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54817A - 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54817A
CN118054817A CN202410301014.0A CN202410301014A CN118054817A CN 118054817 A CN118054817 A CN 118054817A CN 202410301014 A CN202410301014 A CN 202410301014A CN 118054817 A CN118054817 A CN 118054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ode
information
capability
precoding
codewo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010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珂
李儒岳
吴昊
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4103010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548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54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548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73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constraints in layer or codeword to antenna mapping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2Adaptive codeb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包括:向第二通信节点上报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的功率缩放的信息;获取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的信息;根据所述TPMI的信息确定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和所述功率缩放的信息确定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传输的功率。

Description

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月11日,申请号为201910028585.0,发明名称为《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多天线技术中,受限于器件成本,只使用部分天线发送时,并不能利用到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能力。例如,最大支持2根天线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如果只使用1根天线发送时,最大只能使用UE的最大功率的一半。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设备的器件性能一直在提升,成本在下降,因此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很可能会配置多根高性能天线,也为优化最大功率限制方面提供了可能。
NR(New Radio,新无线)系统的上行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分为两种:基于码本(codebook based)的传输和非基于码本(noncodebook based)的传输。对非基于码本的传输,已经能支持其利用到最大功率。对于基于码本的传输,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案支持其利用到最大功率。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使得非相干/部分想干能力的通信节点能够满功率发送。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上报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的功率缩放的信息;
获取传输TPMI的信息;
根据所述TPMI的信息确定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和所述功率缩放的信息确定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传输的功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上报的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的功率缩放的信息;
确定第一通信节点使用的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和所述功率缩放的信息确定对应的TPMI的信息,将所述TPMI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节点,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程序;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种实现方式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节点,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程序;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种实现方式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程序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任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实现方式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第一通信节点侧);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第二通信节点侧);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控制的实现装置示意图((第一通信节点侧);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控制的实现装置示意图(第二通信节点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申请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当设备无论使用部分还是全部天线或天线端口发送传输时,最大功率的限制等同于全部天线或天线端口发送传输时的最大功率限制,称为满功率(full power,或者fullrate)发送。
例如,一个UE的功率等级为3时,最大功率一般被配置为23dBm。当UE支持最大的天线端口数为4时,每个天线端口可能仅支持最大发送功率为17dBm,4个天线端口合起来能达到23dBm,即能达到满功率发送。还可能的情况是,4个天线端口都能独立达到23dBm,则一个天线端口也能实现满功率发送。
NR系统的上行传输方式按预编码类型分为两种:基于码本的(codebook based)传输和基于非码本的(non codebook based)传输。
基于码本的传输是指基站从预定义的码本中选一个码字作为上行传输的预编码。码本包括多个码字,每个码字是一个矩阵。矩阵的每行代表一个天线端口(antenna port);每列代表一层(MIMO layer)。例如,表1给出了2个天线端口1层的码本,码本中包括6个码字,每个码字是两行一列。码字用TPMI(Transmitte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标识。一般地,基站根据UE发送天线的能力确定天线端口数,根据信道测量结果确定上行传输的层数,并为上行传输指定一个确定的预编码矩阵。UE使用指定的预编码矩阵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预编码,然后发送给基站。基于非码本的传输是指基站不指定上行传输的码本,由UE自己确定。
表1
当UE配置多根天线时,按照天线之间调整所传输信号的相位差的能力分为不同的相干(coherent)能力:全相干(full coherent)、部分相干(partial coherent)以及非相干(non coherent)。高级别的相干能力的UE向下支持。全相干能力高于部分相干能力,部分相干能力高于非相干能力。
天线端口是天线的抽象表示,天线端口与天线可以一一对应,也可以一对多。标准化过程只关注天线端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文中的天线与天线端口是一一对应的。
