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633488A - 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633488A
CN118633488A CN202410714153.6A CN202410714153A CN118633488A CN 118633488 A CN118633488 A CN 118633488A CN 202410714153 A CN202410714153 A CN 202410714153A CN 118633488 A CN118633488 A CN 118633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sweet potato
temperature
vegetable
seed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714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聚红
王海山
张佳琳
付雅丽
梁丽鹏
田东良
张国丛
苏振济
刘娜
高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4107141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6334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8633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633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菜用甘薯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包括菜用甘薯品种选择、菜用甘薯育苗、整地施肥与移栽、定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菜用甘薯采收,本发明选取适宜本区域栽培、抗病虫能力强、耐高温高湿、茎叶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茎尖茸毛少、无苦涩味、口感嫩滑等特点的优质的菜用甘薯品种,增加菜用甘薯的品质,并经过苗床管理阶段,通过对苗床周围温度的把控,增加菜用甘薯的存活率以及产量比重,并利用之后对菜用甘薯的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保障了菜用甘薯成长过程的安全,且采收后菜用甘薯容易失水萎蔫,影响商品性,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茎叶,采收后及时销售,长途运输需要采取必要的保鲜措施。

Description

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菜用甘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菜用甘薯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的特点,不仅是粮食作物之一,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长期以来,人们较重视菜用甘薯地下部分块根的利用,对地上部分的茎叶多作为饲料,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菜用甘薯茎尖嫩叶研究及开发利用较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大棚:对大棚裙边薄膜进行适当处理,以白色密度为60目的防虫网替代,在大棚另一端留下一个防虫网纱门,由于夏季降雨较多,还要做好相应的排涝工作,保证田间水源充足的同时排水顺畅不堆积。除此之外,在大棚的通风方面还要正确处理,通风正常,空气清洁,棚内温度也不会过高,菜用甘薯可以正常生长,叶片发育良好不会出现萎缩现象,而且在防虫网的保护作用下,可以减少病虫害侵扰,也可防止大量雨水对菜用甘薯进行冲刷,为菜用甘薯生长创造良好空间。
S2、菜用甘薯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区域栽培、抗病虫能力强、耐高温高湿、茎叶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茎尖茸毛少、无苦涩味、口感嫩滑等特点的优质菜用甘薯品种进行种植;
S3、菜用甘薯育苗
S3.1、苗床准备及排种
S3.1.1、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靠近水源、交通方便、无薯病的地块,每亩施用1000kg腐熟牛马粪或秸秆腐熟肥,配合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kg撒施进行土壤杀菌消毒,深翻耙碎,整平做畦;
S3.1.2、菜用甘薯排种:排薯时头尾方向要一致,大小分开,长薯排边,上平下不平,薯块间距1cm~2cm,排薯量在20kg~25kg/㎡;
S3.2、苗床管理:从排种到出苗阶段,高温催芽,促进种薯萌发,在排种前1~2天浇透苗床,并用地膜覆盖,苗床地温上升到32℃左右时开始排种,保持32℃左右的床温3~4天,种薯开始萌发时,床温上升到35℃,保持3~4天,抑制病菌活动,增加种薯抗病性,然后把床温降到31℃直至出苗,种薯上床时浇透苗床,幼芽拱土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到炼苗阶段,催炼结合,使秧苗生长快而健壮,种薯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8℃,苗高10cm时将床温降到25℃,并结合揭开保温被进行晒苗,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揭盖保温被及薄膜时,注意防止烈日烤苗,晚上加保温被保温,这期间一般每天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采苗前2~3天开始炼苗,床温降到20℃,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应及时采苗,以免影响下茬的采苗数量,在采苗的当天不要浇水,以利种薯伤口愈合,采苗1天后结合浇水施尿素50g/㎡催苗,并盖膜升温到32℃,促使秧苗生长,3~4天后,转入低温炼苗阶段;
