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3509A - 精梳机和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精梳机和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3509A
CN118043509A CN202280064754.6A CN202280064754A CN118043509A CN 118043509 A CN118043509 A CN 118043509A CN 202280064754 A CN202280064754 A CN 202280064754A CN 118043509 A CN118043509 A CN 118043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ing
fibre
roller
rollers
det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47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妮可·泽格
罗兰·弗里德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tschler Group Europe
Original Assignee
Trutschler Group Europ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tschler Group Europe filed Critical Trutschler Group Europe
Publication of CN118043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3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26Driv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精梳头(20)的精梳机,其中,在每个精梳头(20)处将至少一个棉条(4)由棉卷(1)退绕并且输送给给棉罗拉(7)和钳板机构(5),借助于顶梳和圆梳(9、8)从棉条(4)精梳出并且吸出精梳短毛,并且借助于喇叭口(15)将产生的纤维层转变成纤维条,所述纤维条与其他精梳头的其他纤维条一起牵伸成唯一纤维条。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钳板机构(5)下游设置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和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所述分离罗拉实施皮尔格式运动,所述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借助于至少一个驱动器独立于钳板机构(5)的运动在参数和时间过程方面是可变的,从而所形成的纤维层(14)的运送路径在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时能够可变地调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Description

精梳机和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和10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种精梳机和一种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精梳机用于在多个精梳头处由棉絮或者纤维条梳出不需要的短纤维、结团和废物颗粒并且将这样得到的精梳后的纤维网输送给共同的牵伸机构。在那里将纤维网聚集并且牵伸,从而产生具有预定特性的唯一的纤维条,该纤维条通常堆置在条筒中。借助于给棉罗拉将棉絮或者纤维条输送给往复摆动的钳板。在钳板的回缩位置中,钳板是关闭的并且固定住棉絮的从钳板伸出的在前的端部部段,该端部部段呈纤维须丛的形式。从钳板伸出的纤维须丛由设置在钳板下方的圆梳梳出。接着,钳板运动到在前的打开的位置,其中,分离罗拉通过向后转动转动,将先前梳出的纤维须丛以其在后的端部部段朝向借助钳板夹住的棉絮的在前的端部部段输送。从圆梳梳出的纤维须丛放到所述在后的端部部段上并且与所述在后的端部部段一起被拉入分离罗拉的夹紧位置,因为分离罗拉再次改变了转动方向。在这样转动时,转动角度大约是先前向后转动时的两倍大,这时纤维须丛从处于钳板机构中的棉絮分离。在此,将被分离的纤维须丛的后端部拉过顶梳。
在此产生单独的、不相连的纤维须丛,这些纤维须丛具有特定的、与纤维长度有关的长度。因此在接合时,两个纤维须丛借助于至少最近的第一对分离罗拉这样彼此叠置,使得产生相连的纤维层。由每个这样形成的纤维层形成纤维条。精梳后的且接合好的纤维网由于所属的分离罗拉而实施连续重复的皮尔格式运动,为了避免所述纤维网断裂,在纤维网碗(Vliesschüssel)中形成材料储备。纤维网碗起到纤维网平静区的作用。
纤维条分别单独地朝向条台排出。此后,通过转向元件通常将它们转向90°并且通过条台被引导至牵伸机构并且在那里牵伸到希望的条子支数。根据转向元件的位置,在结合条子时进一步补偿接合位置。
相应的精梳头的分离罗拉的往复旋转在每个精梳周期或者精梳循环内的循环是皮尔格式,基于该皮尔格式,分离罗拉在每个精梳周期内围绕特定运送路径将纤维材料从精梳头运输出来。
几十年来,在所有制造商的所有精梳机中,在每个精梳周期内,精梳机的相应精梳头的精梳后的纤维材料的运送路径或者有效牵引是恒定的、不可调整的参数并且每个精梳周期约为25mm。25mm对应于最常见的棉花品种的平均纤维长度。运送路径通过分离罗拉在接合后的纤维网从精梳头出来的运输方向或者运送方向上的转动角度与逆着所述运送方向的转动角度之间的差确定,并且由分离曲线、即分离罗拉在每个精梳周期内的运动过程得出。这意味着,在所有已知的精梳机中,运送路径的量是相同或相似的,并且是不可调整的。
运送路径通常通过复杂的传动机构实现,利用这种传动机构产生分离罗拉的皮尔格式运动。在此,在精梳周期内总是执行相同的转动角度变化或者在分离罗拉的周面上的相同的路径。在分离罗拉运动方面唯一可能的变化以及因此在分离罗拉运动区域中的精梳过程方面唯一可能的影响是接合时间点的偏移并且因此是保持不变的分离罗拉运动相对于精梳头的其它元件的平行偏移。
