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55572A - 基板连接器以及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基板连接器以及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55572A
CN118355572A CN202280080510.7A CN202280080510A CN118355572A CN 118355572 A CN118355572 A CN 118355572A CN 202280080510 A CN202280080510 A CN 202280080510A CN 118355572 A CN118355572 A CN 118355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pace portion
signal terminal
substr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805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端将斗
田中幹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18355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55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基板连接器包括基座以及安装于该基座的信号端子;其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空间部以及相对所述第一空间部位于在背离嵌合方向上更远的第二空间部,以及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露出于所述基板连接器的外侧,以及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三空间部,而且该第三空间部位于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侧面并且所述信号端子接合所述第三空间部。

Description

基板连接器以及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于2021年1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207793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整体上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基板连接器以及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常规地,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用于将成对的电路基板彼此电连接。然而,近年来,随着电路基板之间传输的电信号的高速化,存在有甚至在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电信号传输线路的阻抗匹配的要求。在此,已提出将作为电信号传输线路的端子的一部分弯曲以部分地改变端子的间距来用于阻抗匹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8是示出用于常规的连接器的端子的间距变换部的部分平面图。
在图中,861代表在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的连接器(未示出)的端子且为了便于说明以该图的从左起的顺序被赋予附图标记861a、861b……861h。此外,各端子861包括接触配合连接器(未示出)的端子的接触部865、支持在连接器的基座(未示出)中的支持部862、以及焊接于基板上的垫的尾部863(未示出)。
另外,标有符号S的彼此相邻的端子861c和端子861d用作信号端子,而且例如,如果传输差分信号,则一个信号为正而另一个信号为负。此外,标有符号G的端子861b和端子861e用作接地端子。注意的是,在图中,符号S、G省略但端子861a、端子861f以及端子861g用作信号端子而端子861h用作接地端子。
此外,端子861设有间距变换部864。在间距变换部864中,用作信号端子的端子861a、端子861c、端子861d、端子861f、端子861g在端子861的间距方向(图中的横方向)上倾斜地弯曲。结果,在接触部865,相邻的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即,端子861c和端子861d之间的间隔以及端子861f和端子861g之间的间隔)变宽而彼此相邻的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的间距(即端子861a和端子861b之间的间隔、端子861b和端子861c之间的间隔、端子861d和端子861e之间的间隔、端子861e和端子861f之间的间隔、以及端子861g和端子861h之间的间隔)变窄。由此,端子861的阻抗能被调整并匹配。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5-149770。
发明内容
然而,常规的连接器的阻抗是通过在间距方向上弯曲端子861来调整且这降低了端子861的机械性能和制造性,进而降低了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和制造性。另外,伴随电子设备以及电子部件的小型化,小型化连接器要求端子861的各部的尺寸以及间距极为微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在间距方向上弯曲端子861变得困难。
在此,目的在于提供解决所述常规的问题且能够合适地调整端子的阻抗的可靠性高的基板连接器以及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基板连接器包括基座以及安装于该基座的信号端子;其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空间部以及相对所述第一空间部位于在背离嵌合方向上更远的第二空间部,以及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露出于所述基板连接器的外侧,以及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三空间部,而且该第三空间部位于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侧面并且所述信号端子接合所述第三空间部。
在另一基板连接器中,所述第一空间部在嵌合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空间部在嵌合方向上的尺寸。
在又一基板连接器中,在所述基板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处于对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空间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配合连接器覆盖。
在又一基板连接器中,所述基座还包括:凹部,用于收容所述配合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且在嵌合方向端开放;长壁部,其限定所述凹部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底板,其封闭所述凹部的背离嵌合方向端,以及所述第二空间部形成于所述长壁部,在嵌合方向上与所述底板重叠。
在又一基板连接器中,所述第二空间部和所述第三空间部相对于嵌合方向形成彼此相邻。
在又一基板连接器中,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信号端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在又一基板连接器中,所述信号端子的相对于嵌合方向与所述第一空间部对应的部分能够用作与所述配合连接器的配合信号端子的接触区域。
在又一基板连接器中,存在多个信号端子形成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排,其中,位于每一排的信号端子的侧面的所述第一空间部、所述第二空间部、以及所述第三空间部对称地形成且彼此面对。
在又一基板连接器中,金镀覆在通过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露出于所述基板连接器的外侧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侧面上。
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包括本公开的基板连接器以及嵌合于该基板连接器的一配合连接器。
根据本公开,基板连接器能够合适地调整端子的阻抗。另外,能够小型化,构造简化,构件数量少,制造容易,成本能够降低,以及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处于嵌合状态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处于嵌合状态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图3A是沿图2的线A-A作出的剖视图以及图3B是仅示出图3A的第一连接器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二分解立体图。
