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9176C - 内容数据、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数据再现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容数据、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数据再现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9176C
CN1199176C CNB018020216A CN01802021A CN1199176C CN 1199176 C CN1199176 C CN 1199176C CN B018020216 A CNB018020216 A CN B018020216A CN 01802021 A CN01802021 A CN 01802021A CN 1199176 C CN1199176 C CN 119917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ording medium
message part
cont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020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86276A (zh
Inventor
猪口达也
川嶌哲司
佐古曜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86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6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91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917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88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watermark, i.e. a barely perceptib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which can nevertheless be recognised by an algorithm
    • G11B20/00913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watermark, i.e. a barely perceptib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which can nevertheless be recognised by an algorithm based on a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11B19/12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involving the detection of an identification or authentication mar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07Time or data compression or expans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73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73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 G11B20/0074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 G11B20/00753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limits the number of copies that can be made, e.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 G11B20/00768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limits the number of copies that can be made, e.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wherein copy control information is used, e.g. for indicating whether a content may be copied freely, no more, once, or never, by setting CGMS, SCMS, or CCI flag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88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watermark, i.e. a barely perceptib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which can nevertheless be recognised by an algorith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268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bit detection or demodulation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59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ith ROM/RAM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1Discs having both read-only and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areas containing application data; Partial ROM media

Abstract

一种记录有内容数据的记录介质,在所述内容数据中,包括数据长度分别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以被分发给多个数据分组的形式被嵌入,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并且各个信息部分设置有用于识别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标识符。

Description

内容数据、数据记录方法和 装置、数据再现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其上记录有内容数据的数据记录介质、内容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再现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内容的数据保护。
背景技术
使复制管理信息复用到内容数据上,并且以辅助信息的形式嵌入内容数据中,以便当音频内容或视频内容的数据被记录到记录介质上时保护版权的水印正在逐步发展中。把所述辅助信息插入信号的低位中的方法已被公知为这样的一种水印。
为了保护版权,在音频数据中,SCMS(串行复制管理系统)的复制管理信息被用作以水印形式嵌入内容中的复制管理信息。根据SCMS的复制管理信息,不仅可实现“自由复制”和“禁止复制”,而且还可实现多代复制管理。
研究了把水印数据嵌入内容数据的低位,并且把SCMS的复制管理信息记录到水印数据中的方法。
但是就SCMS而论,当进行世复制代的复制管理时,必须重写复制管理信息。
例如,以2位的信息表示SCMS。当SCMS等于“00”时,记录介质是原始介质并设置“许可一代复制”。当SCMS等于“01”时,记录介质是复制的介质,禁止进一步的复制。当SCMS等于“11”时,设置“自由复制”。当SCMS等于“00”时,在进行复制的情况下,SCMS从“00”被重写为“01”,以便设置“许可一代复制”。
水印的这种重写处理变成比水印的检测更为沉重的负担。
特别地,需要由固件实现借助水印的复制管理,以便在不使用专用集成电路的情况下,借助ROM(只读存储器)或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保存的程序实现复制管理。但是,固件的处理能力相当低,如果利用固件执行水印的重写处理,则这种处理将变成极大的负担。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通过利用嵌入内容中的水印实现伴随着水印重写的复制管理的情况下,即使利用固件也可执行充分的处理,并且能够高速访问必需的数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包括:扫描记录介质的头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包括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已被分发给多个信息单元,并且已被嵌入内容数据中;对由所述头单元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的解调处理单元;从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检测所述辅助信息的检测电路单元;接收来自检测电路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定已分发给所述多个信息单元并被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判定电路单元,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根据所述判定的管理信息,控制关于当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至少对应于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的输出信号被输出时,是否重写所述管理信息的判定;以及由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控制,并且重写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的所述管理信息的重写单元;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被所述重写单元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被所述重写单元重写的信息部分,识别所述可重写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信息部分的标识符被添加到各个所述信息部分中,之后所述管理信息被分发给所述多个信息单元。