S4、整地施肥与移栽
S4.1、整地施肥:蔬菜型菜用甘薯生产茎叶薯苗定植前将大棚内地块深翻晾晒,结合整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2000kg~2500kg和硫酸钾型复合肥15kg,移栽前整碎耙平,按南北向作畦,畦宽100cm~120cm,以便于管理和采摘;
S4.2、菜用甘薯移栽:选择粗壮、叶片肥厚无病虫害的健壮薯苗移栽,苗龄在30天7~8片叶左右,移栽深度8~10cm,地面以下栽深2~3个节间,利于生成多层根系;移栽后及时浇水,封严大棚薄膜,保持棚内温湿度促进薯苗成活返苗;
S5、菜用甘薯定植后管理
S5.1、查苗补苗:定植7天后及时检查田间成活率,对未成活和小苗、弱苗进行补栽;
S5.2、中耕、除草:及时浇缓苗水,待薯苗全部返青生长点开始萌发新芽,畦面表土呈干状时要及时中耕;
S5.3、摘心打顶:栽后10d~15d,摘心打顶,促进腋芽形成侧枝;
S5.4、温度控制:大棚内温度长期控制在30℃,长期保持棚内温度稳定,适宜菜用甘薯茎叶生长幼嫩和嫩茎节间拉长,提高产量和增加嫩茎的品质。
S5.5、菜用甘薯追肥:第一次采摘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5kg~10kg,之后每次采收后,结合浇水,及时补肥,每亩施尿素5kg;
S6、病虫害防治
S6.1、菜用甘薯病毒病防治:采用悬挂黄板方式:用25%吡虫啉、10%苦参碱水剂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
S6.2、菜用甘薯害虫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剂捕虫装置、人工捕杀等方式;
S7、菜用甘薯采收:菜用甘薯一般大棚内移栽后1个月即可采收,采收主茎叶,宜少量采收,以后采收侧枝茎叶,每隔7d~10d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修剪植株;首次修剪保留主茎基部2个~3个节;第3次及以后,保留每棵植株有侧枝5个~6个。
更进一步的,所述硫酸钾型复合肥中氮磷钾的配比为15:15:15。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耕可改善土壤通透条件,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一般中耕2~3次,第一次在栽插后10~15天,宜深,第二次在分枝期,栽插后20~25天进行。
更进一步的,所述菜用甘薯防治病毒病过程中,菜用甘薯在定植前和定植缓苗后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克毒灵水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用3次。
更进一步的,所述菜用甘薯防治害虫过程中,选用2%甲维盐乳油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对菜用甘薯叶面进行喷雾。
更进一步的,所述菜用甘薯苗床周围温度变化趋势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θ为菜用甘薯苗床周围温度变化趋势;α为大棚外部温度;β为菜用甘薯苗床周围温度;h为菜用甘薯苗床的对流传热系数;A为菜用甘薯苗床在常温状态下的温度变化;T为菜用甘薯苗床温度;T0为菜用甘薯苗床测试初始温度;Tm为菜用甘薯苗床测试最大温度。
本发明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选取适宜本区域栽培、抗病虫能力强、耐高温高湿、茎叶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茎尖茸毛少、无苦涩味、口感嫩滑等特点的优质的菜用甘薯品种,增加菜用甘薯的品质,并经过苗床管理阶段,通过对苗床周围温度的把控,增加菜用甘薯的存活率以及产量比重,并利用之后对菜用甘薯的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保障了菜用甘薯成长过程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大棚:对大棚裙边薄膜进行适当处理,以白色密度为60目的防虫网替代,在大棚另一端留下一个防虫网纱门,由于夏季降雨较多,还要做好相应的排涝工作,保证田间水源充足的同时排水顺畅不堆积。除此之外,在大棚的通风方面还要正确处理,通风正常,空气清洁,棚内温度也不会过高,菜用甘薯可以正常生长,叶片发育良好不会出现萎缩现象,而且在防虫网的保护作用下,可以减少病虫害侵扰,也可防止大量雨水对菜用甘薯进行冲刷,为菜用甘薯生长创造良好空间。
S2、菜用甘薯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区域栽培、抗病虫能力强、耐高温高湿、茎叶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茎尖茸毛少、无苦涩味、口感嫩滑等特点的优质菜用甘薯品种进行种植;
S3、菜用甘薯育苗
S3.1、苗床准备及排种
S3.1.1、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靠近水源、交通方便、无薯病的地块,每亩施用1000kg腐熟牛马粪或秸秆腐熟肥,配合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kg撒施进行土壤杀菌消毒,深翻耙碎,整平做畦;
S3.1.2、菜用甘薯排种:排薯时头尾方向要一致,大小分开,长薯排边,上平下不平,薯块间距1cm~2cm,排薯量在20kg~25kg/㎡;
