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38085A - 预编码信息 - Google Patents

预编码信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38085A
CN118138085A CN202410212792.2A CN202410212792A CN118138085A CN 118138085 A CN118138085 A CN 118138085A CN 202410212792 A CN202410212792 A CN 202410212792A CN 118138085 A CN118138085 A CN 118138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codebook
measurement window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127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托萨托
R·阿梅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18138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38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预编码信息。用于提供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方法和装置,包括:接收用于配置测量窗口的配置信息,以从向量分量的码本集合形成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其中配置信息定义测量窗口的大小,该大小对于要被报告的至少一个层的所有层是公共的;基于配置信息来选择测量窗口的多个索引以从向量分量的码本集合形成压缩矩阵;以及关于参考向量分量的索引来重新映射与压缩矩阵的向量分量相关联的所选择的索引,使得参考向量分量的索引被重新映射到测量窗口的第一索引;向网络报告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的信道状态信息,该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包括重新映射之后的压缩矩阵的信息。

Description

预编码信息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2年05月10日、申请号为202210511418.3、并且发明名称为“预编码信息”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送预编码信息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可以在诸如用户或终端设备、基站/接入点和/或其他节点之类的两个或更多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会话。例如,可以借助于通信网络和一个或多个可兼容通信设备来提供通信会话。在网络侧的通信设备为系统提供接入点,并提供有适当的信号接收和发射装置以用于实现通信,例如使得其他设备能够接入通信系统。通信会话可以包括例如用于承载诸如语音、视频、电子邮件(email)、文本消息、多媒体和/或内容数据等等之类通信的数据的通信。所提供的服务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双向或多向呼叫、数据通信、多媒体服务和对诸如互联网之类的数据网络系统的访问。
在移动或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会话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无线链路或无线电链路发生。无线系统的示例包括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和不同的无线局域网,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用户可以借助于适当的通信设备或终端接入更广泛的通信系统。通信设备通常被称为用户装备(UE)或用户设备。通信设备提供有适当的信号接收和发射装置以用于实现通信,例如实现对通信网络的接入或与其他用户的直接通信。通信设备可以接入由无线电接入网络处的站(例如基站)所提供的载波,并且在该载波上发射和/或接收通信。
现代系统的一个特征是多路径操作的能力,其中通信设备可以经由多个路径进行通信。可以借助于被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布置来提供多路径通信。
通信系统和关联的设备通常根据给定标准或规范来操作,该标准或规范规定了与系统相关联的各种实体被允许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被实现。通常还定义了应该被用于连接的通信协议和/或参数。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是UTRAN(3G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其他示例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无线电接入技术的长期演进(LTE)和所谓的第五代(5G)或新无线电(NR)网络,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正在对其进行标准化。该标准的后续版式被称为版本(Rel)。在3GPP中,5G NR标准化工作正在进行,以进一步增强MIMO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各个方面。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方面,提供了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定义了一些另外的方面。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以下示例和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一些方面,仅作为示例,其中:
图1图示了其中可以实践本发明的系统的示例;
图2是控制装置的示例。
图3是频域(FD)分量超出报告窗口的示例;
图4和图5是根据某些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示例的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信令流程图;
图7和图8图示了根据两个示例进行配置的测量和报告窗口;
图9和图10是根据另外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测量和报告窗口的另一个示例;
图12-图17示出了索引映射的示例;
图18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用于解决超出窗口(out of window)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图19-图2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给出了实践本发明的一些可能性的示例性描述。尽管说明书可能在正文的几个位置引用“一”、“一个”或“一些”示例或实施例,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每个引用都针对(多个)相同实施例示例做出,或者特定特征仅适用于单个示例或实施例。也可以组合不同示例和实施例的单个特征以提供其他实施例。
无线通信系统向其中所连接的设备提供无线通信。通常,提供诸如基站之类的接入点以用于实现通信。在下面,以具有MIMO能力的3GPP 5G无线接入架构作为接入架构的示例来描述不同的场景。然而,实施例不一定局限于这种架构。可能的其他系统的一些示例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或E-UTRAN)、长期演进(LTE)、LTE-A(LTE高级)、无线局域网(WLAN或Wi-Fi)、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个人通信服务(PCS)、/>宽带码分多址(WCDMA)、使用超宽带(UWB)技术的系统、传感器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蜂窝物联网(IoT)RAN和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或其任何组合和进一步发展。
