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21341A - 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21341A
CN118121341A CN202410351789.9A CN202410351789A CN118121341A CN 118121341 A CN118121341 A CN 118121341A CN 202410351789 A CN202410351789 A CN 202410351789A CN 118121341 A CN118121341 A CN 118121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ud
implant
thread
dental implant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517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晋
于嘉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ublication of CN118121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21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种植体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本体由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其中,第一螺柱和第三螺柱均为锥型,提供渐进式骨挤压效果,第二螺柱为柱型,第二螺柱上的各螺纹平行。本发明提高了种植体植入的早期稳定性,使种植更容易,结果更加可预测,维持骨组织与软组织的长期稳定性,实现美学修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种植义齿是在牙种植体支持,固位基础上完成的一类缺牙修复体,现已成为牙列缺损,缺失的首选修复方法,在目前临床应用和市场流通中占据优势的是螺纹状种植体,安全的初级稳定性与成功的长期植入物整合呈正相关,可以确保成功的临床结果。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定义为植入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它受到骨数量和质量、种植体的几何形状、手术技术和插入扭矩的影响。
现有种植体大多为进口,种植修复相当大的一部分费用都源于高昂的进口种植体材料成本,导致种植修复费用居高不下,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制约了种植义齿技术的临床进一步推广,难以造福广大缺牙患者。
种植牙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是种植体植入时初期稳定性的控制。一方面初期稳定性不足,持续微动引起骨结合失败,最终导致种植体的早期脱落,另一方面初期稳定性太高(植入扭力过大)会引起骨灼伤、骨折裂,进而引起种植体失败。在老年骨质疏松、糖尿病、牙周病以及吸烟人群中,多种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种植体骨结合率降低,也成为目前人工种植牙失败的主要风险。因此,如何提高种植体植入时的初期稳定性的控制,提高种植体骨结合率,扩大种植牙适应症,仍是人工种植牙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牙科用种植体,提高种植体植入的早期稳定性,使种植更容易,结果更加可预测,维持骨组织与软组织的长期稳定性,实现美学修复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牙科用种植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本体由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其中,第一螺柱和第三螺柱均为锥型,提供渐进式骨挤压效果,第二螺柱为柱型,第二螺柱上的各螺纹平行;
在种植体植入时种植窝洞的直径和第二螺柱的直径一致,植入时,第二螺柱上的各螺纹平行,没有自攻性,也不会因自攻产生过大的压力,从而减少因压力造成的破骨细胞过度活跃,促进体部种植体的早期骨结合。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二螺柱顶部的螺纹与第一螺柱底部的螺纹之间设置有锥形平台,锥形平台垂直截面边侧与水平线呈15°夹角,15°夹角配合平行螺纹设计,保证种植体有更大的骨结合面积,改变种植体功能性负载时松质骨的应力分布,而且15°夹角植入时可以保留更多的剩余骨量,有利于提高种植体的远期修复效果。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一螺柱上的螺纹螺距小于第三螺柱上的螺纹螺距,第三螺柱上的螺纹螺距小于第二螺柱上的螺纹螺距;
第一螺柱上的螺纹深度小于第三螺柱上的螺纹深度,第三螺柱上的螺纹深度小于第二螺柱上的螺纹深度,第一螺柱上的螺纹密度最高,深度最浅,增加了种植体与皮质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植入时的初期稳定性,而且通过浅而密的螺纹结构在植入时对周围皮质骨产生负载,有助于减少对骨骼的压力;减少过大压力造成的皮质骨吸收问题,同时在修复后也能更均匀地分散咬合时产生的压力,减少应力集中可能造成的骨吸收问题。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一螺柱最大外径大于第二螺柱外径0.6mm,保证种植体顶部与皮质骨接触部分,有预备的极差,从而保证种植体植入时的初期稳定性,第二螺柱外径与第三螺柱最大外径相同。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一螺柱最大外径为3mm-7mm,种植体整体长度(即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的长度总和)为6mm-20mm。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本体内部的内螺纹从第一螺柱延伸至第二螺柱,内螺纹上侧的第一螺柱内设置有柱形槽,柱形槽直径大于内螺纹直径,内螺纹与基台底部固定螺丝的外螺纹匹配,内螺纹与柱形槽配合有两处效果,一是使用时,基台底部螺纹拧入种植体,基台中部的圆台与柱形槽紧密结合,达到莫氏锥度的自锁节效应,通过螺纹加静摩擦联合固位,同时基台中部的圆台结构与柱形槽紧密结合可以防止微渗漏的发生;二是防止基台受力时应力集中,造成固位螺丝折裂,在植体侧壁造成植体折裂,而且莫氏锥度的连接使种植体与基台之间具有较强的机械稳定性,减低基台的微动,减少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实现种植修复的长期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第三螺柱外螺纹为自攻螺纹,保证种植体可以随着扭力往深部植入。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第三螺柱底部为平面,使得切刃更加锋利,增强根部自攻螺纹的自攻性。
