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67048A - 冲击波电极结构及冲击波球囊导管 - Google Patents

冲击波电极结构及冲击波球囊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67048A
CN118267048A CN202410335049.6A CN202410335049A CN118267048A CN 118267048 A CN118267048 A CN 118267048A CN 202410335049 A CN202410335049 A CN 202410335049A CN 118267048 A CN118267048 A CN 118267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l end
face
electrode
shock wave
di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350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江山
彭博
李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f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f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f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f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267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67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波电极结构及冲击波球囊导管。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包括间隔设置且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具有第一远端面,第二电极具有第二远端面;当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位于导电流体内且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时,仅所述第一远端面和所述第二远端面之间能引发冲击波。所述冲击波球囊导管包括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及冲击波球囊导管能够耐受更高的施加电压,稳定地产生次数足够多且单次冲击波能量更强的冲击波,具有足够大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和累积冲击波能量,实现无需借助扩张、仅使用冲击波能量来治疗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的硬化组织,使这些硬化组织软化、恢复部分组织功能。

Description

冲击波电极结构及冲击波球囊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波电极结构及冲击波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当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相邻的物质声阻抗差异较大的情况时,会在两者的界面处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当冲击波从液态或者类似液态的软组织向固态组织(例如血管中的钙化组织)传导时,会与传导界面的固态组织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并在液态或者类似液态的软组织介质中继续传播并逐渐衰减,在合适的能量范围内,冲击波能量对软组织的伤害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冲击波与固态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压缩、剪切、拉伸、空化效应和挤压,从而使固态组织松动或者产生裂缝。从安全性、可控制性等方面考虑,目前在医疗领域里使用较为广泛的是液电式冲击波。液电式冲击波发生的基本原理是在有一定电导率的液体介质(导电流体)中,给电极加载高电压(电势差),在几个微秒内,产生大电流的瞬间放电。在放电过程中,放电通道上形成高能量密度的高温、高压等离子区,使得放电通道急剧膨胀,在液体介质中形成压力脉冲,也就是冲击波。放电过程除了产生冲击波以外,一部分电能还会转换为热和光。
目前的冲击波导管,用于使冠脉或外周血管中的钙化病变组织松解或产生裂痕,进而使用球囊的充胀进行扩张,从而缓解血管的狭窄程度或便于后续的治疗。冲击波导管已经上市推广,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然而,对于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例如人体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硬化组织(例如钙化病变组织),现有的冲击波球囊导管尚无法实现治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波电极结构及冲击波球囊导管,以实现使用冲击波能量治疗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的硬化组织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波电极结构,包括间隔设置且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具有第一远端面,第二电极具有第二远端面;当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位于导电流体内且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时,仅所述第一远端面和所述第二远端面之间能引发冲击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包括上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管本体和能充填导电流体的膨胀元件;膨胀元件密封连接于管本体的远端,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均位于膨胀元件内;当膨胀元件内充填有导电流体且在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时,仅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之间能引发冲击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能够耐受更高的施加电压,稳定地产生次数足够多且单次冲击波能量更强的冲击波,具有足够大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和累积冲击波能量,从而实现无需借助扩张、仅使用冲击波能量来治疗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的硬化组织,使这些硬化组织软化、恢复部分组织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类实施例中第一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类实施例中第二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类实施例中第三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类实施例中第一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类实施例中第二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类实施例中第三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类实施例中第四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二类实施例中第五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结构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变化的理论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三类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变化的理论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四类实施例中第一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四类实施例中第二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第五类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一类实施例中第一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一类实施例中第二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一类实施例中第三