图8包括示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三立体图和第四立体图,其中,图8A是第三立体图以及图8B是第四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部分剖开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二部分剖开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三部分剖开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布置状态的第一立体图,其中,图13A是第一立体图以及图13B是图13A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的布置状态的第二立体图,其中,图14A是第二立体图以及图14B是图14A中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信号端子的布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示出用于常规的连接器的端子的间距变换部的部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例。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处于嵌合状态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处于嵌合状态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前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二分解立体图。图8包括示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三立体图和第四立体图。图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部分剖开立体图。图10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二部分剖开立体图。图1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三部分剖开立体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布置状态的第一立体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的布置状态的第二立体图。图15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信号端子的布置状态的立体图。
注意的是,在图3中,(a)是沿图2的线A-A作出的剖视图以及(b)是仅示出图(a)的第一连接器的视图。在图8中,(a)是第三立体图以及(b)是第四立体图。在图13中,(a)是第一立体图以及(b)是(a)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在图14中,(a)是第二立体图以及(b)是(a)中的C部分的放大图。
在图中,10是作为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1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器,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0是作为基板连接器安装在第一基板(未示出)(其是作为安装部件的基板)的表面上的插头连接器并嵌合作为配合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101。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连接器10是所谓的直角类型。当嵌合第二连接器101时,相对第二连接器101移动的方向平行于基板的表面,而且据此,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基座11的嵌合面11a正交安装面11b。注意的是,第一连接器10不一定必须是直角类型且可为所谓的直型,在所谓的直型中,当嵌合第二连接器101时相对第二连接器101的移动的方向垂直第一基板的表面且第一基座11的嵌合面11a平行于安装面11b。然而,为了便于说明,将以直角类型的情况来说明。
另一方面,第二连接器101是基板对基板连接器1中的另一个且是作为安装在第二基板(未示出)(其是作为安装部件的基板)的表面上的基板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另外,第二连接器101为所谓的浮动式连接器,且包括作为固定基座固定地附接于第二基板的表面的第二固定基座111、以及作为可动基座相对第二固定基座111可移动的第二可动基座131。此外,第二连接器101是第二固定基座111的嵌合面111a与安装面111b平行的直型。
此外,第二连接器101设有配合端子,各配合信号端子161是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行冲压、弯曲等的加工而一体形成的提供板弹性的细长的棒状的部件,且如图3(a)所示,包括保持于第二固定基座111的固定侧被保持部162、作为基板连接部连接于固定侧被保持部162的安装面111b侧的一端的尾部163、保持于第二可动基座131的可动侧被保持部166、以及连接于可动侧被保持部166的嵌合面111a侧的一端的接触部165。注意的是,向第二可动基座131的宽度方向外侧膨出的接触突部165a形成在接触部165上。另外,各配合信号端子161使固定侧被保持部162与可动侧被保持部166连接且包括蛇行屈曲的屈曲部164。屈曲部164用作吸收第二可动基座131相对第二固定基座111的位移的弹性变形部。
另外,第二连接器101的配合端子设有电源端子(即,作为电源端子的配合电源端子151),电源端子也包括弹性变形部,且该部吸收第二可动基座131相对第二固定基座111的位移。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配合电源端子151包括第一配合电源端子151A以及第二配合电源端子151B,但当第一配合电源端子151A和第二配合电源端子151B统一说明时,它们以配合电源端子151来说明。
注意的是,第一连接器10不是所谓的浮动式连接器,且只包括作为固定基座的基座固定地附接于第一基板的表面的第一基座11而不包括能够移动的可动基座。
注意的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对的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101优选用于将第一基板电连接于第二基板但也能够用于将其它部件电连接。例如,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为用在电子设备等中的印刷电路基板、柔性扁平线缆(FFC)、柔性电路基板(FPC)等,但可为任何种类的基板。
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说明连接器对的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部分的构成和动作的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向的表述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且当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部分处于图中所示的姿势时是合适的。然而,当它们的姿势改变时,这些方向应根据姿势的改变而变化地解释。
第一连接器10构造成当从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的左右对称且还构造成当从相对第二连接器101移动的方向(即嵌合方向(Z轴方向))观察时的左右对称。此外,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基座11是采用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绝缘体)一体形成的部件。另外,盖体41在嵌合方向上的背离嵌合侧端(Z轴正方向端)附接于第一连接器10。该盖体41也是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的部件。注意的是,盖体41不是必须要求的部件且能够省略。尤其是,如果第一连接器10为直型,则盖体41被考虑是不必要的,但在此,第一连接器10以带有包括的盖体41来说明。
第一基座11包括本体部31以及连接在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两端且在背离嵌合方向(Z轴正方向)上延伸的侧方部12。侧方部12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Y轴负方向侧)上的其中一个表面用作面对第一基板的表面的安装面11b。
本体部31是大体角筒状的部件且包括:一对矩形的平板状的长壁部31a,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且相互平行;短壁部31b,其为一对矩形的厚板状乃至角柱状的部件、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相互平行且连接于一对长壁部31a的两端;以及嵌合腔体33,其在四面由长壁部31a和短壁部31b限定,为在嵌合方向端(Z轴负方向端)开放的角柱状的腔体,且是将第二连接器101的一部分收容的凹部。另外,大体四角锥台状的突出端部31g分别形成在短壁部31b的嵌合方向端。注意的是,嵌合腔体33的背离嵌合方向端(Z轴正方向端)由底板35封闭。