接合时间点是指将纤维须丛附接在先前的纤维须丛上的时间点。为了调整接合时间点,当钳板运动到达前面的止点时,亦即下钳板和第一分离罗拉对的夹紧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小(Ecartement)时,第一分离罗拉对的运动必须推移成钳板运动,。接合时间点偏移例如材料匹配地执行以便产生均匀的纤维质量。因此,精梳机的纤维网由小的彼此瓦片状叠放的各个纤维须丛组成,并且因此周期性地不均匀。根据皮尔格式运动得到在每个精梳周期内彼此堆叠的各个纤维须丛的重叠长度。
接合位置导致不均匀性和周期性误差,例如在精梳毛条的CV值方面和在呈30cm至75cm的狭缝形式的频谱图中是可识别的。为了补偿这些不均匀性,已知通过在精梳机上的调整来实现纤维须丛的最佳堆叠。调整包括协调分离时间点与从钳板中伸出的纤维须丛到达分离罗拉的夹紧线的时间点(分离罗拉运动的接合时间点偏移)。通过在时间上定位钳板运动过程,纤维须丛可以被更宽松地或者更紧密地彼此堆叠。此外,纤维网可以偏心地抽出,以补偿精梳毛条中的不均匀性。由此接合线对角设置,这导致对周期性误差的部分补偿。
除了这些品质效果之外,接合后的纤维网基于接合位置是非常敏感的。根据纤维材料和精梳周期数,在纤维网中在纤维网的长度上出现明显程度不一的薄点和厚点。此外,在纤维网中可能会产生缺陷,甚至产生纤维网孔洞。即使在精梳机上最佳选择的调整(接合时间点、上分离罗拉的压力等方面)中,也部分地无法避免在纤维网中的所描述的现象,并且必须接受的质量损失始终存在,或者必须降低在精梳机上的生产效率或者减少精梳周期数。
通常,例如,当不允许或者不应该减低产量时,必须利用相当耗费的措施来应对在纤维网中的孔洞或者薄弱处。例如,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向精梳机提供明显更重的条卷并且还部分地增加在精梳机上的喂入量,以便产生更重、更稳定的纤维网。为此,必须在精梳机上游的纺纱生产线上进行明显的改变。这可能意味着,例如,生产较粗的牵伸条子和在在卷绕机上提供较粗的条子,以便能够利用在卷绕机的牵伸机构上允许的变形生产明显较粗的毛卷。
除了必须适应性地调整整个纺纱生产线的缺点之外,在精梳机上还导致额外的缺点。例如,在交付非常粗糙的毛卷的情况下,精梳质量较差,连带有由此导致的质量缺陷。
为了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区分开来,需要两个其它的定义:
Ecartement(间距)是下钳板和随后的分离罗拉对的夹紧位置之间的最小距离。
给棉量是指在每个精梳周期中从条筒喂入时,给棉罗拉将棉条或者纤维条推进钳板中的距离,例如6m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应对上述缺点。
所述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和10的主题来解决。有利的进一步扩展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精梳头的精梳机,其中,在每个精梳头处将至少一个棉条由棉卷退绕并且输送给给棉罗拉和钳板机构,借助于顶梳和圆梳从棉条精梳出并且吸出精梳短毛,并且产生的纤维层转变成纤维条,所述纤维条与其他精梳头的其他纤维条一起牵伸成唯一纤维条。代替棉条,也可以将至少一个纤维条从条筒输送给钳板机构。
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教导:在钳板机构下游设置第一对分离罗拉和第二对分离罗拉,所述分离罗拉实施皮尔格式运动,所述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借助于至少一个驱动器独立于钳板机构的运动在参数和时间过程方面是可变的,从而所形成的纤维层的运送路径在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时能够可变地调整。
本发明基于如下的认识,即通过改变纤维层在穿过分离罗拉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中的运送路径,实现了纤维须丛到纤维层的重叠长度的改变,该纤维层借此可以更稳定和更牢固地构造。特别是在精梳周期大的情况下,纤维层可能会变得薄、不稳定并且多孔,这会有损随后的精梳条子的质量。在此,运送路径的改变与钳板机构的运动、以及圆梳和顶梳的运动无关,从而精梳机的运动学保持不变。仅纤维须丛的重叠长度改变,由此可以改变纤维层的形成。在此,精梳机的经调整的Ecartement(间距)和给棉量不变。只有通过在精梳周期期间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在参数方面和在时间过程方面的变化,纤维层才能更紧密或者更轻地构造。
第一对分离罗拉和第二对分离罗拉优选地通过共同的驱动器驱动。所述驱动器独立于精梳机的其他部分的运动学运行并且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两对分离罗拉都可以同步驱动并且在运动中可变地调整。
两对分离罗拉可以优选地分别具有单独的驱动器。在此,所述驱动器构造成,为了产生相同的向前运动而同步。例如,以此给出了可以在短时期内稍微慢一点地运行第二分离罗拉对的可行方案,以便分离罗拉对之间的接合纤维须丛再次短暂地相互压缩。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器借助于控制装置来控制,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构造用于根据平均纤维长度或者提供的棉条的马克隆尼值调整所述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通过将纤维质量输入控制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的选择。平均纤维长度可以是在参数方面匹配纤维须丛的重叠的标准。备选地,马克隆尼值可以是用于纤维须丛重叠尺寸的标准。用于调整运送路径的另一个值可以是纤维条期望的CV值。所有三个值都可以作为选择标准与相应的数据一起存储在控制装置中,并且可以通过驱动器操控分离罗拉的预选分离曲线。结果是产生稳定的纤维层,该纤维层不具有不均匀性或者穿孔的趋势。
在另一种补充的或者备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构造用于根据精梳周期数来调整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在高精梳周期数的情况下,往往会合趋势地产生较重的纤维层,因为随着纤维层的持续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通过皮尔格式运动将力作用在该纤维层上,利用该力可能使在结构中的已经接合的纤维须丛松脱或者破坏。
