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2662A - 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042662A CN118042662A CN202211386187.4A CN202211386187A CN118042662A CN 118042662 A CN118042662 A CN 118042662A CN 202211386187 A CN202211386187 A CN 202211386187A CN 118042662 A CN118042662 A CN 1180426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shielding
- sheet
- cooking
- microwa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6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5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892 electric spa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0 graph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7 hel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4 he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hel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He]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6—Prevention of microwave leakage, e.g. door sealing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 H05B3/12—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 H05B3/14—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the material being non-metallic
- H05B3/145—Carbon only, e.g. carbon black, graphit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7—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 H05B6/6482—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radiant heating, e.g. infrared 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含碳元素的加热部;以及微波屏蔽结构,所述微波屏蔽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至少部分地屏蔽由所述微波发生器产生并向所述加热部传播的微波。由此,通过微波屏蔽结构屏蔽向加热部传播的微波,以防止含碳元素的加热部受微波影响而出现打火,从而对加热组件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加热组件可以应用于微波场中,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同时具备微波加热功能和热辐射加热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石墨发热管是一种新型发热源,具有响应速度快、辐射强、加热快等优点。石墨发热管内部的发热体材质为石墨,由碳元素组成,而碳元素对微波具有吸收作用,在微波场中会出现打火,从而导致石墨材质表面出现损伤,进而导致石墨发热管无法应用于微波场的烹饪器具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装置,烹饪装置中的微波屏蔽结构可以屏蔽向加热组件传播的微波,防止含有碳元素的加热部受微波影响而损坏,提升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装置包括:壳体;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含碳元素的加热部;以及微波屏蔽结构,所述微波屏蔽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至少部分地屏蔽由所述微波发生器产生并向所述加热部传播的微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装置,通过微波屏蔽结构屏蔽向加热部传播的微波,以防止含碳元素的加热部受微波影响而出现打火,从而对加热组件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加热组件可以应用于微波场中,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同时具备微波加热功能和热辐射加热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套设在所述加热组件的外表面,且所述微波屏蔽结构上开设有第一镂空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包括屏蔽管,所述屏蔽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第一镂空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屏蔽管为金属管,通过对所述金属管打孔以形成所述通孔;或者所述屏蔽管通过带有所述通孔的金属板弯曲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玻璃管,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玻璃管内,所述屏蔽管套设在所述玻璃管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玻璃管,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玻璃管内,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玻璃管的屏蔽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屏蔽层形成在所述玻璃管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和/或所述屏蔽层为金属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屏蔽层包括:多个周向屏蔽单元,每个所述周向屏蔽单元沿所述玻璃管的周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周向屏蔽单元在所述玻璃管的轴向上间隔开布置;或者所述屏蔽层包括:多个轴向屏蔽单元,每个所述轴向屏蔽单元沿所述玻璃管的轴向延伸,且多个所述轴向屏蔽单元在所述玻璃管的周向上间隔开布置;或者所述屏蔽层包括:屏蔽层本体和形成在所述屏蔽层本体上的第二镂空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玻璃管,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玻璃管内,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包括嵌设在所述玻璃管的管壁内部的屏蔽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波屏蔽结构设置在所述加热部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部构造为发热片,所述微波屏蔽结构构造为屏蔽片,所述屏蔽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片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屏蔽片为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发热片之间设置有导热绝缘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屏蔽片的形状与所述发热片的形状吻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具有用于放置食物的烹饪腔,所述微波发生器用于向所述烹饪腔提供微波,在所述烹饪腔之外还形成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收纳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