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55256A - 测量装置和使用该测量装置的风洞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量装置和使用该测量装置的风洞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55256A
CN118355256A CN202280079832.XA CN202280079832A CN118355256A CN 118355256 A CN118355256 A CN 118355256A CN 202280079832 A CN202280079832 A CN 202280079832A CN 118355256 A CN118355256 A CN 118355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device
measuring
load cell
positioning membe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798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朗
中洞秀明
上村典道
宫崎晋一
服部翔太
福岛雅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Wind Tunnel Manufacturing Co ltd
Yamato Scale Co Ltd
Nishiya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Wind Tunnel Manufacturing Co ltd
Yamato Scale Co Ltd
Nishiyam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Wind Tunnel Manufacturing Co ltd, Yamato Scale Co Ltd, Nishiyama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Wind Tunnel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355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552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测量装置是具有多个车轮的车辆的风洞试验用的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分别配置各个所述车轮的多个测量组件,各个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上部具有开口的壳体;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测力传感器;使所述测力传感器在所述壳体内移动的移动机构;和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用于支承所述车轮的车轮支承部件,所述车轮支承部件构成为能够配置于所述盖体的任意位置,所述测力传感器构成为能够测量作用于所述车轮支承部件的力。

Description

测量装置和使用该测量装置的风洞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车轮的车辆的风洞试验用的测量装置和使用该测量装置的风洞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用于进行车辆的风洞试验的各种风洞试验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风洞试验装置是设置型,设置在规定的设施中。另外,在这样的风洞试验装置中,在车辆的设置台的下方设置有测量装置,由此进行各种测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470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的风洞试验装置设置于规定的设施,因此无法移动到该设施外。另外,在上述的风洞试验装置中,由于用1个测量装置进行多种车辆的风洞试验,所以存在设置台较大、并且测量装置也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运送(可搬运)且能够小型化的风洞试验用的测量装置和风洞试验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测量装置是具有多个车轮的车辆的风洞试验用的测量装置,包括能够分别配置各个所述车轮的多个测量组件,各个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在上部具有开口的壳体;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测力传感器;使所述测力传感器在所述壳体内移动的移动机构;和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用于支承所述车轮的车轮支承部件,所述车轮支承部件构成为能够配置于所述盖体的任意位置,所述测力传感器构成为能够测量作用于所述车轮支承部件的力。
在上述测量装置中,所述移动机构构成为能够使所述测力传感器沿着水平面上的正交的2个方向移动。
在上述测量装置中,所述车轮支承部件形成为圆板状,所述盖体包括:具有第1贯通孔的圆板状的第1定位部件,所述车轮支承部件可嵌入在所述第1贯通孔中;具有第2贯通孔的圆板状的第2定位部件,所述第1定位部件可旋转地嵌入在所述第2贯通孔中;和具有第3贯通孔的支承主体部,所述第2定位部件可旋转地嵌入在所述第3贯通孔中,通过使所述第1定位部件和第2定位部件旋转,能够将所述车轮支承部件配置在所述车轮的正下方。
