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78589A -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78589A
CN118178589A CN202410374857.3A CN202410374857A CN118178589A CN 118178589 A CN118178589 A CN 118178589A CN 202410374857 A CN202410374857 A CN 202410374857A CN 118178589 A CN118178589 A CN 118178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ra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748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吉长
彭青柳
吴家林
黎志清
骆敏
阳晋翰
谷井文
张良圣
刘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yitang Hun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yitang Hun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yitang Hun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yitang Hun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748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785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78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785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6‑12份、黄芩6‑12份、郁金2‑5份、茵陈3‑8份、金钱草2‑6份、黄连4‑8份、知母3‑8份、麦冬3‑8份、醋青皮1‑3份、白芍1‑3份、黄芪1‑5份、茯苓1‑5份、燀桃仁1‑5份、瓜蒌皮1‑5份、砂仁1‑5份、广藿香1‑5份、路路通1‑5份、丝瓜络1‑5份、皂角刺1‑5份、薏苡仁1‑5份、玉米须1‑5份、蒲公英1‑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各药物组分之间产生了药物协同增效作用,治疗效果好,且降低了不良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胆石症又称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道感染是属于常见的疾病。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胆石症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包括腔镜微创治疗)。另一种是非手术疗法,即采取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对于一些比较大的、药物不起作用的结石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胆囊,能快速根除病灶,是最好的办法。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微创手术,只是在腹部切三个2~3公分的小切口就可以了,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但是微创手术很难将细小结石取出,还会诱发结石。
临床上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一般合而为病,中医学上虽然没有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等有关论述,但是在《灵枢·五邪》中有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将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归于“黄疸”、“胁痛”、“胆胀”等范畴。其病变在肝胆,与脾胃关系密切。
胆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其中,肝气郁滞,胆失通降是疾病之本。结石本身为痰瘀、湿热等有形病理产物是疾病之标。根掘《内经》“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经旨必须清利肝胆、利湿排石以治其本;化坚溶石以治其标。
(1)清利肝胆、利湿排石是基本治则
针对肝气郁滞,胆失通降的基本病机,“郁积不通”的病机特点,疏肝解郁,利胆排石为治疗大法。肝气不疏乃百病之由,故治病“必以和肝之法参之,和肝者,伸其郁,开其结也,或化血,或疏痰,兼升兼降,肝和而三焦之气化理矣,百病有不就理者乎。”就本病而言,肝郁解,胆道利,热清湿化,痰消瘀散,脾胃调和,升降复常,诸症得除。疏肝是针对肝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滞而设;利胆是针对胆汁排泄不畅、湿热内蕴而立。疏肝与利胆,相辅相成。肝气升发、疏泄有助于胆腑疏利、通降;胆气和降,有利于肝气的升发条达,不致郁遏。故疏肝本身即可利胆,利胆有助于畅达肝气,肝胆表里相和,升降正常,则能运脾和胃,畅达气血,疏利三焦。正所谓“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
(2)软坚散结,化石溶石为重要治则
在积极改善临床症状的前提下针对息肉、结石本身的软坚散结、溶石消石作用很重要,即所谓峻攻不如消磨,符合《内经》中“结者散之”,“坚者消之”之原则。溶石疗法可以使结石的结构发生松懈,利于结石由大变小,最后变成渣屑排出或溶化于胆汁之中,减少胆石对胆道系统的炎症刺激,利于胆汁畅通。此类药物性味的选取较为重要。常用辛味、咸味、或酸味之药。辛,能散能行,通络散结;咸,能软能下,又入血分,化坚消石:酸,木气所化生也,用酸入肝胆,物得酸则化,可软坚散结。胃酸可消化食物,由腐物化物的作用,虫为灵动之类,得酸则静,亦即被酸化而不复灵动,况乎结石,所以,酸可化石,亦在理中。散“结”不止针对结石本身,痰、瘀等病理产物也属于“郁结”的范畴,故宜选用软坚散结兼有化痰或活血祛瘀之品。
经检索,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诸多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例如,CN110327449A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解决了现有的治疗胆结石的药物溶石排石效果越来越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制成:附子20-30g,炮姜20-30g,丁香10-15g,郁金20-30g,生鸡内金20-30g,吴茱萸5-10g,炙甘草10-15g,姜黄15-20g,柴胡15-20g。CN117679481A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虎杖30-60份、皂角刺10-35份、木香20-40份、醋延胡索20-40份、麸炒枳实20-40份、炒鸡内金25-60份、醋莪术20-40份、石见穿20-40份。
证明使用中药组合物来治疗胆结石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且降低了不良反应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各药物组分之间产生了药物协同增效作用,治疗效果好,且降低了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6-12份、黄芩6-12份、郁金2-5份、茵陈3-8份、金钱草2-6份、黄连4-8份、知母3-8份、麦冬3-8份、醋青皮1-3份、白芍1-3份、黄芪1-5份、茯苓1-5份、燀桃仁1-5份、瓜蒌皮1-5份、砂仁1-5份、广藿香1-5份、路路通1-5份、丝瓜络1-5份、皂角刺1-5份、薏苡仁1-5份、玉米须1-5份、蒲公英1-5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8份、黄芩8份、郁金4份、茵陈6份、金钱草4份、黄连6份、知母6份、麦冬6份、醋青皮3份、白芍3份、黄芪3份、茯苓3份、燀桃仁3份、瓜蒌皮3份、砂仁3份、广藿香3份、路路通3份、丝瓜络3份、皂角刺3份、薏苡仁3份、玉米须3份、蒲公英3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0份、黄芩10份、郁金4份、茵陈5份、金钱草4份、黄连6份、知母6份、麦冬6份、醋青皮2份、白芍2份、黄芪4份、茯苓4份、燀桃仁4份、瓜蒌皮4份、砂仁4份、广藿香4份、路路通3份、丝瓜络3份、皂角刺3、薏苡仁3份、玉米须3份、蒲公英3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上原料加水煎煮,第一次加14-16倍量水煎煮1.5-2小时,其中砂仁和广藿香在第一次煎煮完成前30-40分钟时加入,第二次加12-14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60℃)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制粒。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滴丸剂、胶囊剂和口服液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胆结石的药物中的应用。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本发明各中药成分的作用:
