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8840A -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018840A CN118018840A CN202410124229.XA CN202410124229A CN118018840A CN 118018840 A CN118018840 A CN 118018840A CN 202410124229 A CN202410124229 A CN 202410124229A CN 118018840 A CN118018840 A CN 1180188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gesture
- camera
- image
- preview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2 cor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07—Static hand or arm
- G06V40/113—Recognition of static hand sig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4—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for obtaining an image which is composed of whole input images, e.g. splitscree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8—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shape,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e.g. zooming, rotation, rolling,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拍摄方法可通过第一摄像头检测用户的手势,使用户通过手势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整个过程无需用户触摸显示屏,操作便捷。另外,电子设备需要在第一摄像头检测到两个手势后,才能从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既能避免其他摄像头检测到手势导致的误操作,也可避免第一摄像头所拍摄的用户的误操作。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可显示拍摄预览界面,该拍摄预览界面包括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图像、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图像,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一手势,电子设备显示第一标识,在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二手势,在拍摄预览界面上继续显示第一图像,停止显示第二图像。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111676237.8,原申请日是2021年12月31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6月16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0676709.3、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故事线模式的用户视频创作方法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于2021年11月29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1437910.2、发明名称为“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一般都配置有多个摄像头,如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广角摄像头等等。为了带来进一步的拍摄创作体验,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可以支持多个摄像头同时拍摄,从而记录精彩时刻、感人场景等美好画面。
用户在视频创作过程中常常涉及到摄像头的切换,然而目前用户并不能方便地切换摄像头,且切换摄像头的过程中容易破坏视频的取景画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识别用户的手势,并基于识别到的手势切换拍摄模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方法应用于包括显示屏、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位于显示屏的不同侧,第一摄像头与显示屏位于电子设备的同一侧,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显示拍摄预览界面,其中,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一区域显示来自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的第一图像,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二区域显示来自第二摄像头实时采集的第二图像;响应于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一手势,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上显示第一标识;在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二手势,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继续显示第一图像,停止显示第二图像。
可见,电子设备可通过第一摄像头检测用户的手势(例如第一手势、第二手势),使用户通过手势将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从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整个过程无需用户触摸显示屏,使用户操作更为便捷。另外,电子设备需要在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一手势(例如,举手的手势)、第二手势(例如,手掌左滑/右滑的手势,或者握拳的手势)这两个手势后,才能从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这样既能避免其他摄像头(例如,第二摄像头)检测到手势导致的误操作,也可避免第一摄像头所拍摄的用户的误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若第一摄像头未检测到预设手势,电子设备在显示第一标识的预设时间后停止显示第一标识,预设手势包括第一手势和第二手势。可见,若在电子设备显示第一标识后,电子设备未检测到预设手势(例如第一手势、第二手势),则电子设备可在预设时间(例如3秒)后停止显示该第一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预设手势,电子设备停止显示第一标识,预设手势包括第一手势和第二手势。可见,若在电子设备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电子设备检测到预设手势(第一手势、第二手势),电子设备也可在预设时间(例如3秒)后停止显示该第一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上显示第一标识,包括: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上显示第一标识时,通过第一摄像头检测预设手势。也即,电子设备在显示第一标识的同时,第一摄像头也在同步采集图像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二手势,电子设备不在拍摄预览界面上显示第一标识,不在拍摄预览界面上停止显示第二图像。也即,若电子设备在未检测到第一手势的情况下,直接检测到第二手势,电子设备不会显示第一标识,也不会切换拍摄模式。换句话说,只有多个手势(例如第一手势、第二手势)组合使用,才可以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继续显示第一图像,包括: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三区域继续显示第一图像,第三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不重叠。
可以看出,电子设备处于前后拍摄模式时,可以通过第二手势(例如,手掌左滑/右滑的手势)使电子设备从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三手势,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第四区域显示第一图像,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五区域显示第二图像,第四区域位于第五区域中,第五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可以看出,电子设备处于前后拍摄模式时,可以在检测到第三手势(例如,握拳的手势)后,从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继续显示第一图像,包括: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三区域继续显示第一图像,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上,第三区域与第一区域相同。
可以看出,电子设备处于画中画拍摄模式时,可以在检测到第二手势(例如,握拳的手势)后,从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四手势,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第四区域显示第一图像,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五区域显示第二图像,第四区域与第五区域不重叠。
可以看出,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第四手势(例如,手掌左滑/右滑的手势)后,从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五手势,电子设备将第一区域显示的第一图像切换为第二图像,将第二区域显示的第二图像切换为第一图像。
可以看出,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第五手势(例如,翻转手掌的手势)后,可以切换画中画拍摄模式或者前后拍摄模式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显示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摄像头再次检测到第一手势,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上重新显示第一标识;在重新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六手势,电子设备重新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图像,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二区域显示第二图像。
可以看出,电子设备处于前置拍摄模式时,可以在检测到第六手势(例如,手掌左滑/右滑的手势)后,可以从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摄像头再次检测到第一手势,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上重新显示第一标识;在重新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五手势,电子设备将拍摄预览界面上显示的第一图像切换为第二图像。
可以看出,电子设备在处于前置拍摄模式时,可以在检测到第五手势(例如,翻转手掌的手势)后,从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电子设备未开始录制视频,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摄像头再次检测到第一手势,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上重新显示第一标识;在重新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七手势,电子设备开始录制视频。可以看出,电子设备还支持隔空开始录制视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开始录制视频,包括: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上显示倒计时;在倒计时结束后,电子设备开始录制视频。可以理解地,在开始录制视频前显示倒计时,便于用户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可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电子设备正在录制视频,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摄像头再次检测到第一手势,电子设备在拍摄预览界面上重新显示第一标识;在重新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八手势,电子设备停止录制视频。可见,电子设备还支持隔空停止录制视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未开始录制视频或者正在录制视频。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及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第三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
