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7752A - 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 - Google Patents
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7752A CN1187752A CN97125989A CN97125989A CN1187752A CN 1187752 A CN1187752 A CN 1187752A CN 97125989 A CN97125989 A CN 97125989A CN 97125989 A CN97125989 A CN 97125989A CN 1187752 A CN1187752 A CN 11877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conductor
- mainboard
- clamping part
- terminal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在无需较高的装配精度,且不用导电橡胶的情况下,以非焊接的方式使电路板的表面上的电极与端子部件实现电连接。端接组件由端子部件(29)和螺旋弹簧(30)构成,该端子部件包括夹持连接导体(59,65)的端部的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29A,29B),该螺旋弹簧夹持于端子部件(29)与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该螺旋弹簧设置成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连接导体(90)的周围,并且压缩于接触电极和第1导体夹持部之间。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具有无需焊料而可实现连接的端子连接结构的电子部件。
受氟里昂气体使用限制的影响,在各种电子部件中,人们要求在不采用焊料的情况下将端子导体或引线等与电路板上的连接电极连接。同样对于下述的称为聚焦组件的高压变阻器,也有上述的要求,该高压变阻器用于调整阴极射线管等聚焦电压或屏栅电压等。
在US4471339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压变阻器,它包括下述的端子连接结构,该结构采用包括在其一端插入有连接导体,即连接端子的环形部的螺旋弹簧状的端子部件,将连接电极和连接端子以无需焊料的方式进行连接。在上述公知的端子部件中,由于连接端子不能牢固保持,从而会产生连接端子很容易相对端子部件拔出的问题。此外,在连接端子和端子部件之间很容易产生接触不良。还有,在上述结构中,在将电路板接纳于绝缘外壳内部之前,必须将连接端子和连接电极连接。为此,在连接导体采用较长的引线的场合,会产生下述问题,即该较长的引线会对高压变阻器的装配造成困难。特别是,在将具有该端子连接结构的高压变阻器与回扫变压器进行装配的场合,在对回扫变压器中的模树脂通过加热进行硬化处理时,要将具有较长的引线的高压变阻器放入加热炉中。于是,由于较长的引线会对操作造成麻烦,这样必须确保将较长的引线放入加热炉中的空间,从而会产生制造效率较低的问题。
此外,在本申请人所持有的US5546280号专利(JP特愿平6-318669号文献)中公开了两种端子连接结构,这两种端子连接结构可在无需焊料的情况下将引线中的芯线与电路板上的连接电极连接。该文献中的图9表示了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采用下述的端接组件,该端接组件由具有保持引线中的芯线的导体夹持部的端子部件和导电橡胶组成。上述导电橡胶用作以无需焊料的方式将设置于电路板1的表面上的连接电极和端子部件连接的连接部件。在该结构中,由于必须采用价格较高的导电橡胶,从而电气部件,或高压变阻器等高压电气部件的价格较高。另外,由于导电橡胶是以将较长的线状的导电橡胶切断的方式来使用,故所采用的导电橡胶的长度会产生误差,另外在设置有具有较强的弹性力的,多个端接组件的场合,由于上述导电橡胶的长度的误差和较强的弹性力的原因,从而在电路板发生倾斜的状态对电气部件进行装配。由此,会产生很难进行装配作业的问题。
再有,US554628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下述端子部件进行连接的结构,该端子部件成整体设置有导体夹持部和具有弹性的接触端子部。在该端子部件中,具有弹性的接触端子部以无需焊接方式将导体夹持部和电路板进行连接。此外,US5546280号专利还描述了一种结构,该结构完全以非焊接方式将电路板上的多个电极与和其相连接的多个连接导体连接。再有,US5508678号专利(JP特愿平6-67099号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压变阻器,该高压变阻器采用整体式端子部件,并且采用盖部件将绝缘外壳中的主板接纳室覆盖。
还有,本申请人所持有的US5546280号专利和US5508678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端子部件,该端子部件具有用于夹持连接导体的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包括在对连接导体施加拉拔力时嵌入连接导体的端部中的多个外缘部分。
如果早先本申请人所提出的,导体夹持部与接触端子部成整体连接的端子部件的部件数量较少,在自动装配时装配的精度较高时,则会获得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在仅仅通过手工操作将该整体式端子部件装入绝缘外壳内的场合,由于装配精度降低,端子部件还要在倾斜状态下进行装配。在此场合,具有弹性的接触端子部与电路板上的电极之间的接触压力降低,也会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尽管其发生次数较少。
另外,在其中的导体夹持部上设置有在对连接导体施加拉拔力时会嵌入连接导体的端部中的多个外缘部分的已有的端子部件中,在连接导体夹持于导体夹持部上的场合,如果仅仅施加拉拔力,则尤其不会产生问题。但是,在反复对连接导体施加下述的旋转力,该旋转力可以以连接导体的中心线为中心使连接导体产生旋转,或连接导体的较细的场A,在碰到最差的条件时,上述外缘部分会将连接导体切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该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可在无需高装配精度,另外不采用导电橡胶的情况下,以非焊接的方式使设置于电路板的表面上的电极与端子部件实现电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该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可以非焊接方式,采用1个端子部件,将从绝缘外壳外侧和电路板外侧插入的两种连接导体与1个电极连接。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在该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中,在对从绝缘外壳外侧插入的连接导体施加旋转力的场合,导体夹持部不会将连接导体切断。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该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可确实地使端子部件与设置于电路板的表面上的电极相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变阻器,该高压变阻器可在不要求高装配精度的情况下,简单地进行装配。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变阻器,该高压变阻器完全无需焊料,另外不要求高装配精度。