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构造用于使用不同纤维质量的数据,以便借助于所述数据向操作者建议或者自动调整用于分离罗拉的运动的最佳曲线。以此可以利用客户在纺纱准备方面的经验,并且可以利用希望的调整来存储优选的纤维质量,或者精梳机的操作者可以使用机器制造商的经验数据。备选地,操作者可以基于自己的经验调整和改变运送路径。
纤维层的形成可以优选地通过如下方式来支持,即,在所述分离罗拉下游设置一对出条罗拉并且随后设置一对台式紧压辊。在此,出条罗拉或台式紧压辊可具有自己的驱动器,该驱动器在牵引速度方面可以借助于出条罗拉的改变了的运送路径来调整。以此能够调整纤维层的牵引速度并且可以影响纤维层上的张力,以便使纤维层的波浪部在纤维网碗中平息。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分离罗拉和出条罗拉或者台式紧压辊之间将可调整的张力施加到通过分离罗拉形成的纤维层上。可调整的张力可以通过单独驱动出条罗拉或者台式紧压辊来实现,利用该单独驱动可以灵活地调整纤维层的或者纤维条的牵引速度。
如果出条罗拉具有自己的驱动器,则可以产生作用到通过分离罗拉形成的纤维层上的张力。单独驱动出条罗拉具有其他优点,即,在这一点上,可以通过在纤维网碗中的纤维层上施加张力(无牵伸)来影响纤维网碗中纤维层波浪部。出条罗拉的转速借此可以至少部分自动地或者完全自动地匹配于出条罗拉的改变了的运送路径和/或精梳周期数。实现纤维层在纤维网碗中更稳定的运行特性。
如果仅出条罗拉或者仅台式紧压辊具有自己的驱动器用以调整牵引速度,则这些出条罗拉或者台式紧压辊优选地在驱动技术上相互耦联。
可以优选地根据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和/或精梳周期的数量通过控制装置来调整张力。备选地也可以通过改变台式紧压辊的转速来实现出条罗拉和台式紧压辊之间的张力。因为台式紧压辊通常牢固地与精梳头的传动机构连接,并且出条罗拉和台式紧压辊之间存在恒定的张力,因此可以要么利用变换齿轮、利用在转速方面可变的柔性皮带传动要么转换到单独驱动器上来改变纤维层上的张力。
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利用具有多个精梳头的精梳机精梳棉条的方法规定,在每个精梳头处,将棉条由棉卷退绕并且输送给给棉罗拉和钳板机构。借助于顶梳和圆梳从棉条精梳出并且吸出精梳短毛,并且将产生的纤维层转变成纤维条。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钳板机构下游设置第一对分离罗拉和第二对分离罗拉,所述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独立于钳板机构的运动地在参数和时间过程方面受到调整。借此,通过分离罗拉形成的纤维层的运送路径在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时能够可变地调整。
按照本发明,分离曲线的生成是可灵活调整的,即,在分离罗拉运动的哪个区域中改变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以及因此改变纤维层的有效运送路径。在构造用于分离罗拉运动的曲线时,可以设置不同的重点。例如,顶梳的干预的技术上重要的区域可以保持不变。备选地或者补充地,用于分离罗拉的转动方向逆转的逆转点可以保持不变。在此,分离罗拉运动可以这样调整,使得不影响其余的精梳过程,并且确保与其他元件(如钳板机构、圆梳和顶梳)的无误差流程。例如,在利用较低有效的纤维牵引、与纤维层的较早开始的向回交送(例如通过改变了的逆转点)相结合地改变分离罗拉运动时可以确保,圆梳不会抓住或者不会触碰向回交送的纤维层。在此,除了这些技术优点,运送路径的改变与钳板机构的运动、以及圆梳和顶梳的运动无关,从而精梳机的运动学保持不变。仅纤维须丛的重叠长度改变,由此可以改变纤维层的形成。在此,精梳机的经调整的Ecartement(间距)和给棉量不变。只有通过在精梳周期期间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在尺寸方面和在时间过程方面的变化,纤维层才能更紧密或者更轻地构造。
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可优选地根据平均纤维长度进行,或者可借助于提供的棉条的马克隆尼值来调整。借此根据加工的纤维质量可以优化纤维须丛的重叠并且借此优化纤维层的形成。
附加地或者备选地,可以根据精梳周期数调整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基于皮尔格式运动和与此连接的纤维层的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作用到纤维层上的力随着精梳周期数增加。因此在高精梳周期数的情况下生产较重的纤维层,以此可能松脱或者破坏在结构中的已经接合的纤维须丛。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精梳周期开始时(例如与钳板关闭的开始和钳板向后运动的开始一起),可以增大或者减小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这可以通过分离罗拉的改变了的转动角度进行和/或通过改变了的加速度进行,这改变曲线走势。用于分离罗拉的转动方向逆转的逆转点可以保持不变,由此对其余的精梳过程的影响最小。以此方式,在分离罗拉的运动变化时可以确保,圆梳不会抓住或者不会触碰向回交送的纤维层,所述运动变化是借助较低的有效的纤维牵引改变、结合纤维层的较早开始的向后交送(例如通过改变的逆转点)实现的。
优选地在顶梳的干预结束时,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可增大或者减小。借此通过顶梳干预的技术上重要的区域保持不变。
备选地或者补充地,可以在分离罗拉下游将张力施加到形成的纤维层上。在此,张力是可根据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和/或精梳周期的数量而调整的。该技术效果通过如下方式得出,即,基于分离罗拉的运送路径的改变,纤维层可以变得更轻或者更重,这作为增大的或者减小的不均匀的纤维层波浪部在纤维网碗上可以是可见的。