上述芯片系统可以应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存储器的电子设备。该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接收到的信号,该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架构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软件架构图;
图2A-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3A-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场景示意图;
图5A-图5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6A-图6K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7A-图7H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8A-图8H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9A-图9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10A-图10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及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首先给出相关概念或技术的简要介绍。
拍摄预览界面,指电子设备拍摄前或者拍摄时所显示的界面,可用于显示摄像头实时采集的图像。此外,拍摄预览界面还可显示多个控件,多个控件可包括用于开启/关闭闪光灯的闪光灯控件,用于开启/关闭美颜功能的美颜控件,可用于拍摄的快门控件等。
单镜拍摄,指电子设备仅通过一个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模式。电子设备在单镜拍摄模式下,在拍摄预览界面中仅显示一个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其中,单镜拍摄可包括前置拍摄模式、后置拍摄模式等。
具体的,前置拍摄,指电子设备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模式。电子设备处于前置拍摄模式时,可在拍摄预览界面显示该前置摄像头实时采集的图像。
后置拍摄模式,指电子设备通过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模式。电子设备处于后置拍摄模式时,可在拍摄预览界面显示该后置摄像头实时采集的图像。
多镜拍摄,指电子设备可通过多个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模式。电子设备在多镜拍摄模式下,显示屏在拍摄预览界面中同时显示多个摄像头分别拍摄的图像,不同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可以拼接显示,或者以画中画的方式显示。其中,根据电子设备所用摄像头的类型,及不同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的显示方式,多镜拍摄可包括前后拍摄模式、后后拍摄模式、画中画拍摄模式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镜拍摄也可称为多镜录像。
前后拍摄模式,指电子设备可通过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同时进行拍摄的模式。电子设备处于前后拍摄模式时,可在拍摄预览界面中同时显示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例如,第一图像、第二图像),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显示。其中,当电子设备竖置时,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可上下拼接;当电子设备横置时,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可左右拼接。默认情况下,第一图像的显示面积与第二图像的显示面积一致。
后后拍摄模式,指电子设备可通过两个后置摄像头(如果存在多个后置摄像头)同时进行拍摄的模式。电子设备处于后后拍摄模式时,电子设备可在拍摄预览界面中同时显示两个后置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例如,第一图像、第二图像),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拼接显示。其中,当电子设备竖置时,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可上下拼接;当电子设备横置时,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可左右拼接。
画中画拍摄模式,指电子设备可通过两个摄像头同时进行拍摄的模式。电子设备处于画中画拍摄模式时,可在拍摄预览界面中同时显示两个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例如,第一图像、第二图像)。其中,第二图像显示于拍摄预览界面的整个区域,第一图像叠放于第二图像上,且第一图像的显示面积小于第二图像的显示面积。默认情况下,第一图像可位于第二图像的左下方。上述两个摄像头可自由组合,例如可以为两个前置摄像头、两个后置摄像头或者一个前置摄像头和一个后置摄像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单镜拍摄”、“多镜拍摄”、“前置拍摄模式”、“后置拍摄模式”、“前后拍摄模式”、“画中画拍摄模式”、“后后拍摄模式”只是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一些名称,其代表的含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已经记载,其名称并不能对本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制。
目前,电子设备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拍摄模式。但是,当用户需要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例如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由后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由前置拍摄模式/后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后置拍摄模式/后后拍摄模式/画中画拍摄模式时,需要用户点击拍摄预览界面中的特定控件或者需要用户在拍摄预览界面上做出预设手势来实现拍摄模式的切换。这种切换模式并不方便,且容易影响取景画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显示屏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位于显示屏的不同侧,第一摄像头与显示屏位于电子设备的同一侧。电子设备可显示拍摄预览界面,该拍摄预览界面包括来自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的第一图像和来自第二摄像头实时采集的第二图像,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一手势,电子设备可显示第一标识。在显示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二手势,电子设备可在拍摄预览界面上继续显示第一图像,停止显示第二图像。可见,电子设备可通过第一摄像头检测用户的手势(例如第一手势、第二手势),使用户通过手势将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从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整个过程无需用户触摸显示屏,使用户操作更为便捷。另外,电子设备需要在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一手势、第二手势这两个手势后,才能从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这样既能避免其他摄像头(例如,第二摄像头)检测到手势导致的误操作,也可避免第一摄像头所拍摄的用户的误操作。
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单屏手机或者折叠屏手机。在电子设备为单屏手机时,该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可分别为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在电子设备为折叠屏手机时,该显示屏可包括第一屏和第二屏,第一屏与第二屏转动连接,该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可分别位于第一屏的两侧,第一摄像头与第一屏位于该电子设备的同一侧。或者,第一摄像头位于第一屏,第二摄像头位于第二屏,且与第一屏、第二屏、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位于该电子设备的同一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通过第一摄像头(例如,前置摄像头)识别用户的手势,以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上述手势只是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名称,其还可以被称为隔空手势、悬空手势、悬浮手势等,具体是指不接触电子设备而输入的手势,其代表的含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已经记载,其名称并不能对本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制。
为了更加清楚、详细地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下面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实施该方法所涉及的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设备、可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和/或智慧城市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特殊限制。
参阅图1A,图1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1A所示,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传感器模块280,按键290,马达291,指示器292,多个摄像头293,显示屏2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module,SIM)卡接口295等。
其中,上述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和骨传导传感器等传感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200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2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2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2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2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200的结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接收到摄像头293拍摄的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势例如为“手掌”所对应的多个连续的图像,然后处理器210可以对该多个连续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该多个连续的图像对应的隔空手势为“手掌”,并确定该隔空手势对应的操作例如是开始录制,之后处理器210可以控制相机应用程序执行对应的操作。该对应的操作例如可以包括:去调动多个摄像头同时拍摄图像,然后通过GPU将多个摄像头分别拍摄到的图像,通过拼接或画中画(局部叠加)等方式合成,并调用显示屏294将合成后的图像显示于电子设备的拍摄预览界面中。
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2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220与处理器2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中的指令,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2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存储有电子设备在不同拍摄模式下拍摄的图片文件或录制的视频文件等。
