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3437A - 润滑油组合物、润滑方法和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润滑油组合物、润滑方法和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3437A
CN118043437A CN202280066668.9A CN202280066668A CN118043437A CN 118043437 A CN118043437 A CN 118043437A CN 202280066668 A CN202280066668 A CN 202280066668A CN 118043437 A CN118043437 A CN 118043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ss
component
mass
lubricating oil
oi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66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田惠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043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3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01/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mineral or fatty oil
    • C10M101/02Petroleum fra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07/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 C10M107/02Hydrocarbon polymers; Hydrocarbon polymers modified by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07/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 C10M107/2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oxygen
    • C10M107/3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107/32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Polyesters; 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37/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10M137/02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phosphorus having no phosphorus-to-carbon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37/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10M137/02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phosphorus having no phosphorus-to-carbon bond
    • C10M137/04Phosphate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71/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purely physical criteria, e.g. containing as base-material, thickener or additive, ingredients which are characterised exclusively by their numerically specified physical properties, i.e. containing ingredients which are physically well-defined but for which the chemical nature is either unspecified or only very vaguely indicat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组合物、使用了其的润滑方法和具备其的变速器,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含有作为(A)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0mm2/s以上且2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和作为(B)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0.000mm2/s以上且200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上述(A)成分的闪点为180℃以上,上述(B)成分的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以高维度满足由低粘度和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以及低温流动性。

Description

润滑油组合物、润滑方法和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组合物、使用了该润滑油组合物的润滑方法和具备该润滑油组合物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在四轮车、二轮车等汽车、住宅的耐震机构等中使用的缓冲器、变速器、动力转向装置等驱动系统设备中组装有滑动轴承、活塞环等部件,在这些部件中产生的滑动部位的润滑中使用润滑油组合物。
从近年来成为问题的对环境的考虑出发,对于汽车等车辆,对进一步的省燃耗化的要求增强。作为应对省燃耗化的方法之一,可举出实现变速器等中使用的变速器用润滑油组合物的低粘度化、降低搅拌阻力的方法。
另外,随着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普及,对汽车用的润滑油组合物要求能够兼作多种用途那样的性能。在这些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中,对于润滑油组合物,除了变速器以外,还要求能够兼作电动马达、减速器等的冷却、润滑那样的性能。
此外,例如对于缓冲器中使用的润滑油组合物,不仅要求对缓冲器内的上述部件中的滑动部位进行润滑的性能,还要求通过填充到缓冲器内,活塞伸缩时产生流体阻力,从而如果是汽车用缓冲器则使从路面传递至车体的振动衰减,如果是住宅用缓冲器则使由地震等导致的振动衰减的性能。
在任意用途中,对润滑油组合物均要求兼顾省燃耗性、耐磨损性。作为实现这样的兼顾的润滑油组合物,提出了专利文献1~3的润滑油组合物。为了改善低粘度和耐磨损性,研究了在组合多种基础油的同时对基础油添加磷系极压剂(专利文献1)、添加亚磷酸酯(专利文献2)。另外,还研究了使用将多种矿物油、合成油组合而成的基础油(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4/069967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594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92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迄今为止,作为对省燃耗性的应对之一,研究了润滑油的低粘度化。但是,通常如果使润滑油低粘度化,则高温区域的粘度降低,从而油膜形成性大幅降低。因此,容易发生变速器的滑动构件等的磨损,不仅无法实现省燃耗性,而且变速器的耐久性容易降低。
为了变速器的省燃耗性,牵引系数的降低也是有效的。变速器所使用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为了确保大的扭矩传递容量而要求高牵引系数,另一方面,存在如果增大牵引系数则省燃耗性变差的关系。另外,为了增大润滑油组合物的牵引系数,使用粘度高的基础油是有效的,但如果增加粘度高的基础油在润滑油中的含量,则低温流动性变差。例如变速器中使用的润滑油组合物设想在北欧、北美等寒冷地区使用,需要在低温下也保持优异的流动性。低温下的流动性可以通过-40℃时的布氏粘度(BF粘度)来评价,但如果如上述那样增大牵引系数,则-40℃时的BF粘度也变大,低温下的流动性变差。-40℃时的BF粘度成为低温流动性的指标,越小则意味着低温流动性越优异。
这样,基于低粘度、低牵引系数的省燃耗性与耐磨损性等性能和低温流动性的平衡变得重要。
另外,如果为了低粘度化而使用粘度小的基础油,则也容易引起闪点的降低。在利用润滑油组合物进行变速器等的冷却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冷却部的发热而导致润滑油组合物也成为高温,如果所使用的润滑油组合物的闪点低,则产生所产生的蒸气起火的危险性。因此,变速器中使用的润滑油组合物还要求改善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以改善低粘度和疲劳寿命性能为课题,研究了基础油和高粘度润滑油的组合等,但对于基础油和高粘度润滑油,着眼于100℃时的运动粘度进行选择,即使制成润滑油组合物,也仅研究了40℃和100℃时的运动粘度,未确认-40℃时的BF粘度那样的低温下的流动性。另外,没有对基础油中所含的挥发成分进行研究,也没有关于闪点的记载。
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改善变速器的省燃耗性和防金属疲劳性、耐热性,研究了矿物油系基础油与单酯系基础油的组合等。还是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着眼于100℃时的运动粘度来选择基础油。另外,由于还使用5质量%以上的单酯系基础油,所以作为实施例而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在-40℃时的BF粘度均高,需要改善低温下的流动性。
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为了改善剪切稳定性、高粘度指数和省燃耗特性而研究了基础油的组成等。但是,专利文献3也着眼于100℃时的运动粘度来研究基础油,对于润滑油组合物的运动粘度,也仅测定了100℃时的运动粘度,未着眼于低温下的流动性,也未进行关于闪点的研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高维度满足由低粘度和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以及低温流动性的润滑油组合物、使用了其的润滑方法、和具备其的变速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提供以下的[1]~[3]。
[1]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作为(A)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0mm2/s以上且2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和作为(B)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0.000mm2/s以上且200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上述(A)成分的闪点为180℃以上,上述(B)成分的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
[2]一种润滑方法,其使用[1]中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
[3]一种变速器,其具备[1]中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以高维度满足由低粘度和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以及低温流动性的润滑油组合物、使用了其的润滑方法、和具备其的变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有时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以上”、“以下”、“~”的数值范围所涉及的上限和下限的数值是能够任意组合的数值,另外,也可以将实施例的数值用作上限和下限的数值。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使用了其的润滑方法和具备其的变速器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
[润滑油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需要含有作为(A)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0mm2/s以上且2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和作为(B)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0.000mm2/s以上且200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上述(A)成分的闪点为180℃以上,上述(B)成分的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运动粘度是依据JIS K 2283:2000,使用玻璃制毛细管式粘度计测定的值。
在本说明书中,闪点是指依据JIS K 2265、通过克利夫兰开口杯(COC)法测定的值。