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包括:扫描记录介质的头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包括数据长度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已被分发给多个数据分组,并且已被嵌入内容数据中;对所述头单元从所述记录介质中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的解调处理单元;从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检测辅助信息的检测电路单元;接收来自所述检测电路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定已分发给所述多个数据分组并且以收集了一个数据分组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形式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判定电路单元,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根据所述判定的管理信息,控制关于当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至少对应于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的输出信号被输出时,是否重写所述管理信息的判定;以及由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控制,并且重写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的所述管理信息的重写单元,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被所述重写单元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可被所述重写单元重写的信息部分,识别所述可重写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信息部分的标识符被添加到各个所述信息部分中,之后所述管理信息被分发给所述多个数据分组,并且其中根据所述标识符,所述判定电路单元确定所述检测电路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还是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如果所述判定的结果确定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则根据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管理条件控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的输出操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包括:扫描记录有内容数据的记录介质的头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有内容数据,包括数据长度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以被分发给多个数据分组的形式嵌入所述内容数据中,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并且在各个所述信息部分中都设置有识别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标识符;对所述头单元从所述记录介质中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的解调处理单元;从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检测所述辅助信息的检测电路单元;以及接收来自所述检测电路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定已分发给所述多个数据分组并且以收集了一个数据分组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形式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判定电路单元,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根据所述判定的管理信息,控制关于当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至少对应于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的输出信号被输出时,是否重写所述管理信息的判定。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从记录有内容数据的记录介质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有内容数据,包括数据长度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以被分发给多个数据分组的形式嵌入所述内容数据中,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并且在各个所述信息部分中都设置有识别所述可重写信息部分和所述可重写信息部分的标识符;从经过所述解调后的输出信号中检测所述辅助信息;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判定已分发给所述多个数据分组并且以收集了一个数据分组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形式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和根据所述判定的管理信息,确定当通过至少对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输出信号被输出时,是否重写所述管理信息。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从记录介质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包括数据长度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被分发给多个数据分组并被嵌入所述内容数据中;从经过所述解调处理的输出信号中检测所述辅助信息;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判定已分发给所述多个数据分组并且以收集了一个数据分组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形式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和根据所述判定的管理信息,确定当通过至少对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输出信号被输出时,是否重写所述管理信息,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等,识别所述可重写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信息部分的标识符被添加到各个所述信息部分中,并被分发给所述多个数据分组。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从所述记录介质中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包括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已被分发给多个信息单元,并且被嵌入所述内容数据中;从经过所述解调处理的输出信号中检测所述辅助信息;和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判定已分发给所述多个信息单元并被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并且根据所述判定的管理信息,确定当通过至少对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进行所述解调处理而得到的输出信号被输出时,是否重写所述管理信息,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识别所述可重写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信息部分的标识符被添加到各个所述信息部分中,并且被分发给所述多个信息单元,并且其中根据所述标识符,判定所述检测电路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还是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如果所述判定的结果确定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则根据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管理条件控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的输出操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包括:根据输入的数据产生辅助信息的产生电路单元;把来自所述产生电路单元的所述辅助信息添加到输入的内容数据中,以便分发给多个信息单元的添加电路单元;对所述添加电路单元的输出进行便于记录的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器;以及把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中的头单元,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并且为各个所述信息部分设置有识别所述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标识符。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根据输入的数据产生辅助信息;把产生的所述辅助信息添加到输入的内容数据中,以便分发给多个信息单元;对已添加所述辅助信息的所述内容数据进行便于记录的信号处理;把经过信号处理的所述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并且为各个所述信息部分设置有识别所述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标识符。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水印数据的示意图;