分离罗拉的运送路径的改变导致纤维条的改变了的条子质量,从而可以在精梳机的牵伸机构中或者在下游的自调匀整并条机中进行牵伸的适应性调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从随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得出。
图中: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精梳机的精梳头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a示出由各个组装好的纤维须丛组成的第一种纤维层;
图2b示出由各个组装好的纤维须丛组成的另一种纤维层;
图3示出第一分离罗拉对的按照本发明的运动的曲线图;
图4示出第一分离罗拉对的另一个按照本发明的运动的曲线图;
图5示出第一分离罗拉对的又一个按照本发明的运动的曲线图;
图6示出第一分离罗拉对的再一个按照本发明的运动的曲线图;
图7示出在分离罗拉下游的精梳头区域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2b阐述现有技术并且在图3至图7中阐述按照本发明的精梳机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各相同的特征均配设相同的附图标记。对此要理解,附图仅简化地示出,尤其没有按比例示出。
在图1中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精梳头20,其中至少八个精梳头安装在一个精梳机上。为了清楚起见,该实施例借助仅一个精梳头20来显示和描述,其中,除了公共的驱动单元和圈条器之外,在此示出的细节安装在这些精梳头中的每一个精梳头上。此外,精梳头20包括两个卷运输罗拉2、3,在所述卷运输罗拉上放置具有卷绕筒管的棉卷1,并且棉条4由于拉力负荷通过给棉罗拉7从所述棉卷退绕。卷运输罗拉2、3可以单独驱动或者两者一起驱动。卷运输罗拉2、3的构造,无论是仅转动而不被驱动,还是单独被驱动或者两者一起被驱动,都对本发明不重要。
将棉条4转运至钳板机构5的给棉罗拉7。钳板机构5能通过轴6以能通过杠杆往复运动的方式驱动,该轴与传动机构17连接。传动机构17由马达18驱动。根据现有技术,马达18和传动机构17与控制装置19连接,通过该控制装置可以在未进一步解释的参数方面调整精梳过程。按照所示出的示例,钳板机构5处于在前的位置,并且将梳出的纤维须丛交给随后的沿纤维运输方向的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在钳板机构5下方,可转动地支承有圆梳8,该圆梳通过其针板座梳出由关闭的钳板提供的纤维须丛。圆梳8同样与传动机构17驱动连接。在给棉罗拉7上固定有未示出的棘轮,该棘轮由于钳板机构5的往复运动通过同样未示出的棘爪步进地转动,并且由此将棉条4输送给钳板的钳口以便梳出。在运行中,棉条4由于棉卷1通过卷运输罗拉2、3而产生的转动运动持续地退绕,并且到达给棉罗拉7。接着,为了梳出,将棉絮通过给棉罗拉7输送给钳板机构5的钳口并且然后交给沿纤维运输方向的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在此交出的纤维须丛最后被拉过顶梳9并且与在前的纤维须丛接合。将由此产生的纤维层14通过沿纤运输送方向的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移送。在这里产生的纤维层14由各份接合的纤维须丛组成,该纤维层通过纤维网碗22被引导,并且借助于出条罗拉16拉向喇叭口15并且转变成纤维条21。随后设置的台式紧压辊23抽出纤维条21并且随在其他精梳头上同样形成的纤维条输送给精梳机的未示出的牵伸机构。将从精梳机的牵伸机构中排出的纤维网结合成纤维条、即结合成所谓的精梳机条,并且转运条子储备,以便存放到条筒中。
在现有技术中,钳板机构5运动到在前的打开的位置中,其中,分离罗拉10、12通过向后转动,将先前梳出的纤维须丛以其在后的端部部段朝向借助钳板夹住的棉的在前的端部部段输送。在此,分离罗拉11、13执行相同的运动,从而纤维层14向回运动一点。从圆梳8梳出的纤维须丛放到所述在后的端部部段上并且与所述在后的端部部段一起被拉入分离罗拉10、12的夹紧位置,因为分离罗拉10、12和11、13再次改变转动方向。在这样转动时转动角度大约是先前向后转动时的两倍大,这时纤维须丛从处于钳板机构5中的棉分离。在此,被分离的纤维须丛的后端部被拉过顶梳9。在此,分离罗拉10、12、11、13执行皮尔格式运动(Pilgerschrittbewegung),其中,这些分离罗拉在反向转动时使在前一个精梳周期中拉走的纤维须丛的末端返回。将纤维须丛的始端放到该末端上并且在转动方向逆转后通过两个分离罗拉10、12的压力将它们接合。在每个精梳周期中,分离罗拉10、12、11、13不仅必须两次改变它们的运动方向,而且在返回时转动的路径比前进时短。如果在以下描述中仅描述第一分离罗拉对10、12的转动运动,那么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第二分离罗拉对11、13也同时执行相同的转动运动,因为否则在分离罗拉对之间接合好的纤维须丛会被压缩或者牵伸。
在图2a中以横截面示出均匀的纤维层14,该纤维层由各个纤维须丛组合而成。长度为LFB的纤维须丛可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这些纤维须丛重叠了长度在这里示出的纤维层14是非常均匀的,与图2b的纤维层不同,后者具有多个交替的薄点和厚点。
分离罗拉10、12、11、13的驱动通常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借助于电马达式驱动器使下分离罗拉10、11旋转或者使其与传动机构17驱动技术地耦联。类似于牵伸机构上辊,上分离罗拉12、13压靠到相关联的分离罗拉10、11上,并且基于由此产生的力锁合与相关联的分离罗拉10、11一起转动。
在此,两个直接相邻的精梳头20的分离罗拉10、11可以通过轴彼此旋转作用连接。因此,例如分离罗拉中的仅一个分离罗拉10必须被驱动。
分离罗拉10、11可以单独地或者成对地(即按每个精梳头20)具有自己的、亦即独立于精梳机的其他被驱动组件的驱动器。这能实现的是,在不改变例如钳板机构5的运动过程的情况下,分离罗拉10、11在每个精梳周期的运动过程(=分离曲线)中变化。
所述驱动机构允许有针对性地在运送路径方面适应性地调整至少分离罗拉10、12的运动过程。从第二分离罗拉对11、13排出的精梳过的纤维层14存放在这里未示出的纤维网碗22上,并且借助于出条罗拉16引导穿过喇叭口15,该喇叭口将精梳过的纤维层14转变成纤维条21。