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二类实施例中第一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二类实施例中第二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二类实施例中第三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二类实施例中第四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二类实施例中第五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三类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四类实施例中第一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四类实施例中第二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具有绝缘部的第五类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的冲击波球囊导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0、第一电极;11、第一远端面;1101、第一远端面第一段;1102、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3、第一远端面第三段;20、第二电极;21、第二远端面;211、第一子电极段;212、第二子电极段;213、第三子电极段;2101、第二远端面第一段;2102、第二远端面第二段;2103、第二远端面第三段;2104、第二远端面第四段;30、膨胀元件;40、绝缘部;41、远端面;50、流体进入腔;60、流体排放腔;100、冲击波电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现有技术的冲击波球囊导管仅用于在管状(例如冠脉和外周血管)结构的待处理组织上形成裂痕,冲击波的发生装置极易紧贴待处理组织,冲击波的发生装置与病变部位的硬化组织之间的距离很近,冲击波能量的利用率较高,因此,现有技术的冲击波电极结构仅需要提供引发次数较少且单次能量较低的冲击波,即获取较低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及累积冲击波能量,便可实现在血管的待处理组织上形成裂痕。不过,即便管状结构的待处理组织对冲击波能量的利用率较高,更高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及累积冲击波能量对待处理组织的治疗也仍然是有帮助的。然而,更高的施加电压意味着,更快的电极熔融烧蚀速度(在放电击穿过程中)。由于现有冲击波电极结构受自身设计特点的约束,当现有技术的冲击波电极接入更高的施加电压时,电极迅速熔融烧蚀,且冲击波电极的远端呈现为凹陷的结构,电极熔融烧蚀产生的物质堆积于凹陷结构,从而导致现有技术的冲击波电极结构迅速失效。因此,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旨在通过结构的改变,使电极能够耐受足够高的施加电压且形成足够多次数的放电击穿,从而获得稳定的、次数足够多且单次能量足够大的冲击波,进而获得足够大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和累积冲击波能量,实现使用冲击波能量治疗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的硬化组织的目的,解决病变部位的硬化组织无法使用现有技术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进行治疗或者无法使用现有技术的冲击波球囊导管配合扩张器械进行治疗的问题。
基于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冲击波能量测试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放电距离、电极裸露面积和施加电压与单次冲击波能量之间具有下述关系。其中,放电距离是指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气间隙(两个电极之间仅通过空气绝缘时)或者爬电距离(两个电极之间存在影响电气间隙的绝缘体时),电极裸露面积是指电极在空气中的裸露面积(不具备绝缘性能,用于产生冲击波),单次冲击波能量是指单个冲击波所释放的冲击波能量,累积冲击波能量是指在冲击波电极结构的整个放电击穿过程中所释放的总的冲击波能量。这里的“放电距离不变”,是指整个击穿过程中电极距离几乎没有变化。
1.放电距离和电极裸露面积不变:当施加电压较小时,不产生冲击波;当施加电压达到第一值时,电极开始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施加电压继续增大,单次冲击波能量随施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只是,单次冲击波能量的增幅与施加电压的增幅不成等比,单次冲击波能量的增幅较小;当施加电压达到第二值时,单次冲击波能量增幅明显减小,但是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的时长缩短。这里将第一值定义为最小击穿电压,将第二值称定义最大有效电压;
2.仅电极裸露面积不变:放电距离越大,最小击穿电压越大,同时,放电击穿形成的单次冲击波能量也越大;反之亦然;
3.电极裸露面积和施加电压不变:当放电距离较大时,不产生冲击波;放电距离逐渐缩小,直至电极开始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放电距离越小,单次冲击波能量越小;
4.仅放电距离不变,电极裸露面积中的较小者对电极的放电击穿有影响:随着较小的电极裸露面积的变大,能使电极放电击穿的最小击穿电压变大;不过,较小的电极裸露面积对最小击穿电压的影响远小于放电距离对最小击穿电压的影响;
5.放电距离和施加电压不变:当施加电压大于最小击穿电压且小于最大有效电压时,较小的电极裸露面积越大,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的时长越长,单次冲击波能量越大,反之亦然;
6.电极裸露面积较小的电极为正极时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大于电极裸露面积较小的电极为负极时的单次冲击波能量。
由此可知,若想实现使用冲击波能量治疗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的硬化组织的目的,需要获得足够大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和累积冲击波能量,基于上述发现可以获悉,这需要电极能够耐受足够高的施加电压且形成足够多次数的放电击穿,才能在多次的放电击穿过程中,获得稳定的、次数足够多且单次能量足够大的冲击波。
如图1至图2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击波电极结构100,包括间隔设置且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第一电极10具有第一远端面11,第二电极20具有第二远端面21;当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位于导电流体内且在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施加电压时,仅所述第一远端面11和所述第二远端面21之间能引发冲击波。
在本文中,“远端”是指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是指临近操作者的一端。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在远端面产生冲击波。第二电极2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10的延伸方向相同,仅指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均是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无需第二电极2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10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在延伸方向上的侧面互相绝缘,且绝缘强度值大于施加电压值;第一电极10的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电极20的第二远端面21之间为非绝缘,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通入施加电压时,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在延伸方向上的侧面不发生放电击穿,仅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产生相应的电势差并放电击穿产生冲击波。
