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40695B - 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40695B
CN118240695B CN202410324618.7A CN202410324618A CN118240695B CN 118240695 B CN118240695 B CN 118240695B CN 202410324618 A CN202410324618 A CN 202410324618A CN 118240695 B CN118240695 B CN 118240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jw
straw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
composite microbial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246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240695A (zh
Inventor
杨美英
吴雷
杨雪
车松昊
李思圆
武志海
王东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3246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240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8240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40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240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40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1/00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 C05F11/08Organic fertilisers containing added bacterial cultures, mycelia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2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using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or substances, e.g. enzymes, for activating or stimulat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5Bacterial iso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38Pseudomon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多功能复合菌剂包括具有秸秆降解‑解磷复合功能的微生物组合,该微生物组合包括伊朗纤维素单胞菌(Cellulomonas iranensis)ZJW‑6和油菜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wj1。本发明首先通过筛选获得了三种具有秸秆降解能力的细菌和三种具有解磷功能的细菌,然后通过两两组合获得多种具有秸秆降解‑解磷复合功能的菌剂,最后选择最佳性能的组合ZJW‑6+wj1开发了一种秸秆降解—解磷多功能复合菌剂产品,该产品对于实现秸秆资源和磷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全世界秸秆每年产量已超过20亿吨,当前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主要有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等,但仍旧存在秸秆利用方式单一、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如何既能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合理利用,缓解能源和原料的紧张,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农业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含碳、氮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将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材或就地焚烧,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引起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减缓肥料转化速度,降低肥效。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碳、碱解氮含量,还对促进磷素循环有积极作用。因此,秸秆还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农业耕作措施。秸秆还田在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量的同时,也带来秸秆还田后出苗率低、病虫危害等诸多问题,尤其在北方春玉米区,低温、干旱等因素限制还田秸秆的有效腐解,严重影响第二年耕作、播种及出苗。还田秸秆降解实际上是微生物酶解的过程,合理施用具有秸秆降解功能的微生物菌剂是有效促进秸秆腐解,提高秸秆生物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秸秆资源充分利用、地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磷是植株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它参与植株光合作用、能量转移、信号传导、大分子生物合成以及呼吸作用等过程。