另外,在底板35的相反侧(即,背离嵌合方向侧),形成作为角柱状的腔体的在背离嵌合方向端开放的反对腔体34。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尽管存在有一个嵌合腔体33,但存在有多个反对腔体34。各反对腔体34由角柱的包括与相邻的反对腔体34的分隔壁34a以及长壁部31a的厚部31a1的四面限定。在此,本体部31能够防止在制造过程或使用时可能发生的扭曲或变形的发生。另外,这确保本体部31的强度且能够实现小型化。厚部31a1是相对底板35远离长壁部31a的嵌合方向的部分且是长壁部31a的内侧面(即,本体部3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内侧的面)朝向本体部31的宽度方向中央定位以厚地形成的部分。
此外,基板连接空间13是在三侧上由一对侧方部12和本体部31的背离嵌合侧面31c限定的空间,形成在本体部31的背离嵌合方向侧。第一连接器10所设有的各端子的基板连接部和盖体41收容在该基板连接空间13中。
另外,金属配件保持凹部12d形成于各侧方部12且基座固定金属配件71收容并保持在这些金属配件保持凹部12d内。基座固定金属配件71是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和弯曲而一体形成的且设有弹性的部件,且如图5和图7所示,包括被保持部72以及作为基板连接部连接于被保持部72的下端的尖端部73。被保持部72形成有咬入金属配件保持凹部12d的内表面的第一保持凸部72a以及第二保持凸部72b。另外,尖端部73从第一基座11的安装面11b突出,插入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的保持孔,且可取地与诸如焊接的连接手段并用以稳固地连接于第一基板。注意的是,基座固定金属配件71能够省略,如果不需要的话。注意的是,从第一基座11突出的凸台(对位用的突出部)或对位用的孔可设置在第一基座11的将第一连接器10附接的框体、底盘或固定板上,以使第一连接器10对位。
如图12所示,作为设于第一连接器10的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61为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行冲压、弯曲等的加工而一体形成的设有弹性的细长的棒状的部件,且包括被保持部62、作为基板连接部的尾部63、连结部64以及接触部65。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信号端子61包括第一信号端子61A和第二信号端子61B。第一信号端子61A的被保持部62和接触部65布置成处于相对第二信号端子61B的被保持部62和接触部65远离第一基座11的安装面11b的位置。注意的是,在第一信号端子61A和第二信号端子61B统一说明的情况下,它们以信号端子61来说明。
个体的第一信号端子61A和第二信号端子61B是具有如图12所示的构造的部件,且多个第一信号端子61A和多个第二信号端子61B分别以例如约0.5[mm]间距的一排并排布置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注意的是,第一信号端子61A和第二信号端子61B的数量和间距的数值能够合适地设定但在此第一信号端子61A和第二信号端子61B将以具有相同的数量和相同的间距且以各第一信号端子61A的接触部65和各第二信号端子61B的接触部65当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重叠的布置来说明。
信号端子61用于传输信号,且近年来,各种信号高速化;因此,预期用于传输例如5至40[GHz]的高频率信号的使用。在传输这种高频率信号的方式的情况下,存在有匹配阻抗的要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端子61的阻抗是可调整的。
在信号端子61,被保持部62是在嵌合方向上(Z轴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且多个接合突起62a形成在被保持部62的表面上。接合突起62a咬入第一基座11;因此,被保持部62接合并保持于第一基座11。注意的是,压抵突起62b形成在被保持部62的面对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中心侧的面上。另外,接触部65是从被保持部62的末端(即嵌合方向端(Z轴负方向端))以直线在嵌合方向上(Z轴负方向)上延伸的厚板状乃至角材状的部分且配合信号端子161的接触部165的接触突部165a接触接触部65的表面。此外,尾部63是从连结部64的下端(即,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在背离嵌合方向(Z轴正方向)上以直线延伸的厚板状乃至角材状的部分且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在第一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形成的连接垫。该连接垫典型地连接于用于在第一基板上传输信号的导电迹线。
多个信号端子61(即,第一信号端子61A和第二信号端子61B)大体(即,除连结部64外)布置成形成相互平行的至少两排。连结部64在第一信号端子61A中称为第一连结部64A而在第二信号端子61B中称为第二连结部64B。
第一连结部64A包括:倾斜部64A1,其相对嵌合方向(Z轴方向)倾斜且以直线延伸;下方连结部64A4,其从倾斜部64A1的下端(即,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以直线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与尾部63连接;以及上方连结部64A3,其从倾斜部64A1的上端(即,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弯曲并连接于被保持部62的后端(即,背离嵌合方向端(Z轴正方向端))。因此,如图3(b)所示,当从第一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信号端子61A具有整体的曲轴的形状但曲轴的上部的上拐角部被倾斜部64A1切短。此外,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比第一连结部64A的其它部分大的宽部64A2形成在倾斜部64A1上。使宽部64A2的尺寸是可调整的能够使得第一信号端子61A的阻抗是可调整的。注意的是,第一连结部64A的其它部分的尺寸与尾部63的尺寸相同且形成为小于接触部65和被保持部62。此外,当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如图15所示,第一信号端子61A从接触部65的末端(即,从嵌合方向端(Z轴负方向端))到尾部63的后端(Z轴正方向端)在嵌合方向上以直线延伸。
另外,如图3(b)所示,当从第一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二信号端子61B具有大体曲轴的形状,其中,曲轴的拐角部被切短。第二连结部64B在正交于嵌合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且包括:倾斜部64B1,相对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倾斜;下方连结部64B4,其从倾斜部64B1的下端(即,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弯曲并连接于尾部63;以及上方连结部64B3,其从倾斜部64B1的上端(即,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弯曲并连接于被保持部62的后端(即,背离嵌合方向端(Z轴正方向端))。第二连结部64B的整体宽度方向的尺寸形成为恒定、与尾部63的整体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但小于接触部65和被保持部62。此外,当从嵌合方向(Z轴方向)观察时,倾斜部64B1倾斜成倾斜部64B1的下端相对上端朝向第一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X轴负方向端)偏离(偏移)一半间距。
因此,第二信号端子61B的尾部63相对对应的第一信号端子61A的尾部63朝向第一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X轴负方向端)偏离一半间距。因此,当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第一信号端子61A和第二信号端子61B的接触部65重叠;然而,两尾部63在第一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上以一半间距错开布置。由此,连接于第一信号端子61A的尾部63的连接垫和连接于第二信号端子61B的尾部63的连接垫在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在第一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上以一半间距错开布置,即使间距的数值小,尾部63的诸如焊接的连接作业能够容易进行且连接于连接垫的导电迹线的布线也容易。