下面简述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的放电击穿过程。第一远端面11为A点集合(包含点A1,A2,…An),第二远端面21为B点集合(包含点B1,B2,…Bn)。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与高压脉冲电源电连接,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之间产生第一个电势差,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距离最近的两个点A1和B1之间放电击穿,电能迅速转化为热能并形成第一个冲击波,A1和B1发生烧蚀并迅速形成熔融物。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的变化有:1)第一远端面11在A1处及第二远端面21在B1处均烧蚀形成凹陷,在此凹陷的位置,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距离变大;2)A1和B1烧蚀形成的熔融物的导电性能远低于电极本身,因此,熔融物之间很难再放电击穿产生冲击波或者勉强击穿放电产生的冲击波的能量强度也不足以具有治疗作用。因此,在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之间产生第二个电势差时,若此时A2与B2为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距离最近的两个点,则A2和B2之间放电击穿,电能迅速转化为热能并形成第二个冲击波,以此类推。由此,同时增加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的烧蚀面积,能够引发更多次数的冲击波。
由此,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将冲击波的发生位置设置在远端面,从而能够实现将第一电极10的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电极20的第二远端面21均设置为面结构,第一远端面11可以设置为平面或曲面,第二远端面21可以设置为平面或曲面;根据单次冲击波能量的目标值,使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均具有合适的裸露面积,也即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能够获得足够大的有效熔融体积。由上述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的放电击穿过程可知:1)更大的有效熔融体积,使得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可以设置足够远的电极距离,从而在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通入足够高的施加电压时,在单次放电击穿过程中获得单次冲击波能量更强的冲击波;并且,2)在相同的施加电压下产生冲击波时,更大的有效熔融体积,使得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能稳定地耐受更多次的熔融烧蚀,从而具有更多的冲击波的引发次数,稳定地获得次数足够多且单次冲击波能量足够强的冲击波。由此,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能够耐受足够多次数的足够高的施加电压,在合适的电极距离下,获得足够大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和累积冲击波能量,实现使用冲击波能量治疗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的硬化组织的目的。
作为球形波,冲击波在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朝向远端的范围内自冲击波发生位置径向向外传播,将具有治疗效果的冲击波能量定义为有效冲击波能量,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冲击波的传播方向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有效冲击波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当第二电极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10外,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位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同一横截面,或者,当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间隔并排设置,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位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同一横截面时,有效冲击波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呈半球状。当第二电极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10外,第一远端面11位于第二远端面21的远端,或者,当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间隔并排设置时,更靠近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轴心的电极位于另一个电极的远端(例如第一远端面11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远端面21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轴心之间的距离时,第一远端面11位于第二远端面21的远端),有效冲击波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为大于半球的形态。由此可知,通过改变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能够有效调整有效冲击波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从而获得分布形态为半球状甚至大于半球状的有效冲击波能量覆盖范围,使冲击波能量尽可能地覆盖位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附近的所有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的硬化组织,实现治疗的目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远端面为平面或凸面,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位于该平面或该凸面。通过改变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该平面或该凸面的相对位置,获得分布形态为半球状甚至大于半球状的有效冲击波能量覆盖范围,使冲击波能量尽可能地覆盖位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附近的所有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的硬化组织,实现治疗的目的。当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远端面为凸面时,优选该凸面为轴对称的凸面结构,以便于有效冲击波能量在空间中能相对均匀地分布。该凸面例如可以是球冠、圆台、椭球面或旋转抛物面。为了获取更高的单次冲击波能量,第一远端面11的面积和第二远端面21的面积中的较小者所对应的电极为正极,当第一远端面11的面积小于第二远端面21的面积时,第一电极10为正极;当第二远端面21的面积小于第一远端面11的面积时,第二电极20为正极。
为了使电极能够耐受在产生冲击波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的热量和冲击,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10的材料和第二电极20的材料优先选用耐高温、耐冲击的材料,例如,不锈钢、钨、钨合金、钛、钛合金、铂、铂合金及其它合金,从而使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能够耐受更高的施加电压,稳定地产生次数更多且单次冲击波能量更强的冲击波。
另外,现有技术通过高分子绝缘层实现电极间的绝缘,伴随冲击波的形成而产生的热量,能够使高分子绝缘层融化甚至降解、碳化,同时,在热能的作用下,电极烧蚀形成的熔融物和高分子绝缘层燃烧形成的融化物相互混合,形成导电性能极弱的混合物,在电势差没有极大增幅的情况下,这些混合物无法实现击穿放电。为了避免电极熔融后产生的熔融物降低电极的电性能、以及熔融物导通或者高分子绝缘层融化后产生的融化物导致无法继续放电击穿,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在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之间还设置有绝缘部40,绝缘部40具有远端面41。优选绝缘部40填充于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之间,图15至图26所示为图1至图1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具有绝缘部40时的结构示意图。绝缘部40由高击穿强度(在足够高的施加电压下耐受更多次数的放电击穿)、高耐热等级(在放电击穿过程中承受更多的热量)、高电阻率(对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击穿影响足够小)和高机械强度(能承受整个放电击穿过程中的所有冲击力)的绝缘材料制成,由于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时产生的热量和冲击强度都非常大,所以绝缘部40尽量选用这几个性能指标的数值较高的绝缘材料,而且性能指标的数值越高越好,例如可以是现有的陶瓷或矿物质(例如人工金刚石)、电木(一种塑料,化学名称叫酚醛塑料)、经过改性的耐冲击的玻璃(现有就有,比如加铅改性)、石英,也可以是对陶瓷进行更耐高温、更易加工、更耐冲击改性之后的特殊陶瓷,随着材料的发展,若有其他性能指标数值更高的材料,绝缘部40也可使用。由此,在形成冲击波的过程中,绝缘部40不会产生融化物,更不会产生含有融化物的混合物。
