VZS1、VZS2)上分别查询工作状态(BZ1…BZ4)的选择特性(SM1、SM2),
其特征在于,以下列方式构成第二个装置(K-ZS、K-μC):在每个判定级(ESE1、ESE2)的所有分支点(VZS1、VZS2)上,分别查询同一个选择特性(SM1、SM2)。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以下列方式构成第二个装置(K-ZS、K-μC):在最小化判定级(ESE1、ESE2)的一个第二数量为“m”的意义上,在“m”判定级(ESE1、ESE2)中,按照关系“2m≥n≥2m-1+1”安排分支点(VZS1、VZS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电子设备(K-MT)是一个无绳移动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无绳移动部件(K-MT)具有第一个工作状态“在舒适充电器上工作”(BZ1)、第二个工作状态“在标准充电器上工作”(BZ2)、第三个工作状态“在头戴受话器上工作”(BZ3)、第四个工作状态“作为手持设备工作”(BZ4)。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以下列方式构成第一个装置(K-AK1 KAK4,SE1、SE2、ADW):可以采集一个第一个选择特性“有充电电流吗?”(SM1)和一个第二个选择特性“有传音筒电流吗?”(SM2)。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类装置(K-AK1…K-AK4,SE1、SE2、ADW)具有四个连接触点(K-AK1…K-AK4),通过这些连接触点,电子设备(K-MT)可以和一个舒适充电器(K-LST)、一个标准充电器(S-LST)或一个头戴受话器(KSG)连接。
CN96198885A 1995-12-07 1996-12-06 判断电子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和判断设备特有的工作状态的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0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545762.5 1995-12-07
DE19545762A DE19545762C1 (de) 1995-12-07 1995-12-07 Verfahren zum Erkennen von Betriebszuständen eines elektrischen Gerätes und elektrisches Gerät zum Erkennen von gerätespezifischen Betriebszuständ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4435A true CN1204435A (zh) 1999-01-06
CN1119007C CN1119007C (zh) 2003-08-20

Family

ID=7779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88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007C (zh) 1995-12-07 1996-12-06 判断电子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和判断设备特有的工作状态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408194B1 (zh)
EP (1) EP0865702B1 (zh)
JP (1) JPH11502092A (zh)
CN (1) CN1119007C (zh)
AU (1) AU1868897A (zh)
DE (1) DE19545762C1 (zh)
ES (1) ES2150708T3 (zh)
WO (1) WO1997021298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7417A (zh) * 2011-05-31 2014-02-19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0086C2 (de) 1996-03-14 2000-02-17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Abwickeln von Protokollen zwischen Telekommunikationsgeräten drahtloser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e
AU730005B3 (en) * 2000-05-31 2001-02-22 Kuan-Nong Lin Headset/hand-free operating mode selecting and switching system for telephone
FR2835139B1 (fr) * 2002-01-22 2004-06-11 Innovi Technologies Ltd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signaux voix/donnees entre un appareil de base et un appareil secondaire ou intermediaire
US20060183509A1 (en) * 2005-02-16 2006-08-17 Shuyong Shao DC power source for an accessory of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190217B2 (en) * 2010-01-04 2012-05-29 Slevin Richard S Dual mode electronic headset with local and remote focused microphones
EP2487773A1 (en) 2011-02-10 2012-08-15 ST-Ericsson SA Method and electrical interface circuit enabling multiplex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81716D1 (de) * 1987-02-16 1993-07-22 Siemens Ag Bedienteil fuer ein mobilfunkgeraet.
DE3736608C1 (de) * 1987-10-29 1988-10-06 Telefonbau & Normalzeit Gmbh Ladestation fuer ein schnurloses Telefon
US5164652A (en) * 1989-04-21 1992-11-1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battery type and modifying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US5035632A (en) * 1989-10-10 1991-07-30 Itt Corporation Card connector with interceptor plate
US5857151A (en) * 1990-05-04 1999-01-0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Radio unit for a telephone set with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based on a connected power module
SE466427B (sv) * 1990-06-25 1992-02-1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Handfrigoeringsmodul foer en mobiltelefon
GB2255258B (en) * 1991-04-25 1995-03-08 Technophone Ltd Radio telephone
AU642088B2 (en) * 1991-05-16 1993-10-07 Tokyo Electric Co. Ltd. Facsimile equipment
JP3222503B2 (ja) * 1991-10-03 2001-10-29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電話機および無線電話システム
US5511120A (en) * 1993-04-16 1996-04-23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telephone set with an earphone
US5557653A (en) * 1993-07-27 1996-09-17 Spectralink Corporation Headset for hands-free wireless telephone
JPH08331234A (ja) * 1995-03-24 1996-12-13 Canon Inc 電話装置
JP2648125B2 (ja) * 1995-04-11 1997-08-27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US5758267A (en) * 1996-07-08 1998-05-2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ientation controlled parameter selection
US6021332A (en) * 1997-04-01 2000-02-01 Motorola, Inc. Multi-mode radiotelephone having a multiple battery arrangement
US5925942A (en) * 1997-07-16 1999-07-20 Motorola, Inc. Power 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suitable for use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6097973A (en) * 1997-12-19 2000-08-01 Motorola, Inc. Electronic circuit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7417A (zh) * 2011-05-31 2014-02-19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US9321543B2 (en) 2011-05-31 2016-04-26 Airbus Operations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dition monitoring
CN103597417B (zh) * 2011-05-31 2016-05-11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408194B1 (en) 2002-06-18
DE19545762C1 (de) 1997-04-24
AU1868897A (en) 1997-06-27
CN1119007C (zh) 2003-08-20
JPH11502092A (ja) 1999-02-16
ES2150708T3 (es) 2000-12-01
EP0865702B1 (de) 2000-08-23
WO1997021298A2 (de) 1997-06-12
WO1997021298A3 (de) 1997-08-14
EP0865702A2 (de) 1998-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73A (zh) 用于蜂窝电话的有线接口
CN1176569A (zh) 便携式无线电话机
EP1671471A1 (en) A mobile telephone and an accessory
JPH0746298A (ja) コードレス電話機
CN1450784A (zh) 电话通信设备
CN1119007C (zh) 判断电子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和判断设备特有的工作状态的电子设备
US6580927B1 (en) Wireless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with voice-dialing telephone instruments and DTMF capability
CN1945994B (zh) 蓝牙手机来电自动转到固话接听的方法
EP0660628A3 (en) A radio telephone adaptor
CN1825863A (zh) 利用耳机麦克风的快捷键拨号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方法
CN1048292A (zh) 电话机
CN1942010A (zh) 便携终端的通话中待机装置及方法
CN1266917C (zh) 电话控制系统
US20050101347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a wireless and land-line network
CN101110612A (zh) 利用蓝牙语音设备进行长距离语音通讯的方法
CN2449424Y (zh) 移动电话与固网电话转换装置
CN1527631A (zh) 包括显示信息的装置与基部分开的一送受话筒的无线电话
CN1091992C (zh) 无线对话装置
CN1059068C (zh) 一种基于泛欧数字无绳电话标准技术的无线用户环系统
CN2598284Y (zh) 含有语音的移动电话固网转换装置
CN1968033A (zh) 固定通讯终端及其与移动通讯终端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2720735Y (zh) 手机配套底座及使用该手机配套底座的手机
CN1581720A (zh) 安全帽内置蓝芽模块的无线通信系统
CN2655536Y (zh) 手持电话机
JP2001339486A (ja) 携帯電話と固定ネットワーク電話の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JIA SAITE COMMUNICA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ffective date: 201011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124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Siemens AG

Address before: Munich,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AG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