收纳腔具有与所述烹饪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允许所述加热组件的热量向所述烹饪腔内辐射,所述微波屏蔽结构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包括:具有第三镂空部的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固定在所述开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包括: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口处以可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波屏蔽结构还包括:具有第四镂空部的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口处以使所述第三金属板可离开所述开口或位于所述开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装置具有微波烹饪模式、加热烹饪模式、混合烹饪模式,在所述烹饪装置处于所述微波烹饪模式时,所述微波发生器工作且所述加热组件不工作,所述第二金属板封闭所述开口;在所述烹饪装置处于所述加热烹饪模式时,所述微波发生器不工作且所述加热组件工作,所述第二金属板和所述第三金属板均离开所述开口;在所述烹饪装置处于所述混合烹饪模式时,所述微波发生器工作且所述加热组件工作,所述第二金属板离开所述开口,所述第三金属板处于所述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部构造为发热片,所述发热片包括石墨片基体,所述石墨片基体具有发热区,所述发热区具有多个串联的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和第四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四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石墨片基体延伸的方向,所述第二部的宽度和所述第四部的宽度均不小于所述石墨片基体宽度的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石墨片基体进一步具有导体区,所述发热区包括第一发热区和第二发热区,所述导体区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和所述第二发热区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部构造为发热片,所述发热片包括石墨片基体,所述石墨片基体具有多个第一切口、多个第二切口和多个第三切口,以便在所述石墨片基体上限定出多个串联的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的电阻为0.01-0.2Ω,所述发热单元的表面积为0.04-1.025cm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切口、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三切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石墨片基体的延伸方向不平行,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三切口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共线设置,所述第一切口将所述石墨片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切口一侧的边缘隔断,所述第二切口将所述石墨片基体靠近所述第二切口一侧的边缘隔断,所述第三切口的两个端点均位于所述石墨片基体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所述发热片;外管,所述发热片设置在所述外管中;引线和连接端子,所述发热片通过所述引线与所述连接端子相连。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组件与屏蔽管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组件与屏蔽管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组件与屏蔽管配合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屏蔽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热部与屏蔽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组件置于微波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0、
壳体10、烹饪腔11、收纳腔12、开口121、
微波发生器20、
加热组件30、加热部31、石墨片基体311、发热区3110、第一发热区3111、第二发热区3112、连接区3113、导体区3114、发热单元3115、第一部31151、第二部31152、第三部31153、第四部31154、第一切口3116、第二切口3117、第三切口3118、玻璃管32、陶瓷头33、引线34、连接端子35、
微波屏蔽结构40、屏蔽管41、第一镂空部411、屏蔽片43、第一金属板44、第三镂空部441、第二金属板45、第三金属板46、第四镂空部4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9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装置包括:壳体10、微波发生器20、加热组件30和微波屏蔽结构40。
其中,壳体10形成有烹饪腔11,微波发生器20设置在壳体10内,并且微波发生器20用于发出微波,以对烹饪腔11内的食材进行微波加热。微波发生器20可以构造为微波管,微波发生器20产生的微波用于位于烹饪腔1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微波发生器20在壳体10内的布置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加热组件30为包括含碳元素的加热部31,如:石墨片等,石墨片具有响应速度快、辐射强、加热快等优点。当加热组件30发热时,可以对烹饪腔11内的食材进行辐射,以快速提升烹饪腔11内食材的温度。本申请中含碳元素的加热部31不限于石墨片,下面以加热部31构造为石墨片为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中的烹饪器具100同时设置有微波发生器20和加热组件30,从而烹饪器具100可以通过微波加热或加热组件30加热两种加热方式对烹饪腔1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
需要说明是的,微波加热原理是微波是高频波,可以引起食材中水分子的高速度轮摆运动,水分子之间相互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实现对食材的烹饪加热;加热组件30是通过自身发热并将热量向食材辐射的方式对食材进行加热。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烹饪器具100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食材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100内还设置有微波屏蔽结构40,微波屏蔽结构40设置在壳体10内,并且微波屏蔽结构40用于至少部分地屏蔽由微波发生器20产生并向加热部31传播的微波,以减少或阻隔微波向含碳元素的加热部31传播,防止加热部31受损。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碳元素对微波具有吸收作用,当微波传播到石墨片时,石墨片存在出现打火的风险,并导致石墨片出现损伤。本申请中设置有微波屏蔽结构40,通过微波屏蔽结构40对向石墨片(即加热部31)传播的微波进行屏蔽,以减少传播至石墨片的微波,防止石墨片出现打火的问题,对加热组件30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微波屏蔽结构40可以对向石墨片传播的微波完全屏蔽或部分屏蔽,当微波屏蔽结构40对微波部分屏蔽时,满足透过微波屏蔽结构40传播至石墨片的微波能量不足以引起石墨片产生电火花即可。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微波屏蔽结构40对微波进行屏蔽,从而防止微波与石墨片产生作用而导致产生打火的问题,使得烹饪器具100可以具备微波加热功能和热辐射加热功能,丰富烹饪器具100的加热方式,并且使得含有碳元素的加热部31可以应用于微波场内,拓展具有石墨片的加热组件30的应用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装置,通过微波屏蔽结构40屏蔽向加热部31传播的微波,以防止含碳元素的加热部31受微波影响而出现打火,从而对加热组件30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加热组件30可以应用于微波场中,使得烹饪器具100可以同时具备微波加热功能和热辐射加热功能。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微波屏蔽结构40套设在加热组件30的外表面,而且微波屏蔽结构40上开设有第一镂空部411。