在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轴向投影上,远端面41与第一远端面11齐平、与第二远端面21齐平或者位于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时,冲击波形成于远端面41,远端面41可以为平面和凸面,通过改变绝缘部40的远端面的形状,使得:1)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具有更精确的放电距离;例如,通过绝缘部40可以使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基本相等,在保持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之间稳定的电势差的情况下,获得更稳定的单次冲击波能量;2)利用绝缘部40的远端面对冲击波的反射作用,更精准地调整冲击波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3)电极烧蚀产生的熔融物不能残存于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之间,而是在冲击波对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远端面的冲击力下被冲走,具有自清洁功能,彻底解决熔融物堆积在电极表面降低电极的电性能、以及熔融物导通导致无法继续放电击穿的问题。由此,通过绝缘部40,能够基本避免现有技术中电极熔融和高分子绝缘层融化对放电距离的影响,以及现有技术中冲击波发生未知的不可预期对冲击波能量空间分布的影响,获得更接近预期的单次冲击波能量和累积冲击波能量,以及更接近预期的冲击波能量空间分布。例如,当绝缘部40的远端表面为平面时,第一电极10的远端和第二电极20的远端引起的冲击波能量,以大致180°的半球状向外传递。当绝缘部40的远端表面为凸起、特别是球冠状凸起时,受到绝缘部40的远端表面的反射作用,第一电极10的远端和第二电极20的远端引起的冲击波能量,会朝向大于180°的球冠状向外传递。由此可知,绝缘部40会对冲击波的方向形成约束,通过控制绝缘部40的厚度、高度和表面形状,可以控制冲击波的方向。但是本领域人员应当可以想到,绝缘部40的表面可以略低于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中的较低者,这与绝缘部40的表面与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中的较低者基本持平,技术效果无太大差别。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中更靠近本申请的电极结构的近端的表面,为较低者。绝缘部40的高度可以通过实验测试获得。
由前述可知,通过改变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的放电距离,能够控制单次冲击波能量大小。具体地,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由于冲击波是从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的距离最近的两个点之间形成,因此,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的放电距离连续减小的放电击穿过程与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的放电距离连续增大的放电击穿过程相同,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的放电距离呈阶梯减小的放电击穿过程与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的放电距离呈阶梯增大的放电击穿过程相同。
当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的放电距离为相等时,若施加电压恒定,单次冲击波能量的大小基本不变。只要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通入合适的施加电压,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距离最近的任意两点放电击穿并在形成冲击波后迅速熔融。若期望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目标累积冲击波能量,在单次冲击波能量符合安全性要求的情况下,通入更高的施加电压即可。这里“合适的施加电压”是指施加电压大于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最小击穿电压且小于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最大有效击穿电电压。这里的“更高的施加电压”,也仍然需要满足“合适的施加电压”的范围。
当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的放电距离为连续增大时,若施加电压恒定且施加电压大于所有放电距离的最小击穿电压且小于所有放电距离的最大有效电压,可以理解的是,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的间隔时长越来越长,且单次冲击波能量越来越大。
当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的放电距离呈阶梯增大时,若施加电压恒定且施加电压大于呈阶梯增大的所有放电距离的最小击穿电压且小于呈阶梯增大的所有放电距离的最大有效电压,可以理解的是,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的间隔时长会呈阶梯增大,且单次冲击波能量也会呈阶梯增大。
综上所述,通过改变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及放电距离,能够调整有效冲击波能量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大小。由此,可以根据有效冲击波能量大小的需求来设置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
下面通过如图1至图14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来阐述,通过改变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的空间位置,使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形成不同的放电距离,从而获取不同单次冲击波能量大小的冲击波。例如,在硬化更严重的病变组织位置,实施更大的冲击波能量。以下结构均适用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远端面为平面或凸面,即均适用于有效冲击波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为呈半球形态或者大于半球的形态。
在第一类实施例中,第二电极20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10外,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与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之间形成的放电间隙即为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在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施加合适的电压时,第一远端面11的整个外轮廓随机地与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之间发生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与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和连续增大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种情况,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与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形状是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形状的等距离外扩形状。等距离外扩形状,指的是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是对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进行等距离扩大后形成的形状。由此,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与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之间形成一个宽度一致的放电间隙。在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的过程中,冲击波的时间间隔几乎不变,单次冲击波能量几乎相等。在如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远端面11为圆形(或者环形),第二远端面21为环形,且第二远端面21同轴套设在第一远端面11的外周。第一电极10的轴心、第二电极20的轴心和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轴心相重叠,可以使冲击波能量在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远端形成均匀的空间分布。第一远端面11还可以是椭圆形或者椭圆环形,第二远端面21为第一远端面11等距离外扩的椭圆环形。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的击穿长度,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和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还可以为波浪线形,可以沿着整个波浪线形的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