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充电管理模块240为电池2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41为终端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241用于连接电池242,充电管理模块24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块241接收电池2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240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294,摄像头293,和无线通信模块260等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241和充电管理模块2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2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2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2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2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
移动通信模块2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2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2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2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2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200上的包括WLAN(如(wireless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2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60还可以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电子设备200通过GPU,显示屏2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2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2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该显示屏294包括显示面板。
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2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2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ISP用于处理摄像头293反馈的数据。摄像头2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N个摄像头293,N为大于2的正整数。
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按键2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2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马达2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2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指示器2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多个摄像头293用于拍摄图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293的数量可以为M个,M≥2,M为正整数。电子设备在多镜拍摄中开启的摄像头的数量可以为N,2≤N≤M,N为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293的类型可以根据硬件配置以及物理位置进行区分。例如,摄像头293所包含的多个摄像头可以分别置于电子设备的正反两面,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294那一面的摄像头可以称为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后盖那一面的摄像头可以称为后置摄像头;又例如,摄像头293所包含的多个摄像头的焦距、视角不同,焦距短、视角越大的摄像头可以称为广角摄像头,焦距长、视角小的摄像头可以称为普通摄像头。不同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的内容的不同之处在于:前置摄像头用于拍摄电子设备正面面对的景物,而后置摄像头用于拍摄电子设备背面面对的景物;广角摄像头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能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景物,比使用普通镜头所拍摄的景物在画面中的影像小。其中,焦距的长短、视角的大小为相对概念,并无具体的参数限定,因此广角摄像头和普通摄像头也是一个相对概念,具体可以根据焦距、视角等物理参数进行区分。
特别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293中至少包含一个具有(time of flight,TOF)3D感测模块或结构光(structured light)3D感测模块的摄像头,该摄像头获取拍摄图像中的物体的3D数据,以便处理器210可以根据物体的3D数据,识别用户的隔空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
该用于获取物体3D数据的摄像头可以是独立的一个低功耗摄像头,也可以是其他普通的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该普通的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支持低功耗模式,当低功耗摄像头工作时,或者普通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工作在低功耗模式时,摄像头的帧率比普通摄像头在非低功耗模式下工作的帧率低且输出的图像为黑白格式。通常普通的摄像头1秒可以输出30帧图像、60帧图像、90帧图像、240帧图像,但是该低功耗摄像头,或者普通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运行低功耗模式时,摄像头1秒可以输出例如2.5帧图像,而当摄像头拍摄到表示同一个隔空手势的第一张图像时,上述摄像头可以切换为1秒输出10帧图像,以通过连续的多张图像识别准确识别该隔空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此外,该低功耗摄像头的拍摄的图像的像素低于普通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的像素。同时相比普通摄像头在给低功耗模式下工作降低了功耗。
显示屏2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2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294可用于显示来自任意一个或多个摄像头293拍摄的图像,例如在拍摄预览界面中显示来自一个摄像头拍摄的多帧图像,或者在已保存的视频文件中显示来自一个摄像头293的多帧图像,或者在已保存的图片文件中显示来自一个摄像头293的一张照片。
SIM卡接口2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295,或从SIM卡接口2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200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2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2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1B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1B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结合捕获拍照场景,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在拍摄过程中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触摸传感器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该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以该触摸操作是触摸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相机应用图标的控件为例,相机应用调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接口,启动相机应用,进而通过调用内核层启动摄像头驱动,通过摄像头293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触摸传感器接收到触摸操作可以由摄像头293拍摄到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势的操作来代替。具体的,当摄像头293拍摄到隔空手势的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隔空手势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隔空手势的图像,隔空手势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该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操作。以该隔空手势操作是切换拍摄模式的操作为例,相机应用调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接口,进而通过调用内核层启动其他摄像头驱动,从而切换为其他摄像头293来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拍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A所示,手机可显示主界面301。主界面301可包括相机应用的图标302。手机可接收用户点击该图标302的操作,响应于该操作,如图2B所示,手机可开启相机应用并显示相机应用的拍摄预览界面303。可以理解的是,相机应用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一款图像拍摄的应用,其可以是系统应用也可以是第三方应用,本申请对该应用的名称不做限制。也即是说,用户可以点击相机应用的图标302来打开相机应用的拍摄预览界面303。不限于此,用户还可以在其他应用中调用相机应用以打开拍摄预览界面303,例如用户在社交类应用中点击拍摄控件来打开拍摄预览界面303。该社交类应用,可支持用户向他人分享所拍摄的图片或视频等。
需要说明的是,拍摄预览界面303可以是相机应用的默认拍摄模式的用户界面,例如可以是相机应用处于前置拍摄模式时提供的用户界面。可以理解的是,该默认拍摄模式也可以为其他,例如后置拍摄模式、前后拍摄模式等。又或者,相机应用可以具备记忆功能,该拍摄预览界面303可以为相机应用上一次退出时,相机应用所处的拍摄模式的用户界面。
图2B以拍摄预览界面303为相机应用处于前置拍摄模式时对应的拍摄预览界面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B所示,拍摄预览界面303可包括图像304、拍摄模式选项305、闪光灯控件、快门控件等。其中,图像304即为摄像头293实时采集到的图像。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可实时刷新拍摄预览界面303所显示的图像(即图像304),以便于用户预览摄像头293当前采集到的图像。拍摄模式选项305用于提供多种拍摄模式供用户选择。多种拍摄模式可包括:拍照305a、录像305b、多镜录像305c、实时虚化、全景等。电子设备可接收用户左滑/右滑该拍摄模式选项305的操作,响应于该操作,电子设备可开启用户选择的拍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图2B所示,拍摄模式选项305中可以显示比图2B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选项。
其中,拍照305a所对应的拍摄模式即常用的单镜拍摄,可包括前置拍摄模式、后置拍摄模式等。也即,当拍照305a被选中时,电子设备可通过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其中关于前置拍摄模式、后置拍摄模式的具体介绍请参照前文,在此暂不赘述。
多镜录像305c所对应的拍摄模式可包括多种,例如多镜拍摄下的多种拍摄模式、单镜拍摄下的多种拍摄模式等。也即,当多镜录像305c被选中时,电子设备既可以通过一个摄像头进行单镜拍摄,也可以通过多个摄像头进行多镜拍摄。其中,关于多镜拍摄下的多种拍摄模式的介绍可以参考前文的具体描述,在此暂不赘述。