图2A、2B和2C是说明数据分组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偏离信息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水印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水印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7是水印编码器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8是水印解码器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9是应用本发明的再现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10是说明水印的再现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借助SCMS的管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当内容数据被记录到记录介质中时,水印数据被嵌入内容数据中。
图1表示了嵌入内容数据中的水印的结构。每个样本2个字节(16位)地逐一处理内容的数据(这里是左(L)声道和右(R)声道的音频数据)。水印的数据(图1中由阴影部分表示)被嵌入到内容数据的最低有效位中。于是,以2位的比例把水印数据嵌入左声道的一个样本及右声道的一个样本的内容数据中(2字节+2字节=4字节)。
通过把48位设置为一个信息单元(数据分组),处理水印数据。由于以2位的比例把水印数据嵌入左右声道的一个样本的4字节内容中,因此一个数据分组(48位)的水印数据被嵌入左右声道的24个样本的内容数据中(24样本×4字节=96字节)。
如同后面将说明的一样,由48位构成的数据分组有其中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和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位置的数据分组。提供标识符ID,以便能够识别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和表示有效负载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标识符ID被设置为(ID=0)。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标识符ID被设置为(ID=1)。本例中,数据分组编号PCK(PCK=0)指示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编号PCK(PCK=1~2449)指示分别表示有效负载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每2450个数据分组布置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这种数据分组之间的所有数据分组是分别表示有效负载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
如图2A中所示,作为水印插入的数据分组的数据(48位)由16位的sync、4位的标识符ID、12位的数据和16位的CRC码构成。
位于数据分组最前端的sync被用于检测数据分组的头部及取得同步。该sync被设置成固定的模式,例如5555h(h表示十六进制记数法)。
在sync之后设置用于识别数据分组类型的标识符ID。数据分组的种类有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图2B)和表示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图2C)。就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而论,其标识符ID被设置为(ID=0)。就表示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而论,其标识符ID被设置为(ID=1)。
取代提供这样的标识符ID,还可利用sync模式来识别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图2B)和表示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图2C)。例如,还可把一个数据分组的sync模式设置为5555h,把另一数据分组的sync模式设置为9999h。
如图2A中所示,紧接着识别数据分组类型的标识符ID设置数据。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数据结构和表示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的数据结构不同。
图2B表示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中的数据的结构。根据该数据分组,如图2B中所示,有效负载被表示为12位的数据。
12位有效负载中的前8位被保留。
接下来的2位被用作识别原始记录介质的类型的OMD(原始介质描述符)。按照OMD,“00”表示原始介质是只读介质(CD(压缩光盘)或CD-ROM(只读存储器));“01”表示原始介质是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CD-R(可记录光盘));“10”表示原始介质是可记录/可再现的记录介质(CD-RW(可重写光盘));“11”表示原始介质是任意光盘。
根据OMD,如果原始记录介质是目前实际的记录介质,因为使用的是原始介质,因此不收费。如果原始记录介质和实际的记录介质不同,由于实际的记录介质是复制的记录介质,因此收费并再现该介质,并且OMD可用于管理收费和再现。
OMD之后的2位被用作管理版权的SCMS(串行复制管理系统)数据。如果SCMS数据,例如等于“00”,则光盘是原始光盘并且设置“许可一代复制”。如果SCMS数据等于“01”,则光盘是复制的光盘,并且设置“禁止复制”。如果SCMS数据等于“11”,则设置“自由复制”。
根据SCMS,通过如上所述使用SCMS数据,进行复制世代管理。于是,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可被看作为具有重写可能性的数据分组。
图2C说明了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中的数据的结构。在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中,表示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的距离的偏离信息(Offset_Info)被描述为数据。
在本例中,如图1中所示,每2450个数据分组布置一个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编号PCK等于(PCK=0)的数据分组是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编号PCK等于(PCK=1~2449)的数据分组是分别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于是,偏离信息(Offset_Info)被表示为
Offset_Info=2450-PCK
PCK:数据分组编号
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可被看作必须重写的数据分组。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可被看作不必重写的数据分组。
在图2A中,用于检错的CRC码被加入到一个数据分组的数据中。作为检错的CRC码,
G(x)=x16+x15+x2+1
被用作生成多项式。
如上所述,通过把48位设置为一个数据分组,水印数据被嵌入到内容数据中。48位的数据分组对应于内容数据的24个样本(96字节)。每2450个数据分组布置一个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其它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是分别表示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指针。
在译解水印数据的情况下,提取嵌入内容数据的最低有效位中的水印数据。即,读取由48位组成的一个数据分组的数据。
如果检测到的标识符ID等于(ID=0),由于该数据分组是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图2B),因此根据该数据分组的说明执行处理。
如果检测到的标识符ID等于(ID=1),由于该数据分组是表示有效负载的存在位置的数据分组(图2C),因此读取与该数据分组的距离为对应于偏离信息(Offset_Info)的距离的数据分组。由于与该数据分组的距离为对应于偏离信息(Offset_Info)的距离的数据分组是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图2B),因此根据该数据分组的说明进行处理。
即,如图3中所示,数据分组编号PCK(PCK=0)的数据分组是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表示该数据分组为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标识符ID(ID=0)已被加入到数据分组PCK(PCK=0)的数据分组中。识别原始记录介质类型的OMD和用于版权管理的SCMS作为有效负载被记录到这样的数据分组中。
随后的数据分组是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编号PCK(PCK=1~2449)被顺序加入这些数据分组中。标识符ID(ID=1)被加入这些数据分组中,并且偏离信息(Offset_Info)被写入这些数据分组中。借助偏离信息(Offset_Info),可查找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数据分组的位置。
即,(2450-1=2449)作为一直到下一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偏离信息(Offset_Info)被写入数据分组编号PCK(PCK=1)的数据分组中。(2450-2=2448)作为一直到下一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偏离信息(Offset_Info)被写入数据分组编号PCK(PCK=2)的数据分组中。(2450-3=2447)作为一直到下一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偏离信息(Offset_Info)被写入数据分组编号PCK(PCK=3)的数据分组中。
于是,就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而论,说明有效负载数据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存在于该数据分组的分组编号PCK中加入仅为偏离信息(Offset_Info)的偏离量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例中,通过把48位设置为一个数据分组,把水印数据嵌入内容数据中,并且48位的数据分组对应于内容数据的24个样本(96字节)。每2450个数据分组布置描述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其它的数据分组是分别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必须重写的数据分组是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就表示有效负载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而论,不必重写。于是,每2450个数据分组中出现一个需要重写的数据分组。