第二种情况,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与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为连续增大。在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的过程中,冲击波的时间间隔逐渐变大,单次冲击波能量逐渐变大。在如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远端面11为圆形(或者环形、椭圆形、椭圆环形),第二远端面21为椭圆环形(或者环形),第二远端面21的轴心与第一远端面11的轴心间隔设置,即第二电极20非同心地套设在第一电极10的外周。
第三种情况,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与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既包括相等的部分也包括连续增大的部分。在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的过程中,在该放电距离相等的部分,冲击波的时间间隔几乎不变且单次冲击波能量几乎相等,在该放电距离连续增大的部分,冲击波的时间间隔逐渐变大且单次冲击波能量逐渐变大。如图3所示,第一远端面11包括两条平行的边,且这两条平行的边分别于两个弧形相接,第二远端面21为腰圆形(长矩形的两条平行的边分别与两个半圆形相接)。在第一远端面11的两条平行边的位置,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与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相等。在第一远端面11的弧形位置,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与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连续增大。
在第二类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间隔并排设置,与第二远端面21相邻的第一远端面11的部分和与第一远端面11相邻的第二远端面21的部分之间形成的放电间隙即为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在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施加合适的电压时,在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的相邻的部分之间随机发生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与第二远端面21相邻的第一远端面11的部分和与第一远端面11相邻的第二远端面21的部分的放电距离为相等和连续增大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种情况,与第二远端面21相邻的第一远端面11的部分和与第一远端面11相邻的第二远端面21的部分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与第二远端面21相邻的第一远端面11的部分和与第一远端面11相邻的第二远端面21的部分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在如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均为矩形,且第一远端面11的矩形长边与第二远端面21的矩形长边平行间隔设置。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远端面11的矩形长边与第二远端面21的矩形长边之间间隔距离相同且为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在如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远端面11与所述第二远端面21均为直角梯形,且所述第一远端面11的直角腰与所述第二远端面21的直角腰平行间隔设置。也就是说,无论第一远端面11在第一远端面11的延长方向上宽度是否一致,或者第二远端面21在第二远端面21的延长方向上宽度是否一致,只要确保所述第一远端面11与所述第二远端面21之间至少存在一段间隔距离相同且为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最短间隔距离即可。本领域人员应当可以理解,第一远端面11为直角梯形且第二远端面21为矩形,或者,第一远端面11为矩形且第二远端面21为直角梯形,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图4和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相平行的两条边均为直线,本领域人员应当可以理解,第一远端面11中的一条曲线边与第二远端面21中的一条曲线边相平行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第二种情况,与第二远端面21相邻的第一远端面11的部分和与第一远端面11相邻的第二远端面21的部分之间的放电距离为连续增大。在如图6所示的一个简单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均为矩形,两矩形结构的长边间隔设置,且两矩形结构之间的间隔距离连续增大。
第三种情况,与第二远端面21相邻的第一远端面11的部分和与第一远端面11相邻的第二远端面21的部分之间的放电距离既包括相等的部分也包括连续增大的部分。在如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先连续增大,再保持相等。
下面以图8所示的实施例为例,说明施加电压的改变对单次冲击波能量的影响。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由小到大依次为L1、L2、L3和L4,L1、L2和L3对应的最小击穿电压分别为U01、U02、U03和U04。施加电压为U0并维持不变,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为L0。第一阶段,U01<U0<U02,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满足L1≤L0<L2条件的部分放电击穿,随着放电击穿的持续进行,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距离逐渐增大,单次冲击波能量逐渐增大,如图9中E1段所示。由于U0<U02,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为L2的位置无法放电击穿,第二阶段,使U0增大直至U02<U0<U03而后维持不变,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满足L2≤L0<L3条件的部分放电击穿,同样地,随着放电击穿的持续进行,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距离逐渐增大,单次冲击波能量逐渐增大,如图9中E2段所示,直至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达到L3渐增大并终止击穿放电。由于第一阶段U0增大至第二阶段,因此E1到E2有一个能量突增。第三阶段,增大U0直至U0≥U04,在足够的时长下,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完成全部放电击穿,单次冲击波能量变化如图9中E3段所示,同样地,E2到E3也有一个能量突增。
进一步地,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还可以采用多段结构。通过改变导线与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的连接方式,可以改变冲击波在空间中的能量分布。
在第三类实施例中,第一远端面11为多段结构,每一段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均小于该段第一远端面11与其最近相邻的另一段第一远端面11之间的放电距离与该最近相邻的另一段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的加和。若第二电极20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10,即在第二远端面21内设置多段第一远端面11,每一段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与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若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间隔并排设置,每一段第一远端面与第二远端面相邻的部分和与第一远端面相邻的第二远端面的部分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
