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67074A - 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67074A
CN118167074A CN202410221545.9A CN202410221545A CN118167074A CN 118167074 A CN118167074 A CN 118167074A CN 202410221545 A CN202410221545 A CN 202410221545A CN 118167074 A CN118167074 A CN 118167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rod
pull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215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宁
郭忠怀
郭俊
刘骄
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unjia Waterproof Anticorrosive Insu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unjia Waterproof Anticorrosive Insu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unjia Waterproof Anticorrosive Insu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unjia Waterproof Anticorrosive Insu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215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670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67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670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03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23/0211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using inj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thermal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涉及建筑防渗漏领域。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上用于对墙体治理的治理机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支撑腿、上板、下板、驱动电机、传动带和两个丝杆,所述支撑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丝杆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板上、另一端贯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并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任意所述丝杆同轴固定,所述传动带传动于两个所述丝杆之间。本申请具有精准判断渗漏点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防渗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在建造建筑过程中,可分为现场浇筑和现场装配的两种方式。
装配式建筑是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实现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符合当前绿色施工的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劳动消耗,已成为建筑业技术升级的必然选择。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在装配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接缝,例如水平接缝等施工缝;接缝处一般极易发生渗漏水问题,渗漏水发生后,接缝又易成为水渗透的通道,造成装饰材料变形、发霉、翘曲、空鼓、脱落,墙体发潮、开裂、脱落,甚至钢筋锈蚀等,不仅影响结构的使用功能性,甚至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能。
然而,对于判断外墙内部渗漏水路径及渗漏点的方式,一般是在外墙上淋水,然后目视观察墙体表面水印、水迹判断渗漏水情况,如此方式,一方面对整个外墙淋水,容易对外墙造成破坏;另一方面通过目视较难准确判断外墙内部渗漏水路径及渗漏点。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上用于对墙体治理的治理机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支撑腿、上板、下板、驱动电机、传动带和两个丝杆,所述支撑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丝杆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板上、另一端贯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并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任意所述丝杆同轴固定,所述传动带传动于两个所述丝杆之间;
