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4053A - 布线模块 - Google Patents

布线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4053A
CN118044053A CN202280058232.5A CN202280058232A CN118044053A CN 118044053 A CN118044053 A CN 118044053A CN 202280058232 A CN202280058232 A CN 202280058232A CN 118044053 A CN118044053 A CN 118044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wire
solder
core wir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82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田修哉
中山治
松村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044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40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incorporated circuit board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布线模块(20)具备:电线(30),具备芯线(31);电线中继构件(80),与芯线(31)连接;汇流条(40),与电极端子(11A、11B)连接;以及电路基板(50),具备导电路(52),导电路(52)包括与汇流条(40)电连接的第1焊盘(53)和与电线中继构件(80)连接的第2焊盘(54),第2焊盘(54)具备连接焊盘部(55)和从连接焊盘部(55)分离地配置的安装焊盘部(56),电线中继构件(80)具备:芯线连接部(81),通过第1焊料(S1)与芯线(31)及连接焊盘部(55)连接;和安装部(83),通过与第1焊料(S 1)不同的第2焊料(S2)与安装焊盘部(56)连接。

Description

布线模块
技术领域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布线模块。
背景技术
使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池组具备多个单电池、将这些多个单电池的电极彼此连接的多个汇流条、以及与汇流条电连接并用于检测各单电池的电压等的检测模块(布线模块)。这样的布线模块例如具备保险丝单元,在该保险丝单元中,与汇流条连接的汇流条连接端子、与电线的终端部连接的电线连接端子、以及连接汇流条连接端子及电线连接端的保险丝成为一体(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56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结构中,保险丝单元具备收纳汇流条连接端子、电线连接端子以及保险丝的合成树脂制壳体等多个构件,因此结构复杂化,有可能制造成本增大。为了简化布线模块的结构,削减成本,考虑到如下:准备具有包括汇流条用的焊盘和电线用的焊盘的导电路并安装有必要的电子部件等的电路基板,将汇流条和电线连接到各自的焊盘。但是,在将电线与焊盘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例如由于在软钎焊时电线从焊盘浮起等,可能发生不能确保连接强度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布线模块,装配于具有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所述布线模块具备:电线,具备芯线;电线中继构件,与所述芯线连接;汇流条,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以及电路基板,具备导电路,所述导电路包括与所述汇流条电连接的第1焊盘和与所述电线中继构件连接的第2焊盘,所述第2焊盘具备连接焊盘部和从所述连接焊盘部分离地配置的安装焊盘,所述电线中继构件具备:芯线连接部,通过第1焊料与所述芯线及所述连接焊盘部连接;和安装部,通过与所述第1焊料不同的第2焊料与所述安装焊盘部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布线模块,能提高电线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实施方式1的蓄电模块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2]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布线模块中的电路基板的周边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3]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布线模块中的电路基板的周边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基板配设部、电路基板、汇流条中继构件以及电线中继构件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5]图5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6]图6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7]图7是图2的C-C线剖视图。