土壤中可供植株吸收的磷十分有限,常常以难溶性磷酸盐形式存在于土壤中,磷肥在施入土壤后,极易被土壤固定,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从而降低了磷肥的利用率。溶磷菌通过酸解、酶解、降低土壤环境pH及其它方式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供作物吸收利用。开发具有溶磷功能的复合菌剂,减少水稻土壤化学磷肥的施用,对于确保土壤中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多功能复合菌剂具有秸秆降解和解磷功能,对于实现秸秆资源和磷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秸秆降解-解磷复合功能的微生物组合,所述微生物组合包括伊朗纤维素单胞菌(Cellulomonas iranensis)ZJW-6和油菜假单胞菌(Pseudomonasbrassicacearum)wj1;
所述伊朗纤维素单胞菌ZJW-6于2020年11月3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1264;
所述油菜假单胞菌wj1于2024年1月1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9647。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微生物组合在制备具有秸秆降解和解磷作用的多功能复合菌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秸秆降解和解磷作用的多功能复合菌剂,包括上述的微生物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复合菌剂还包括腐殖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多功能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伊朗纤维素单胞菌ZJW-6的菌体、所述油菜假单胞菌wj1的菌体与所述腐殖酸混合后,再经干燥和粉碎,得到所述多功能复合菌剂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伊朗纤维素单胞菌ZJW-6的菌体、所述油菜假单胞菌wj1的菌体与所述腐殖酸的质量比为0.5:0.5: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解磷功能的油菜假单胞菌wj1,所述油菜假单胞菌wj1于2024年1月1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647。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油菜假单胞菌wj1在制备具有解磷功能的微生物菌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解磷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包括上述的油菜假单胞菌wj1。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微生物组合、多功能复合菌剂、油菜假单胞菌wj1或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首先通过筛选获得了三种具有秸秆降解能力的细菌ZLZ-3、ZJW-6和DA-24以及三种具有解磷功能的细菌wj1、WJ-5和WJ-6,然后通过两两组合获得多种具有秸秆降解-解磷复合功能的菌剂,最后选择最佳性能的组合ZJW-6+wj1开发了一种秸秆降解—解磷多功能复合菌剂产品,该产品对于实现秸秆资源和磷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利用水稻盆栽实验验证了秸秆降解—解磷多功能复合菌剂的应用情况,将复合菌剂均匀喷洒至破碎好的水稻秸秆表面,然后将秸秆翻埋至土壤中,在盆栽中种植水稻,使用翻埋未喷洒复合菌剂秸秆土壤的盆栽水稻为对照,通过监测水稻植株在幼苗期和分蘖期的根活力、根干重、根茎比、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指标,以及盆栽土壤中秸秆腐解率、有机质含量、可溶性磷含量和速效氮含量指标,确定复合菌剂对于水稻生长和土壤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使用秸秆降解—解磷多功能复合菌剂,可以提升秸秆还田过程中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对于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wj1菌株的菌落形态图;
图2为wj1菌株的系统发育树图;
图3为各菌株组合的秸秆降解率统计图;
图4为各菌株组合的解磷量统计图;
图5为ZJW-6+wj1组合与单菌株的秸秆降解率统计图;
图6为ZJW-6+wj1组合与单菌株的解磷量统计图;
图7为水稻促生实验各实验组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图;
图8为水稻促生实验各实验组的可溶性磷含量统计图;
图9为水稻促生实验各实验组的速效氮含量统计图;
图10为水稻促生实验各实验组的秸秆降解率统计图;
图11为水稻促生实验各实验组的根系活力统计图;
图12为水稻促生实验各实验组的根干重统计图;
图13为水稻促生实验各实验组的根冠比统计图;
图14为水稻促生实验各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统计图;
图15为水稻促生实验各实验组的叶绿素含量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秸秆均为水稻秸秆。
以下实施例中,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有效磷含量的方法如下:
试剂配制:
钼锑贮存溶液:量取153mL浓硫酸,缓缓加入到400mL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冷却。另称取经磨细的钼酸铵10g溶于温度60℃的300mL水中,冷却。然后将硫酸溶液缓缓倒入钼酸铵溶液中。再加入0.5wt%酒石酸锑钾溶液100mL,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贮于棕色试剂瓶中,此贮各液含钼酸铵1wt%,硫酸2.75mol/L。
