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8261C - 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8261C
CN1188261C CN 01120690 CN01120690A CN1188261C CN 1188261 C CN1188261 C CN 1188261C CN 01120690 CN01120690 CN 01120690 CN 01120690 A CN01120690 A CN 01120690A CN 1188261 C CN1188261 C CN 118826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aterial
tank
mixture
artificial stone
s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206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98705A (zh
Inventor
方可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1206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8261C/zh
Publication of CN1398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8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82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826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Shaping Or Shaping Using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该方法将天然石材的砂粒置入不同的基材槽中,同时在各基材槽中注入个别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浆状基材,并在各基材槽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依设定比例将各基材槽中的混合物均匀地以一坨一坨的方式送入集料槽中混杂,且令其在集料槽中均匀分布形成混杂物料,再在集料槽中略加拌合,随即由集料槽中挤出到模具中进行挤压,再依不同基材施予硬化加工。该方法能制成具有自然纹路与特定色彩掺杂的人造石材。

Description

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制造重量轻、色泽美丽而接近自然岩石的石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石材一直是人类建筑史上最衷爱的一种基材。即使是混凝土在十八、九世纪被人们大量运用之后,石材仍不减其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天然的石材与外观呆板、生涩的混凝土相比,任何人都宁愿选择具自然风格的石材来作为建筑材料,故而在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外墙、石柱、石阶、地板等各处均可见到以天然石材作为装饰的实例。
然而由于石材的取得、加工、运输、安装等各项因素的限制,使得石材的运用成本高昂,甚至于使得一般建筑物均无法轻松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或装修的基材。因此大量的建筑物只能够以磁砖或类似的加工产品来取代,这显然是建筑业界及装修业的致命伤,当然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缺憾。
为了解决石材运用上的困境,有人开发出了取得容易、重量轻、施工便利且成本低廉的“人造石材”,以台湾专利第83110765号《人造石材及其制法》发明专利案来看,是一种由日本人发展出的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将10至70筛目的无机微细颗粒与100筛目或更小的无机非常微细颗粒所组成的无机混合物与树脂或树脂混合物混合制成人造石材,同时令其中的无机微细颗粒的全部重量的至少10%,在表面预先以经硬化的无机或有机物质予以被覆,其中该经硬化的无机或有机物质选自水玻璃或加有颜料的水玻璃或陶瓷用釉所成的组群。
前述的人造石材确实能够解决石材取材、切割加工、运输及组装等运用上的问题,但其制成的人造石材表面颜色单一,即如同一般的砂岩般没有颜色或花纹的变化,完全无法显现出自然界缤纷的色彩与迷人的线条动感。
另在台湾专利第88117730号《人造版岩或泥雕壁材》发明专利案中,则公开了另一种型式的人造版岩制造方法,它将壁材上层部以预先经烧磨细的天然石粉、陶土等素材掺混以防水剂,纤维,树脂类等混练成为浆料;下层部则由碎石等细粒调混以树脂类等结合剂搅拌成为浆料,先将碎石等浆料倒入于模具再注入以上层浆液,加压成型为表面具有版岩纹理或在其表面制作各种立体塑雕的图像坯体,经干燥后于低温下烧成底面部具有众多细粒粗糙面而表面有版岩肌理或立体泥雕的壁材。
该发明专利案中所提出的壁材要较前一日本申请人提出的人造石材更具进步性,因为其运用碎石及石粉的大小颗粒差异,而可在版岩表面展现出天然版岩的肌理或立体泥雕的造型,让该人造石材更接近天然石材的触感与视觉效果。
但就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前述二件专利案中所制成的成品均仅具有单一的色泽,或是以多种不同颜色石材料颗粒混合而均匀分布于人造石材表面,令其呈现均匀色彩的产品,也就是说它们可制成类似砂岩甚至于花岗岩类的人造石材,但依其制造方法绝对无法制成如同大理石般不同颜色自然掺杂的天然色泽纹理的人造石材,故而在建筑业界或装修业界仍无法取得具有多种颜色掺杂而能呈现自然色彩的人造石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制造出多种颜色掺杂而能呈现自然色彩的人造石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先将砂粒置入不同的基材槽中,且将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浆状基材分别注入不同的基材槽中,并在各基材槽中将投入的砂粒与基材充分搅拌混合,在各基材槽中形成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混合物,然后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将各基材槽中的混合物均匀的以一坨一坨的方式送入集料槽中混杂,且令其在集料槽中均匀分布形成混杂物料,再在集料槽中略加拌合,随即由集料槽中挤出到模具中进行挤压,制成具有基本造型的人造石材半成品,然后由模具中取出石材半成品待其硬化后,即制成具有天然纹路与特定色彩掺杂的人造石材成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的坨数相同,而各基材槽送入的每一坨的重量比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配重。