本发明涉及下述电气部件的改进,这些电气部件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的表面具有包括接触电极的电路图形;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包括一面开口的主板接纳室;端接组件,该端接组件设置于电路板与围绕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电路板按照使上述表面朝向内部的方式设置于绝缘外壳中的主板接纳室中。本发明所采用的端接组件由端子部件和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与端子部件嵌合部相嵌合,该端子部件嵌合部形成于围绕绝缘外壳中的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上,另外导体夹持部夹持插入主板接纳室中的连接导体的端部,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端子部件与电路板中的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另外,上述导电接触部件采用下述的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是导线将加工成螺旋形状而形成的。该螺旋弹簧按照压缩于接触电极与端子部件或导体夹持部之间的方式设置。
可对螺旋弹簧的弹力进行精确和自由地设定,从而可简单地获得小于导电橡胶的所需要的弹性力或弹力。此外,即使在螺旋弹簧或端子部件于产生一定程度的倾斜的状态下进行装配的情况下,在朝向积蓄能量的方向对螺旋弹簧进行压缩的过程中,可将上述倾斜作为螺旋弹簧的变形吸收。于是,即使在装配精度较低的情况下,仍可确实地使端子部件与电路板上的电极实现电连接。
此外,本发明还适合用于下述的电气部件,该电气部件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中开设有可从其内面插入第1连接导体的通孔,该电路板的表面具有包括在靠近上述通孔的开口处形成的接触电极的电路图形;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包括其一面开口的主板接纳室,以及连接导体导向部,该连接导体导向部形成于围绕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并且可从外侧将第2连接导体的端部导入主板接纳室内部;端接组件,该端接组件设置于上述电路板与围绕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电路板按照使上述表面朝向内部的方式设置于绝缘外壳中的主板接纳室中。在此场合所采用的端接组件也可与前述的端接组件相同。但是,在此场合,上述端子部件采用下述的形式,即包括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该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分别夹持通过形成于电路板中的上述通孔而插入上述主板接纳室内的上述第1连接导体的端部,以及从上述连接导体导向部插入上述主板接纳室中的上述第2连接导体的端部。此外,作为夹持于上述端子部件中的第1导体夹持部与上述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的导电接触部件,并采用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形成的螺旋弹簧。还有,上述螺旋弹簧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上述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第1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压缩于接触电极和第1导体夹持部之间。如果按照上述方式,可以非焊接的方式,采用1个端子部件,将从绝缘外壳的外侧与电路板的外侧插入的第1和第2连接导体与1个电极连接。
此外,本发明还可用于使从电路板内面插入主板接纳室中的连接导体与电路板上的接触电极之间实现电连接。此场合所采用的端接组件也可由下述的端子部件和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夹持通过形成于电路板中的通孔而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连接导体的端部,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端子部件中的导体夹持部与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此外,该导电接触部件采用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的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上述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压缩于接触电极和导体夹持部之间。
为了很容易地将螺旋弹簧装入绝缘外壳中,另外很容易地实现装配,最好包括下述的螺旋弹簧接纳部,该螺旋弹簧接纳部接纳处于压缩于端子部件嵌合部中的状态的螺旋弹簧的至少一部分。压缩前的螺旋弹簧的一部分(一端)还接纳于该螺旋弹簧接纳部中。于是,在进行装配时,可将螺旋弹簧的一端插入螺旋弹簧接纳部中。此外,在将电路板插入绝缘外壳中,对螺旋弹簧进行压缩的过程中,由于螺旋弹簧的大部分或全部压缩并接纳于螺旋弹簧接纳部中,这样可获得在不必担心的情况下对螺旋弹簧的状态进行装配作业的优点。
端子部件最好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无论导体连接部为1个还是2个,都可由1块导电金属板进行加工形成。于是,在导体夹持部设置有当对连接导体施加旋转力时会嵌入连接导体中的多个外缘部分。这样的导体保持部的结构的一个实例在US5546280号专利与US5508678号专利中也进行了描述。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所描述的端子部件中,在导体夹持部夹持连接导体的场合,如果仅仅施加拉拔力,则并不会产生什么的问题。但是,在反复对连接导体施加下述的旋转力,该旋转力可以以连接导体的中心线为中心使连接导体产生旋转,或连接导体较细的场合,在碰到最差的条件时,外缘部分会将连接导体切断。为了防止上述的不利情况,至少必须对用于夹持可施加旋转力的连接导体的导体夹持部中的外缘部分的形状进行研究。于是按照本发明,使嵌入连接导体的端部中的多个外缘部分呈朝向前端突出的弯曲形状。此外,在具有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的端子部件的场合,至少要使第2导体夹持部中的多个外缘部分呈朝向前端突出的弯曲状。当外缘部分的形状按照上述方式弯曲时,由于该外缘部分没有锐角部,这样不会简单地将连接导体切断。作为理想方式,最好该外缘部分呈圆弧状弯曲。