结合图4和图5,微波屏蔽结构40套设在加热组件30的外部,以通过微波屏蔽结构40对象加热组件30传播的微波进行屏蔽,并且由于微波屏蔽结构40上设置有第一镂空部411,加热组件30的热量可以透过第一镂空部411向微波屏蔽结构40外侧辐射,从而微波屏蔽结构40在屏蔽微波的同时可以保证加热组件30的热辐射效果。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微波屏蔽结构40包括屏蔽管41,屏蔽管41套设在加热组件30上,并且屏蔽管41上开设有通孔,通孔构成第一镂空部411。
其中,微波屏蔽结构40构造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形成有中空区域,石墨片可以设置在中空区域,屏蔽管41可以在周向方向上对微波进行遮挡,以屏蔽向石墨片传播的微波,防止石墨片受微波影响而出现打火问题,防止石墨片损坏,并提升加热组件30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部分微波可以透过通孔(即第一镂空部411)传播至屏蔽管41内(即中空区域),微波可以与屏蔽管41内的石墨片接触,但可以透过通孔传播至石墨片的微波能量少,无法引起石墨片产生电火花。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屏蔽管41为金属管,通过对金属管打孔以形成通孔;或者屏蔽管41通过带有通孔的金属板弯曲形成。
其中,屏蔽管41为金属材质制成,微波不能穿透金属,从而当微波传播至金属管时,可以对微波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减少传播至石墨片的微波,即使部分微波可以透过通孔传播至石墨片处,也不足以引起石墨片产生电火花。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长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关于通过的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能够满足透过通孔的微波不足以引起石墨片出现打火现象即可。
同时,石墨片产生的热量可以透过通孔向屏蔽管41的外侧辐射,以实现加热组件30的加热功能。当金属管受石墨片辐射而导致温度升高时,金属管也可以将热量向烹饪腔11内一侧辐射,以提升烹饪腔11内的食材温度。
本申请中金属管的加工成型方式为多种,可以是对内部中空的柱状金属管进行打孔处理,以形成有在壁面厚度方向上贯穿设置的通孔;还可以是对金属板进行打孔处理,将打孔后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变形并焊接打磨光滑后形成管状结构,管状结构可以与加热组件30套设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仅提出金属管的两种成型方式,但并不限于此。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包括:玻璃管32,加热部31设置在玻璃管32内,并且屏蔽管41套设在玻璃管32外。当微波向加热组件30传播时,屏蔽管41可以对微波进行屏蔽,即使部分微波可以通过通孔向内传播,微波可以透过玻璃管32进一步向石墨片传播,但经由屏蔽管41屏蔽后可传播至石墨片的微波能量低,不足以引起石墨片打火。
需要说明的是,石墨片在高温情况下若与氧气接触将会产生反应,从而导致石墨片烧断,由此需要通过将石墨片设置在玻璃管32内,可以防止石墨片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防止石墨片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烧断的情况。
其中,玻璃管32可以做抽真空密封处理,石墨片设置在玻璃管32内的真空空间内,密封后的真空空间内不存在氧气,从而可以对石墨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石墨片烧断;玻璃管32内还可以填充有在高温情况下不与石墨片发生反应的气体,可以是氦气等惰性气体,在此对填充气体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定,同样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石墨片与空气中氧气接触而出现烧断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的设置可以保证石墨片通过通孔向外辐射的效果,提升加热组件30的加热效果。
其中,金属管形成有多排通孔,每排通孔沿金属管的轴向方向依次排布并间隔设置,多排通孔在金属管的周向方向上环绕金属管排布,且任意相邻两排通孔中的通孔交错布置,即其中一排的多个通孔在轴向方向上依次间隔排布,与其相邻一排的多个通孔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上一排中两个通孔之间的位置,从而可以使得通孔的排布更加紧密。需要说明,通孔在金属管的排布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还包括陶瓷头33,陶瓷头33设置在玻璃管32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包括:玻璃管32,加热部31设置在玻璃管32内,微波屏蔽结构40包括形成于玻璃管32的屏蔽层。屏蔽层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可以屏蔽向石墨片传播的微波,防止石墨片在微波的作用下出现打火现象。
玻璃管32为中空结构,加热部31可以设置在玻璃管32内。同时,当加热部31为石墨片时,玻璃管32可以做抽真空密封处理,将石墨片设置在玻璃管32内的真空空间内,以防止石墨片与氧气接触而烧断;玻璃管32内还可以填充有在高温情况下不与石墨片发生反应的惰性气体,以防止石墨片与空气中氧气接触而烧断。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屏蔽层形成在玻璃管32上,玻璃管32作为屏蔽层的载体。屏蔽层可以形成在玻璃管32的内表面,还可以形成在玻璃管32的外表面,或者屏蔽层同时形成在玻璃管3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以提升屏蔽层对微波的屏蔽效果。同时,屏蔽层为金属层,微波不能穿透金属,金属层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屏蔽层构造为金属层时,可以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在玻璃管32上,石墨片设置在玻璃管32内,从而形成在玻璃管32上的金属层布置在微波向石墨片传播的传播路径上,即当微波向玻璃管32传播时,微波需要透过涂布在玻璃管32外壁面或者内壁面的金属层后,才可以传播至石墨片处,并且由于金属层对微波具有屏蔽作用,从而可以防止石墨片受微波影响而损坏。
其中,屏蔽层为在玻璃管32表面喷涂的一种涂层材料,涂层材料可以是含有金属的材料,还可以是其他可屏蔽微波的材料,并且涂层材料需具备耐高温并保证热量传递的特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包括:多个周向屏蔽单元,每个周向屏蔽单元沿玻璃管32的周向延伸,并且多个周向屏蔽单元在玻璃管32的轴向上间隔开布置,以通过多个轴向屏蔽单元对微波进行屏蔽,提升屏蔽层的屏蔽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周向屏蔽单元在周向方向上环绕玻璃管32设置,以充分对设置在玻璃管32内的石墨片进行遮挡。相应地,周向屏蔽单元用于屏蔽箱石墨片传播的微波,当加热组件30中设有多个石墨片,且多个石墨片在玻璃管32内沿轴向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时,可以通过在玻璃管32上设置沿轴向方向间隔排布并与多个石墨片对应的多个周向屏蔽单元即可,从而通过多个周向屏蔽单元对石墨片进行遮挡,以屏蔽传递向石墨片的微波。
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包括:多个轴向屏蔽单元,每个轴向屏蔽单元沿玻璃管32的轴向延伸,而且多个轴向屏蔽单元在玻璃管32的周向上间隔开布置,从而可以在玻璃管32上形成由多个条纹状的轴向屏蔽单元构成的屏蔽层。
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包括屏蔽层本体和形成在屏蔽层本体上的第二镂空部,石墨片产生的热量可以透过第二镂空部向外侧辐射,以实现加热组件30的加热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包括:玻璃管32,加热部31设置在玻璃管32内,微波屏蔽结构包括嵌设在玻璃管32的管壁内部的屏蔽网,屏蔽网布置在玻璃管32内,并且屏蔽网设置在石墨片与玻璃管32之间,即布置在微波向石墨片的传播路径上,向加热组件30传播的微波经屏蔽网的屏蔽后,仅极少量的微波可传播至石墨片,不足以引起石墨片出现打火。