[图8]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布线模块中的电线中继构件的周边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9]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路基板及电线中继构件的俯视图。
[图10]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路基板及电线中继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图11是图9的D-D线剖视图。
[图12]图11是图9的E-E线剖视图。
[图13]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布线模块中的电线中继构件的周边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4]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路基板及电线中继构件的俯视图。
[图15]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路基板及电线中继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6]图16是图14的F-F线剖视图。
[图17]图17是图14的G-G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概要]
(1)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布线模块,装配于具有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所述布线模块具备:电线,具备芯线;电线中继构件,与所述芯线连接;汇流条,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以及电路基板,具备导电路,所述导电路包括与所述汇流条电连接的第1焊盘和与所述电线中继构件连接的第2焊盘,所述第2焊盘具备连接焊盘部和从所述连接焊盘部分离地配置的安装焊盘,所述电线中继构件具备:芯线连接部,通过第1焊料与所述芯线及所述连接焊盘部连接;和安装部,通过与所述第1焊料不同的第2焊料与所述安装焊盘部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经由电线中继构件经芯线与焊盘连接,从而与将芯线与焊盘直接连接的情况比较,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设计自由度提高,能提高电线的连接可靠性。另外,与电线中继构件连接的第2焊盘具备连接焊盘部和从所述连接焊盘部分离地配置的安装焊盘部,电线中继构件具备通过第1焊料与芯线及连接焊盘部连接的芯线连接部、和通过与第1焊料不同的第2焊料与安装焊盘部连接的安装部。由此,通过具有相互不同的组成的第1焊料和第2焊料混合,从而能避免给电连接带来不良影响,能提高电线的连接可靠性。
(2)在上述(1)的布线模块中,所述安装焊盘部也可以从所述连接焊盘部独立地配置。或者也可以为,所述电路基板具备将所述第2焊盘部分地包覆的抗蚀剂,通过所述抗蚀剂区分所述连接焊盘部和所述安装焊盘部。
(3)在上述(1)或者(2)的布线模块中,也可以为,所述电线中继构件具备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从所述芯线连接部立设,将与所述芯线连接部接触的空间从所述安装焊盘部隔开,所述第1焊料配置于所述空间内。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可靠地避免第1焊料和第2焊料混合而给电连接带来不良影响。
[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具体例。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7说明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是作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用的驱动源使用的电源装置,如图1所示,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0和与该蓄电元件10连接的布线模块20。
[蓄电元件10]
蓄电元件10例如是二次电池。如图1所示,各蓄电元件10在整体上为扁平的长方体状,具备配置于一面的两个电极端子11A、11B。两个电极端子11A、11B中的一方是正极端子11A,另一方是负极端子11B。多个蓄电元件10排成一列。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0以不同极性的电极端子11A、11B相互相邻的方式,也就是说,以一个蓄电元件10的正极端子11A和与其邻接的其他蓄电元件10的负极端子11B相互相邻的方式排列。