在如图10所示的一个简单实施例中,第二远端面21为矩形结构,第一远端面11包括位于第二远端面21的一侧且依次设置的第一远端面第一段1101、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2和第一远端面第三段1103。第一远端面第一段110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相等且为a1,a1的最小击穿电压为U1。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2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相等且为a2,a2的最小击穿电压为U2。第一远端面第三段1103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相等且为a3,a3的最小击穿电压为U3。由于a1<a2<a3,所以U1<U2<U3。
当第一远端面11的三段连接同一根导线时,施加电压为U’。通过调整施加电压的大小,可以获得不同的冲击波能量变化。若U1<U’<U2,仅第一远端面第一段110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单次冲击波能量基本稳定。若U’>U3,第一阶段,第一远端面第一段110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单次冲击波能量基本稳定,直至第一远端面第一段1101熔融完毕;第二阶段,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2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单次冲击波能量基本稳定,直至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2熔融完毕;第三阶段,第一远端面第三段1103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单次冲击波能量基本稳定;整个放电过程中,单次冲击波能量的变化如图9所示,先基本稳定,后经历两次突变增大,且增大后依旧基本稳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U2<U’<U3时获取的冲击波的能量变化,不再赘述。
当第一远端面11的三段各自连接一根导线时,以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2为例,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2与第一远端面第一段1101之间的放电间隔为a201,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2与第一远端面第三段1103之间的放电间隔为a203,如图8所示,a201>a203,a2<a3+a203时,a2<a3+a201也成立。在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2和第二远端面21施加电压U”,U”>U2;由于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2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最近的放电距离即为a2,所以仅第一远端面第二段1102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产生放电击穿并形成冲击波,第一远端面第一段1101和第一远端面第三段1103对此放电过程均无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若仅需要第一远端面第一段1101或者第一远端面第三段1103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通过调整U”的大小即可实现。由此,可以根据病变部位的硬化组织的硬化程度,选择冲击波的能量大小。
在第四类实施例中,第二远端面21为多段结构,每一段第二远端面21与第一远端面11之间的放电距离均小于该段第二远端面21与其最近相邻的另一段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距离与该最近相邻的另一段第二远端面21与第一远端面11之间的放电距离的加和。若第二电极20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10外,每一段第二远端面21的内轮廓与第一远端面11的外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若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间隔并排设置,每一段第二远端面21与第一远端面11相邻的部分和与第二远端面21相邻的第一远端面11的部分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第二远端面21的各段之间为均匀间隔设置。
如图12所示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远端面11为环形,第二远端面21包括均为弧形结构且直径相等的第一子电极段211、第二子电极段212和第三子电极段213,这三段弧形结构均匀间隔且同心地套设在第一远端面11的圆形的外周。当第二远端面21的三段各自连接一根导线时,可以选择单次冲击波能量相等的冲击波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次数。例如,在施加电压为U”’且冲击波引发次数的需求为N的情况下,控制冲击波在第一子电极段211与第一远端面11之间的发生次数、在第二子电极段212与第一远端面11之间的发生次数和在第三子电极段213与第一远端面11之间的发生次数均为N/3,从而获得冲击波能量较为均匀的空间分布。再或者,根据病变部位的硬化组织的位置,选择冲击波的发生区域,而无需调整使用此电极结构的冲击波球囊导管。当第二远端面21的三段连接同一根导线时,冲击波随机发生在各段第二远端面21和第一远端面11之间,在实际实验中发现,相比较图1所示实施例中冲击波随机地发生在第一远端面11的外圆周和第二远端面21的内圆周之间,将第二远端面21设置为均匀间隔的三段弧形结构,冲击波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也表现得更为均匀。
如图13所示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远端面11为圆形,第二远端面21包括均为弧形结构且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二远端面第一段2101、第二远端面第二段2102、第二远端面第三段2103和第二远端面第四段2104,这四段弧形结构的圆心角相同且相邻两段弧形结构对应的圆心角之间的夹角相同,同时,这四段弧形结构同心地套设在第一远端面11的圆形的外周。与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是,当第二远端面21的四段各自连接一根导线时,可以选择冲击波所发生的位置和发生次数,不同的是,每一段弧形结构与第一远端面11之间的放电距离互不相同,引发的冲击波的单次冲击波能量也互不相同。可以通过旋转此电极结构的冲击波球囊导管,向病变部位的硬化组织更严重的位置释放能量更大冲击波。
在第五类实施例中,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均为多段结构;若第二电极20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10外,每一段第一远端面的外轮廓都至少与一段第二远端面的内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若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间隔并排设置,每一段第一远端面与第二远端面相邻的部分至少与一段第二远端面与第一远端面相邻的部分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14所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均为四段矩形结构,第二远端面21的四段矩形结构与第一远端面11的四段矩形结构一一对应形成四组电极对,每一组电极对里的两段矩形结构距离相等。通过选择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的电极对,可以控制冲击波的引发位置和引发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包括如上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结构、管本体和能充填导电流体的膨胀元件30,膨胀元件30密封连接于管本体的远端,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均位于膨胀元件30内;当膨胀元件30内充填有导电流体且在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施加电压时,仅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能引发冲击波。管本体包括进入人体的导管本体和其他体外部分,其他体外部分例如包括手柄、侧支以及其他的电路接口和液路接口等。
由现有技术的描述可知,采用液电式在形成冲击波的过程中,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的放电表面会形成小气泡,导电流体内也会形成大气泡。放电表面堆积的小气泡会影响导电流体的导电性能,进而影响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击穿。导电流体内大气泡则会在冲击波传递过程中影响冲击波的强度(冲击波能量大小)。为此,本申请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进一步设置导电流体的循环系统,使导电流体在放电击穿的过程中实现流动,以通过流动的导电流体带走大气泡和小气泡。