在上述测量装置中,能够构成为,还包括至少一个连结组件,经由所述连结组件将所述多个测量组件彼此连结。
在上述测量装置中,能够构成为,还包括用于使由风机的风形成的边界层变薄的分流件,所述分流件构成为能够安装于所述测量装置的靠所述风机侧的端部。
本发明的风洞试验装置包括上述的任一测量装置和能够移动的风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运送(可搬运),能够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洞试验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图1的风洞试验装置所包括的测量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的测量装置卸下了盖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测量装置的分流件(splitter,也称为分隔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截面图。
图6的(a)是测量装置的第1测量部的立体图,图6的(b)是测量装置的第1测量部的局部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1测量部卸下了盖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测量装置的中间部的立体图。
图10是卸下了中间部的盖体的状态的连结部的立体图。
图11是测量装置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12是卸下了后部的盖体的状态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车轮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测量装置的另一布局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测量装置的另一布局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风洞试验用的测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风洞试验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如图1所示,该风洞试验装置包括风机1和测量装置2,从风机1对配置在测量装置2上的四轮车辆100进行送风。并且,利用测量装置测量作用于车辆的阻力等,该车辆承受输送来的空气。风机是可运送的公知的风洞试验用的风机。以下,对测量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测量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的测量装置卸下了盖体的状态的立体图。以下,为了便于说明,按照图2所记载的方向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该测量装置2从前端向后端去依次连结有分流件3、第1测量部4、中间部5、第2测量部6和后部7。以下,对这些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1.分流件>
图4是分流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截面图。如图4和图5所示,分流件3具有用于在来自风机1的风流到测量装置2上时使形成于测量装置2的上表面的边界层变薄的功能,由沿左右方向排列的4个分流片301~304构成。各分流片301~304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此对作为其中之一的第1分流片301进行说明。第1分流片301包括主体部31和从主体部31的前端延伸的前端部件32。主体部31具有板状的上壁部311和下壁部312,上壁部311的上表面以与第1测量部4的上表面连续的方式平坦地形成。下壁部312具有随着向后方去而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因此,上壁部311与下壁部312以在侧视时形成锐角的方式连结。
前端部件32形成为板状,其上表面321与主体部31的上表面连续地形成。前端部件32的下表面322的前方侧的端缘位于比上表面的前方侧的端缘靠后方的位置。而且,连结上表面321的端缘与下表面322的端缘的前端面323形成为截面呈圆弧状。
在前端部件32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贯通孔324。而且,在前端部件32的下表面322安装有与该贯通孔324连通的管部件325。该管部件325与内置于测量装置2的压力测量部(省略图示)连接,能够测量流经前端部件的上表面的空气的压力。
在测量装置2的上表面,来自风机1的空气流的一部分被其与测量装置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拖拽而形成边界层。在此,将空气流中除边界层以外的成分称为主流。即,空气流在从上表面离开的方向上包括边界层和主流。主流在以上表面为基准的高度方向上具有均匀的流速分布。另一方面,边界层的流速比主流的流速小,且越靠近上表面流速越低,因此存在对在风洞试验中模拟车辆的行驶状态时的再现性造成影响的情况。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测量装置2的前端设置分流件3,能够使边界层变薄。其结果是,能够降低边界层对风洞试验的影响。