[布线模块20]
如图1所示,布线模块20具备:多根电线30;多个汇流条40;多个电路基板50;多个铆钉60,将电路基板50分别固定于汇流条40;多个汇流条中继构件70,分别将汇流条40和电路基板50电连接;多个电线中继构件80,分别将电路基板50和电线30电连接;以及保持构件90,保持这些构件。
[电线30]
如图2及图3所示,电线30具备芯线31和将芯线31的外周包围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缘包覆部32。芯线31例如是金属制的单芯线,具有导电性。作为芯线31的材质,可列举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在电线30的一端部,绝缘包覆部32被剥离,露出芯线31。电线30的另一端例如经由连接器连接到外部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气控制单元)。ECU搭载有微型计算机、元件等,是具备用于进行各蓄电元件10的电压、电流、温度等的检测、各蓄电元件10的充放电控制等的功能的公知结构。
[汇流条40]
汇流条40为金属制,具有导电性。作为汇流条40的材质,可列举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SUS)等。如图1及图4所示,汇流条40具备:汇流条主体41,将一蓄电元件10的正极端子11A和与该蓄电元件10相邻的其他蓄电元件10的负极端子11B连接;和基板配设部42,与汇流条主体41相连,在基板配设部42固定电路基板50。
如图1所示,汇流条主体41具备与电极端子11A、11B中的一方重叠的板状的第1电极连接部41A、与另一方重叠的板状的第2电极连接部41B、以及连结第1电极连接部41A和第2电极连接部41B的连结部41C。第1电极连接部41A和第2电极连接部41B例如通过激光焊接分别与电极端子11A、11B连接。
如图4所示,基板配设部42具备:基板支承部43,与第1电极连接部41A相连,支承电路基板50;电线保持部45,与基板支承部43相连,保持电线30;以及定位凸部46,从基板支承部43延伸,将电路基板50定位。基板配设部42呈板状,具有第1固定孔44。第1固定孔44是用于插通铆钉60的贯穿孔。电线保持部45在整体上呈U字状,能在U字的内侧接纳电线30。定位凸部46是相对于基板支承部43垂直延伸的板片。
[电路基板50]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电路基板50具备绝缘板51和配置于绝缘板51的一面的导电路52。绝缘板51例如是由玻璃布基材环氧树脂构成的硬质板,具有绝缘性。导电路52例如由具有导电性的铜或者铜合金等金属构成,通过印刷布线技术形成。导电路52具备经由汇流条中继构件70与汇流条40连接的第1焊盘53、经由电线中继构件80与电线30连接的第2焊盘54、以及连接第1焊盘53和第2焊盘54的干线57。
如图4所示,第2焊盘54由连接焊盘部55和配置于连接焊盘部55的两侧的两个安装焊盘部56构成。连接焊盘部55和两个安装焊盘部56相互分离地配置。
连接焊盘部55具有与两个安装焊盘部56各自相邻的两个侧缘55E1、和在两个侧缘55E1间连接的两个端缘55E2、55E3。干线57与连接焊盘部55的一方端缘55E2连接,第1焊盘53、干线57以及连接焊盘部55构成将汇流条40和电线30电连接的布线。在连接焊盘部55中,除了沿着两个端缘55E2、55E3各自的一部分之外的大部分被抗蚀剂R1覆盖。连接焊盘部55中的沿着两个端缘55E2、55E3的部分且从抗蚀剂R1露出的部分成为两个露出部55A、55B。干线57中的与露出部55A邻接的一部分被抗蚀剂R2覆盖。
安装焊盘部56是用于将电线中继构件80固定于电路基板50的焊盘,相对于连接焊盘部55独立地配置。安装焊盘部56是从将汇流条40和电线30电连接的布线独立,不被施加电压或信号的焊盘。
在导电路52上,在第1焊盘53与第2焊盘54之间连接有芯片保险丝H。导电路52在干线57的中途具有两个第3焊盘58,在这两个第3焊盘58上分别通过软钎焊连接有芯片保险丝H的两个端子部。导电路52中的除了第1焊盘53、第2焊盘54以及两个第3焊盘58的大部分被合成树脂制的绝缘性膜覆盖。
绝缘板51具有第2固定孔51H和定位凹部59。第2固定孔51H是用于插通铆钉60的贯穿孔。定位凹部59是从绝缘板51的外缘凹陷的凹部,能在内部接纳定位凸部46。通过定位凸部46收纳于定位凹部59的内部,从而电路基板50相对于基板支承部43定位。
[铆钉60]
铆钉60为金属制,如图5所示,具备:轴部61,插入到第1固定孔44及第2固定孔51H;和两个头部62A、62B,形成于轴部61的两端,具有比第1固定孔44及第2固定孔51H的孔径大的外径。电路基板50与基板支承部43重叠地配置,轴部61插入到第1固定孔44及第2固定孔51H,两个头部62A、62B夹着基板支承部43中的第1固定孔44的周边部分和电路基板50中的第2固定孔51H的周边部分而配置。由此,电路基板50固定于基板支承部43。
[汇流条中继构件70]
汇流条中继构件70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板材,如图2及图4所示,一端部成为汇流条连接部71,另一端部成为焊盘连接部72。汇流条连接部71例如通过焊接与汇流条40连接。焊盘连接部72通过软钎焊与第1焊盘53连接。
[电线中继构件80]