2450个数据分组对应于
24样本×2450数据分组=58800样本
由于一个样本由4个字节组成,
因此58800样本×4字节=235200字节。
在CD(压缩光盘)中,98帧被处理为一个扇区(sector)(子代码块)。CD的一个扇区的容量等于2352字节。于是,就说明有效负载数据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而论,内容数据的每100个扇区存在一个数据分组。
于是,每2450个数据分组中出现一个需要重写的数据分组的事实意味着每100个扇区执行一个数据分组(48位)的处理就足够了。这种处理导致大约每2个扇区1位的处理,并且借助固件足以应付这样的处理速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隔借助固件足以进行这种处理的间隔设置分别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并且布置在这些数据分组之间的数据分组是分别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于是,利用固件足以完成有效负载的重写过程。由于布置在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之间的数据分组是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各个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目标立即到达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并且可进行处理。
虽然这里每2450个数据分组布置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但是该间隔并不局限于此。考虑到足以应付水印的重写处理时间的时间,确定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之间的间隔。
虽然在图1的例子中,水印数据被嵌入内容数据的各个样本中,但是并不需要把水印数据嵌入所有内容的每个数据样本中。
例如,如图4中所示,在水印数据被嵌入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24个样本的内容数据中之后,水印数据未被嵌入对应于几个数据分组的内容的每个数据样本中。在图3的例子中,在水印数据被嵌入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24个样本的内容数据中之后,水印数据未被嵌入对应于九个数据分组的内容的各个数据样本中。这种情况下,其中已嵌入水印的各个数据分组之间的间隔对应于内容数据的(24×10=240)个样本。由于1个样本由4个字节组成,这样的间隔对应于
24样本×10数据分组×4字节=960字节
按照类似于上述例子的方式,假定每隔对应于100个扇区的内容数据的间隔设置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则每245个数据分组布置一个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编号PCK等于(PCK=0~244)。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在水印数据被嵌入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24个样本的内容数据中之后,无水印被嵌入对应于几个数据分组的内容数据中,增加了其中不嵌入任何水印的内容数据的样本数目,从而可改善音质。即,由于通过利用低位把水印嵌入内容数据中,尤其是固定模式被包括在水印数据中,该固定模式很可能表现为噪声。当其中不嵌入任何水印的内容数据的样本数如上所述增大时,可减少这种噪声的生成。
当如上所述增大其中不嵌入任何水印的样本的数目时,表示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的数目减少。于是,目标到达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所需的时间变长。但是,即使使用这种方法,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在表示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之间的间隔(这里所述间隔为100个扇区)中,无疑可检测到表示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并且目标可到达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于是,难以显著降低处理时间。
在内容数据是音频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处理时间和音质确定不嵌入水印数据部分的间距应被设置为多少数据分组。在内容数据是视频数据的情况下,自然理解将根据画质而不是音质确定不嵌入水印数据部分的间距应被设置为多少数据分组。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该方法,在水印数据被嵌入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24个样本的内容数据中之后,不把水印数据嵌入对应于几个数据分组的内容数据的各个样本中,在它们之间产生不嵌入水印数据的样本。利用这样的部分也可嵌入另一种水印。包含在利用这种部分嵌入的水印中的信息有收费信息、加密的密钥信息等等。
在上面的例子中,虽然其中不嵌入水印数据的周期已被设置为对应于预定数目数据分组的周期,但是并不总是必须把这种周期设置为始终相同。例如,还可在按照例如N数据分组、(N+2)数据分组、(N-2)数据分组、(N+4)数据分组和(N-4)数据分组的预定模式改变不嵌入水印的周期的同时,设置不嵌入水印的周期。
还可通过产生随机数,把不嵌入水印数据的周期设置为随机数。
假定不嵌入水印数据的周期为常数,则这种分量有可能表现为噪声。但是,通过变动不嵌入水印数据的周期,可防止产生这样的噪声分量。
在上述例子中,通过使用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24个样本的数据内容,把不嵌入水印的周期设置为一个单元。
但是并不总是必须通过使用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24个样本的数据内容,把不嵌入水印的周期设置为一个单元。例如,在把水印数据插入低位中的情况下,由于一个样本成为借助其可插入水印数据的单元,因此样本也可被设置为一个单元。
例如,还可通过把一个扇区的内容数据(2352字节)用作一个单元处理数据。
即,图5表示了允许一个数据分组的间距对应于一个扇区情况下的一个例子。这种情况下,一个数据分组的间距对应于
2352字节(2352、96)=24.5数据分组
如果在对应于100个扇区的内容数据的每个位置设置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则数据分组编号PCK被设置为(PCK=0~99)。
通过使用上述方法,插入由48位组成的一个数据分组的水印数据。这种情况下,虽然由48位组成的一个数据分组的水印数据的间距被设置为24.5个数据分组,但是并不总是必须每隔一定间隔插入水印数据。例如,也可以这样的方式按照预定的模式改变不嵌入任何水印的周期的持续时间,使得由下48位组成的一个数据分组的水印数据首先被插入距离一个扇区的位置中,随后,由下48位组成的一个分组的水印数据首先被插入距离(1扇区+2数据分组)的位置中,之后,由下48位组成的一个数据分组的水印数据被插入距离(1扇区-2数据分组)的位置中。也可随机改变其中不嵌入任何水印的周期的持续时间。
下面将说明通过如上所述把水印嵌入内容数据中,把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记录装置。
图6表示这种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可记录光盘(例如CD-R光盘或CD-RW光盘)被用作记录介质。
在图6中,内容数据被提供给输入端1。内容数据是例如已被变换成16位的数字数据,并且包括左右声道的数字音频数据。内容数据从输入端1被提供给水印添加电路2。
水印数据被提供给输入端3。水印数据被提供给水印产生电路4。水印产生电路4的输出被提供给水印添加电路2。
借助水印添加电路2,来自水印产生电路4的水印数据被嵌入到来自输入端1的内容数据中。如上所述,通过把48位作为一个数据分组处理水印。例如每2450个数据分组提供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并且以这些数据分组之间的数据分组的形式提供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水印产生电路4产生这两种数据分组。
对于一种水印,使用了把水印数据嵌入内容数据的低位中的方法。
已知的其它水印还有下述一些水印;即,借助压缩时把辅助信息插入高位系数的方法嵌入的水印;借助利用扩展频谱将作为辅助信息的一系列水印数据扩展并复用到内容数据的方法嵌入的水印;借助把水印数据插入预定范围中的第一或第二峰值或者插入第一或第二峰值附近的位置的方法嵌入的水印等等。自然也可使用另外的水印。
为了通过利用SCMS数据实现复制的世代管理,必须重写水印。当考虑水印的重写时,考虑使用把水印数据插入内容数据的低位的方法,或者当压缩时把作为辅助信息的水印数据插入高位系数中的方法。按照通过利用扩展频谱将作为辅助信息的一系列水印数据扩展并复用到内容数据的方法,或者把水印数据插入预定范围中的第一或第二峰值或者插入第一或第二峰值附近位置的方法,必须按照内容数据添加水印数据,从而难以重写水印。研究了一种利用遮蔽效应(maskingeffect)避免影响内容的方法。
水印添加电路2的输出被提供给纠错编码电路5。在纠错编码电路5中执行纠错处理。纠错编码电路5的输出被提供给调制电路6,并进行信号处理以便记录。调制电路6的输出通过记录放大器7被提供给光学拾取器8。其中已嵌入水印数据的内容数据由光学拾取器8记录到光盘9上。
其上记录了内容数据的光盘通常以诸如CD或CD-ROM之类的只读光盘的形式销售或发行。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形成的光盘被用作母盘,并制造供销售或发行的光盘。
图7表示了把水印插入内容数据中的编码器的例子。根据该例子,水印的信息被插入内容数据的低位中。在图7中所示的例子中,水印信息的分量被插入听觉上不受影响的频带中。这种编码器可被用作图6中的水印添加电路2。
在图7中,原始数据被提供给输入端11。水印数据被提供给输入端12。
来自输入端12的水印数据被提供给随机数发生器13。随机数发生器13把提供的水印数据变换成白噪声。随机数发生器13的输出被提供给减法电路14,并被提供给加法电路15。
来自输入端11的数据被提供给减法电路16。减法电路16的输出被提供给减法电路14并被提供给减法电路17。减法电路14的输出被提供给量化电路18。量化电路18的输出被提供给加法电路15。