图3至图6分别在曲线图中示出第一分离罗拉对10、12的原始分离曲线AK1(点划线)和已改变的按照本发明的分离曲线AK2(实线)。在这些曲线图中,在左侧纵坐标上示出第一分离罗拉对10、12的相关联的转动角度,该转动角度可以从-150°到+150°。如先前已经实施的那样,分离罗拉11、13执行相同的转动运动,即使下文不再明确提及这一点。代替转动角度,在这里也可以引入分离罗拉10、12的相关联的运送路径,该运送路径沿材料运输方向背离钳板机构5并且在标尺0的上方引入,并且逆着材料运输方向朝向钳板机构5并且在标尺0的下方引入。在横坐标上示出在0至2.5s范围内24nips/min(针数/分钟)时的完整精梳周期。在这里,可以引入任意的时间,该时间例如对应于从1nip/min到目前可实现的650nips/min的精梳周期。备选地,在这里也可以引入分离罗拉的驱动马达的例如从0到40的指数位置,其中起点可以任意移动,例如移动到指数位置24。在曲线图中,在上部区域中引入钳板机构5的运动以及在横坐标上引入相关联的打开运动和关闭运动。在时间流程方面用灰色标记引入顶梳9和圆梳8的干预。
在原始的AK1分离曲线中,分离罗拉10、12在t=0s时转动,即在转动角度为0°时精梳周期开始的时候转动,直到在t=0.8s时沿材料运输方向转动运动停止或者直到t=0.8s时沿材料运输方向转动运动的第一逆转点U11。在第一个逆转点U11时,分离罗拉10、12已经转动90°。
从逆转点U11开始,分离罗拉10、12逆着材料运输方向转动,亦即再次朝向钳板机构5,之后不久,在钳板机构5中夹紧的纤维须丛通过圆梳8精梳出来。分离罗拉10、12继续逆着材料运输方向转动,以便接收由钳板机构夹紧的纤维须丛并且将纤维层运回。从对应于-135°转动角度的逆转点U2开始,它们再次改变沿材料运输方向的转动方向,钳板机构5的喂入借此通过棉条4进行。直至精梳周期随t=2.5s结束,分离罗拉10、12再次沿材料运输方向转动120°的转动角度,其中,纤维须丛的端部通过顶梳9精梳出来。
在图3中改变了的分离曲线AK2在转动角度为30°时开始精梳周期、更强地加速并且在t=0.6s时以118°的转动角度到达第一个逆转点U21。从那里开始,第一分离罗拉对10、12更快向回转动并且在t=0.85s时从90°的转动角度起与分离曲线AK1相同地转动。通过顶梳9的干预开始时,分离罗拉运动AK2与分离罗拉运动AK1是不变的,曲线是绝对平行的,它们仅以改变了的(在这里减小的)运送路径运行。分离罗拉执行完全相同的转动运动,其中,具有减小的运送路径AK2的曲线运送更少的材料,但是向回交送更多。运动功能仅在顶梳精梳之后不同,因为通过前拉逆转点U21,向后交送更早地开始。
按照本发明,优点在于改变了的(在所述实施例中减小的)运送路径,该运送路径例如比在原始分离曲线AK1中低6.25mm。在这里给出的示例性减小的运送路径对应于具有相关联的转动角度的分离罗拉的周面。因此,在圆梳精梳开始之前实现材料向回交送,纤维须丛的重叠的长度借此可以匹配于平均纤维长度。例如,在中等长纤维棉花的情况下平均纤维长度为25mm,而在长纤维棉花的情况下平均纤维长度为32mm。根据纤维的纤维长度,在相同的运送路径的情况下,共同形成纤维层14的各个纤维须丛的重叠长度/>大不相同。因此,纤维层14可能具有薄点和厚点(图2b),这些薄点和厚点使得纤维层14非常不均匀。通过改变分离曲线运动,可以在高精梳周期的情况下产生更稳定的纤维层14,这在每个精梳头处由此产生的纤维条中并且在精梳牵引质量方面产生有利的效果,分离曲线的改变是为了使运送路径匹配于待精梳的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额外地,有效运送路径可以匹配于纤维材料的马克隆尼值。在马克隆尼值>4.3的粗纤维材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的运送路径产生更稳定的纤维层14。在此接合时间点保持不变。仅重叠长度/>基于改变的传送路径而改变。用于钳板机构的驱动组件借此可以无改变地继续使用。只有通过第一分离罗拉对10、12的转动运动的适应性调整或者改变,纤维须丛的重叠长度/>才匹配于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或者马克隆尼值。这种改变仅通过第一分离罗拉对10、12的驱动进行,该驱动优选可以借助于单独驱动器或者伺服驱动器来驱动。
在分离罗拉10、12沿材料运输方向转动期间,钳板机构5首先向后运动,并且然后向前运动。在分离罗拉10、12逆着材料运输方向向回转动时,钳板机构5向前运动,其中从t=1.9s开始喂入棉条。这对应于逆转点U2。在此,在钳板机构5的不同时间和位置,不仅顶梳9而且圆梳8都进行干预。在t=1.5s至t=2.3s的时间进程范围内,钳板机构5逆着材料运输方向运动,亦即向后运动,以便然后再次沿材料运输方向运送棉絮或者纤维须丛。根据相对于分离曲线AK1已经改变的分离曲线AK2,分离罗拉10、12沿向前的方向以比分离曲线AK1更小的角度旋转。在此在示出的示例中相对于分离曲线AK1,分离曲线AK2使得分离罗拉10、12的运送路径减小6.25mm。这种变化是基于分离曲线AK2已经改变的(例如30°的)转动角度与分离罗拉直径相结合而产生的。在所述示例中,基于已经改变的曲线形状,每精梳周期运送的纤维材料少了6.5mm。
在图4的实施例中,原始的分离曲线AK1与图3中的分离曲线AK1相同。已经改变的分离曲线AK2在每个精梳周期中具有小了30°的转动角度,比在图2的实施例中更慢地加速并且在t=0.8s时以90°的转动角度到达第一个逆转点U21,这与原始分离曲线AK1的逆转点U11相同。从这个逆转点开始,分离曲线AK2再次与分离曲线AK1相同。在这里,与每个精梳周期分离罗拉10、12的转动运动的原始流程相比,运送路径也减少6.25mm。在此,当顶梳9的作用已经减低时,减小的运送路径完成于顶梳精梳的最后阶段。用于变换向前运动和向后运动的另一曲线走势不改变。在顶梳精梳的最后阶段,沿材料流动方向的运送较少,但是纤维的向回交送是相同的,从而产生总体较短的运送路径。
在图5中,与分离曲线AK1相比,分离曲线AK2仅仅在0s至0.5s的范围内具有改变了的并且更陡的走势。在完成顶梳精梳之后,分离曲线AK2再次与分离曲线AK1的走势相同地运行。分离曲线的绝对运送路径虽然是不改变的,但是利用分离曲线AK2的这种更陡的走势能够优化纤维须丛的重叠。
在图6中,与分离曲线AK1相比,分离曲线AK2仅在2.2s至2.5s的范围内具有改变了的并且更平坦的走势。这种变化同样使得运送路径缩短例如4mm,这对应于减小的20°的转动角度。但是在所述实施例中,分离曲线AK2的变化发生在集中顶梳精梳的开始,其中曲线AK2以较低的斜率远离原始曲线AK1。