此外,本发明可适合用于高压变阻器。在此场合,相对于输入电极,接地电极,聚焦电压输出电极,屏栅电压输出电极中的任何一个,也可设置采用上述端接组件的连接结构。当全部的电极设置有采用上述的端接组件的连接结构时,对连接导体来说,可实现完全非焊接的连接。
在将本发明具体应用于高压变阻器的场合,比如可采用下述方式。在电路板的表面设置输入电极、接地电极、1个以上的聚焦电压输出电极及屏栅电压输出电极、可变电阻电路图形。此外在电路板中,在电压输出电极的中间部分别形成有下述的通孔,供输入用连接导体、接地用连接导体和1个以上的电容器连接用的连接导体插入该通孔中。此外,在绝缘外壳中设置有接纳电路板的,其一端开口的主板接纳室。在由绝缘树脂形成的绝缘外壳中设置有下述的多个连接导体导向部,该多个连接导体导向部形成于围绕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上,它们将1个以上的聚焦电压输出用连接导体与屏栅电压电压输出用连接导体的端部从外侧导入基本接纳室内部。此外,还设置有滑动件,该滑动件设置于位于电路板中的表面与围绕上述绝缘外壳中的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的空间内,并且可从绝缘外壳的外侧进行操作。另外,还设置有由绝缘树脂形成的盖部件,该盖部件在其表面部朝向电路板的内面的状态下将上述接纳室的开口盖住,并且具有可使输入用连接导体、接地用连接导体、1个以上的电容器连接用连接导体穿过的多个通孔。再有还设置有多个端接组件,该多个端接组件分别设置于电路板中的输入电极、接地电极、1个以上的聚焦电压输出电极和屏栅电压输出电极与围绕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
上述多个端接组件分别与形成于围绕绝缘外壳中的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上的多个端子嵌合部相嵌合。此外,对应于与电容器连接的聚焦电压输出电极设置的端接组件由第1端子部件和第1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第1端子部件包括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该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分别通过电路板中的通孔而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电容器连接用连接导体的端部,以及从连接导体导向部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聚焦电压输出用连接导体的端部,第1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端子部件中的第1导体夹持部与电路板中的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第1导电接触部件采用通过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而形成的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按照下述方式设置,上述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电容器连接用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压缩于聚焦电压输出电极和上述第1导体夹持部之间。在输出2个聚焦电压的,所谓的双聚焦型高压变阻器中,在电容器分别与2个聚焦电压输出电极连接的场A,在每个输出电极中设置有与前面所述的相同的端接组件。
对应于屏栅电压输出电极而设置的端接组件由第2端子部件和第2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第2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夹持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屏栅电压输出用连接导体的端部,第2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上述第2端子部件与电路板中的表面上的屏栅电压输出电极之间。第2导电接触部件也采用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的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按照压缩于屏栅电压输出电极与第2端子部件之间的方式设置。
对应于接地电极而设置的端接组件由第3端子部件和第3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第3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夹持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接地用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第3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第3端子部件中的导体夹持部与电路板中的表面上的接地电极之间。上述第3导电接触部件也采用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的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上述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接地用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压缩于接地电极与导体夹持部之间的方式设置。
