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204C - 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204C
CN1193204C CNB001380427A CN00138042A CN1193204C CN 1193204 C CN1193204 C CN 1193204C CN B001380427 A CNB001380427 A CN B001380427A CN 00138042 A CN00138042 A CN 00138042A CN 1193204 C CN1193204 C CN 11932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al
plate
spiral
combus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380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2609A (zh
Inventor
申昌植
李昌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UNG ENTERPRISE Co WHA-MY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UNG ENTERPRISE Co WHA-MY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UNG ENTERPRISE Co WHA-MYONG Ltd filed Critical SIN-UNG ENTERPRISE Co WHA-MYONG Ltd
Priority to CNB001380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3204C/zh
Publication of CN1362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2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32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20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装置,该装置能用煤燃烧产生的热空气来干燥农产品,并能大幅度降低干燥农产品所需的燃料购买支出,并有较低的制造成本。在本发明的农产品干燥机中,煤被加入一燃料添加部,随后通过布置在燃料添加部与燃烧室之间的螺旋给煤器被自动从燃料添加部输送到热风加热器的燃烧室的一火闸板。煤在燃烧室内燃烧时产生的燃烧烟气通过一热交换器被排到热风加热器外。由于一鼓风机强制鼓风作用,煤燃烧过程所加热的空气被引入一干燥室,因此预先装入干燥室的农产品得到了干燥。煤燃烧时产生的灰被布置在燃料添加部和燃烧室之间的螺旋排灰器从燃烧室输送到一布置在燃料添加部的集灰容器。

Description

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能用煤燃烧产生的热空气来干燥农产品的农产品干燥机,该干燥机能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干燥所需燃料的购买支出,从而具有非常低的生产成本。
由于从产地收割后立刻堆积的谷物如大米或大麦以及农产品如烟叶含有大量的水份,长时间保存它们会变质。因此谷物或农产品在送达最终消费者之前必须进行干燥。
为此目的,谷物通常被展开在农舍的场苑上或展开在放置于公路上的稻草垫子上,用太阳的热能来干燥。农产品则是在乙稀塑料薄膜温室中挂在水平杆上以利用太阳能来干燥。然而,在由于地理位置或多雨天气而阳光百分比很少以及日照时间很短的地区很难使这些谷物或农产品干燥。并且利用太阳能来干燥谷物和农产品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村人口急剧下降,利用太阳能干燥谷物或农产品很困难。
近年来,人们已开发了很多用石油作为燃料来干燥谷物或农产品的自动谷物干燥机。由于该谷物干燥机用价格很高的石油作为主要燃料,作业费用开销太大,因此,小农场主不可能使用这种干燥机。
本发明力图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利用煤燃烧时产生的热空气来干燥农产品的农产品干燥机,其能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干燥所需的燃料购买费用从而具有相当低的生产成本。
为了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设备,包括:一燃料添加部,用来接收并临时储存从设备外部添加进来的煤;
一热风加热器,包括一个自动从上述燃料添加部接受燃料的燃烧室,一布置在上述燃烧室内并燃烧煤的火闸板,一排出煤在上述燃烧室内燃烧时产生的燃烧废气的热交换器,一将外部空气强行引入上述燃烧室的第一鼓风机以及一将煤在上述燃烧室内燃烧时加热的空气强行循环的第二鼓风机;
一将煤自动从上述燃料添加部送入上述热风加热器的火闸板的螺旋给煤器,所述螺旋给煤器布置在所述燃料添加部和所述火闸板之间;
一自动将煤在上述燃烧室燃烧产生的灰从所述燃烧室排出到所述燃料添加部的螺旋排灰器;
一驱动所述螺旋给煤器和所述螺旋排灰器的驱动电机;
一控制上述火闸板、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螺旋给煤器、螺旋排灰器和驱动电机的控制设备;
一接受并利用由第二鼓风机吹动的循环热空气来干燥农产品的干燥室,该干燥室与上述热风加热器相邻布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农产品干燥设备中,将煤加入到燃料添加部分并由布置在燃料添加部和燃烧室之间的螺旋给煤器自动地将煤从燃料添加部输送到热风加热器燃烧室内的火闸板上。煤在燃烧室内燃烧所产生的燃烧废气通过一热交换器被排到热风加热器外。通过煤燃烧而被加热的空气由于鼓风机的强制鼓风而被导入干燥室,使预先装入干燥室的农产品被干燥。煤燃烧过程产生的灰经由布置在燃料添加部和燃烧室之间的螺旋排灰器从燃烧室输送到布置在燃料添加部分内的集灰容器中。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加明显。其中:
