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8130A - 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18130A
CN118018130A CN202410337099.8A CN202410337099A CN118018130A CN 118018130 A CN118018130 A CN 118018130A CN 202410337099 A CN202410337099 A CN 202410337099A CN 118018130 A CN118018130 A CN 118018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arget
terminal
error rat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370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恒
张志华
李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WA-TECH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WA-TECH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WA-TECH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WA-TECH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370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18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18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8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在第一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数列,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是根据待测终端的信噪比和预设误码率确定的;根据测试序列和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确定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并确定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根据第一多项式和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测试终端设备的总全向灵敏度时需要的测试时间过长造成的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的性能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型化、集成化、一体化成为通信设备的发展趋势,传统传导测量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通信终端产品,无法体现出设备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性能;现有技术通常利用单输入单输出无线接通(Single-Input Single-Output Over-the-Air,SISO OTA)测试系统测试无线通信设备性能,SISO OTA系统将终端产品与天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性能研究,通过在空间中的不同角度对终端进行性能测试,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空间数据。然而,在多探头SISO OTA测试中,传统方法测试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SM)一个信道的总全向灵敏度(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TIS)时间长达一个小时,和其他制式的TIS测试时间相比是最长的,这使得很多的多探头SISO OTA暗室的大部分测试时间都花费在WCDMA和GSM上,降低了测试效率,并且提高了测试成本。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测试终端设备的总全向灵敏度时需要的测试时间过长造成的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终端的方法,包括:获取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在第一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数列,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是根据待测终端的信噪比和预设误码率确定的,测试结果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多个误码率组成的数列;根据测试序列和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用于指示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目标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并确定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根据第一多项式和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可选地,根据测试序列和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包括:建立目标坐标系,其中,目标坐标系的横轴为测试结果中的误码率,目标坐标系的纵轴为测试序列中的目标测试功率;依据多个目标测试功率和各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各个误码率在目标坐标系中确定多个离散点;在多个离散点中筛选横坐标大于第一预设值的多个目标离散点;依据多个目标离散点拟合生成目标曲线。
可选地,第二测试位置有多个,每个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通过以下方法确定:利用目标测试功率测试待测终端在第一测试位置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和待测终端在每个第二测试位置的第二信号接收指标,其中,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和第二信号接收指标包括至少以下之一:接收信号码功率、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每个第二信号接收指标与第一信号接收指标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确定测试误码率。
可选地,利用目标测试功率测试待测终端在第一测试位置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包括:依据每个目标测试功率在测试序列中的排列顺序依次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每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在当前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与上一次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不同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的测试功率与上一次测试的测试功率的第二差值;获取目标信号接收指标,其中,目标信号接收指标为利用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测试待测终端时,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信号接收指标;将目标信号接收指标与第二差值的第三差值确定为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在当前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与上一次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将当前的测试功率对应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确定为第一信号接收指标。
可选地,根据第一差值确定测试误码率,包括:确定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与第一差值的第四差值,得到第四差值;确定第四差值与第二预设值的第五差值;利用第五差值指示的功率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在每个第二测试位置测得的与第五差值对应的测试误码率。