此外,通过接触部65和被保持部62从第一基座11的本体部31的背离嵌合侧面31c侧插入形成为向背离嵌合侧面31c开口的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中,信号端子61安装于第一基座11。如图7所示,多个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的开口并排布置以在第一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侧)的长壁部31a的厚部31a1上以及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侧)的长壁部31a的厚部31a1上均形成一排。首先,第二信号端子61B的接触部65和被保持部62插入下侧,即,插入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侧)开口的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且由此,第二信号端子61B安装于第一基座11。随后,第一信号端子61A的接触部65和被保持部62插入上侧,即,插入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侧)上开口的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且由此,第一信号端子61A安装于第一基座11。
由此,第一信号端子61A和第二信号端子61B以图3和图9至图11所示的形式安装于第一基座11。在嵌合方向上(Z轴方向)延伸的接触部收容槽31f在与各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对应的位置形成在各长壁部31a的嵌合腔体33侧的表面上且并排布置以在第一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形成一排。此外,相互对应的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和接触部收容槽31f彼此连通、贯通作为反对腔体34和嵌合腔体33的分隔壁的底板35。
另外,为细长的狭缝状的空间的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以位于与嵌合腔体33的两侧的长壁部31a上的各接触部收容槽31f对应且在厚度方向上贯通长壁部31a的空间形成于长壁部31a、在嵌合方向上(Z轴方向)延伸。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在嵌合方向上相互间隔开。此外,信号端子61的侧面(其为长壁部31a侧的侧面或第一侧面)通过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露出第一连接器10的外侧。注意的是,针对信号端子61,如果有必要提高耐腐蚀性,则通过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露出于第一连接器10的外侧的侧面能够镀覆金。另外,信号端子61的针对嵌合方向与第一空间部31d1对应的部分是能够用作接触配合信号端子161的区域的部分。
注意的是,第一空间部31d1在嵌合方向上的尺寸可取地设定大于第二空间部31d2在嵌合方向上的尺寸。另外,针对嵌合方向,第二空间部31d2的区域可取地与底板35的区域重叠,其中,第二空间部31d2的嵌合方向端(Z轴负方向端)相对底板35的嵌合方向端(Z轴负方向端)位于更靠嵌合方向而第二空间部31d2的背离嵌合方向端(Z轴正方向端)相对底板35的背离嵌合方向端(Z轴正方向端)位于更在背离嵌合方向侧。此外,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在宽度方向上(Y轴方向)的尺寸可取地设定小于信号端子61的被保持部62和接触部65。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为形成于为绝缘体的第一基座11的空间且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的尺寸能够合适地设定。由此,围绕信号端子61的周围的绝缘体的介电常数能够调整,这能够调整信号端子61的阻抗。
此外,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是接合并保持信号端子61的被保持部62的部位而且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的横截面积大于信号端子61的被保持部62的横截面积并且第三空间部31d3形成在被保持部62的反对腔体34侧上的部分。即第三空间部31d3形成在信号端子61的第二侧面(长壁部31a的反对侧的侧面)。另外,因第三空间部31d3与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一体形成,所以信号端子61的被保持部62接合并保持于第三空间部31d3。
与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一样,第三空间部31d3是形成于为绝缘体的第一基座11的空间且第三空间部31d3的尺寸能够合适地设定。由此,围绕信号端子61的周围的绝缘体的介电常数能够调整,这能够调整信号端子61的阻抗。注意的是,针对嵌合方向,第三空间部31d3的区域可取地与第二空间部31d2的区域重叠,其中,第三空间部31d3的嵌合方向端(Z轴负方向端)相对第二空间部31d2的背离嵌合方向端(Z轴正方向端)位于更靠嵌合方向侧。
在下侧,插入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侧)的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中的第二信号端子61B的被保持部62通过接合突起62a咬入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的壁面而可靠地保持于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接触部65收容于接触部收容槽31f且接触部65的上侧(即,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侧)的面露出在嵌合腔体33中。注意的是,被保持部62的压抵突起62b顶在底板35上且基于被保持部62的压抵突起62b的反作用力,接触部65压靠在接触部收容槽31f的底面上,以防止跳出接触部收容槽31f进入嵌合腔体33中。此外,接触部65的下侧的面的一部分面向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另外,保持部62的上侧的面面向第三空间部31d3。此外,第二信号端子61B的尾部63位于下侧的长壁部31a的下方(Y轴负方向)且处于与第一基座11的安装面11b几乎相同的位置。
另外,在上侧,插入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侧)的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中的第一信号端子61A的被保持部62通过接合突起62a咬入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的壁面而可靠地保持于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接触部65收容于接触部收容槽31f且接触部65的下侧(即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侧)的面)露出在嵌合腔体33中。注意的是,被保持部62的压抵突起62b顶在底板35上,且基于被保持部62的压抵突起62b的反作用力,接触部65压靠在接触部收容槽31f的底面上,以防止跳出接触部收容槽31f进入嵌合腔体33中。此外,接触部65的上侧的面的一部分面向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另外,被保持部62的下侧的面面向第三空间部31d3。此外,第一信号端子61A的尾部63位于相对第二信号端子61B的尾部63更靠背离嵌合方向(Z轴正方向)以及位于下侧的长壁部31a的下方(Y轴负方向)且处于与第一基座11的安装面11b几乎相同的位置。
第一连接器10设有的配合端子的电源端子51为电源端子且是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行冲压、弯曲等加工而一体形成的使之设有弹性的细长的带板状的部件。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电源端子51包括第一电源端子51A和第二电源端子51B。进一步地,第一电源端子51A包括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和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以及第二电源端子51B包括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和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第二电源端子51B布置成相对第一电源端子51A更靠第一基座11的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外侧。