其中,屏蔽网为金属屏蔽网,金属材料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微波无法传动金属屏蔽结构,并且金属屏蔽网可以通过嵌设的方式布置在玻璃管32内,以提升微波屏蔽结构(金属屏蔽网)与玻璃管32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微波屏蔽结构设置在加热部31的表面,可以通过位于加热部31表面的微波屏蔽结构对微波进行屏蔽。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加热部31构造为发热片,如上述的石墨片,微波屏蔽结构构造为屏蔽片43,屏蔽片43分别设置在发热片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并且屏蔽片43与加热部31贴合配合,以通过屏蔽片43对石墨片进行遮挡。当微波向加热部31传播时,设置在加热部31表面的屏蔽片43可以对微波进行屏蔽,防止微波与发热片发生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屏蔽片43为金属片,金属片与发热片之间设置有导热绝缘层。微波不能穿透金属材质支撑的屏蔽片43,从而可以保证屏蔽片43对微波的屏蔽作用,同时由于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能,从而在金属片与发热片之间设置导热绝缘层以防止发热片与金属片直接接触而出现短路的情况,提升加热组件3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导热绝缘层不仅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还具有导热性能,通过导热绝缘层可以将加热部31的热量传递至金属片,并通过金属片进一步向外辐射,实现加热组件30的加热功能。
其中,金属片和发热片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与导热绝缘层相连,粘接的连接方式简单,并且使得金属片、导热绝缘层以及发热片之间的配合紧凑,减少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屏蔽片的形状与发热片的形状吻合,从而通过屏蔽片可以充分对发热片的表面进行遮挡覆盖,使得屏蔽片可以充分地对向加热部31传播的微波进行屏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壳体10内具有用于放置食物的烹饪腔11,微波发生器20用于向烹饪腔11提供微波,以对烹饪腔11内的食材进行微波加热。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烹饪腔11之外还形成有收纳腔12,收纳腔12用于收纳加热组件30,收纳腔12具有与烹饪腔11连通的开口121,开口121允许加热组件30的热量向烹饪腔11内辐射,微波屏蔽结构设置在开口121处。
当通过微波发生器20向烹饪腔11内提供微波时,微波屏蔽结构可以对向收纳腔12内传播的微波进行屏蔽,以防止微波与烹饪腔11内的加热部31接触而导致加热部31损坏。
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组件3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开口121处向烹饪腔11内辐射,并且在开口121处设置有微波屏蔽结构,微波屏蔽结构可以对微波发生器20产生的微波进行屏蔽,以屏蔽由烹饪腔11向收纳腔12一侧传播的微波。
可以理解的是,在收纳腔12的开口121处设置微波屏蔽结构,通过微波屏蔽结构对向收纳腔12内传播的微波进行屏蔽,从而可以将微波屏蔽结构设置在壳体10上,也就是与收纳腔12开口121对应的位置即可,无需将微波屏蔽结构布置在加热组件30上。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微波屏蔽结构包括:具有第三镂空部441的第一金属板44,第一金属板44固定在开口121处。
第一金属板44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可以防止微波向收纳腔12内的加热部31进行传播,并且第一金属板44设置有第三镂空部441,加热部31产生的热量可以透过第三镂空部441向烹饪腔11内辐射,以提升加热组件30对烹饪腔11内食材的加热效果。
由此,烹饪器具100可以包括多种加热模式,如:通过微波发生器20向烹饪腔11内提供微波,以实现微波烹饪模式;通过加热组件30对烹饪腔11内的食材进行辐射,以实现加热烹饪模式;还可以同时通过微波发生器20和加热组件30对烹饪腔11内的食材进行烹饪,以实现混合烹饪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金属板44通过设置第三镂空部441以保证加热组件30对烹饪腔11内食材的热辐射效果。
其中,壳体10构造为长方体,加热组件30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顶壁、侧壁、底壁、侧壁以及背部(即与门体结构相对设置的壁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参照图17,加热组件30和微波屏蔽结构40设置在壳体10的顶壁;参照图18,加热组件30和微波屏蔽结构40设置在壳体10的背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事实中,微波屏蔽结构包括:第二金属板45,第二金属板45可活动地设置在开口121处以可打开或封闭开口121。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金属板45可以选择性地封闭开口121,当第二金属板45封闭开口121时,烹饪腔11内的微波无法向收纳腔12内传播,封闭开口121的方式可以充分阻隔微波,提升对微波的屏蔽效果;当第二金属板45打开开口121时,第二金属板45无法对向收纳腔12内传播的微波屏蔽,烹饪器具100中的微波发生器20不宜工作,即烹饪器具100仅可微波烹饪或加热烹饪,无法进行上述的混合烹饪模式。
具体地,当烹饪器具100进行微波烹饪模式时,可以通过第二金属板45将开口121封闭,烹饪腔11内的微波无法向收纳腔12内传播,从而通过第二金属板45对微波进行屏蔽,对加热部31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当烹饪器具100进行加热烹饪模式时,第二金属板45打开开口121,通过加热组件30向烹饪腔11内辐射,以对烹饪腔1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并且加热组件30的辐射效果不受第二金属板45影响,可以提升加热组件30的加热效果。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微波屏蔽结构还包括:具有第四镂空部461的第三金属板46,第三金属板46可活动地设置在开口121处以使第三金属板46可离开开口121或位于开口121处。
第三金属板46对微波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可以防止微波向收纳腔12内的加热部31进行传播,并且第三金属板46设置有第四镂空部461,加热部31产生的热量可以透过第四镂空部461向烹饪腔11内辐射,以提升加热组件30对烹饪腔11内食材的加热效果。
由此,烹饪器具100可以包括多种加热模式,如:通过微波发生器20向烹饪腔11内提供微波,以实现微波烹饪模式;通过加热组件30对烹饪腔11内的食材进行辐射,以实现加热烹饪模式;还可以同时通过微波发生器20和加热组件30对烹饪腔11内的食材进行烹饪,以实现混合烹饪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金属板45和第三金属板46与壳体10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通过电控的方式将第二金属板45和第三金属板46驱动并隐藏在壳体10内,也可以是通过人工手动拆装的方式将第二金属板45和第三金属板46安装至壳体10。同时,第二金属板45和第三金属板46与壳体10的配合方式可以是平移、抽拉、旋转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装置具有微波烹饪模式、加热烹饪模式、混合烹饪模式。