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气虚下陷,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久泻脱肛。此外,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应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痈肿疮毒;血热出血;胎热胎动不安。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应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阴虚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应用于肺燥干咳,阴虚劳嗽,喉痹咽痛;胃阴不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心阴虚及温病热扰心营,心烦失眠。
郁金:辛、苦,寒;归肝、胆、心、肺经。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应用于气滞血瘀,胸胁刺痛,胸痹心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妇女倒经;肝胆湿热,黄疸尿赤,胆胀胁痛。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应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应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胃热呕吐吞酸、消渴,胃火牙痛;痈肿疔疮,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应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功效化湿开胃,温中止泻,理气安胎。应用于湿浊中阻,脾胃气滞,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瓜蒌皮:甘,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应用于痰热咳嗽,胸闷胁痛。金钱草:甘、淡、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功效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应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路路通:苦,平。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活络,利水,通经。应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胀满;跌打损伤;经行不畅,经闭;乳少,乳汁不通。
丝瓜络:甘,平。归肺、胃、肝经。功效祛风,通络,活血,下乳。应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
燀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应用于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肺痈,肠痈;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应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醋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应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皂角刺:性味辛、温;归肝、胃经。功效消肿托毒,排脓,杀虫。应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应用于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广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应用于湿浊中阻,脘腹痞闷;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应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肺气虚弱,咳喘气短;表虚自汗;内热消渴;血虚萎黄,气血两虚;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痛麻木;气血亏虚,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玉米须:甘,平。归膀胱、肝、胆经。利水消肿,利湿退黄。应用于水肿;黄疸。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应用于痈肿疔疮,乳痈,肺痈,肠痈,瘰疬;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此外,本品还有清肝明目作用,用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
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功效化湿开胃,温中止泻,理气安胎。应用湿浊中阻,脾胃气滞,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本发明的处方方解:本病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或湿热、痰湿等邪气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或痰湿内蕴,通降失常、疏泄失调而引起胆气郁结,久熬成石。肝郁气滞、胆失通降为基本病机。中医治疗应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辩证施治,以清利肝胆为主,辅以利湿排石为治疗大法。
君药:柴胡辛散、苦泻、寒清,芳香疏泄,具有轻清升发疏泄之性,尤善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和解少阳,为治少阳证要药,辛行苦泄,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药品化义》“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本草经解》认为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肝能散精而饮食积聚自下;黄芩苦能燥湿,泄热下气,寒能清热解毒。入胆则清少阳邪热;入脾、大肠则燥肠胃湿热,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之品。《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两药相伍,柴胡透表之外邪,黄芩泄里之热邪。柴胡升清解郁,黄芩降浊泻火。共起升清降浊,解郁退热,调和表里,和解少阳之作用,从而使肝胆气机调畅,内蕴郁热得消,共为君药。臣药:茵陈苦寒,善清热利湿退黄。《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证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知母苦、甘、寒,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麦冬甘、微苦,微寒,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黄连苦寒,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四药配伍,共助君药调肝胆之气机,清内蕴之湿热,使热去而不伤阴,共为臣药。