在这种方式下,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连接器10设有的电源端子51为通过与第二连接器101的对应的配合电源端子151接触能够使正、负电流流动并传导的四对端子,但不是必须限定到四对而是可采用三对或更少的对或可采用四对或更多的对。注意的是,当统一说明时,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和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以第一电源端子51A来说明。同样地,当统一说明时,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和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以第二电源端子51B来说明。当统一说明时,第一电源端子51A和第二电源端子51B以电源端子51来说明。
如图5和图7所示,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和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分别包括被保持部52A、作为基板连接部的尾部53A、连结部54A、以及接触部55A。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和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沿整个长度恒定且二者相同相同。
针对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和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被保持部52A是在嵌合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且多个接合突起52Aa形成在被保持部52A的表面上。通过接合突起52Aa咬入第一基座11,被保持部52A接合并保持于第一基座11。另外,接触部55A是从被保持部52A的末端(即,从嵌合方向端(Z轴负方向端))在嵌合方向上(Z轴负方向)上以直线延伸的平坦的部分且配合电源端子151接触接触部55A的表面。此外,尾部53A是从连结部54A的下端(即,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在背离嵌合方向(Z轴正方向)上以直线延伸的部分并通过焊接等连接且固定于在第一基板的表面(未示出)上形成的连接垫。该连接垫典型地连接于用于在第一基板上传输电源的导电迹线。
另外,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的连结部54A设定为长于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的连结部54A,且由此,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的被保持部52A和接触部55A布置在相对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的被保持部52A和接触部55A更远离第一基座11的安装面11b的部位。
此外,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的被保持部52A设定长于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的被保持部52A,且由此,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的连结部54A和尾部53A布置在相对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的连结部54A和尾部53A更远离第一基座11的嵌合面11a的部位。
如图5和图7所示,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和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分别包括被保持部52B、作为基板连接部的尾部53B、连结部54B、以及接触部55B。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和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沿整个长度恒定且二者相同。注意的是,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和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和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
针对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和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被保持部52B是在嵌合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且多个接合突起52Ba形成在被保持部52B的表面上。通过接合突起52Ba咬入第一基座11,被保持部52B接合并保持于第一基座11。另外,接触部55B是从被保持部52B的末端(即,从嵌合方向端(Z轴负方向端))在嵌合方向上(Z轴负方向)以直线延伸的平坦的部分且配合电源端子151接触接触部55B的表面。此外,尾部53B是从连结部54B的下端(即,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在背离嵌合方向(Z轴正方向)上以直线延伸的部分并通过焊接等连接并固定于在第一基板的表面(未示出)上形成的连接垫。该连接垫典型地连接于用于在第一基板上传输电源的导电迹线。
另外,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的连结部54B设定长于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的连结部54B,且由此,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的被保持部52B和接触部55B布置在相对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的被保持部52B和接触部55B更远离第一基座11的安装面11b的部位。
此外,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的被保持部52B设定长于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的被保持部52B,且由此,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的连结部54B和尾部53B布置在相对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的连结部54B和尾部53B更远离第一基座11的嵌合面11a的部位。
此外,通过接触部55A和被保持部52Aa从第一基座11的本体部31的背离嵌合侧面31c侧插入形成开口于背离嵌合侧面31c的第一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1,第一电源端子51A安装于第一基座11。如图7所示,在信号端子收容凹部31e的开口的排的两端的外侧,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侧)以及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侧)均存在有第一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1的一个开口。首先,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的接触部55A和被保持部52A插入下侧(即,插入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侧)开口的第一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1),且由此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安装于第一基座11。之后,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的接触部55A和被保持部52A插入上侧(即,插入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侧)开口的第一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1),由此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安装于第一基座11。
由此,在图4、图6、以及图8所示出的形态下,第一电源端子51A安装于第一基座11。在嵌合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的接触部收容槽31h1在与各第一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1对应的位置在接触部收容槽31f的排的外侧形成在各长壁部31a的嵌合腔体33侧的面上。此外,相互对应的第一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1和接触部收容槽31h1彼此连通。因此,安装于第一基座11的第十一电源端子51A1的接触部55A的上侧(即,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侧(Y轴正方向端侧)的长壁部31a的嵌合腔体33侧的面)露出。此外,安装于第一基座11的第十二电源端子51A2的接触部55A的下侧(即,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Y轴负方向端侧)的长壁部31a的嵌合腔体33侧的面)露出。