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还可以包括贯通腔,用作导丝腔或导电流体的流入腔。当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贯通腔用作导电流体的流入腔时,管本体可以开设流体排放腔,贯通腔的流出口和流体排放腔的流入口均位于膨胀元件内,用于形成导电流体的循环系统,导电流体自贯通腔进入并流经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表面,再通过流体排放腔流出,带走导电流体内的大气泡、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的放电表面会形成小气泡,并冲刷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或者,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还包括贯通的第一流体进入腔和贯通的第一流体排放腔;第一流体进入腔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流体排放腔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导电流体自第一流体进入腔进入,通过第一流体排放腔流出,带走导电流体内的大气泡、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的放电表面会形成小气泡,并冲刷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当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具有第一流体进入腔和第一流体排放腔时,第一流体进入腔的流出口和第一流体排放腔的进入口均位于膨胀元件30内。无论是贯通腔、第一流体进入腔还是第一流体排放腔都不应设置在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放电间隙内,避免影响第一远端面11与第二远端面21之间的绝缘环境。再或者,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贯通腔用作导丝腔,管本体具有第二流体进入腔和第二流体排放腔时,第二流体进入腔的流出口和第二流体排放腔的进入口位于膨胀元件30内,导电流体自第二流体进入腔进入,通过第二流体排放腔流出,带走导电流体内的大气泡、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的放电表面会形成小气泡。
以图27所示冲击波电极结构为例,第二电极20同轴心地套设于第一电极10外,第一远端面11为环形,第二远端面21为等间距同轴心设置的三段等径弧形,第一电极10具有中心贯通腔;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之间设置有绝缘部40;第一远端面11、绝缘部40的远端面41和第二远端面21位于同一平滑凸面,该平滑凸面为该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远端面,相对于第二远端面21,第一远端面11更靠近远端。第二远端面21的三段等径弧形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该绝缘材料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也可以是跟绝缘部40的材料相同的绝缘材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第一电极10的中心贯通腔为流体进入腔50。如图28所示,所述冲击波球囊导管的膨胀元件30为盲端球囊,管本体开设有流体排放腔60。所述盲端球囊是指远端为封闭端的球囊。在形成冲击波的过程中,导电流体持续自流体进入腔50进入盲端球囊、自流体排放腔60流出,不仅可以带走导电流体内的大气泡、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的放电表面会形成小气泡,还可以冲刷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在反向冲击波的作用下,带走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的金属熔融物。使用时,先将所述冲击波球囊导管置入人体待处理组织附近,通过流体进入腔50注入导电流体并加压,使盲端球囊临近或者顶抵待处理组织;使第一远端面11和第二远端面21放电击穿形成冲击波,获得目标冲击波能量值,在设定的频率下,经过设定时长的冲击波释放,获得治疗所需的累积冲击波能量,直至完成治疗;在释放冲击波的过程中,使导电流体流动,带走盲端球囊内的气泡及体积较小的电极熔融物,导电流体可以是持续流动,也可以是在释放冲击波的间隙流动从而完成导电流体的替换。
仍以此结构的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为例,以第一电极10的中心贯通腔为导丝腔。所述冲击波球囊导管的膨胀元件为具有中心空腔的球囊,管本体不仅具有第二流体进入腔和第二流体排放腔,还具有用于通过导丝的腔道,且该中心空腔与第一电极10的中心贯通腔相连通,导丝能够通过管本体的腔道依次进入第一电极10的中心贯通腔、膨胀元件的中心空腔,并自膨胀元件的中心空腔的远端伸出,可以依靠该导丝快速精准地将所述冲击波球囊导管送至病变位置。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和冲击波球囊导管具有更大的电极有效熔融体积,能够耐受足够多次数的足够高的施加电压,在合适的施加电压和电极距离下,具有更多的冲击波引发次数和更大的累积冲击波能量,可以持续不断地对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的待处理组织进行冲击波处理,实现仅使用冲击波能量便可以治疗治疗无法或者不便进行扩张的部位的硬化组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冲击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且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具有第一远端面,第二电极具有第二远端面;当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位于导电流体内且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时,仅所述第一远端面和所述第二远端面之间能引发冲击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极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外,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位于同一横截面;或者,
第二电极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外,第一远端面位于第二远端面的远端;或者,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并排设置,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位于同一横截面;或者,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并排设置,第一远端面与管本体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远端面与管本体的轴心之间的距离,第一远端面位于第二远端面的远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远端面与第二远端面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第二电极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外时,第二远端面的内轮廓与第一远端面的外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和连续增大中的至少一种;或者,
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并排设置时,与第二远端面相邻的第一远端面的部分和与第一远端面相邻的第二远端面的部分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和连续增大中的至少一种;或者,
第一远端面为多段结构,每一段第一远端面与第二远端面之间的放电距离均小于该段第一远端面与其最近相邻的另一段第一远端面之间的放电距离与该最近相邻的另一段第一远端面与第二远端面之间的放电距离的加和;若第二电极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每一段第一远端面的外轮廓与第二远端面的内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并排设置,每一段第一远端面与第二远端面相邻的部分和与第一远端面相邻的第二远端面的部分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或者,
第二远端面为多段结构,每一段第二远端面与第一远端面之间的放电距离均小于该段第二远端面与其最近相邻的另一段第二远端面之间的放电距离与该最近相邻的另一段第二远端面与第一远端面之间的放电距离的加和;若第二电极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外,每一段第二远端面的内轮廓与第一远端面的外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并排设置,每一段第二远端面与第一远端面相邻的部分和与第二远端面相邻的第一远端面的部分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或者,