具体地,在烹饪装置处于微波烹饪模式时,微波发生器20工作且加热组件30不工作,第二金属板45封闭开口121,此时第二金属板45可以完全阻隔有烹饪腔11向收纳腔12传播的微波,对加热部31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烹饪装置处于加热烹饪模式时,微波发生器20不工作且加热组件30工作,第二金属板45和第三金属板46均离开开口121,此时不存在板体结构(如:第二金属板45和第三金属板46)对开口121进行遮挡,加热组件30产生的热量可以透过开口121向烹饪腔11内辐射,提升加热组件30的加热效果;在烹饪装置处于混合烹饪模式时,微波发生器20工作且加热组件30工作,第二金属板45离开开口121,第三金属板46处于开口121,此时加热组件30可以通过第三金属板46的第四镂空部461向烹饪腔11内辐射热量,并且第三金属板46可以对向收纳腔12内传播的微波进行屏蔽,以减少传播至加热部31的微波,从而对加热部31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本发明一个方面,加热部构造为发热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9-图11,该发热片包括石墨片基体311,石墨片基体311具有发热区110,发热区110具有多个串联的发热单元3115(参考图9),发热单元3115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部31151、第二部31152、第三部31153和第四部31154,其中,第一部31151和第三部31153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部31152和第四部31154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参考图10),且第二方向为石墨片基体311延伸的方向,第二部31152的宽度(如图11中所示出的d2)和第四部31154的宽度(如图11中所示出的d4)均不小于石墨片基体311宽度(如图9中所示出的d0)的20%。由此,该发热片具有以下优点的至少之一:加热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升温快速、回温快速;制作工艺难度低,成本低;具有较佳的抗跌落性能,延长发热片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发热片为面发热源,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发热丝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较快的响应速度、较快的升温速度和较快的回温速度。此外,本发明发热片中的发热单元3115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部31151、第二部31152、第三部31153和第四部31154,即第一部31151的尾端与第二部31152的首端相连,第二部31152的尾端与第三部31153的首端相连,第三部31153的尾端与第四部31154的首端相连,第四部31154的尾端与下一个发热单元中的第一部31151的首端相连,其中,第一部31151和第三部31153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部31152和第四部31154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第二方向为石墨片基体311的延伸方向。具有上述结构的发热片具有较佳的加热性能,且制作工艺难度较低、成本较低。
此外,发明人发现,具有上述结构的发热片若尺寸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发热片在跌落时易发生断裂,如在安装过程中发生跌落,则发热片存在较高的报废风险,增加发热片的成本,且影响发热片的使用。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在发热片跌落的过程中,发热单元中的第一部31151和第二部31152会不断发生扭动,导致应力集中在第二部31152处,使得发热片在跌落时易在第二部31152处发生断裂。类似的,第四部31154处也易发生断裂。本发明通过对第二部31152的宽度以及第四部31154的宽度进行设计,具体的,令第二部31152的宽度和第四部31154的宽度均不小于石墨片基体311宽度的20%,可有效降低发热片跌落时发生断裂的风险,延长发热片的使用寿命,降低发热片的成本,提升发热片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部31152和第四部31154的宽度可以分别独立的为1-8mm,如1mm、2mm、3mm、4mm、5mm、6mm、7mm、8mm。由此,可有效降低发热片跌落时发生断裂的风险。此外,发明人发现,若第二部和第四部的宽度过大,一方面,会使得整个发热片的宽度过大,在组装发热管(即上述的加热组件30)时,会影响发热片在外管中的安装;另一方面,会增加发热片的功率,外管通常为石英管,若发热片功率过高,会导致温度过高,易超过石英管的耐受温度,影响发热管的使用。因此,本发明将第二部和第四部的宽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还具有便于安装以及利于使发热片具有合适功率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石墨片基体311的宽度d0可以为5-10mm。由此,发热片具有合适的宽度,便于形成前面描述的结构,且便于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垂直(参考图10),也即是说,第一部31151和第三部31153是沿垂直于石墨片基体311延伸的方向延伸的。由此,发热片的结构更加稳固,且易于加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1,第一部31151和第三部31153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分别独立的为0.5-25mm,也即是说,第一部31151的宽度d1和第三部31153的宽度d3可以分别独立的为0.5-25mm,如0.5mm、1mm、2mm、5mm、8mm、10mm、12mm、15mm、18mm、20mm、22mm、25mm。由于发热片在跌落时第二部和第四部处易发生断裂,第一部和第三部处不易发生断裂,因此,第一部和第三部的宽度相较于第二部和第四部的宽度可以较小,但第一部和第三部的宽度也不宜过小,以防止增加发热片发生断裂的风险。本发明将第一部和第三部的宽度设置在0.5mm以上,可进一步降低发热片在跌落时发生断裂的风险,将第一部和第三部的宽度设置在25mm以下,利于使发热片获得合适的功率,以防止发热片功率过高而导致石英管承受不住高温而影响发热管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1,第二部31152的长度(如图11中所示出的L2)和第四部31154的长度(如图11中所示出的L4)可以分别独立的为1.5-20mm,如1.5mm、2mm、2.5mm、5mm、8mm、10mm、12mm、15mm、18mm、20mm。由此,第一部和第三部不接触,利于发热片产热和散热,使发热片具有较佳的加热性能。此外,发明人发现,若第二部和第四部的长度过大,会降低发热片的功率,影响发热片的使用。本发明将第二部和第四部的长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还具有利于使发热片具有合适功率的优点,以满足常用电器的使用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1,第一部31151和第三部31153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分别独立的为0.1-6mm,也即是说,第一部31151的长度L1和第三部31153的长度L3可以分别独立的为0.1-6mm,如0.1mm、0.5mm、1mm、2mm、3mm、4mm、5mm、6mm。第一部和第三部的长度可根据石墨片基体的宽度、第二部的宽度以及第四部的宽度确定。将第一部和第三部的长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利于发热片产热和散热,使发热片具有较佳的加热性能,且利于使发热片具有合适的功率,以满足常用电器的使用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部31151的电阻R1可根据公式(1)进行计算,第二部31152的电阻R2可根据公式(2)进行计算,第三部31153的电阻R3可根据公式(3)进行计算,第四部31154的电阻R4可根据公式(4)进行计算,发热单元的总电阻R单可根据公式(5)进行计算,发热片的总电阻R总可根据公式(6)进行计算:
R单=R1+R2+R3+R4 (5)
R总=nR单 (6)
其中,ρ为石墨片基体的电阻率,σ为石墨片基体的厚度,n为发热单元的重复个数。
关于发热片中发热单元的个数n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功率以及石墨片基体的总长度进行设计。关于石墨片基体的具体长度不受特别限制,例如,石墨片基体311的长度可以为200-400mm。由此,利于使发热片获得合适的功率,且具有合适的长度以与电器的尺寸相匹配。关于石墨片基体的具体厚度也不受特别限制,例如,石墨片基体311的厚度可以为0.08-0.5m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满足上述条件时,发热片的功率在1000W左右,满足常用电器的使用功率,且发热片在跌落时不易发生断裂,具有较佳的抗跌落性能。关于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的具体长度和宽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功率进行选择和调整。