此外,对应于输入电极而设置的端接组件由第4端子部件和第4导电接触部件构成,上述第4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夹持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输入用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第4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第4端子部件中的导体夹持部与上述电路板中的表面上的输入电极之间。上述第4导电接触部件也采用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的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按照下述方式设置,上述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输入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压缩于输入用电极和导体夹持部之间。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第1~第4端子部件采用相同的形状,另外第1~第4导电接触部件采用相同形状的螺旋弹簧,则可减少部件的种类,可大幅度地降低制品的价格。
此外,当在盖部件的内面上成整体设置有用于夹持电容器的多个夹持片,则可很容易地固定和保持电容器。
图1(A)为本实施例中的高压变阻器的平面图,图1(B)为绝缘外壳的底面图,图1(C)为沿图1(A)中的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电路板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3(A)和(B)为端子部件嵌合部周围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和放大平面图;
图4(A)~(D)分别为端子部件的右侧面图,平面图,正面图和底面图;
图5为聚焦电压输出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6为输入电极部的结构剖面图;
图7为屏栅电压输出部的结构剖面图;
下面根据附图对适合用于本发明的高压变阻器的一个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该高压变阻器用于调整阴极射线管(CRT)的聚焦电压和屏栅电压,一般称其为聚焦组件。图1(A)为本实施例的高压变阻器的平面图,图1(B)为绝缘外壳的底面图,图1(C)为沿图1(A)的剖面示意图。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C)中添加有电容器保持结构。此外,图2为电路板的表面示意图。在这些附图中,标号1表示由ノリル(商标)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酯树脂等绝缘树脂成整体形成的绝缘外壳,标号3表示陶瓷制电路板,其上形成有包括输入电极E1、聚焦电压输出电极E2、屏栅电压输出电极E3、接地电极E4、聚焦电压调整用电阻体R1、屏栅电压调整用电阻体R2和其它电阻体的可变电阻电路图形。在该电路板3上分别形成有通孔H1~H3,输入用连接导体61(参照图6),接地用连接导体和电容器连接用连接导体59分别插入上述的通孔H1~H3中,该通孔H1~H3分别位于输入电极E1、接地电极E4、与电容器连接的聚焦电压输出电极E2的中间部。
如图1(B)所示的具体结构,绝缘外壳1呈底面开口的形状,其内部包括主板接纳室5、固定电阻器接纳室6、电容器接纳室7。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电阻器接纳室6和电容器接纳室7相互连通。绝缘外壳1在主板接纳室5的周围包括由闭环状的内侧壁9和外侧壁11构成的双层外缘壁。在内侧壁9和外侧壁11之间形成有环状嵌合用槽13,该槽13的外部形状呈矩形。在构成外侧壁11的壁部中,沿电容器接纳室7延伸的壁部11a构成用于将主板接纳室5和电容器接纳室7之间分开的隔壁。在内侧壁9的内侧设置有构成用于支承电路板3的主板支承肋的肋15。电路板3夹持于该肋15和后面将要描述的盖部件51中的主板接触肋之间。此外,在盖部件51上未设置主板接触肋的场合,也可通过硅酮树脂系或环氧树脂系等粘接剂将电路板3粘接于上述盖部件51上。在绝缘外壳1的开口部处按照将该开口部中的除了一条边以外的其余部分包围住的方式形成有开口侧外缘壁17。该外缘壁17与设置于图中未示出的回扫变压器的外壳上的嵌合槽相嵌合。
在绝缘外壳1中的围绕主板接纳室5的内壁中形成有4个端子部件嵌合部19、21、23及25。在该端子部件嵌合部19和21中分别嵌合有与聚焦电压输出电极E2对应设置的端子部件29[参照图1(C)和图4],以及与屏栅电压输出电极E3对应设置的端子部件29[参照图1(C)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端子部件嵌合部19、21、23及25均与具有相同形状的端子部件29相嵌合。此外,按照后面所描述的方式,端子部件嵌合部19、21、23及25的开口侧包括接纳螺旋弹簧30的螺旋弹簧接纳部19A、21A、23A及25A。
与端子部件嵌合部19~25相对应,在绝缘外壳1的顶面上设置有4个突出部31~37[图1(A)]。突出部31和33构成用于插入插头端子或引线等连接导体的连接导体插入部,在这些突出部31和33中形成有通孔39和41。在绝缘外壳1中的围绕主板接纳室5的壁,即内壁面与电路板3[图1(C)]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接纳2个滑动件的空间。在图1(A)中,标号43和45表示下述的操作轴,它以可旋转的方式穿过绝缘外壳1中的顶面,并从绝缘外壳1的外部对滑动件进行操作。
如图1(B)所示,在固定电阻器接纳室6中设置有所谓的泄放电阻47。该泄放电阻47夹持于直立设置于固定电阻器接纳室内部的2个夹持部49、50之间。
端子部件嵌合部19、21、23及25的结构基本相同,另外与它们相嵌合的端子部件29也采用相同的结构。图4(A)~(D)分别表示端子部件29中的右侧面图,平面图,正面图和底面图。端子部件29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将冲压成规定形状的不锈钢板或青铜等导电金属板弯折成L形,从而可在不需焊料的情况下将连接导体连接。上述导电金属板最好为经过弯曲加工而具有一定弹性的板,比如可采用其厚度在0.1~0.4mm范围的SUS301的不锈钢板,或其厚度在0.2~0.5mm范围的青铜等材料。端子部件29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第1导体夹持部29A和第2导体夹持部29B基本处于垂直交叉的位置关系。
第1导体夹持部29A具有板状部29a。该板状部29a由其外部形状基本呈圆形14的圆板部29b和连接部29c构成,在圆板部29b上以从其中心呈放射状的方式形成有4条缝隙S1~S4。在相邻的2条缝隙之间,形成有4个呈三角形的分隔片或外缘部分29d~29g,它们分别嵌入所插入的连接导体的外缘部中。这些外缘部分29d~29g朝向插入连接导体的插入方向倾斜。由于上述外缘部分29d~29g在前端,即中心侧的端部,具有圆弧状的凹部,这样当对所插入的连接导体施加拉拔力时,上述凹部会很容易更深地嵌入连接导体的外缘部中。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连接导体拔出。