图1示出了包括无线电接入系统2的无线系统1。无线电接入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或基站12。基站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小区。接入点可以包括可以发射/接收无线电信号的任何节点(例如,TRP、诸如gNB、eNB之类的3GPP 5G基站、诸如UE之类的用户设备等)。
通信设备10位于无线电接入系统2的服务区域中,因此设备10可以与接入点12进行通信。从设备10到接入点12的通信11通常被称为上行链路(UL)。从接入点12到设备10的通信13通常被称为下行链路(DL)。在示例中,下行链路示意性地被示为在空间域(SD)中每个极化最多包括四个波束。
注意,更广泛的通信系统仅被示为云1并且可以包括许多元件,但是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这些元件。例如,基于5G的系统可以包括终端或用户装备(UE)、5G无线电接入网络(5GRAN)或下一代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5G核心网络(5GC)、一个或更多应用功能(AF)和一个或多个数据网络(DN)。5G-RA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gNodeB(gNB)或者连接到一个或多个gNodeB(gNB)集中式单元功能的一个或多个gNodeB(gNB)分布式单元功能。5GC还可以包括诸如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SSF)之类的实体;网络曝光功能;网络存储库功能(NRF);策略控制功能(PCF);统一数据管理(UDM);应用功能(AF);认证服务器功能(AUSF);访问和移动管理功能(AMF);会话管理功能(SMF)等。
设备10可以是适用于无线通信的任何合适的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由能够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任何设备来提供。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移动台(MS)(例如,移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或所谓的“智能电话”)、提供有无线接口卡或其他无线接口设施(例如,USB dongle)的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据助理(PDA)或平板电脑、机器型通信(MTC)设备、物联网(IoT)型通信设备或这些的任何组合等等。设备可以作为另一个设备的一部分而被提供。设备可以经由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的适当装置在空中或无线电接口上接收信号,并且可以经由用于发射无线电信号的适当装置来发射信号。通信可以经由多个路径发生。为了启用MIMO类型的通信,设备10和12提供了多天线元件。这些由天线阵列14和15示意性地标示。
诸如接入点12或用户设备10之类的通信设备提供有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的数据处理装置。图2示出了包括(多个)处理器52、53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51的数据处理装置50的示例。图2进一步示出了该装置的元件之间的连接以及用于将数据处理装置连接到设备的其他组件的接口。
至少一个存储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ROM和/或至少一个RAM。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其他可能的组件,以用于在软件和硬件辅助执行其被设计来执行的任务中使用,包括对接入系统和其他通信设备的接入和通信的控制,以及实现本文描述的设备的定位特征。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耦合到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适当的软件代码以实现以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例如存储在至少一个ROM中。
以下描述了使用5G术语的多路径或多波束无线传输相关操作的测量、配置和信令的某些方面。在基于频分双工(FDD)的系统中,由于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信道之间的双工距离,不能假设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信道互易性。然而,部分信道互易性可以基于诸如出发角(AoD)、到达角(AoA)和传播多径延迟之类的属性来假设。在通信设备之间的信令中可以考虑UL-DL部分互易性属性。例如,gNB可以估计UL探测参考信号(SRS)以获取诸如频域(FD)分量之类的延迟相关信息,这可能与通过D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进行的UE选择相同。然后,gNB可以使用所选择的的FD分量对已经包含空间域(SD)波束的波束形成的CSI-RS资源进行进一步预编码。CSI-RS端口需要被配置为通过CSI-RS传达多组FD分量。已经认识到通过利用部分上行链路/下行链路(UL/DL)互易性来增强MIMOCSI反馈操作是可能的。对CSI测量和报告的增强可以基于评估,并且如果需要,指定端口选择码本增强(例如,基于现有的3GPP版本15/16类型II端口选择),其中与(多个)角度和(多个)延迟相关的信息通过利用角度和延迟的DL/UL互易性在gNB处基于SRS来估计,并且剩余的DLCSI由UE报告。这主要针对频率范围1(FR1)频分双工(FDD),以实现UE复杂性、性能和报告开销之间的更好权衡。例如,通过对3GPP版本15类型II端口选择码本引入频域(FD)压缩操作,类型II端口选择(PS)码本在3GPP版本16中得到增强。例如,在2020年9月的3GPP TS38.214v16.3.0的第5.2.2.2.6节中描述了这种增强型类型II(eType II)端口选择(PS)码本。
3GPP版本16增强类型II(eType II)端口选择(PS)码本(CB)包括三个码本分量:端口选择矩阵(W1)、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压缩矩阵(Wf)以及组合系数矩阵(W2)。在一个示例中,波束网格矩阵W1的大小为2N1N2×2L并提供空间域分量,线性组合系数(LCC)矩阵W2的大小为2L×Mν,而基于DFT的压缩矩阵Wf提供延迟信息(每列表示延迟抽头)并且大小为N3×Mν。参数N1是水平域的天线端口数,N2是垂直域的天线端口数,L是每个极化的正交向量/波束,并且N3是PMI频率子带的数目。Mν是频域(FD)分量的数目。
在3GPP版本17进一步增强类型II(FeType II)PS码本中采用了相同的码本结构,以用于频分双工(FDD)操作中的部分UL-DL信道互易性。以下给出了与eType IIPS码本相比,FeType IIPS中的压缩矩阵(Wf)的报告机制中的差异及其潜在后果的概览。
在3GPP版本16中,网络通过配置参数组合paramCombination-r16(参数组合-r16)来配置形成压缩矩阵Wf的DFT向量的数目Mν,其取决于被报告的秩ν。Mν个分量可以被理解为标示频域(FD)基数或分量。更一般地,该参数包括适当的向量或分量。在附图中,分量由X轴来定义,以标示频域的DFT变换。这些分量对应于信道延迟,因此该域也可以被称为“延迟域”。然后,UE可以从DFT码本中为每一层选择长度为N3的Mν个向量,其中N3是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子带的数目,它等于DFT码本的大小。选择是针对每一层单独完成的,并且因此每个Wf都被认为是特定于层的。如果N3≤19,则UE从N3个向量的整个码本集合中选择这些DFT向量,而如果N3>19,则它被限制从大小为N=2Mν的窗口中选择向量。在窗口机制中,UE为窗口选择最佳位置,前提是窗口中包括分量0,并且窗口位置对所有层都是公共的。在实践中,UE选择并报告窗口的初始分量Minitial∈{-N+1,-N+2,…,0}。请注意,Minitial的负值意味着窗口环绕N3个分量的集合,即所有候选分量都以N3为模来表示。