可选地,根据第一多项式和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包括:将每个测试误码率作为第一多项式的输入值,得到第一多项式的多个输出值,其中,每个输出值用于指示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误码率为测试误码率时,测试待测终端的第一测试功率;确定每个测试误码率在多个第二多项式中对应的多个第二测试功率,其中,每个第二多项式为每条其它曲线对应的多项式,每条其它曲线用于指示在每个第二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第二测试功率与测试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多个目标差值,其中,每个目标差值为同一个测试误码率对应的输出值和第二测试功率的差值;根据多个目标差值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可选地,根据多个目标差值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包括:确定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与每个目标差值的第六差值,得到多个第六差值,其中,每个第六差值为待测终端在每个第六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的等效等向灵敏度,每个第六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与生成每个第六差值的目标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相同,每个目标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与生成每个目标差值的测试误码率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测试终端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在第一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数列,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是根据待测终端的信噪比和预设误码率确定的,测试结果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多个误码率组成的数列;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测试序列和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用于指示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目标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并确定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多项式和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测试终端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测试终端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测试终端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获取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在第一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数列,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是根据待测终端的信噪比和预设误码率确定的,测试结果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多个误码率组成的数列;根据测试序列和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用于指示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目标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并确定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根据第一多项式和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的方式,通过在选定的测试位置多次测试,利用选定位置的多个测试结果拟合得到的曲线推导其它测试位置的测试结果,最终得到终端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的方法,减少了终端设备性能测试过程中降低功率的次数,达到了减少终端设备的性能测试时间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终端设备的性能测试速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测试终端设备的总全向灵敏度时需要的测试时间过长造成的测试效率低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实现测试终端的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测试终端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多探头SISO OTA系统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拟合曲线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测试终端的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将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术语解释如下:
在相关技术中,依据SISO无线性能测试规范(Certification-Test-Plan-for-SISO-Over-the-Air-Performance,CTIA)中规定的测试方法测试终端设备的总全向灵敏度(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TIS),该测试规范使用适当的错误标准(如比特错误率(Bit Error Rate,BER)、帧错误率(Frame Error Rate,FER)或其他错误标准)来评估待测设备(EUT)的接收性能。通过分析来自空间分布测量的数据,可以拼接出EUT接收性能的三维特性。CTIA中对TIS测试的描述如下:在测试EUT的无线天线的俯仰角θ和天线的方位角φ轴上每隔30度采集数据点被认为足以完全描述EUT的总等效各向同性灵敏度。这总共需要对每个两个正交极化方向进行60次测量,因为不需要在θ=0和180度处进行测量。对于每个EUT测试条件的所有测量灵敏度值将被积分,以得出一个称为总各向同性灵敏度(TIS)的单一性能指标。CTIA中记录了计算TIS的公式为:其中,M为俯仰角(θ)取样点数量,N为方位角(φ)取样点数量,i表示方位角(φ)取样点,j表示俯仰角(θ)取样点,θi为方位角(φ)取样点i的俯仰角(θ)角度,/>为方位角(φ)取样点j的方位角(φ)角度。从TIS测试的描述可以得知,传统测试方法总共需要对每两个正交极化方向进行60次测试。而从TIS的计算公式来看,TIS的测试结果与各个角度的等效等向灵敏度(Effective Isotropic Sensitivity,EIS)测试结果相关。因此,在测试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单次EIS测试的时间决定了TIS的最终测试时间。单次EIS测试的时间主要由逐步降低功率并测试误码率的时间组成。由于仪表在相同数量的比特或包下测试误码率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影响TIS测试的主要因素就是降低功率并获取误码率的次数。目前传统的测试方式通常是使用一个固定的功率开始逐步降低功率,直至功率达到错误标准,然而,由于待测设备(EUT)的性能未知,特别是正在研发的设备,因此初始功率不能设置得太低。否则,在测试过程中遇到性能不佳的角度可能会导致断开连接或测试中断,重新连接会延长测试时间。但如果设置的功率太高,将导致降低功率和获取误码率的次数增加,从而使测试时间更长。因此,存在测试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以下详细说明。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终端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测试终端的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02a、102b,……,102n来示出)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BUS总线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10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试终端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测试终端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10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运行在上述运行环境的测试终端的方法,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终端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在第一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数列,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是根据待测终端的信噪比和预设误码率确定的,测试结果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多个误码率组成的数列。