佐药: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佐以郁金、醋青皮助柴胡疏肝理气开郁;白芍柔肝止痛;脾失健运,生湿蕴热,湿热蕴结于内易灼伤津液,佐以黄芪、茯苓补气健脾;燀桃仁活血化瘀;瓜蒌皮具有润肺清热,理气化痰止咳之效,通胸膈之痹;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砂仁、广藿香和胃降逆止呕;湿热久蕴,煎熬胆液,聚而为石,佐以金钱草、路路通、丝瓜络祛风通络利水,利胆排石;皂角刺、薏苡仁、玉米须、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有宣有降,表里双解;清降结合,标本兼顾。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则诸症自除。纵观全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临床用之定为良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是:
1、药效动力学研究数据证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明显降低胆结石模型小鼠血清中TG、TBA水平及小鼠胆囊的成石率,改善胆囊的浑浊程度,对肝细胞变性或坏死、胆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及胆囊、胆管上皮细胞变性等病理改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明显降低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血清中TBIL、DBIl和TBA水平,对肝脏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变性、胆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2、临床使用效果证明,经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后的患者,胆结石直径及胆囊壁厚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肝胆功能指标(TC、TBIL)均下降明显;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右上腹阵发性绞痛、胸闷纳呆、口苦口黏、恶心呕吐、目发黄等指标均有改善;不良反应小,明显低于现有产品。
3、大鼠经口灌服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3个月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和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
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简单,临床实验效果有效率高。
5、与对比中药组方的配方相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药物之间产生的药物协同增效作用更强,疗效更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胆囊成石程度的影响,注:A空白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实施例1的中药组低剂量组,D实施例1的中药组中剂量组,E实施例1的中药组高剂量组,F阳性对照组。
图2为大鼠肝脏胆囊组织病理学图片(HE,×200),注:A空白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D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E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F阳性对照组。
图3为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200),注:A空白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D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E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F阳性对照组。
图4是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详细工艺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8份、黄芩8份、郁金4份、茵陈6份、金钱草4份、黄连6份、知母6份、麦冬6份、醋青皮3份、白芍3份、黄芪3份、茯苓3份、燀桃仁3份、瓜蒌皮3份、砂仁3份、广藿香3份、路路通3份、丝瓜络3份、皂角刺3份、薏苡仁3份、玉米须3份、蒲公英3份。
制备方法:以上二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4倍量水煎煮1.5小时(砂仁和广藿香在第一次煎煮完成前30分钟时加入),第二次加12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60℃)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糊精,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内包,即得。
配制工艺详细说明:通过三批中试样品的制备,并结合大生产的实际情况,本制剂的配制工艺如表1:
表1制备工艺
实施例2大鼠经口灌服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目的:本研究采用SD大鼠24小时内三次经口灌服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药液,连续观察14天,从SD大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了解毒性反应的程度和涉及的器官,为其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毒性反应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选用检疫合格的SPF级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74.5~202.3g,475mm×350mm×200mm笼里饲养,每笼5只。按照国际(GB14925-2010)SPF级实验动物环境条件要求进行饲养,实验动物检疫和适应环境饲养5天。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组(累积剂量150.7g生药/kg),每组20只。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小时以上,然后按20mL/kg分别经口灌服纯水、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药液,给药当日给药3次,在每次给药后0~4小时内密切观察记录各组实验动物的中毒表现和特点、毒性反应出现及恢复时间以及死亡情况等,然后每天观察2次,上下午各观察一次,连续观察14天。分别于给药当日给药前及给药后第4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对实验动物进行称重,记录实验动物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
结果计算与统计:
数据有效数字修约按照四舍五入进行。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6.0,体重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时采用t检验,数据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齐性时采用Mann-Whitney Test,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所检验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试验结果:1)对一般活动状况的影响、实验动物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每次经口灌胃给药结束后0~4小时内,空白对照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组大鼠行为活动、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均未见明显异常,未见相关毒性反应及实验动物死亡。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空白对照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组大鼠行为活动、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均未见明显异常,未见相关毒性反应及实验动物死亡。