在3GPP版本16中的报告Wf的设计原则是,在与W2的非零系数相关联的位图的第一列中找到针对每一层的最强系数,其对应于分量0。W2使用大小为K1×Mν的位图而被报告,该位图指示被报告的非零系数的位置以及位图指示后依次被报告的系数的幅度和相位,其中K1≤P是UE被配置为进行选择的CSI-RS端口的数目。这通过被配置为对每一层l应用两个循环移位的UE来确保:针对给定层,第一循环移位以N3为模而被应用到Wf的所有Mv个分量,以使得最强系数的分量被移动到位置0。与第一循环移位相关的第二循环移位-fl *以Mν模而被应用到W2的列,即应用到大小为2L×Mν的位图以及被报告的幅度和相位系数的对应顺序。注意fl *∈{0,1,...,Mv-1}是W2在移位前的最强系数的列索引,而/>是在移位之前的最强系数的FD分量指数。在这些循环移位之后,UE报告Wf相对于分量0的非零Mν-1个分量,其在移位之后是最强系数的分量。UE也在移位之后报告W2,以使得W2的列对应于Wf的Mν个分量,按其索引升序排列:W2的第一列对应于分量0(移位之后的最强系数的分量),W2的第二列对应于Wf的第一个被报告分量,W2的第三列对应于Wf的第二个被报告分量,等等。gNB不需要知道fl *,因为第一循环移位被应用到报告之前的Wf的分量。该原理利用了由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所指示的预编码器向量的属性,其性能不受Wf中的分量的循环移位的影响。
根据3GPP版本16,针对每一层报告矩阵W2中的最强系数的位置,因为它用作W2中的其他非零系数的幅度参考。被报告位置可以仅包括行索引,因为gNB可以假定该列是第一列。W2是特定于层的。接收报告的gNB因此可以预期最强系数在分量0中,即W2的第一列,并且因此最强系数指示符(SCI)仅指示波束索引,即W2与其位置相对应的行索引。在实践中,针对N3>19在3GPP版本16中使用的窗口机制进行工作以使得UE将针对每一层的最强系数分量移动到位置0,然后确定所有层公共的Minitial的最佳值,然后在从Minitial开始的长度为N的分量窗口内为每一层选择不同的Mν个分量。以这种方式,在循环移位之后,针对每一层的所有Mν个分量都落在从Minitial开始的报告窗口内。
Wf也可以假设是层公共的。在这种情况下,所建议的指示符,诸如Minitial或最强系数的位置可以是层公共的。
对于FeType IIPS码本,当前协定是Mν个分量,也就是频域(FD)基数,被限制在大小为N的单个窗口/集合内。至少对于秩1,被用于Wf量化的FD基数被限制在被配置给UE的具有大小为N的单个窗口/集合内。已经提出,窗口中的FD基数必须与正交DFT矩阵连续。另一种建议是集合中的FD基数可以是连续的/非连续的,并且由gNB从正交DFT矩阵中自由选择。其他条件(诸如例如Wf是否可以打开/关闭和/或Mv的关联值,以及当Wf关闭时这是否适用)仍然是开放的。由gNB配置的测量窗口可能会限制Wf的Mv个向量的选择,并且是层公共的。此外,尚不清楚并且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对于Mv>1,窗口可以被用来限制针对每一层的Mv个分量之间的最大间隔。请注意,这与版本16PS中N3>19的窗口不同,其中大小为2Mν的窗口IntS是层公共的,因此它限制了在对齐最强系数的分量之后在所有层上的所选择的分量之间的最大分隔。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窗口为W2的测量配置了一组DFT向量,即UE被配置为测量(至少)窗口中的DFT向量(但是它可以测量更多)并选择最多跨越N个分量的Mν个分量,即,如果需要,在适当的移位之后,它们适配在已配置窗口内。注意,UE可以计算多于N个分量,并在包括从0到N-1的FD分量的已配置测量窗口之外选择最佳Mν,前提是所选分量在对所有Mν个分量进行公共循环移位之后适配在该窗口内。实际上,通过循环移位从彼此获得的Wf的两个不同选择产生不同的W2,但是它们可以被报告为相同的Wf而不影响预编码器的性能。
关于参数N和Mν之间的关系,两个替代方案是可能的。版本17中针对Mν的候选值小于版本16中,其仅考虑1、2(可能还有4)。与版本16相比,版本17窗口/集合的大小也更小,最有可能的候选值也是1、2、3和4。至少对于秩1,已经建议N和Mν之间的关系:N=Mν,或者N≥Mν。N的(多个)候选值正在研究中,但是可以是例如2、4。
版本17中的窗口/集合机制与版本16的区别在于,窗口/集合的选择由gNB完成,而不是UE通过利用FDD操作中UL和DL信道之间的延迟的部分互易性来完成。然而,每一层中的最强系数的位置是在UE处被确定的,因为信道的快速衰落分量不是互易的。因此,如果重复使用与版本16相同的设计原则,意味着gNB预期Wf的第一列中的最强系数,则UE有可能将Mν个分量移位到已配置窗口之外。
这种超出窗口问题可能发生在版本17端口选择(PS)码本设计中,例如,对于Mν>1的Wf配置。为了说明,考虑参数组合N=M=2的示例,其中窗口由两个连续的数字傅里叶变换(DFT)分量0和1形成。图3示出了针对两层的大小N=2的频域(FD)分量和网络配置窗口。对于每一层,垂直条对应于Mν=2个FD分量。条高度图示了每一层中的最强系数的端口的W2组合系数的幅度。注意,每一层由UE从全部P个CSI-RS端口中选择的K1≤P个端口组成,因此对于每一层,矩阵W2的大小为K1×Mν。还要注意的是,Mν个分量对于一层中的所有端口都是公共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所有层来说,它们是层公共的。然而,图3仅图示了发现最强K1Mν系数的端口的Mν个系数的幅度。
对于层1,最强系数在端口的分量1中被找到,因此应用循环移位-1,模N3=13,通过重新使用如在版本16PS中相同的设计原理,将最强系数的FD分量移动到分量0。移位是循环的,因为分量0被移位到-1,这对应于分量-1mod 13=12,而分量1被移位到分量0。对于层2,最强系数已经在分量0中被找到,因此无需移位。在层1移位之后,一个分量已被移出由gNB所配置的窗口,这在针对层1(A)的可能场景中被示出。在针对层(B)的可能场景中,两个分量都在窗口之内。由于差异,UE需要针对每一层向gNB发送通知两种组合中的一种。
在版本17中,无法在没有修改的情况下重新使用版本16CB中定义的指示符。事实上,版本16常规和端口选择CB的窗口机制中所定义的指示符i1,5(层公共的Minitial)是层公共的,并且在图7中不可能找到两个层都公共的窗口位置。指示符i1,6,l(层特定的Wf)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如果在i1,6,l的定义中替换窗口大小N=2,则获得针对Wf的单个代码点,如下:
这不允许区分(A)和(B)中的两个组合。
因此,当Wf被限制在大小为N的窗口内时,通过重新使用版本16中所定义的针对Wf的指示符,在图3的情况下,没有报告Wf,但是gNB将无法在针对层1(A)和层2(B)的这两个Wf之间进行区分。
如果不遵循在W2的第一列中找到最强系数的版本16的设计原则,则可以避免3的(A)中所图示的超出窗口问题。最强系数的分量然后可以是Mν个分量中的任何一个。然而,这种方法将需要对将需要更改的CSI报告的第2部分中的PM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映射的省略规则进行繁琐的更改。UCI省略是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资源不足以容纳完整报告时,UE丢弃部分PMI有效负载的机制。针对版本16type IICB的省略规则被设计来为W2的第一列指派更高的优先级值Pri(l,i,f),以使得W2可以被拆分为被指派给不同优先级组的两部分,以使得针对每一层的最强系数不太可能被忽略。如果最强系数可以在任何Mν个分量中,则省略最强系数的概率会增加,这会在发生省略的情况下影响性能。
下面更详细地讨论针对Wf的报告窗口和针对Wf的测量窗口的示例。报告窗口可以由网络实体配置,例如由gNB配置,并且UE可以被相应地配置。报告窗口的大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下面将详细解释这方面的示例。
图4示出了接收和使用配置信息的设备(例如图1的设备10)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在该方法中,提供了用于配置有端口选择码本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在100处接收用于配置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的测量窗口的此类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定义测量窗口的大小。然后,设备可以在102处基于配置信息来选择测量窗口的分量的数目。在104处基于测量窗口的循环移位来指示压缩矩阵的报告窗口,以使得每一层中的最强分量被移位到预定义的分量位置。根据一个示例,最强的分量被移位到索引为0的分量。
图7示出了发送层特定的初始位置指示的更详细示例。