钼锑抗显色剂:称取1.50g抗坏血酸溶于100mL钼锑贮存溶液中(此溶液有效期不长,宜随配随用)。
5mg/L磷标准溶液:0.4394g在50℃烘干的磷酸二氢钾,100mL水,加5mL浓硫酸,用水定容到1L,得到浓度为100mg/L的磷液(此溶液可以长期保存)。吸取100mg/L磷液10mL于2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度,得到浓度为5mg/L磷标准溶液(此溶液不宜久存)。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准确吸取5mg/L磷标准溶液0、2、4、6、8、10mL于50mL容量瓶中,同时加入与显色测定所用的样品溶液等体积的空白溶液,加入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并用100g/L碳酸钠溶液(或50mL/L硫酸溶液)调节至溶液刚呈微黄色,准确加入5mL钼锑抗显色剂,摇匀,加水定容,即得含磷量分别为0.0、0.2、0.4、0.8、1.0mg/L的标准溶液系列。摇匀,于室温15℃以上,放置30min。在波长70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磷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可溶性磷测定(显色与比色):
将待测液体5mL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总体积3/5处,加入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并用100g/L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或50mL/L硫酸(或盐酸)溶液调节至溶液刚呈微黄色,准确加入5mL钼锑抗显色剂,摇匀,加水定容,室温(15℃以上)放置30min,在波长70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中寻找对应吸光度的磷浓度,计算溶液体系中的可溶性磷含量。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培养基配方如下:
LB液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和氯化钠10g/L。
无机磷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0g/L,MgCl2·6H2O 5.0g/L,MgSO4·H2O 0.25g/L,KCl0.2g/L,(NH4)2SO40.1 g/L,Ca3(PO4)25.0g,加蒸馏水至1000mL,pH 7.0。
以水稻秸秆为碳源的液体LB培养基:牛肉提取物5g/L、蛋白胨5g/L、MgSO4·7H2O0.25g/L、(NH4)2SO41 g/L、Ca3(PO4)2、5g/L、KCl 0.2g/L、MgCl2·6H2O 0.5g/L、NaCl0.3g/L、MnSO4-H2O 0.03g/L和秸秆2.5g/L。
实施例1
分别从陕西省直罗镇、陕西省富县张家湾和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县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了三种具有秸秆降解能力的细菌ZLZ-3、ZJW-6和DA-24,从吉林农业大学大豆试验田土壤中筛选出三种具有解磷功能的细菌wj1、wj5和wj6。通过两两组合获得多种具有秸秆降解-解磷复合功能的菌剂,选择最佳性能的组合构建秸秆降解—解磷多功能复合菌剂。最终确定由ZJW-6与wj1组合的复合菌剂的秸秆降解能力和解磷性能为最佳,具体详述如下:
1.ZJW-6与wj1菌株的鉴定和保藏
菌株ZJW-6为伊朗纤维素单胞菌(Cellulomonas iranensis),已在中国专利CN112430559A中公开,其于2020年11月3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264。
菌株wj1的鉴定和保藏:
(1)形态学鉴定
如图1所示,wj1的菌落呈白色、无味,菌落适中,圆形,边缘规整、易形成单菌落,LB液体培养基培养至OD=0.8需12h。
(2)生理生化鉴定
菌株wj1发酵产生酸类物质,通过甲基红实验表明,菌株wj1在6-18h,培养物在加入甲基红试剂后明显变为红色。
(3)分子生物学鉴定
提取菌株wj1的基因组DNA,经核酸蛋白检测仪检测OD260/280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DNA质量良好,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进行DNA纯化回收后送至上海生工生物公司测序,将wj1的16S rDNA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选择与该菌株同属不同种的菌株,用MEGA5.0软件的Neighbou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见图2),鉴定wj1为油菜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
(4)菌种保藏
wj1菌株于2024年1月1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647。
2.菌株wj1的性能测试
利用LB液体培养基对菌株wj1进行活化后,以0.1%的接种量,接种于无机磷培养基中,在30℃,150r/min条件下培养7d,之后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磷含量。
检测结果显示,利用无机磷培养基培养wj1菌株后,可溶性磷含量为81.25mg/L。
3.具有秸秆降解-解磷复合功能的菌剂的筛选
表1复合菌的组合
编号 组合
1 ZLZ-3+wj1
2 ZLZ-3+wj5
3 ZLZ-3+wj6
4 ZJW-6+wj1
5 ZJW-6+wj5
6 ZJW-6+wj6
7 DA-24+wj1
8 DA-24+wj5
9 DA-24+wj6
按照表1所示的组合,测定各复合菌的秸秆降解率和解磷量,具体如下:
(1)秸秆降解率的测定
利用以水稻秸秆为碳源的液体LB培养基,对各复合菌剂进行秸秆降解率的研究。
记录复合菌剂处理前后秸秆的干重量。