润滑油组合物通过含有使40℃时的运动粘度为特定范围的(A)成分的效果,从而成为低粘度,能够实现更低的牵引系数。另外,通过使(A)成分在40℃时的运动粘度为特定的范围,能够具有高闪点,并且能够实现由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由低-40℃时的BF粘度带来的低温流动性。此外,通过以特定的含量组合将40℃时的运动粘度设为比(A)成分更高的特定范围的(B)成分,能够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高耐磨损性,并且实现低牵引系数。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着眼于(A)成分和(B)成分在40℃这样的较低温度下的运动粘度,采用具有特定的40℃运动粘度的(A)成分和(B)成分这两种基础油,并且以特定的含量含有(B)成分,能够在确保低温流动性的同时补充(A)成分和(B)成分彼此的性能,同时能够以高水平平衡良好地实现省燃耗性(低粘度、低牵引系数)、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耐磨损性。
在本说明书中,“油膜形成性”是指润滑油组合物被覆在作为润滑对象物的变速器的金属的表面、尤其是其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的金属,从而形成油膜的性质和形成油膜的能力。如果油膜形成性高,则能够抑制金属彼此的冲击,因此能够得到高的耐磨损性。
在本说明书中,“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是指通过润滑油组合物具有高闪点,从而即使在高温状态下也能够使用而不起火的性质。
<(A)成分:基础油(低运动粘度基础油)>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需要含有作为(A)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0mm2/s以上且2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A)成分与后述的(B)成分在40℃时的运动粘度不同。以下,有时也将(A)成分记载为低运动粘度基础油,将后述的(B)成分记载为高运动粘度基础油。
通过组合这些40℃时的运动粘度不同的(A)和(B)成分、且以特定的含量含有(B)成分,能够制成具有耐磨损性和高闪点、且以高维度满足省燃耗性、低温流动性的润滑油组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改善低温流动性,着眼于低温的40℃时的运动粘度规定了(A)成分和(B)成分。
为了与后述的(B)成分组合而实现由低粘度和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由-40℃时的低BF粘度带来的低温流动性,(A)成分在40℃时的运动粘度(V40)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为了实现高闪点,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优选为5.000mm2/s以上且15.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8.000mm2/s以上且13.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00mm2/s以上且11.000mm2/s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9.200mm2/s以上且10.000mm2/s以下,特别优选为9.400mm2/s以上且9.950mm2/s以下。
为了与后述的(B)成分组合而实现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A)成分在40℃这样的低温时的运动粘度是重要的。但是,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使用状况而达到高温,因此,为了实现高耐磨损性和省燃耗性,润滑油组合物还需要在高温下维持油膜形成性。为了在高温下维持油膜形成性,后述的(B)成分是重要的,但如果增多(B)成分的含量,则从低粘度和低牵引系数、-40℃时的低BF粘度的观点出发是不优选的。因此,为了降低(B)成分的含量,(A)成分在100℃时的运动粘度(V100)优选为1.000mm2/s以上且1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1.500mm2/s以上且5.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mm2/s以上且3.000mm2/s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00mm2/s以上且2.900mm2/s以下,特别优选为2.600mm2/s以上且2.800mm2/s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需要(A)成分的闪点为180℃以上。后述的成分(B)与成分(A)相比闪点高,因此,对于润滑油组合物的闪点而言,(A)成分的闪点处于支配地位。为了提高润滑油组合物的闪点,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为了改善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优选为180℃以上且210℃以下,更优选为182℃以上且20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4℃以上且205℃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85℃以上且200℃以下,特别优选为185℃以上且195℃以下。
(A)成分的质均分子量(Mw)为了使闪点为上述范围而可以适当选择,但为了使润滑油组合物为低粘度、低牵引系数,并且能够改善耐磨损性,优选为200以上且1000以下。优选为改善闪点的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与后述的(B)成分一起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低牵引系数,并且为了实现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更优选为250以上且8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80以上且5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300以上且400以下,特别优选为300以上且350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Mw例如可以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确定。
为了实现低温流动性,(A)成分的倾点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作为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为了与后述的(B)成分一起维持油膜形成性,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优选为-50℃以上且-20℃以下,更优选为-48℃以上且-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上且-38℃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倾点是依据JIS K 2269(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倾点以及石油产品浊点试验方法)中规定的倾点试验方法测定的值。
为了改善低温流动性和油膜形成性,(A)成分的粘度指数(VI)优选为100以上且130以下,更优选为105以上且1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8以上且115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运动粘度和粘度指数是依据JIS K 2283:2000,使用玻璃制毛细管式粘度计测定的值。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使用的(A)成分在15℃时的密度优选为0.860g/cm3以下,更优选为0.850g/c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40g/cm3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830g/cm3以下,特别优选为0.825g/cm3以下,另外,通常为0.800g/cm3以上。
如果是15℃时的密度为0.860g/cm3以下的(A)成分,则能够制成粘度的温度依赖性更低、闪点更高的基础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15℃时的密度是依据JIS K2249而测定的值。
(A)成分的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优选为80.00质量%以上且99.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5.00质量%以上且98.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7.00质量%以上且95.0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90.00质量%以上且93.0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0.10质量%以上且91.50质量%以下。
(A)成分是4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0mm2/s以上且2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即可,可以为矿物油,也可以为合成油,还可以为矿物油与合成油的混合油,优选为矿物油。
(矿物油)
作为矿物油,如果是4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0mm2/s以上且20.000mm2/s以下的矿物油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将石蜡系原油、中间基系原油、环烷烃系原油等原油进行常压蒸馏而得到的常压渣油;将这些常压渣油进行减压蒸馏而得到的馏出油;对该馏出油实施溶剂脱沥青、溶剂萃取、加氢裂解、溶剂脱蜡、催化脱蜡、加氢精制等精制处理中的1个以上而得到的矿物油等。
另外,作为矿物油,从实现低摩擦系数、且提高耐铜腐蚀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在API(美国石油协会)的基础油类别中被分类为组II、组III中的任意者的矿物油。
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使用的(A)成分为矿物油的的情况下,其链烷烃成分(%CP)优选为84%以上。为了省燃耗性和高闪点,更优选设为84.5%以上且98%以下,进一步优选设为85%以上且95%以下,更进一步优选设为86%以上且93%以下,特别优选设为86.5%以上且91%以下。
环烷烃成分(%CN)优选为3%以上且4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上且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以上且2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9%以上且15%以下。
作为芳香族成分(%CA),优选小于2.0%,更优选小于1.0%,进一步优选小于0.5%。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链烷烃成分(%CP)、环烷烃成分(%CN)和芳香族成分(%CA)是指通过ASTM D-3238环分析(n-d-M法)测定的链烷烃成分、环烷烃成分和芳香族成分的比例(百分率)。
矿物油的闪点优选为180℃以上且210℃以下,更优选为182℃以上且2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4℃以上且197℃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85℃以上且196℃以下,特别优选为182℃以上且195℃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使用的(A)成分为矿物油时的苯胺点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5℃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另外,通常为110℃以下。
苯胺点为70℃以上的矿物油存在链烷烃成分多、芳香族成分少的趋势,容易成为高闪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苯胺点是指依据JIS K2256(U字管法)测定的值。
矿物油的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优选为80.00质量%以上且99.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5.00质量%以上且98.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7.00质量%以上且95.0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90.00质量%以上且93.0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0.10质量%以上且91.50质量%以下。