电线中继构件80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如图4、图6及图7所示,具备与芯线31及连接焊盘部55连接的芯线连接部81、两个分隔壁82、与两个安装焊盘部56分别连接的两个安装部83、以及将两个分隔壁82和两个安装部83分别连接的两个连结部84。芯线连接部81呈长方形板状。两个分隔壁82从芯线连接部81的两个侧缘分别延伸,相互对置地配置。连结部84是在从分隔壁82的延伸端呈拱形延伸后与分隔壁82平行地延伸的J字状的壁。安装部83呈板状,从连结部84的延伸端朝向外侧(离开芯线连接部81的方向)延伸。
如图6及图7所示,在芯线连接部81载置在电线30的终端部从绝缘包覆部32露出的芯线31,该芯线31通过软钎焊与芯线连接部81连接。在以下说明中,将芯线31与芯线连接部81连接的焊料称为第1焊料S1。第1焊料S1在电线中继构件80中配置于被芯线连接部81和两个分隔壁82包围的空间Sp内,芯线31埋设于第1焊料S1。第1焊料S1以某种程度的厚度配置在两个分隔壁82之间,芯线31埋设于第1焊料S1。由此,芯线31可靠地埋设于第1焊料S1,芯线31遍及全周被第1焊料S1覆盖。
电线中继构件80以芯线连接部81与连接焊盘部55重叠、两个安装部83分别与两个安装焊盘部56各自重叠的方式配置于第2焊盘54上。芯线连接部81通过第1焊料S1与连接焊盘部55的两个露出部55A、55B连接。芯线31和芯线连接部81、及芯线连接部81和连接焊盘部55分别通过第1焊料S1连接,从而电线30经由电线中继构件80与导电路52连接。另外,两个安装部83分别通过软钎焊与两个安装焊盘部56各自连接。由此,电线中继构件80固定于电路基板50上。将安装部83连接到安装焊盘部56的焊料是具有与第1焊料S1不同的组成的第2焊料S2。因为第1焊料S1和第2焊料S2具有相互不同的组成,所以优选成为相互不混合的状态、即非接触的状态。这是为了避免连接可靠性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焊盘部56是用于将电线中继构件80向电路基板50固定的焊盘,从导电路52中的将汇流条40和电线30电连接的布线独立,与芯线31和汇流条40的电连接无关。通过安装焊盘部56从连接焊盘部55独立地配置,从而避免具有相互不同的组成的第1焊料S1和第2焊料S2混合而对给连接带来不良影响,并且能将电线中继构件80牢固地固定于电路基板50上。
另外,电线中继构件80以两个分隔壁82分别沿着连接焊盘部55中与两个安装焊盘部56对置的两个侧缘55E1的朝向配置。配置第1焊料S1的空间Sp被分隔壁82从通过第2焊料S2连接安装部83的安装焊盘部56隔开。由此,能可靠地避免第1焊料S1和第2焊料S2混合而给电连接带来不良影响。
[保持构件90]
保持构件90为合成树脂制,具备分别保持多个汇流条40的汇流条保持部91和布设电线30的电线布设部92。
[蓄电模块1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制造上述结构的蓄电模块1的方法的一例。
首先,电路基板50通过印刷布线技术制造。接着,在电路基板50的第1焊盘53、安装焊盘部56以及第3焊盘58上涂敷第2焊料S2,焊盘连接部72、安装部83以及芯片保险丝H通过回流软钎焊分别连接到第1焊盘53、安装焊盘部56以及第3焊盘58。此时,在连接焊盘部55上不涂敷第2焊料S2,连接焊盘部55和芯线连接部81不通过第2焊料S2连接。
接着,连接有电线中继构件80、汇流条中继构件70以及芯片保险丝H的电路基板50载置于基板支承部43上。此时,通过定位凸部46收纳于定位凹部59的内部,从而电路基板50被定位。在该状态下,电路基板50由铆钉60固定于基板配设部42。固定前的铆钉60不具有头部62B,在轴部61插通于第1固定孔44和第2固定孔51H后,通过轴部61的末端部被压扁,从而形成头部62B。接着,汇流条连接部71通过焊接与汇流条40连接。由此,汇流条40和第1焊盘53经由汇流条中继构件70电连接。
接着,固定有电路基板50的多个汇流条40分别组装于保持构件90的汇流条保持部91。接着,在保持构件90的电线布设部92布设电线30,在电线30的终端部露出的芯线31载置于芯线连接部81上。在电线30中,与芯线31的露出部分邻接的被绝缘包覆部32覆盖的部分插通并保持于电线保持部45的内侧。在该状态下,例如使用机器人软钎焊装置通过第1焊料S1连接芯线31和芯线连接部81,并连接芯线连接部81和连接焊盘部55。这样,布线模块20的制造完成。
最后,布线模块20配置于多个蓄电元件10上,各汇流条40和电极端子11A、11B通过激光焊接连接。这样,蓄电模块1的制造完成。
[作用效果]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布线模块20具备:具备芯线31的电线30;与芯线31连接的电线中继构件80;与电极端子11A、11B连接的汇流条40;以及电路基板50,具备导电路52,导电路52包括与汇流条40电连接的第1焊盘53和与电线中继构件80连接的第2焊盘54,第2焊盘54具备连接焊盘部55和从连接焊盘部55分离地配置的安装焊盘部56,电线中继构件80具备:芯线连接部81,通过第1焊料S1与芯线31及连接焊盘部55连接;和安装部83,通过与第1焊料S1不同的第2焊料S2与安装焊盘部56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经由电线中继构件80将芯线31与第2焊盘54连接,从而与将电线与焊盘直接连接的情况比较,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设计自由度提高,能提高电线30的连接可靠性。另外,与电线中继构件80连接的第2焊盘54具备连接焊盘部55和从连接焊盘部55分离地配置的安装焊盘部56,电线中继构件80具备通过第1焊料S1与芯线31及连接焊盘部55连接的芯线连接部81、和通过与第1焊料S1不同的第2焊料S2与安装焊盘部56连接的安装部83。由此,避免具有相互不同的组成的第1焊料S1和第2焊料S2混合而给连接带来不良影响,能提高电线的连接可靠性。