2)对体重的影响:实验动物在给药当天给药前,给药后第4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称重,与同期空白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组实验动物体重无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鼠经口灌服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3次,对大鼠的体重没有明显影响。
3)试验结束时对SD大鼠大体解剖肉眼观察结果:各器官表面和切面均未见明显异常情况。
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鼠经口灌服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药液,给药体积为20mL/kg,当日给药3次,累积剂量为150.7g生药/kg,相当于成人临床拟用公斤体重给药量的81倍(成人每日剂量为1.871g生药/kg),实验动物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及死亡。
表2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SD大鼠体重的影响(n=20,)
表3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雌性SD大鼠体重的影响(n=10,)
表4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雄性SD大鼠体重的影响(n=10,)
表5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SD大鼠体重的影响(n=20,)
表6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雌性SD大鼠体重的影响(n=10,)
表7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雄性SD大鼠体重的影响(n=10,)
实施例3大鼠经口灌服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3个月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目的:本研究按照国家GLP规范要求实施,采用SD大鼠经口灌服不同剂量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药液,连续给药3个月(13周),并经2周停药恢复期,从大鼠的毒性试验结果预测受试物可能引起的临床不良反应,包括不良反应的性质、程度、剂量一反应关系和时间一反应关系、可逆性等;判断受试物重复给药的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提示临床试验中需重点监测的指标;为推测临床试验的起始剂量和重复用药的安全剂量范围、临床试验毒性反应的监测、解救措施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选用合格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175.3~224.4g,475×350×200mm3笼里饲养,每笼5只。按照国际(GB14925-2010)SPF级实验动物环境条件要求进行饲养,实验动物检疫和适应环境饲养6天。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实验动物,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18.9、37.8、75.3g生药/kg)。按15mL/kg体积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个月(13周)。给药末期(第13周末)和恢复期末(第15周末)按计划分别解剖40只大鼠,雌雄各半。检查项目包括:一般临床观察;体重、摄食量测定;血液学、血液生化、凝血及脏器系数测定;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计算与统计本试验数据有效数字修约按照四舍五入进行。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6.0,体重、摄食量、血液学指标、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系统解剖及组织病理学采用定性指标判断结果。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如果满足正态性(P>0.05),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方差齐性情况选用LSD+Dunnet(方差齐)或Tamhane’sT2(方差不齐)进行比较分析。如果不满足正态性(P<0.05),则用Kruskal-Wallis检验,并用Mann-Whitney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分析。统计结果以α=0.05为检验界限,其中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评价时考虑其生物学意义。
结果:试验期间,所有实验动物均按计划实施安乐死,试验过程无实验动物异常死亡。
一般临床观察:观察期间,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与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各腔道分泌物及实验动物的一般状况等未出现与药物毒性相关的异常反应。
体重:与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对大鼠体重均无明显影响。
摄食量:与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对大鼠平均摄食量均无明显影响。
血液学检查:与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血液学指标未见有毒理学意义的改变,结果表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的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影响。
血液生化检查:与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未见有毒理学意义的改变,结果表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凝血检查:与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凝血指标未见有毒理学意义的改变,结果表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的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
脏器系数:与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脏器系数无明显异常,结果表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的脏器系数指标无明显影响。
大体解剖:给药末期、恢复期末空白对照组及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解剖的实验动物脏器表面及切面颜色、大小、质地等肉眼观察均未见明显改变。
病理检查:给药末期、恢复期末解剖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实验动物与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未发现有毒理学意义的病理改变。
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SD大鼠经口灌服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3个月,未见明显与药物有关的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75.3g生药/kg(相当于70kg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40倍,等效剂量的6.4倍)。