关于第二部和第四部的尺寸关系,以及第一部和第三部的尺寸关系不受特别限制,优选的,第二部31152的宽度和第四部31154的宽度一致,第二部31152的长度和第四部31154的长度一致,第一部3115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三部31153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一致,即第一部31151的宽度和第三部31153的宽度一致,第一部31151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三部31153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一致,即第一部31151的长度和第三部31153的长度一致。由此,发热单元具有对称的结构,使得发热片加热更加均匀。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石墨片基体311还具有连接区3113,连接区3113位于发热区110的两端(参考图9),在组装发热管时,连接区3113用于与引线连接,以对发热片施加电压。关于连接区3113的长度(如图9中所示出的H1和H2)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实现发热片与引线的牢固连接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2,石墨片基体311还可以具有导体区3114,发热区110包括第一发热区3111和第二发热区3112,导体区3114位于第一发热区3111和第二发热区3112之间。石墨片基体位于导体区的部分可充当导线的作用,使得从第一发热区流出的电流经导体区流入第二发热区内。在发热片工作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热量会集中在发热片的中间区域,因此,通过在第一发热区和第二发热区之间设置导体区,可避免热量在中间区域的过度集中,提升热量分布的均匀性,使得食物实现更加均匀的受热,提升烹饪效果。
关于第一发热区和第二发热区的具体长度(如图12中所示出的S1、S2)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功率进行设计。关于导体区的具体长度(如图12中所示出的S3)也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调节S3的长度,改变功率分配,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石墨片基体311的热传导率为1200-1500W/(m2·k)。由此,该发热片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石墨片基体的热传导率在1000W/(m2·k)以上,虽然发热片在通电后,其电阻率会随温度而升高,然而由于该石墨片基体的热传导率较高,使得通电后的发热片的工作电阻升高较少(本发明发热片通电后的工作电阻通常为其冷态电阻的2倍左右,而传统发热丝通电后的工作电阻为其冷态电阻的10倍左右),从而可显著降低冲击电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加热部构造为发热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4,该发热片包括石墨片基体311,石墨片基体311具有多个第一切口3116、多个第二切口3117和多个第三切口3118,以便在石墨片基体311上限定出多个串联的发热单元3115(如图14中所示出的虚线区域),发热单元3115的电阻为0.01-0.2Ω,如0.01Ω、0.02Ω、0.05Ω、0.08Ω、0.1Ω、0.12Ω、0.15Ω、0.18Ω、0.2Ω,发热单元3115的表面积为0.04-1.025cm2,如0.04cm2、0.10cm2、0.15cm2、0.20cm2、0.25cm2、0.30cm2、0.35cm2、0.40cm2、0.45cm2、0.50cm2、0.55cm2、0.60cm2、0.65cm2、0.70cm2、0.75cm2、0.80cm2、0.85cm2、0.90cm2、0.95cm2、1.00cm2、1.025cm2。由此,该发热片具有以下优点的至少之一:良好的发热性能和良好的散热性能;能量利用率高、加热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冲击电流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本发明的发热片为面发热源,且由具有多个切口的石墨片基体构成,相较于传统的发热丝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小的冲击电流。其次,本发明通过对发热单元的电阻和表面积进行设计,使得发热单元的发热性能和散热性能达到较高的配合度,从而使发热片产生的热量能够最大限度的扩散出去,显著提高发热片的加热效率、响应速度以及能量利用率,降低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表面积”是指发热单元正反两面以及第一切口、第二切口和第三切口处的总表面积。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该发热片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在石墨片基体311中形成多个第一切口3116、多个第二切口3117和多个第三切口3118,可将石墨片基体分割成多个串联的发热单元,上述结构可使得发热片在满足所需使用功率的情况下,具有较宽的宽度,从而实现面热源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热单元3115的电阻为0.01-0.2Ω,且发热单元3115的表面积为0.04-1.025cm2。发明人发现,若发热单元的表面积过大或过小时,和/或发热单元的电阻过大或过小时,无法实现发热片产热和散热的高度匹配,不利于发热单元将产生的热量最大限度的扩散出去。本发明分别将发热单元的电阻和表面积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使发热单元的发热性能和散热性能达到较高的配合度,使得发热片具有良好的加热性能,显著提高能量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热单元的电阻与表面积的比值不超过0.18Ω/cm2。发明人发现,当将发热单元的电阻和表面积按上述比值关系进行设计时,该发热片的产热和散热具有更高的匹配度,使得发热片具有更优的加热性能和更高的能量利用率。
关于第一切口、第二切口和第三切口的具体排布方式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形成的发热单元的电阻满足0.01-0.2Ω、表面积满足0.04-1.025cm2即可。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4,在石墨片基体311中,第一切口3116、第二切口3117和第三切口3118的延伸方向,与石墨片基体311的延伸方向(如图14中箭头所示出的方向)不平行,第一切口3116和第三切口3118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切口3116和第二切口3117共线设置,第一切口3116将石墨片基体311靠近第一切口3116一侧的边缘隔断,第二切口3117将石墨片基体311靠近第二切口3117一侧的边缘隔断,第三切口3118的两个端点均位于石墨片基体311内部。由此,第一切口、第二切口和第三切口按上述方式排布,利于发热片均匀发热和均匀散热,且便于加工,发热片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共线设置”是指第一切口的延长线与第二切口的延长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于第一切口3116与第三切口3118平行且间隔设置,因此,第二切口3117也与第三切口3118平行且间隔设置。
关于第一切口、第二切口和第三切口的延伸方向,与石墨片基体的延伸方向之间夹角的具体值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上述夹角可以为30度、45度、60度或者90度。当上述夹角为90度时,也即是说,第一切口3116、第二切口3117和第三切口3118的延伸方向,均与石墨片基体311的延伸方向垂直。由此,更利于发热片的发热和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参考图14,第一切口3116和第二切口3117的长度可以相等,第三切口3118的上端点与石墨片基体311的上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与下端点与石墨片基体311的下侧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由此,可以使石墨片基体获得对称的结构,提高发热片使用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4,发热单元3115为相邻的两个第三切口3118,以及相邻两个第三切口3118之间的第一切口3116、第二切口3117构成的区域。由此,可利用第一切口、第二切口和第三切口形成多个串联且重复的发热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使发热单元3115的电阻满足0.01-0.2Ω,且表面积满足0.04-1.025cm2,本发明进一步对第一切口3116、第二切口3117和第三切口3118的尺寸进行了设计。