所述治理机构包括:检测组件、处理组件和修复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处理均设置于所述上板上,所述修复组件设置于所述下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治理前,先启动驱动电机,以驱动丝杆转动,从而能够驱动下板和上板带动检测组件进行升降;检测组件能够对墙体进行信息获取,然后对获取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漏水路径及渗漏点的具体情况,不仅对墙体不易造成损坏,而且判断精度较高。
可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加热板、加热棒和红外热像仪,所述加热板设置于所述上板上,且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用于储水的加热腔,所述加热棒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红外热像仪设置于所述上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治理前,将加热板与墙体贴合,然后启动加热棒,以对加热腔内的水进行加热;此时,加热板上的热量将传递至墙体上,从而对墙体不断进行加热,以提高墙体的温度;到达一定温度后,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墙体进行拍摄,然后根据红外热像仪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漏水路径及渗漏点的具体情况,不仅对墙体不易造成损坏,而且判断精度较高。
可选的,所述处理组件包括:钻孔部,所述钻孔部包括:钻杆、钻孔电机、滑块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上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钻孔电机安装于所述滑块上,且所述钻孔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钻杆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安装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调整上板的高度,以使得上板与渗漏点对应,然后启动钻孔电机,以驱动钻杆进行转动;与此同时,启动第一电动推杆,以拉动滑块朝墙体靠近,即拉动钻杆与墙体接触,从而对墙体进行钻孔,直至将墙体钻通,以便修复组件进行修复。
可选的,所述处理组件还包括:处理部,所述处理部包括:顶板、第二电动推杆、承接杆、刮板、套板和扫毛,所述顶板固定于所述上板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于所述顶板上,且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所述承接杆固定,所述刮板和所述套板均套设于所述承接杆上,且所述扫毛固定于所述套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调整上板的高度,以使得顶板与钻孔对应,然后启动第二电动推杆,以拉动承接杆向钻孔内伸入;伸入的过程中,刮板对钻孔的内壁瑕疵进行刮除,并将钻孔内的碎石一并推出,从而提高钻孔内的洁净程度,以便提高后续修复质量。
可选的,所述修复组件包括:喷料部、分隔部、限位部、固定部和拉动部,所述喷料部包括:喷管、软管、抽料泵、储料箱和第三电动推杆,所述储料箱固定于所述下板上,所述抽料泵设置于所述下板上且与所述储料箱连通,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料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管连通,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安装于所述下板上,且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所述喷管固定,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喷管上,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喷管与所述分隔部之间,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分隔部上,所述拉动部设置于所述喷管与所述固定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调整下板高度,以使得下板与钻孔对应,然后启动第三电动推杆,先拉动喷料管伸入至钻孔内;然后再次通过第三电动推杆,将喷料管向钻孔外推出,此过程中,先启动与储存水泥料对应的抽料泵,以将水泥料输送至钻孔内;输送一定量后,关闭与储存水泥料对应的抽料泵,而启动与保温喷料对应的抽料泵,以将保温喷料输送至钻孔内,从而形成保温层;输送一定量后,关闭与储存保温喷料对应的抽料泵,而再次启动与水泥料对应的抽料泵,以将水泥料输送至钻孔内;最后将钻孔的两端用具有密封效果的胶水进行封堵,从而对钻孔的填补,即完成对渗漏点的修复,以达到防渗漏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分隔部包括:分隔板、封堵板、封堵弹簧和橡胶套,所述分隔板套设于所述喷管上,所述分隔板的内壁开设有封堵槽,所述封堵板设置于所述封堵槽内,所述封堵弹簧固定于所述封堵板与所述封堵槽内壁之间,所述橡胶套套设于所述封堵板上,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喷管与所述封堵板之间,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上,所述拉动部设置于所述喷管与所述固定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管与分隔板脱离后,封堵弹簧将封堵板从封堵槽内推出,从而对分隔板的通孔进行封堵。