此外,第2导体夹持部29B具有板状部29h。该板状部29h由其外部形状基本呈矩形状的矩形部29i和连接部29j构成。在矩形部29i上,通过冲压形成有4个分隔片,即外缘部分29k~29n。这些外缘部分29k~29n朝向插入连接导体的插入方向倾斜。上述外缘部分29k~29n是按照下述方式确定的,该方式为:在对连接导体施加旋转力时不会切断连接导体。具体来说,上述这些外缘部分29k~29n全部呈朝向前端突出的弯曲形状。该弯曲形状最好为呈朝向前端突出弯曲的圆弧状。在上述的外缘部分29d~29g中,其前端形成有2个锐角部,而在外缘部分29k~29n中没有上述的锐角部。因此,在通过外缘部分29k~29n夹持连接导体的状态,在以其中心线为中心使连接导体旋转的场合,这些外缘部分29k~29n不会简单地将连接导体切断。此外,即使在上述外缘部分29k~29n发生弯曲的情况下,由于在沿厚度方向的两端形成角部,这样当对连接导体施加拉拔力时,上述外缘部分29k~29n很容易嵌入连接导体的外缘部。
由于端子部件嵌合部19、21、23及25的结构基本相同,故根据图3(A)和图3(B)所示的端子部件嵌合部19周围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和放大平面图,简单地对端子部件嵌合部19的结构进行说明。端子部件嵌合部19由螺旋弹簧接纳部19A、端子部件接纳部19B、连接导体插入部19C构成。螺旋弹簧接纳部19A具有内壁面,该内壁面基本呈带局部缺口的圆筒状。端子部件接纳部19B由部分19B1和部分19B2构成,在上述部分19B1中插入有端子部件29中的第2导体夹持部29B的板状部29h,在上述部分19B2中插入有第1导体夹持部29A的板状部29a。在螺旋弹簧接纳部19A的边界部分形成有支承用台阶部19B21,用于支承端子部件29中的第1导体夹持部29A的圆板部29b的外缘部。连接导体插入部19C具有可插入2个连接导体的相应形状和尺寸。此外,在端子部件嵌合部19中的连接导体嵌入部19C中开设有位于通孔39的前端的小孔39a。
如图1(C)所示,主板接纳室5采用与绝缘外壳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盖部件51盖住。在该盖部件51的表面形成有图中未示出的,与电路板相接触的主板接触肋。此外,US5508678号专利文献中的图7对上述的主板接触肋进行了具体描述。该盖部件51的内面具有凹部53,在该凹部53的内部接纳与聚焦电压输出电极E2实现电连接的电容器C的局部。虽然按照本来的剖面图,在图1(C)中未示出电容器C,但是为了便于说明,该图示出了电容器C和电容器夹持片54、54。电容器夹持片54、54与盖部件51成整体成形。盖部件51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在其表面朝向可变电阻电路板3的内面的状态下将主板接纳室5的开口盖住。借助由嵌合用外缘壁55和嵌合用槽13构成的嵌合结构,可阻止模塑绝缘树脂浸入主板接纳室5中。此外,虽然也可仅仅通过嵌合结构将盖部件51固定于绝缘外壳1上,但是也可在两者之间涂敷粘接剂。
在盖部件51上形成有插入电容器连接用导体59的通孔51a,如图1(C)和图5所示,另外还形成有在图6中以示意方式表示的,插入输入用连接导体(或按地用连接导体)61的通孔51b。
图5为聚焦电压输出部的放大剖面图。标号63表示聚焦电压输出用绝缘包覆引线,其芯线65构成聚焦电压输出用连接导体。电容器连接用导体(第1连接导体)的端部通过端子部件29的第1导体夹持部29A夹持,引线63的芯线65的端部通过第2导体夹持部29B夹持。端接组件由端子部件29和螺旋弹簧30构成,导电接触部件由螺旋弹簧30构成。螺旋弹簧30是对导线按照螺旋形状进行加工形成的。该螺旋弹簧30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导线以螺旋形状围绕电容器连接用连接导体59的周围,并且它压缩于聚焦电压输出电极E2和端子部件29中的第1导体夹持部29A之间。
另外,图6为图1(C)中未示出的,输入部的放大剖面图。输入部的端接组件也由端子部件29和螺旋弹簧30构成。螺旋弹簧30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导线以螺旋形状围绕输入用连接导体61的周围,并且其压缩于输入电极E1和端子部件29中的第1导体夹持部29A之间。此外,接地部的结构也基本与图6中的输入部的结构相同。但是螺旋弹簧30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导线以螺旋形状围绕接地用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它压缩于接地电极E4和第1导体夹持部29A之间。
图7表示屏栅电压输出部的结构。标号67表示屏栅电压输出用绝缘包覆引线,其芯线69构成屏栅电压输出用连接导体。端子部件29中的第1导体夹持部29A仅仅单独与螺旋弹簧30相接触。此外,引线67中的芯线69的端部通过第2导体夹持部29B夹持。同样在该结构中,端接组件由端子部件29和螺旋弹簧30构成。此外,在该结构中,螺旋弹簧30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它压缩于屏栅电压输出电极E3和端子部件29中的第1导体夹持部29A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下述的端接组件,该端接组件可相对全部的电极,在无需焊料的情况下使连接导体和电极之间实现电连接。因此,可实现完全的非焊料的连接。此外,根据本发明所适用的场合,为了在不必对与全部的电极相对的连接导体进行非焊接连接的情况下,仅对与1个电极相对的连接导体进行非焊接的连接时,也可采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端接组件。
还有,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端子部件中,第1导体夹持部29A和第2导体夹持部29B的夹持结构是不同的,但是显然也可使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两者中的夹持部与第2导体夹持部的夹持结构相同。
可对本发明所采用的螺旋弹簧的弹力进行精确自由地设定,从而可简单地获得具有小于导电橡胶的所希望的弹性力。此外,即使在螺旋弹簧或端子部件在一定的倾斜状态下进行装配的情况下,在将螺旋弹簧朝向积蓄能量的方向压缩的过程中,上述倾斜可作为螺旋弹簧的变形而吸收。因此按照本发明,即使在装配精度多少有所下降的情况下,端子部件与电路板上的电极之间仍可确实进行电接触。
Claims (12)
1.一种电气部件,它包括:
电路板,该电路板的表面具有包括接触电极的电路图形;
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包括其一面开口的主板接纳室;
端接组件,该端接组件设置于上述电路板与围绕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上述电路板按照使上述表面朝向内部的方式设置于绝缘外壳中的上述主板接纳室中;
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接组件由端子部件和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与端子部件嵌合部相嵌合,该端子部件嵌合部形成于围绕上述绝缘外壳中的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上,另外上述导体夹持部夹持插入上述主板接纳室中的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上述端子部件与上述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