加法电路15求量化电路18的输出和随机数发生器13的输出之和。加法电路15的输出从输出端21输出,并被提供给减法电路17。减法电路17从加法电路15的输出中减去减法电路16的输出。
减法电路17的输出被提供给噪声整形滤波器20。噪声整形滤波器20的输出被提供给减法电路16。减法电路16从来自输入端11的数据中减去噪声整形滤波器20的输出。
如图7中所示的水印编码器把水印数据插入内容数据的低位中。噪声分量被插入不会导致听觉问题的内容数据的频带中,以免水印的插入会对内容数据产生影响。
即在图7中,来自输入端11的数据由量化电路18量化。来自随机数发生器13的水印数据被插入从量化电路18输出的数据的低位中。
在量化电路18的前一级设置减法电路14。减法电路14从来自输入端11的数据中减去水印的数据。如前所述,在量化电路18的前一级,水印数据从来自输入端11的数据中被减去。从而,借助位于量化电路18后一级的加法电路15,消除了把水印数据插入内容数据中产生的影响。
从加法电路15输出已添加水印数据的数据。加法电路15的输出从输出端21输出。此外,减法电路17完成减法电路16的输出数据和加法电路15的输出之间的减法。减法电路17还完成来自量化电路18的输出数据和量化电路18的输入数据之间的减法,从而提取伴随有量化的噪声分量。所述噪声分量由噪声整形滤波器20转移到不会导致听觉问题的位置,并且被提供给减法电路16。
图8表示了检测如上所述插入的水印信息的水印解码器的一个例子。
在图8中,水印如上所述被复用到其上的内容数据被提供给输入端31。从输入端31把所述数据提供给量化电路32。从输出端33输出量化电路32的输出,并将其提供给低位提取电路34。
低位提取电路34提取插入内容数据的低位中的水印数据。所述水印数据被提供给反向随机数发生器35。
反向随机数发生器35执行和上述图7中所示的编码器中的随机数发生器13的处理相对应的处理。反向随机数发生器35使水印的随机化信息恢复原始状态。从反相随机数发生器35获得水印信息。从输出端36输出水印信息。
图9表示再现装置的一个例子。在图9中,光盘41上的记录数据由光学拾取器42读取。光学拾取器42的输出通过再现放大器43被提供给解调电路44。解调电路44的输出被提供给纠错电路45,纠错电路45执行纠错处理。
纠错电路45的输出被提供给D/A转换器49。从纠错电路45输出的数字信号由D/A转换器49转换成模拟信号。从输出端50输出D/A转换器49的输出。
纠错电路45的输出被提供给水印检测电路46和水印添加电路51。水印检测电路46从纠错电路45输出的数字信号中检测水印数据。
水印检测电路46的输出被提供给判定电路47。根据判定电路47的输出控制开关电路48,并且控制内容数据的复制操作。
纠错电路45的输出被提供给水印添加电路51。水印产生电路52根据判定电路47的输出形成水印。该水印从水印产生电路52提供给水印添加电路51。在必须重写水印的情况下,水印添加电路51执行重写水印的过程。
例如,如果检测电路46检测到的水印指示“许可一代复制”,则“禁止复制”的水印由水印产生电路52形成,并被水印添加电路51嵌入来自纠错电路45的输出信号中,水印被重写。
水印添加电路51的输出通过开关电路48被提供给数据输出端53。
例如,如果外部记录装置与输出端53相连,则借助水印产生电路52添加的水印控制内容数据的复制操作。
水印数据已被嵌入记录在光盘41上的内容数据中。水印数据由水印检测电路46检测。具有图8中所示结构的电路可用作水印检测电路46。
如上所述,通过把48位设置为一个数据分组处理水印。例如每2450个数据分组布置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这些数据分组之间的数据分组是分别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
在判定电路47中,读取由48位组成的一个数据分组的数据,从读取的水印数据中检测出标识符ID,并且判定数据分组的类型。如果检测到的标识符ID等于(ID=0),由于该数据分组是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因此根据数据分组的有效负载的说明,执行复制限制处理。如果检测到的标识符ID等于(ID=1),则读取偏离信息(Offset_Info),并且读取存在于距离为偏离信息(Offset_Info)的位置的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根据该数据分组的有效负载的说明,执行从光盘41读取的内容数据的复制限制处理。
即,图10是表示判定电路47中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0中,如果获得水印数据(步骤S1),则判定是否收集到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48位)的水印数据(步骤S2)。如果已收集到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水印数据,则检测标识符ID(步骤S3)。判定标识符ID是等于(ID=0)还是等于(ID=1)(步骤S4)。如果标识符ID等于(ID=0),由于该数据分组是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因此检测该数据分组(步骤S5)。根据该有效负载控制复制管理的操作等(步骤S6)。
在步骤S4中如果标识符ID等于(ID=1),由于该数据分组是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因此读取偏离信息(Offset_Info)(步骤S7)。获得存在于距离偏离信息(Offset_Info)位置的数据分组的水印数据(步骤S8)。
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2,并且判定是否已收集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48位)的水印数据。如果已收集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水印数据,则检测标识符ID(步骤S3)。
如果根据在步骤S7中得到的偏离信息(Offset_Info),得到存在于距离偏离信息(Offset_Info)位置的数据分组的水印数据,则该数据分组是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标识符ID被假定为(ID=0)。
在步骤S4中判定标识符ID是等于(ID=0)还是等于(ID=1)。如果确定标识符ID等于(ID=0),则在步骤S5中检测有效负载。在步骤S6中根据该有效负载控制复制管理的操作等。
如果在步骤S4中如果标识符ID等于(ID=1),则在步骤S7中读取偏离信息(Offset_Info)。在步骤S8中获得存在于距离偏离信息(Offset_Info)位置的数据分组的水印数据。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2。
图11是表示根据有效负载在操作控制(图10中的步骤S6)中使用SCMS数据的复制管理的流程图。
SCMS数据是世代复制管理信息。当SCMS的数据等于“00”时,这意味着作为记录介质的光盘41是原始介质。这种情况下,设置“许可一代复制”。在复制从光盘41读取的内容数据的情况下,SCMS的数据从“00”改写为“01”。当SCMS的数据等于“01”时,这意味着作为记录介质的光盘41是复制的介质,并且内容数据的进一步复制被禁止。当SCMS的数据等于“11”时,内容数据被设置为“自由复制”。
在图11中,从(ID=0)的数据分组的有效负载部分中提取SCMS的数据(步骤S21)。
判定SCMS的数据是否等于(SCMS=00)(步骤S22)。如果SCMS的数据等于(SCMS=00),则由于作为记录介质的光盘41是原始记录介质,因此图9中的开关电路48被接通,并且设置从光盘41读取的内容数据的“许可复制”状态(步骤S23)。重写(ID=0)的数据分组,以便利用来自于水印产生电路52的水印数据,把SCMS的数据从“00”改变为“01”。这样从作为记录介质的光盘读出的数据受到控制,以便被设置为“许可一代复制”。
如果在步骤S22中确定SCMS的数据不等于(SCMS=00),则判定SCMS的数据是否等于(SCMS=01)(步骤S25)。如果SCMS的数据等于(SCMS=01),则由于光盘是复制的记录介质,开关电路48被断开,并设置“禁止复制”状态(步骤S26)。
如果在步骤S25中确定SCMS的数据不等于(SCMS=01),则判定SCMS的数据是否等于(SCMS=11)(步骤S27)。如果SCMS的数据等于(SCMS=11),由于这意味着内容的数据是许可“自由复制”的,则接通开关电路48,并且设置“许可复制”状态(步骤S28)。
如果在步骤S27中确定SCMS的数据不等于(SCMS=11),由于SCMS的数据不可能是SCMS的数据,因此判定结果被认为是NG,并执行该处理。这种情况下,执行禁止复制或忽略SCMS的数据的处理。
本发明中,每固件足以完成处理的间隔布置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这种数据分组之间的数据分组是分别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之间的数据分组是分别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于是,检测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并且能够立即进行处理。
例如,假定通过把48位设置为一个数据分组,把水印数据嵌入内容数据中,则一个48位的数据分组对应于内容数据的24个样本(96字节)。例如,每2450个数据分组设置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并且其它数据分组被设置成分别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需要重写的数据分组是说明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ID=0的数据分组)。就表示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的位置的数据分组(ID=1的数据分组)而论,重写是不必要的。
这种情况下,例如以每2450个数据分组一个数据分组的比率产生需要重写的数据分组。每100个扇区处理一个数据分组(48位)就足够了。因此利用固件足以应付这种的处理速度。

Claims (44)

1、一种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包括:
扫描记录介质的头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包括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已被分发给多个信息单元,并且已被嵌入内容数据中;
对由所述头单元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的解调处理单元;
从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检测所述辅助信息的检测电路单元;
接收来自检测电路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定已分发给所述多个信息单元并被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判定电路单元,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根据所述判定的管理信息,控制关于当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至少对应于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的输出信号被输出时,是否重写所述管理信息的判定;以及