如图2B所示,拍照305a处于被选中状态。也即,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拍照模式。若用户希望开启多镜录像模式,则可左滑拍摄模式选项305,并选择多镜录像305c。当检测到用户左滑拍摄模式选项305并选中多镜录像305c的操作时,电子设备可开启多镜录像模式并显示如图2C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303。
如图2C所示,进入多镜录像模式后,电子设备显示拍摄预览界面303。该拍摄预览界面303包括图像306a、图像306b、隔空换镜控件307、设置控件308、拍摄模式切换控件309、教学引导控件310等。图像306a为后置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图像306b为前置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且由于电子设备竖置,该图像306a与图像306b上下拼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电子设备进入多镜录像模式时可默认开启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图像的显示方式默认为拼接方式。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默认开启的摄像头也可以为两个后置摄像头、一个前置摄像头或者一个后置摄像头等。此外,图像的显示方式不仅限于拼接方式,还可以为画中画方式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又或者,相机应用可具备记忆功能,在电子设备进入多镜录像模式后,电子设备可开启相机应用上一次从多镜录像模式退出时正在工作的摄像头,并以上一次的显示方式进行显示。
其中,隔空换镜控件307可供用户快速开启/关闭隔空换镜功能。隔空换镜功能开启后,用户可通过特定的隔空手势控制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进入多镜录像模式后,可默认开启隔空换镜功能。因此,该隔空换镜控件307处于开启状态,用于指示隔空换镜功能已开启。当然,隔空换镜功能也可关闭。例如,响应于检测到用户作用于该隔空换镜控件307的触摸操作,电子设备可关闭隔空换镜功能,使隔空换镜控件307由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设置控件308可用于调整拍摄照片的参数(如分辨率、图片比例等)以及开启或关闭一些用于拍照的方式(如隔空换镜、定时拍摄、微笑抓拍、声控拍照等)等。
拍摄模式切换控件309可用于提供多种拍摄模式给用户进行选择,如前后拍摄模式、后后拍摄模式、画中画拍摄模式、前置拍摄模式、后置拍摄模式等。值得注意的是,拍摄模式切换控件309还可指示电子设备所处的拍摄模式和图像的显示方式。例如,图2C中的拍摄模式切换控件309中的“笑脸”用于指代前置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空白”同于指代后置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空白”与“笑脸”上下拼接,指示图像306a与图像306b上下拼接。
教学引导控件310可用于引导用户学习隔空换镜的隔空手势,例如开启录制的隔空手势、切换双镜和单镜的手势、开启/关闭画中画的手势、前后镜头互换的手势、结束录制的手势等。需要说明的是,该教学引导控件310与隔空换镜功能关联:当隔空换镜功能被开启(或者说隔空换镜控件307处于开启状态)时,拍摄预览界面303可显示该教学引导控件310;当隔空换镜功能被关闭(或者说隔空换镜控件307处于关闭状态)时,拍摄预览界面303可隐藏(可以理解为不显示)该教学引导控件310。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开启录制后,也可隐藏该教学引导控件310。
当用户手持电子设备进行拍摄时,可通过触摸显示屏上的控件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图3A-图3B示出了用户触摸显示屏切换拍摄模式的过程。其中,图3A示出了电子设备处于前置拍摄模式时的拍摄预览界面。
如图3A所示,拍摄预览界面101中包括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102及切换控件103。电子设备可接收用户点击该切换控件103的操作,响应于该操作,电子设备可将拍摄模式切换至前后拍摄模式并显示如图3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101,该拍摄预览界面101包括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104a和后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104b。
当用户不便于直接触摸显示屏时(例如图4所示的场景),可通过隔空手势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参阅图4,图4示出了用户拿自拍杆持电子设备进行横屏拍摄的场景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被横置于自拍杆中。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说明在图4所示的拍摄场景中,用户利用隔空手势控制电子设备的流程。
下面将结合图5A-图5E,介绍用户通过隔空手势控制电子设备开始录制的一系列界面。
如图5A所示,电子设备可显示拍摄预览界面401。其中,拍摄预览界面401包括图像401a、图像401b、隔空换镜控件402、录制控件403等。其中,图像401a为后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图像401b为前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此外,图像401a及图像401b左右拼接,这是因为电子设备被横置于自拍杆中。隔空换镜控件402可供用户快速开启/关闭隔空换镜功能。其中,隔空换镜功能开启后,用户可通过特定的隔空手势控制电子设备。在图5A中,隔空换镜控件402指示隔空换镜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录制控件403可供用户快速开始录制视频。在图5A中,录制控件403指示电子设备处于未录制状态。
如图5A所示,当用户希望开始录制时,可先面对电子设备输入隔空手势,例如输入“举手”的隔空手势(可以理解为用户保持面向显示屏保持“举手”的状态,又可以称为第一手势)。电子设备可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用于识别用户的隔空手势的图像(即图像401b)),并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该图像。此外,电子设备还可对采集到的图像401b进行分析处理,并在识别到该“举手”的隔空手势时,显示如图5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可在满足一定条件时通过前置摄像头检测手势。例如,电子设备可在前置摄像头检测到人脸时检测手势,或者在检测到前置摄像头所拍摄的用户与显示屏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时检测手势,可有效避免用户或者路人导致的误触。
图5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与图5A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类似,区别在于:图5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有提示信息404(也可称为第一标识),用于指示电子设备已进入“预备”状态(可以理解为准备好进一步识别用户的隔空手势的状态),用户可按需输入隔空手势。示例性的,如图5B所示,该提示信息404可以为隔空手势的图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提示信息404还可包括提示用户需要在预设时间(例如,3秒、4秒等)内完成手势操作的文字信息,例如“需要在3秒内完成手势操作”。
同时,提示信息404还可包括时间进度条,该时间进度条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进入“预备”状态的时间。其中,电子设备从进入“预备”状态的时刻(例如,第一时刻)开始计时,此时该时间进度条为空白;电子设备在第一时刻的预设时间后停止计时,此时该时间进度条被填满。电子设备进入“预备”状态后,用户需要在该时间进度条被填满前(可以理解为在预设时间内)输入隔空手势,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控制。
如图5C所示,在基于图5B所示的拍摄场景中用户可持续输入“举手”的隔空手势(也可以称为第七手势)直至时间进度条被填充超过三分之二(或者其他任意比例,例如二分之一、五分之二等)。响应于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持续输入“举手”的隔空手势直至时间进度条被填充超过三分之二,电子设备可进入准备录制状态,并显示如图5D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示例性的,若预设时间为3秒,则在电子设备进入“预备”状态后,用户可通过保持“举手”的姿势至少2秒,电子设备可进入准备录制状态。
如图5D所示,电子设备进入准备录制状态后,拍摄预览界面401可显示图像401a、图像401b及倒计时提醒405。其中,图像401b显示用户已经把手放下(即不再输入“举手”的隔空手势)。该倒计时提醒405用于提醒用户电子设备将在第一时间(例如,2秒、3秒)后进入录制状态。通过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上显示该倒计时提醒405,可提醒用户电子设备即将开始录制,便于用户做好录制准备。可以理解地,在电子设备进入准备录制状态后,用户则可无需继续输入隔空手势,可摆出任意姿势准备拍摄。
倒计时结束后,电子设备可开始录制。参阅图5E,图5E示出了电子设备开始录制时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图5E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可包括录制时间406、录制控件407、截图控件408等。其中,录制时间406用于视频的录制时长,例如“00:01”。电子设备检测到作用于该录制控件407的触摸操作时,可停止或暂停录制视频。电子设备检测到作用于该截图控件408的触摸操作时,可截取拍摄预览界面401当前显示的图像(包括图像401a及图像401b)。
根据前文可知,电子设备第一次检测到用户输入的“举手”的隔空手势(即第一手势)时,可进入“预备”状态。这种情况下,若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检测到用户进一步输入的隔空手势(例如,“举手”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执行该隔空手势对应的操作(例如,“举手”的隔空手势可对应于开始录制的操作)。若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用户进一步输入的隔空手势,则电子设备恢复原始状态(即电子设备进入“预备”状态前所处的状态)。此时,若用户再次希望控制电子设备,则需重新输入“举手”的隔空手势使电子设备重新进入“预备”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手势和第七手势可以相同(例如,均为“举手”),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另外,上述“举手”的隔空手势也可替换为其他隔空手势,例如“点赞”的隔空手势、“胜利”的隔空手势等。
下面将结合附图6A-图6K,介绍用户通过隔空手势控制电子设备在录制过程中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其他拍摄模式的一系列界面。
如图6A所示,电子设备可显示拍摄预览界面401。图6A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与图5E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6A所示,若用户希望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可先面对电子设备输入隔空手势,例如输入“举手”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用于识别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势的图像(即图像401b),并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此外,电子设备还可对采集到的图像401b进行分析处理,并在识别到该“举手”的隔空手势时,显示如图6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图6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与图6A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类似,区别在于:图6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包括提示信息404。其中,关于提示信息404的相关介绍参见前文,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前文已经说明,在电子设备第一次检测到用户输入的“举手”的隔空手势(即第一手势)时,可进入“预备”状态。电子设备进入“预备”状态后,电子设备可根据进一步检测到的手势操作确定所需执行的操作。也即,在基于图6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上,用户可以输入不同的隔空手势以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例如控制电子设备将拍摄模式由前后拍摄切换为其他拍摄模式,例如前置拍摄模式、后置拍摄模式、画中画拍摄模式等。