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杆和限位弹簧,所述喷管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封堵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孔内,且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限位导向面,所述限位弹簧固定于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容置孔的孔底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能够对分隔板起到限位的效果,从而在喷管伸入钻孔的过程中,分隔板不易在喷管上发生移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挡垫、密封胶、推动板、推动弹簧和连接杆,所述挡垫固定套设于所述分隔板上,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密封胶装填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推动板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推动弹簧固定于所述推动板与所述容置槽内壁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拉动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管伸入钻孔内后,推动弹簧将推动推动板向上移动,以将容置槽内的密封胶推入至两个挡垫之间;待密封胶凝固后,即可将分隔板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将喷管向钻孔外推出,以进行喷料。
可选的,所述拉动部包括:拉动板、拉动弹簧、卡杆、拉绳、解锁板、解锁杆和解锁弹簧,所述喷管上开设有安置槽,所述拉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安置槽内,且所述拉动板上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插槽内,且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杆的一端与所述插槽内壁固定、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卡孔内,所述拉动弹簧固定于所述拉动板与所述安置槽内壁之间,所述解锁板套设于所述喷管上,且所述解锁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解锁杆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解锁弹簧固定于所述解锁杆与所述安装孔内壁之间,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拉动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解锁杆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管即将完全伸入至钻孔内时,解锁杆将与墙体接触并将解锁杆向安装孔内压入;此过程中,拉绳被松放,拉动弹簧将推动拉动板朝软管靠近,即卡杆相对连接杆进行移动,直至卡杆从卡孔内分离,从而解除对连接杆的锁止。
可选的,所述分隔部还包括:钢筋,所述钢筋固定于所述分隔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能够提高修复后的墙体强度,从而不易受到破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检测组件能够对墙体进行信息获取,然后对获取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漏水路径及渗漏点的具体情况,不仅对墙体不易造成损坏,而且判断精度较高。
2、先调整上板的高度,以使得上板与渗漏点对应,然后启动钻孔电机,以驱动钻杆进行转动;与此同时,启动第一电动推杆,以拉动滑块朝墙体靠近,即拉动钻杆与墙体接触,从而对墙体进行钻孔,直至将墙体钻通,以便修复组件进行修复。