S3.2、苗床管理:从排种到出苗阶段,高温催芽,促进种薯萌发,在排种前1~2天浇透苗床,并用地膜覆盖,苗床地温上升到32℃左右时开始排种,保持32℃左右的床温3~4天,种薯开始萌发时,床温上升到35℃,保持3~4天,抑制病菌活动,增加种薯抗病性,然后把床温降到31℃直至出苗,种薯上床时浇透苗床,幼芽拱土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到炼苗阶段,催炼结合,使秧苗生长快而健壮,种薯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8℃,苗高10cm时将床温降到25℃,并结合揭开保温被进行晒苗,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揭盖保温被及薄膜时,注意防止烈日烤苗,晚上加保温被保温,这期间一般每天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采苗前2~3天开始炼苗,床温降到20℃,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应及时采苗,以免影响下茬的采苗数量,在采苗的当天不要浇水,以利种薯伤口愈合,采苗1天后结合浇水施尿素50g/㎡催苗,并盖膜升温到32℃,促使秧苗生长,3~4天后,转入低温炼苗阶段;
S4、整地施肥与移栽
S4.1、整地施肥:蔬菜型菜用甘薯生产茎叶薯苗定植前将大棚内地块深翻晾晒,结合整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2000kg~2500kg和硫酸钾型复合肥15kg,移栽前整碎耙平,按南北向作畦,畦宽100cm~120cm,以便于管理和采摘;
S4.2、菜用甘薯移栽:选择粗壮、叶片肥厚无病虫害的健壮薯苗移栽,苗龄在30天7~8片叶左右,移栽深度8~10cm,地面以下栽深2~3个节间,利于生成多层根系;移栽后及时浇水,封严大棚薄膜,保持棚内温湿度促进薯苗成活返苗;
S5、菜用甘薯定植后管理
S5.1、查苗补苗:定植7天后及时检查田间成活率,对未成活和小苗、弱苗进行补栽;
S5.2、中耕、除草:及时浇缓苗水,待薯苗全部返青生长点开始萌发新芽,畦面表土呈干状时要及时中耕;
S5.3、摘心打顶:栽后10d~15d,摘心打顶,促进腋芽形成侧枝;
S5.4、温度控制:大棚内温度长期控制在30℃,长期保持棚内温度稳定,适宜菜用甘薯茎叶生长幼嫩和嫩茎节间拉长,提高产量和增加嫩茎的品质。
S5.5、菜用甘薯追肥:第一次采摘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5kg~10kg,之后每次采收后,结合浇水,及时补肥,每亩施尿素5kg;
S6、病虫害防治
S6.1、菜用甘薯病毒病防治:采用悬挂黄板方式:用25%吡虫啉、10%苦参碱水剂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
S6.2、菜用甘薯害虫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剂捕虫装置、人工捕杀等方式;
S7、菜用甘薯采收:菜用甘薯一般大棚内移栽后1个月即可采收,采收主茎叶,宜少量采收,以后采收侧枝茎叶,每隔7d~10d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修剪植株;首次修剪保留主茎基部2个~3个节;第3次及以后,保留每棵植株有侧枝5个~6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硫酸钾型复合肥中氮磷钾的配比为15:15: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耕可改善土壤通透条件,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一般中耕2~3次,第一次在栽插后10~15天,宜深,第二次在分枝期,栽插后20~25天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菜用甘薯防治病毒病过程中,菜用甘薯在定植前和定植缓苗后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克毒灵水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用3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菜用甘薯防治害虫过程中,选用2%甲维盐乳油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对菜用甘薯叶面进行喷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菜用甘薯苗床周围温度变化趋势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θ为菜用甘薯苗床周围温度变化趋势;α为大棚外部温度;β为菜用甘薯苗床周围温度;h为菜用甘薯苗床的对流传热系数;A为菜用甘薯苗床在常温状态下的温度变化;T为菜用甘薯苗床温度;T0为菜用甘薯苗床测试初始温度;Tm为菜用甘薯苗床测试最大温度。
实施例1:
从排种到出苗阶段,高温催芽,促进种薯萌发,在排种前1~2天浇透苗床,并用地膜覆盖,苗床地温上升到32℃左右时开始排种,保持32℃左右的床温3~4天,种薯开始萌发时,床温上升到35℃,保持3~4天,抑制病菌活动,增加种薯抗病性,然后把床温降到31℃直至出苗,种薯上床时浇透苗床,幼芽拱土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到炼苗阶段,催炼结合,使秧苗生长快而健壮,种薯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8℃,苗高10cm时将床温降到25℃,并结合揭开保温被进行晒苗,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揭盖保温被及薄膜时,注意防止烈日烤苗,晚上加保温被保温,这期间一般每天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采苗前2~3天开始炼苗,床温降到20℃,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应及时采苗,以免影响下茬的采苗数量,在采苗的当天不要浇水,以利种薯伤口愈合,采苗1天后结合浇水施尿素50g/㎡催苗,并盖膜升温到32℃,促使秧苗生长,3~4天后,转入低温炼苗阶段。