附图1是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所对应的农产品干燥设备的透视图
附图2是图1所示的农产品干燥设备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3是沿附图2的III-ⅡI线剖开的热风加热器侧剖面图
附图4是附图2所示的热风加热器燃烧室的放大后的前剖视图
附图5是附图2所示的热风加热器燃烧室的放大后的侧剖视图
附图6是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农产品干燥设备运行过程中被加热的空气的流动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第二最佳实施例所对应的农产品干燥设备的透视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农产品干燥机100主要包括一燃料添加部110、一通过烧加入的燃料而产生热风的热风加热器200,一利用循环热风来干燥农产品的干燥室500以及控制农产品干燥机100总体运行情况的控制设备400。
燃料添加部110具有一作为接收煤的空间的第一容器112和一支撑第一容器112的容器支架114。该容器支架114竖直地安装于第一容器112的下部外侧与地面之间。一盖111安装在第一容器112的上部。一个加煤导向装置115安装在第一容器112的下部内侧。此时,加煤导向装置115从第一容器112的竖直侧壁113沿径向向中心延伸,从而使加煤导向装置115相对于第一容器112的竖直侧壁113成一定角度向下倾斜。
加煤导向装置115的下端部与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的径向外侧表面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安装在燃料添加部分110内,并与第一容器112敞开的下部相通。第一容器112的竖直侧壁的延伸壁113a位于第一容器112敞开的下部内,并与加煤导向装置相对设置。此时加煤导向装置115的末端与侧壁延伸壁113a相隔一预定距离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加煤口116。该加煤口116是连接第一容器112内部与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内部的通道。
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位于燃料添加部110与热风加热器200之间。换句话说,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通过贯穿燃料添加部110的容器支架114中部而形成的第一螺孔101和贯穿热风加热器200的第一竖直侧壁213而形成的第二螺孔以及贯穿燃烧室300的竖直第六板336而形成的第三螺孔。此时,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从燃料添加部110朝着热风加热器200的燃烧室300方向以一定倾斜角向上延伸。一螺旋给煤器123布置在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内。
第一链轮125布置于位于燃料添加部110内的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的一端部上。第一链轮125与螺旋给煤器123的轴123a相连接。此时,第一链轮125通过一辅助轴127和一作为万向接头的连接部件128与螺旋给煤器123的轴123a相连。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的另一端延伸到布置于热风加热器200燃烧室300内的火闸板310内。
在燃料添加部110内,一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布置在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的下方。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通过贯穿容器支架114中部并低于螺孔101的第四螺孔104和贯穿热风加热器200第一竖直侧壁213的第五螺孔205。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沿着水平方向向着燃烧室300的第六竖直板336延伸。此时,第六螺孔306在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 22与第六板336的交界处贯穿第六板336而形成。一螺旋排灰器124布置在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内。螺旋排灰器124从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起通过第六螺孔306向燃烧室300延伸。此时,螺旋旋转状叶片布置在螺旋排灰器124的轴124a上。同样地,呈螺旋状旋转的叶片也布置在螺旋给煤器123的轴123a上。当螺旋给煤器123和螺旋排灰器124运行时,螺旋给煤器123的螺旋旋转状叶片的旋转和行进方向与螺旋排灰器124的螺旋旋转状叶片的旋转与行进方向相反。螺旋排灰器124伸入燃烧室300的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到燃烧室300第五板335一侧面的下部。
