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22118A - 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322118A CN118322118A CN202410465577.3A CN202410465577A CN118322118A CN 118322118 A CN118322118 A CN 118322118A CN 202410465577 A CN202410465577 A CN 202410465577A CN 118322118 A CN118322118 A CN 1183221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n
- lateral
- pressing block
- rod
- wall spec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302 ferro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6054 Dysmorph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主伺服电机,及由其控制转动及升降的主下压块;主推进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一推杆;副推进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驱动杆;至少两个预支撑柱;所述驱动杆上连接有一竖支撑套杆,所述竖支撑套杆内插设一可纵向活动的竖支撑杆,所述竖支撑杆与竖支撑套杆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竖支撑套杆上还连接有水平延伸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驱动杆保持基本平行;所述夹具还包括若干侧向压紧气缸以及由这些压紧气缸独立驱动的侧向压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夹具难以有效稳定夹持具有特定结构(如复杂角度、薄壁特征)的异形件,传统夹具可能无法兼顾多角度支撑、防止变形以及适应异形件轮廓,导致加工过程中夹持不稳定,影响加工精度和安全性。
其次,传统的夹具往往缺乏对夹持工件厚度的实时检测功能,可能导致因厚度不合规而导致的加工质量问题或设备损坏。
此外,现有夹具可能存在夹紧力度控制不精确、夹紧状态监测缺失等问题,而导致加工过程中工件滑脱或夹持过度导致工件变形,影响加工安全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所述夹具用于一薄壁异形件的夹持,其中,所述薄壁异形件包括沿不同角度延伸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的夹角为大于120°,所述第三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的夹角为90°-110°;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两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支撑部的端部设置有一处第二连接孔,所述薄壁异形件以侧向而视,为大致Y型;
所述夹具包括:
主伺服电机,及由其控制转动及升降的主下压块;
主推进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一推杆;
副推进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驱动杆;
至少两个预支撑柱;
所述驱动杆上连接有一竖支撑套杆,所述竖支撑套杆内插设一可纵向活动的竖支撑杆,所述竖支撑杆与竖支撑套杆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竖支撑套杆上还连接有水平延伸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驱动杆保持基本平行;
所述夹具还包括若干侧向压紧气缸以及由这些压紧气缸独立驱动的侧向压块;
工作时,所述竖支撑杆用于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的下端面;所述预支撑柱用于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二支撑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分别用于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三支撑部的两个侧面;所述主下压块转动后下压,用于预先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的上端面;若干侧向压块用于分别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两个侧沿;当所述侧向压块完全夹紧所述薄壁异形件后,所述主下压块上升并转动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向压紧气缸包括:第一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一侧向压块;第二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二侧向压块;第三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三侧向压块;第四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四侧向压块;第五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五侧向压块;第六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六侧向压块;
其中,所述第三侧向压块和第四侧向压块间隔相对设置,分别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的支撑连接处(所述支撑连接处也即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的汇集部位),所述第一侧向压块和第二侧向压块分别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的两侧沿,所述第五侧向压块和第六侧向压紧分别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二支撑部的两侧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侧向压紧气缸还驱动一第七侧向压块,所述第七侧向压块设置在所述第四侧向压块的下方与第四侧向压块同步动作,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三支撑部的侧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及第二推杆的端部均安装有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当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间距发生改变时,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输出电信号,通过比较两个的信号变化或响应时间,计算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和第二推杆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进而检测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厚度是否符合设定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下压块内设置有一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一可纵向活动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顶端通过设置有一个第二弹簧驱动其向下,所述主下压块内还设置有两个伸入至沉孔内的第一触点,所述触点分别电连接所述主伺服电机,所述检测杆的侧壁设置有一个具有纵向高度的触片;