表8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动物体重的影响(g,)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表9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动物平均摄食量的影响(g/只/天,)/>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表10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动物血液学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11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动物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表12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动物凝血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表13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对动物脏器系数的影响(mg/g)/>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实施例4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药效动力学研究数据
实验一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胆结石模型小鼠的影响
1.试验目的
本试验通过复制胆结石模型小鼠,考察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胆结石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为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2.1试验材料
受试物(供试品):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含量:1g干膏粉相当于5.46g生药,临床拟用剂量:131g生药/日,临床拟用途径:口服,临床拟用疗程:1个月,阳性对照药,名称:利胆排石片,规格:0.525g*80片,生产单位:葵花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实验动物: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60只,使用体重范围:17.3~22.9g;(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试验方法:
分组与给药
选择检疫合格C57BL/6J雄性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施例1低剂量组(8.52g饮片/kg)和实施例1中剂量组(17.03g饮片/kg)及实施例1高剂量组(34.06g饮片/kg),阳性对照组(利胆排石片组,2.73g/kg),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其它各组小鼠喂食含有15%脂肪、1%胆固醇和0.5%胆酸钠的高脂高胆固醇且添加胆盐的饲料诱导胆结石,喂养8周。分组后各组小鼠分别按20mL/kg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纯水,1次/天,连续给药8周。
剂量设置及分组
本研究将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小鼠等效剂量设为中剂量,等效剂量的0.5倍设为低剂量,等效剂量的2倍设为高剂量;阳性对照组(利胆排石片)成人临床拟用剂量为10.5g/日,换算成小鼠的等效剂量为1.365g/kg,采用等效剂量的2倍作为给药剂量(2.73g/kg)。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详见表14。
表14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剂量设计表
注:1g干膏粉相当于5.46g生药。
药物配制方法
阳性对照组:取利胆排石片6片(3.15g),碾磨后加纯水配制至23mL(0.137g/mL);低剂量组:称取清胆排石颗粒干膏粉1.56g,加纯水配制至20mL(0.078g颗粒/mL);中剂量组:称取清胆排石颗粒干膏粉3.12g,加纯水配制至20mL(0.156g颗粒/mL);高剂量组:称取清胆排石颗粒干膏粉6.24g,加纯水配制至20mL(0.312g颗粒/mL)。配制体积根据每周根据小鼠体重变化进行调整。
4.4检测指标
1、一般观察:造模后及给药后密切观察并记录各组实验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分泌物、排泄物、饮食情况等。如发现实验动物死亡或濒死,应及时对实验动物进行解剖观察。每周对实验动物体重进行称量;
2、末次给药后,小鼠禁食过夜取血,检测血清中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
3、记录胆囊成石情况情况;
4、取肝组织一部分(含胆管)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实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方差齐时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如果满足正态性(P>0.05),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方差齐性情况选用LSD+Dunnet(方差齐)或Tamhane’sT2(方差不齐)进行比较分析。如果不满足正态性(P<0.05),则用Kruskal-Wallis检验,并用Mann-Whitney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分析。统计结果以α=0.05为检验界限,其中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评价时考虑其生物学意义。
5.1对胆结石模型小鼠胆囊成石率的影响
模型对照组有8只小鼠形成了胆固醇结石,成石率为80%,空白对照组没有形成结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组及利胆排石片组明显降低了成石率,且成石小鼠的胆囊浑浊情况有明显的改善,低剂量组的胆囊浑浊与成石情况稍有改善,胆囊成石情况见表15和图1。
表15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成石率的影响
5.2对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总胆汁酸(TBA)水平的影响结果如表1-3所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TC、TG、TB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TG水平明显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及利胆排石片组TBA水平显著降低,其余各组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胆结石模型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表16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小鼠TC、TG、TBA水平的影响(x±s,n=1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示P<0.01,“*”表示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表示P<0.01