在使用矿物油作为(A)成分的情况下,矿物油的15℃时的密度优选为0.800g/cm3以上且0.860g/cm3以下,更优选为0.800g/cm3以上且0.850g/c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00g/cm3以上且0.840g/cm3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800g/cm3以上且0.830g/cm3以下,特别优选为0.800g/cm3以上且0.825g/cm3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使用的以(A)成分总量为基准计的作为(A)成分的矿物油的含量优选为80.00质量%以上且100.00质量%以下,优选为90.00质量%以上且100.00质量%以下,优选为95.00质量%以上且100.00质量%以下,优选实质上仅为矿物油(100.00质量%)。
(合成油)
作为合成油,如果4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0mm2/s以上且20.000mm2/s以下,则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多种作为后述的(B)成分的合成油而记载的各种合成油。
针对合成油的40℃运动粘度以外的性状,如果40℃运动粘度为上述范围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如果为与作为矿物油的性状而说明的闪点、苯胺点、密度同等程度的数值范围的物质,则容易达到上述40℃运动粘度的范围。
<(B)成分:基础油(高运动粘度基础油)>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需要含有作为(B)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0.000mm2/s以上且200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
为了与上述(A)成分组合而维持油膜形成性并实现高耐磨损性,(B)成分在40℃时的运动粘度(V40)的上限值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为了实现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优选为150.000mm2/s以上且180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180.000mm2/s以上且175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00mm2/s以上且1700.000mm2/s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0.000mm2/s以上且1650.000mm2/s以下。
为了容易抑制润滑油组合物的蒸发量,为了油膜保持性,(B)成分在100℃时的运动粘度(V100)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为了实现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优选为2.000mm2/s以上且20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2.500mm2/s以上且18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0mm2/s以上且150.000mm2/s以下。
如上所述,通过添加(B)成分,从而改善油膜形成性,因此能够改善润滑油组合物的耐磨损性。但是,通过添加(B)成分,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变差。因此,通过与上述(A)成分组合,需要使(B)成分的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为了改善油膜形成性,(B)成分的含量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B)成分的含量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优选为0.10质量%以上且1.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0质量%以上且1.3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90质量%以上且1.10质量%以下。
(B)成分如果为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0.000mm2/s以上且200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即可,可以为矿物油,也可以为合成油,还可以为矿物油与合成油的混合油,为了使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0.000mm2/s以上,优选为合成油。
作为矿物油,可以使用作为(A)成分中优选的矿物油而记载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0.000mm2/s以上且2000.000mm2/s以下的矿物油。关于合成油,将在后文叙述。
为了实现低温流动性,(B)成分的倾点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作为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为了与后述的(B)成分一起维持油膜形成性,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优选为-50℃以上且-20℃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上且-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上且-38℃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使用的(B)成分在15℃时的密度通常为0.800g/cm3以上,如果是15℃时的密度为0.950g/cm3以下的(B)成分,则能够制成粘度的温度依赖性更低、闪点更高的基础油,优选为0.800g/cm3以上且0.960g/cm3以下,更优选为0.820g/cm3以上且0.930g/c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40g/cm3以上且0.920g/cm3以下。
(合成油)
作为合成油,如果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0.000mm2/s以上且2000.000mm2/s以下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α-烯烃均聚物和α-烯烃共聚物(例如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碳原子数8~14的α-烯烃共聚物)等聚α-烯烃;异构链烷烃;多元醇酯和二元酸酯等各种酯系基础油;聚苯醚等各种醚;聚亚烷基二醇;烷基苯;烷基萘;通过对利用费托法等由天然气制造的蜡(Gas to liquids(GTL)蜡)进行异构化而得到的GTL基础油等。合成油可以将上述各种合成油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多种。
为了与上述(A)成分组合而实现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合成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V40)的上限值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优选为150.000mm2/s以上且180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200.000mm2/s以上且175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00mm2/s以上且1700.000mm2/s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0.000mm2/s以上且1650.000mm2/s以下,特别优选为250.000mm2/s以上且1620.000mm2/s以下。
为了容易抑制润滑油组合物的蒸发量,并且为了油膜保持性,合成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V100)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实现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2.000mm2/s以上且20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2.500mm2/s以上且18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0mm2/s以上且150.000mm2/s以下。
为了通过与(A)成分组合从而能够使润滑油组合物为低粘度、低牵引系数,并且改善耐磨损性,合成油的质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00以上且100000以下,为了实现低牵引系数和耐磨损性,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低牵引系数,并且为了实现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更优选为10000以上且8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000以上且700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2000以上且68000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各成分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值。
为了改善油膜形成性,属于(B)成分的合成油的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0质量%以上且1.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80质量%以上且1.3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90质量%以上且1.10质量%以下。
作为合成油,优选包含选自聚α-烯烃和酯系基础油中的至少1种,为了保持油膜形成性直至高温,优选化学稳定性优异的聚α-烯烃,为了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高耐磨损性,优选对金属的吸附性优异的酯系基础油。
(聚α-烯烃)
作为聚α-烯烃(以下,有时也记载为“PAO”。),可举出聚α-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丁烯等。其中,聚α-烯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优选为碳原子数2~3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4~22、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6~16、更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6~14、特别优选为8~12的聚α-烯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
作为可使用的聚α-烯烃,可举出乙烯、丙烯、异丁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八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等的碳原子数2~30的聚α-烯烃。
另外,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可举出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作为α-烯烃,可以使用丙烯或与上述α-烯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中使用的α-烯烃相同的α-烯烃。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
这些聚α-烯烃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这些聚α-烯烃可以通过任意的方法制造。例如,除了可以通过无催化剂的热反应来制造以外,还可以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等有机过氧化物催化剂;氯化铝、氯化铝-多元醇体系、氯化铝-四氯化钛体系、氯化铝-烷基卤化锡体系、氟化硼等Friedel-Crafts型催化剂;有机氯化铝-四氯化钛体系、有机铝-四氯化钛体系等齐格勒型催化剂;铝氧烷-二茂锆体系、离子性化合物-二茂锆体系等茂金属型催化剂;氯化铝-碱体系、氟化硼-碱体系等路易斯酸复合型催化剂等公知的催化剂体系,使烯烃均聚或共聚来制造。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上述聚α-烯烃,但如果考虑到其热·氧化稳定性,则也可以使用将聚α-烯烃中的双键氢化而成的聚α-烯烃的氢化物。
为了改善省燃耗性和耐磨损性,作为聚α-烯烃的原料单体的α-烯烃的碳原子数优选为8以上且12以下,更优选为9以上且1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具体而言,在上述α-烯烃中,可以使用碳原子数为8以上且12以下的α-烯烃。
聚α-烯烃例如优选依据国际公开WO2012/035710小册子中记载的方法来制造。
即,具体而言,高粘度PAO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得到:使用含有内消旋型的过渡金属化合物(A)、选自(B-1)可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或其衍生物反应而形成离子性络合物的化合物和(B-2)铝氧烷中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B)、以及有机铝化合物(C)的聚合用催化剂,使上述α-烯烃的单独1种、或将2种以上混合而成的物质聚合而得到。