为了使上述的边界层变薄而降低影响,本发明人确认了前端部件32的厚度t、前端部件32从主体部31向前方伸出(即,突出)的长度L、前端面323的曲率半径R产生影响。例如,前端部件32的厚度t优选为1mm~8mm,更优选为3mm~5mm。前端部件32从主体部31伸出的长度L优选为75mm~150mm,更优选为100mm~125mm。另外,前端面323的前端半径R优选为前端部件32的厚度的2/5~3/5,更优选为例如1/2。
4个分流片301~304如上述那样沿左右方向排列地连结。另外,在4个分流片301~304中的配置于右侧和左侧的第1、第4分流片301、304,由上壁部311和下壁部312形成的侧部开口被板状的侧壁部315封闭。
<2.第1测量部和第2测量部>
如图2和图3所示,第1测量部4和第2测量部6分别通过在左右方向上连结相同结构的2个测量组件(测量组件)而构成(第1连结方式)。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将第1测量部4的右侧和左侧的测量组件分别称为第1、第2测量组件401、402。另外,将第2测量部6的右侧和左侧的测量组件分别称为第3、第4测量组件601、602。因为第1~第4测量组件401、402、601、602为相同结构,所以以下主要对第1测量部4和第1测量组件401进行说明。
图6是第1测量部的立体图和局部截面图,图7是表示第1测量部拆下了盖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如图6~图8所示,第1测量组件401包括:俯视时为正方形的板状的底壁部41、沿着该底壁部41的周缘配置的框形的侧部框架42、和封闭侧部框架42的上部开口的俯视时为正方形的盖体43,整体形成为高度低的长方体状。如图7所示,第1测量组件401和第2测量组件402通过利用螺栓等将侧部框架42彼此连结而被固定。而且,在由这些底壁部41、侧部框架42和盖体43包围的空间配置有测力传感器(Load Cell,称重传感器)44及其移动机构45。另外,底壁部41和侧部框架42构成本发明的壳体。
移动机构45如下构成。如图8所示,在底壁部41配置有与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1导轨451。在该第1导轨451上设置有板状的第1移动部件452,其能够沿着第1导轨45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另外,在第1移动部件452上配置有与左右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第2导轨453。在该第2导轨453上设置有板状的第2移动部件454,其能够沿着第2导轨453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而且,在该第2移动部件454上配置有测力传感器44。
测力传感器44能够使用公知的测力传感器。该测力传感器44固定于接下来说明的盖体43的车轮支承部件431,检测经由由车轮支承部件431支承的车辆100的车轮101在该车辆100产生的阻力、升力、横向力和各力矩中的至少一个。各测力传感器44与收纳于后述的后部7的第1、第6后组件701、706的测量器(省略图示)连接。在测量器中收纳有应变放大器、测力传感器指示计。
接着,对盖体43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盖体43具有支承车辆100的车轮101的车轮支承部件431,车轮支承部件431用螺栓等固定于测力传感器44的上表面。并且,在该车轮支承部件431的周围配置有第1定位部件432、第2定位部件433和支承主体部件434。更详细地进行说明,第1定位部件432形成为圆板状,在第1定位部件432形成有供车轮支承部件可旋转(转动)地嵌入其中的第1贯通孔4320。第1贯通孔4320形成于从第1定位部件432的中心偏离(错位)的位置。第2定位部件433形成为圆板状,形成有供第1定位部件432可旋转地嵌入其中的第2贯通孔4330。在第2贯通孔4330的内周面形成有台阶4330,第1定位部件432可旋转地配置在该台阶4330上。另外,第2贯通孔4330形成于从第2定位部件433的中心偏离的位置。支承主体部件434以配置在侧部框架42上的方式形成为外形为正方形状,以与其中心一致的方式呈圆形状地形成有第3贯通孔4340。并且,在该第3贯通孔4340的内周面形成有台阶4340,第2定位部件433可旋转地配置在该台阶4340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分别使第1定位部件432和第2定位部件433旋转,能够将车轮支承部件431配置于盖体43的期望的位置。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定位。
首先,在拆下了第1定位部件432的状态下,利用上述移动机构45使测力传感器44和车轮支承部件431移动至规定位置。此时,在第2定位部件433干扰车轮支承部件431的情况下,也将第2定位部件433拆下。接着,在车轮支承部件431的周围安装环状的夹具之后,使第2定位部件433旋转,使第2定位部件433的内周的任一处与该夹具接触。由此,车轮支承部件431的外周面与第2定位部件433的内周面最接近的部分的距离由夹具规定。该距离与第1定位部件432的外周面和第1贯通孔4320的内周面的最接近的距离一致。由此,形成于车轮支承部件431与第2贯通孔4330之间的空间与第1定位部件432的形状一致,因此如果将第1定位部件432嵌入第2贯通孔4330中,则车轮支承部件431的定位完成。
此外,如果事先在第1和第2定位部件432、433的表面形成多个孔,则在将杆插入该孔后,通过使杆移动,能够使各定位部件432、433移动。
<3.中间部>
图9是中间部的立体图,图10是拆下了盖体的状态的中间部的立体图。如图9和图10所示,中间部5包括从左向右排列的第1~第6中间组件501~506。其中,第1、第3、第4、第6中间组件501、503、504、506由俯视时为长方形的相同形状的组件形成。以下,将这些组件称为A型连结组件51。另外,第2和第5连结组件502、505由俯视时为正方形的相同形状的组件形成。以下,将这些组件称为B型连结组件52。这些A型连结组件51和B型连结组件5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和高度相同,但B型连结组件5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A型连结组件51长。