3、在喷管与分隔板脱离后,封堵弹簧将封堵板从封堵槽内推出,从而对分隔板的通孔进行封堵。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图3中C部分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支撑组件;11、底板;12、支撑腿;13、上板;131、滑槽;14、下板;15、驱动电机;16、传动带;17、丝杆;2、检测组件;21、加热板;211、加热腔;22、加热棒;23、红外热像仪;3、钻孔部;31、钻杆;32、钻孔电机;33、滑块;34、第一电动推杆;4、处理部;41、顶板;42、第二电动推杆;43、承接杆;44、刮板;45、套板;46、扫毛;5、喷料部;51、喷管;511、容置孔;512、安置槽;52、软管;53、抽料泵;54、储料箱;55、第三电动推杆;6、分隔部;61、分隔板;611、封堵槽;612、容置槽;62、封堵板;621、限位孔;63、封堵弹簧;64、橡胶套;65、钢筋;7、限位部;71、限位杆;711、限位导向面;72、限位弹簧;8、固定部;81、挡垫;82、密封胶;83、推动板;84、推动弹簧;85、连接杆;851、卡孔;9、拉动部;91、拉动板;911、插槽;92、拉动弹簧;93、卡杆;94、拉绳;95、解锁板;951、安装孔;96、解锁杆;97、解锁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参见图1,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支撑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对墙体治理的治理机构,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1、支撑腿12、上板13、下板14、驱动电机15、传动带16和两个丝杆17,支撑腿12固定于底板11的底壁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腿12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底板11的四角处,支撑腿12用于对底板11进行支撑。支撑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便于移动底板11。
参见图1,丝杆17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底板11的顶壁上且竖直设置、另一端贯穿下板14和上板13且与下板14和上板13螺纹连接,上板13位于下板14的上方;驱动电机15安装于底板11上,且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与任意丝杆17同轴固定。传动带16传动于两个丝杆17之间(传动带16一般还包括两个套轮,分别套设于两个丝杆17上),启动驱动电机15,以驱动丝杆17转动,从而能够驱动下板14和上板13带动治理机构进行升降。
参见图1、图2和图3,治理机构包括:检测组件2、处理组件和修复组件。
参见图1和图3,检测组件2包括:加热板21、加热棒22和红外热像仪23,加热板21固定于上板13的侧壁上,且加热板21上设置有用于储水的加热腔211。加热棒22安装于加热腔211内,治理前,先移动底板11,直至加热板21与墙体向贴合,然后启动加热棒22,以对加热腔211内的水进行加热;随着水温升高,加热板21的温度也不断升高,此时,加热板21上的热量将传递至墙体上,从而对墙体不断进行加热,以提高墙体的温度;
到达一定温度后,利用红外热像仪23对墙体进行拍摄,然后根据红外热像仪23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漏水路径及渗漏点的具体情况,不仅对墙体不易造成损坏,而且判断精度较高。
参见图1,处理组件包括:钻孔部3和处理部4。
参见图1,钻孔部3包括:钻杆31、钻孔电机32、滑块33和第一电动推杆34,上板13的顶壁开设有滑槽131,滑块33滑动设置于滑槽131内且沿滑槽131的长度方向滑动。钻孔电机32安装于滑块33上,且钻孔电机32的输出轴与钻杆31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4安装于滑槽131内,且第一电动推杆34的输出轴与滑块33固定连接,在确定渗漏点后,先调整上板13的高度,以使得上板13与渗漏点对应,然后启动钻孔电机32,以驱动钻杆31进行转动;与此同时,启动第一电动推杆34,以拉动滑块33朝墙体靠近,即拉动钻杆31与墙体接触,从而对墙体进行钻孔,直至将墙体钻通,以便修复组件进行修复。
参见图1,进一步地,处理部4包括:顶板41、第二电动推杆42、承接杆43、刮板44、套板45和扫毛46,顶板41固定于上板13的顶壁上,且顶板41与上板13之间留有空间。第二电动推杆42安装于顶板41的顶壁上,且第二电动推杆42的输出轴与承接杆43固定连接,承接杆43水平设置。刮板44套设于承接杆43上,钻孔完成后,先调整上板13的高度,以使得顶板41与钻孔对应,然后启动第二电动推杆42,以拉动承接杆43向钻孔内伸入;伸入的过程中,刮板44对钻孔的内壁瑕疵进行刮除,并将钻孔内的碎石一并推出,从而提高钻孔内的洁净程度,以便提高后续修复质量。
参见图1,套板45套设于承接杆43上,且扫毛46固定于套板45的周壁上,在刮板44刮动的同时,扫毛46也将对钻孔内细小碎石等杂质进行清扫,从而进一步提高钻孔内的洁净程度,以进一步提高后续修复质量。
参见图1、图4和图5,修复组件包括:喷料部5、分隔部6、限位部7、固定部8和拉动部9。
参见图1,喷料部5包括:喷管51、软管52、抽料泵53、储料箱54和第三电动推杆55,储料箱54固定于下板14的顶壁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储料箱54、抽料泵53和软管52均设有两个,且一一对应;其中一个储料箱54用于储存水泥料,另一个储料箱54用于储存保温喷料。抽料泵53安装于下板14的顶壁上,且抽料泵53与对应的储料箱54相连通;软管52的一端与对应的抽料泵53连接、另一端与喷料管连通,本申请实施例中软管52的长度足够长。
参见图1,第三电动推杆55安装于下板14的顶壁上,且第三电动推杆55的输出轴与喷料管固定连接,在对钻孔处理完成后,先调整下板14高度,以使得下板14与钻孔对应,然后启动第三电动推杆55,先拉动喷料管伸入至钻孔内;然后再次通过第三电动推杆55,将喷料管向钻孔外推出,此过程中,先启动与储存水泥料对应的抽料泵53,以将水泥料输送至钻孔内;输送一定量后,关闭与储存水泥料对应的抽料泵53,而启动与保温喷料对应的抽料泵53,以将保温喷料输送至钻孔内,从而形成保温层;输送一定量后,关闭与储存保温喷料对应的抽料泵53,而再次启动与水泥料对应的抽料泵53,以将水泥料输送至钻孔内;