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5,第一切口3116与第二切口3117之间的距离d1为0.5-4mm,如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第三切口3118的长度d2为1-7mm,如1mm、2mm、3mm、4mm、5mm、6mm、7mm,第一切口3116与第三切口3118之间的距离L为0.5-5mm,如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由此,可以使发热片具有良好的发热性能,同时使发热片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石墨片基体311延伸的方向上,石墨片基体311的长度可以为200-400mm,如200mm、240mm、260mm、280mm、300mm、350mm、380mm、400mm。由此,可使发热片满足所需的使用功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发热单元的电阻为0.01-0.2Ω的基础上,将发热片的长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可使得发热片获得不同的冷态电阻,从而可适用于不同功率的电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发热单元的电阻与石墨片基体的长度相配合,使得发热片获得5-80Ω的冷态电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垂直于石墨片基体311延伸的方向上,石墨片基体311的宽度可以为3-9mm,如3mm、4mm、5mm、6mm、7mm、8mm、9mm。由此,该发热片具有较宽的发热面,利于发热片发热和散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将石墨片基体311的宽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利于发热单元的电阻满足0.01-0.2Ω,同时表面积满足0.04-1.025cm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石墨片基体311的厚度可以为0.08-0.5mm,如0.08mm、0.10mm、0.15mm、0.20mm、0.25mm、0.30mm、0.35mm、0.40mm、0.45mm、0.5mm。由此,该发热片具有较薄的厚度,利于发热片发热和散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将石墨片基体311的厚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利于发热单元的电阻满足0.01-0.2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热单元的电阻可以根据公式(1)计算,表面积可根据公式(2)计算:
S=4L·d0+2d2·σ+2(d0-d1)·σ (2)
其中,ρ为石墨片基体的电阻率,σ为石墨片基体的厚度,d0为石墨片基体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发热片时,发热片的两端被固定在连接端子上,且发热片受拉力的作用,在第一切口、第二切口、第三切口处被拉开,也即是说,第一切口、第二切口、第三切口两侧的石墨片基体之间均有空气间隔,从而第一切口、第二切口、第三切口与空气接触的表面构成发热片散热面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石墨片基体的厚度、宽度和长度确定后,d1、d2和L的值不同时,即第一切口、第二切口和第三切口的尺寸改变时,得到的发热单元的电阻和表面积也不同,最终发热片的总电阻和总表面积也不同。当d1、d2和L的值确定后,会使发热单元得到对应的电阻和表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石墨片基体311的热传导率为1200-1500W/(m2·k)。由此,该发热片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进一步提高发热片发热的均匀性,且可降低发热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电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石墨片基体的热传导率在1000W/(m2·k)以上,虽然发热片在通电后,其电阻率会随温度而升高,然而由于该石墨片基体的热传导率较高,使得通电后的发热片的工作电阻升高较少(本发明发热片通电后的工作电阻通常为其冷态电阻的2倍左右,而传统发热丝通电后的工作电阻为其冷态电阻的10倍左右),从而可显著降低冲击电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加热组件构造为发热管。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3和图16,该发热管包括:发热片、外管(如上述玻璃管32)、引线34和连接端子35,发热片为前面描述的发热片,发热片设置在外管中,发热片通过引线34与连接端子35相连。由此,该发热管具有前面描述的发热片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发热管具有加热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升温快速、回温快速、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4)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含碳元素的加热部;以及
微波屏蔽结构,所述微波屏蔽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至少部分地屏蔽由所述微波发生器产生并向所述加热部传播的微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套设在所述加热组件的外表面,且所述微波屏蔽结构上开设有第一镂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包括屏蔽管,所述屏蔽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构成所述第一镂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管为金属管,通过对所述金属管打孔以形成所述通孔;或者所述屏蔽管通过带有所述通孔的金属板弯曲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玻璃管,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玻璃管内,所述屏蔽管套设在所述玻璃管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玻璃管,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玻璃管内,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玻璃管的屏蔽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形成在所述玻璃管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和/或所述屏蔽层为金属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层包括:多个周向屏蔽单元,每个所述周向屏蔽单元沿所述玻璃管的周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周向屏蔽单元在所述玻璃管的轴向上间隔开布置;或者
所述屏蔽层包括:多个轴向屏蔽单元,每个所述轴向屏蔽单元沿所述玻璃管的轴向延伸,且多个所述轴向屏蔽单元在所述玻璃管的周向上间隔开布置;或者