由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控制,并且重写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的所述管理信息的重写单元;
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被所述重写单元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被所述重写单元重写的信息部分,识别所述可重写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信息部分的标识符被添加到各个所述信息部分中,之后所述管理信息被分发给所述多个信息单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所述重写单元具有:根据来自所述判定电路单元的控制信号,产生新的管理信息的产生单元;以及把所述产生单元新产生的管理信息添加到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的添加电路单元。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根据所述标识符,确定所述检测电路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还是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如果所述判定的结果确定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则根据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管理条件控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的输出操作。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当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管理条件许可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时,所述判定电路单元许可输出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并且允许所述重写单元重写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所述判定电路单元允许所述重写单元重写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以便禁止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当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管理条件禁止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时,所述判定电路单元禁止输出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作为基于所述标识符的所述判定的结果,当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时,所述判定电路单元允许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所述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嵌在由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某一位置的管理信息,根据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表示的管理条件,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控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的输出操作。
8、一种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包括:
扫描记录有内容数据的记录介质的头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有内容数据,包括数据长度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以被分发给多个数据分组的形式嵌入所述内容数据中,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并且在各个所述信息部分中都设置有识别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标识符;
对所述头单元从所述记录介质中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的解调处理单元;
从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检测所述辅助信息的检测电路单元;以及
接收来自所述检测电路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定已分发给所述多个数据分组并且以收集了一个数据分组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形式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判定电路单元,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根据所述判定的管理信息,控制关于当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至少对应于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的输出信号被输出时,是否重写所述管理信息的判定。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还包括由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控制,并且重写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的所述管理信息的重写单元。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所述重写单元具有:根据来自所述判定电路单元的控制信号,产生新的管理信息的产生单元;以及把所述产生单元新产生的管理信息添加到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中的添加电路单元。
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根据所述标识符,所述判定电路单元判定所述检测电路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还是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如果所述判定的结果确定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则根据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管理条件控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的输出操作。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当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管理条件许可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时,所述判定电路单元许可输出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并且允许所述重写单元重写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所述判定电路单元允许所述重写单元重写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以便禁止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当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管理条件禁止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时,所述判定电路单元禁止输出来自所述解调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
15、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其中作为基于所述标识符的所述判定的结果,当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时,所述判定电路单元允许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所述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嵌在由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某一位置的管理信息,根据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表示的管理条件,所述判定电路单元控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的输出操作。
16、一种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对从记录介质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包括数据长度对应于一个数据分组的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被分发给多个数据分组并被嵌入所述内容数据中;
从经过所述解调处理的输出信号中检测所述辅助信息;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判定已分发给所述多个数据分组并且以收集了一个数据分组的所述管理信息的形式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和
根据所述判定的管理信息,确定当通过至少对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进行解调而得到的输出信号被输出时,是否重写所述管理信息,