图3是多探头SISO OTA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多探头SISO OTA系统为待测设备提供测试环境,在测试环境下利用测试序列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多探头SISO OTA系统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用于测量和分析无线信号在空中传输过程中的频率响应、传输损耗等参数)、矢量信息分析仪(用于对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进行分析)、无线综合测试仪(用于对无线设备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功率、频谱、调制解调等),射频箱(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频率,可以模拟如多径衰减、多普勒效应和衰减等不同的无线环境条件),与射频箱连接的全电波微波暗室和智能终端设备(如电脑,用于接收和处理测试结果),其中,如图3所示,全电波微波暗室由天线环、转台和射频链路开关箱组成,转台用于承载待测终端、天线环上包括多个测试探头,每两个测试探头之间的天线环弧度为15°。在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时,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控制天线切换和转台运动实现对被测物空间各个角度的EIRP和EIS值的测量(即实现获取不同测试位置的测试结果)。在步骤S202中,选定一个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利用测试序列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时,获取在选定的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多个误码率,生成测试结果;其中,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序列,测试序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目标)测试功率的差值相同,例如,任意两个相邻的(目标)测试功率的差值均为0.1分贝(dB)。如果从一个功率高的位置开始降低会浪费大量时间,因此,将测试序列中的起始测试功率(即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确定为CTIA文档中规定的标准误码率对应的功率值,例如,CTIA文档中规定GSM的标准误码率是2.44%,WCDMA的标准误码率是1.2%,则在测试待测设备的GSM的TIS时,预设误码率为2.44%,根据2.44%和待测终端的信噪比(SNR)进行计算,得出标准误码率对应的功率值(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在测试待测设备的WCDMA的TIS时,预设误码率为1.2%,根据1.2%和待测终端的信噪比进行计算,得出标准误码率对应的功率值(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预设误码率和待测终端的信噪比计算标准误码率对应的功率值时,可以依据公式:(误码率)BER=0.5*erfc((SNR/2)2)进行计算,其中,erfc表示余补误差函数。
步骤S204,根据测试序列和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用于指示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目标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
在步骤S204中,根据在选定的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设备的不同测试功率对应的误码率(即测试结果)和测试序列生成目标曲线,生成的目标曲线能够用于反映选定的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
可选地,根据测试序列和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包括:建立目标坐标系,其中,目标坐标系的横轴为测试结果中的误码率,目标坐标系的纵轴为测试序列中的目标测试功率;依据多个目标测试功率和各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各个误码率在目标坐标系中确定多个离散点;在多个离散点中筛选横坐标大于第一预设值的多个目标离散点;依据多个目标离散点拟合生成目标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拟合的方法生成目标曲线,其中,拟合中用到的离散点是根据测试序列和选定测试位置(就第一测试位置)的测试结果生成的,离散点分布在以误码率为横轴、以测试功率为纵轴的(目标)坐标系中,每个离散点由每个(目标)测试功率和在选定测试位置(就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误码率确定;对分布在(目标)坐标系上的所有离散点进行筛选,将误码率(即横坐标)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目标离散点筛选出来,对筛选得到的目标离散点进行拟合,得到目标曲线。图4是拟合曲线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将多个离散点以0.972的拟合度(R2)拟合为目标曲线y,并输出目标曲线y对应的(第一)多项式为三阶多项式:y=-529672x3+25613x2-491.28x-96.086。
步骤S206,确定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并确定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
在步骤S206中,确定在步骤S204中生成的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以及,确定与选定的(第一)测试位置在同一个测试环境的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206中选定的测试误码率即落在选定的(第一)测试位置对应的目标曲线上,又落在至少一个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曲线上。
根据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第二测试位置有多个,每个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通过以下方法确定:利用目标测试功率测试待测终端在第一测试位置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和待测终端在每个第二测试位置的第二信号接收指标,其中,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和第二信号接收指标包括至少以下之一:接收信号码功率、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每个第二信号接收指标与第一信号接收指标的第一差值;根据第一差值确定测试误码率。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选定一个对待测终端进行多次测试的(第一)测试位置,还确定了多个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的次数小于等于3次的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只有选定的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需要通过多次降低功率的方式测试待测终端的误码率,其它的多个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测量的次数小于等于3次,因此能够实现减少测试时间的效果。在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测量待测终端的误码率时,需要保证利用测试功率测量得到的误码率不是0%且不超过3.5%,也就是需要保证一开始测试的功率临近误码率标准对应的功率值,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测试不同测试位置的信号接收指标,基于不同位置的信号接收指标来计算用于测试的误码率来保证误码率不是0%且不超过3.5%;上述的信号接收指标包括:接收信号码功率(ReceivedSignal Code Power,RSCP)、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等用于衡量待测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指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测试误码率,首先选定一个落在目标曲线上的测试功率(即目标测试功率),利用目标测试功率测试待测终端在不同测试位置下(第一测试位置和第二测试位置)下的信号接收指标,在测试功率为目标测试功率的情况下,测试终端在第一测试位置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和测试终端在第二测试位置的(第二)信号接收指标;接下来,计算同一测试功率下不同测试位置的测试结果的差值,即计算(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和(第二)信号接收指标的(第一)差值;根据计算得到的(第一)差值确定测试误码率。