利用LB液体培养基对各菌株进行活化后离心取沉淀,用生理盐水均重悬为1×108CFU/mL,得到6种菌悬液,按照表1所示,将各菌悬液两两组合,分别接种到灭菌后的秸秆中(每1kg灭菌秸秆接种菌悬液共计400mL,两种菌悬液各200mL),得到细菌-秸秆混合物,细菌-秸秆混合物在30℃下振荡培养15天,转速为160r/min。在培养结束时,对处理过的秸秆进行过滤和清洗,然后在60℃的烤箱中干燥,直到其重量保持不变。进行三次重复实验,并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秸秆降解率:
秸秆降解率(%)=(秸秆原重-降解后的秸秆重量)/秸秆原重×100%。
表1所示的复合菌组合的秸秆降解率如图2所示,根据图2可以看出,ZJW-6+wj1组合的秸秆降解率最高。
(2)解磷能力检测
利用无机磷磷培养基,检测表1所示的组合的解磷能力,方法同“2.菌株wj1的性能测试”部分,各组合的两种菌接种总量不变,接种比例为1:1。检测结果见图3,根据可以看出ZJW-6+wj1组合的解磷能力最强。
综合上述,确定选择最佳性能的ZJW-6+wj1组合构建秸秆降解—解磷多功能复合菌剂。
4.ZJW-6+wj1组合和单菌株的效果对比
(1)秸秆降解率的测定
利用LB液体培养基分别对ZJW-6菌株和wj1菌株进行活化后离心取沉淀,用生理盐水均重悬为1×108CFU/mL,得到ZJW-6菌悬液和wj1菌悬液。
设置四个实验组:
6+1组,将ZJW-6菌悬液和wj1菌悬液接种到灭菌后的秸秆中,其中每1kg灭菌秸秆接种200mLZJW-6菌悬液和200mLwj1菌悬液。
ZJW-6组,将ZJW-6菌悬液接种到灭菌后的秸秆中,其中每1kg灭菌秸秆接种400mLZJW-6菌悬液。
wj1组,将wj1菌悬液接种到灭菌后的秸秆中,其中每1kg灭菌秸秆接种400mLwj1菌悬液。
CK组:同ZJW-6组,区别仅在于,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ZJW-6菌悬液。
各组完成接种后,将得到的细菌-秸秆混合物在30℃下振荡培养15天,转速为160r/min。
在培养结束时,按照“3.具有秸秆降解-解磷复合功能的菌剂的筛选”部分的方法检测实验组秸秆降解率,结果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虽然wj1对秸秆的降解几乎不起作用,但其与ZJW-6联用后,秸秆降解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2)解磷能力检测
设置四个实验组:6+1组、ZJW-6组、wj1组和CK组,其中6+1组、ZJW-6组和wj1组,分别利用LB液体培养基对菌株wj1或ZJW-6进行活化后,以0.1%的接种量,将不同菌分别接种于无机磷培养基中,其中6+1组接种ZJW-6和wj1,两种菌接种总量为0.1%,接种比例为1:1;CK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以代替菌株接种。
各实验组接种后,在30℃,150r/min条件下培养7d,之后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磷含量,结果见图4。结果显示,虽然ZJW-6没有解磷能力,但其与wj1组合后,可以有效提高可溶性磷含量。
综上,本发明推测,ZJW-6和wj1存在协同增效作用,二者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增强秸秆降解能力和解磷能力。
实施例2
1.方法
1.1菌剂制备
利用LB液体培养基,在30℃,150r/min条件下培养7d,分别得到ZJW-6菌液和wj1菌液。两种菌液分别以12000rpm离心5min,去除上清液,加入生理盐水重悬,再次离心得到沉淀,重复三次,得到两种菌体。
将ZJW-6菌体、wj1菌体和腐植酸(购自山东创新腐殖酸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质量比0.5:0.5:2混合均匀,室温下干燥,制成粉末,即得6+1复合菌剂,密封4℃保存。
将ZJW-6菌体和腐植酸按照质量比1:2混合均匀,室温下干燥,制成粉末,得到ZJW-6菌剂,密封4℃保存。
将wj1菌体和腐植酸按照质量比1:2混合均匀,室温下干燥,制成粉末,得到wj1菌剂,密封4℃保存。
1.2水稻促生实验
选择直径15cm,高30cm的圆柱形不透明塑料桶,每桶装入5kg底土。将干燥稻草切成10cm长的部分,用尼龙网袋装好,每袋5g,每盆3袋。如表2所示,设置5个不同的实验组。按照表2所示,将复合菌剂或腐植酸均匀喷洒至切好的水稻秸秆表面,然后将秸秆翻埋至10-15cm土层中。每盆取三孔(直径为5cm)土,每孔种植入8粒水稻种子,风干过筛后铺一层细土,浇透水后每两天灌溉一次。
表2水稻促生实验分组
组别 实验操作
6+1 施用6+1复合菌剂8g/盆
ZJW-6 施用ZJW-6菌剂8g/盆
wj1 施用wj1菌剂8g/盆
ck* 施用腐植酸,施用量与6+1中施用的腐植酸的量相同
ck 空白组,不施用任何菌剂
1.3土壤指标检测
在种植种子30天(幼苗期)和60天(分蘖期)时,对水稻盆栽中的土壤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对于土壤指标,用NaHCO3浸出法测定土壤中的可溶性磷,用NaOH碱性扩散法测定速效氮,应用重铬酸钾体积法-外部加热法测定地面的有机物。
1.4水稻生物指标检测
在种植种子30天和60天时,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测定根系活力。在地上部分,截取完整的水稻地上组织和根部,用蒸馏水洗净。根和地上部分的表面水用滤纸吸干,干燥后在65℃下称重,测量根与冠的比率(R/S)。使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LI-6400XT,LI-COR,美国)计算地上部分的净光合速率,并使用叶绿素分析仪(SPAD-502PLUS,Konica Minolta,日本)测量叶绿素,应用该仪器记录叶片上、中、下部分的叶绿素含量。
2.结果
2.1土壤指标检测结果
土壤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两个时期的土壤环境在施用复合菌剂(6+1)均得到显著的改善:
(1)如图7所示,施用菌剂ZJW-6时,有机质含量在60天达到了16.33mg·kg-1,相比空白对照(13.33mg·kg-1)提高22.5%;施用wj1时,有机质含量达到了14.67mg·kg-1,相比空白对照提高10.1%,而施用复合菌剂(6+1)时,有机质含量达到了22.67mg·kg-1,相对空白对照提高了70.1%,相比施用单独菌剂的累加更高。