实施例2:
从排种到出苗阶段,高温催芽,促进种薯萌发,在排种前1~2天浇透苗床,并用地膜覆盖,苗床地温上升到32℃左右时开始排种,保持33℃左右的床温3~4天,种薯开始萌发时,床温上升到36℃,保持3~4天,抑制病菌活动,增加种薯抗病性,然后把床温降到31℃直至出苗,种薯上床时浇透苗床,幼芽拱土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到炼苗阶段,催炼结合,使秧苗生长快而健壮,种薯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9℃,苗高10cm时将床温降到26℃,并结合揭开保温被进行晒苗,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揭盖保温被及薄膜时,注意防止烈日烤苗,晚上加保温被保温,这期间一般每天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采苗前2~3天开始炼苗,床温降到21℃,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应及时采苗,以免影响下茬的采苗数量,在采苗的当天不要浇水,以利种薯伤口愈合,采苗1天后结合浇水施尿素50g/㎡催苗,并盖膜升温到32℃,促使秧苗生长,3~4天后,转入低温炼苗阶段。
实施例3:
从排种到出苗阶段,高温催芽,促进种薯萌发,在排种前1~2天浇透苗床,并用地膜覆盖,苗床地温上升到32℃左右时开始排种,保持31℃左右的床温3~4天,种薯开始萌发时,床温上升到34℃,保持3~4天,抑制病菌活动,增加种薯抗病性,然后把床温降到31℃直至出苗,种薯上床时浇透苗床,幼芽拱土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到炼苗阶段,催炼结合,使秧苗生长快而健壮,种薯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7℃,苗高10cm时将床温降到24℃,并结合揭开保温被进行晒苗,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揭盖保温被及薄膜时,注意防止烈日烤苗,晚上加保温被保温,这期间一般每天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采苗前2~3天开始炼苗,床温降到20℃,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应及时采苗,以免影响下茬的采苗数量,在采苗的当天不要浇水,以利种薯伤口愈合,采苗1天后结合浇水施尿素50g/㎡催苗,并盖膜升温到32℃,促使秧苗生长,3~4天后,转入低温炼苗阶段。
对比例1:
从排种到出苗阶段,高温催芽,促进种薯萌发,在排种前1~2天浇透苗床,并用地膜覆盖,苗床地温上升到35℃左右时开始排种,保持32℃左右的床温3~4天,种薯开始萌发时,床温上升到39℃,保持3~4天,抑制病菌活动,增加种薯抗病性,然后把床温降到35℃直至出苗,种薯上床时浇透苗床,幼芽拱土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到炼苗阶段,催炼结合,使秧苗生长快而健壮,种薯出苗后将床温降到32℃,苗高10cm时将床温降到30℃,并结合揭开保温被进行晒苗,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揭盖保温被及薄膜时,注意防止烈日烤苗,晚上加保温被保温,这期间一般每天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采苗前2~3天开始炼苗,床温降到20℃,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应及时采苗,以免影响下茬的采苗数量,在采苗的当天不要浇水,以利种薯伤口愈合,采苗1天后结合浇水施尿素50g/㎡催苗,并盖膜升温到32℃,促使秧苗生长,3~4天后,转入低温炼苗阶段。
对比例2:
从排种到出苗阶段,高温催芽,促进种薯萌发,在排种前1~2天浇透苗床,并用地膜覆盖,苗床地温上升到32℃左右时开始排种,保持32℃左右的床温3~4天,种薯开始萌发时,床温上升到33℃,保持3~4天,抑制病菌活动,增加种薯抗病性,然后把床温降到30℃直至出苗,种薯上床时浇透苗床,幼芽拱土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到炼苗阶段,催炼结合,使秧苗生长快而健壮,种薯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6℃,苗高10cm时将床温降到23℃,并结合揭开保温被进行晒苗,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揭盖保温被及薄膜时,注意防止烈日烤苗,晚上加保温被保温,这期间一般每天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采苗前2~3天开始炼苗,床温降到20℃,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应及时采苗,以免影响下茬的采苗数量,在采苗的当天不要浇水,以利种薯伤口愈合,采苗1天后结合浇水施尿素50g/㎡催苗,并盖膜升温到32℃,促使秧苗生长,3~4天后,转入低温炼苗阶段。
对实施例和对比例对菜用甘薯栽培的存活率、对比往期果实饱满度以及对比往期产量比重测试,具体数据见表1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菜用甘薯栽培效果