A型连结组件51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状,包括俯视时为长方形状的板状的底壁部511、沿着该底壁部511的周缘配置的框形的侧部框架512、和将侧部框架512的上部开口封闭的俯视时为正方形状的盖体513,整体形成为高度较低的长方体状。在A型连结组件51中的配置于中间部5的两侧的第1中间组件501和第6中间组件506上,分别在侧部框架512的右侧面和左侧面安装有长方形状的封闭板514。
B型连结组件52包括俯视时为长方形状的板状的底壁部521、沿着该底壁部521的周缘配置的框形的侧部框架522、和将侧部框架522的上部开口封闭的俯视时为正方形状的盖体523,整体形成为高度较低的长方体状。在B型连结组件52中的配置于中间部5的两侧的第1中间组件501和第6中间组件506,分别在侧部框架522的右侧面和左侧面安装有长方形的封闭板524。
如图2所示,2个A型连结组件51和一个B型连结组件52的合计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与一个测量组件401、402、601、60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相同。
中间部5通过使用4个A型连结组件、2个B型连结组件并将它们如上述那样在左右方向上连结而构成。相邻的组件彼此的连结通过在使侧部框架512、522接触的基础上用螺栓等固定来进行。另外,与第1、第2测量部4、6的连结,也通过在使侧部框架彼此接触的基础上利用螺栓等固定来进行(第2连结方式)。
<4.后部>
图11是后部的立体图,图12是取下了盖体的状态的后部的立体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后部7包括从左向右排列的第1~第6后组件701~706。其中,第1和第6后组件701、706由俯视时呈长方形的相同形状的组件形成。以下,将这些组件称为C型连结组件71。第3后组件703和第4后组件704由前后方向的长度比第1后组件701和第6后组件706长的、俯视时为长方形的相同形状的组件形成。以下,将这些组件称为D型连结组件72。此外,第2后组件702和第5后组件705由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第3后组件703和第4后组件704长的、俯视时为长方形的组件形成。以下,将这些组件称为E型连结组件73。
C型连结组件71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状,包括俯视时为长方形状的板状的底壁部711、沿着该底壁部711的周缘配置的框形的侧部框架712、和将侧部框架712的上部开口封闭的俯视时为长方形状的盖体713,整体形成为高度较低的长方体状。盖体713比侧部框架712向后方延伸,前后方向的长度与D型连结组件72相同。另外,在C型连结组件71的侧部框架712的右侧面和左侧面安装有长方形状的封闭板714。
D型连结组件72包括俯视时为长方形状的板状的底壁部721、沿着该底壁部721的周缘配置的框形的侧部框架722、和将侧部框架722的上部开口封闭的俯视时为长方形状的盖体723,整体形成为高度低的长方体状。
E型连结组件73包括俯视为长方形状的板状的底壁部731、沿着该底壁部731的周缘配置的框形的侧部框架732、和将侧部框架732的上部开口封闭的俯视时为长方形状的盖体733,整体形成为高度低的长方体状。
如图2所示,一个C型连结组件71、D型连结组件72和E型连结组件73的合计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与一个测量组件401、402、601、60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相同。
后部7通过各使用2个C型、D型和E型连结组件并将它们如上述那样在左右方向上连结而构成。相邻的组件彼此的连结通过在使侧部框架712、722、732接触的基础上用螺栓等固定来进行。与第2测量部6的连结也通过在使侧部框架彼此接触的基础上用螺栓等固定来进行。另外,在构成第1和第6后组件701、706的C型连结组件中收纳有上述的测量器。测量器经由电缆与外部的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的显示、分析等。这样,由于在测量器上安装有电缆,所以为了其处理,C型连结组件71比相邻的E型连结组件73短。例如,在想要使线缆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情况下,能够将线缆的弯曲部分配置于C型连结组件71的被盖体713覆盖的区域。因此,能够使电缆的弯曲部分不露出。
<5.风洞试验>
接着,对使用了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测量装置的风洞试验进行说明。首先,如上述那样组装测量装置2。接着,在与车辆100的4个车轮101对应的位置配置测力传感器44和车轮支承部件431。首先,在利用移动机构45对测力传感器44进行定位后,手动使第1定位部件432和第2定位部件433旋转,以将车轮支承部件431配置于测力传感器44的正上方。此时,将各测力传感器44的位置输入到与测量器连接的计算机。
接着,如图13所示,在测量装置2上配置车辆。调节车辆的位置,以使4个车轮101分别位于4个车轮支承部件431上。这样,当配置好车辆时,通过风机1进行送风,利用测力传感器44测量上述的各种数据。
<6.特征>