另外,电线中继构件80具备分隔壁82,分隔壁82从芯线连接部81立设,将与芯线连接部81接触的空间Sp从安装焊盘部56隔开,第1焊料S1配置于空间Sp内。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可靠地避免第1焊料S1和第2焊料S2混合而给电连接带来不良影响。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8至图12说明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110具备的第2焊盘112的结构及电线中继构件12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电路基板110具备绝缘板51和配置于绝缘板51的一面的导电路111。如图10所示,导电路111具备干线57、第1焊盘53以及第2焊盘112。第2焊盘112由连接焊盘部55和配置于连接焊盘部55的两侧的两个安装焊盘部113构成。安装焊盘部113是用于将电线中继构件120固定于电路基板50的焊盘,相对于连接焊盘部55独立地配置。两个安装焊盘部113呈比连接焊盘部55小的矩形,配置于与连接焊盘部55的一方端缘55E2相比离另一方端缘55E3更近的位置。
电线中继构件120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如图10、图11及图12所示,具备:芯线连接部81,与芯线31及连接焊盘部55连接;两个分隔壁121;两个安装部123,分别与两个安装焊盘部113连接;两个连结部122,分别连接两个分隔壁121和两个安装部123;以及顶壁124A、124B,从两个分隔壁121分别延伸,与芯线连接部81对置地配置。
两个分隔壁121从芯线连接部81的两个侧缘分别延伸,相互对置地配置。在各分隔壁121中,与芯线连接部81的一端邻接的一半成为高壁部121A,剩余的一半成为比高壁部121A低的低壁部121B。一方顶壁124A从两个高壁部121A的一方朝向另一方延伸,另一方顶壁124B从两个高壁部121A的另一方朝向一方延伸。两个顶壁124A、124B相互重合。两个连结部122分别呈从两个低壁部121B各自呈拱形延伸后与低壁部121B平行延伸的J字状。两个安装部123分别从两个连结部122各自的延伸端朝向外侧(离开芯线连接部81的方向)延伸。芯线连接部81、两个高壁部121A以及顶壁124A、124B构成方筒状的筒部125。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芯线连接部81载置有在电线30的终端部从绝缘包覆部32露出的芯线31,该芯线31通过第1焊料S1与芯线连接部81连接。第1焊料S1在电线中继构件80中配置于被芯线连接部81和两个分隔壁121包围的空间Sp内,芯线31埋设于第1焊料S1。第1焊料S1以某种程度的厚度配置于两个分隔壁121之间,芯线31埋设于第1焊料S1。由此,芯线31可靠地埋设于第1焊料S1,芯线31遍及全周被第1焊料S1覆盖。特别是,电线中继构件120具有筒部125,在该筒部125的内部填充有第1焊料S1。由此,芯线31可靠地埋设于第1焊料S1,芯线31遍及全周被第1焊料S1覆盖。
如图8、图11及图12所示,电线中继构件120以芯线连接部81与连接焊盘部55重叠,两个安装部123分别与两个安装焊盘部113各自重叠的方式配置于第2焊盘112上。如图8及图9所示,电线中继构件120以筒部125朝向端缘55E2侧的姿势配置。如图11所示,芯线连接部81通过第1焊料S1与连接焊盘部55的两个露出部55A、55B连接。由此,芯线31、电线中继构件120以及导电路111电连接。如图12所示,两个安装部123分别通过第2焊料S2与两个安装焊盘部113各自连接。由此,电线中继构件120固定于电路基板11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起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中继构件120具备筒部125,在该筒部125的内部配置更多的第1焊料S1。筒部125配置于连接焊盘部55的一方端缘55E2侧,通过第2焊料S2相互连接的安装焊盘部113及安装部123配置于与筒部125相反的一侧的另一方端缘55E3侧。由此,能可靠地避免第1焊料S1和第2焊料S2混合而给电连接带来不良影响。
<实施方式3>
接着,参照图13至图17说明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的电线中继构件12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并且电路基板130具备的第2焊盘132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2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记相同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如图13、图14及图15所示,电路基板130具备绝缘板51和配置于绝缘板51的一面的导电路131。如图15所示,导电路131具备干线57、第1焊盘53以及第2焊盘132。