所有实施例的共同点是,尽管分离罗拉10、12的运动已经改变,但是接合时间点不改变。
分离罗拉10和12的运送路径的改变能实现纤维须丛到纤维层14的重叠长度的改变,所述纤维层以此可以更稳定和更牢固地构造。特别是在精梳周期大的情况下,纤维层14可能会变得薄、不稳定并且多孔,这会有损随后的精梳条子的质量。在此,运送路径的改变与钳板机构5的运动、以及圆梳8和顶梳9的运动无关,从而精梳机的运动学保持不变。仅纤维须丛的重叠长度/>改变,由此可以改变纤维层14的形成,其中,所述纤维层(例如根据平均纤维长度)可以更致密或更薄地构造。在此,由于钳板机构的给棉量不改变,所以纤维层14在密度方面受到分离罗拉10、12的运送路径的变化的影响。分离罗拉10、12的不同运送路径例如可以根据待处理的棉花质量(中等纤维长度)和/或根据待达到的精梳周期数而改变,并且储存在精梳机的控制装置中。
利用输入待处理的棉花质量,可以向操作者建议分离曲线的走势或运送路径的参数或者自动调整所述参数。按照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分离罗拉对的分离罗拉曲线的走势来增大或减小纤维须丛的运送路径,从而因此影响纤维层14的形成。优选地,具有不同有效运送路径的不同分离曲线存储在控制装置访问的数据库或程序中,该控制装置是精梳机的组件或者与精梳机耦联。存储的分离曲线在用户侧是可以选择的。备选地,用户输入诸如生产、纤维数据、精梳周期数等数据。基于此,控制装置可以选择合适的分离曲线或者向操作者建议。又备选地,可以通过使用神经网络进行自动的曲线选择。在此,在训练中,精梳机可以优选地调整所有精梳头的分离曲线,并且用户输入精梳后的和牵伸后的纤维条的质量有多好。在此,控制装置尝试找到各个最佳调整。
在高精梳周期数的情况下,在纤维网碗22中的敏感纤维层14通常是条子形成之前的生产限制因素。通过皮尔格式运动,纤维层14往复运动,由此基于加速力在纤维层14中产生孔洞和/或纤维层14在薄点处撕裂,由此无法形成条子。在高精梳周期的情况下,可以减小运送路径,由此增加了纤维须丛在长度上的重叠并且由此(在给棉量不变的情况下)纤维层14变得非常厚。产生更重的纤维层14,该纤维层明显更稳定。备选地,在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例如32mm(平均25mm)的情况下,如果这与精梳周期数相匹配,则可以增大运送路径。
也可以达到分离罗拉的运送路径的增加而不是减少。如果精梳过的纤维条应包含仅相对长的纤维,则这是有意义的。以有利的方式总是这样选择运送路径,使得其对应于平均纤维长度,亦即例如在中等长纤维棉花的情况下为25mm,或者在超长纤维棉花的情况下为32mm。
备选地或者附加地,运送路径可以匹配于纤维材料的马克隆尼值。例如,在粗纤维材料(示例性马克隆尼值>4.3)的情况下,更稳定的纤维层14以及因此更低的有效运送路径可能是有帮助的。
在运送路径缩短的情况下作为另一个优点也实现了用于精梳机的能量节省,因为特别是基于在曲线的逆转点U1、U2处的皮尔格式运动,这是非常耗能的。在此,随着精梳周期数的增加,驱动器的能量需求也增加。在此,根据理想选择的运送路径,可以有针对性地这样生成曲线,使得在良好的技术效果的情况下实现低能耗。
按照本发明,分离曲线的生成是可灵活调整的,即,在分离罗拉运动10、12的哪个区域中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以及因此纤维层14的有效运送路径改变。在构造用于分离罗拉运动10、12的曲线时,可以设置不同的重点。例如,顶梳9的干预的技术上重要的区域可以保持不变。备选地或者补充地,用于分离罗拉10、12的转动方向逆转的逆转点可以保持不变。在此,分离罗拉运动10、12可以这样调整,使得不影响其余的精梳过程,并且确保与其他元件(如钳板机构5、圆梳8和顶梳9)的无误差流程。例如,在分离罗拉10、12的运动利用较低的有效的纤维牵引改变且结合纤维层14的较早开始的向回交送(例如通过改变的逆转点)时可以确保,圆梳8不会抓住或者不会触碰向回交送的纤维层14。
在图7中示出每台精梳机的精梳头的分离罗拉下游的区域。纤维网喇叭口15设置在分离罗拉16下游并且设置在台式紧压辊23上游。在第二分离罗拉对11、13(其中可识别出第二上分离罗拉13)下游,使纤维层14在纤维网碗22上或纤维网碗22中稳定。基于分离罗拉的运送路径的改变,纤维层14可以变得更轻或更重,从而可以匹配于最后一对分离罗拉11、13下游的交送速度或者牵引速度。
随后的出条罗拉对16可以优选地具有单独驱动器,利用该单独驱动器通过如下方式对改变的运送路径以及因此对纤维层14改变的质量作出反应,即,例如在纤维层14的质量更高的情况下更慢地抽出纤维层14,因为到钳板机构5中的供给量不变。在出条罗拉16下游,纤维层14通过条子喇叭口15转变成纤维条21,并且通过台式紧压辊23将纤维条21运送至精梳机的输送带上。分离罗拉的运送路径的改变导致纤维条21的改变的条子质量,从而如果要进一步处理条子质量为5至10ktex的经精梳的纤维条的话,则可以在共同的精梳机牵伸机构中或者在下游的自调匀整装置中进行所有纤维条的牵伸的适应性调整。通过出条罗拉16的单独驱动可以改变纤维网碗22中的纤维层14上的张力。单独驱动出条罗拉16具有其他优点,即,在这一点上,可以通过在纤维网碗22中的纤维层14上施加张力(无牵伸)来影响纤维网碗22中纤维层波浪部。出条罗拉16的转速因此可以至少部分自动地或者完全自动地匹配于出条罗拉的改变的运送路径和/或精梳周期数。实现了纤维层14在纤维网碗22中更稳定的运行特性。
然后,台式紧压辊23也可以匹配于出条罗拉16改变了的转速,所述台式紧压辊于是也更快或更慢地拉出纤维条21。因为台式紧压辊23通常牢固地与精梳头的传动机构连接,并且出条罗拉16和台式紧压辊23之间存在恒定的张力,因此可以要么利用变换齿轮、利用在转速方面可变的柔性皮带传动,要么转换到单独驱动器上来改变转速。
备选地,仅台式紧压辊23可以具有可变驱动器,利用该可变驱动器可以基于纤维质量的减少或增加而适应性调整纤维条21的牵引速度。
通过本发明,纤维网质量所需的干预恰好在需要的地方局部进行,亦即在纤维层形成/接合中直接进行。通过棉卷1或者来自条筒的纤维条到精梳机上的提交和实际的精梳过程(包括提交、喂给、张力变形、圆梳精梳和顶梳精梳、牵伸、条筒存放)以有利的方式保持不变。例如,可以直接这样适应性地调整牵伸,使得直接再次补偿通过运送路径的适应性调整而改变的条子质量(更轻或更重)。这可以在精梳机本身的牵伸机构中和/或在下游的并条机中进行。此外,必要时在牵引速度方面可以匹配出条罗拉16或者台式紧压辊23的运行。