当所述主下压块未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时,所述检测杆及触片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所述第一触点与触片保持接触,所述主伺服电机正常通电工作并可转动;当所述主下压块向下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时,所述检测杆受力上升并处于第二位置,此时所述第一触点与触片依然保持接触,所述主伺服电机正常通电工作并可转动;当所述薄壁异形件因受力角度未处于设定要求而被所述侧向压紧气缸挤压而向上时,所述检测杆再次受到更大的压力并克服第二弹簧作用力上升处于第三位置,此时至少一个第一触点脱离与所述触片的接触,所述主伺服电机断电并保持无法转动回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壁异形件为具有导电特性的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预支撑柱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铁模块及连接该电磁铁模块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电路连接,当所述主下压块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并在所述检测杆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间的电路接通,所述电磁铁模块工作并吸附住所述薄壁异形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向压块和/或第二侧向压块的压紧面为弧面,与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的两个侧沿的弧度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支撑套杆设置有一贯穿孔,所述驱动杆固定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支撑杆的上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具并列设置有多组。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该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的使用方法:
步骤一,将所述薄壁异形件以第三支撑部向下的方式放置在该夹具上,使第一支撑部置于所述竖支撑杆上方,使第二支撑部置于所述预支撑柱上方;
步骤二,所述主推进气缸和副推进气缸同步工作,对所述第三支撑部进行压紧,并通过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及第二推杆的端部的电感式接近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厚度,若符合要求,则进入下一步,若不符合要求则提供警报并在安装有符合要求的薄壁异形件后进入下一步;
步骤三,所述主伺服电机驱动主下压块转动至薄壁异形件上方后向下抵压该薄壁异形件,此时所述预支撑柱上的电磁铁模块工作并提供吸附力;
步骤四,所述第四侧向压紧气缸和第五侧向压紧气缸同步推进对应的侧向压块,对该薄壁异形件的支撑连接处进行压紧;
步骤五,剩余的侧向压紧气缸同步推进对应的侧向压块,对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两侧沿进行压紧;
步骤六,检测,若在步骤四和步骤五中,由于所述侧向压紧气缸挤压而使所述薄壁异形件上移进而导致所述主下压块内的第一触点与触片断开,此时所述主推进气缸无法上移并转动复位,需将所述侧向压紧气缸释放后时所述检测杆复位,并将该薄壁异形件替换重新安装后进行重新检测,若符合要求,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六,所述主推进气缸驱动所述主下压块上移并转动复位;
步骤七,驱动一动力刀头对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进行切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申请的夹具针对特殊结构的薄壁异形件,通过主伺服电机控制的主下压块、主推进气缸和副推进气缸、预支撑柱、竖支撑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侧向压紧气缸及侧向压块等组件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工件多角度、全方位的稳定夹持,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工件移动或变形,提高了加工精度和质量。
其次,该夹具配备电感式接近传感器,能在夹持过程中实时检测第三支撑部的厚度,确保工件符合加工要求,减少因厚度不合规引发的问题。针对导电特性和铁磁性材料的薄壁异形件,预支撑柱端部安装电磁铁模块,通过吸附作用增强夹持稳定性,适应更多材质类型。
此外,该夹具内部设置检测杆、第二弹簧、第一触点、触片等结构,实时监控主下压块与薄壁异形件的接触状态,根据检测杆的位置变化控制主伺服电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夹紧动作正确执行,防止因夹紧不到位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检测杆的设计还能够在侧向压紧气缸过度挤压工件时及时断开电源,保护设备和工件不受损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另一角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另一角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主伺服电机和主下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检测杆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检测杆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检测杆处于第三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薄壁异形件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薄壁异形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多组夹角并列设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薄壁异形件,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3.第三支撑部,14.第一连接孔,15.第二连接孔;