最后将钻孔的两端用具有密封效果的胶水进行封堵,从而对钻孔的填补,即完成对渗漏点的修复,以达到防渗漏的效果。
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分隔部6共设有四组,且四组分隔部6沿喷管51的长度方向布设,四组分隔部6形成三个空腔,且位于中间的空气填筑保温喷料。分隔部6包括:分隔板61、封堵板62、封堵弹簧63和橡胶套64,分隔板61套设于喷管51上,且分隔板61的内底壁开设有封堵槽611;封堵板62滑动设置于封堵槽611内且沿竖直方向滑动,且封堵板62与喷管51相抵接。
参见图4,封堵弹簧63的一端与封堵槽611的槽底固定、另一端与封堵板62固定,封堵弹簧63用于推动封堵板62向封堵槽611外伸出。橡胶套64固定套设于封堵板62上,在喷管51与分隔板61脱离后,封堵弹簧63将封堵板62从封堵槽611内推出,从而对分隔板61的通孔进行封堵,且橡胶套64能够提高封堵板62与分隔板61通孔的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参见图4,进一步地,分隔部6还包括:钢筋65,钢筋65固定于相邻分隔板61之间,在对钻孔填补完成后,钢筋65能够提高修复后的墙体强度,从而不易受到破坏。
参见图4,限位部7包括:限位杆71和限位弹簧72,喷管51的底壁开设有容置孔511,且容置孔511的数量与分隔板61一致,并一一对应。封堵板62远离封堵弹簧63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621,且限位块贯穿橡胶套64,限位杆71的一端设置于容置孔511内、另一端设置于限位孔621内,限位杆71能够对分隔板61起到限位的效果,从而在喷管51伸入钻孔的过程中,分隔板61不易在喷管51上发生移动。
参见图4,限位弹簧72的一端与限位杆71固定、另一端与容置孔511的孔底固定,限位杆71用于推动限位杆71向限位孔621内插入。限位杆71远离限位弹簧72的一端且朝第三电动推杆5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导向面711,且限位导向面711靠近限位弹簧72的一端高于容置孔511的开口,在喷管51向钻孔外伸出过程中,限位杆71通过限位导向面711将自动收回至容置孔511内,从而便于分隔板61与喷管51脱离,以便封堵板62从封堵槽611内伸出。
参见图4,固定部8包括:挡垫81、密封胶82、推动板83、推动弹簧84和连接杆85,挡垫81固定套设于分隔板61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挡垫81由橡胶材质制成,且每个分隔板61上的挡垫81设有两个,在喷管51伸入钻孔内时,挡垫81与钻孔的内壁相抵紧,即挡垫81能够提高分隔板61与钻孔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参见图4,分隔板61的顶壁开设有容置槽612,推动板83滑动设置于容置槽612内且沿竖直方向滑动;密封胶82装填于容置槽612内且位于推动板83的顶部。推动弹簧84的一端与推动板83的底壁固定、另一端与容置槽612的槽底固定,推动弹簧84能够推动推动板83向上移动。在喷管51伸入钻孔内后,推动弹簧84将推动推动板83向上移动,以将容置槽612内的密封胶82推入至两个挡垫81之间;待密封胶82凝固后,即可将分隔板61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将喷管51向钻孔外推出,以进行喷料。
参见图4和图5,拉动部9包括:拉动板91、拉动弹簧92、卡杆93、拉绳94、解锁板95、解锁杆96和解锁弹簧97,喷管51的顶壁且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安置槽512,拉动板91滑动设置于安置槽512内且沿安置槽512的长度方向滑动;拉动板91的顶壁开设有插槽911,且插槽911的数量与分隔板61一致,并一一对应,连接杆85远离推动板83的一端设置于插槽911内,且连接杆85位于插槽911内的一端开设有卡孔851。卡杆93的一端与插槽911靠近软管52的一侧内壁固定、另一端设置于卡孔851内,卡杆93能够对连接杆85起到锁止效果,即在喷管51未插入钻孔内时,推动板83不易推动密封胶82。
参见图4和图5,拉动弹簧92的一端与拉动板91固定、另一端与安置槽512远离软管52的一侧内壁固定,拉动弹簧92用于推动拉动板91朝软管52靠近。解锁板95固定套设于喷管51上,且位于喷管51靠近软管52的一端,解锁板95背离软管5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951。解锁杆96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孔951内、另一端伸出安装孔951;解锁弹簧97的一端与解锁杆96固定、另一端与安装孔951的孔底固定,解锁弹簧97用于推动解锁杆96向安装孔951外伸出。本申请实施例中解锁弹簧97的弹力大于拉动弹簧92的弹力。
参见图4和图5,拉绳94的一端与解锁杆96靠近解锁弹簧97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贯穿至安置槽512内并与拉动板91靠近拉动弹簧92的一端固定,在喷管51即将完全伸入至钻孔内时,解锁杆96将与墙体接触并将解锁杆96向安装孔951内压入;此过程中,拉绳94被松放,拉动弹簧92将推动拉动板91朝软管52靠近,即卡杆93相对连接杆85进行移动,直至卡杆93从卡孔851内分离,从而解除对连接杆85的锁止。