(2)如图8所示,施用菌剂ZJW-6时,可溶性磷含量在60天达到7.9mg·kg-1,相对于空白对照(7.03mg·kg-1)提高了12.4%;施用菌剂wj1时,可溶性磷含量达到了11.84mg·kg-1,相对于空白对照提高了69%;施用复合菌剂(6+1)时,可溶性磷含量在达到了14.14mg·kg-1,相对于空白提高了101.1%,相比施用单独菌剂的累加,复合菌剂(6+1)的增高量更高。
(3)如图9所示,施用菌剂ZJW-6时,速效氮含量在60天达到197.76mg·kg-1,相比空白对照(161.01mg·kg-1)提高了22.8%;施用菌剂wj1时,速效氮含量达到了203.98mg·kg-1相比空白对照提高了26.7%;施用复合菌剂(6+1)时,速效氮含量在60天达到了214.36mg·kg-1相对空白对照(161.01mg·kg-1)提高了33.1%,相比单一菌剂均有显著提高。
(4)如图10所示,在还田的秸秆降解率方面,ZJW-6单独处理和复合菌剂(6+1)处理在幼苗期和分蘖期的腐解率非常高,幼苗期的秸秆降解率分别为55.67%、62.23%,分蘖期的秸秆降解率达到了60.08%和68.33%。其中,复合菌剂(6+1)在60天对于秸秆的降解效果最高,比空白对照高36%。
2.2水稻生物指标检测结果
水稻生物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在根活力、根干重、根冠比、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复合菌剂(6+1)处理与其它处理均存在很大差异:
根活力:如图11所示,在幼苗期和分蘖期,腐殖酸和复合菌剂(6+1)处理分别为565.88μg/(g·h)、582.96μg/(g·h)和585.54μg/(g·h)、630.97μg/(g·h)。复合菌剂(6+1)比空白对照高26%(幼苗期)和34%(分蘖期)。
根干重:如图12所示,复合菌剂(6+1)、腐殖酸和空白处理在幼苗期各穴位的根干重分别为8.06g、9g和16.54g,复合菌剂(6+1)处理比腐殖酸和空白处理在幼苗期的根干重分别高83.7%和105.2%。分蘖期时,复合菌剂(6+1)处理下的水稻根干重分别比CK和CK*高61%和39%。
根冠比:如图13所示,wj1和6+1组合在苗期和分蘖期的根冠比最为显著,分别为0.48、0.49、0.55和0.58。分蘖期6+1组合的根冠比比空白对照高18%。
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如图14-15所示,复合菌剂(6+1)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效果最好。复合菌剂(6+1)在幼苗期和分蘖期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5.33μmol CO2·m-2·s-1、26.67μmol CO2·m-2·s-1;叶绿素含量分别为37.57mg·g-1和40.3mg·g-1,分蘖期时比空白对照高40%和15%。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秸秆降解-解磷复合功能的微生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组合包括伊朗纤维素单胞菌(Cellulomonas iranensis)ZJW-6和油菜假单胞菌(Pseudomonasbrassicacearum)wj1;
所述伊朗纤维素单胞菌ZJW-6于2020年11月3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1264;
所述油菜假单胞菌wj1于2024年1月1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647。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组合在制备具有秸秆降解和解磷作用的多功能复合菌剂中的应用。
3.一种具有秸秆降解和解磷作用的多功能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合菌剂还包括腐殖酸。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伊朗纤维素单胞菌ZJW-6的菌体、所述油菜假单胞菌wj1的菌体与所述腐殖酸混合后,再经干燥和粉碎,得到所述多功能复合菌剂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伊朗纤维素单胞菌ZJW-6的菌体、所述油菜假单胞菌wj1的菌体与所述腐殖酸的质量比为0.5:0.5:2。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组合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功能复合菌剂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CN202410324618.7A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Active CN118240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24618.7A CN118240695B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24618.7A CN118240695B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40695A CN118240695A (zh) 2024-06-25
CN118240695B true CN118240695B (zh) 2024-08-27

Family

ID=91550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24618.7A Active CN118240695B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240695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2199A (zh) * 2018-09-29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株具有植物促生作用的油菜假单胞菌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2511B2 (en) * 2002-03-21 2006-04-04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Process for the isolation and acclimatization of bacteria for lignin degradation