采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测量装置2,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1)上述风机1和测量装置2构成为能够分离地分别移动,而且测量装置2能够组装,所以与现有的无法移动的设置型的风洞试验装置相比,能够在期望的场所进行风洞试验。
(2)在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装置2中,与利用现有的风洞天平那样的一个测量装置进行各种车辆的测量的情况相比,由于配合车轮101的位置使用多个测力传感器44,所以能够使测量装置2小型化。另外,由于按每个车轮配置有测力传感器44,所以能够提高测量的响应性。另外,利用各个测量组件401、402、601、602的移动机构45能够准确地定位测力传感器44的位置,并且即使改变了车轮支承部件431的位置各盖体43的上表面也是平坦的,所以通过它们的组合,能够准确地测量从车轮101受到的力。尤其是,在计算施加于车身的力矩时,必须使用车轮的间距(例如,轴距(wheelbase)、胎面距的尺寸)进行计算,所以需要将测力传感器44准确地定位于车轮101的位置。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装置2是合适的。并且,通过按每个车轮101设置测力传感器44,能够使测量组件401、402、601、602的厚度变薄。因此,能够实现可运送性优异的测量装置2。
(3)测量装置2通过组合1种测量组件401和5种连结组件51、52、71~73而构成。因此,通过适当组合这些组件,能够应用于车轮101的数量、位置不同的车辆的风洞试验。例如,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四轮的车辆的风洞试验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如图14所示,当将由2个分流片301、302构成的分流件3与2个测量组件401连结时,能够进行自行车、摩托车这样的两轮车辆的风洞试验。另外,如图15所示,通过将4个测量组件401、A型连结组件51和B型连结组件52连结,还能够进行小型的四轮车辆的风洞试验。即,无需使用所有种类的连结组件,能够使用其中的任意个来构成测量装置。此外,还能够进行三轮车的风洞试验。另外,因为各组件可分离地连结,所以能够多次形成与多种车辆对应的测量装置。
(4)在现有的设置型的风洞试验装置中,设置有吸入边界层那样的吸引装置,装置复杂且大型化,但在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装置2中,通过在前端设置简单结构的分流件3,能够减薄边界层来降低影响,所以适合于具有可运送性的测量装置,能够简化装置。
<7.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能够进行各种改变。另外,以下的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第1导轨451和第2导轨453使测力传感器44在水平面上在正交的2个方向移动,但测力传感器44的移动机构45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即,只要构成为测力传感器44能够在测量组件401内移动即可。例如,能够在底壁部41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孔,在将测力传感器44配置于底壁部41的任意的位置后,将螺栓等插入孔中来固定测力传感器。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2个定位部件432、433使车轮支承部件431移动,但用于将车轮支承部件431配置于盖体43的任意位置的结构也不限定于此。即,只要构成为盖体43的上表面保持平坦且车轮支承部件41能够在盖体43内移动,则也能够是其他结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2个定位部件432、433使车轮支承部件431移动,但也可以使用3个以上的圆板状的定位部件。或者,也可以使用一个圆板状的定位部件。
另外,还能够构成为,在使车轮支承部件431与测力传感器44一起移动时,第1定位部件432和第2定位部件433与之联动地旋转。此时,能够利用电动机等辅助第1定位部件432和第2定位部件433的旋转。另外,也可以具有:在车轮支承部件431定位后将第1定位部件432和第2定位部件433固定为不动的结构。
另外,将车轮支承部件431形成为矩形状,在其周围插入细分(分为多个)了的插入式的俯视时为矩形状的多个块体而形成盖体43。由此,能够在盖体43的上表面保持平坦的状态下使车轮支承部件41在盖体43内移动。另外,也能够不是利用块体,而是利用能够前后左右移动的闸门来埋在车轮支承部件431的周围。
(3)在测量组件中,手动旋转第1定位部件432和第2定位部件433,但是也能够利用电动机等驱动装置使定位部件432和433旋转。由此,能够自动地进行车轮支承部件的定位。关于这一点,使测力传感器44移动的移动机构45也是同样的。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1种测量组件和5种连结组件构成测量装置,但这只是一例,并不限定于此。即,只要能够通过使用将多个测量组件彼此连结的第1连结方式和将多个测量组件彼此经由连结组件连结的第2连结方式中的至少一个连结方式来构成测量装置即可。因此,能够进一步准备不同形状的测量组件、连结组件,由此能够应用于车轮的数量、位置不同的各种车辆的风洞试验。这样,通过包括多个测量组件和至少1个连结组件,能够构成本发明的组装系统,能够选择测量组件和连结组件,以从其中构成所希望的形态的测量装置。