根据一种可能性,报告窗口被配置为测量窗口的扩展。图8中示出了这样的示例,其中扩展是固定的,无需对报告窗口的指示进行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图4的块104中的操作将包括:使用定义测量窗口的扩展的报告窗口的接收配置,以使得每一层中的最强系数的频域分量被移位到预定义的分量位置。例如,最强的分量被移位到索引0的分量位置。
图5示出了在接入网络中提供的设备(例如图1的接入点12)处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用于对设备进行配置以用于发信号通知与多信道通信相关的信息。在该方法中,设备在200处发送用于配置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的测量窗口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定义测量窗口的频域系数分量的数目。然后在202处接收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基于测量窗口的循环移位来接收端口选择码本的报告窗口,以使得每一层中的最强系数的频域分量被移位到预定义分量,例如索引为0的分量。然后,设备可以在204处基于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来重构预编码器。
根据备选方案,报告窗口被配置为测量窗口的扩展,而不是循环移位。图8示出了这样的示例。
下面给出了使用聚类预编码的可能方式的更详细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用于端口选择码本配置、测量和报告的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更具体地在UE 10和gNB 12之间)的信令流程图,其中将特定窗口大小传送给UE。更具体地,gNB 12向UE发送消息60,该消息包括较高层配置,该较高层配置包括用于限制选择Mν个向量的窗口侧参数N。在示例中,配置被示为包含元素“CodebookConfig-r17”(码本配置-r17)。
UE可以利用探测参考信号(SRS)61进行响应,此后gNB可以在62处确定在空间和频域中的一组CSI-RS向量对。gNB可以利用部分UL-DL互易性,例如如上面所解释。然后,每个CSI-RS端口在63处利用预编码器向量对来跨传输(tx)天线和频率单元而进行预编码。预编码的CSI-RS通过消息64传送给UE。
UE现在可以在65处计算例如在“CSI-ReportConfig”(CSI-报告配置)中配置的CSI报告数目,包括PMI。由消息66报告的PMI可以包括与所选择的的Mν个向量相关联的每一层一个索引。然后gNB可以在67处将接收到的PMI与在62处确定的CSI-RS预编码器向量对进行组合以获得针对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预编码器。然后可以在68处向UE发信号通知预编码数据和DMRS。
下面通过示例更详细地解释用于发信号通知端口选择信道状态信息(PSCSI)的增强码本布置,其中UE在配置有端口选择码本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中报告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其中Wf的Mν个基于DFT的向量被限制在大小为N的配置测量窗口中,并且每一层中的最强系数预计位于W2的被报告的非零系数的位图的第一列中。然后gNB可以根据PMI重构预编码器。PMI的一个或多个索引与针对Wf的报告窗口相关联,该报告窗口可以与已配置的测量窗口不同。
这在频域(FD)压缩操作的上下文中可能特别相关。在某些应用中,压缩操作可以至少部分地或大部分地从UE移动到gNB。增强是基于假设UL和DL信道中的集群延迟的部分互易性和在频域分量的使用中的灵活性。
第一示例如图7中所图示。如果报告了Mν-1个非零分量,则相对于报告窗口指示Mν-1个非零分量。对于层l=1,…,v,报告基于大小为N的层特定的报告窗口和初始点
每一层可以报告一个索引。索引可以对应于将最强系数的分量移动到预定义分量所需的循环移位,优选为0。由gNB所配置的测量窗口限制了Wf的Mv个向量的选择并且是层公共的。报告窗口可以是层公共测量窗口的层特定移位版本。可以基于已配置的测量窗口通过应用循环移位来获得报告窗口,以使得将最强系数的分量移动到分量0,然后向gNB报告指示每一层的移位的索引。
Mν个分量可以被配置为是连续的。与报告窗口相关联的索引可以对应于已配置的测量窗口之内的最强系数的分量。负索引(-index)的循环移位(“向索引左侧的循环移位”)可以在报告之前由UE以Mν为模应用于W2的列,包括被报告的非零系数的位图和这些非零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对应索引,以使得将最强系数移动到第一列。UE可以被配置为不报告Mν-1个非零分量。被应用于分量x模y的在上面被标示为负索引的负整数值的循环移位是向左的循环移位,即,它从x中减去索引并由以下运算来表达:(x-index)mod y。反之,正整数值的循环移位,索引由以下运算来表达:(x+index)mod y。
第二示例是基于固定初始点和大小为2N-1的层公共报告窗口,如图8中所示。报告窗口可以通过扩展一侧上的测量窗口具有附加N-1个连续分量来从已配置的测量窗口中获得。如上所述,如果报告了Mν-1个非零分量,则相对于报告窗口指示Mν-1个非零分量。
最强分量可能已经在第一分量位置上(图7和图8中的分量0)。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选择性地使用与测量窗口相对应的报告窗口。根据示例,UE可以被配置为能够确定任何层上的最强抽头是否在与第一分量不同的分量上,并且响应于此,选择性地将改变从测量窗口应用到报告窗口。如果需要,则UE可以选择性地向gNB指示改变。图9、图10和图11涉及如此保持测量窗口大小和位置的示例。代替地,UE根据最强分量采取另一个动作,这将在说明书中稍后更详细地解释。
在更具体的配置中,例如适用于3GPP版本17类型端口选择(PS),并且在N=Mν=2的情况下,图7和图8的示例能够报告每一层的二进制索引。在具有N=Mν>2或N>Mν≥2以及Mν个分量必须连续的附加约束的其他可能配置中,与第二示例相比,图7的示例在信令开销方面可能更有效。还应该注意的是,在这些情况下,对应于循环移位之前的最强系数,第一示例也可以被描述为报告每一层l=1,...,ν的indexl∈{0,1,...,Mν-1}。这个索引indexl等于fl *,并且因此它可以被报告为最强系数指示符的列索引。如果分量被配置为是连续的,则可能不需要额外报告Wf
UE可以将循环移位-indexl=-fl *应用于W2的列,包括被报告的非零系数的位图以及这些非零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矩阵,以使得最强系数被移动到第一列。W2,是针对每一层的复系数的K1×Mν矩阵,其中仅非零组合系数被报告。不是参考最强系数的分量而是参考最低指数的分量来报告Wf的分量——如果被报告的话,以使得总是保证Mν-1个被报告分量在由gNB所配置的大小为N的测量窗口内。在实践中,UE可以对Wf的分量应用循环移位,该循环移位等于第一分量的索引而不是如版本16中的情况的/>在重构PMI时,gNB可以对重构的W2的列应用相反的循环移位indexl,以使得它们以索引的升序来与Wf的分量一一对应:W2的第一列,在移位indexl之后,对应于索引0的分量,Wf的第二列对应于Mν-1个被报告分量之中索引最低的分量(即对应于第一被报告分量),等等,直到Wf的最后一列对应于Mν-1个被报告分量中的最后一个。等效地,gNB在应用循环移位之后可以获得层l的Wf的分量:/>在这种情况下,gNB将在没有循环移位的情况下应用重构的W2
以下描述了修改3GPP版本16中引入的索引i1,5和i1,6,l的进一步可能细节。
在第一示例中,对于层l=1,…,ν,Wf的Mν向量可以通过和n3,l来识别
其中由具有如下值集合的索引i1,5,l来指示
i1,5,l∈{0,1,...,N-1} (4)
并且n3,l由具有如下值集合的组合索引i1,6,l来指示
这在图7中被图示。到i1,5,l的映射以及针对层l的报告窗口中的/>的非零索引到i1,6,l的映射可以重用TS 38.214版本16的第5.2.2.2.5节中的描述,并进行以下修改:Minitial被替换为(2)的/>并且2Mν被N替换。更准确地说:
由i1,5,l来指示,其由下式来报告和给出
仅报告非零索引其中其中索引f=1,…,Mυ-1被指派以使得随着f的增加而增加。令
那么其中C(x,y)在3GPP TS 38.214版本16的表5.2.2.2.5-4中被给出。
为了根据图7进行操作,UE可以被配置为将的循环移位应用于Wf的分量,以N3为模:/>UE可以将-fl *的循环移位应用于W2的列,以Mν为模:f=(f-fl *)mod Mv。对于f=1,…,Mν-1,UE可以在移位之后使用/>位来报告UE还可以使用/>位来报告针对层l的/>UE使用位借助于/>来报告层l的最强系数的位置,其中/>在第二示例中,对于层l=1,…,ν,Wf的Mν向量被识别为(3)的n3,l,由具有如下值集合的组合索引i1,6,l来指示