肝脏胆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空白对照组小鼠肝脏肝细胞索排列有序,仅部分实验动物出现肝细胞轻微变性或极少炎症细胞浸润,其余实验动物肝细胞未见变性、坏死,肝窦未见淤血,胆囊和汇管区胆管未见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模型对照组除2M08号实验动物之外,其余实验动物肝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以肝细胞变性或坏死、胆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及胆囊、胆管上皮细胞变性为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肝脏病变程度均可见一定程度的缓解:肝细胞变性或坏死灶减少,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其中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组肝脏病变程度较低,病灶数量较少。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肝脏及胆囊病变程度评分平均值依次为0.3、2.8、2.2、1.8、1.8、1.8。病理评分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及利胆排石片组均无明显差异,但有下降趋势。结果见表17和病理图片见图2。
表17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胆结石模型小鼠肝脏及胆囊的影响病理评分(x±s,n=1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示P<0.01。
从图2中可见,空白对照组肝细胞索排列有序,肝细胞未见变性、坏死,肝窦未见淤血,汇管区未见胆管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模型对照组滑胆囊周围肝细胞可见中度张力性脂质沉积及细小空泡变性;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肝脏小叶间胆管周围可见轻度炎症细胞浸润;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肝细胞可见轻度张力性脂质沉积及细小空泡变性;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局部肝细胞可见细小空泡变性;阳性对照组肝脏小叶间胆管周围可见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6.结论
试验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能明显降低胆结石模型小鼠血清中TG、TBA水平及小鼠胆囊的成石率,改善胆囊的浑浊程度,对肝细胞变性或坏死、胆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及胆囊、胆管上皮细胞变性等病理改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综上所述表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胆结石模型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实验二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的影响
试验目的:
本试验通过复制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考察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清胆排石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试验方法:
选择检疫合格SD大鼠60只,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5.90g生药/kg)、中(11.79g生药/kg)、高(23.58g生药/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利胆排石片组,1.89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空白对照组,其它各组大鼠通过灌胃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ANIT用玉米油稀释至1.6%,除空白对照组,其它各组大鼠按5mL/kg每周灌胃一次,共四次。造模期间各组大鼠分别按10mL/kg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纯水,1次/天,连续给药4周。末次灌胃ANIT后48h取血,检测血清中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取肝脏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实验结果
1.1对大鼠血清中TBIL、DBIl和TBA水平的影响
结果如表2-2所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BIL、DBIl和TB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利胆排石片组)大鼠血清中TBIL、DBIl水平均明显或显著降低(P<0.05或P<0.01),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利胆排石片组)大鼠血清中TB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胆汁淤积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表18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TBIL、DBIl、TBA水平的影响(x±s,n=1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示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1.2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空白对照组大鼠肝脏肝细胞索排列有序,肝细胞未见变性、坏死,肝窦未见淤血,汇管区未见胆管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变性,胆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见中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局部可见肝细胞坏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病变程度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及胆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程度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数量减少,其中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肝脏病变程度较低,病灶数量较少。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的病变程度评分均值依次为0.0、6.4、5.1、4.1、4.8、5.1,病理评分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但有下降趋势。结果见表19和病理图片见图3。
表19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肝脏的影响病理评分(x±s,n=1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示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从图3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图片(HE,×200),可见空白对照组肝细胞索排列有序,肝细胞未见变性、坏死,肝窦未见淤血,汇管区未见胆管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模型对照组滑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变性,胆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见中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变性,胆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见轻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可见少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变性,胆管周围轻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阳性对照组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变性,胆管周围轻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结论