电子设备可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或后置拍摄模式。下面将基于图6A-图6B所示的拍摄场景,介绍电子设备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后置拍摄模式过程中涉及到的界面。其中,关于图6A、图6B的介绍请参阅图5A、图5B,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C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6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手掌从右向左移动”的隔空手势(也可称为第二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势(例如用户面对显示屏输入“手掌从右向左移动”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将拍摄模式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在切换拍摄模式过程中,如图6D所示,图像401a随着“手掌从右向左移动”的隔空手势逐渐减小直至从拍摄预览界面消失,图像401b逐渐增大直至填满整个拍摄预览界面,最终呈现如图6E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6E所示,电子设备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后,可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前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b。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置摄像头有多个时,此时工作的前置摄像头可为电子设备默认的前置主摄像头。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C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中,该图像401b所在的区域可以称为第一区域,该图像401a所在区域可以称为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重叠,可以组成该拍摄预览界面401的全部区域。在图6E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中,图像401b所在的区域可以称为第三区域,该第三区域可包括上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此外,图像401a也可称为第二图像,其是由后置摄像头实时采集的。图像401b也可称为第一图像,是由前置摄像头实时采集的。换句话说,图像401a与图像401b可以是实时变化的,例如图6A中的图像401b与图6E中的图像401b可以并不相同,图中仅仅作为示例。
如图6F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6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手掌从左向右移动”的隔空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势例如面对显示屏时用户输入“手掌从左向右移动”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将拍摄模式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并显示如图6G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6G所示,电子设备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后,可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后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a。需要说明的是,当后置摄像头有多个时,此时工作的后置摄像头可为电子设备默认的后置主摄像头。
电子设备可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下面将基于图6A-图6B所示的拍摄场景,介绍电子设备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过程中涉及到的界面。
如图6H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6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伸出手掌然后握拳”的隔空手势(也可以称为第三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的“伸出手掌然后握拳”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将拍摄模式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并显示如图6I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6I所示,电子设备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后,可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将后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401a和前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401b以画中画的方式显示。
具体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有图像401a和图像401b。其中,图像401b叠加显示在图像401a上,图像401a的显示位置为整个拍摄预览界面401所在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画中画的形式显示图像时,图像401b的显示位置可以是电子设备默认的显示位置即拍摄预览界面401的左下角,也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其显示位置和大小,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作用于图像401b并进行拖拽来调整其显示位置至拍摄预览界面401中的任意一处。又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通过双指作用于图像401b,并向里捏合或者向外扩张的操作,来放大或者缩小图像401b即调整图像401b的显示面积的大小,本申请实施例对图像401b的显示位置及显示面积的大小不作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以画中画的方式显示图像时,电子设备默认将前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叠放于后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上。当然,两者的位置也可以互相更换,其具体更换方式将在后文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I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中,该图像401b所在的区域可以称为第四区域,该图像401a所在区域可以称为第五区域,第四区域位于所述第五区域中,该第五区域可包括上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电子设备还可切换前后拍摄模式下,两幅图像的显示位置。下面将基于图6A-图6B所示的拍摄场景,介绍电子设备更换前后拍摄模式下两幅图像的位置过程中涉及到的界面。
如图6J所示,若用户希望切换图像的显示位置,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6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手心翻转到手背”的隔空手势(也可称为第五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手心翻转到手背”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切换图像的显示位置,并显示如图6K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6K所示,电子设备切换图像的显示位置后,图像401a与图像401b的位置互换,即图像401a的位置由原来的屏幕左边更换为屏幕右边,图像401b的位置由原来的屏幕右边更换为屏幕左边。
电子设备还可从前置拍摄模式或后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其他拍摄模式,下面将以电子设备处于前置拍摄模式为例,介绍电子设备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其他拍摄模式的一系列界面。
图7A示出了电子设备处于前置拍摄模式时的拍摄预览界面401。该拍摄预览界面401与图6E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类似,在此暂不赘述。
如图7A所示,若用户希望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可先面对电子设备输入隔空手势,例如输入“举手”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用于识别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势的图像(即图像401b),并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此外,电子设备还可对采集到的图像401b进行分析处理,并在识别到该“举手”的隔空手势时,显示如图7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图7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与图7A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类似,区别在于:图7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包括提示信息404。其中,关于提示信息404的相关介绍参见前文,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在基于图7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上,用户可以输入不同的隔空手势以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例如控制电子设备将拍摄模式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前后拍摄模式、画中画拍摄模式等。
电子设备可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下面将基于图7A-图7B所示的拍摄场景,介绍电子设备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过程中涉及到的界面。
如图7C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7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手心翻转到手背”的隔空手势(也可称为第五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的“手心翻转到手背”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将拍摄模式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并显示如图7D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7D所示,电子设备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后,可在拍摄预览界面401显示后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a。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手心翻转到手背”的隔空手势同样可使电子设备由后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其具体过程与电子设备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的过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电子设备可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下面将基于图7A-图7B所示的拍摄场景,介绍电子设备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过程中涉及到的界面。