第二链轮126布置在燃料添加部分110内的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的一端。第二链轮126与螺旋排灰器124的轴124a相连接。链条120布置在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的第一链轮125与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的第二链轮126之间。链条120的一端安装到第一链轮125上另一端安装到第二链轮126上。
集灰容器118位于燃料添加部110的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的下方。集灰容器118收集煤在燃烧室300内燃烧产生的并随后返回燃料添加部110的灰。为此目的,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的下端径向部分形成一落灰孔129,该落灰孔与集灰器118上部相垂直。此外,一个落灰通道119在落灰孔129与集灰容器118的上部之间竖直延伸。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通过落灰孔129和落灰通道119与集灰容器118相连。
同时,热风加热器200包括一形成一定空间的第二容器212。第二容器212与燃料添加部110的第一容器112相邻布置。第二容器212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顶壁202、侧壁213、214和底壁204。此时,顶壁202由一上部板202a和一布置在上部板202a内的上部框架202b组成。同样地侧壁213、214分别由侧板213a、214a和侧板213a、214a内的竖直框架213b、214b组成。底壁204由底部板204a和底部板204a内的底部框架204b组成。
一观察筒插入孔207贯穿侧板213a和竖直框架213b的中部。第二螺孔201在观察筒插入孔207的下方贯穿侧板213a和竖直框架2 13b。第五螺孔205在所述第二螺孔201的下方贯穿侧板213a和竖直框架213b。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122通过第五螺孔205。
第一鼓风机221安装到第二侧壁214的中部。即,第一鼓风机221安装在侧面板214a的外表面。此时,鼓风管223的一端部与第一鼓风机221的内侧端部相连。鼓风管223通过侧壁板214a和第二侧壁214的竖直支架214b,从而鼓风管223的一自由端伸入燃烧室300内。
一驱动螺旋给煤器123和螺旋排灰器124的驱动电机230安装在第二侧壁214上且邻近第一鼓风机221。即驱动电机230安装在侧面板214a的外表面上,此时,驱动电机230的电机轴231穿过侧面板214a和第二侧壁214的竖直支架214b后以一定角度往下向着燃烧室延伸。驱动电机230的电机轴231与穿过火闸板310内部的螺旋给煤器123的轴123a相连。因此由驱动电机230产生的驱动力就传给螺旋给煤器123。
如图3所示,一个开口206贯穿由上部面板202a和上部支架202b组成的顶壁202的一侧。一个吸入管240布置在开口206中。吸入管240伸向顶壁202的外部并弯成从图3的前部向图3的后部延伸的圆弧形。
一个用于覆盖开口206的湿度控制盖224通过一铰链可枢轴转动地布置在顶部面板202a的内表面上。铰链208通过第二侧壁214以使铰链208的一端伸向第二容器212的外部。一用来打开或关闭湿度控制盖224的手柄210安装在铰链208露出的一端。顶壁202上形成一临近开口206的排气管插入孔209。热交换器250的一排气管254插入排气管插入孔209内。
在第二容器212上部内侧一水平隔板211在竖直支架213b、214b之间延伸,从而第二容器212的内部空间被分成一上部腔室217和一下部腔室216。一第二鼓风机222安装在水平隔板211的上侧面并布置在上部腔室217内。此时,第二鼓风机222与顶壁202上的开孔206沿竖直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用于燃烧加入燃烧室300内的燃料的火闸板310和热交换器250布置在下部腔室216内。热交换器250布置在火闸板310上方并且包括通过下部腔室216和上部腔室217并伸向第二容器212外部的排气管254。换句话说,排气管254从热交换器250的第二烟气室252竖直延伸,并通过上部腔室217和排气管插入孔209,从而伸出到热风加热器200的外部。
多根与排气管254相垂直布置的烟气管256与位于下部腔室216中的第一烟气室251的一侧相连。在下部腔室216中烟气管256沿与水平隔板平行的方向伸展,烟气管256的另一端与第二烟气室252的一侧相连,第二烟气室布置在下部腔室216内并与第一烟气室251相平行。因此,第一烟气室251和第二烟气室252通过在其间布置的烟气管256而彼此连通。第二烟气室252的下端与燃烧室300相连,因此,第二烟气室252与燃烧室300相通。
图4和图5分别是图2所示的热风加热器燃烧室的放大前剖视图和侧剖视图。在下面的叙述中,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前侧是指附图的左侧,后侧是指附图的右侧。
在附图4、5中,燃烧室300包括布置在燃烧室300内的上部容器320、下部容器330、火闸板310和一支撑燃烧室300的燃烧室支撑装置340。
首先,上部容器320包括一个拱形体323、一布置在拱形体323前侧的第一板32 1和布置在拱形体323后侧的第二板322。拱形体323的顶部一侧形成有一通孔324。通孔324与第二烟气室252的下端相连通。在拱形体323中通孔324的下方安装有一导流板326。导流板326的设置有助于使加入燃烧室300内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
观察筒325能够使人观察燃烧室300的内部情况,其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板321的上部。观察筒325通过在第一侧壁213上形成的观察筒插入孔207,因此该观察筒325一自由端伸出到第二容器212的外部。本发明中,当工人为启动农产品干燥机而将着火的点火剂投入观察孔325时,预先装入火闸板310的煤开始燃烧。
同时,下部容器330具有一第三板333、一第四板334、一第五板335和一第六板336。第三板333的上部与拱形体323的下部相连。同样地,第四板334的上部与拱形体323的下部另一侧相连。第四板334与第三板333相对并竖直布置。