例如,全相干能力的UE也可以支持部分相干和非相干的传输。部分相干的UE也支持非相干的传输。如表1所示的2天线端口1层的码本,TPMI 0和1的矩阵中都各有一个天线端口为0,即只用于一个天线端口发送,也叫天线端口选择,或者简称天线口选择,或者天线选择。TPMI 0和1是为非相干能力的UE设计的。TPMI 2到5的矩阵中没有0元素,是针对两个天线端口都使用的情况,区别在于不同的TPMI的矩阵中天线端口之间相位差不同。TPMI 2到5这几个码字原本是为全相干能力的UE设计的。2天线端口的能力只有全相干和非相干之分。表2是4天线端口1层的码本。4天线端口的能力除了全相干、非相干,还有部分相干。矩阵的4个元素中只有1个非零元素的码字用于非相干的传输,两个非零元素的码字用于部分相干的传输,四个非零元素的码字用于全相干的传输。表2所示的码字是用于4个天线端口的,4个天线端口分别记为天线端口0~3。表2中用于部分相干传输的码字假设天线端口0和2是一组,1和3是另一组,组内的天线端口具有相干能力,即可以控制相位差,而组间不具有相干能力。
表2
对基于非码本的传输,现有相关技术已经能支持其利用到最大功率,即支持满功率发送。对于基于码本的传输,目前仅能支持全相干能力的UE的满功率发送,对于部分相干以及非相干能力的UE不能支持满功率发送。
对部分相干以及非相干能力的UE不支持满功率发送表现在两个方面:
1、UE不能使用超过自己相干能力的码字。例如,仅支持non coherent能力的UE,不能使用partial、full coherent能力的码字。支持partial coherent和non coherent能力的UE,不能使用full coherent能力的码字。例如,表2中,非相干能力的UE只能使用TPMI 0~3,部分相干能力(可以向下兼容支持非相干能力)的UE可以使用TPMI 0~11,全相干能力(可以向下兼容支持部分和非相干能力)的UE可以使用所有码字。
2、每天线端口最大的发送功率被限制为最大天线端口数量分之一。例如,当最大支持4天线端口时,每个天线端口被限制最大功率为UE的最大发送功率的1/4。
也就是说,当支持最大天线端口为4时,对于非相干能力的UE,只能以天线选择的方式选择一个天线端口发送,而该天线端口最大发送功率是1/4的UE允许的最大功率。一个端口的实际发送功率是UE的上行传输的允许功率的1/4。
一般认为,对非相干能力的UE使用全相干能力的码字,由于天线端口之间不能按照要求调整相位,因此天线端口之间的干扰不可控。也就是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是随机的。但是如果只用天线选择的方案,例如,在4个天线端口中选择1个天线端口,相当于直接损失了3/4的发送功率,这种损失对性能的影响也是很可观的。
因此,智能的系统不应该对功率有这样的限制。应该允许non coherent能力的UE,使用partial、full coherent能力的码字,以及partial coherent能力的UE使用fullcoherent能力的码字。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包括:
步骤101,向第二通信节点上报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的功率缩放的信息;
步骤102,获取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的信息;
步骤103,根据所述TPMI的信息确定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
步骤104,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和所述功率缩放的信息确定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传输的功率。
其中,所述传输(transmission)可以是信息、数据、数据包、数据帧等。所述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发送传输是指,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作为预编码发送传输,或者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作为参考的预编码发送传输。所述的参考的预编码是指发送传输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不严格按照预编码码字的要求设置,而是存在额外的相位偏差。所述额外的相位偏差可能是随机的,也可能是随机的与非随机的相位之和。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可以是UE,也可以是移动设备、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站、用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等。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AP(Access Point,接入点)、节点B(node B)、RNC(Radio NetworkController,无线电网络控制器)、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Node B)、BSC(Base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台)、BS(Base Station,基站)、TF(Transceiver Function,收发机功能体)、无线电路由器、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单元、扩展服务单元、RBS(Radio Base Station,无线电基站)等。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使得非相干/部分相干能力的第一通信节点也能满功率发送,在第一通信节点能力支持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解码性能和更大的覆盖。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通信节点为UE,第二通信节点为基站进行说明。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
其中,由于预编码码字集合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支持不同方式的满功率发送方案,基站和/或UE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包括: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部分预编码码字;或者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全部预编码码字;或者
满天线端口的部分预编码码字;或者
满天线端口的全部预编码码字。
为描述方便,将传统码字分为3类:天线端口选择,天线端口组选择,满天线端口。
传统方式:对于非相干能力的UE,只能用天线端口选择的码字;对于部分相干能力的UE,可以使用天线端口选择以及天线端口组选择的码字;对于全相干能力的UE,可以使用以上3类的码字。
扩展方式一:对于非相干能力的UE和部分相关能力的UE,除了传统方式可以使用的码字(符合所述UE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还允许使用扩展码字集合1。其中扩展集合1包括超过所述UE相干能力的部分预编码码字。
扩展方式二:对于非相干能力的UE和部分相关能力的UE,除了传统方式可以使用的码字(符合所述UE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还允许使用扩展码字集合2。其中扩展集合2包括超过所述UE相干能力的全部预编码码字。
扩展方式三:对于非相干能力的UE和部分相关能力的UE,仅允许使用上面第三类的满天线端口码字中的部分,或者全部。
以UE支持2天线端口的传输为例,当UE仅支持非相干的能力时,传统方式中UE只能选择TPMI为0和1的天线端口选择方式,如表1所示。利用上述扩展的方式,可以为UE配置支持以下几种码字集合:
nonCoherent0={0,1}——传统方式
nonCoherent1={0,1,2}——扩展方式一
nonCoherent2={2}——扩展方式三
nonCoherent3={0,1,2,3,4,5}——扩展方式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
获取所述TPMI的信息的解析方式;
根据所述解析方式确定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
例如,UE接收基站发送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所述RRC信令携带所述DCI中TPMI域的解析方式;UE根据所述解析方式确定所述基站使用的预编码码字集合。
DCI中的TPMI域用于指示上述某一集合中的码字。如表3所示。DCI中的TPMI域要使用表3中的哪一列解析,取决于高层信令的配置,如RRC信令配置。例如,RRC信令可以只配置其中一种;或者RRC信令可以配置多于一种的上述的集合,由MAC层信令激活其中一种。
表3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几个集合仅列出了1层的TPMI,具体代表表1中的大集合中的码字。表3中DCI中TPMI域的取值范围取决于集合的元素的数量。而传统的方式中2层的码字见表4。由于TPMI 0已经可以用满功率发送,不需要再改进。因此在表3中,2层的TPMI只有0。