可能必要的增加的或减少的纤维网重量以及因此单个精梳头重量可以在精梳机的牵伸机构中直接再次得到适应性调整。由此,在理想情况下,单位时间内进入条筒中的纤维条的输出量和精梳机的产量保持不变。此外,不必与在传动机器中一样,干预上游已经很远的过程步骤和适应性地调整整个纺纱生产线。
通常,在最后的分离罗拉11、13和出条罗拉16之间以及在出条罗拉16和台式紧压辊23之间设置恒定的张力。如果运送路径改变,则可以相应地适应性调整这些辊的速度。改变了的、由相应的纤维层14形成的单个精梳头条子的补偿以及因此在精梳机的牵伸机构处的提交的补偿,可以直接通过在精梳机的牵伸机构处的变形调整来进行。还可以设想将这种补偿至少部分地转移到随后的过程步骤、例如下游的自调匀整并条机上。在明显改变的运送路径并且因此产生非常重的条子的情况下,另一种替代方案可以是在宽度方面适应性调整精梳机的牵伸机构。
附图标记列表
1 棉卷
2 卷运输罗拉
3 卷运输罗拉
4 棉条
5 钳板机构
6 轴
7 给棉罗拉
8 圆梳
9 顶梳
10 第一下分离罗拉
11 第二下分离罗拉
12 第一上分离罗拉
13 第二上分离罗拉
14 纤维层
15 喇叭口
16 出条罗拉
17 传动机构
18 马达
19 控制装置
20 精梳头
21 纤维条
22 纤维网碗
23 台式紧压辊
AK1、AK2分离曲线重叠长度
LFB纤维须丛长度
U11,U2,U21分离罗拉的旋转逆转点

Claims (16)

1.具有多个精梳头(20)的精梳机,其中,在每个精梳头(20)处将至少一个棉条(4)由棉卷(1)退绕并且输送给给棉罗拉(7)和钳板机构(5),借助于顶梳和圆梳(9、8)从棉条(4)精梳出并且吸出精梳短毛,并且产生的纤维层转变成纤维条,所述纤维条与其他精梳头的其他纤维条一起牵伸成唯一纤维条,其特征在于,在钳板机构(5)下游设置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和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所述分离罗拉实施皮尔格式运动,所述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借助于至少一个驱动器独立于钳板机构(5)的运动在参数和时间过程方面是可变的,从而所形成的纤维层(14)的运送路径在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时能够可变地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和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通过共同的驱动器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每对分离罗拉(10、12;11、13)借助于单独的驱动器驱动,其中,所述驱动器构造成,为了产生相同的向前运动而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借助于控制装置来控制,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构造用于根据平均纤维长度或者提供的棉条的马克隆尼值或者所述纤维条(21)的希望的CV值来调整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的转动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构造用于根据精梳周期数来调整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的转动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构造用于使用不同纤维质量的数据,以便借助于所述数据向操作者建议或者自动调整关于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的运动的最佳曲线。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沿材料运输方向在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下游设置一对出条罗拉(16)并且随后设置一对台式紧压辊(23),其中,出条罗拉(16)或者台式紧压辊(23)具有自身的驱动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条罗拉(16)和台式紧压辊(23)在牵引速度方面相互耦联。
9.根据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条罗拉(16)或者台式紧压辊(23)的牵引速度能根据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的转动运动和/或精梳周期的数量而通过控制装置调整。
10.利用具有多个精梳头(20)的精梳机精梳棉条(4)的方法,其中,在每个精梳头(20)处将棉条(4)由棉卷(1)退绕并且输送给给棉罗拉(7)和钳板机构(5),借助于顶梳和圆梳(9、8)从棉条(4)精梳出并且吸出精梳短毛,并且将产生的纤维层(14)转变成纤维条,其特征在于,在钳板机构(5)下游设置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和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所述分离罗拉的转动运动独立于钳板机构(5)的运动在参数和时间过程方面受到调整,从而通过分离罗拉(10、12;11、13)形成的纤维层(14)的运送路径在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时能够可变地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的转动运动根据平均纤维长度或者借助于提供的棉条的马克隆尼值或者借助于所述纤维条(21)的希望的CV值来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的转动运动根据精梳周期数来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的转动运动能够在精梳周期的不同区域中改变,从而通过分离罗拉(10、12;11、13)形成的纤维层(14)的运送路径在向前交送和向后交送时能够可变地调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顶梳(9)的干预结束时,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的转动运动增大或者减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的下游纤维层(14)的牵引速度匹配于改变了的运送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纤维层(14)上产生张力,所述张力可以根据所述分离罗拉(10、12;11、13)的转动运动和/或精梳周期的数量来调整。