关于聚α-烯烃的质均分子量,为了通过与(A)成分组合而实现低牵引系数和耐磨损性,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低牵引系数,并且为了实现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5000以上且100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以上且8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00以上且700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40000以上且70000以下。
为了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高耐磨损性,聚α-烯烃在40℃时的运动粘度(V40)的下限值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与上述(A)成分组合而实现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150.000mm2/s以上且180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180.000mm2/s以上且175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00mm2/s以上且1700.000mm2/s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00mm2/s以上且1650.000mm2/s以下。
为了容易抑制润滑油组合物的蒸发量,并且为了油膜保持性,聚α-烯烃在100℃时的运动粘度(V100)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实现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2.000mm2/s以上且20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2.500mm2/s以上且18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0mm2/s以上且150.000mm2/s以下。
(酯系基础油)
作为酯系基础油,可举出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二(十三烷基)酯、戊二酸二(十三烷基)酯、乙酰基蓖麻油酸甲酯等二酯系油;偏苯三酸三辛酯、偏苯三酸三癸酯、均苯四酸四辛酯等芳香族酯系油;三羟甲基丙烷己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壬酸酯、季戊四醇-2-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壬酸酯等多元醇酯系油;多元醇与二元酸和一元酸的混合脂肪酸的低聚酯等复合酯系油等。
作为酯系油,优选使用多元醇酯。该多元醇酯可以为多元醇的偏酯,也可以为全酯,从淤渣溶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多元醇的偏酯。
作为成为上述多元醇酯的原料的多元醇,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脂肪族多元醇,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四亚甲基二醇、新戊二醇等二元醇;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三元醇;二甘油、三甘油、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甘露醇、山梨糖醇等四元以上的多元醇。
作为构成多元醇酯的烃基,优选碳原子数为6~30的烷基或烯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2~24的烷基或烯基,例如可举出各种己基、辛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己烯基、辛烯基、癸烯基、十二碳烯基、十四碳烯基、十六碳烯基、十八碳烯基等。
作为上述烷基和烯基,可以为直链状的烷基和烯基,也可以为支链状的烷基和烯基。
作为上述多元醇的全酯的具体例,可举出新戊二醇二月桂酸酯、新戊二醇二肉豆蔻酸酯、新戊二醇二棕榈酸酯、新戊二醇二硬脂酸酯、新戊二醇二异硬脂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月桂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肉豆蔻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棕榈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硬脂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甘油三月桂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甘油三异硬脂酸酯等,但不限定于这些。
上述多元醇的偏酯只要残留至少一个羟基就没有特别限制。
作为该多元醇的偏酯的具体例,可举出新戊二醇单月桂酸酯、新戊二醇单肉豆蔻酸酯、新戊二醇单棕榈酸酯、新戊二醇单硬脂酸酯、新戊二醇单异硬脂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或二)月桂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或二)肉豆蔻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或二)棕榈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或二)硬脂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或二)异硬脂酸酯、甘油单(或二)月桂酸酯、甘油单(或二)硬脂酸酯、甘油单(或二)异硬脂酸酯等,优选举出三羟甲基丙烷单(或二)异硬脂酸酯,但不限定于这些。
为了通过与(A)成分组合而实现低牵引系数和耐磨损性,酯系基础油的质均分子量(Mw)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低牵引系数,并且为了实现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5000以上且60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以上且50000以下,更优选为15000以上且450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0以上且40000以下。
为了与上述(A)成分组合而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高耐磨损性,酯系基础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V40)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实现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酯系基础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V40)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150.000mm2/s以上且180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180.000mm2/s以上且175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90.000mm2/s以上且1700.000mm2/s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00.000mm2/s以上且1650.000mm2/s以下。
与后述的摩擦调节剂在40℃时的运动粘度方面不同。为了实现低牵引系数和低温流动性,酯系基础油优选为上述的40℃时的运动粘度的范围,但摩擦调节剂则如后述那样为高的值。
为了容易抑制润滑油组合物的蒸发量,并且为了油膜保持性,酯系基础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V100)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实现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2.000mm2/s以上且20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2.500mm2/s以上且18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0mm2/s以上且150000mm2/s以下。
<(A)+(B)成分:基础油>
含有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基础油,即上述(A)成分和上述(B)成分,如果上述(A)成分和上述(B)成分的合计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70.00质量%以上,则能够实现低粘度、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因此优选。为了改善低粘度、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上述(A)成分和上述(B)成分的合计含量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实质上仅含有上述(A)成分和上述(B)成分,在润滑油组合物含有后述的(C)成分、(D)成分和其他成分的情况下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70.00质量%以上且100.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00质量%以上且99.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5.00质量%以上且95.0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90.00质量%以上且93.0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1.00质量%以上且92.00质量%以下。
为了实现由低粘度和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由低-40℃时的BF粘度带来的低温流动性,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仅上述(A)成分和上述(B)成分在40℃时的运动粘度(V40)的上限值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为了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高耐磨损性,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优选为2.000mm2/s以上且85.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4.000mm2/s以上且6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00mm2/s以上且30.000mm2/s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的仅上述(A)成分和上述(B)成分在100℃时的运动粘度(V100)优选为1.000mm2/s以上且1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1.500mm2/s以上且8.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mm2/s以上且5.000mm2/s以下。
在使用矿物油作为(A)成分和使用合成油作为(B)成分的情况下,优选的范围也是同样的。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仅上述(A)成分和上述(B)成分的粘度指数,从制成抑制由温度变化带来的粘度变化,并且提高省燃耗性的润滑油组合物的观点出发,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0以上。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在使用矿物油作为(A)成分和使用合成油作为(B)成分的情况下,优选的范围也是同样的。
(A)成分和(B)成分分别如上所述可以为矿物油,也可以为合成油,还可以为矿物油与合成油的混合油,如果(A)成分为矿物油且(B)成分为合成油,则能够实现低粘度、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因此优选。
作为(A)成分的矿物油和作为(B)成分的合成油的合计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70.00质量%以上,优选实质上仅为作为(A)成分的矿物油和作为(B)成分的合成油,更优选为80.00质量%以上且99.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5.00质量%以上且95.0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90.00质量%以上且93.0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1.00质量%以上且92.00质量%以下。
<(C)成分:抗磨剂>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抗磨剂作为(C)成分。通过含有(C)成分,从而耐磨损性进一步得到改善,因此优选。
作为(C)成分,优选磷系抗磨剂、羧酸的金属盐和硫系抗磨剂。
作为磷系抗磨剂,例如可举出中性磷酸酯、酸性磷酸酯、亚磷酸酯、酸性亚磷酸酯和它们的胺盐等,优选选自酸性磷酸酯和中性磷酸酯中的至少1种。