第一斜壁35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三板333的内表面中部。第一斜壁351从第三板333起向着燃烧室300向内、向下延伸。同样地,第二斜壁35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四板334的内表面中部。第二斜壁352从第四板334起朝着燃烧室300沿着与第一斜壁相对的方向向内、向下延伸。此时,第一斜壁351的下端与第二斜壁352的下端在燃烧室300的中部相互连接成一整体。第一斜壁351的下端与第二斜壁352的下端形成位于螺旋排灰器下方的支撑表面。
第五板335在燃烧室300的后部,并垂直布置在第三板333和第四板334之间。第六板336在燃烧室300的前部,并垂直布置在第三板333和第四板334之间。
鼓风管接受孔331贯穿第五板335的中部。电机接受孔332也在邻近鼓风管接受孔331的位置贯穿第五板335中部。安装在第二侧壁214的侧面板214a外表面上的第一鼓风机221的鼓风管223通过鼓风管接受孔331。安装在侧面板214a外表面上与第一鼓风机221邻近的驱动电机230的电机轴231通过电机轴接受孔332。另外,一轴安装孔337贯穿第五板335下部。螺旋排灰器124的轴123a向燃烧室300内部延伸的自由端可旋转地插入轴安装孔337。
同时,火闸板310包括一固定板311、一上部容器312、一下部容器314和一排灰门316。固定板311呈园环形,并且固定板311上有一凹进处。呈喇叭形的火闸板板317?(fire gate plate)布置在该凹进处315。火闸板板317从上部向下部径向向内逐渐变细。火闸板板317的下端伸向上部容器312的下部。
上部容器312安装在固定板311的下端。鼓风入口318位于上部容器312的一侧。从第一鼓风机221延伸至燃烧室300内部的鼓风管223的一自由端插入鼓风入口318。一火孔319形成于上部容器312的下端。
下部容器314安装到上部容器312的下端内。为此目的,在下部容器314的上端有一伸出到下部容器314外部的一角形锁定突出部308锁定突出部308被安装进火孔319内。锁定突出部308内有一与火孔319相对的热空气排放孔309。在下部容器314的一侧有以一定角度倾斜的燃料添加孔304。螺旋给煤器123的一端插入燃料添加孔304内。
一轴插入孔303贯穿下部容器314,并与燃料添加304相对。螺旋给煤器123的轴123a经过轴插入孔303,并伸出到火闸板310的外部。轴123a的一自由端在火闸板310的外部与驱动电机230的电机轴231相连。一排出煤燃烧所产生的灰的排灰口305贯穿下部容器314的下端。排灰门316安装在排灰口下部,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排灰口305。
图6表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的装置在干燥农产品时热空气的流动示意图。在下面的描述中,方向的规定与图4和图5中的相同,前侧是指图的左侧,后侧是指图的右侧。
如图6所示,热风加热器200与干燥室500相邻布置。干燥室500具有一顶部框架510、一底部框架530和多个布置在顶部框架510和底部框架530之间的竖直框架520。一尿烷发泡板550安装在顶部框架510和竖直框架520的外表面。
在干燥室500的中部,一由镀锌铁制成的多孔板540横穿干燥室500水平布置。要被干燥的谷物,如大米或大麦,可被放置在多孔板540上。在干燥室500中,悬挂物固定件555被固定地安装到侧面板552的内表面。多个悬挂件554可滑动地布置在悬挂固定件555上。诸如烟叶这样的要被干燥的农产品(P)可用悬挂物件挂起来放置。
一前面板550a安装在与热风加热器200相邻的前竖直框架520a的外侧面。一热空气输入口502贯穿前竖直框架520a的下部和前面板550a的下部而形成。热空气输入口502与热风加热器200的下部腔室216相连通。热空气回风口501也贯穿前竖直框架520a的上部和前面板550a的上部。热空气回风口501与热风加热器200的上部腔室217相连通。烟气管590安装于前竖直框架520a和前面板550a的上部且与热空气回风口501相邻。一后面板550b与前面板550a相对,安装在后竖直框架520b的外侧面。一农产品装入门560安装在后竖直框架520b和后面板550b的中部。诸如烟叶这样的要干燥的农产品(P)通过农产品装入门560被装入干燥室500。
下面将对本发明该最佳实施例的农产品干燥器的运行情况作详细描述。
首先,农产品装入门560打开,诸如大米或大麦这样的谷物或诸如烟叶这样的农产品被加入干燥室500。
在谷物或农产品被全部装入干燥室500以后,煤被加入燃料添加部110的第一容器112。接着煤沿着加煤导向装置115下落,并通过加煤口116,然后堆积在螺旋给煤器123上。此时,如果驱动电机230从控制设备400接收到开始信号而开始工作,那么与驱动电机230机械连接的螺旋给煤器123也开始工作。这时,螺旋给煤器123将煤从第一容器112输送到燃烧室300内的火闸板310。如果螺旋给煤器123工作,通过第一链轮125、链条120和第二链轮126而与螺旋给煤器123相机械连接的螺旋排灰器124也开始工作。
将煤输送到火闸板310后,如果工人为点燃火闸板310内的煤而将着火的点火剂经由观察筒325加入到固定板311上,预先装入火闸板310的煤开始被点火剂点燃。随后,由于第一鼓风机221产生的强制鼓风,被点燃的煤开始燃烧。
煤在燃烧室300中燃烧所产生的灰经过火闸板310的排灰门316被排走,随后这些灰堆积在燃烧室300内的螺旋排灰器124上。然后,这些灰被螺旋排灰器124排到燃烧室300外,并被收集到集灰容器118内。
煤在燃烧室300中燃烧产生的烟气经过热交换器250被排到第二容器212的外部。换句话说,燃烧烟气从第二容器212经过导流板326和通孔324被排到第一烟气室251。接着通过烟气管256,燃烧烟气从第一烟气室251被引入第二烟气室252,随后烟气被排到第二容器212的外部。
同时,由于布置在燃烧室300上方的第二鼓风机1222的强制鼓风煤在燃烧室300内燃烧而产生的被加热的空气被引入干燥室500。即被加热的空气被强制地从燃烧室300送入第二容器212的内侧下部。接着热空气通过贯穿前竖直框架520a和前面板550a的热空气输入口502后被导入干燥室500。