(5)测量组件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除了上述那样的俯视时呈矩形状以外,还能够构成为多边形状等各种形状。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业者测量测力传感器44的位置,并将其输入到计算机,但也能够自动地进行该作业。即,能够设置检测测力传感器44的位置的检测器。作为检测器,例如能够在移动机构45设置编码器,利用这些编码器来检测各测力传感器44的位置。另外,还能够测量测力传感器44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基于此来检测测力传感器44的位置。另外,除了编码器以外,还能够使用电位计、分解器(resolver,解析器)、激光器等各种检测器。
(7)连结组件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构成为能够以上表面与测量组件的上表面连续的方式与测量组件连结即可。另外,连结组件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除了上述那样的俯视时呈矩形状以外,还能够构成为多边形状等各种形状。
(8)分流件3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尤其是主体部31的下壁部31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也能够不设置分流件3而构成测量装置2。
(9)测量装置主体也能够不是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组装型,而是使用预先将测量组件固定了的一体型的测量装置。
(10)风机1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风机。考虑可运送性,优选使用能够根据风量将多个组合的风机。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风机
2 测量装置
3 分流件
31 主体部
32 前端部件
4 测量组件
43 盖体
432第1定位部件
433第2定位部件
434 支承主体部件
44 测力传感器
45 移动机构
51、52 连结组件
71~73连结组件。

Claims (6)

1.一种测量装置,其是具有多个车轮的车辆的风洞试验用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测量组件,能够在所述多个测量组件分别配置各个所述车轮,
各个所述测量组件包括:
在上部具有开口的壳体;
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测力传感器;
使所述测力传感器在所述壳体内移动的移动机构;和
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体,
所述盖体包括用于支承所述车轮的车轮支承部件,
所述车轮支承部件构成为能够配置于所述盖体的任意位置,
所述测力传感器构成为能够测量作用于所述车轮支承部件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构成为能够使所述测力传感器沿着水平面上的正交的2个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支承部件形成为圆板状,
所述盖体包括:
具有第1贯通孔的圆板状的第1定位部件,所述车轮支承部件可嵌入在所述第1贯通孔中;
具有第2贯通孔的圆板状的第2定位部件,所述第1定位部件可旋转地嵌入在所述第2贯通孔中;和
具有第3贯通孔的支承主体部,所述第2定位部件可旋转地嵌入在所述第3贯通孔中,
通过使所述第1定位部件和第2定位部件旋转,能够将所述车轮支承部件配置在所述车轮的正下方。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个连结组件,
所述多个测量组件彼此经由所述连结组件连结。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使由风机的风形成的边界层变薄的分流件,
所述分流件构成为能够安装于所述测量装置的靠所述风机侧的端部。
6.一种风洞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和
能够移动的风机。
CN202280079832.XA 2022-01-13 2022-12-28 测量装置和使用该测量装置的风洞试验装置 Pending CN1183552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03422 2022-01-13
JP2022-003422 2022-01-13
PCT/JP2022/048637 WO2023136179A1 (ja) 2022-01-13 2022-12-28 測定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風洞試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55256A true CN118355256A (zh) 2024-07-16

Family

ID=87281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79832.XA Pending CN118355256A (zh) 2022-01-13 2022-12-28 测量装置和使用该测量装置的风洞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136179A1 (zh)
CN (1) CN118355256A (zh)
WO (1) WO20231361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90124B (zh) * 2024-04-24 2024-07-0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壁面台阶阻力评估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5435A (ja) * 1981-08-27 1983-03-02 Yamato Scale Co Ltd 風洞天秤における被測定物支持装置