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的每一坨混合物重量相同,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坨数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送入。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砂粒为石英砂或矿石砂或玻璃砂。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砂粒为石英砂、矿石砂、玻璃砂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浆状基材为树脂,在浆状树脂注入基材槽中时,将硬化剂一并混合入基材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浆状基材为环氧树脂。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浆状基材为聚合树脂。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浆状基材为水泥。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先将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陶土、陶浆置入不同的基材槽中,并在各基材槽中将投入的基材充分搅拌混合,在各基材槽中形成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混合物,然后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将各基材槽中的混合物一坨一坨的送入集料槽中混杂,且令其在集料槽中均匀分布形成混杂物料,再于集料槽中略加拌合,随即由集料槽中挤出到模具中进行挤压,制成具基本造型的人造石材半成品,然后将该半成品进行泡水、半干燥化、挤压三个步骤的均质化加工,接着再进行烘干及烧结的硬化步骤,即制成具有天然纹路与特定色彩掺杂的人造石材成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的坨数相同,而各基材槽送入的每一坨的重量比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配重。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的每一坨混合物重量相同,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坨数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送入。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泡水、半干燥化、挤压三个步骤的均质化加工可重复进行。
根据上述方案,该方法制造出来的石材具有重量轻、色泽美丽而接近自然岩石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以树脂或水泥为基材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以陶土、陶浆为基材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3是使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石材平面示意图。
图4是使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产品图一。
图5是使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产品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以树脂或水泥为基材的制造方法流程图。首先要进行备料作业,包括天然石材的砂粒及浆状基材,其中砂粒可为石英砂、矿石砂、玻璃砂等材质,而浆状基材则可为树脂[例如环氧树脂或聚合(Poly)树脂]或水泥,该浆状基材可适当的予以染色或选用具有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基材,其中树脂的染色为业界惯用的技术,不多加叙述。另外在以树脂为基材时,必须配合运用树脂的硬化剂;水泥的染色也已为相关业界所惯用,例如:其可以白水泥为基础,而在其中添加不同的颜料,而令其干涸后呈现红、黄、蓝、绿等颜色,在不加颜料时自然即呈现出白色的原色。
在备料完成后即将砂粒置入不同的基材槽中,同时在各基材槽中注入各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浆状基材,倘选择的基材为树脂,则将硬化剂一并混入基材槽中,并在各基材槽中将投入的砂粒与基材等物料充分搅拌混合,而可在各基材槽中形成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混合物,然后依设定比例将各基材槽中的混合物均匀地送入集料槽中混杂,且令其在集料槽中均匀分布形成混杂物料,再在集料槽中略加拌合,随即由集料槽中挤出到模具中进行挤压,即制成具有基本造型的人造石材半成品,然后由模具中取出石材半成品待其硬化后,即完成本发明的石材成品。
在上述的制造流程中,由于各基材槽中注入的浆状基材分别具有不同的颜色,故而在各基材槽中分别搅拌完成的混合物也具有特定的颜色,在将各基材槽中的混合物送入集料槽中时,可采用一坨一坨的方式,且依设定的比例送入。举例而言,假设欲制造的石材表面颜色分布比例大致上要具有60%的白色、30%的绿色及10%的深绿色,则在A基材槽中的混合物为白色,B基材槽中的混合物为绿色,C基材槽中的混合物为深绿色。在本发明的备料步骤完成后注入基材槽中时,即依该比例将不同重量比例的砂粒与基材盛入基材槽中进行搅拌,在混合物由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时,也依所需比例进行,其送入的方式可采用:
(1)、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的坨数相同,而A基材槽送入的每一坨为一单位重量的6倍重,而B基材槽送入的每一坨为一单位重量的3倍重,C基材槽送入的每一坨为一单位重量的1倍重;
(2)、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的每一坨混合物重量相同,而A基材槽每单位时间送入6坨,而B基材槽每单位时间送入3坨,C基材槽每单位时间送1坨。
上述二种送入方式所制成的石材花纹配置状态不同,操作人员可依需要作选择,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实施中也可将上述两种方式交互运用,如此也可获得所需比例的混杂物料,而获得不同的花纹配置效果。