上述导电接触部件由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是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形成的;
上述螺旋弹簧按照压缩于上述接触电极和上述端子部件之间的方式设置。
2.一种电气部件,它包括:
电路板,该电路板的表面具有包括接触电极的电路图形;
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包括其一面开口的主板接纳室;
端接组件,该端接组件设置于上述电路板与围绕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上述电路板按照使上述表面朝向内部的方式设置于绝缘外壳中的上述主板接纳室中;
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接组件由端子部件和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与端子部件嵌合部相嵌合,该端子部件嵌合部形成于围绕上述绝缘外壳中的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上,另外上述导体夹持部夹持插入上述主板接纳室中的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上述端子部件与上述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
上述导电接触部件由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是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形成的;
上述螺旋弹簧按照压缩于上述接触电极和上述导体夹持部之间的方式设置。
3.一种电气部件,它包括:
电路板,该电路板中开设有可从其内面插入第1连接导体的通孔,该电路板的表面具有包括在靠近上述通孔的开口处形成的接触电极的电路图形;
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包括其一面开口的主板接纳室,以及连接导体导向部,该连接导体导向部形成于围绕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并且可上述从外侧将第2连接导体的端部导入上述主板接纳室内部;
端接组件,该端接组件设置于上述电路板与围绕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上述电路板按照使上述表面朝向内部的方式设置于绝缘外壳中的上述主板接纳室中;
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接组件由端子部件和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端子部件包括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该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与端子部件嵌合部相嵌合,该端子部件嵌合部形成于围绕上述绝缘外壳中的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上,另外上述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分别夹持通过上述通孔而插入上述主板接纳室内的上述第1连接导体的端部,以及从上述连接导体导向部而插入上述主板接纳室中的上述第2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上述端子部件中的上述第1导体夹持部与上述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
上述导电接触部件由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是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形成的;
上述螺旋弹簧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上述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上述第1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压缩于上述接触电极和上述第1导体夹持部之间。
4.一种电气部件,它包括:
电路板,该电路板中开设有可从其内面插入连接导体的通孔,该电路板的表面具有包括在靠近上述通孔的开口处形成的接触电极的电路图形;
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包括其一面开口的主板接纳室
端接组件,该端接组件设置于上述电路板与围绕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上述电路板按照使上述表面朝向内部的方式设置于绝缘外壳中的上述主板接纳室中;
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接组件由端子部件和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与端子部件嵌合部相嵌合,该端子部件嵌合部形成于围绕上述绝缘外壳中的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上,另外上述导体夹持部夹持通过上述通孔而插入上述主板接纳室内的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上述端子部件中的导体夹持部与上述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
上述导电接触部件由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是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形成的;
上述螺旋弹簧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上述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上述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压缩于上述接触电极和上述导体夹持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部件嵌合部包括螺旋弹簧接纳部,该螺旋弹簧接纳部接纳处于压缩状态的上述螺旋弹簧中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部件是对一块导电金属板进行加工形成的;
上述导体夹持部包括当对上述连接导体施加旋转力时会嵌入上述连接导体的上述端部中的多个外缘部分;