如图7E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7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手掌从左向右移动”的隔空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输入“手掌从左向右移动”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将拍摄模式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并显示如图7F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7F所示,电子设备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后可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同时显示后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a和前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b。其中,由于用户是输入的“手掌从左向右移动”的隔空手势,该手势相当于将图像401b从左向右压缩,因此图像401b位于拍摄预览界面401的右侧,图像401a位于拍摄预览界面401的左侧。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也可面对显示屏输入“手掌从右向左移动”的隔空手势,该隔空手势同样可使电子设备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与图7F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不同的是,若用户面对显示屏输入“手掌从右向左移动”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后的拍摄预览界面中,图像401b位于拍摄预览界面401的左侧,图像401a位于拍摄预览界面401的右侧。
电子设备还可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下面将基于图7A-图7B所示的拍摄场景,介绍电子设备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过程中涉及到的界面。
如图7G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7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伸出手掌然后握拳”的隔空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输入“伸出手掌然后握拳”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将拍摄模式由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并显示如图7H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7H所示,电子设备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后可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同时显示后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a和前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b。其中,图像401b叠加显示在图像401a上,图像401a的显示位置为整个拍摄预览界面401所在的位置。
电子设备还可从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其他拍摄模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说明该过程。
图8A示出了电子设备处于画中画拍摄模式时的拍摄预览界面401。该拍摄预览界面401与图7H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类似,在此暂不赘述。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用户直接在图7H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上输入隔空手势。
如图8A所示,若用户希望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可先面对电子设备输入隔空手势,例如输入“举手”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用于识别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势的图像(即图像401b),并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此外,电子设备还可对采集到的图像401b进行分析处理,并在识别到该“举手”的隔空手势时,显示如图8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图8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与图8A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类似,区别在于:图8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包括提示信息404。其中,关于提示信息404的相关介绍参见前文,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在基于图8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上,用户可以输入不同的隔空手势以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例如控制电子设备将拍摄模式由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前后拍摄模式等。
电子设备可由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下面将基于图8A-图8B所示的拍摄场景,介绍电子设备由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过程中涉及到的界面。
如图8C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由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8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伸出手掌然后握拳”的隔空手势(也可称为第二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的“伸出手掌然后握拳”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将拍摄模式由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后置拍摄模式并显示如图8D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8D所示,电子设备进入后置拍摄模式后,可不再显示前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401b,仅显示后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401a。
电子设备可由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下面将基于图8A-图8B所示的拍摄场景,介绍电子设备由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过程中涉及到的界面。
如图8E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由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8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手掌从左向右移动”的隔空手势(也可称为第四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输入“手掌从左向右移动”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将拍摄模式由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并显示如图8F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8F所示,电子设备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后可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同时显示后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a和前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b。其中,由于用户是输入的“手掌从左向右移动”的隔空手势,该图像401b位于拍摄预览界面401的右侧,图像401a位于拍摄预览界面401的左侧。
用户也可面对显示屏输入“手掌从右向左移动”的隔空手势,该隔空手势同样可使电子设备由画中画拍摄模式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与图8F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不同的是,若用户面对显示屏输入“手掌从右向左移动”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切换为前后拍摄模式后的拍摄预览界面中,图像401b位于拍摄预览界面401的左侧,图像401a位于拍摄预览界面401的右侧。
电子设备还可切换画中画模式下,两幅图像的显示位置。下面将基于图8A-图8B所示的拍摄场景,介绍电子设备更换画中画模式下两幅图像的位置过程中涉及到的界面。
如图8G所示,若用户希望切换图像的显示位置,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8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手心翻转到手背”的隔空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手心翻转到手背”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切换图像的显示位置,并显示如图8H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8H所示,电子设备切换图像的显示位置后,图像401a与图像401b的位置互换,即图像401a由原本显示于拍摄预览界面401的整个区域变为叠加于图像401b上,图像401b由原本叠加于图像401a上变为显示于拍摄预览界面401的整个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图6A-图8G所示的界面,均为基于电子设备处于录制过程中的相关界面。实际上,在电子设备还未开始录制时,也可识别用户的隔空手势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其原理与电子设备在录制中识别隔空手势并执行相应操作的原理类似,在此暂不赘述。
用户还可通过隔空手势控制电子设备停止录制。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电子设备由录制中切换为停止录制过程。
图9A示出了电子设备处于前后拍摄模式时的拍摄预览界面401。该拍摄预览界面401与图6A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类似,在此暂不赘述。
如图9A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停止录制,可先面对电子设备输入隔空手势,例如输入“举手”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用于识别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势的图像(即图像401b),并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此外,电子设备还可对采集到的图像401b进行分析处理,并在识别到该“举手”的隔空手势时,显示如图9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图9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与图9A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类似,区别在于:图9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包括提示信息401。其中,关于提示信息401的相关介绍参见前文,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如图9C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停止录制,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9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将拇指和食指连成圈圈”的隔空手势(又可称为第八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的“将拇指和食指连成圈圈”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停止录制并显示如图9D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该拍摄预览界面401中可包括最近录制的视频文件409。
需要说明的是,该“将拇指和食指连成圈圈”的隔空手势也可以为其他隔空手势,例如“点赞”的隔空手势、“胜利”的隔空手势等。此外,在一种设计中,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停止录制的隔空手势可以与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开始录制的隔空手势相同。如此,若电子设备在处于未录制状态时检测该隔空手势,则可开始录制;若电子设备在处于录制状态时检测到该隔空手势,则可停止录制。