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识别所述可重写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信息部分的标识符被添加到各个所述信息部分中,并被分发给所述多个数据分组。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标识符,判定所述检测到的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还是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如果所述判定的结果确定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则根据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管理条件控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的输出操作。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其中当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管理条件许可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时,许可输出所述解调处理后的输出信号,并且重写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其中重写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以便禁止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
20、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其中当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管理条件禁止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时,禁止输出所述解调处理后的输出信号。
21、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其中作为基于所述标识符的所述判定的结果,当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所述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嵌在由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记录介质上某一位置的管理信息,根据由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表示的管理条件,控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的输出操作。
22、一种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对从所述记录介质中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包括管理信息的辅助信息已被分发给多个信息单元,并且被嵌入所述内容数据中;
从经过所述解调处理的输出信号中检测所述辅助信息;和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判定已分发给所述多个信息单元并被记录的所述管理信息,并且根据所述判定的管理信息,确定当通过至少对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进行所述解调处理而得到的输出信号被输出时,是否重写所述管理信息,
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识别所述可重写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信息部分的标识符被添加到各个所述信息部分中,并且被分发给所述多个信息单元,
并且其中根据所述标识符,判定检测到的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还是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如果所述判定的结果确定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则根据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管理条件控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的输出操作。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其中当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管理条件许可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时,许可输出所述解调处理后的输出信号,并且重写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其中重写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以便禁止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
25、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其中当由所述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管理条件禁止复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所述内容数据时,禁止输出所述解调处理后的输出信号。
26、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记录介质的再现方法,其中作为基于所述标识符的所述判定的结果,当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所述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嵌在由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表示的所述记录介质上某一位置的管理信息,根据由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表示的管理条件,控制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出的内容数据的输出操作。
27、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包括:
根据输入的数据产生辅助信息的产生电路单元;
把来自所述产生电路单元的所述辅助信息添加到输入的内容数据中,以便分发给多个信息单元的添加电路单元;
对所述添加电路单元的输出进行便于记录的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器;以及
把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中的头单元,
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并且为各个所述信息部分设置有识别所述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标识符。
28、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其中表示记录有所述辅助信息的信息单元的位置的信息被记录到信息不可重写的所述信息部分中。
29、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其中已嵌入所述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所述信息单元和已嵌入所述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下一信息单元之间间隔一个距离,以重写所述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
30、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辅助信息被扩频扩散并复用到所述内容数据中。
31、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辅助信息被插入所述内容数据的低位中。
32、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其中在所述内容数据被压缩时,所述辅助信息被插入高位系数中。
33、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其中插入所述辅助信息,以便通过利用遮蔽效应防止对所述内容数据的影响。
34、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辅助信息被插入所述内容数据的预定范围内的第一峰值或第二峰值或者插入所述第一或第二峰值附近的位置中。
35、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辅助信息至少包括关于所述内容数据的复制管理的复制管理信息。
36.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根据输入的数据产生辅助信息;
把产生的所述辅助信息添加到输入的内容数据中,以便分发给多个信息单元;
对已添加所述辅助信息的所述内容数据进行便于记录的信号处理;
把经过信号处理的所述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信息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并且为各个所述信息部分设置有识别所述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和所述不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标识符。
37、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中表示记录有所述辅助信息的信息单元的位置的信息被记录到信息不可重写的所述信息部分中。
38、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中已嵌入所述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所述信息单元和已嵌入所述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的下一信息单元之间间隔一个距离,以重写所述信息可重写的信息部分。
39、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辅助信息被扩频扩散并复用到所述内容数据中。
40、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辅助信息被插入所述内容数据的低位中。