第2焊盘132具备长方形状的主要部133和从主要部133延伸的两个延长部134。主要部133具有两个侧缘133E1和在两个侧缘133E1间连接的两个端缘133E2、133E3。两个延长部134从两个侧缘133E1分别延伸,夹着主要部133而配置。第2焊盘132的主要部133中的除沿着两个端缘133E2、133E3各自的一部分之外的大部分、和两个延长部134中的与主要部133邻接的一部分被抗蚀剂R3覆盖。在主要部133中,沿着两个端缘133E2、133E3的部分、且从抗蚀剂R3露出的部分分别成为连接焊盘部133A、133B。在两个延长部134中,除了与主要部133邻接的一部分之外的从抗蚀剂R3露出的部分成为两个安装焊盘部134A。即,连接焊盘部133A、133B和安装焊盘部134A通过抗蚀剂R3区分,相互分离地配置。干线57与主要部133的一方端缘133E2连接,第2焊盘132、干线57以及第1焊盘53构成将汇流条40和电线30电连接的布线。两个安装焊盘部134A配置于与主要部133的一方端缘133E2相比离另一方端缘133E3更近的位置。
与实施方式2同样,芯线31通过第1焊料S1与电线中继构件120连接。如图13、图16及图17所示,电线中继构件120以芯线连接部81与连接焊盘部133A、133B重叠,两个安装部123分别与两个安装焊盘部134A各自重叠的方式配置于第2焊盘132上。电线中继构件120以筒部125朝向一方端缘133E2侧的姿势配置。如图16所示,芯线连接部81通过第1焊料S1与连接焊盘部133A、133B连接。由此,芯线31、电线中继构件120以及导电路131电连接。如图17所示,两个安装部123分别通过第2焊料S2与两个安装焊盘部134A各自连接。由此,电线中继构件120固定于电路基板13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电线中继构件120连接的第2焊盘132也具备连接焊盘部133A、133B和从连接焊盘部133A、133B分离地配置的安装焊盘部134A,电线中继构件120具备通过第1焊料S1与芯线31及连接焊盘部133A、133B连接的芯线连接部81、和通过与第1焊料S1不同的第2焊料S2与安装焊盘部134A连接的安装部123。由此,能避免具有相互不同的组成的第1焊料S1和第2焊料S2混合,能避免给电连接带来不良影响。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连接焊盘部55的一部分被抗蚀剂R1覆盖,但是在安装焊盘部从连接焊盘部独立地配置的情况下,连接焊盘部也可以不被抗蚀剂覆盖。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焊盘54、112、132具备两个安装焊盘部56、113、136,电线中继构件80、120具备两个安装部83、123,但是安装焊盘部及安装部的数量为任意,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
附图标记说明
1:蓄电模块
10:蓄电元件
11A:正极端子(电极端子)
11B:负极端子(电极端子)
20:布线模块
30:电线
31:芯线
32:绝缘包覆部
40:汇流条
41:汇流条主体
41A:第1电极连接部
41B:第2电极连接部
41C:连结部
42:基板配设部
43:基板支承部
44:第1固定孔
45:电线保持部
46:定位凸部
50、110、130:电路基板
51:绝缘板
51H:第2固定孔
52、111、131:导电路
53:第1焊盘
54、112、132:第2焊盘
55、133A、133B:连接焊盘部
55A、55B:露出部
55E1:侧缘
55E2、55E3:端缘
56、113、134A:安装焊盘部
57:干线
58:第3焊盘
59:定位凹部
60:铆钉
61:轴部
62A、62B:头部
70:汇流条中继构件
71:汇流条连接部
72:焊盘连接部
80、120:电线中继构件
81:芯线连接部
82、121:分隔壁
83、123:安装部
84、122:连结部
90:保持构件
91:汇流条保持部
92:电线布设部
121A:高壁部
121B:低壁部
124A、124B:顶壁
125:筒部
133:主要部
133A、133B:连接焊盘部
133E1:侧缘
133E2、133E3:端缘
134:延长部
H:芯片保险丝
R1、R2、R3:抗蚀剂
S1:第1焊料
S2:第2焊料
Sp:空间

Claims (4)

1.一种布线模块,装配于具有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所述布线模块具备:
电线,具备芯线;
电线中继构件,与所述芯线连接;
汇流条,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以及
电路基板,具备导电路,所述导电路包括与所述汇流条电连接的第1焊盘和与所述电线中继构件连接的第2焊盘,
所述第2焊盘具备连接焊盘部和从所述连接焊盘部分离地配置的安装焊盘,
所述电线中继构件具备:芯线连接部,通过第1焊料与所述芯线及所述连接焊盘部连接;和安装部,通过与所述第1焊料不同的第2焊料与所述安装焊盘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所述安装焊盘部从所述连接焊盘部独立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具备将所述第2焊盘部分地包覆的抗蚀剂,