CN202280064754.6A 2021-10-14 2022-09-14 精梳机和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Pending CN1180435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126675.0 2021-10-14
DE102021126675.0A DE102021126675A1 (de) 2021-10-14 2021-10-14 Kämm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Kämmmaschine
PCT/EP2022/075531 WO2023061689A1 (de) 2021-10-14 2022-09-14 Kämm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kämmmaschi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3509A true CN118043509A (zh) 2024-05-14

Family

ID=83690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4754.6A Pending CN118043509A (zh) 2021-10-14 2022-09-14 精梳机和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3509A (zh)
DE (1) DE102021126675A1 (zh)
WO (1) WO20230616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6721A5 (zh) * 1988-12-23 1991-02-28 Rieter Ag Maschf
IT1238987B (it) * 1990-01-31 1993-09-17 Vouk Macchine Tessili Spa Macchina pettinatrice e rispettivi gruppi pettinatori semplificati
CN100451191C (zh) * 2004-12-24 2009-01-14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精梳机的分离罗拉的传动装置
DE102006002390B4 (de) * 2006-01-17 2021-04-15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Ein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 Textilmaterial verarbeitende Maschine
CN2923746Y (zh) * 2006-02-14 2007-07-18 昆山市凯宫机械有限公司 精梳机分离罗拉的驱动装置
JP5924855B2 (ja) * 2010-06-16 2016-05-2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コーマ
JP2013253345A (ja) * 2012-06-07 2013-12-19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コー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26675A1 (de) 2023-04-20
WO2023061689A1 (de) 2023-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3705B (zh) 用于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JP5107809B2 (ja) 紡織繊維を有する繊維束を特にコーミングのために繊維分類または繊維選択する装置
CN108950781B (zh) 一种保健混纺涡流纱的生产方法
US20090000072A1 (en) Apparatus for the fibre-sorting or fibre-selection of a fibre bundle comprising textile fibres, especially for combing
CN101824676B (zh) 一种麻纤维精梳分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14248B (zh) 一种连续化纺纱生产系统
JPH108329A (ja) デタチング・ピーシ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コーミングマシン
CN118043509A (zh) 精梳机和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CN116601346A (zh) 精梳机和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US5365640A (en) Apparatus for sorting fibers
CN115485424B (zh) 生产精梳纤维条的设备和方法
US112865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fibers
CN117083424A (zh) 精梳机以及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CN112654737A (zh) 精梳机
CN118159697A (zh) 精梳机
WO2013072847A1 (en) Spin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