在含有选自酸性磷酸酯和中性磷酸酯中的至少1种作为(C)成分的情况下,为了改善耐磨损性,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C)成分的以磷原子换算计的含量优选为10.0质量ppm以上且1000.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100.0质量ppm以上且700.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质量ppm以上且400.0质量pp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80.0质量ppm以上且320.0质量pp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在含有选自酸性磷酸酯和中性磷酸酯中的至少1种作为(C)成分的情况下,优选以使以磷原子换算计的含量成为上述范围的方式进行调节,具体而言,为了使耐磨损性更良好,以(C)成分的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4.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0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为了提高极压性和摩擦特性,(C)成分优选为选自中性磷酸酯和酸性磷酸酯中的1种以上,更优选组合含有2种以上。在组合含有2种以上的情况下,优选从中性磷酸酯和酸性磷酸酯中分别各含有至少1种。
作为中性磷酸酯,优选通式(C-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通式(C-1)中,Rd1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作为烃基,从得到更优异的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举出烷基、烯基、芳基、芳基烷基等,优选芳基或芳基烷基,更优选芳基烷基。
通式(C-1)中,存在的3个Rd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获得的容易性出发,优选相同。
在烷基的情况下,从得到更优异的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进而还考虑到获得的容易性等,碳原子数优选为2~20,更优选为2~10。烷基可以为直链状、支链状、环状中的任意种,如果进一步考虑到获得的容易性等,则优选直链状、支链状。
在烯基的情况下,从得到更优异的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进而还考虑到获得的容易性等,碳原子数优选为2~20,更优选为2~10。烯基可以为直链状、支链状、环状中的任意种,优选直链状、支链状。
在芳基的情况下,从得到更优异的耐咬粘性(日文:耐燒付性)和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进而还考虑到获得的容易性等,碳原子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6~15,进一步优选为6~10。
在芳基烷基的情况下,从得到更优异的耐咬粘性和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进而还考虑到获得的容易性等,碳原子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6~15,进一步优选为6~8。
作为中性磷酸酯,例如优选举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苄基(二苯基)酯、磷酸(乙基二苯基)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乙基(二丁基)酯、磷酸(叔丁基苯基)二苯基酯、磷酸二(叔丁基苯基)单苯基酯、磷酸甲苯基二苯基酯、磷酸二(甲苯基)单苯基酯、磷酸(乙基苯基)二苯基酯、磷酸二(乙基苯基)单苯基酯、磷酸三(乙基苯基)酯、磷酸三己酯、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磷酸三癸酯、磷酸三月桂酯、磷酸三肉豆蔻酯、磷酸三棕榈酯、磷酸三硬脂酯、磷酸三油酯等,特别优选磷酸三甲苯酯。
在含有中性磷酸酯的情况下,为了改善耐磨损性,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以中性磷酸酯的磷原子换算计的含量优选为10.0质量ppm以上且500.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100.0质量ppm以上且350.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质量ppm以上且200.0质量pp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40.0质量ppm以上且160.0质量pp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中性磷酸酯的含量优选按照以磷原子换算计的含量成为上述范围的方式进行调节,具体而言,为了使耐磨损性更良好,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且3.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30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
作为酸性磷酸酯,优选通式(C-2)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
通式(C-2)中,RC2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作为烃基,从得到更优异的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举出烷基、烯基、芳基、芳基烷基等,更优选烷基或烯基,进一步优选烷基。
通式(C-2)中,在后述的mC2表示2、RC2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获得的容易性出发,优选相同。
在烷基的情况下,从得到更优异的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进而还考虑到获得的容易性等,碳原子数优选为2~20,更优选为6~10。烷基可以为直链状、支链状、环状中的任意种,进一步考虑到获得的容易性等,优选直链状、支链状。
在烯基的情况下,从得到更优异的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进而还考虑到获得的容易性等,碳原子数优选为2~20,更优选为2~10。烯基可以为直链状、支链状、环状中的任意种,优选直链状、支链状。
在芳基的情况下,从得到更优异的耐咬粘性和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进而还考虑到获得的容易性等,碳原子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6~15。
在芳基烷基的情况下,从得到更优异的耐咬粘性和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进而还考虑到获得的容易性等,碳原子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6~15。
另外,通式(C-2)中,mC2表示1或2,各个RC2表示相同的含义,还优选包含mC2为1的化合物和mC2为2的化合物。
作为酸性磷酸酯,例如优选举出酸式磷酸单(二)乙酯、酸式磷酸单(二)正丙酯、酸式磷酸单(二)2-乙基己酯、酸式磷酸单(二)丁酯、酸式磷酸单(二)油烯基酯、酸式磷酸单(二)异癸酯、酸式磷酸单(二)月桂酯、酸式磷酸单(二)硬脂酯、酸式磷酸单(二)异硬脂酯等。
作为羧酸的金属盐,例如可举出碳原子数3~60(优选为3~30)的羧酸的金属盐等。
其中,优选选自碳原子数12~30的脂肪酸和碳原子数3~30的二羧酸的金属盐中的1种以上。
另外,作为构成金属盐的金属,优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更优选碱金属。
在含有酸性磷酸酯的情况下,为了改善耐磨损性,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酸性磷酸酯的以磷原子换算计的含量优选为10.0质量ppm以上且500.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100.0质量ppm以上且350.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0.0质量ppm以上且200.0质量pp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40.0质量ppm以上且160.0质量pp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酸性磷酸酯的含量优选按照以磷原子换算计的含量成为上述范围的方式进行调节,具体而言,为了使耐磨损性更良好,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且3.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30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
作为硫系抗磨剂,除了中性磷酸酯和酸性磷酸酯以外,还可以包含例如硫化油脂、硫化脂肪酸、硫化酯、硫化烯烃、二烃基多硫化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硫代萜烯类、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类等。
从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抗磨剂的含量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且4.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3.00质量%以下。
<(D)成分:摩擦调节剂>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摩擦调节剂作为(D)成分。摩擦调节剂优选无灰系摩擦调节剂。通过进一步添加摩擦调节剂,能够提高省燃耗性,因此优选。
从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摩擦调节剂的含量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且3.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0质量%以上且0.8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20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
作为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所含的无灰系摩擦调节剂,优选具备作为摩擦调节剂的功能、且具有包含选自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和磷原子中的1个以上原子的极性基团以及亲油基团的无灰系化合物。作为这样的无灰系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胺系摩擦调节剂、酯系摩擦调节剂、酰胺系摩擦调节剂、脂肪酸系摩擦调节剂、醇系摩擦调节剂、醚系摩擦调节剂、脲系摩擦调节剂、酰肼系摩擦调节剂等,优选包含选自酯系摩擦调节剂和酰胺系摩擦调节剂中的至少1种,优选组合使用酯系摩擦调节剂和酰胺系摩擦调节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无灰系摩擦调节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以上述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无灰系摩擦调节剂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3.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0质量%以上且0.8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20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
无灰系摩擦调节剂优选满足下述条件。
(1)为具有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0~30的烯基的化合物。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为具有碳原子数10~30的未取代的直链烷基或碳原子数10~30的未取代的直链烯基的化合物。
(2)为具有1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
(3)上述(1)和(2)中记载的化合物为选自脂肪酸酯、脂肪族胺、脂肪酰胺和脂肪族醚中的化合物,更优选为脂肪酸酯或脂肪酸胺,进一步优选同时包含脂肪酸酯和脂肪酰胺。
认为满足上述(1)~(3)的化合物和形态通过作为极性基团的羟基吸附于固体表面,作为亲油基团的未取代的烷基或未取代的烯基沿与固体表面垂直的方向取向,从而使基础油流动。
以下,对特别优选的酯系摩擦调节剂和酰胺系摩擦调节剂进行详细说明。
(酯系摩擦调节剂)
作为适合作为无灰系摩擦调节剂的脂肪酸酯,可举出通过脂肪酸与脂肪族多元醇的反应而得到的偏酯化合物(以下也记载为脂肪酸多元醇酯。)等具有1个以上羟基的偏酯化合物。
作为该脂肪酸所具有的烷基和烯基的碳原子数,为10~30,优选为12~24,更优选为14~20。
作为具体的脂肪酸,例如可举出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嵛酸和木蜡酸等饱和脂肪酸;肉豆蔻油酸、棕榈油酸、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另外,作为构成脂肪酸酯的上述脂肪族多元醇,优选2~6元的多元醇,具体而言,可举出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等。