各基材槽中的混合物在送入集料槽中后仅略加拌合以形成混杂物料,其主要要让各种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浆状或泥状混合物能够适当混杂,但不使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混合物调和成均一的色泽。这样在从集料槽中挤出混杂物料送至模具中时,来自不同基材槽而具有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混合物混杂成的混杂物料会因为在集料槽中的拌合以及挤出过程而令各种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混合物混杂在一起,且其各种颜色的混合物的交界处即使发生扭曲,也仍保有清晰的颜色分隔,接着在模具中压出石材的半成品,即形成具有天然色彩、纹路的人造石材。
接着即将模具中压制成型的石材再依不同基材施予硬化加工,如果所采用的基材为树脂,则可静置而待混入其中的硬化剂发挥效用而硬化;如果所采用的基材为水泥,则可静置或风干令其水泥硬化,即形成如图3中所示具有天然纹路与特定色彩掺杂的人造石材。
又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以陶土、陶浆为基材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在此过程中所采用的砂粒由陶土打碎而得,故而采用陶土、陶浆为基材时,在备料作业中即无需另行准备砂粒,只需准备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陶土、陶浆,当然,为了让制成的产品达到特殊的效果或调整陶土密度时,也可依需要准备砂粒而与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陶土、陶浆置入不同的基材槽中,且在基材槽中充分搅拌混合,而可在各基材槽中形成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混合物,然后依设定比例将各基材槽中的混合物一坨一坨的送入集料槽中混杂,且令其在集料槽中均匀分布形成混杂物料,再在集料槽中略加拌合,随即由集料槽中挤出送至模具中进行压制,即制成具有基本造型的人造石材半成品,此段制造流程与图1中所述相同,故不多加赘述。
待人造石材半成品由模具中取出后,由于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陶土密度不同,如果将其直接送入窑中烧结硬化,则必然会在颜色交界处发生龟裂,而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及合格率,故而必须先将该半成品进行均质化的加工流程,该均质化加工流程将半成品进行泡水、半干燥化、挤压三个步骤。如果所采用的陶土密度差异较大时,也可将该均质化加工流程重复进行到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陶土密度趋近均匀的程度,然后再进行烘干及烧结的硬化步骤,以完成整个人造石材的制造过程,如此即可制成以陶土、陶浆为基材制成具有天然纹路与特定色彩掺杂的人造石材。
接下来从图4的实施例图来看,是一种依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人造石材,其中包括了白色与灰色大区域、深灰色的单区域与黑色的点状区域,其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其白色与灰色的大区域呈涣散状交界,其主要是因为在基材槽中的混合物浆多砂少而略呈流质,故而在制成成品后其与其他颜色材料交界处呈渲染状的自然色彩,又其单区域的颜色则呈块状,其是在基材槽中以浆、砂各半的方式调制出界于半流质与半干燥的混合物,故而其在送入集料槽中时,采用一坨一坨的方式挤入集料槽中,在压制成石材状成品时,也会呈现出单区域的块状区域,另其中点状区域则是在基材槽中采浆少砂多的较干混合物,因此在混入集料槽中时,其仍会呈颗粒状散布于集料槽中,在制成石材成品时即会呈现出单一颜色的点状区域,其中各区域的分配比例是依各基材槽中注入集料槽内的混合物比例而定,故而可制成色泽比例均一的石材成品。
另在图5中为不同的实施例,其中可以看到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不同产品形态。

Claims (13)

1、一种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先将砂粒置入不同的基材槽中,且将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浆状基材分别注入不同的基材槽中,并在各基材槽中将投入的砂粒与基材充分搅拌混合,在各基材槽中形成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混合物,然后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将各基材槽中的混合物均匀的以一坨一坨的方式送入集料槽中混杂,且令其在集料槽中均匀分布形成混杂物料,再在集料槽中略加拌合,随即由集料槽中挤出到模具中进行挤压,制成具有基本造型的人造石材半成品,然后由模具中取出石材半成品待其硬化后,即制成具有天然纹路与特定色彩掺杂的人造石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的坨数相同,而各基材槽送入的每一坨的重量比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配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的每一坨混合物重量相同,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坨数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送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砂粒为石英砂或矿石砂或玻璃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砂粒为石英砂、矿石砂、玻璃砂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浆状基材为树脂,在浆状树脂注入基材槽中时,将硬化剂一并混合入基材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浆状基材为环氧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浆状基材为聚合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浆状基材为水泥。