另外,通过接触部55B和被保持部52B从第一基座11的本体部31的背离嵌合侧面31c侧插入形成为开口于背离嵌合侧面31c的第二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2,第二电源端子51B安装于第一基座11。如图7所示,第二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2的开口相对第一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布置在分别处于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侧)和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侧)的第一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1的开口的外侧。首先,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的接触部55B和被保持部52B插入在下侧的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侧)开口的第二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2,且由此将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安装于第一基座11。随后,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的接触部55B和被保持部52B插入在上侧的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侧)开口的第二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2,且由此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安装于第一基座11。
由此,在图4、图6以及图8所示出的形态下,第二电源端子51B安装于第一基座11。在嵌合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的接触部收容槽31h2在与各第二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2对应的位置形成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Y轴正负方向端侧)的各短壁部31b的外表面上。此外,相互对应的第二电源端子收容凹部31g2和接触部收容槽31h2彼此连通。因此,安装于第一基座11的第二十一电源端子51B1的接触部55B露出在短壁部31b的上侧(即,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Y轴正方向端侧))的外表面上以及安装于第一基座11的第二十二电源端子51B2的接触部55B露出在短壁部31b的下侧(即,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Y轴负方向端侧))的外表面上。
在这种方式下,在信号端子61和电源端子51安装于第一基座11之后,盖体41安装于第一基座11。盖体41是包括在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矩形的平板状的上壁部41a、在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连接于上壁部41a的两端的一对侧壁部41b、以及在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且正交于上壁部41a和侧壁部41b的后壁部41c的细长的箱状的部件。此外,端子收容空间43形成在箱状的盖体41的内侧,端子收容空间43的周边由上壁部41a,侧壁部41b、以及后壁部41c限定。该端子收容空间43是在嵌合方向侧(Z轴正方向侧)以及第一基座11的安装面11b侧(Y轴负方向侧)的面开放的空间。此外,端子收容空间43包括:细长的信号端子对应部43a,其在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以及电源端子对应部43b,相对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位于信号端子对应部43a的两端。
另外,接合凸部41b1形成在侧壁部41b的外表面上。接合凸部41b1能够接合在第一基座11的侧方部12的与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内侧面对的面上形成的接合凹部12b。此外,在信号端子61和电源端子51安装的情况下,盖体41从本体部31的背离嵌合侧面31c侧朝向嵌合面11a侧相对第一基座11移动且各接合凸部41b1插入对应的接合凹部12b,由此接合,且由此收容于本体部31的基板连接空间13。由此,如图6所示,信号端子61的连结部64和尾部63的大部分收容在信号端子对应部43a内并由盖体41覆盖以及第一电源端子51A的连结部54A和尾部53A和第二电源端子51B的连结部54B和尾部53B的大部分收容在电源端子对应部43b内并由盖体41覆盖,以防止诸如尘埃的异物附着。
向下(即,在朝向安装面11b的方向上)突出的多个上方肋部41e1以在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布置形成在上壁部41a的在信号端子对应部43a内的内表面上。此外,相邻的上方肋部41e1之间的空间用作收容第一信号端子61A的上方连结部64A3的上方连结部收容槽41f1。
另外,向前(即,在朝向嵌合面11a的方向)突出的多个下方肋部41e2以在本体部3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布置形成在后壁部41c的在信号端子对应部43a内的内表面上。此外,相邻的下方肋部41e2之间的空间用作用于收容第一信号端子61A的下方连结部64A4的下方连结部收容槽41f2。
此外,倾斜平面41g在上壁部41a的内表面和后壁部41c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在信号端子对应部43a内。倾斜平面41g设定为当盖体41安装于第一基座11时与第一信号端子61A的倾斜部64A1平行。此外,如图3(b)所示,倾斜空间部41g1形成在倾斜平面41g和倾斜部64A1之间。倾斜空间部41g1的尺寸能够合适地设定,且由此,围绕第一信号端子61A的周围的介电体的介电常数能够调整,以能够调整第一信号端子61A的阻抗。
注意的是,倾斜平面41g不形成与上方肋部41e1或下方肋部41e2类似的肋部。即,在上方肋部41e1和下方肋部41e2之间无肋部形成。另外,针对第一信号端子61A,上方连结部64A3收容并保持于在上方肋部41e1之间的上方连结部收容槽41f1中以及下方连结部64A4收容并保持于在下方肋部41e2之间的下方连结部收容槽41f2中,由此在第一信号端子61A的宽度方向上定位将倾斜部64A1,并可靠地防止彼此相邻的宽部64A2接触。
其次,将说明第二连接器101的构成。
图16是示出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7是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101构造成当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观察时的左右对称,且还构造成当在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观察时的左右对称。此外,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固定基座111和第二可动基座131各为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件(绝缘体)一体形成的部件。
第二固定基座111为大体角筒状的部件,且包括:一对矩形的平板状的长壁部112a,其相互平行,在第二连接器10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短壁部112b,其为在第二连接器10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相互平行的矩形的厚板状的部件,短于长壁部112a,且连接于长壁部112a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以及可动基座收容腔体115,其为上下端(Z轴方向两端)开放的由长壁部112a和短壁部112b限定的角柱状的腔体。第二固定基座111的下表面是面对第二基板的表面的安装面111b。此外,信号端子安装部以及第一电源端子安装部(未示出)在各长壁部112a的下端(Z轴负方向端)形成在可动基座收容腔体115的表面(即内侧面)。此外,第二电源端子安装部(未示出)形成在各短壁部112b的下侧的内侧面。
配合信号端子161的固定侧被保持部162保持于信号端子安装部。另外,第一配合电源端子151A的固定侧被保持部152A保持于第一电源端子安装部以及第二配合电源端子151B的固定侧被保持部152B保持于第二电源端子安装部。
各第一配合电源端子151A是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行冲压、弯曲等加工而一体形成的并设有弹性的部件,而且包括固定侧被保持部152A、连接于固定侧被保持部152A的下端的作为基板连接部的尾部153A、连接于固定侧被保持部152A的上端的屈曲部154A、连接于屈曲部154A的上端的可动侧被保持部156A、以及连接于可动侧被保持部156A的接触部155A。注意的是,向第二可动基座131的宽度方向外侧膨出的接触突部155Aa形成在接触部155A上。屈曲部154A蛇行屈曲、用作弹性变形部且吸收第二可动基座131相对第二固定基座111的位移。