其中,作为该脂肪族多元醇,优选甘油。
作为通过甘油与上述脂肪酸的反应而得到的具有1个以上羟基的脂肪酸偏酯化合物(以下,也称为“甘油酯化合物”),可举出甘油单肉豆蔻酸酯、甘油单棕榈酸酯、甘油单油酸酯等单酯、甘油二肉豆蔻酸酯、甘油二棕榈酸酯、甘油二油酸酯等二酯。
其中,作为甘油酯化合物,优选单酯,更优选下述通式(D-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
上述通式(D-1)中,R11表示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0~30的烯基。
作为能够选作R11的烷基和烯基的碳原子数各自独立地为10~30,优选为12~24,更优选为14~20,进一步优选为16~20,更进一步优选为18。
另外,上述通式(D-1)中,R12~R1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8的烃基。
作为能够选作R12~R16的烃基的碳原子数,各自独立地为1~18,优选为1~12,更优选为1~8,进一步优选为1~6,更进一步优选为1~3。
作为能够选作R12~R16的烃基,例如可举出烷基、烯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烷基芳基等。
其中,作为R12~R16,优选氢原子、烷基或烯基,更优选氢原子或烷基,进一步优选全部为氢原子。碳原子数如上所述。
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以上述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酯系摩擦调节剂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0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15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
(酰胺系摩擦调节剂)
作为适合作为无灰系摩擦调节剂的脂肪酰胺,优选下述通式(D-3)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
上述通式(D-3)中,R31表示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0~30的烯基。
作为能够选作R31的烷基和烯基的碳原子数,各自独立地为10~30,优选为12~24,更优选为14~20。
上述通式(D-3)中,R32~R3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烃基、或者含有醚键或酯键的含氧烃基。
c和d各自独立地为1~20的整数,优选为1~10的整数,更优选为1~5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1或2,更进一步优选为1。
需要说明的是,在c为2以上的情况下,例如存在多个R32,多个R32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在R32以外的R33~R39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另外,作为c和d的合计,优选为2~20,更优选为2~10,进一步优选为2~4,更进一步优选为2。
作为能够选作R32~R39的烃基的碳原子数,各自独立地为1~18,优选为1~12,更优选为1~8,进一步优选为1~6,更进一步优选为1~3。
作为能够选作R32~R39的烃基,例如可举出烷基、烯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烷基芳基等。
作为能够选作R32~R39的含氧烃基的碳原子数,各自独立地为1~18,优选为1~12,更优选为1~8,进一步优选为1~6,更进一步优选为1~3。
作为能够选作R32~R39的含氧烃基,例如可举出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丙氧基甲基、异丙氧基甲基、正丁氧基甲基、叔丁氧基甲基、己氧基甲基、辛氧基甲基、2-乙基己氧基甲基、癸氧基甲基、十二烷氧基甲基、2-丁基辛氧基甲基、十四烷氧基甲基、十六烷氧基甲基、2-己基十二烷氧基甲基、烯丙氧基甲基、苯氧基、苄氧基、甲氧基乙基、甲氧基丙基、1,1-双甲氧基丙基、1,2-双甲氧基丙基、乙氧基丙基、(2-甲氧基乙氧基)丙基、(1-甲基-2-甲氧基)丙基、乙酰氧基甲基、丙酰氧基甲基、丁酰氧基甲基、己酰氧基甲基、辛酰氧基甲基、2-乙基己酰氧基甲基、癸酰氧基甲基、十二烷酰氧基甲基、2-丁基辛酰氧基甲基、十四烷酰氧基甲基、十六烷酰氧基甲基、2-己基十二烷酰氧基甲基、苯甲酰氧基甲基。
其中,作为R32~R39,优选氢原子或烃基,更优选氢原子、烷基或烯基,进一步优选氢原子或烷基,更进一步优选全部为氢原子。
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以上述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酰胺系摩擦调节剂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3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8质量%以上且0.20质量%以下。
在同时使用酯系摩擦调节剂和酰胺系摩擦调节剂的情况下,为了改善耐磨损性和低温流动性,酰胺系摩擦调节剂的含量相对于酯系摩擦调节剂的含量之比的值(酰胺系摩擦调节剂的含量/酯系摩擦调节剂的含量)优选为0.10以上且0.80以下,优选为0.20以上且0.70以下,优选为0.30以上且0.65以下,优选为0.40以上且0.60以下。
<其他添加剂>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还可以含有能够提高作为产品的品质的选自抗氧化剂、清净剂、分散剂、倾点下降剂和消泡剂中的至少1种作为其他添加剂。
(抗氧化剂)
作为抗氧化剂,优选选自酚系抗氧化剂和胺系抗氧化剂中的1种以上。
作为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举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DBPC)、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等。
作为胺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举出苯基-α-萘胺和N,N’-二苯基-对苯二胺等。
其中,更优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DBPC)。
从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的观点出发,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且3.00质量%以下。
(清净剂)
作为清净剂,可举出钠、钙、镁等的水杨酸盐、磺酸盐、酚盐等金属系清净剂等。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分散剂)
作为分散剂,可举出不含硼的琥珀酰亚胺类、含硼的琥珀酰亚胺类、苄胺类、含硼的苄胺类、琥珀酸酯类、以脂肪酸或琥珀酸为代表的一元或二元羧酸酰胺类等无灰系分散剂。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倾点下降剂)
作为倾点下降剂,例如可举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石蜡与萘的缩合物、氯化石蜡与苯酚的缩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烷基苯乙烯等聚合物。作为这些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万~15万。
(消泡剂)
作为消泡剂,例如可举出有机硅系消泡剂、氟硅油和氟烷基醚等氟系消泡剂、聚丙烯酸酯系消泡剂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消泡剂的情况下,以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消泡剂的以树脂成分换算计的含量优选为0.0001质量%以上且0.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005质量%以上且0.10质量%以上。
<各成分的含有比等>
以下,将上述(A)成分的合计的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记载为CA(质量%),将上述(B)成分的合计的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记载为CB(质量%),将上述(C)成分的合计的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记载为CC(质量%),并且将上述(D)成分的合计的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记载为CD(质量%)。在使用矿物油作为(A)成分和使用合成油作为(B)成分的情况下,优选的范围也是同样的。
CB+CD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如果为该范围,则油膜形成性高,耐磨损性提高,因此优选。因此,CB+CD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0质量%以上且4.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0质量%以上且3.0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5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
为了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CA+CB+CC+CD优选为70.0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0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00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5.0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8.00质量%以上,可以实质上仅包含上述(A)成分、上述(B)成分、上述(C)成分和上述(D)成分。“实质上”是指不计入无意中含有的成分。作为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最优选实质上仅包含上述(A)成分、上述(B)成分、上述(C)成分和上述(D)成分,更优选为99.00质量%以下。
上述CB与上述CD之比的值(CB/CD)优选为0.50以上且20.00以下。上述(B)成分和上述(D)成分均为具有油膜形成性的成分,(D)成分吸附于固体表面,作为亲油基团的未取代的烷基或未取代的烯基沿与固体表面垂直的方向取向,从而使(B)成分流动。因此,通过将CB/CD设为上述范围,从而通过与(D)成分的协同效果,进一步发挥(B)成分的油膜形成性,因此优选。从上述观点出发,CB/CD优选为0.50以上且20.00以下,更优选为1.00以上且15.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上且7.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0以上且4.00以下,特别优选为3.00以上且3.50以下。
上述(A)成分和上述(B)成分均为基础油,如果上述CB与上述CA之比的值(CA/CB)为80.00以上且99.00以下,能够改善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因此优选。因此,CA/CB优选为80.00以上且99.00以下,更优选为85.00以上且98.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6.00以上且95.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88.00以上且94.00以下,特别优选为90.00以上且92.00以下。
如果上述CD与上述CA之比的值(CA/CD)为90.00以上且900.00以下,则能够改善省燃耗性和耐磨损性,并且能够改善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因此优选。因此,CA/CD优选为90.00以上且900.00以下,更优选为150.00以上且7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0以上且500.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0.00以上且4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280.00以上且350.00以下。
如果上述CA和上述CB的合计与上述CD之比的值(CD/(CA+CB))为0.0001以上且0.0500以下,则能够改善省燃耗性和耐磨损性,并且能够改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因此优选。因此,CD/(CA+CB)优选为0.0001以上且0.0500以下,更优选为0.0005以上且0.01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10以上且0.008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020以上且0.0050以下。
如果上述CA与上述CB和上述CD的合计之比的值((CB+CD)/CA)为0.0001以上且0.1000以下,则油膜形成性高,耐磨损性提高,因此优选。因此,更优选为0.0010以上且0.08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50以上且0.05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080以上且0.0300以下,特别优选为0.0100以上且0.0200以下。