上述牙科用种植体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获取患者牙根及牙槽骨组织结构以及余留牙根形状的医学图像数据,从医学图像数据中提取患者缺失牙原有牙根形状和组织结构数据,以此确定种植体的长度,直径数据;
(2)加工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上对应的螺纹,然后加工内螺纹和柱形槽;
(3)第三螺柱底部磨平,形成平面,制造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高种植体植入的早期稳定性,使种植更容易,结果更加可预测,维持骨组织与软组织的长期稳定性,实现美学修复效果。
2、本发明第二螺柱上的各螺纹平行,在种植体植入时种植窝洞的直径和第二螺柱的直径一致,植入时,第二螺柱上的各螺纹平行,没有自攻性,也不会因自攻产生过大的压力,从而减少因压力造成的破骨细胞过度活跃,促进体部种植体的早期骨结合。
3、本发明的内螺纹与柱形槽配合有两处效果,一是使用时,基台底部螺纹拧入种植体,基台中部的圆台结构与柱形槽紧密结合,达到莫氏锥度的自锁节效应,通过螺纹加静摩擦联合固位,同时基台中部的圆台结构与柱形槽紧密结合可以防止微渗漏的发生;二是防止基台受力时应力集中,造成固位螺丝折裂,在植体侧壁造成植体折裂,而且莫氏锥度的连接使种植体与基台之间具有较强的机械稳定性,减低基台的微动,减少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实现种植修复的长期稳定性。
4、本发明的第一螺柱为锥型,第一螺柱对应种植位置为冠端,由于冠端皮质骨血运较少,对于压力较为敏感,压力大会引起骨吸收,而锥型设计可以将应力集中区域下移,避免因应力集中而引起的骨吸收,有利于骨附着和骨生长,实现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螺柱;2、第二螺柱;3、第三螺柱;4、基台;5、锥形平台;6、柱形槽;7、内螺纹;
41、固定螺丝;42、圆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置有内螺纹7,本体由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螺柱1、第二螺柱2和第三螺柱3,其中,第一螺柱1和第三螺柱3均为锥型,提供渐进式骨挤压效果,第二螺柱2为柱型,第二螺柱2上的各螺纹平行;
在种植体植入时种植窝洞的直径和第二螺柱的直径一致,植入时,第二螺柱上的各螺纹平行,没有自攻性,也不会因自攻产生过大的压力,从而减少因压力造成的破骨细胞过度活跃,促进体部种植体的早期骨结合。
第二螺柱2顶部的螺纹与第一螺柱1底部的螺纹之间设置有锥形平台5,锥形平台5垂直截面边侧与水平线呈15°夹角,15°夹角配合平行螺纹设计,保证种植体有更大的骨结合面积,改变种植体功能性负载时松质骨的应力分布,而且15°夹角植入时可以保留更多的剩余骨量,有利于提高种植体的远期修复效果。
第一螺柱1上的螺纹螺距小于第三螺柱3上的螺纹螺距,第三螺柱3上的螺纹螺距小于第二螺柱2上的螺纹螺距;
第一螺柱1上的螺纹深度小于第三螺柱3上的螺纹深度,第三螺柱3上的螺纹深度小于第二螺柱2上的螺纹深度,第一螺柱上的螺纹密度最高,深度最浅,增加了种植体与皮质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植入时的初期稳定性,而且通过浅而密的螺纹结构在植入时对周围皮质骨产生负载,有助于减少对骨骼的压力;减少过大压力造成的皮质骨吸收问题,同时在修复后也能更均匀地分散咬合时产生的压力,减少应力集中可能造成的骨吸收问题。
第一螺柱1最大外径大于第二螺柱2外径0.6mm,保证种植体顶部与皮质骨接触部分,有预备的极差,从而保证种植体植入时的初期稳定性,第二螺柱2外径与第三螺柱3最大外径相同。
第一螺柱1最大外径为3mm-7mm,种植体整体长度(即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的长度总和)为6mm-20mm。
本体内部的内螺纹7从第一螺柱1延伸至第二螺柱2,内螺纹7上侧的第一螺柱内设置有柱形槽6,柱形槽6直径大于内螺纹7直径,内螺纹7与基台4底部固定螺丝41的外螺纹匹配,内螺纹与柱形槽配合有两处效果,一是使用时,基台底部螺纹拧入种植体,基台中部的圆台42与柱形槽6紧密结合,达到莫氏锥度的自锁节效应,通过螺纹加静摩擦联合固位,同时基台中部的圆台结构与柱形槽紧密结合可以防止微渗漏的发生;二是防止基台受力时应力集中,造成固位螺丝折裂,在植体侧壁造成植体折裂,而且莫氏锥度的连接使种植体与基台之间具有较强的机械稳定性,减低基台的微动,减少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实现种植修复的长期稳定性。
第三螺柱外螺纹为自攻螺纹,保证种植体可以随着扭力往深部植入。
第三螺柱底部为平面,使得切刃更加锋利,增强根部自攻螺纹的自攻性。
上述牙科用种植体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获取患者牙根及牙槽骨组织结构以及余留牙根形状的医学图像数据,从医学图像数据中提取患者缺失牙原有牙根形状和组织结构数据,以此确定种植体的长度,直径数据;
(2)加工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上对应的螺纹,然后加工内螺纹和柱形槽;
(3)第三螺柱底部磨平,形成平面,制造完成。