另外,各第二配合电源端子151B是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施行冲压、弯曲等加工而一体形成的且设有弹性的部件,而且包括固定侧被保持部152B、连接于固定侧被保持部152B的下端的作为基板连接部的尾部153B、连接于固定侧被保持部152B的上端的屈曲部154B、连接于屈曲部154B的上端的可动侧被保持部156B、以及连接于可动侧被保持部156B的接触部155B。注意的是,接触部155B相对可动侧被保持部156B以几乎直角弯曲并连接于可动侧被保持部156B。另外,向第二可动基座131的宽度方向内侧膨出的接触突部155Ba形成在接触部155B上。屈曲部154B蛇行屈曲、用作弹性变形部并吸收第二可动基座131相对第二固定基座111的位移。
第二可动基座131包括大体食槽状的本体部132以及在本体部132的第二连接器10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从下端向下延伸的一对脚部133。本体部132包括:一对矩形的厚板状的长壁部132a,其相互平行且在第二连接器10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短壁部132b,其为在第二连接器10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相互平行的矩形的厚板状的部件,短于长壁部132a,且连接于长壁部132a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第一基座收容腔体135,其为四面由长壁部132a和短壁部132b限定且上端(Z轴正方向端)开放的角柱状的腔体;以及底部132c,其连接于长壁部132a的下端以及短壁部132b的下端并封堵第一基座收容腔体135的下端(Z轴负方向端)。
在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101处于嵌合状态下,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基座11中的本体部31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第一基座收容腔体135内。此外,在第二连接器10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厚板状的中央壁部134布置在第一基座收容腔体135内。中央壁部134是从底部132c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部件且形成为中央壁部134的外周面与长壁部132a的内表面和短壁部132b的内表面分隔开。此外,多个信号端子接触部收容槽134a形成在中央壁部134的两侧面上。另外,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且从底部132c的下表面贯通至上表面的信号端子可动侧保持凹部形成在与底部132c的各信号端子接触部收容槽134a对应的部位。配合信号端子161的接触部165和可动侧被保持部166分别收容并保持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信号端子接触部收容槽134a和与信号端子接触部收容槽134a连通的信号端子可动侧保持凹部。
此外,第一电源端子可动侧收容凹部134b相对信号端子接触部收容槽134a更靠近中央壁部134的两端地形成在中央壁部134的两侧面上。另外,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从底部132c的底面到顶面贯通的第一电源端子可动侧保持凹部形成在与底部132c的第一电源端子可动侧收容凹部134b对应的部位。第一配合电源端子151A的接触部155A和可动侧被保持部156A分别收容并保持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电源端子可动侧收容凹部134b和与第一电源端子可动侧收容凹部134b连通的第一电源端子可动侧保持凹部。
此外,第二电源端子可动侧收容凹部132d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形成在长壁部132a的内侧面上且第二配合电源端子151B的接触部155B收容于这些第二电源端子可动侧收容凹部132d。
接下来,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101嵌合的动作。
在此,通过利用焊接将信号端子61的尾部63和电源端子51的尾部53A、53B连接于第一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连接垫,第一连接器10安装在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另外,连接于信号端子61的尾部63的连接垫连接于用于在第一基板上传输信号的导电迹线,以及连接于电源端子51的尾部53A、53B的连接垫连接于用于在第一基板上传输电源的导电迹线。此外,盖体41附接于第一基座11。
以类似的方式,通过利用焊接将配合信号端子161的尾部163和配合电源端子151的尾部153A、153B连接于第二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连接垫,第二连接器101安装在第二基板的表面上。另外,连接于配合信号端子161的尾部163的连接垫连接于用于在第二基板上传输信号的导电迹线,以及连接于配合电源端子151的尾部153A、153B的连接垫连接于用于在第二基板传输电源的导电迹线。
首先,操作人员将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基座11的嵌合面11a和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固定基座111的嵌合面111a设为彼此面对并调整到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基座11的本体部31的位置对准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可动基座131的第一基座收容腔体135的位置。这完成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位。
在这种状态下,随着第一连接器10和/或第二连接器101在靠近对侧的方向上(即在嵌合方向上)移动,第一基座11的本体部31插入第二可动基座131的第一基座收容腔体135,从而第一基座收容腔体135内的中央壁部134插入并收容在本体部31的嵌合腔体33内。注意的是,大体四角锥台状的具有倾斜面的突出端部31g形成在本体部31的短壁部31b的嵌合方向端,从而在嵌合时,本体部31顺利地插入第一基座收容腔体135。
由此,如图1、图2、以及图3(a)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101处于嵌合状态下,第一基座11嵌合第二可动基座131,形成在第一基座11的长壁部31a上的第一空间部31d1的至少一部分由第二连接器101覆盖,对应的信号端子61和配合信号端子161导通,且对应的电源端子51和配合电源端子151导通。
具体地,第一基座11的本体部31的至少在嵌合端附近的部分进入到第一基座收容腔体135中且在本体部31的长壁部31a上形成的第一空间部31d1的至少一部分由第二可动基座131的长壁部132a覆盖。另外,收容在长壁部31a的接触部收容槽31f内的信号端子61的接触部65的在第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表面用作接触区域并与收容在第一基座收容腔体135内的中央壁部134的信号端子接触部收容槽134a中的配合信号端子161的接触部165的接触突部165a接触。由此,信号端子61和配合信号端子161导通。在此,配合信号端子161的接触部165用作悬臂且接触突部165a基于该悬臂赋予的弹性被推压在信号端子61的接触部65的表面上,从而信号端子61和配合信号端子161的导通被可靠地维持。
另外,收容在中央壁部134的两侧面的第一电源端子可动侧收容凹部134b中的第一配合电源端子151A的接触部155A的接触突部155Aa与露出在嵌合腔体33的内表面上的第一电源端子51A的接触部55A接触。此外,收容在长壁部132a的内侧面的第二电源端子可动侧收容凹部132d中的第二配合电源端子151B的接触部155B的接触突部155Ba与露出在短壁部31b的外表面上的第二电源端子51B的接触部55B接触。由此,电源端子51和配合电源端子151导通。在此,第一配合电源端子151A的接触部155A用作悬臂作用且接触突部155Aa基于由该悬臂赋予的弹性被推压在第一电源端子51A的接触部55A的接触面上。此外,第二配合电源端子151B的接触部155B用作作用悬臂且接触突部155Ba通过该悬臂赋予的弹性被推压在第二电源端子51B的接触部55B的接触面上。因此,电源端子51和配合电源端子151的导通状态被可靠地维持。
在这种方式下,针对本实施例,第一连接器10设有第一基座11以及附接于第一基座11的信号端子61。此外,第一基座11包括第一空间部31d1以及相对第一空间部31d1位于在背离嵌合方向上更远的第二空间部31d2。信号端子61的一个侧面通过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露出于第一连接器10的外侧,且第一基座11还包括第三空间部31d3。第三空间部31d3位于信号端子61的另一侧面且信号端子61与第三空间部31d3接合。