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均为多段结构;若第二电极间隔套设于第一电极外,每一段第一远端面的外轮廓都至少与一段第二远端面的内轮廓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并排设置,每一段第一远端面与第二远端面相邻的部分至少与一段第二远端面与第一远端面相邻的部分之间的放电距离为相等、连续增大和阶梯增大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远端面为多段结构时,第一远端面的各段之间为均匀间隔设置;当第二远端面为多段结构时,第二远端面的各段之间为均匀间隔设置;当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均为多段结构时,第一远端面的各段之间为均匀间隔设置,第二远端面的各段之间为均匀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远端面同轴套设在第一远端面的外周,第一远端面为圆形或者环形,第二远端面为环形;或者,第二远端面的轴心与第一远端面的轴心间隔设置,第一远端面为圆形、环形、椭圆形、椭圆环形、多段弧形或者多段椭圆弧形,第二远端面为环形、椭圆环形、多段弧形或者多段椭圆弧形;或者,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并排设置,第一远端面为矩形或者直角梯形,第二远端面为矩形或者为直角梯形,第一远端面的长边或直角边与第二远端面的长边或者直角边相平行、间隔距离逐渐增大或者间隔距离呈阶梯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远端面为平面或曲面,第二远端面为平面或曲面;或者,
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远端面为平面或凸面,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位于该平面或该凸面;或者,
当第一远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二远端面的面积时,第一电极为正极;当第二远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一远端面的面积时,第二电极为正极;或者,
第一电极的材料和第二电极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钨、钨合金、钛、钛合金、铂、铂合金及其它合金;或者,
还包括绝缘部,绝缘部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或者,
还包括贯通腔;或者,
还包括贯通的第一流体进入腔和贯通的第一流体排放腔;第一流体进入腔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流体排放腔与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轴心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冲击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极同轴心套设于第一电极外,第一远端面为环形,第二远端面为等间距同轴心设置的三段等径弧形,第一电极具有中心贯通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部;第一远端面、绝缘部的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位于同一平滑凸面,相对于第二远端面,第一远端面更靠近远端。
9.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的冲击波电极结构、管本体和能充填导电流体的膨胀元件;膨胀元件密封连接于管本体的远端,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均位于膨胀元件内;当膨胀元件内充填有导电流体且在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时,仅第一远端面和第二远端面之间能引发冲击波。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冲击波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具有贯通腔时,管本体开设有流体排放腔,贯通腔的流出口和流体排放腔的流入口均位于膨胀元件内;或者,
当所述冲击波电极结构具有第一流体进入腔和第一流体排放腔时,第一流体进入腔的流出口和第一流体排放腔的进入口位于膨胀元件内;或者,
管本体具有第二流体进入腔和第二流体排放腔,第二流体进入腔的流出口和第二流体排放腔的进入口位于膨胀元件内。
CN202410335049.6A 2024-03-22 冲击波电极结构及冲击波球囊导管 Pending CN118267048A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67048A true CN118267048A (zh) 2024-07-0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4476B2 (en) Shock wave valvuloplasty device with moveable shock wave generator
JP2022058759A (ja) 極性切り替えを伴う衝撃波デバイス
CN113855163B (zh) 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球囊导管装置以及医疗设备
CN111184553B (zh) 用于血管成形术冲击波导管的高覆盖率低剖面电极组件
US20240197350A1 (en) 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US11801066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on of arc location within a lithoplasty balloon spark gap
US11896248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subsonic pressure waves in 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US20230038388A1 (en) Lithoplasty balloo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with electrode pairs having multiple spark gaps
US11877761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voltage and current and controlling voltage of voltage pulse generators
US20230038663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subsonic pressure waves in 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US20230040190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subsonic pressure waves in 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US20230044926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generating subsonic pressure waves in 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CN118267048A (zh) 冲击波电极结构及冲击波球囊导管
EP4134020A1 (en) Lithoplasty balloo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with electrode pairs having multiple spark gaps
US20230165598A1 (en) Electrode design for directional lithotripsy catheters
WO2024141030A1 (zh) 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以及球囊导管装置
CN117530748A (zh) 冲击波球囊导管电极和冲击波球囊导管
CN218979093U (zh) 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以及球囊导管装置
WO2024066203A1 (zh) 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装置
WO2023015047A1 (en) Lithoplasty balloo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with electrode pairs having multiple spark gaps
CN118267045A (zh) 一种冲击波电极组件以及球囊导管装置
CN118076305A (zh) 血管内碎石术球囊系统、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