DCI中的TPMI的开销分析:nonCoherent0需要2比特,nonCoherent1需要2比特,nonCoherent2需要1bit,nonCoherent3需要3比特。如果基站配置UE使用扩展方式三,则DCI的开销最小,如果支持扩展方式四,则DCI的开销最大。
表4
以UE支持4天线端口的传输为例,当UE仅支持非相干的能力时,传统方式中UE只能选择TPMI为0到3的天线端口选择方式,如表2所示。利用上述扩展的方式,可以为UE配置支持以下几种码字集合:
nonCoherent0={0,1,2,3}——传统方式
nonCoherent1={0,1,2,3,4,8,12}——扩展方式一
nonCoherent2={4,8,12}——扩展方式三
nonCoherent3={0,1,2,...,27}——扩展方式二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中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时,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的相位偏差相同或不同。
其中,当基站为UE指示超过其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用以发送传输时,允许UE的发送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不等于所指示的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
也就是说,对非相干能力的UE,虽然可以使用部分相干能力以及全相干能力的码字,但是不要求UE的多个天线端口之间遵守码字所要求的相位差。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为随机相位。
其中,当基站为UE指示超过其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用以发送传输时,允许UE的发送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不等于所指示的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而是随机的。即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本来存在着的随机的相位偏差。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由随机相位和非随机相位共同确定。
其中,当基站为UE指示超过其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用以发送传输时,允许UE的发送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不等于所指示的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而是随机的。在此基础上,还允许UE使用时域延迟循环延迟分集CDD等技术,而这些技术在天线端口之间产生的相位差不是随机的,而是可以预估的,即为非随机相位。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随机相位,由时域延迟循环延迟分集CDD引入的相位。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中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时,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为所述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的相位偏差加上第一相位偏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位偏置由以下方式至少之一确定:
预定的方式;例如,通过协议规定最大值;
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确定;
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信令确定;
根据时域延迟循环延迟分集的传输方式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上报所述第一相位偏置的最大值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
例如,对两天线端口,原本TPMI2={1 1},而对于非相关能力的UE可能无法做到,因此,允许UE使用TPMI2={1e(j*alpha)},alpha是任意的相位。
又如,对四天线端口,原本TPMI12={1 1 1 -1},而对于非相关能力的UE可能无法做到,因此,允许UE使用TPMI12={1e(j*alpha1)e(j*alpha2)e(j*alpha3)},alpha1,alpha2,alpha3是任意的相位。
对部分相干能力的UE,虽然可以使用全相干能力的码字,但是不要求UE的所有天线端口之间遵守码字所要求的相位差。部分相干能力的UE的天线分组支持相干能力,组内的天线端口支持联合调节相位,而组间的天线端口不能联合调节相位。
例如,对四天线端口,原本TPMI12={1 1 1 -1},而对部分相关能力的UE可能无法做到四个天线端口的严格相位差,但是天线端口0、2是一组,可以控制相位差,天线端口1/3是一组,也可以控制相位差。因此,允许UE使用TPMI12={1e(j*alpha1)1 -1*e(j*alpha1)},alpha1,是任意的相位。
上述的任意相位alpha,或者alpha1、2、3统称为随机相位。
随机相位可以是多个天线端口随机的相位偏差,还可以指cyclic small delay(循环小延迟)引入的相位偏差,或者包括多个天线端口随机的相位偏差与cyclic smalldelay引入的相位偏差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任意相位可以是任意常数,或者是时间和/或频域的函数,即,不同符号上和/或不同子载波上的相位可能不同。
随机相位还可以是针对子载波组的,即每个子载波组中的多个子载波一样。
扩展的码本还可以使用TPMI联合指示的方法获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预编码码字分别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组,或者不同的天线面板,或者不同的天线面板组。
在多天线面板(panel)同时传输的场景中,更一般地,对于多个天线端口组同时传输的场景,天线端口组内的相位差一般比较容易控制,而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不容易控制,因此天线端口组之间的相位差是任意的。不同的TPMI可以分别用于不同的天线端口组,或者天线面板(panel),或者天线面板组。
当一个TPMI对应一个天线端口组时,每个TPMI的码字中的元素行数对应一个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数,列数对应该天线端口组承载的层数。
例如,两天线端口的码本中的TPMI={2,3}被用于2个天线端口组的一层传输,其中,TPMI={2}被用于第一个天线端口组,TPMI={3}被用于第二个天线端口组。天线端口组内的端口之间相位可以控制,按照对应的TPMI的码字中对应元素设置,而天线端口组之间的相位是随机的。
每个天线端口组有2个天线端口,2个天线端口组的码字可以描述为其中,α是任意的相位。
或者,2个天线端口组的码字可以描述为其中,α是任意的相位。
还可以多个TPMI对应一个天线端口组,多个TPMI的码字拼成一个新的码字矩阵,用于一个天线端口组。新的码字矩阵的行数对应一个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数,列数对应该天线端口组承载的层数。
例如,两天线端口的码本中的TPMI={2,3,4,5}被用于2个天线端口组的2层传输,其中,TPMI={2,3}被用于第一个天线端口组,TPMI={4,5}被用于第二个天线端口组。天线端口组内的端口之间相位可以控制,按照对应的TPMI的码字中对应元素设置,而天线端口组之间的相位是随机的。每个天线端口组有2个天线端口,承载2层,2个天线端口组的码字可以描述为:
其中,是任意的相位。
或者,2个天线端口组的码字可以描述为:其中,α是任意的相位。
又如,两天线端口的码本中的TPMI={2,3,4,5}被用于2个天线端口组的1层传输,其中,TPMI={2,3}被用于第一个天线端口组,TPMI={4,5}被用于第二个天线端口组。天线端口组内的端口之间相位可以控制,按照对应的TPMI的码字中对应元素设置,而天线端口组之间的相位是随机的。每个天线端口组有4个天线端口,承载1层,2个天线端口组的码字描述为:
其中,α是任意的相位。
基站指示给UE的TPMI信息可以包括多个TPMI或者预定义的组合的TPMI指示,也就是多个TPMI分别用于不同的天线端口组。
天线端口组也可以包括:天线面板或者天线面板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上报的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支持循环延迟能力的信息、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分别上报功率缩放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非相干能力,部分相干能力,全相干能力;