由此,信号端子61的阻抗能够合适地调整。另外,这能够使第一连接器10小型化,同时构造简化,部件数量减少,制造容易,成本降低,以及提高可靠性。
另外,第一空间部31d1在嵌合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空间部31d2在嵌合方向上的尺寸。此外,在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101处于嵌合状态下,第一空间部31d1的至少一部分由第二连接器101覆盖。此外,第一基座11包括:嵌合腔体33,其在嵌合方向端开放,作为用于收容第二连接器101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长壁部31a,其限定嵌合腔体33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底板35,其封闭的嵌合腔体33的背离嵌合方向端。此外,第二空间部31d2形成于长壁部31a且在嵌合方向上与底板35重叠。此外,第二空间部31d2和第三空间部31d3形成为相对于嵌合方向彼此相邻。此外,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信号端子61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此外,信号端子61的相对于嵌合方向与第一空间部31d1对应的部分能够用作与第二连接器101的配合信号端子161的接触区域。此外,存在多个信号端子61形成相互平行的并排布置的至少两排。位于每一排的信号端子61的侧面的第一空间部31d1、第二空间部31d2、以及第三空间部31d3对称地形成且彼此面对。此外,通过第一空间部31d1和第二空间部31d2露出于第一连接器10的外侧的信号端子61的侧面能够镀覆金。
注意的是,本文的公开内容说明了与合适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关的特征。在阅读本文的公开内容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自然地想到在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各种其它实施例、修改和变形。
本公开能够适用于基板连接器以及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Claims (10)

1.基板连接器,包括:
基座以及安装于该基座的信号端子;
其中,
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空间部以及相对所述第一空间部位于在背离嵌合方向上更远的第二空间部,以及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露出于所述基板连接器的外侧,以及
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三空间部,而且该第三空间部位于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侧面,并且所述信号端子接合于所述第三空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空间部在嵌合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空间部在嵌合方向上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板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基板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处于对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空间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配合连接器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基座还包括:
凹部,用于收容所述配合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且在嵌合方向端开放,
长壁部,其限定所述凹部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底板,其封闭所述凹部的背离嵌合方向端,并且
所述第二空间部形成于所述长壁部,在嵌合方向上与所述底板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空间部和所述第三空间部相对于嵌合方向形成彼此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信号端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板连接器,其中,
所述信号端子的相对于嵌合方向与所述第一空间部对应的部分能够用作与所述配合连接器的配合信号端子的接触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板连接器,其中,
存在多个信号端子形成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排,其中,位于每一排的信号端子的侧面的所述第一空间部、所述第二空间部以及所述第三空间部对称地形成且彼此面对。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板连接器,其中,
金镀覆在通过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露出于所述基板连接器的外侧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侧面上。
10.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连接器以及嵌合于该基板连接器的一配合连接器。
CN202280080510.7A 2021-12-22 2022-12-13 基板连接器以及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Pending CN1183555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7793 2021-12-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55572A true CN118355572A (zh) 2024-07-1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0750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71724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resisting repetition of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US830849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4295270B2 (ja) コネクタ及び相手方コネクタ並びにそれらの組立体
JP5615157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コンタクト
CN110635308A (zh) 固定金属件、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US12027802B2 (en) Connector
KR20080034853A (ko) 전기 상호 연결 시스템
JP2007128832A (ja) コネクタ
KR20140109226A (ko) 전기 커넥터
TW201014078A (en) Electric connector
TWI279036B (en) Connector
KR20080103537A (ko) 커넥터
JPH09506734A (ja) 高密度電子組立体用コネクタ
KR20210115061A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EP0907219B1 (en) Punched sheet coax header
US20230011865A1 (en) Connector
EP056285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3213375B1 (en) Hermaphroditic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US7448893B2 (en) Connector
TWI552451B (zh) 連接器及具有連接器之半導體測試裝置(一)
EP0418045A1 (en) Coaxial pin connector having an array of conductive hollow cylindrical structures
CN118355572A (zh) 基板连接器以及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WO2023119057A1 (en) Board connector an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20190288435A1 (en) Connector having solderless conta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