本申请的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在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治理前,先移动底板11,直至加热板21与墙体向贴合,然后启动加热棒22,以对加热腔211内的水进行加热;随着水温升高,加热板21的温度也不断升高,此时,加热板21上的热量将传递至墙体上,从而对墙体不断进行加热,以提高墙体的温度;到达一定温度后,利用红外热像仪23对墙体进行拍摄,然后根据红外热像仪23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漏水路径及渗漏点的具体情况,不仅对墙体不易造成损坏,而且判断精度较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1)上用于对墙体治理的治理机构,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1)、支撑腿(12)、上板(13)、下板(14)、驱动电机(15)、传动带(16)和两个丝杆(17),所述支撑腿(12)固定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丝杆(17)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板(11)上、另一端贯穿所述上板(13)和所述下板(14)并与所述上板(13)和所述下板(14)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与任意所述丝杆(17)同轴固定,所述传动带(16)传动于两个所述丝杆(17)之间;
所述治理机构包括:检测组件(2)、处理组件和修复组件,所述检测组件(2)和所述处理均设置于所述上板(13)上,所述修复组件设置于所述下板(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加热板(21)、加热棒(22)和红外热像仪(23),所述加热板(21)设置于所述上板(13)上,且所述加热板(21)上设置有用于储水的加热腔(211),所述加热棒(22)设置于所述加热腔(211)内,所述红外热像仪(23)设置于所述上板(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包括:钻孔部(3),所述钻孔部(3)包括:钻杆(31)、钻孔电机(32)、滑块(33)和第一电动推杆(34),所述上板(13)上开设有滑槽(131),所述滑块(33)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131)内,所述钻孔电机(32)安装于所述滑块(33)上,且所述钻孔电机(32)的输出轴与所述钻杆(31)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4)安装于所述滑槽(131)内,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4)的输出轴与所述滑块(3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还包括:处理部(4),所述处理部(4)包括:顶板(41)、第二电动推杆(42)、承接杆(43)、刮板(44)、套板(45)和扫毛(46),所述顶板(41)固定于所述上板(13)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2)固定于所述顶板(41)上,且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2)的输出轴与所述承接杆(43)固定,所述刮板(44)和所述套板(45)均套设于所述承接杆(43)上,且所述扫毛(46)固定于所述套板(4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组件包括:喷料部(5)、分隔部(6)、限位部(7)、固定部(8)和拉动部(9),所述喷料部(5)包括:喷管(51)、软管(52)、抽料泵(53)、储料箱(54)和第三电动推杆(55),所述储料箱(54)固定于所述下板(14)上,所述抽料泵(53)设置于所述下板(14)上且与所述储料箱(54)连通,所述软管(52)的一端与所述抽料泵(5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管(51)连通,所述第三电动推杆(55)安装于所述下板(14)上,且所述第三电动推杆(55)的输出轴与所述喷管(51)固定,所述分隔部(6)设置于所述喷管(51)上,所述限位部(7)设置于所述喷管(51)与所述分隔部(6)之间,所述固定部(8)设置于所述分隔部(6)上,所述拉动部(9)设置于所述喷管(51)与所述固定部(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6)包括:分隔板(61)、封堵板(62)、封堵弹簧(63)和橡胶套(64),所述分隔板(61)套设于所述喷管(51)上,所述分隔板(61)的内壁开设有封堵槽(611),所述封堵板(62)设置于所述封堵槽(611)内,所述封堵弹簧(63)固定于所述封堵板(62)与所述封堵槽(611)内壁之间,所述橡胶套(64)套设于所述封堵板(62)上,所述限位部(7)设置于所述喷管(51)与所述封堵板(62)之间,所述固定部(8)设置于所述分隔板(61)上,所述拉动部(9)设置于所述喷管(51)与所述固定部(8)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7)包括:限位杆(71)和限位弹簧(72),所述喷管(51)上开设有容置孔(511),所述封堵板(62)上开设有限位孔(621),所述限位杆(7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限位孔(621)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孔(511)内,且所述限位杆(71)上设置有限位导向面(711),所述限位弹簧(72)固定于所述限位杆(71