所述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部分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全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例如,只支持非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的UE支持使用为部分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或者,只支持非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的UE支持使用为全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或者,支持部分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的UE支持使用为全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对于支持循环延迟能力的UE,基站更可能为其配置高于其多天线端口相干能力的码字。支持对码字,或者码字组分别上报功率缩放系数(power scaling):
UE对基站上报支持对码字,或者码字组分别上报功率缩放系数(power scaling)的能力。
UE对基站上报对不同码字,或者码字组分别上报功率缩放系数(power scaling)的信息。
例如,对于支持2天线端口的UE,根据表1中的TPMI上报功率缩放系数。TPMI=0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则表明该UE的天线端口0是支持满功率发送的;TPMI=1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sqrt(2),表明该UE的天线端口1不支持满功率发送;对于功率缩放系数与表1中相同的TPMI可以不上报功率缩放系数,默认与现有码本对应的系数一致。
又如,对于支持4天线端口的UE,根据表2中的TPMI上报功率缩放系数。TPMI=0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则表明该UE的天线端口0是支持满功率发送的;TPMI=4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sqrt(2)则表明天线端口0和2可以支持满功率发送。对于没有上报系数的TPMI,默认与现有的码本中的系数一致。
还可以根据码字组进行功率缩放因子的上报。
例如,对于支持2天线端口的UE,根据表1中的TPMI上报功率缩放系数。TPMI为0和1属于非相干能力的码字,因此分为一组,其功率缩放系数为1时表明,TPMI为0和1时对应的天线端口0和1都分别支持满功率发送。
又如,对于支持4天线端口的UE,根据表2中的TPMI上报功率缩放系数。TPMI为0到3属于非相干能力的码字,因此分为一组,其功率缩放系数为1时表明,TPMI为0到3对应的天线端口0到3都分别支持满功率发送。当TPMI为0到3的一组码字其功率缩放系数为1/sqrt(2)时,表明每根天线可以支持最高满功率一半的功率。TPMI为4到11的属于部分相关能力的码字,也可以分为一组。其功率缩放系数为1/sqrt(2)时,表明两个有相干能力的天线端口可以实现最高满功率的发送。
以上举例中,描述了TPMI对应的功率缩放因子直接配置的方法。缩放因子还可以是相对值,例如,对支持4天线端口的UE,表2中的TPMI为0到3,如果相对的功率缩放因子为1,则维持表中的系数,如果相对的缩放因子为sqrt(2),则实际系数为表中的系数乘以相对的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码本中各个码字的系数并不能实际决定功率在各个端口的分配。UE对某个传输计算了实际的发送功率,然后按照该传输对应的码字的功率缩放因子(假定为第一功率缩放因子)确定所有天线端口的功率缩放因子(假定为第二功率缩放因子)。第二功率缩放因子等于该传输对应的码字的功率缩放因子的平方乘以码字的矩阵中非零元素的个数得到的值再开平方。例如,对表1的TPMI 0,如果第一缩放因子为1,则第二功率缩放因子为1。对表1的TPMI 2,如果第一缩放因子为1/sqrt(2),则第二功率缩放因子为1。最后,将实际的发送功率乘以第二功率缩放因子然后在非零功率的天线端口上分配。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包括:
步骤201,接收第一通信节点上报的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的功率缩放的信息;
步骤202,确定第一通信节点使用的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
步骤203,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和所述功率缩放的信息确定对应的TPMI的信息,将所述TPMI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使得非相干/部分相干能力的第一通信节点也能满功率发送,在第一通信节点能力支持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解码性能和更大的覆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
其中,由于预编码码字集合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支持不同方式的满功率发送方案,基站和/或UE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02之前,还可以为所述UE进行接收端性能评估,根据性能评估结果确定为所述UE选择超过所述UE相干能力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
其中,性能评估结果,当天线端口之间的随机干扰带来的性能损失大于由于天线端口数减少带来的功率减少导致的性能损失,则采用天线端口减少的方式,即天线端口选择,或者天线端口组选择;否则,采用非天线端口(组)选择的方式,即可能是所有天线端口都使用,并接受天线端口之间的随机干扰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种评估方法包括,根据接收端的性能进行选择使用天线端口(组)选择或者,非天线端口(组)选择。例如,对比天线端口(组)选择的方式,与非天线端口(组)选择的方式的接收性能,哪种性能更好就选择哪种方式。
用于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时,如果UE自己选择以上两种方案之一时,基站可提供一定的接收端性能的信息给UE。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TPMI的信息的解析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以使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解析方式确定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
例如,通过DCI中的TPMI域用于指示上述某一集合中的码字。如表3所示。DCI中的TPMI域要使用表3中的哪一列解析,取决于高层信令的配置,如RRC信令配置。例如,RRC信令可以只配置其中一种;或者RRC信令可以配置多于一种的上述的集合,由MAC层信令激活其中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包括: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部分预编码码字;或者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全部预编码码字;或者
满天线端口的部分预编码码字;或者
满天线端口的全部预编码码字。
其中可采用如下方式:
传统方式:对于非相干能力的UE,只能用天线端口选择的码字;对于部分相干能力的UE,可以使用天线端口选择以及天线端口组选择的码字;对于全相干能力的UE,可以使用以上3类的码字。
扩展方式一:对于非相干能力的UE和部分相关能力的UE,除了传统方式可以使用的码字(符合所述UE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还允许使用扩展码字集合1。其中扩展集合1包括超过所述UE相干能力的部分预编码码字。
扩展方式二:对于非相干能力的UE和部分相关能力的UE,除了传统方式可以使用的码字(符合所述UE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还允许使用扩展码字集合2。其中扩展集合2包括超过所述UE相干能力的全部预编码码字。
扩展方式三:对于非相干能力的UE和部分相关能力的UE,仅允许使用上面第三类的满天线端口码字中的部分,或者全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的相位偏差相同或不同。