41、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中在所述内容数据被压缩时,所述辅助信息被插入高位系数中。
42、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中插入所述辅助信息,以便通过利用遮蔽效应防止对所述内容数据的影响。
43、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辅助信息被插入所述内容数据的预定范围内的第一峰值或第二峰值或者插入所述第一或第二峰值附近的位置中。
44、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辅助信息至少包括关于所述内容数据的复制管理的复制管理信息。
CNB018020216A 2000-06-13 2001-06-13 内容数据、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数据再现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91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6593/00 2000-06-13
JP176593/2000 2000-06-13
JP2000176593A JP2001357622A (ja) 2000-06-13 2000-06-13 コンテンツデータ、データ記録媒体、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6276A CN1386276A (zh) 2002-12-18
CN1199176C true CN1199176C (zh) 2005-04-27

Family

ID=18678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20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9176C (zh) 2000-06-13 2001-06-13 内容数据、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数据再现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567018B2 (zh)
EP (1) EP1296327B1 (zh)
JP (1) JP2001357622A (zh)
KR (1) KR100780847B1 (zh)
CN (1) CN1199176C (zh)
AT (1) ATE411603T1 (zh)
AU (1) AU777954B2 (zh)
DE (1) DE60136180D1 (zh)
WO (1) WO20010972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5448A (ja) * 1999-07-30 2001-02-16 Nec Corp ディジタルtv放送における映像データ同期方式
JP4300705B2 (ja) * 2000-12-05 2009-07-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装置、データ転送方法、記録媒体
US6696989B2 (en) * 2001-09-17 2004-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ata-update apparatus, reproduction apparatus, data-addition apparatus, data-detection apparatus and data-removal apparatus
EP1665789A1 (en) * 2003-09-12 2006-06-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amper detection in watermarking systems
EP1621958A3 (en) * 2004-07-19 2006-05-17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providing protected audio/video content
JP2009245471A (ja) * 2008-03-28 2009-10-2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6250729B (zh) * 2016-08-01 2020-05-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歌曲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4636A (ja) * 1996-02-07 1997-08-15 Tateba Syst Kk データ埋め込み音声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US6209096B1 (en) * 1996-07-02 2001-03-27 Yamah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oring main information with associat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corporated therein
US5960398A (en) * 1996-07-31 1999-09-28 W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Copyright information embedding apparatus
CN1183771C (zh) * 1997-01-27 2005-01-05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在编码信号中嵌入补充数据
JPH11296976A (ja) * 1998-04-13 1999-10-29 Hitachi Ltd データ再生装置
JP3991178B2 (ja) * 1998-11-11 2007-10-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複製世代管理方法、情報信号記録装置、情報信号出力装置および情報信号再生装置
US6137428A (en) * 1999-04-27 2000-10-24 Unisys Corporation Data compre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embedded run-length encoding using mathematical run processing
US6483446B1 (en) * 2001-11-02 2002-11-19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Variable-length message format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and communicating variable-length messa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136180D1 (de) 2008-11-27
EP1296327A4 (en) 2005-12-21
JP2001357622A (ja) 2001-12-26
KR100780847B1 (ko) 2007-11-29
KR20020020952A (ko) 2002-03-16
AU6426201A (en) 2001-12-24
US20020113722A1 (en) 2002-08-22
WO2001097220A1 (fr) 2001-12-20
US6567018B2 (en) 2003-05-20
EP1296327B1 (en) 2008-10-15
EP1296327A1 (en) 2003-03-26
AU777954B2 (en) 2004-11-04
CN1386276A (zh) 2002-12-18
ATE411603T1 (de) 2008-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8857C (zh) 根据作为电子水印埋入在著作物中的复制属性,在记录媒体上记录著作物的复制品的记录装置,进行对记录的复制
CN1314038C (zh) 控制将数字数据向介质复制的方法、装置和记录再现装置
CN1200562C (zh) 再现设备及其指定设备、指定系统和指定方法
CN1147856C (zh) 制作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信息记录介质/设备/方法
CN1383558A (zh) 内容数据,记录介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还原方法,和还原装置
CN1221177A (zh) 用于具有复制控制信息的信号的记录/重放方法和装置
CN1518740A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和信息记录介质
CN1716425A (zh) 视频信息记录设备和再现设备
CN1266699C (zh) 数据再现装置和方法、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电路元件
CN1199176C (zh) 内容数据、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数据再现方法和装置
CN1276566A (zh) 信息转换方法、信息转换装置和信息重放装置
CN1261941C (zh) 记录介质的再现装置和再现方法、数据输出控制方法、数据输出方法、检错方法以及数据输出和再现方法
CN1645500A (zh) 信息记录/再现处理设备和方法,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CN1261942C (zh) 处理具有系统首标的音频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455346A (zh) 再现装置和复制控制方法
CN1839438A (zh) 数字水印信息附加设备、数据再现设备以及数据记录设备
CN1338744A (zh) 版权保护方法、再现方法、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279754C (zh) 视频信号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910688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再现装置和再现方法及程序
CN100351936C (zh) 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CN1607592A (zh) 信息记录和重放装置、方法和程序
CN1442977A (zh) 信息记录媒质、真实性核对方法和程序、及扇区读取方法和程序
CN1617251A (zh) 记录介质、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604221A (zh) 记录介质、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