为了提高耐磨损性,润滑油组合物中所含的全部磷原子的以上述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优选为10.0质量ppm以上且1000.0质量ppm以下。因此,更优选为100.0质量ppm以上且700.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质量ppm以上且400.0质量pp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0.0质量ppm以上且350.0质量ppm以下。
关于润滑油组合物中所含的全硫原子的以上述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作为上限值,为了实现低粘度和低牵引系数,作为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为了提高耐磨损性,优选为1500.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100.0质量ppm以上且1300.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0质量ppm以上且1000.0质量pp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600.0质量ppm以上且800.0质量ppm以下。
为了以高维度满足低粘度、由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上述(A)成分、(B)成分、(C)成分、(D)成分、其他添加剂的合计的含量优选为98.0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8.5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00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9.50质量%以上,作为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实质上为100质量%。
<润滑油组合物的物性值>
(40℃运动粘度)
为了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高耐磨损性,并且实现低牵引系数,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40℃运动粘度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3.000mm2/s以上且10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5.000mm2/s以上且50.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00mm2/s以上且20.000mm2/s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0.000mm2/s以上且15.000mm2/s以下,特别优选为11.000mm2/s以上且13.000mm2/s以下。
(100℃运动粘度)
为了维持油膜形成性,实现高耐磨损性,并且实现低牵引系数,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100℃运动粘度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1.000mm2/s以上且10.000mm2/s以下,更优选为1.500mm2/s以上且8.00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mm2/s以上且5.000mm2/s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00mm2/s以上且4.000mm2/s,特别优选为2.800mm2/s以上且3.500mm2/s以下。
(粘度指数)
为了使由低粘度和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以及低温流动性以高维度取得平衡,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指数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从原料的获得等的容易性出发,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80以上且140以下,更优选为90以上且1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上且138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上且135以下,特别优选为120以上且130以下。
(-40℃时的BF粘度)
为了改善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在-40℃时的布氏粘度(BF粘度)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从原料的获得等的容易性出发,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优选为800mPa·s以上且10000mPa·s以下,更优选为1000mPa·s以上且5000m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00mPa·s以上且2000mPa·s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400mPa·s以上且1800mPa·s以下,特别优选为1480mPa·s以上且1650mPa·s以下。
BF粘度依据ASTM D2983-09进行测定。
(闪点)
为了实现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闪点优选为下述的下限值以上,为了改善省燃耗性和低温流动性,优选为下述的上限值以下,优选为180℃以上且210℃以下,更优选为184℃以上且20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5℃以上且200℃以下。
(耐磨损性)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耐磨损性例如可以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环块磨损试验中的试验后的块的磨损宽度(mm)进行评价。
磨损宽度越小则耐磨损性越优异,因此磨损宽度越小越优选,优选为1.000mm以下,更优选为0.90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80m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870mm以下,关于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
(牵引系数)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牵引系数例如可以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评价。
关于牵引系数,如上所述,为了确保大的扭矩传递容量而要求高牵引系数,另一方面,如果增大牵引系数,则存在省燃耗性变差的关系。
为了取得它们的平衡,优选小于0.004,更优选为0.003以下。关于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
[润滑方法和变速器]
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由于由低粘度、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优异,所以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方法优选用于缓冲器、变速器、动力转向装置等驱动系设备,其中,优选用于变速器,尤其可以用作汽油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的变速器用的润滑油组合物。特别是,由于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性优异,所以可以适合用作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用的润滑油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方法是使用上述润滑油组合物的润滑方法,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是具备上述润滑油组合物的变速器。像这样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润滑方法和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作为构成成分的变速器的由低粘度、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优异。
另外,作为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的其他用途,例如还优选举出内燃机油、液压工作油、透平油、压缩机油、机床用润滑油、切削油、齿轮油、流体轴承油组合物、滚动轴承油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下述[1]~[16]。
[1]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作为(A)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0mm2/s以上且2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和作为(B)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0.000mm2/s以上且200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上.述(A)成分的闪点为180℃以上,上述(B)成分的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
[2]根据[1]中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上述(A)成分和上述(B)成分的合计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70.00质量%以上。
[3]根据[1]或[2]中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A)成分为矿物油,并且(B)成分为合成油。
[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上述(A)成分的%CP为84%以上。
[5]根据[1]~[4]中任一项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上述(B)成分为选自聚α-烯烃和酯系基础油中的至少1种合成油。
[6]根据[5]中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上述聚α-烯烃的质均分子量为5000以上且100000以下。
[7]根据[5]中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上述酯系基础油的质均分子量为5000以上且60000以下。
[8]根据[1]~[7]中任一项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还含有作为(C)成分的抗磨剂。
[9]根据[8]中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上述(C)成分为选自酸性磷酸酯和中性磷酸酯中的至少1种,上述润滑油组合物中所含的全部磷原子的以上述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为10.0质量ppm以上且1000.0质量ppm以下。
[10]根据[1]~[9]中任一项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还含有作为(D)成分的摩擦调节剂。
[11]根据[10]中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上述(D)成分为选自酰胺系摩擦调节剂和酯系摩擦调节剂中的至少1种。
[12]根据[10]或[11]中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上述(B)成分和上述(D)成分的合计的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
[13]根据[10]~[12]中任一项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上述(B)成分的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CB(质量%)与上述(D)成分的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CD(质量%)之比的值(CB/CD)为0.50以上且20.00以下。
[14]根据[1]~[13]中任一项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用于变速器。
[15]一种润滑方法,其使用[1]~[13]中任一项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
[16]一种变速器,其具备[1]~[13]中任一项记载的润滑油组合物。
实施例
接下来,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的任何限定。
实施例1~4、比较例1~6
以表1所示的配合量制备润滑油组合物。针对所得到的润滑油组合物,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各种试验,评价其物性。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和2。
润滑油组合物的性状的测定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