所述屏蔽层包括:屏蔽层本体和形成在所述屏蔽层本体上的第二镂空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玻璃管,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玻璃管内,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包括嵌设在所述玻璃管的管壁内部的屏蔽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屏蔽结构设置在所述加热部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构造为发热片,所述微波屏蔽结构构造为屏蔽片,所述屏蔽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片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为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发热片之间设置有导热绝缘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的形状与所述发热片的形状吻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用于放置食物的烹饪腔,所述微波发生器用于向所述烹饪腔提供微波,在所述烹饪腔之外还形成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收纳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收纳腔具有与所述烹饪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允许所述加热组件的热量向所述烹饪腔内辐射,所述微波屏蔽结构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包括:具有第三镂空部的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固定在所述开口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屏蔽结构包括: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口处以可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屏蔽结构还包括:具有第四镂空部的第三金属板,所述第三金属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口处以使所述第三金属板可离开所述开口或位于所述开口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具有微波烹饪模式、加热烹饪模式、混合烹饪模式,
在所述烹饪装置处于所述微波烹饪模式时,所述微波发生器工作且所述加热组件不工作,所述第二金属板封闭所述开口;
在所述烹饪装置处于所述加热烹饪模式时,所述微波发生器不工作且所述加热组件工作,所述第二金属板和所述第三金属板均离开所述开口;
在所述烹饪装置处于所述混合烹饪模式时,所述微波发生器工作且所述加热组件工作,所述第二金属板离开所述开口,所述第三金属板处于所述开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构造为发热片,所述发热片包括石墨片基体,所述石墨片基体具有发热区,所述发热区具有多个串联的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和第四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四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石墨片基体延伸的方向,所述第二部的宽度和所述第四部的宽度均不小于所述石墨片基体宽度的2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片基体进一步具有导体区,所述发热区包括第一发热区和第二发热区,所述导体区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和所述第二发热区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构造为发热片,所述发热片包括石墨片基体,所述石墨片基体具有多个第一切口、多个第二切口和多个第三切口,以便在所述石墨片基体上限定出多个串联的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的电阻为0.01-0.2Ω,所述发热单元的表面积为0.04-1.025cm2。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口、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三切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石墨片基体的延伸方向不平行,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三切口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共线设置,所述第一切口将所述石墨片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切口一侧的边缘隔断,所述第二切口将所述石墨片基体靠近所述第二切口一侧的边缘隔断,所述第三切口的两个端点均位于所述石墨片基体内部。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所述发热片;
外管,所述发热片设置在所述外管中;
引线和连接端子,所述发热片通过所述引线与所述连接端子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86187.4A CN118042662A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烹饪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86187.4A CN118042662A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烹饪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42662A true CN118042662A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0993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86187.4A Pending CN118042662A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烹饪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042662A (zh) |
-
2022
- 2022-11-07 CN CN202211386187.4A patent/CN11804266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747810B1 (ko) | 전기 오븐 | |
US6541743B2 (en) | Electrical heater unit and heater | |
TW200413563A (en) | Method for forming thin film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WO2020207029A1 (zh) | 烹饪器具 | |
US11758944B2 (en) | Heating wire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18042662A (zh) | 烹饪装置 | |
CN105600754B (zh) | 一种水体地电极臭氧发生器及臭氧系统 | |
BR112016012282B1 (pt) | Tabuleiro de arame para um forno de micro-ondas e método para fabricação de um tabuleiro de arame | |
CN218812079U (zh) | 加热装置及镀膜反应腔 | |
CN218561602U (zh) | 石墨舟 | |
US4056678A (en) | Electric heating furnace | |
JP5467330B2 (ja) | マイクロ波加熱装置 | |
KR20090088024A (ko) | 원적외선 글라스 히터를 구비한 그릴 | |
JP4536207B2 (ja) | 赤外線電球 | |
CN204045417U (zh) |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散热型触头 | |
JP3805620B2 (ja) | 赤外線電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加熱或いは暖房装置 | |
CN108167885B (zh) | 烹饪器具 | |
KR100817794B1 (ko) | 일체형 방열 장치 | |
CN111669851A (zh) | 发热片及制作方法、发热管、电器 | |
CN112165739B (zh) | 发热片、发热管、电器 | |
CN206018735U (zh) | 一种炉具 | |
CN114698176B (zh) | 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 |
CN211211164U (zh) | 一种烘烤机的陶瓷发热结构 | |
JP2004360964A (ja) |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 |
US1170166A (en) | Electrical heating uni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