JPH0231814B2 (ja) * 1983-10-03 1990-07-17 Yamato Scale Co Ltd Sharinukedaisochi
JPH08313390A (ja) * 1995-05-24 1996-11-2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移動式風洞
DE19527742A1 (de) * 1995-07-28 1997-01-30 Audi Ag Verfahren und Windkanalwaage bei aerodynamischen Messungen an Fahrzeugen
DE102005040445A1 (de) * 2005-08-26 2007-03-0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ersuchstand und Verfahren für aerodynamische Messungen an einem Gegenstand
JP5230288B2 (ja) * 2008-07-01 2013-07-10 日章電機株式会社 乗物に生ずる流体力を計測する方法および風洞天秤装置
DE102010044058B4 (de) * 2010-11-17 2018-06-28 Aip Gmbh & Co. Kg Bandeinheit und Windkanalwaage mit Bandeinheit
DE102011085640A1 (de) * 2011-11-02 2013-05-02 Maha-Aip Gmbh & Co. Kg Windkanalwaage
DE102015204020A1 (de) * 2015-03-05 2016-09-08 Maha-Aip Gmbh & Co. Kg Mehrfachkonfigurationswindkanalwaage und Verfahren zum Umrüsten der Windkanalwaage
EP3408637A4 (en) * 2016-01-25 2019-09-25 Jacobs Technology Inc. TRANSPORTABLE BLOWERS
US10180372B2 (en) * 2016-04-07 2019-01-15 Ford Motor Company Portable aeroacoustic wind tunnel and method of testing a vehicle for wind noise
JP7412114B2 (ja) 2019-09-18 2024-01-12 株式会社Subaru 風洞試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6179A1 (ja) 2023-07-20
JPWO2023136179A1 (zh) 2023-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0443B2 (en) Test bench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erodynamic measurements on vehicles
CN118355256A (zh) 测量装置和使用该测量装置的风洞试验装置
KR101757508B1 (ko) 터빈 디스크용 검사 운반체
JP2007534960A (ja) 座標測定機械
CN110031180B (zh) 一种轴距可自动调节式两用汽车风洞试验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74825B (zh) 一种可调节模块化车辆称重平台
CN105444716B (zh) 一种载车平台及其车辆轴距检测设备和方法
CN106289059B (zh) 转向架检测装置
CN118355255A (zh) 组装系统和风洞试验装置
CN118339440A (zh) 测量装置和使用该测量装置的风洞试验装置
US6345237B1 (en) Vehicle inspection device
CN209326859U (zh) 一种火箭发动机微力测量装置
CN109211145B (zh) 用于汽车方向盘的转舵角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79843B (zh) 触摸屏粘贴可靠性测试设备及作业方法
KR20240132497A (ko) 측정 장치,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풍동 시험 장치
KR20240132496A (ko) 조립 시스템, 및 풍동 시험 장치
KR20240132495A (ko) 측정 장치,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풍동 시험 장치
HU220653B1 (hu) Berendezés gépjárművek csukló-holtjátékának meghatározására és/vagy kormányszögének mérésére
US771697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brake rotor
JP7463039B2 (ja) シャーシダイナモメータ
JP2009085810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のアライメント測定・調整装置
JP2012108123A (ja) 乗り物の制動システムのテストスタンド用の装置
JP2009271021A (ja) 車体部品の精度測定方法および精度測定装置
CN214470734U (zh) 发动机缸体粗糙度测试执行平台
CN208818181U (zh) 车辆的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