在干燥室500中,热空气通过多孔板540后向上流动。此时,布置在多孔板540上的诸如大米或大麦等谷物被干燥。悬挂在悬挂件554上的诸如烟叶等农产品也被干燥。在干燥了干燥室500内的谷物或农产品之后,热空气通过贯穿前竖直框架520a和前面板550a的热空气回风口501后被引入第二容器212的上部腔室217。由于第二鼓风机222的强制鼓风,被引入上部腔室217的热空气又回到下部腔室216中,并在下部腔室216中反复地循环。
图7是本发明第二最佳实施例中的农产品干燥设备的透视图。
如图7所示,除了干燥室500a的外墙由砖580组成而不是由尿烷发泡板组成外,本发明第二最佳实施例的农产品干燥机100a与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农产品干燥机100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与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的农产品干燥机的组成部件相同的组成部件将不再描述。另外,与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将用同一附图标记。
农产品干燥机100a的干燥室500a具有一顶壁570、一侧壁572、一前壁574、一后壁576。此时,侧壁572、前壁574、后壁576由砖砌成。一热空气回风口(未示出)和一热空气输入口(未示出)分别贯穿于侧壁572的上部和下部而形成。一农产品装入门(未示出)也布置在后壁576的中部。
不再对本发明第二最佳实施例的农产品干燥机100a的干燥室500a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第一和第二最佳实施例中的农产品干燥机中,煤作为主要燃料被自动加入燃烧室,接着它们在燃烧室将被有效地燃烧,从而产生了热空气。热空气被引入与农产品干燥机的热风加热室相通的干燥室。此时,诸如大米或大麦等谷物或诸如烟叶等农产品将在干燥室中被有效地干燥。另外,煤燃烧产生的灰将被自动地排出燃烧室。
因此,与传统农产品干燥机相比,本发明的农产品干燥机能削减燃料购买费用和运行费用。因为本发明的农产品干燥机的结构简单,所以该农产品干燥机具有低的制造成本。另外该农产品干燥机比传统的农产品干燥机容易操作。
尽管本发明根据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特定的说明和展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不背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在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都将是有效的。

Claims (18)

1.一用煤作燃料的农产品干燥装置,包括:
燃料添加部(110),用来接收和临时储存从装置外部加入的煤;
热风加热器(200),包括一从所述燃料添加部(110)自动接收煤的燃烧室(300),一布置在所述燃烧室(300)内、用来燃烧煤的火闸板(310),一用来排出煤在燃烧室(300)内燃烧时产生的燃烧废气的热交换器(250),一将外部空气强制鼓入所述燃烧室(300)的第一鼓风机(221)和一将煤在所述燃烧室(300)中燃烧时所加热的空气强制循环的第二鼓风机(222);
通过引入由所述第二鼓风机(222)运行而循环的热空气来干燥农产品的干燥室(500),该干燥室(500)布置在与热风加热器(200)相邻的位置;
自动将煤从所述燃料添加部(110)输送到所述热风加热器(200)的所述火闸板(310)的螺旋给煤器(123),该螺旋给煤器(123)布置在所述燃料添加部(110)和所述火闸板(310)之间;
将煤在所述燃烧室(300)中燃烧时产生的灰从所述燃烧室(300)自动排出到所述燃料添加部(110)的螺旋排灰器(124);
驱动所述螺旋给煤器(123)和所述螺旋排灰器(124)的驱动电机(230);
控制设备(400),用于对所述火闸板(310)、所述第一鼓风机(221)、所述第二鼓风机(222)、所述螺旋给煤器(123)、所述螺旋排灰器(124)和所述驱动电机(230)的运行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添加部(110)包括一第一容器(112)和一支撑所述第一容器(112)的容器支撑装置(114),所述容器支撑装置(114)竖直布置在所述第一容器(112)的下部外侧与地面之间,一加煤导向装置(115)安装在所述第一容器(112)的下部内侧,所述加煤导向装置(115)从所述第一容器(112)的一竖直侧壁沿径向向中心延伸,从而使所述加煤导向装置(115)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112)的所述竖直侧壁成一定角度斜向下延伸,所述加煤导向装置(115)的一下端与安装在所述燃料添加部(110)内并与所述第一容器(112)的敞开的下部相通的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的径向外侧表面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一竖直侧壁的延伸壁位于所述第一容器(112)敞开的下部内,与加煤导向装置(115)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的径向外侧表面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此时所述侧壁延伸壁的下端与所述加煤导向装置(115)的下端相隔一预定距离以在其间形成一加煤口(1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风加热器(200)包括一形成一定空间的第二容器(212)所述第二容器(212)与所述燃料排出部相邻布置,并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一顶壁(570)、一第一侧壁(213