通过所述抗蚀剂区分所述连接焊盘部和所述安装焊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所述电线中继构件具备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从所述芯线连接部立设,将与所述芯线连接部接触的空间从所述安装焊盘部隔开,
所述第1焊料配置于所述空间内。
CN202280058232.5A 2021-09-09 2022-08-25 布线模块 Pending CN1180440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6624A JP2023039496A (ja) 2021-09-09 2021-09-09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21-146624 2021-09-09
PCT/JP2022/032065 WO2023037889A1 (ja) 2021-09-09 2022-08-25 配線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4053A true CN118044053A (zh) 2024-05-14

Family

ID=85506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8232.5A Pending CN118044053A (zh) 2021-09-09 2022-08-25 布线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39496A (zh)
CN (1) CN118044053A (zh)
WO (1) WO20230378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3890B2 (ja) * 1997-10-13 2002-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ホルダ用接続プレート
KR102520913B1 (ko) * 2016-05-23 2023-04-13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버스바 조립체
JP6524051B2 (ja) * 2016-12-09 2019-06-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導体の接続構造および導電モジュール
WO2021124814A1 (ja) * 2019-12-16 2021-06-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7889A1 (ja) 2023-03-16
JP2023039496A (ja) 2023-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88179A1 (en) Battery monitoring unit
RU2332751C1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 электродов, содержащий пластину, и используемый с ним модуль батареи
KR100731432B1 (ko) 배터리 팩
US8852790B2 (en) Secondary battery with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US9184472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ttery pack with interconnected half contact pads
KR20160131265A (ko) 배터리 팩
EP2424006B1 (en) Battery pack
JP2007335113A (ja) 電極タブ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US20240014501A1 (en) Wiring module
KR20100136107A (ko) 배터리 팩
EP2581964A1 (en) Battery pack
JP2017123280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1433942B (zh) 电池模块
CN111446407A (zh) 转接板及电池组件
WO2012077404A1 (ja) 電池パック
CN118044053A (zh) 布线模块
EP4287351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O2023037888A1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CN211743287U (zh) 转接板及电池组件
US9362543B2 (en) Battery pack
US20240347875A1 (en) Wiring module
US20240072396A1 (en) Battery module
WO2023210373A1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7177109B2 (ja) 導電モジュール
WO2024116884A1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