其中,当基站为UE指示超过其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用以发送传输时,允许UE的发送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不等于所指示的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信令配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第一相位偏置,其中,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为所述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的相位偏差加上所述第一相位偏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信令配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第一相位偏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上报的所述第一相位偏置的最大值。
对部分相干能力的UE,虽然可以使用全相干能力的码字,但是不要求UE的所有天线端口之间遵守码字所要求的相位差。部分相干能力的UE的天线分组支持相干能力,组内的天线端口支持联合调节相位,而组间的天线端口不能联合调节相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上报的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支持循环延迟能力的信息、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分别上报功率缩放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非相干能力,部分相干能力,全相干能力;
所述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部分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全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例如,只支持非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的UE支持使用为部分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或者,只支持非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的UE支持使用为全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或者,支持部分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的UE支持使用为全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对于支持循环延迟能力的UE,基站更可能为其配置高于其多天线端口相干能力的码字。
支持对码字,或者码字组分别上报功率缩放系数(power scaling):
例如,对于支持2天线端口的UE,根据表1中的TPMI上报功率缩放系数。TPMI=0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则表明该UE的天线端口0是支持满功率发送的;TPMI=1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sqrt(2),表明该UE的天线端口1不支持满功率发送;对于功率缩放系数与表1中相同的TPMI可以不上报功率缩放系数,默认与现有码本对应的系数一致。
又如,对于支持4天线端口的UE,根据表2中的TPMI上报功率缩放系数。TPMI=0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则表明该UE的天线端口0是支持满功率发送的;TPMI=4的功率缩放系数为1/sqrt(2)则表明天线端口0和2可以支持满功率发送。对于没有上报系数的TPMI,默认与现有的码本中的系数一致。
还可以根据码字组进行功率缩放因子的上报。
例如,对于支持2天线端口的UE,根据表1中的TPMI上报功率缩放系数。TPMI为0和1属于非相干能力的码字,因此分为一组,其功率缩放系数为1时表明,TPMI为0和1时对应的天线端口0和1都分别支持满功率发送。
又如,对于支持4天线端口的UE,根据表2中的TPMI上报功率缩放系数。TPMI为0到3属于非相干能力的码字,因此分为一组,其功率缩放系数为1时表明,TPMI为0到3对应的天线端口0到3都分别支持满功率发送。当TPMI为0到3的一组码字其功率缩放系数为1/sqrt(2)时,表明每根天线可以支持最高满功率一半的功率。TPMI为4到11的属于部分相关能力的码字,也可以分为一组。其功率缩放系数为1/sqrt(2)时,表明两个有相干能力的天线端口可以实现最高满功率的发送。
以上举例中,描述了TPMI对应的功率缩放因子直接配置的方法。缩放因子还可以是相对值,例如,对支持4天线端口的UE,表2中的TPMI为0到3,如果相对的功率缩放因子为1,则维持表中的系数,如果相对的缩放因子为sqrt(2),则实际系数为表中的系数乘以相对的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码本中各个码字的系数并不能实际决定功率在各个端口的分配。要达到满功率,要将所有的功率在非零功率的天线端口上分配。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31,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上报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的功率缩放的信息;
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TPMI的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33,用于根据所述TPMI的信息确定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
第一发送模块31,还用于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和所述功率缩放的信息确定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传输的功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3,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
获取所述TPMI的信息的解析方式;
根据所述解析方式确定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包括: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部分预编码码字;或者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全部预编码码字;或者
满天线端口的部分预编码码字;或者
满天线端口的全部预编码码字。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中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时,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的相位偏差相同或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为随机相位;或,
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由随机相位和非随机相位共同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随机相位,由时域延迟循环延迟分集CDD引入的相位。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中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时,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为所述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的相位偏差加上第一相位偏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位偏置由以下方式至少之一确定:
预定的方式;
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确定;
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配置的信令确定;
根据时域延迟循环延迟分集的传输方式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所述第一相位偏置的最大值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预编码码字分别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组,或者不同的天线面板,或者不同的天线面板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报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上报的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支持循环延迟能力的信息、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分别上报功率缩放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非相干能力,部分相干能力,全相干能力;