)、一第二侧壁(214)和一底壁(204);一开孔贯穿所述顶壁(570)上的一侧,一排气管插入孔在与所述开孔邻近的位置贯穿所述顶壁(570)的另一侧;一观察筒插入孔贯穿于所述第一侧壁(213)的中部,一第二螺旋输送孔在所述观察筒插入孔的下方贯穿所述第一侧壁(213)的中部,一第五螺旋输送孔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孔的下方贯穿所述第一侧壁(213)的中部,在所述第二容器(212)上部内侧,一水平隔板在所述第一侧壁(213)和所述第二侧壁(214)之间延伸,从而所述第二容器(212)的内部空间被分成一上部腔室和一下部腔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闸板(310)和所述热交换器(250)布置在所述下部腔室中,所述热交换器(250)包括一第一烟气室(251)、一第二烟气室(252)、在所述第一烟气室(251)和第二烟气室(252)之间水平延伸的多根烟气管和一从所述第二烟气室(252)向上延伸并依次通过所述水平隔板、所述上部腔室和所述排气管插入孔的排气管,因此,所述排气管的上端伸出到所述第二容器(212)的外部,所述燃烧室(30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部容器、下部容器和燃烧室(300)支撑装置,所述上部容器具有一拱形体、一布置在所述拱形体前部的第一板和一布置在所述拱形体后部的第二板,所述下部容器具有一竖直第三板、一竖直第四板、一竖直第五板和一竖直第六板,所述第三板的上端焊接到所述拱形体的一下端部,所述第四板的上端焊接到所述拱形体的另一下端部,此时,所述第四板与所述第三板相对并竖直延伸,所述第五板布置在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之间的与所述燃烧室(300)的前表面相应的位置,所述第六板布置在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之间的与所述燃烧室(300)的后表面相应的位置,一贯穿所述第五板下端而形成的轴安装孔和一贯穿所述第六板中部而形成的第三螺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通过一贯穿所述容器支撑装置(114)中部的第一螺旋输送孔、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孔和所述第三螺旋输送孔,因此,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伸出到所述火闸板(310)内,此时,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以一定倾角从所述燃料添加部(110)向上延伸到所述火闸板(310)内,所述螺旋给煤器(123)布置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的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燃料添加部(110)内低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的位置,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通过在低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五螺孔的位置贯穿所述容器支撑装置(114)的中部而形成的第四螺孔,从而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水平延伸至所述燃烧室(300)的所述第六板,一第六螺孔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和所述第六板的交界处贯穿所述第六板而形成所述螺旋排灰器(124)布置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内,所述螺旋排灰器(124)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通过所述第六螺孔延伸进所述燃烧室(300),此时,所述螺旋排灰器(124)延伸进所述燃烧室(300)的端部可旋转地插入贯穿所述第五板而形成的所述轴安装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集灰容器布置在所述燃料添加部(110)中低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的一端部的位置,一落灰孔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集灰容器上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贯穿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的下部的径向部分而形成一落灰通道在所述落灰孔与所述集灰容器上部之间竖直延伸,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与所述集灰容器通过所述落灰孔和所述落灰通道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在所述燃料添加部(110)中布置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箱体(121)的一端的第一链轮(125),所述第一链轮(125)与所述螺旋给煤器(123)的轴通过与所述第一链轮(125)在同一轴线上的一辅助轴和一万向接头而机械相连一第二链轮在所述燃料添加部(110)中布置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箱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螺旋排灰器(124)的轴相连,一链条布置在所述第一链轮(125)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以使所述螺旋给煤器(123)和所述螺旋排灰器(124)彼此机械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螺旋旋转状叶片分别在所述螺旋给煤器(123)和所述螺旋排灰器(124)的轴上形成,当所述螺旋给煤器(123)和所述螺旋排灰器(124)工作时,所述螺旋给煤器(123)的螺旋旋转状叶片的转动方向和进给方向与螺旋排灰器(124)的螺旋旋转状叶片的转动方向和进给方向相反。