2.主伺服电机,21.主下压块,22.沉孔,23.检测杆,24.第二弹簧,25.第一触点,26.触片;
3.主推进气缸,31.第一推杆;
4.副推进气缸,41.驱动杆,42.竖支撑套杆,421.贯穿孔,43.竖支撑杆,431.支撑块,44.第一弹簧,45.第二推杆;
5.预支撑柱;
6.侧向压紧气缸,61.第一侧向压紧气缸,62.第二侧向压紧气缸,63.第三侧向压紧气缸,64.第四侧向压紧气缸,65.第五侧向压紧气缸,66.第六侧向压紧气缸;
7.侧向压块,71.第一侧向压块,72.第二侧向压块,73.第三侧向压块,74.第四侧向压块,75.第五侧向压块,76.第六侧向压块,77.第七侧向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12所示,提供了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旨在对具有特定结构的薄壁异形件进行稳定夹持,以满足后续加工需求。
具体可见图10-11所示,所述薄壁异形件1包括沿不同角度延伸的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三支撑部13,其中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的夹角大于120°,第三支撑部13与第二支撑部12的夹角为90°-110°。第二支撑部12设有两处第一连接孔14,第三支撑部13端部设有一处第二连接孔15。该薄壁异形件1以侧向而视,为大致Y型。
所述夹具主要包括:
主伺服电机2,及由其控制转动及升降的主下压块21,实现对薄壁异形件1上端面的预压紧;
主推进气缸3,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一推杆31,对薄壁异形件1第三支撑部13的一个侧面施加压力;
副推进气缸4,配备驱动杆41,通过控制其推进;
至少两个预支撑柱5,用于抵压支撑薄壁异形件1第二支撑部12的下端面;
所述驱动杆41上连接有一竖支撑套杆42,所述竖支撑套杆42内插设一可纵向活动的竖支撑杆43,所述竖支撑杆43与竖支撑套杆42间安装有第一弹簧44,所述竖支撑套杆42上还连接有水平延伸的第二推杆45,所述第二推杆45与所述驱动杆41保持基本平行;
此外,所述夹具还包括若干侧向压紧气缸6以及由这些压紧气缸6独立驱动的侧向压块7,用于从侧面包围并压紧薄壁异形件1的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支撑连接处;
在工作时,所述竖支撑杆43用于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1的第一支撑部11的下端面;所述预支撑柱5用于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1的第二支撑部12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推杆31和第二推杆45分别用于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1的第三支撑部13的两个侧面;所述主下压块21转动后下压,用于预先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1的第一支撑部11和/或第二支撑部12的上端面;若干侧向压块用于分别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1的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的两个侧沿;当所述侧向压块完全夹紧所述薄壁异形件1后,所述主下压块21上升并转动复位。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向压紧气缸6包括:第一侧向压紧气缸61,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一侧向压块71;第二侧向压紧气缸62,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二侧向压块72;第三侧向压紧气缸63,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三侧向压块73;第四侧向压紧气缸64,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四侧向压块74;第五侧向压紧气缸65,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五侧向压块75;第六侧向压紧气缸66,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六侧向压块76;
其中,所述第三侧向压块73和第四侧向压块74间隔相对设置,分别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1的支撑连接处(所述支撑连接处也即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三支撑部13的汇集部位),所述第一侧向压块71和第二侧向压块72分别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1的第一支撑部11的两侧沿,所述第五侧向压块75和第六侧向压紧分别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1的第二支撑部12的两侧沿。
其中,所述第四侧向压紧气缸64还驱动一第七侧向压块77,所述第七侧向压块77设置在所述第四侧向压块74的下方与第四侧向压块74同步动作,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1的第三支撑部13的侧沿。以此,起到进一步的夹紧支撑效果。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杆31的端部及第二推杆45的端部均安装有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图中未示意),当所述第一推杆31和第二推杆45的间距发生改变时,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输出电信号,通过比较两个的信号变化或响应时间,计算所述第一推杆31的端部和第二推杆45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进而检测所述第三支撑部13的厚度是否符合设定要求,为工件的合格性提供了又一道检测,降低容错。
此外,所述主下压块21内设置有一沉孔22,所述沉孔22内设置有一可纵向活动的检测杆23,所述检测杆23的顶端通过设置有一个第二弹簧24驱动其向下,所述主下压块21内还设置有两个伸入至沉孔22内的第一触点25,所述触点分别电连接所述主伺服电机2,所述检测杆23的侧壁设置有一个具有纵向高度的触片26;根据主下压块21与薄壁异形件1的接触情况,检测杆23在不同位置时,第一触点25与触片26接触状态变化,控制主伺服电机2的工作状态:
参照图6-7所示,当所述主下压块21未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1时,所述检测杆23及触片26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所述第一触点25与触片26保持接触,所述主伺服电机2正常通电工作并可转动。
参照图8所示,当所述主下压块21向下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1时,所述检测杆23受力上升并处于第二位置,此时所述第一触点25与触片26依然保持接触,所述主伺服电机2正常通电工作并可转动。