用于夹持施加有旋转力的上述连接导体的上述导体夹持部中的多个外缘部分按照不切断上述连接导体的方式,设定为在沿围绕上述连接导体的方向不具有尖锐角部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部件是对一块导电金属板进行加工形成的;
上述导体夹持部包括当对上述连接导体施加拉拔力时会嵌入上述连接导体的上述端部中的多个外缘部分;
用于夹持施加有旋转力的上述连接导体的上述导体夹持部中的多个外缘部分的形状呈具有朝向前端突出的弯曲状,上述外缘部分中的呈突出弯曲的形状为圆弧形。
8.一种高压变阻器,它包括:
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包括接触电极的多个电极与可变电阻电路图形;
由绝缘树脂形成的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设有接纳有上述电路板的,一端开口的主板接纳室;
1个以上的滑动件,该滑动件设置于位于上述电路板的表面与围绕上述绝缘外壳中的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的空间内,并且可从上述绝缘外壳的外侧进行操作;
端接组件,该端接组件设置于上述电路板与围绕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上述电路板按照使上述表面朝向内部的方式设置于绝缘外壳中的上述主板接纳室中;
其特征在于上述端接组件由端子部件和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与端子部件嵌合部相嵌合,该端子部件嵌合部形成于围绕上述绝缘外壳中的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上,另外上述导体夹持部夹持插入上述主板接纳室内的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上述端子部件中的导体夹持部与上述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
上述导电接触部件由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是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形成的;
上述螺旋弹簧按照压缩于上述接触电极和上述导体夹持部之间的方式设置。
9.一种高压变阻器,它包括:
电路板,该电路板在其表面包括有输入电极、接地电极、1个以上的聚焦电压输出电极、屏栅电压输出电极、可变电阻电路图形,在与上述输入电极、上述接地电极和电容器连接的上述1个以上的聚焦电压输出电极的中间部分别形成有用于插入输入用连接体、接地用连接导体、1个以上的电容器连接用连接导体的通孔;
由绝缘树脂形成的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包括接纳上述电路板的,一端开口的主板接纳室,以及多个连接导体导向部,该多个连接导体导向部形成于上述围绕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上,并且从外侧将1个以上的聚焦电压输出用连接导体和屏栅电压输出用连接导体的端部导入上述主板接纳室内部;
滑动件,该滑动件设置于位于上述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与围绕上述绝缘外壳中的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的空间内,并且可从上述绝缘外壳的外侧进行操作;
由绝缘树脂形成的盖部件,该盖部件在其表面部朝向上述电路板的内面的状态下将上述主板接纳室的上述开口盖住,并且具有可插入上述输入用连接导体、接地用连接导体、1个以上的电容器连接用连接导体的多个通孔;
多个端接组件,该多个端接组件分别设置于上述电路板中的输入电极、接地电极、1个以上的聚焦电压输出电极和屏栅电压输出电极与围绕上述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之间;
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端接组件分别与形成于围绕上述绝缘外壳中的主板接纳室的壁部上的多个端子嵌合部相嵌合;
对应于与上述电容器连接的聚焦电压输出电极设置的端接组件由第1端子部件和第1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第1端子部件包括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该第1和第2导体夹持部分别通过上述电路板中的通孔而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上述电容器连接用连接导体的端部,以及从上述连接导体导向部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聚焦电压输出用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第1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上述端子部件中的第1导体夹持部与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之间,上述第1导电接触部件由通过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而形成的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上述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上述电容器连接用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压缩于聚焦电压输出电极和上述第1导体夹持部之间;
对应于上述屏栅电压输出电极而设置的端接组件由第2端子部件和第2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第2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夹持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屏栅电压输出用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第2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上述第2端子部件与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上的屏栅电压输出电极之间,上述第2导电接触部件由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的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按照压缩于上述屏栅电压输出电极与第2端子部件之间的方式设置;