所述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部分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全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使得非相干/部分相干能力的通信节点也能满功率发送,在通信节点能力支持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解码性能和更大的覆盖。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上报的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的功率缩放的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42,用于确定第一通信节点使用的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
第二发送模块43,用于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确定对应的TPMI的信息,将所述TPMI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43,还用于:
将所述TPMI的信息的解析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以使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解析方式确定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包括: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部分预编码码字;或者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全部预编码码字;或者
满天线端口的部分预编码码字;或者
满天线端口的全部预编码码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43,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的相位偏差相同或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43,还用于:通过信令配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第一相位偏置,其中,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为所述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的相位偏差加上所述第一相位偏置。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模块4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上报的所述第一相位偏置的最大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4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上报的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支持循环延迟能力的信息、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分别上报功率缩放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非相干能力,部分相干能力,全相干能力;
所述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部分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全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使得非相干/部分相干能力的通信节点也能满功率发送,在通信节点能力支持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解码性能和更大的覆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节点,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程序;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执行如图1所示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节点,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程序;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执行如图2所示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图1或图2所述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虽然本申请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任何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申请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上报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的功率缩放的信息;
获取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的信息;
根据所述TPMI的信息确定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和所述功率缩放的信息确定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传输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包括如下之一: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部分预编码码字;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全部预编码码字;
满天线端口的部分预编码码字;
满天线端口的全部预编码码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中包含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时,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的相位偏差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为随机相位;
或者,发送所述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由随机相位和非随机相位共同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多个预编码码字分别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组,或者不同的天线面板,或者不同的天线面板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上报的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支持循环延迟能力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非相干能力,部分相干能力,全相干能力;
所述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部分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全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缩放的信息用于指示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功率缩放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功率缩放的信息用于指示一组非相干能力的码字或码字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功率缩放系数;
或者一个功率缩放的信息用于指示一组部分相干能力码字或码字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功率缩放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一个功率缩放的信息和对应码字或码字组得到第二功率缩放因子,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功率缩放因子与实际发送功率确定在非零功率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11.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上报的对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的功率缩放的信息;