)与所述容置孔(511)的孔底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8)包括:挡垫(81)、密封胶(82)、推动板(83)、推动弹簧(84)和连接杆(85),所述挡垫(81)固定套设于所述分隔板(61)上,所述分隔板(61)上开设有容置槽(612),所述密封胶(82)装填于所述容置槽(612)内,所述推动板(83)设置于所述容置槽(612)内,所述推动弹簧(84)固定于所述推动板(83)与所述容置槽(612)内壁之间,所述连接杆(85)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板(83)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拉动部(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部(9)包括:拉动板(91)、拉动弹簧(92)、卡杆(93)、拉绳(94)、解锁板(95)、解锁杆(96)和解锁弹簧(97),所述喷管(51)上开设有安置槽(512),所述拉动板(91)滑动设置于所述安置槽(512)内,且所述拉动板(91)上开设有插槽(911),所述连接杆(85)设置于所述插槽(911)内,且所述连接杆(85)上开设有卡孔(851),所述卡杆(93)的一端与所述插槽(911)内壁固定、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卡孔(851)内,所述拉动弹簧(92)固定于所述拉动板(91)与所述安置槽(512)内壁之间,所述解锁板(95)套设于所述喷管(51)上,且所述解锁板(95)上开设有安装孔(951),所述解锁杆(96)设置于所述安装孔(951)内,所述解锁弹簧(97)固定于所述解锁杆(96)与所述安装孔(951)内壁之间,所述拉绳(94)的一端与所述拉动板(9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解锁杆(96)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6)还包括:钢筋(65),所述钢筋(65)固定于所述分隔板(61)上。
CN202410221545.9A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Pending CN1181670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1545.9A CN118167074A (zh)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1545.9A CN118167074A (zh)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67074A true CN118167074A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55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21545.9A Pending CN118167074A (zh)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6707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0529U (zh) 一种建筑工程修补填缝设备
CN110952464B (zh) 一种桥梁桥墩修复加固施工方法
CN110616627A (zh) 一种沥青路面裂缝快速修补装置
CN112391922A (zh) 一种沥青路面修复装置以及沥青路面修复工艺
CN110757629B (zh) 一种质量可控的装配式楼梯模具及楼梯制造方法
CN118167074A (zh) 一种建筑防渗漏的系统化治理装置
CN216766149U (zh) 一种检查井非开挖修复装置
CN115788508A (zh) 用于隧道工程的隧道裂缝注射修复方法
CN109057272B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地砖缝隙填充设备
CN111075168B (zh) 一种建筑墙面装饰石材干挂密封填缝处理施工方法
CN115404750B (zh) 一种地下室砼面裂缝高压注入设备及修补方法
CN110984535A (zh) 一种建筑外表面花岗石干挂装饰施工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CN218239739U (zh) 装配式墙体渗透检测装置
KR101187670B1 (ko) 높이조절 및 회전수단을 구비한 관로보수용 튜브 반전장치
KR101618183B1 (ko) 콘크리트 교량 구조물의 건식 균열 보수장치
CN217266850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
CN218405011U (zh) 一种路面灌缝机
CN219137894U (zh) 一种排水管道检测井的修复装置
CN219604430U (zh) 一种弹性裂缝修补装置
CN217975535U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缝隙修补装置
CN221702064U (zh) 一种道路裂缝自动化修补装置
CN220550904U (zh) 一种堵漏装置
CN114232951B (zh) 一种适用于狭窄管道井抹子
CN217812546U (zh) 一种建筑地板水泥注浆堵漏设备
CN211337243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混凝土配料机用料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