参照图9所示,当所述薄壁异形件1因受力角度未处于设定要求而被所述侧向压紧气缸挤压而向上时,所述检测杆23再次受到更大的压力并克服第二弹簧24作用力上升处于第三位置,此时至少一个第一触点25脱离与所述触片26的接触,所述主伺服电机2断电并保持无法转动回位。
以此设置,提供了夹紧检测功能,可以保证夹紧的可靠性,以避免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因夹紧不到位而造成危险。为加工安全性至少提供了一道保障。
另外的,针对薄壁异形件1的材质特点,若薄壁异形件1由具有导电特性的铁磁性材料制成,则以下方案可进行实施:所述预支撑柱5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铁模块及连接该电磁铁模块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25电路连接,当所述主下压块21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1并在所述检测杆23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触点25与第二触点间的电路接通,所述电磁铁模块工作并吸附住所述薄壁异形件1。以此,可以对该薄壁异形件1起到进一步的限位效果,以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避免薄壁异形件1被所述侧向压紧气缸挤压而向上,而使夹紧不牢靠。
关于其他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侧向压块71和/或第二侧向压块72的压紧面为弧面,与所述薄壁异形件1的第一支撑部11的两个侧沿的弧度适配,以此提高接触贴合度。
所述竖支撑套杆42设置有一贯穿孔421,所述驱动杆41固定插设于所述贯穿孔421内,实现可拆式的稳固连接,便于装配检测。同时该驱动杆42的端部具有锥度,来与该贯穿孔421进行过盈紧配。
所述竖支撑杆43的上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块431,便于维护更换,以及可以适配不同的支撑要求。例如该支撑块431通过螺钉来固定在竖支撑杆43上。
如图12所示,所述夹具并列设置有多组,以适应批量作业需求,提升加工效率。
此为,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该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的使用方法:
步骤一,将所述薄壁异形件1以第三支撑部13向下的方式放置在该夹具上,使第一支撑部11置于所述竖支撑杆43上方,使第二支撑部12置于所述预支撑柱5上方;
步骤二,所述主推进气缸3和副推进气缸4同步工作,对所述第三支撑部13进行压紧,并通过所述第一推杆31的端部及第二推杆45的端部的电感式接近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三支撑部13的厚度,若符合要求,则进入下一步,若不符合要求则提供警报并在安装有符合要求的薄壁异形件1后进入下一步;
步骤三,所述主伺服电机2驱动主下压块21转动至薄壁异形件1上方后向下抵压该薄壁异形件1,此时所述预支撑柱5上的电磁铁模块工作并提供吸附力;
步骤四,所述第四侧向压紧气缸64和第五侧向压紧气缸65同步推进对应的侧向压块,对该薄壁异形件1的支撑连接处进行压紧;
步骤五,剩余的侧向压紧气缸同步推进对应的侧向压块,对薄壁异形件1的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的两侧沿进行压紧;
步骤六,检测,若在步骤四和步骤五中,由于所述侧向压紧气缸挤压而使所述薄壁异形件1上移进而导致所述主下压块21内的第一触点25与触片26断开,此时所述主推进气缸3无法上移并转动复位,需将所述侧向压紧气缸释放后时所述检测杆23复位,并将该薄壁异形件1替换重新安装后进行重新检测,若符合要求,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六,所述主推进气缸3驱动所述主下压块21上移并转动复位;
步骤七,驱动一动力刀头对薄壁异形件1的第一支撑部11进行切削。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申请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只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前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用于一薄壁异形件的夹持,其中,所述薄壁异形件包括沿不同角度延伸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的夹角为大于120°,所述第三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的夹角为90°-110°;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两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支撑部的端部设置有一处第二连接孔,所述薄壁异形件以侧向而视,为大致Y型;
所述夹具包括:
主伺服电机,及由其控制转动及升降的主下压块;
主推进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一推杆;
副推进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驱动杆;
至少两个预支撑柱;
所述驱动杆上连接有一竖支撑套杆,所述竖支撑套杆内插设一可纵向活动的竖支撑杆,所述竖支撑杆与竖支撑套杆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竖支撑套杆上还连接有水平延伸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驱动杆保持基本平行;
所述夹具还包括若干侧向压紧气缸以及由这些压紧气缸独立驱动的侧向压块;
工作时,所述竖支撑杆用于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的下端面;所述预支撑柱用于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二支撑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分别用于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三支撑部的两个侧面;所述主下压块转动后下压,用于预先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的上端面;若干侧向压块用于分别抵压支撑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两个侧沿;当所述侧向压块完全夹紧所述薄壁异形件后,所述主下压块上升并转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压紧气缸包括:第一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一侧向压块;第二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二侧向压块;第三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三侧向压块;第四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四侧向压块;第五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五侧向压块;第六侧向压紧气缸,及由其控制推进的第六侧向压块;