针对层l的报告窗口中的的非零索引到i1,6,l的映射可以重新使用3GPP TS38.214版本16的第5.2.2.2.5节中的描述,并进行以下修改:对于所有层,Minitial被替换为/>并且2Mν被替换为2N-1。更确切地:
仅报告非零索引其中IntS={(-N+1+i)mod N3,i=0,1,…,N-1},其中索引f=1,…,Mυ-1被指派以使得/>随着f的增加而增加。令
那么其中C(x,y)在3GPP TS 38.214版本16的表5.2.2.2.5-4中被给出。
为了根据图8进行操作,UE可以被配置为将的循环移位应用于Wf的分量,以N3为模:/>UE可以将-fl *的循环移位应用于W2的列,以Mν为模:f=(f-fl *)mod Mv。对于f=1,…,Mν-1,UE可以在移位之后使用/>位来报告并且UE使用/>位借助于/>来报告层l的最强系数的位置,其中/>∈{0,1,…,K1-1}。
对于N=Mν=2的特殊情况,上面两个示例每一层仅需要1位信令。特别地,对于第一示例,只报告了i1,5,l∈{0,1},并且i1,6,l=0且没有被报告。另一方面,对于第二示例,仅报告了i1,6,l={0,1}。
然而,在N=Mν>2的情况下,第一示例比第二示例需要更少的位。特别地,对于第一示例,仅报告了i1,5,l∈{0,1,…,Mν-1},并且i1,6,l=0且没有被报告。因此,每一层需要位。另一方面,第二示例变得很快效率低下,因为对于N=Mν=3,它需要3位,对于N=Mν=4,它需要5位,等等,而第一示例在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2位。
此外,如果所选择的的Mν个分量由gNB配置为在大小为N>Mν的测量窗口内是连续的,则仍然可以通过指定与情况N=Mν相同的信令来使用第一示例,即通过只报告i1,5,l∈{0,1,…,Mν-1}。这种配置将对减少UL开销产生积极影响,因为除了这个层特定的索引之外,UE不需要反馈关于Wf的其他信息。这种配置是指Wf的Mν个分量被配置为在大小为N的窗口内是连续的。
图9、图10和图11涉及这样的方面,其中没有相对于测量窗口配置对报告窗口的大小和位置应用这样的改变。相反,可以指示被报告的最强分量,以使得其可以位于与第一列不同的位置。
在图9的流程图中,设备在300处接收用于配置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的测量窗口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定义测量窗口的大小。然后设备在302处基于配置信息来选择测量窗口的系数分量的数目。当报告时,设备在304处指示针对每一层的非零组合系数矩阵中的最强系数分量的位置的行和列索引,并针对每一层的非零组合系数矩阵的列应用循环移位,以使得最强系数被移位到第一列。
图10的流程图涉及在接收报告的网络设备处的操作。设备在400处发送用于配置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的测量窗口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定义测量窗口的分量的数目。然后在402处接收包括PMI的CSI报告。在报告中,针对每一层的非零组合系数矩阵中的最强系数的位置指示行和列索引,并且针对每一层的非零组合系数矩阵的列应用循环移位,以使得第一列被移位到所指示的列索引。
UE可以针对第一分量而不是最强系数的分量来报告Wf。由于没有超出窗口的分量,因此不需要层特定的Minitial。UE仍然可以将相对于最强系数的移位-fl *应用到W2,然后将该移位的值作为最强系数指示符的一部分进行报告。Wf不与W2对齐,但是因为gNB知道fl *,因此它可以纠正Wf上的移位(参见图12-图14)或者撤销W2上的移位(参见图15-图17)。无论哪种方式,gNB都可以对齐Wf和W2,因为额外报告了最强系数的列索引。可以为每一层报告层特定的Wf,并且可以包括Mv-1个分量(分量0始终存在,并且不需要报告)。
UE可以被配置为对Wf的分量应用的循环移位(不需要以N3为模):UE可以在报告之前对W2的列应用-fl *的循环移位,以Mν为模:f=(f-fl *)mod Mv。对于f=1,…,Mν-1,UE在移位之后使用/>位来报告/>UE使用位(或/>位)借助于/>来报告层l的最强系数的位置,其中/>和fl *∈{0,1,…,Mυ-1}。
图12到图17示出了N值2、3和4的索引映射。W2和Wf的索引的对齐可以通过对W2的索引进行移位(图15-图17中的示例)或对Wf的索引进行移位(图12-图14中的示例)进行移位来完成。图10中的流程图涉及W2上的gNB移位。
如早先所观察到的,在上述两个示例中,也可以通过对应于最强系数的分量,报告针对每一层l=1,...,ν的indexl∈{0,1,...,Mν-1}来用更简单的术语来描述N=Mν=2。另一种可能的描述是通过使用表格来将索引值(i1,5,l或i1,6,l)映射到FD分量索引如图15中所示,对于N=Mν=2,示出了报告Wf的索引到分量索引/>的映射。可以注意到/>通过构造标示分量0。因此,表格示出了分量1的值/>在gNB处通过在应用循环移位之后取非零值来获得:对于/>f∈{0,1},/>换言之,表格的第一行对应于图7的层2(B),而第二行对应于图7的层1(A)。N3标示PMI子带的数目,在图7中等于13。
图16示出了报告Wf的索引到分量索引的映射的示例,其中N=Mν=3。
图17示出了报告Wf的索引到分量索引的映射的示例,其中N=Mν=4。
对于N=Mν=3和N=Mν=4,图16和图17分别示出了在移位之后在gNB处获得的Mν个分量的值:(f-indexl)mod N3,对于f∈{0,1,…Mv}并按升序重新排序。
通信设备,例如用户装备,可以包括用于在配置有端口选择码本的CSI报告中报告PMI的部件,其中Wf的Mv个基于DFT的向量被限制在大小为N的配置测量窗口中,并且每一层中的最强系数预计位于W2的被报告的非零系数位图的第一列中。网络设备,例如gNB,可以包括用于从PMI重构预编码器的部件。PMI的一个或多个索引可以与针对Wf的报告窗口相关联,该报告窗口可以与已配置的测量窗口不同。报告窗口也可以对所有层都是公共的。Mν个分量可以被配置为是连续的,并且与报告窗口相关联的索引对应于在已配置的测量窗口之内的最强系数的分量。UE可以在报告之前将负索引的循环移位应用于W2的列,包括被报告的非零系数的位图以及这些非零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矩阵,以使得将最强系数移动到第一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报告Mν-1个非零分量。
让我们看一下关于图18-图20的超出窗口问题的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在版本16中,Wf的分量是层特定的,其通过模N3运算相应地移位。在版本17正在进行的指定FeType II PS码本的工作中,一致认为Mν个分量(也称为频域或FD基数)被限制在大小为N的单个窗口内且初始点Minit=0。
然而,在版本17中,由于gNB所配置的大小为N的窗口/集合限制,需要通过添加与最强系数的FD分量相关的信息来修改SCI,即或fl *。可以说明这种修改的需要,例如在N=Mν=2的情况下,其中/>是层公共的且没有被报告。Wf的测量窗口限制了所选择的分量之间的最大分隔。
请注意,与压缩矩阵Wf的向量分量相关联的Mν码本索引由 给出,其中f=0,1,…,Mν-1,并且它们以f为索引,f指示非零组合系数矩阵W2的对应列。在本描述中,我们还将/>称为FD(频域)分量索引,并将f称为非零组合系数矩阵的列索引。
图3图示了针对此窗口配置的示例,其中层1和层2的最强系数位于两个不同的分量中。因为Wf是层公共的且没有被报告,所以第一分量可能不对应于针对某些层的最强系数的分量。因此,需要针对每一层l报告最强系数的两个坐标/>以便能够定位最强系数,其中/>指示非零组合系数矩阵的行(其对应于K1个所选择的CSI-RS端口之一),并且fl *∈{0,1,…,Mν-1}指示非零组合系数矩阵的列。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当N=Mν时,最强系数的FD分量索引/>和W2中的最强系数的列索引fl *取相同的值,即因此/>可以分开地利用/>位来报告或与/>结合通过使用位来报告。
在关于N和Mν之间关系的当前协定中,也存在N>Mν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Wf需要报告,并且它可以是层公共的或层特定的。为了最小化开销并遵循版本16设计,我们假设在这种情况下Wf使用位由的组合系数来报告,以使得分量0始终被包括在Wf中并且没有被报告。因为只报告了Mν-1个FD分量,所以需要指定一个参考分量,这确定了在报告之前对Wf的分量应用模N移位运算。
对于版本17端口选择码本,为了使用位来报告Wf的Mν个分量,建议使用模N运算来相对于最强系数的分量对分类进行重新映射并在重新映射之后仅报告Mν-1个非零分量。如果不应用重新映射,则需要/>位来报告所有Mν个分量,从而导致更高的反馈开销。