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通孔贯穿所述上部容器的所述体拱形体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二烟气室(252)的下端相连通一导流板安装在所述拱形体上且低于所述通孔的位置,一观察筒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板的上侧,所述观察筒通过所述观察筒插入孔,所述观察筒插入孔贯穿所述第二容器(212)的第一侧壁(213),因此,所述观察筒的一自由端部伸出到所述第二容器(212)的外部,当工人将着火的点火剂投入所述观察筒时,预先装入所述火闸板(310)的煤可被点燃。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鼓风管接受孔贯穿所述第五板的中部,一电机轴接受孔在邻近所述鼓风管接受孔的位置贯穿第五板的中部,所述第一鼓风机(221)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214)外侧表面的中部,一鼓风管的一端部被固定在所述第一鼓风机(221)的内端部,所述鼓风管通过所述第二侧壁(214)和所述鼓风管接受孔,因此所述鼓风管的一自由端部伸入所述燃烧室(300)所述驱动电机(230)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214)外表面中部且邻近所述第一鼓风机(221),所述驱动电机(230)的一电机轴通过所述第二侧壁(214)和所述电机轴接受孔,以便所述电机轴的一自由端部延伸进所述燃烧室(30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闸板(310)包括一固定板、一上部容器、一下部容器和一排灰门,所述固定板的下部与所述上部容器的上部连接为一整体,一鼓风入口形成于所述上部容器的一侧,从所述第一鼓风机(221)延伸入所述燃烧室(300)的所述鼓风管的自由端部插入所述鼓风入口,所述下部容器安装进所述上部容器的一下端内,一燃料添加孔形成于所述下部容器的一侧并以一定倾角向上向内倾斜,一轴插入孔布置在下部容器的另一侧与所述燃料添加孔相对的位置,由所述第一容器(112)延伸进所述燃烧室(300)的所述螺旋给煤器(123)通过所述火闸板(310)的所述燃料添加孔和所述轴插入孔,并与所述电机轴相连,因此,所述驱动电机(230)所产生的驱动力被传输到所述螺旋给煤器(123)。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排灰口贯穿所述下部容器的下端部,排灰门安装在所述排灰口下部,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所述排灰口。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鼓风机(222)安装在所述水平隔板的上侧面,并布置在上部腔室内,所述第二鼓风机(222)与贯穿所述上壁而形成的所述开孔沿竖直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一吸入管布置在所述开孔内,并伸出到所述上壁的外部,所述吸入管绕成圆弧形,一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孔的湿度控制盖通过一铰链可枢轴转动地布置在所述上壁内表面上,所述铰链通过所述第二侧壁(214),以便所述铰链的一端伸向所述第二容器(212)的外部,一用来打开和关闭所述湿度控制盖的手柄安装在所述铰链的一端。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室(500)包括一顶部框架、一底部框架和多个布置在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之间的竖直框架,一尿烷发泡板安装在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竖直框架的外部侧面,一多孔板在所述干燥室(500)内横穿所述干燥室(500)的中部水平布置,在所述干燥室(500)内,悬挂物固定件被固定地安装到所述侧面板的一内表面,多个悬挂待干燥农产品的悬挂件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悬挂物固定件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前面板安装在与所述热风加热器(200)相邻的前竖直框架的外部侧面,一热空气回风口贯穿所述前竖直框架和前面板的上部而形成所述热空气回风口与所述热风加热器(200)的上部腔室相连通,一热空气输入口贯穿所述前竖直框架的下部和前面板的下部而形成所述热空气输入口与所述热风加热器(200)的下部腔室相连通,一烟气管安装于前竖直框架和前面板的上部的与所述热空气回风口相邻的位置,一后面板与所述前面板相对,安装在所述后竖直框架的外表面,一农产品装入门安装在所述后竖直框架和所述后面板的中部。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室(500)包括顶壁(570)和用砖砌成的侧壁、前壁、后壁,多孔板在所述干燥室(500)内横穿所述干燥室(500)的中部水平布置,在所述干燥室(500)内,悬挂物固定件被固定地安装到所述侧面板的一内表面,多个悬挂待干燥的农产品的悬挂件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悬挂物固定件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热空气回风口贯穿与所述热风加热器(200)相邻的所述前壁的上部而形成,所述热空气回风口与所述热风加热器(200)的上部腔室相连通,一热空气输入口贯穿所述前壁的下部而形成所述热空气输入口与所述热风加热器(200)的下部腔室相连通,一烟气管安装于前壁上且与所述热空气回风口相邻,一农产品装入门安装在所述后壁中部。