(1)运动粘度
依据ASTM D455,测定40℃、100℃时的运动粘度(40℃运动粘度和100℃运动粘度)。
(2)粘度指数(VI)
依据ASTM D2270进行测定。
(3)布氏粘度(BF粘度)
依据ASTM D2983-09测定变速器用润滑油组合物在-40℃时的BF粘度。
将2000以上设为不合格。
(4)闪点
依据JIS K 2274,通过克利夫兰开口杯(COC)试验器进行测定。
将小于180℃设为不合格。
(5)耐磨损性
依据ASTM D2714-94(2003),块使用H-60,环使用S10,在油温80℃、转速1092rpm、载荷1112N、试验时间20分钟的条件下实施的环块磨损试验中,测定试验后的块的磨损宽度(mm),作为耐磨损性的评价。在测定中发生了咬粘的情况下,无法测定磨损宽度,因此记为“咬粘”。
将0.900mm以上判定为不合格。
(6)牵引系数
使用MTM(Mini Traction Machine:微型牵引力试验机)试验机,在下述条件下测定牵引系数。
·试验机:MTM(Mini Traction Machine)PCS Instruments公司制
·试验片:标准测试片(AISI52100)
·载荷:30N
·油温:120℃
·滑动率(SRR):5%
·摩擦(跑合)条件:滚动速度100mm/s,滑动速度50mm/s
·牵引系数评价条件:滚动速度2mm/s,滑动速度2.50mm/s
牵引系数的测定根据摩擦时间,在试验刚开始后(0分钟)、10分钟后、20分钟后、30分钟后、60分钟后、90分钟后、120分钟后、180分钟后和240分钟后实施。
0.004判定为不合格。
(7)磷原子的含量
依据ASTM D4951进行测定。
(8)硫原子的含量
依据ASTM D5453进行测定。
(9)质均分子量(Mw)
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以标准聚苯乙烯换算进行测定。具体而言,在以下的装置和条件下进行测定。
·GPC装置:Waters 1515Isocratic HPLC Pump+Waters 2414Refractive IndexDetector(均为Waters公司制)
·柱:将2根“TSKgel SuperMultiporeHZ-M”(东曹公司制)连接而成的柱
·柱温:40℃
·洗脱液:四氢呋喃
·流速:0.35mL/min
·检测器:折射率检测器
[表1]
表1
[表2]
表2
*1:(C)成分的含量(质量ppm)表示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C)成分的以磷原子换算计的含量。
表中的缩写表示以下内容。
矿物油-1~矿物油-5是具有下述物性值的矿物油。
[表3]
表3
表中的PAO(聚α-烯烃)、酯系1(酯系基础油)、酯系2(酯系基础油)是具有下述物性值的合成油。
[表4]
表4
PAO 酯系1 酯系2
密度 g/cm3 0.848 0.910 0.869
40℃运动粘度 mm2/s 1616.000 270.000 8.200
100℃运动粘度 mm2/s 147.000 - 2.600
倾点 --37.5 - -
Mw 66,000 13,000 394
酸性磷系酯:具有辛基作为侧链的酸性磷酸酯
中性磷系酯:磷酸三甲苯酯
摩擦调节剂:按照以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为0.10质量%的方式添加异硬脂酸酰胺,按照以润滑油总量为基准计为0.20质量%的方式添加脂肪酸多元醇酯。
其他添加剂:抗氧化剂、清净剂、分散剂、倾点下降剂、消泡剂等
根据表1的结果明确了,实施例1~4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由低粘度、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优异。
与此相对,不含有(B)成分的比较例1的组合物的牵引系数与实施例的组合物相比为1.3倍以上,省燃耗性差。
比较例2的组合物是从比较例1的组合物中更换了(A)成分的组合物,但闪点低,另外,在耐磨损性试验中发生咬粘,无法测定磨损宽度。
比较例3和4的组合物是包含矿物油-4和矿物油-5的组合物,它们是闪点低于180℃的矿物油。如果使用这些矿物油,则闪点降低,并且牵引系数变大,省燃耗性差。
比较例5的组合物是增加了实施例4的组合物的(B)成分的含量的组合物,如果像这样(B)成分的含量超过2质量%,则-40℃时的BF粘度比实施例的组合物大,低温流动性差。
比较例6的组合物是将实施例4的组合物的(B)成分更换为40℃时的运动粘度为8.200mm2/s的酯化合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耐磨损性差。
综上所述可知,通过含有具有特定闪点的(A)成分和特定含量的(B)成分,能够得到以高维度满足由低粘度、低牵引系数带来的省燃耗性、耐磨损性、由高闪点带来的使用性和低温流动性的润滑油组合物。

Claims (16)

1.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作为(A)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0mm2/s以上且2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和作为(B)成分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0.000mm2/s以上且2000.000mm2/s以下的基础油,所述(A)成分的闪点为180℃以上,所述(B)成分的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和所述(B)成分的合计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70.00质量%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A)成分为矿物油,并且(B)成分为合成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的%CP为84%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为选自聚α-烯烃和酯系基础油中的至少1种合成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聚α-烯烃的质均分子量为5000以上且10000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酯系基础油的质均分子量为5000以上且60000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还含有作为(C)成分的抗磨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C)成分为选自酸性磷酸酯和中性磷酸酯中的至少1种,所述润滑油组合物中所含的全部磷原子的以所述润滑油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为10.0质量ppm以上且1000.0质量pp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还含有作为(D)成分的摩擦调节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D)成分为选自酰胺系摩擦调节剂和酯系摩擦调节剂中的至少1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和所述(D)成分的合计的含量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的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CB(质量%)与所述(D)成分的以润滑油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的含量CD(质量%)之比的值即CB/CD为0.50以上且20.00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用于变速器。
15.一种润滑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
16.一种变速器,其具备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
CN202280066668.9A 2021-10-04 2022-09-16 润滑油组合物、润滑方法和变速器 Pending CN1180434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3666 2021-10-04
JP2021-163666 2021-10-04
PCT/JP2022/034818 WO2023058440A1 (ja) 2021-10-04 2022-09-16 潤滑油組成物、潤滑方法及び変速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3437A true CN118043437A (zh) 2024-05-14

Family

ID=85804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6668.9A Pending CN118043437A (zh) 2021-10-04 2022-09-16 润滑油组合物、润滑方法和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3437A (zh)
WO (1) WO202305844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8044B2 (ja) * 2010-04-16 2014-07-02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耐摩耗性に優れる潤滑油組成物
US20130310527A1 (en) 2010-09-16 2013-11-21 Idemitsu Kosan Co., Ltd. Highly viscous higher alphaolefin polym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16190918A (ja) * 2015-03-31 2016-11-10 Jx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JP6837853B2 (ja) * 2016-02-12 2021-03-03 アロン化成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EP3342845B1 (en) * 2016-12-28 2020-02-05 JXTG Nippon Oil & Energy Corporatio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for refrigerating machines
EP4063472A4 (en) * 2019-11-19 2023-01-11 ENEOS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MACHINE OIL, REFRIGERATION MACHINE WORKING FLUID COMPOSITION, LUBRICATION METHOD AND REFRIGERATION MACHINE OIL PRODUCTION METHOD
JP2021147507A (ja) * 2020-03-19 2021-09-2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金属加工油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8440A1 (ja)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37311C (en)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for automotive gears
US8476205B2 (en) Chromium HVI-PAO bi-modal lubricant compositions
JP5221835B2 (ja) エネルギー保存型動力伝達装置用流体
KR101777892B1 (ko) 무단 변속기용 윤활유 조성물
US20030207775A1 (en) Lubricating fluids with enhanced energy efficiency and durability
JP2009500489A5 (zh)
JP2009500489A (ja) 工業潤滑油及びグリース組成物中のhvi−pao
JP2008530268A (ja) 低けん引特性を持つ潤滑流体
US9783761B2 (en) High viscosity lubricant compositions meeting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CN108431187A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润滑油组合物
KR20120114218A (ko) 윤활유 조성물
JP2004292818A (ja) 二頂のギア潤滑剤配合物
JP2019065201A (ja) 自動車用ギヤ油組成物、及び潤滑方法
EP2714865A1 (en) High efficiency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CN109196080B (zh) 润滑剂组合物
WO2013055419A1 (en) Gear lubricant
CN118043437A (zh) 润滑油组合物、润滑方法和变速器
JP6729866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6133148B2 (ja) 駆動系変速装置用潤滑油組成物
JP7296711B2 (ja) 潤滑油組成物、潤滑油組成物を備える機械装置および潤滑油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1529513A (ja) 潤滑組成物
WO2014157201A1 (ja) 油圧作動油組成物
CN113748189B (zh) 变速器用润滑油组合物、其制造方法、使用了变速器用润滑油组合物的润滑方法及变速器
JP6382749B2 (ja) 最終減速機用潤滑油組成物
JP2022043579A (ja) 潤滑油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