在一个实施例中,FD基数相对于最强系数的基而被移位,以使得在移位之后/>此操作类似于版本16中所做的操作,除了模N运算,它在版本16中是模N3,因为在版本16中没有gNB定义的针对Wf的测量窗口。该公式还假设了FD基数/>(即压缩矩阵Wf的向量分量的码本索引)是层公共的,即,为所有层报告单个集合。但是,该操作也适用于层特定的Wf的情况。
在gNB中,如果f1 *>0,则在预编码器重构中使用被报告的FD基数是不正确的,因为模N运算将FD基数重新映射到的左侧,即/>在窗口之内,如可以通过相对于/>进行重新映射来在gNB处撤消这个模N运算,以使得在重新映射之后/>然而,这需要使用/>位来报告相反,该提议允许通过报告fl *∈{0,1,…,Mν-1}来纠正解映射,这是两个SCI索引/>之一。在提议中,gNB相关于/>将被报告的FD基数重新映射/解映射为/>以使得在解映射之后/>
所建议的解决方案是相对于第一基重新映射Mν个分量的替代方案,以使得在移位之后/>该替代方案不需要模N运算。对于所建议的解决方案,在gNB处的解映射的结果与相对于第一基/>完成在UE处的重新映射的情况下的结果相同。
在版本16中,其中Wf是层特定的,参考分量是针对层l的最强系数的分量,以使得Wf的分量索引相对于被重新映射为/>版本16中针对Wf的这种移位选择允许减少报告Wf时以及报告SCI时的开销,因为只需要报告/>对中标识了针对层l的最强系数的位置的第一坐标。在版本16中为了实现后一种开销节省,需要对W2的列索引应用第二移位,其相对于fl *被重新映射为f=(f-fl *)mod Mv,以使得在移位之后,W2的列对应于Wf的列。
然而,在版本17中,即使在Wf被报告(对于N>Mv)并且最强系数被移位到fl *=0的情况下,SCI的两个坐标也需要报告。因此,在报告Wf的情况下,针对Wf的分量可以指定与版本16不同的移位,并且向W2的列的移位可以不被应用。
存在两个可能的分量可以作为针对Wf的参考:如版本16中的最强系数的分量,或“第一”所选择的分量,即窗口中的最低索引值的分量:{0,1…,N-1}。取决于对层公共的或层特定的Wf的选择,以下映射选项可用于Wf
1.层公共的
a.参考是针对层1的最强系数的分量,FD分量相对于/>被重新映射为以使得在重新映射之后/>
b.参考是“第一”分量,FD分量相对于/>被重新映射为/>以使得在重新映射之后/>
2.层特定的其中l=1,…,ν
a.参考是针对第l层的最强系数的分量,FD分量相对于/>被重新映射为以使得在重新映射之后/>
b.参考是“第一”分量,FD分量相对于/>被重新映射为/>以使得在重新映射之后/>
如果针对Wf没有指定移位,则UE可以理解在层公共的情况下,例如,即,可以假设第一分量/>是固定的,并且只选择并报告在大小为N的窗口中的Mν-1个非零分量。
关于应用于W2的列的移位,实际上存在两种可能的选项:不移位或者将索引f相对于fl *移位为f=(f-fl *)mod Mv,以使得在重新映射之后最强系数是fl *=0。
对于Wf和W2的索引映射的所有上述替代方案,将对报告为针对层l的SCI足以定位W2的最强系数并确保Wf的正确重构。作为替代方案,报告值/>也有效,但是如果N>Mν,则需要更多反馈位,因为/>而fl *∈{0,1,…,Mν-1}。
让我们考虑上面的情况1.a和1.b的示例,其中N=4>Mν=2并且层公共的让我们假设,对于层1,/>并且最强系数是位置中的c;对于层2,/>并且最强系数是位置/>中的f。这个示例如图18中所图示。星形下标标示最强分量。在左侧,UE和gNB操作被示出在情况1.a中,其中针对每一层的最强系数被移位到FD分量0,并且应用于Wf的偏移遵循层1的偏移。情况1.b被示出在右侧,其中最强系数没有被移位,并且被应用于Wf的移位是相对于最低索引的所选择的分量。/>
在情况1.a中,Wf的分量相对于被重新映射为/>f=0,1,以使得Wf=[0,3]是被报告的FD基集合。对于层1,索引f相对于f1 *=1被重新映射为f=(f-1)mod2,对于层2,相对于f2 *=0,即,不应用移位。被报告的组合系数矩阵是
在gNB中,在预编码器重构中使用Wf=[0,3]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左侧的所选择的分量,即/>已经在窗口之内通过模N而被重新映射为因此,如果f1 *>0,则gNB需要相对于/>将Wf的Mν个分量重新映射为/>以使得在解映射之后/>如果f1 *=0,则不需要重新映射,因为模运算没有重新映射Wf的分量。描述gNB处的解映射的等效方法是通过相对于/>将Wf的分量重新映射为/>以使得在解映射之后/>在我们的示例中,相对于/>将Wf重新映射为/>f=0,1。gNB还将f解映射为f=(f-(Mv-fl *))mod Mv=(f+fl *)mod Mv,对于l=1,2,以使得Wf=[0,1]和/>被使用在预编码器重构中。注意,UE将/>重新映射到/>但是在报告这些分量时,索引f被指派以使得/>随f增加,因此gNB接收/>这在图18中被示出。
在情况1.b中,Wf的分量相对于被重新映射为/>f=0,1,以使得Wf=[0,1]是被报告的FD基集合。没有对索引f应用映射,因此在不将最强系数移位到FD分量0的情况下将组合系数矩阵W2报告为/>在gNB处,不需要解映射,并且Wf和W2的被报告量被使用在预编码器重构中。
这个示例说明,无论对Wf和W2的表示采用什么解决方案,SCI都可以被报告为索引对对于l=1,…,ν。
表1和表2总结了上面讨论的在层公共的和层特定的Wf的情况下针对Wf的分量和W2的列索引的映射选项。注意,Wf的映射和解映射只适用于N>Mν,而对于N=Mν,Wf是层公共的并且由配置来固定。
表1.UE对Wf的分量和W2的列索引的映射选项总结。在所有情况下,对于第l层,SCI都可以被报告为
/>
表2.gNB对Wf的分量和W2的列索引的解映射选项总结。在所有情况下,对于第l层,SCI都可以被报告为
图19示出了一种用于报告设备(诸如用于用户装备)的方法,遵循例如在图18中的上述原理。该方法可以用于提供配置有端口选择码本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步骤1900中,接收用于配置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的测量窗口的配置信息,其中该配置信息定义测量窗口的大小。在一个实施例中,测量窗口N的大小大于允许设备选择用于定义压缩矩阵Wf的码本索引的数目Mv
在步骤1902中,UE基于配置信息来选择测量窗口的多个码本索引以形成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Wf,其中码本索引与压缩矩阵的向量分量相关联。
在步骤1904中,UE指示针对各层的非零组合系数矩阵W2中的最强系数的位置的行和列索引。该步骤可以包括:重新映射针对各层的非零组合系数的矩阵W2的列,以使得最强系数被重新映射到第一列。
在步骤1906中,UE重新映射码本索引,以使得与第一层的预定义系数的列索引相对应的码本索引被重新映射到测量窗口的第一索引。重新映射也可以被称为循环移位。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义系数是最强系数。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义系数是第一系数。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个步骤可以包括:在从所有码本索引中减去与第一层的最强系数的列索引相对应的码本索引之后,报告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的除第一索引以外的所有码本索引。在一个实施例中,测量窗口的码本索引和压缩矩阵是DFT向量。
图20示出了一种用于接收报告的设备(诸如用于gNB)的方法,遵循例如在图18中的上述原则。在步骤2000中,gNB发送用于配置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Wf的测量窗口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定义测量窗口的分量的数目N。在一个实施例中,测量窗口N的大小大于允许UE选择用于定义压缩矩阵Wf的码本索引的数目Mv
在步骤2002中,gNB接收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针对非零组合系数矩阵W2的各层中的最强系数的位置的行和列索引被指示,并且PMI包括压缩矩阵Wf的码本索引。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这些索引已经在发射机侧例如相对于被移位到第一索引的最强系数进行了重新映射。