CN109331790A (zh) * 2018-12-11 2019-02-15 南开大学 一种秸秆炭基微生物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676172B (zh) * 2020-07-15 2021-07-13 元和生物科技(德州)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寡营养纤维素降解菌复配菌剂及其应用
ES2811673B2 (es) * 2020-11-26 2021-10-08 Biobab R&D S L Pseudomonas palmensis bbb001 estimulante del metabolismo adaptativo de plantas frente a estres abiotico y mejoradora de la nutricion mineral
CN113817626B (zh) * 2020-12-07 2023-07-25 内蒙古百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菜假单胞菌y1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土壤改良剂
CN112430559B (zh) * 2020-12-21 2022-06-07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伊朗纤维素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14369550B (zh) * 2022-01-04 2023-07-25 青海大学 一株促燕麦生长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5612648A (zh) * 2022-10-24 2023-01-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伊朗纤维素单胞菌菌株lg2020及其应用
CN116240131B (zh) * 2023-01-07 2024-08-20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促进玉米秸秆腐解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2199A (zh) * 2018-09-29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株具有植物促生作用的油菜假单胞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40695A (zh) 202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8212B (zh) 巨大芽孢杆菌x3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897806B (zh) 一株促进作物耐盐碱生长的巨大芽孢杆菌及盐碱地专用微生物肥料和应用
CN103789223A (zh) 一种具有自生固氮、解磷解钾能力的醋酸钙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CN101497541B (zh) 一种烟草用高效抗病解磷菌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2399713B (zh) 枯草芽孢杆菌hl-1及其在土壤解磷方面的应用
CN103396971B (zh) 一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应用
CN104276882A (zh) 一种含聚谷氨酸、解磷菌和解钾菌的组合型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87090B (zh) 一株苜蓿根际促生菌mjm-5及其应用
CN110117560B (zh) 一株增强作物耐盐能力的根际促生菌及其微生物肥料和应用
CN109868242B (zh) 一株耐盐产乙偶姻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5964680B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连作棉花土壤生态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74528B (zh) 一株黑曲霉及其应用
CN109504622A (zh) 一种赖氨酸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5843B (zh) 一株光合细菌菌株、含该菌株的液体肥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04232532A (zh) 一种植物内生短小芽孢杆菌及其菌剂、制法与应用
CN107937302A (zh) 一种提高重金属有效性的细菌d10及其应用
CN104560789A (zh) 一种花生根际促生菌hs2及其应用
CN103468591A (zh) 一株耐盐侧耳木霉及其应用
CN117106614B (zh) 一株根际细菌青岛假单胞菌yim b08402和其微生物菌剂及应用
CN104560788A (zh) 一种花生根际促生菌hs9及其应用
CN110257277A (zh) 一种复合菌剂zlm-11及其应用
CN118240695B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02911895B (zh) 解磷菌株pan 4及其在核桃促生中的应用
CN102267836B (zh) 烟草用高效固氮菌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4560786A (zh) 一种玉米根际促生菌ym6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