确定第一通信节点使用的预配置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字和所述功率缩放的信息确定对应的TPMI的信息,将所述TPMI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码字集合包括如下之一: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部分预编码码字;
符合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预编码码字和超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干能力的全部预编码码字;
满天线端口的部分预编码码字;
满天线端口的全部预编码码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传输的非相干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预编码码字的天线端口的相位偏差相同或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上报的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支持循环延迟能力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的相干能力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非相干能力,部分相干能力,全相干能力;
所述支持使用的码本级别的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部分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支持使用的码字最高级别为全相干能力的多天线端口设计的码字。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缩放的信息用于指示不同码字或不同码字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功率缩放系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功率缩放的信息用于指示一组非相干能力的码字或码字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功率缩放系数;
或者一个功率缩放的信息用于指示一组部分相干能力的码字或码字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功率缩放因子,所述功率缩放因子用于指示功率缩放系数系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一个功率缩放的信息和对应码字或码字组得到第二功率缩放因子,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功率缩放因子与实际发送功率确定在非零功率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19.一种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程序;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
20.一种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程序;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或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
CN202410301014.0A 2019-01-11 2019-01-11 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80548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01014.0A CN118054817A (zh) 2019-01-11 2019-01-11 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8585.0A CN110535499B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CN202410301014.0A CN118054817A (zh) 2019-01-11 2019-01-11 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8585.0A Division CN110535499B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54817A true CN118054817A (zh) 2024-05-17

Family

ID=686591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01014.0A Pending CN118054817A (zh) 2019-01-11 2019-01-11 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201910028585.0A Active CN110535499B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8585.0A Active CN110535499B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6586B2 (zh)
EP (1) EP3910808A4 (zh)
CN (2) CN118054817A (zh)
CA (1) CA3126301C (zh)
WO (1) WO20201437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3805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660073A (zh) 2019-01-11 202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8054817A (zh) 2019-01-11 2024-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EP3925090A1 (en) * 2019-02-13 2021-12-22 IDAC Holdings, Inc. Ul mimo full tx power
US10951282B2 (en) * 2019-02-15 2021-03-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selection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orts in advanced networks
EP4075883A4 (en) * 2019-12-12 2023-08-23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A3166477A1 (en) * 2019-12-31 2021-05-20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21138884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design for uplink precoding with restricted uplink transmit power
WO2021142774A1 (zh) 2020-01-17 2021-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3028981A1 (en) * 2021-09-03 2023-03-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debook and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CN118318404A (zh) * 2022-03-08 2024-07-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芯片、产品及程序