可见,通过隔空手势控制电子设备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输入第一手势使电子设备进入“预备”状态;第二阶段,在预设时间内输入电子设备可识别的隔空手势,使电子设备切换拍摄模式或开始/停止录制。这种方法能降低电子设备误判用户手势而导致的误操作风险,能够提升控制准确度,提高人机交互效率。
可以理解地,上述内容均为基于电子设备被横置的拍摄场景的相关介绍,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电子设备被竖置时,用户利用隔空手势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
电子设备被竖置时,同样可以从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其他拍摄模式,前置拍摄模式切换为其他拍摄模式,或者从画中画模式切换为其他模式,或者通过隔空手势控制电子设备开始录制或停止录制,其原理与电子设备被横置时的原理类似,区别在于:电子设备被横置时,用户可通过“手掌从左向右移动”或是“手掌从右向左移动”的隔空手势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在电子设备被竖置时,电子设备可通过“手掌从上向下移动”或是“手掌从下向上移动”的隔空手势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
下面以电子设备处于前后拍摄模式为例,说明电子设备被竖置时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其他拍摄模式的相关界面。
如图10A所示,电子设备可显示电子设备被竖置且处于前后拍摄模式时的拍摄预览界面401。该拍摄预览界面401可包括后置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401a与前置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401b,且由于电子设备被竖置,图像401a与图像401b上下拼接。
若用户希望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先面对电子设备输入隔空手势,例如输入“举手”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可采集用户输入的隔空手势(即图像401b),并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此外,电子设备还可对采集到的图像401b进行分析处理,并在识别到该“举手”的隔空手势时,显示如图10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图10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与图10A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类似,区别在于:图10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包括提示信息404。其中,关于提示信息404的相关介绍参见前文,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如图10C所示,若用户希望电子设备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则可在电子设备显示图10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时,面对显示屏输入“手掌从下向上移动”的隔空手势。响应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手掌从下向上移动”的隔空手势,电子设备可将拍摄模式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并显示如图10D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如图10D所示,电子设备切换为前置拍摄模式后,可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前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b。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图10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电子设备也可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手掌从上向下移动”的隔空手势时,在拍摄预览界面401中显示后置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401a。
基于图10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电子设备可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伸出手掌然后握拳”的隔空手势时,由前后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
基于图10B所示的拍摄预览界面401,电子设备可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手心翻转到手背”的隔空手势时,切换图像401a与图像401b的显示位置。电子设备切换图像的显示位置后,图像401a与图像401b的位置互换,即图像401a的位置由原来的屏幕上方更换为屏幕下方,图像401b的位置由原来的屏幕下方更换为屏幕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被竖置时各拍摄模式间的切换,其原理及内容与电子设备被横置时各拍摄模式间的切换的原理及内容类似,在此暂不赘述。
由上述拍摄方法可以看出,用户可以通过隔空的手势来切换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使得拍摄预览界面中显示的图像可以在由一个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与多个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之间相互切换,或者切换拍摄预览界面中显示的多个图像的显示位置。尤其对于利用一个摄像头例如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场景,用户一般会伸长手臂或者使用自拍杆进行拍摄,此时用户想要切换拍摄模式或是启动/停止录制,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可以让用户无须反复将电子设备拿近后,通过手指触摸电子设备的屏幕来调整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隔空手势便捷地切换拍摄模式,提升人机交互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1100,如图11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1102。处理器1101和接口电路110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11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110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1101)发送信号。
例如,接口电路1102可读取电子设备中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1101。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可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显示屏、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不同侧,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侧,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拍摄预览界面,其中,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一区域显示来自所述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的第一图像,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二区域显示来自所述第二摄像头实时采集的第二图像;
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预设手势,所述预设手势包括第一手势、第二手势和第五手势,所述第一手势、所述第二手势和所述第五手势为不接触电子设备的手势,所述第一手势包括举手的手势,所述第二手势包括手掌左滑/右滑的手势、握拳的手势中的任意一种;
响应于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一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上显示第一标识;
在显示所述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二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继续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停止显示所述第二图像;
在显示所述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五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区域显示的所述第一图像切换为所述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二区域显示的所述第二图像切换为所述第一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显示所述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所述第一摄像头未检测到预设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在显示所述第一标识的预设时间后停止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显示所述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预设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停止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二手势,所述电子设备不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标识,不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上停止显示所述第二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继续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三区域继续显示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三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显示所述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三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第四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五区域显示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四区域位于所述第五区域中,所述第五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继续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三区域继续显示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显示所述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四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第四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五区域显示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五区域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再次检测到第一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上重新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在重新显示所述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六手势,所述电子设备重新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一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第二区域显示所述第二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再次检测到第一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上重新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在重新显示所述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五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拍摄预览界面上显示的所述第一图像切换为所述第二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未开始录制视频,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再次检测到第一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上重新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在重新显示所述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七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开始录制视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开始录制视频,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上显示倒计时;