如表1所示,在排种前1~2天浇透苗床,并用地膜覆盖,苗床地温上升到32℃左右时开始排种,保持32℃左右的床温3~4天,种薯开始萌发时,床温上升到35~36℃,最高不超过38℃,保持3~4天,抑制病菌活动,增加种薯抗病性,然后把床温降到31℃直至出苗。种薯上床时浇透苗床,幼芽拱土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到炼苗阶段,催炼结合,使秧苗生长快而健壮。种薯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8℃左右,苗高10cm时将床温降到25℃左右,并结合揭开保温被进行晒苗,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揭盖保温被及薄膜时,注意防止烈日烤苗,晚上加保温被保温。这期间一般每天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采苗前2~3天开始炼苗,床温降到20℃左右,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应及时采苗,以免影响下茬的采苗数量。在采苗的当天不要浇水,以利种薯伤口愈合,采苗1天后结合浇水施尿素50g/m2催苗,并盖膜升温到32~35℃,促使秧苗生长,3~4天后,转入低温炼苗阶段,以此方式培育的菜用甘薯存活率、饱满程度以及产量最佳。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大棚:对大棚裙边薄膜进行适当处理,以白色密度为60目的防虫网替代,在大棚另一端留下一个防虫网纱门,由于夏季降雨较多,还要做好相应的排涝工作,保证田间水源充足的同时排水顺畅不堆积。除此之外,在大棚的通风方面还要正确处理,通风正常,空气清洁,棚内温度也不会过高,菜用甘薯可以正常生长,叶片发育良好不会出现萎缩现象,而且在防虫网的保护作用下,可以减少病虫害侵扰,也可防止大量雨水对菜用甘薯进行冲刷,为菜用甘薯生长创造良好空间。
S2、菜用甘薯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区域栽培、抗病虫能力强、耐高温高湿、茎叶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茎尖茸毛少、无苦涩味、口感嫩滑等特点的优质菜用甘薯品种进行种植;
S3、菜用甘薯育苗
S3.1、苗床准备及排种
S3.1.1、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靠近水源、交通方便、无薯病的地块,每亩施用1000kg腐熟牛马粪或秸秆腐熟肥,配合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kg撒施进行土壤杀菌消毒,深翻耙碎,整平做畦;
S3.1.2、菜用甘薯排种:排薯时头尾方向要一致,大小分开,长薯排边,上平下不平,薯块间距1cm~2cm,排薯量在20kg~25kg/㎡;
S3.2、苗床管理:从排种到出苗阶段,高温催芽,促进种薯萌发,在排种前1~2天浇透苗床,并用地膜覆盖,苗床地温上升到32℃左右时开始排种,保持32℃左右的床温3~4天,种薯开始萌发时,床温上升到35℃,保持3~4天,抑制病菌活动,增加种薯抗病性,然后把床温降到31℃直至出苗,种薯上床时浇透苗床,幼芽拱土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到炼苗阶段,催炼结合,使秧苗生长快而健壮,种薯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8℃,苗高10cm时将床温降到25℃,并结合揭开保温被进行晒苗,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揭盖保温被及薄膜时,注意防止烈日烤苗,晚上加保温被保温,这期间一般每天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采苗前2~3天开始炼苗,床温降到20℃,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应及时采苗,以免影响下茬的采苗数量,在采苗的当天不要浇水,以利种薯伤口愈合,采苗1天后结合浇水施尿素50g/㎡催苗,并盖膜升温到32℃,促使秧苗生长,3~4天后,转入低温炼苗阶段;
S4、整地施肥与移栽
S4.1、整地施肥:蔬菜型菜用甘薯生产茎叶薯苗定植前将大棚内地块深翻晾晒,结合整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2000kg~2500kg和硫酸钾型复合肥15kg,移栽前整碎耙平,按南北向作畦,畦宽100cm~120cm,以便于管理和采摘;
S4.2、菜用甘薯移栽:选择粗壮、叶片肥厚无病虫害的健壮薯苗移栽,苗龄在30天7~8片叶左右,移栽深度8~10cm,地面以下栽深2~3个节间,利于生成多层根系;移栽后及时浇水,封严大棚薄膜,保持棚内温湿度促进薯苗成活返苗;
S5、菜用甘薯定植后管理
S5.1、查苗补苗:定植7天后及时检查田间成活率,对未成活和小苗、弱苗进行补栽;
S5.2、中耕、除草:及时浇缓苗水,待薯苗全部返青生长点开始萌发新芽,畦面表土呈干状时要及时中耕;
S5.3、摘心打顶:栽后10d~15d,摘心打顶,促进腋芽形成侧枝;
S5.4、温度控制:大棚内温度长期控制在30℃,长期保持棚内温度稳定,适宜菜用甘薯茎叶生长幼嫩和嫩茎节间拉长,提高产量和增加嫩茎的品质。
S5.5、菜用甘薯追肥:第一次采摘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5kg~10kg,之后每次采收后,结合浇水,及时补肥,每亩施尿素5kg;
S6、病虫害防治
S6.1、菜用甘薯病毒病防治:采用悬挂黄板方式:用25%吡虫啉、10%苦参碱水剂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
S6.2、菜用甘薯害虫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剂捕虫装置、人工捕杀等方式;