对应于上述接地电极而设置的端接组件由第3端子部件和第3导电接触部件构成,该第3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夹持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接地用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第3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第3端子部件中的导体夹持部与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上的接地电极之间,上述第3导电接触部件由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的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上述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上述接地用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压缩于上述接地电极与导体夹持部之间的方式设置;
对应于上述输入电极而设置的端接组件由第4端子部件和第4导电接触部件构成,上述第4端子部件包括导体夹持部,该导体夹持部夹持插入主板接纳室内的输入用连接导体的端部,上述第4导电接触部件夹持于第4端子部件中的导体夹持部与上述电路板中的上述表面上的输入电极之间;
上述第4导电接触部件由对导线以螺旋形状进行加工的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按照下述方式设置,上述导线呈螺旋形状围绕上述输入用连接导体的周围,并且压缩于上述输入电极和上述导体夹持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第4端子部件采用相同的形状,上述第1~第4导电接触部件采用相同形状的螺旋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部件嵌合部包括螺旋弹簧接纳部,该螺旋弹簧接纳部接纳处于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的至少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部件的内面上成整体设置有夹持上述电容器的多个夹持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7125989A CN1187752A (zh) | 1996-12-27 | 1997-12-26 | 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50137/96 | 1996-12-27 | ||
JP350138/96 | 1996-12-27 | ||
CN97125989A CN1187752A (zh) | 1996-12-27 | 1997-12-26 | 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7752A true CN1187752A (zh) | 1998-07-15 |
Family
ID=5177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25989A Pending CN1187752A (zh) | 1996-12-27 | 1997-12-26 | 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775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97689A (zh) * | 2020-12-04 | 2022-06-07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端子和连接器 |
-
1997
- 1997-12-26 CN CN97125989A patent/CN118775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97689A (zh) * | 2020-12-04 | 2022-06-07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端子和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46280A (en) | Electronic component with soldering-less terminal structure | |
CN1181507C (zh) | 片式共模扼流圈 | |
US6093053A (en) | Electric component with soldering-less terminal fitment | |
EP0229733B1 (en) | Through-type twin capacitor | |
CN1055800C (zh) | 电动机转子 | |
CN1235357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所用的表面贴装部件 | |
EP0835521B1 (de) | Elektrische lampe | |
CN1170301A (zh) | 高压变阻器 | |
US20020025722A1 (en) | Shielded cable with connector | |
US5877673A (en) | Electric component with soldering -less terminal structure | |
EP0179473B1 (de) | Adapter für eine einseitig gesockelte Niederdruckentladungslampe | |
US6420957B1 (en) | Electric part having solder-less terminal metal fitment | |
CN1187752A (zh) | 电气部件和高压变阻器 | |
US2774052A (en) | Mechanical assembly of electronic circuit components | |
US5475358A (en) | High-voltage variable resistor unit | |
CN1084520C (zh) | 高压变阻器 | |
JPS6348112Y2 (zh) | ||
JPH10189316A (ja) | 電気部品及び高電圧用可変抵抗器 | |
EP0694956B1 (en) | Discharge lamp | |
CN1147886C (zh) | 回扫变压器 | |
CN1155008C (zh) | 电子元件 | |
JPH0115162Y2 (zh) | ||
CN1237672C (zh) | 高压连接器成形用部件和高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
JP3387360B2 (ja) | 高圧用可変抵抗器 | |
KR800002183Y1 (ko) | 고주파 코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471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