在步骤2004中,gNB相对于码本索引之一解映射压缩矩阵Wf的码本索引,该码本索引之一的位置是第一层的预定义系数的列索引和压缩矩阵的分量的数目的函数。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义系数是最强系数。当检测到第一层的最强系数的列索引不为零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个步骤2004可以包括:压缩矩阵的码本索引的解映射包括从压缩矩阵Wf的所有码本索引中减去码本索引并且应用测量窗口的大小N的模运算。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一个码本索引的位置的函数是通过从压缩矩阵Wf的分量的数目Mv中减去第一层的最强系数的非零列索引来获得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零组合系数的矩阵W2和码本的压缩矩阵Wf基于所指示的最强系数的列索引来对齐。
在步骤2006中,gNB基于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来构建预编码器。
尽管在描述的一些情形中假设Wf是层公共的,但是这些解决方案也适用于层特定的Wf。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每一层的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Wf相对于与相应层的最强系数的列索引相对应的码本索引进行重新映射。
注意,尽管以上描述了示例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公开的解决方案做出若干变型和修改。可以组合来自不同实施例的不同特征。
实施例因此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一般而言,一些实施例可以被实现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他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尽管可以将各种实施例图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一些其他图形表示,但是很好理解的是,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本文描述的这些块、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种组合来实现。
实施例可以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所涉及的实体的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来实现,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进一步就此而言,应当注意,任何上述过程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互连的逻辑电路、块和功能,或程序步骤和逻辑电路、块和功能的组合。软件可以被存储在诸如存储器芯片或在处理器内实现的存储器块、诸如硬盘或软盘之类的磁介质以及诸如DVD及其数据变体CD之类的光学介质之类的物理介质上。
存储器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设备、磁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光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门级电路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替代地或附加地,一些实施例可以使用电路系统来实现。该电路系统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先前描述的功能和/或方法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电路系统可以被提供在网络实体中和/或通信设备和/或服务器和/或设备中。
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电路系统”可以指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全部:
(a)纯硬件电路实现(诸如仅在模拟和/或数字电路中的实现);
(b)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组合,诸如:
(i)(多个)模拟和/或数字硬件电路与软件/固件的组合,以及
(ii)具有软件的(多个)硬件处理器的任何部分(包括(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多个)存储器,它们一起工作以使通信设备和/或设备和/或服务器和/或网络实体执行前述各种功能;和
(c)需要软件(例如固件)进行操作的(多个)硬件电路和/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多个)微处理器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但在操作不需要它时该软件可能不存在。
电路系统的这种定义适用于该术语在本申请中的所有使用,包括在任何权利要求中的所有使用。作为进一步的示例,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系统还涵盖仅硬件电路或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或硬件电路或处理器的一部分及它(或它们)随附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术语电路系统还涵盖例如集成设备。
应当注意,虽然已经针对某些架构描述了实施例,但是类似的原理可以被应用于其他系统。因此,尽管以上参照用于无线网络、技术标准和协议的某些示例性架构通过示例描述了某些实施例,但是本文描述的特征可以被应用于除在上面的示例中所图示和详细描述的那些之外的任何其他合适形式的系统、架构和设备。还应注意,不同实施例的不同组合是可能的。在本文中还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上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公开的解决方案做出若干变型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装置(10),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部件:
接收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用于配置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Wf)的测量窗口(N3×N),其中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定义所述测量窗口(N3×N)的大小(N);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来选择所述测量窗口(N3×N)的多个码本索引(n3)以形成所述压缩矩阵(Wf),其中所述码本索引(n3)与所述压缩矩阵(Wf)的向量分量相关联;
相对于在所述测量窗口(N3×N)中具有所选择的所述码本索引中的最低索引的参考向量分量(n3 (0)),映射所选择的所述码本索引(n3),使得所述参考向量分量(n3 (0))的码本索引在所述映射之后为零;以及
向网络报告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还定义所述压缩矩阵(Wf)的大小(M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0),其中,
所选择的所述码本索引(n3)的数目小于所述测量窗口(N3×N)的所述大小(N),所述大小(N)小于向量分量的码本集合中的索引的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
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指示在所述映射之后、所述压缩矩阵(Wf)中的除第一个以外的所选择的所述码本索引(n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
对所述多个码本索引(n3)的所述选择是对所述多个码本索引(n3)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
所述映射包括从所述压缩矩阵的所有所述索引减去所述参考向量分量的所述索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
针对报告的至少一个层中的每一层,确定非零组合系数矩阵中的最强系数的位置;以及