试验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能明显降低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血清中TBIL、DBIl和TBA水平,对肝脏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变性、胆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实施例5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分析数据
选择研究纳入胆结石患者合计240例,将本次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中药对照组1、中药对照组2、阳性对照组与实施例1组,每组60例。其中中药对照组1中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龄37~60岁,平均年龄(48.37±4.15)岁,病程1~5个月,平均(2.12±0.46)个月;中药对照组2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25例,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8.13±3.97)岁,病程1~5个月,平均(2.17±0.42)个月;阳性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38~59岁,平均年龄(48.11±4.09)岁,病程1~5个月,平均(2.14±0.45)个月;实施例1组中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26例,年龄36~59岁,平均年龄(48.26±4.17)岁,病程1~5个月,平均(2.17±0.41)个月;4组无论年龄和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西医参照《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中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诊断标准:患者持续右上腹不适、疼痛,可伴有恶心、嗳气、腹胀、胃部灼热、泛酸等症状,部分患者胆囊区轻度压痛或者叩击痛,超声可查胆囊结石等。中医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诊断标准: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苦口黏、脘腹胀满、目发黄、大便不畅、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胆结石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胆结石直径1~5cm;患者年龄35~60岁之间,病程1个月~5年;非过敏体质;无凝血系统疾病
排除标准胆结石直径5cm以上;意识不清,痴呆;排除危重症患者及心理障碍患者、无法沟通;有精神障碍者。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痊愈:患者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苦口黏、脘腹胀满等症状均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及以上;显效:患者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苦口黏、脘腹胀满等症状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及以上,90%以下;有效:患者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苦口黏、脘腹胀满等症状一定程度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及以上,70%以下;无效:患者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苦口黏、脘腹胀满等症状改善不明显,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以下,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评估患者右上腹阵发性绞痛、胸闷纳呆、口苦口黏、恶心呕吐、目发黄等症状改善程度,分值0分、1分、2分、3分,对应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患者肝胆功能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指标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总胆红素(TBIL)指标采取重氮法进行测定;采取B超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结石直径及胆囊壁厚度;记录观察各组不良反应。
治疗方法
阳性对照组(西药组):患者晚饭后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规格:250mg/14粒),每晚2粒;口服头孢地尼胶囊(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0.1g×10粒;3次/d,1粒/次),治疗1个月。
中药对照组1;原料:柴胡8份、黄芩8份、郁金4份、茵陈6份、金钱草4份、黄连6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中药对比例2:原料:柴胡10份、黄芩10份、郁金4份、茵陈5份、金钱草4份、黄连6份、醋青皮2份、白芍2份、黄芪4份、茯苓4份、燀桃仁4份、瓜蒌皮4份、砂仁4份、广藿香4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组。
中药对照组1、中药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组均口服。一次1袋(每袋13g,相当于饮片43.67g),一日3次;治疗1个月。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取SPSS16.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表20 4组患者胆结石患者疗效比较[例(%)]
注:与中药对照组1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与中药对照组2比较,“#”表示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与中药对照组1比较,实施例1及阳性对照组疗效更好,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药对照组2疗效更好,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对照组2比较,实施例1疗效更好,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疗效更好,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1 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例(%)]
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药对照组1、中药对照组2及实施例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对照组1、中药对照组2及实施例1各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2 4组胆结石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单位:分/>
注:与中药对照组1治疗后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与中药对照组2治疗后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Δ”表示P<0.05,“ΔΔ”表示P<0.01
表23 4组胆结石患者治疗前后肝胆功能指标比较
/>
注:与中药对照组1治疗后比较,“*”表示P<0.05;与中药对照组2治疗后比较,“#”表示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Δ”表示P<0.05,“ΔΔ”表示P<0.01;
表24 4组胆结石患者治疗前后胆结石直径及胆囊壁厚度指标比较单位:mm