其中,所述第三侧向压块和第四侧向压块间隔相对设置,分别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的支撑连接处,所述第一侧向压块和第二侧向压块分别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的两侧沿,所述第五侧向压块和第六侧向压紧分别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二支撑部的两侧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向压紧气缸还驱动一第七侧向压块,所述第七侧向压块设置在所述第四侧向压块的下方与第四侧向压块同步动作,用于压紧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三支撑部的侧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及第二推杆的端部均安装有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当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间距发生改变时,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输出电信号,通过比较两个的信号变化或响应时间,计算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和第二推杆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进而检测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厚度是否符合设定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下压块内设置有一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一可纵向活动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顶端通过设置有一个第二弹簧驱动其向下,所述主下压块内还设置有两个伸入至沉孔内的第一触点,所述触点分别电连接所述主伺服电机,所述检测杆的侧壁设置有一个具有纵向高度的触片;
当所述主下压块未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时,所述检测杆及触片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所述第一触点与触片保持接触,所述主伺服电机正常通电工作并可转动;当所述主下压块向下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时,所述检测杆受力上升并处于第二位置,此时所述第一触点与触片依然保持接触,所述主伺服电机正常通电工作并可转动;当所述薄壁异形件因受力角度未处于设定要求而被所述侧向压紧气缸挤压而向上时,所述检测杆再次受到更大的压力并克服第二弹簧作用力上升处于第三位置,此时至少一个第一触点脱离与所述触片的接触,所述主伺服电机断电并保持无法转动回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异形件为具有导电特性的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预支撑柱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铁模块及连接该电磁铁模块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电路连接,当所述主下压块抵压所述薄壁异形件并在所述检测杆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间的电路接通,所述电磁铁模块工作并吸附住所述薄壁异形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压块和/或第二侧向压块的压紧面为弧面,与所述薄壁异形件的第一支撑部的两个侧沿的弧度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撑套杆设置有一贯穿孔,所述驱动杆固定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撑杆的上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并列设置有多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464660 | 2024-04-17 | ||
CN2024104646609 | 2024-04-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322118A true CN118322118A (zh) | 2024-07-12 |
Family
ID=91781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465577.3A Pending CN118322118A (zh) | 2024-04-17 | 2024-04-18 | 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322118A (zh) |
-
2024
- 2024-04-18 CN CN202410465577.3A patent/CN11832211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91935U (zh) | 轴承自动装配机 | |
CN102430656B (zh) | 卡式螺母组装自动化装置 | |
CN205157731U (zh) | 一种cpu自动抓取测试模组 | |
CN212967784U (zh) | 一种用于方形电池模组的锁紧工装 | |
CN111822975A (zh) | 一种电控阀动静铁芯伺服压装装置 | |
CN108655703B (zh) | 主轴承盖压头装置 | |
CN118322118A (zh) | 一种薄壁异形件专用夹具 | |
CN212577964U (zh) | 一种电控阀动静铁芯伺服压装装置 | |
CN213672919U (zh) | 一种立式舟加工用位置控制装置 | |
CN113237408A (zh) | 一种调整臂自动检测线及一种调整臂孔通止检测方法 | |
CN111634056A (zh) | 一种摩擦片自动压制机 | |
CN111037262B (zh) | 一种压装系统 | |
CN101630600A (zh) | 自导向自定位的弹性圆柱销装配夹具 | |
CN111745371A (zh) | 一种轴承盖拧紧及油封压入机 | |
CN101579824B (zh) | 自动定位夹压机构 | |
CN110754323A (zh) | 一种橡胶树自动夹紧装置 | |
CN215588402U (zh) | 适应翻转结构的自动拧紧导向机构 | |
CN215199334U (zh) | 一种六角螺母铆压治具 | |
CN220271131U (zh) | 一种五金件用推力检测机 | |
CN211527365U (zh) | 一种位移差探测器 | |
CN221540792U (zh) | 一种包装箱平压平模切机 | |
CN202684560U (zh) | 圆柱体工件钻孔用装夹夹具 | |
CN220932605U (zh) | 一种拉力试验机机械夹具 | |
CN220481600U (zh) | 一种螺母自动装配装置 | |
CN211277275U (zh) | 液晶显示器边框压合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