在所述倒计时结束后,所述电子设备开始录制视频。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正在录制视频,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再次检测到第一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上重新显示所述第一标识;
在重新显示所述第一标识后的预设时间内,若所述第一摄像头检测到第八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停止录制视频。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未开始录制视频或者正在录制视频。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76709 | 2021-06-16 | ||
CN2021106767093 | 2021-06-16 | ||
CN202111437910 | 2021-11-29 | ||
CN2021114379102 | 2021-11-29 | ||
CN202111676237.8A CN115484391B (zh) | 2021-06-16 | 2021-12-31 |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76237.8A Division CN115484391B (zh) | 2021-06-16 | 2021-12-31 |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18840A true CN118018840A (zh) | 2024-05-10 |
Family
ID=844207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76237.8A Active CN115484391B (zh) | 2021-06-16 | 2021-12-31 |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202410124229.XA Pending CN118018840A (zh) | 2021-06-16 | 2021-12-31 |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76237.8A Active CN115484391B (zh) | 2021-06-16 | 2021-12-31 |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07736A1 (zh) |
EP (1) | EP4243400A4 (zh) |
CN (2) | CN115484391B (zh) |
WO (1) | WO20222625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3184002A (ja) * | 2022-06-17 | 2023-12-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42057B2 (en) * | 2011-09-27 | 2014-09-23 | Z124 | Detail on triggers: transitional states |
KR102010955B1 (ko) * | 2013-01-07 | 2019-08-1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프리뷰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휴대 단말 |
US10057483B2 (en) * | 2014-02-12 | 2018-08-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6791446A (zh) * | 2014-05-30 | 2017-05-31 | 张琴 | 移动终端照相机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上网本 |
JP6897831B2 (ja) * | 2015-09-03 | 2021-07-0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認証装置、防犯システム、認証装置による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7045390A (zh) * | 2017-04-14 | 2017-08-15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切换行车记录仪工作模式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7395969B (zh) * | 2017-07-26 | 2019-12-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2954218A (zh) * | 2019-03-18 | 2021-06-1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录像方法及设备 |
US10852839B1 (en) * | 2019-06-07 | 2020-12-01 |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 Artificial reality systems with detachable personal assistant for gating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
CN110445979B (zh) * | 2019-06-26 | 2021-03-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7784927A (zh) * | 2019-08-19 | 2024-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隔空手势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2527093A (zh) * | 2019-09-18 | 2021-03-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手势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0784735A (zh) * | 2019-11-12 | 2020-02-11 |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播方法、装置、移动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B2594081A (en) * | 2020-04-16 | 2021-10-20 | Therapy Box Ltd | Gesture recogni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ts use |
CN111614891B (zh) * | 2020-04-24 | 2022-09-16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相机应用功能切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726553A (zh) * | 2020-06-16 | 2020-09-29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视频录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2702517B (zh) * | 2020-12-24 | 2023-04-07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11676237.8A patent/CN115484391B/zh active Active
- 2021-12-31 CN CN202410124229.XA patent/CN118018840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5-25 WO PCT/CN2022/095032 patent/WO202226254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5-25 EP EP22824021.4A patent/EP4243400A4/en active Pending
- 2022-05-25 US US18/265,078 patent/US20240007736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007736A1 (en) | 2024-01-04 |
WO2022262540A1 (zh) | 2022-12-22 |
EP4243400A4 (en) | 2024-09-04 |
CN115484391A (zh) | 2022-12-16 |
EP4243400A1 (en) | 2023-09-13 |
CN115484391B (zh) | 2023-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000881A1 (zh) | 一种分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484380B (zh) | 拍摄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 |
CN111669462B (zh) | 一种显示图像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0830645B (zh) | 一种操作方法和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2068907A (zh) |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3010076A (zh) | 一种显示要素的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 |
WO2022262550A1 (zh) | 一种拍摄视频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442509B (zh) | 拍摄方法、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 |
CN115484391B (zh) |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484387B (zh) | 一种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484390B (zh) | 一种拍摄视频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268735A (zh) | 显示方法及其设备 | |
EP429684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olling to capture screenshot | |
CN115484393B (zh) | 一种异常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129211A (zh) | 生成多媒体文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484394B (zh) | 一种隔空手势的引导使用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808997A (zh) | 一种预览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
CN115484392B (zh) | 一种拍摄视频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811656A (zh) | 一种拍摄视频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7931332A (zh) | 折叠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