注:与中药对照组1治疗后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与中药对照组2治疗后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Δ”表示P<0.05,“ΔΔ”表示P<0.01;
实施例1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对照组1与中药对照组2及阳性对照组:4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胆结石直径及胆囊壁厚度指标均有改善(P<0.05或P<0.01),实施例1组疗效较各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肝胆功能指标(TC、TBIL)均下降(P<0.05或P<0.01),实施例1组患者治疗后肝胆功能指标(TC、TBIL)低于各对照组患者,P<0.05,实施例1组疗效较各对照组更显著(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右上腹阵发性绞痛、胸闷纳呆、口苦口黏、恶心呕吐、目发黄等指标均有改善(P<0.05或P<0.01),实施例1组患者治疗后指标低于各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实施例1组副作用比西药组明显减少(P<0.05);实施例1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各对照组(P<0.05或P<0.01)。
实施例6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0份、黄芩10份、郁金4份、茵陈5份、金钱草4份、黄连6份、知母6份、麦冬6份、醋青皮2份、白芍2份、黄芪4份、茯苓4份、燀桃仁4份、瓜蒌皮4份、砂仁4份、广藿香4份、路路通3份、丝瓜络3份、皂角刺3、薏苡仁3份、玉米须3份、蒲公英3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效果同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类似,此处不再累述。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6-12份、黄芩6-12份、郁金2-5份、茵陈3-8份、金钱草2-6份、黄连4-8份、知母3-8份、麦冬3-8份、醋青皮1-3份、白芍1-3份、黄芪1-5份、茯苓1-5份、燀桃仁1-5份、瓜蒌皮1-5份、砂仁1-5份、广藿香1-5份、路路通1-5份、丝瓜络1-5份、皂角刺1-5份、薏苡仁1-5份、玉米须1-5份、蒲公英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8份、黄芩8份、郁金4份、茵陈6份、金钱草4份、黄连6份、知母6份、麦冬6份、醋青皮3份、白芍3份、黄芪3份、茯苓3份、燀桃仁3份、瓜蒌皮3份、砂仁3份、广藿香3份、路路通3份、丝瓜络3份、皂角刺3份、薏苡仁3份、玉米须3份、蒲公英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柴胡10份、黄芩10份、郁金4份、茵陈5份、金钱草4份、黄连6份、知母6份、麦冬6份、醋青皮2份、白芍2份、黄芪4份、茯苓4份、燀桃仁4份、瓜蒌皮4份、砂仁4份、广藿香4份、路路通3份、丝瓜络3份、皂角刺3、薏苡仁3份、玉米须3份、蒲公英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制备方法包括:以上原料加水煎煮,第一次加14-16倍量水煎煮1.5-2小时,其中砂仁和广藿香在第一次煎煮完成前30-40分钟时加入,第二次加12-14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制粒。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滴丸剂、胶囊剂和口服液中的任意一种。
6.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胆结石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2410374857.3A 2024-03-29 2024-03-29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81785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74857.3A CN118178589A (zh) 2024-03-29 2024-03-29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74857.3A CN118178589A (zh) 2024-03-29 2024-03-29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78589A true CN118178589A (zh) 2024-06-14

Family

ID=91394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74857.3A Pending CN118178589A (zh) 2024-03-29 2024-03-29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785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5859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1092B (zh) 一种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散剂制备方法
CN105056128B (zh)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94460A (zh) 治疗风湿热型痛风发作急性期的中药制剂
CN103301353B (zh) 一种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4784549A (zh) 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内服中药
CN104771578A (zh) 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药
CN104547902A (zh) 中药制剂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药物中的用途
CN104258263A (zh) 一种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剂
CN103191399A (zh)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中药组合物
CN118178589A (zh)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106993A (zh)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5134A (zh) 联合化疗药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
CN105233078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05857B (zh) 用于预防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05856B (zh) 用于预防放化疗急性放射反应的中药组合物
CN116726083B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16350731B (zh) 一种清热除湿通痹方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05435099A (zh) 用于治疗脾胃湿热型浅表性胃炎的中药药物
CN105521370A (zh) 一种用于治疗结肠癌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4524460A (zh) 一种防治急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62941A (zh) 治疗脾胃湿热证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
CN104189870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中药
CN105327295A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4189646A (zh) 一种治疗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