CN117795863A (zh) * 2022-07-29 2024-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mimo传输8天线端口多天线面板的码字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85819B2 (en) * 2006-04-24 2011-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erposition cod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69450B2 (en) * 2007-08-07 2013-0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ilot boosting and traffic to pilot ratio esti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52090B (zh) * 2009-08-07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处理方法、码本集合及基站
EP2341647B1 (en) * 2009-12-30 2014-08-06 ST-Ericsson SA Method for computing the receive power of a non serving cell, and receiver for doing the same
CN102083223A (zh) * 2010-03-05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dci和上行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255643B (zh) * 2011-06-30 2013-1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预编码矩阵指示及信号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394677B (zh) * 2011-06-30 2014-12-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55705B (zh) * 2011-07-08 2013-09-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预编码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US9402235B2 (en) * 2014-06-24 2016-07-26 Alcatel Lucent Non-cooperative power control for large-scale antenna systems
US10135509B1 (en) * 2016-08-23 2018-11-2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Optimization of full-power broadcast beamforming
CN109194377B (zh) * 2017-12-09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3965924A (zh) * 2018-09-29 2022-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1050390B (zh) * 2018-10-12 2021-1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182619B (zh) * 2018-11-12 2022-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18054817A (zh) 2019-01-11 2024-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26301C (en) 2023-10-31
EP3910808A4 (en) 2022-09-21
EP3910808A1 (en) 2021-11-17
CN110535499B (zh) 2024-03-01
US11876586B2 (en) 2024-01-16
CA3126301A1 (en) 2020-07-16
US20220094404A1 (en) 2022-03-24
CN110535499A (zh) 2019-12-03
WO2020143733A1 (zh) 2020-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5499B (zh) 一种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KR102431432B1 (ko)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및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KR10225781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사운딩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651914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S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902735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KR101987232B1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KR10163222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피드백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33709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分割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のために端末が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639642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分割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のための制御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13574815A (zh) 用于多传输点(trp)传输的低开销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
WO2011043191A1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10707937B2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receives downlink signal from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200228266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it size of rank indicato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KR2016001212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3 차원 빔포밍을 위한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10109992A (ko)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065564A1 (en)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7069674A1 (en) Dynamic precoding of shared reference signals
US8867648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in a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JP2013042263A (ja)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230008939A1 (en) Method for unified uplink and downlink beam indication
KR10157289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37505A1 (e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for cell coordination
US10608724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S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KR20180045271A (ko) 코드북 인덱스를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141329B (zh) 用于小区协调的集群特定参考信号配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