S7、菜用甘薯采收:菜用甘薯一般大棚内移栽后1个月即可采收,采收主茎叶,宜少量采收,以后采收侧枝茎叶,每隔7d~10d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修剪植株;首次修剪保留主茎基部2个~3个节;第3次及以后,保留每棵植株有侧枝5个~6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薯完成后用沙土填满种薯间隙,随即将床土浇透,待水渗下后,用平板将种薯压平,再覆沙土3cm左右,立即覆盖地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钾型复合肥中氮磷钾的配比为15:1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耕可改善土壤通透条件,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一般中耕2~3次,第一次在栽插后10~15天,宜深,第二次在分枝期,栽插后20~25天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用甘薯防治病毒病过程中,菜用甘薯在定植前和定植缓苗后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克毒灵水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用3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用甘薯防治害虫过程中,选用2%甲维盐乳油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对菜用甘薯叶面进行喷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用甘薯苗床周围温度变化趋势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θ为菜用甘薯苗床周围温度变化趋势;α为大棚外部温度;
β为菜用甘薯苗床周围温度;h为菜用甘薯苗床的对流传热系数;A为菜用甘薯苗床在常温状态下的温度变化;T为菜用甘薯苗床温度;
T0为菜用甘薯苗床测试初始温度;Tm为菜用甘薯苗床测试最大温度。
CN202410714153.6A 2024-06-04 2024-06-04 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86334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714153.6A CN118633488A (zh) 2024-06-04 2024-06-04 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714153.6A CN118633488A (zh) 2024-06-04 2024-06-04 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633488A true CN118633488A (zh) 2024-09-13

Family

ID=92670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714153.6A Pending CN118633488A (zh) 2024-06-04 2024-06-04 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6334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3797B (zh) 一种无公害羽衣甘蓝的大棚栽培方法
CN107896863A (zh) 一种辣椒的培育方法
CN103392498B (zh) 鲜食蚕豆—芋艿高效设施种植方法
CN105850286A (zh) 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
CN104705067B (zh) 芦笋二次留茎二次盖膜二次揭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
CN106922359B (zh) 一种利用外源褪黑素提高甜菊糖含量的方法
CN108739192B (zh) 一种优质韭菜的安全种植方法
CN110226468B (zh) 一种适合寒地的露地草莓的育苗方法和种植方法
CN113243260A (zh)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CN105359777B (zh) 一种高原地区丝瓜周年生产的栽培方法
CN110612867A (zh) 一种黄瓜种植方法
CN110547156A (zh) 一种番茄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10622794A (zh) 一种红薯尖高产栽培方法
CN108293640B (zh) 一种有机香芹苗菜大棚栽培方法
CN116711609A (zh) 一种提高大蒜可降解地膜应用效果的栽培方法
CN106105988B (zh) 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
CN102523894A (zh) 一种香薷的种植方法
CN118633488A (zh) 一种菜用甘薯酷暑期的栽培方法
CN108293710B (zh) 一种有机芥蓝苗菜露地栽培方法
CN115777459B (zh) 一种能在温室种植春季厚皮甜瓜、夏季叶菜、秋冬季番茄三茬作物的种植方法
CN110972840A (zh) 一种塑料大棚栗香南瓜栽培方法
CN108684461A (zh) 一种辣椒高效栽培方法
CN115500219A (zh) 一种高产紫苏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14431142A (zh) 袖珍南瓜的选育方法
CN118923466A (zh) 一种繁产快的纵红一号绿豆杂交种子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