CNB001380427A 2000-12-31 2000-12-31 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20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380427A CN1193204C (zh) 2000-12-31 2000-12-31 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380427A CN1193204C (zh) 2000-12-31 2000-12-31 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2609A CN1362609A (zh) 2002-08-07
CN1193204C true CN1193204C (zh) 2005-03-16

Family

ID=4597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804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204C (zh) 2000-12-31 2000-12-31 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320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12343D0 (en) * 2015-07-15 2015-08-19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Co A heater for use in curing tobacco or for other similar processes
GB201702206D0 (en) 2017-02-10 2017-03-29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td Vapour provision system
CN106959000A (zh) * 2017-05-24 2017-07-18 尹国祥 一种颗粒物料表面干燥装置
GB201721477D0 (en) 2017-12-20 2018-01-31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td Electronic aerosol provision system
GB201721470D0 (en) 2017-12-20 2018-01-31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td Electronic aerosol provision system
DE102018110824B4 (de) * 2018-05-04 2022-02-10 Heraeus Noblelight Gmbh Verfahren zum Trocknen eines Substrats sowie Lufttrocknermodul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sowie Trocknersystem
CN109198713B (zh) * 2018-09-15 2021-05-14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进式烟草加工用烟叶烘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2609A (zh) 2002-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22437A (en) Catalytic firebox
CN1193204C (zh) 用煤作燃料来干燥农产品的设备
CN207505435U (zh) 一种具有稻谷烘干功能的收割机
CN101818892B (zh) 秸秆燃料飞燃炉
CN107014179A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烘干装置
CN102748754A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
CN103512332B (zh) 用于干燥粮食的小型烘干机
CN109695868B (zh) 真火壁炉
CN205690867U (zh) 一种便捷水稻烘干装置
JP3607636B2 (ja) 炭化炉
CN109915816A (zh) 生物质颗粒取暖炉
US4126119A (en) Heating device
CN211498363U (zh) 一种气热式沥青混合料加热料仓
CN113503552A (zh) 一种车载秸秆焚烧和粮食烘干装置
CN209763042U (zh) 一种真火壁炉
CN208606159U (zh) 烤房用生物质燃烧设备
KR102062304B1 (ko) 대량 구워짐이 가능한 자동 고구마 구이장치
CN202733884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
CN100493360C (zh) 烘箱装置
CN2303246Y (zh) 箱型干燥机
CN208042727U (zh) 一种农产品用干燥装置
CN110160078A (zh) 秸秆焚烧方法
CN208253557U (zh) 链条炉排式生物质锅炉
CN217329750U (zh) 一种生物质蒸汽锅炉
CN2472070Y (zh) 以农业废弃物为燃料的旋风燃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