10、一种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先将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陶土、陶浆置入不同的基材槽中,并在各基材槽中将投入的基材充分搅拌混合,在各基材槽中形成不同颜色及浓稠度的混合物,然后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将各基材槽中的混合物一坨一坨的送入集料槽中混杂,且令其在集料槽中均匀分布形成混杂物料,再在集料槽中略加拌合,随即由集料槽中挤出到模具中进行挤压,制成具有基本造型的人造石材半成品,然后将该半成品进行泡水、半干燥化、挤压三个步骤的均质化加工,接着再进行烘干及烧结的硬化步骤,即制成具有天然纹路与特定色彩掺杂的人造石材成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的坨数相同,而各基材槽送入的每一坨的重量比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配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的每一坨混合物重量相同,各基材槽送入集料槽中的混合物坨数依石材成品所需颜色比例送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泡水、半干燥化、挤压三个步骤的均质化加工可重复进行。
CN 01120690 2001-07-27 2001-07-27 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826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20690 CN1188261C (zh) 2001-07-27 2001-07-27 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20690 CN1188261C (zh) 2001-07-27 2001-07-27 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8705A CN1398705A (zh) 2003-02-26
CN1188261C true CN1188261C (zh) 2005-02-09

Family

ID=4664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2069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8261C (zh) 2001-07-27 2001-07-27 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826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1989C (zh) * 2003-11-17 2007-04-25 刘群海 一种仿抛光天然大理石的生产方法
US20110120349A1 (en) * 2009-11-24 2011-05-26 E. Khashoggi Industries, Llc Extruded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products having stone-like propert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5082337A (zh) * 2014-05-16 2015-11-25 上海斯米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仿真岫玉效果的玻化砖布料方法
CN104816374B (zh) * 2015-04-07 2017-12-19 湖北大红马建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装饰石材的生产工艺
CN106088510A (zh) * 2016-06-24 2016-11-09 陈志远 一种内嵌装饰物料的透明树脂板/块及其制作方法
TWI613348B (zh) * 2016-08-18 2018-02-01 Li Cheng Jin 家用品之石材紋樣模擬工法及依該工法所製成之家用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8705A (zh) 2003-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50105330A (ko) 각기 다른 매스의 층상으로 이루어진 석맥을 갖는 인조석 타일 및/또는 슬래브
CN1646281A (zh) 混合色混凝土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CN108058261A (zh) 一种pc仿石材砖的制作方法
CN1188261C (zh) 建筑装修用人造石材制造方法
CN1286180A (zh) 用于制造用作终饰建筑材料的陶瓷板的方法
WO2003050057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dalles de pierre de decoration anthropiques
KR101829391B1 (ko) 칼라 콘크리트 성형체의 제조방법
JP2005511361A5 (zh)
CN88105233A (zh) 陶瓷彩纹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78613B (zh) 复合色仿石产品、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系统
CN115231879B (zh) 一种可变色的无机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3030A (zh) 一种手工水泥花砖
CN110510936A (zh) 一种人造多孔火山岩石板及其制备方法
RU79887U1 (ru) Формованный элемент и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е 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изделие
CN1087276C (zh) 人造大理石的制造方法
CN1429696A (zh) 彩色路沿石及专用模具和制造方法
RU2080258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ногоцветной мрамороподобной плитки
RU115384U1 (ru) Формованное изделие с противоскользящей поверхностью
KR200321161Y1 (ko) 재활용 원료를 이용한 타일 일체형 경량 석재 블럭
CN1274627C (zh) 水泥彩瓦及其制造方法
TW475023B (en) Manufacture method of artificial rock slab used in building finish
JPH0375282A (ja) 透水性を有する窯業製品の装飾技法
CN1609035A (zh) 彩色合成石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JPH07195325A (ja) 粉粒体重合層による模様入り成形体の成形方法
WO1999025662A1 (fr) Plaque de ceramique marbre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