针对报告的所述至少一个层中的每一层,指示所述非零组合系数矩阵中的所述最强系数的所述位置的行索引和列索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
所选择的所述码本索引(n3)对于报告的至少一个层的所有层是公共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
与所述测量窗口(N3×N)的所述码本索引(n3)和所述压缩矩阵(Wf)的所述码本索引(n3)相关联的所述向量分量包括DFT向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
所述测量窗口(N3×N)的第一个索引与向量分量的码本集合的第一个索引是一致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
所述参考向量分量(n3 (0))的所述索引具有相对于所述测量窗口(N3×N)的第一个索引的偏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
所述参考向量分量(n3 (0))的所述索引具有相对于所述测量窗口(N3×N)的最强系数的索引的偏移。
13.一种装置(12),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部件:
向用户设备(10)发送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用于配置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Wf)的测量窗口(N3×N),其中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定义所述测量窗口(N3×N)的分量的数目(N);
接收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PMI包括映射后的压缩矩阵(Wf)的信息,其中所选择的码本索引(n3)的所述映射相对于在所述测量窗口(N3×N)中具有所选择的所述码本索引中的最低索引的参考向量分量(n3 (0))被执行,使得所述参考向量分量(n3 (0))的码本索引在所述映射之后为零;以及
基于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来重新构造预编码器。
14.一种用于装置(10)的方法,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用于配置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Wf)的测量窗口(N3×N),其中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定义所述测量窗口(N3×N)的大小(N);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来选择所述测量窗口(N3×N)的多个码本索引(n3)以形成所述压缩矩阵(Wf),其中所述码本索引(n3)与所述压缩矩阵(Wf)的向量分量相关联;
相对于在所述测量窗口(N3×N)中具有所选择的所述码本索引中的最低索引的参考向量分量(n3 (0)),映射所选择的所述码本索引(n3),使得所述参考向量分量(n3 (0))的码本索引在所述映射之后为零;以及
向网络报告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
15.一种用于装置(12)的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10)发送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用于配置端口选择码本的压缩矩阵的测量窗口(N3×N),其中所述配置信息(CodebookConfig-r17)定义所述测量窗口(N3×N)的分量的数目(N);
接收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所述PMI包括映射后的压缩矩阵(Wf)的信息,其中所选择的码本索引(n3)的所述映射相对于在所述测量窗口(N3×N)中具有所选择的所述码本索引中的最低索引的参考向量分量(n3 (0))被执行,使得所述参考向量分量(n3 (0))的码本索引在所述映射之后为零;以及
基于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来重新构造预编码器。
CN202410212792.2A 2021-05-11 2022-05-10 预编码信息 Pending CN1181380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187,347 2021-05-11
US63/230,349 2021-08-06
US17/730,676 2022-04-27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1418.3A Division CN115333582B (zh) 2021-05-11 2022-05-10 预编码信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38085A true CN118138085A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0208B (zh) 一种上行传输、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0263674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9150267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8616299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9029684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
US20180191410A1 (en) Subset of w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precoding information and feeding back precoding information
WO2017167156A1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7148429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62567A1 (ja) 移動局、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0324070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EP301757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llis coded quantization with selective feedback and interpolation
CN11374651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57382B (zh) 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KR20190104382A (ko) 전송 다이버시티 방법, 단말 및 기지국
CN108282204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082108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00119796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756422A (zh) 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3711512A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CN115333582B (zh) 预编码信息
CN118138085A (zh) 预编码信息
EP4092922B1 (en) Precoding information
CN108322283B (zh) 数据发送技术
WO2022077482A1 (en) Signalling port information
CN115189837B (zh) 端口指示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