种植体的使用与现有种植体使用过程相同,依次置入种植体、基台。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只限于该特定实施例,如果是在本领域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可以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内记载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

Claims (9)

1.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本体由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其中,第一螺柱和第三螺柱均为锥型,第二螺柱为柱型,第二螺柱上的各螺纹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柱顶部的螺纹与第一螺柱底部的螺纹之间设置有锥形平台,锥形平台垂直截面边侧与水平线呈15°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柱上的螺纹螺距小于第三螺柱上的螺纹螺距,第三螺柱上的螺纹螺距小于第二螺柱上的螺纹螺距;
第一螺柱上的螺纹深度小于第三螺柱上的螺纹深度,第三螺柱上的螺纹深度小于第二螺柱上的螺纹深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柱最大外径大于第二螺柱外径0.6mm,第二螺柱外径与第三螺柱最大外径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柱最大外径为3mm-7mm,种植体整体长度为6mm-20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本体内部的内螺纹从第一螺柱延伸至第二螺柱,内螺纹上侧的第一螺柱内设置有柱形槽,柱形槽直径大于内螺纹直径,内螺纹与基台底部固定螺丝的外螺纹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第三螺柱外螺纹为自攻螺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第三螺柱底部为平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获取患者牙根及牙槽骨组织结构以及余留牙根形状的医学图像数据,从医学图像数据中提取患者缺失牙原有牙根形状和组织结构数据,以此确定种植体的长度,直径数据;
(2)加工第一螺柱、第二螺柱和第三螺柱上对应的螺纹,然后加工内螺纹和柱形槽;
(3)第三螺柱底部磨平,形成平面,制造完成。
CN202410351789.9A 2024-03-26 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8121341A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21341A true CN118121341A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8305B2 (ja) インプラント
JP6682444B2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JP6701084B2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CN203555847U (zh) 人工牙多件式种植体系统
CN103550002A (zh) 人工牙基台、人工牙多件式种植体系统及种植方法
EP2521510A2 (en)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dental implant
Le Gall Localized sinus elevation and osteocompression with single-stage tapered dental implants
JP2011104222A (ja) 歯科インプラント
Andore et al. Study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files of dental implant using fea
US20150147720A1 (en) Tooth-Replacement Implant
CN118121341A (zh) 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及其制作方法
KR100473141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RU125460U1 (ru) Дентальный имплантат
CN113473941B (zh) 牙植入物
Pandey et al. Macrodesign of dental implant–A review
KR20080033221A (ko) 보조나사를 이용한 즉시 장착용 임플란트 픽스츄어
CN107456288B (zh) 一种牙种植体
CN101427943A (zh) 即刻负重的种植牙的种植方法
Heinemann et al. Influence of the implant cervical topography on the crestal bone resorption and immediate implant survival
RU2314059C1 (ru) Винтовой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мплантат
Prakash et al. Biomechanics in Dental Implants
US20230372067A1 (en) Dental implant for preserving bone and improving osseointegration
KR200210833Y1 (ko) 태이퍼진 쐐기형 치과용 임프란트
KR101091588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픽스츄어
Anitua et al. Long-term outcome of transosteotomy bone augmentation of the inferior border of the severely resorbed mandib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