可选地,利用目标测试功率测试待测终端在第一测试位置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包括:依据每个目标测试功率在测试序列中的排列顺序依次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每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在当前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与上一次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不同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的测试功率与上一次测试的测试功率的第二差值;获取目标信号接收指标,其中,目标信号接收指标为利用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测试待测终端时,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信号接收指标;将目标信号接收指标与第二差值的第三差值确定为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在当前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与上一次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将当前的测试功率对应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确定为第一信号接收指标。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每个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的测试误码率前,首先使用落在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上的多个(目标)测试功率测得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具体的,将目标测试功率在测试序列中的排列顺序作为利用目标测试功率测试待测终端在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的信号接收指标的顺序,依次测试不同目标功率下选定测试位置的信号接收指标,根据测试过程中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进行更新,将最后输出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确定为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例如,当测量的信号接收指标为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时,将目标功率在测试序列中的排列顺序作为利用目标功率测试待测终端在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的顺序;依次利用测试序列中的每个(目标)测试功率测试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在测试过程中比较当前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和上一次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在测试过程每次测得的信号接收指标为第三信号接收指标),如果当前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相较于上一次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发生了变化,首先计算当前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与上一次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的(第二)差值,接下来,将选定测试位置的标准RSCP与(第二)差值的(第三)差值确定为在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即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如果当前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与上一次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相同,将当前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确定为在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接收信号码功率(即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即如果在测试过程中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发生了变化,根据发生了变化的值确定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对应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如果在测试过程中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持续不变,将最后一次测得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确定为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对应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上述的选定测试位置的标准RSCP(即目标信号指标)是利用标准误码率对应的测试功率在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RSCP,也即利用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在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RSCP。仪表测试RSCP或RSSI得到的数据是整数,而功率都是有一位小数点,直接使用RSCP或RSSI和功率计算会有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少计算带来的误差,在本实施例中以测试序列中的目标测试功率作为测试RSCP或RSSI的功率,测试序列中的目标测试功率为等差数列,即相邻的两个目标测试功率之间均存在差值,在本实施例中,将相邻的两个目标测试功率之间的差值固定为0.1dB,以0.1dB的步进提升功率,在提升过程中测试RSCP或RSSI,能够减少计算带来的误差。
根据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根据第一差值确定测试误码率,包括:确定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与第一差值的第四差值,得到第四差值;确定第四差值与第二预设值的第五差值;利用第五差值指示的功率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在每个第二测试位置测得的与第五差值对应的测试误码率。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选定测试位置的误码率标准对应的功率值减去RSCP或RSSI的差值,就可以计算出不同位置的测试误码率。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计算了每个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的(第二)信号接收指标与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的(第一)差值后,进一步计算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即选定测试位置的误码率标准对应的功率值)与每个第一差值的(第四)差值,将计算得到的每个第四差值减去第二预设值,实现测试功率的回退,以保证在每个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在0%-3.5%之间;例如,如果是测量WCDMA的TIS,就将第二预设值设置为0.4dB,则第五差值等于第四差值减去0.4dB;如果是测量GSM的TIS,就将第二预设值设置为1.2dB,则第五差值等于第四差值减去1.2dB。利用每个第五差值对应的功率测试待测终端,得到每个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的测试误码率。例如,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RSCP为2.8,某一个第二测试位置测得的RSCP为2.9,则(第一)差值=|2.8-2.9|=0.1;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的数值为3,即选定测试位置的误码率标准对应的功率值为3,那么第五差值=|3-0.1|=2.9,此时测量的是WCDMA的TIS,就将得到的功率值(2.9)回退0.4dB,则在这个第二测试位置利用数值为2.9-0.4=2.5的测试功率测得的误码率就是这个第二测试位置的测试误码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利用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测试误码率不在预设范围(0%-3.5%)内,就根据误码率偏差的方向(偏高或偏低)提高或者降低0.5dB功率,这样就能使除了第一个测试点(即第一测试位置)外的其它测试位置的降低功率次数(即测试次数)减少至1-3次,达到了缩短测试待测终端的TIS测试时间的目的。
步骤S208,根据第一多项式和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在步骤S208中,利用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和在步骤S206中获得的待测终端在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的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在不同方向(不同测试位置)的等效等向灵敏度(EIS)。
可选地,根据第一多项式和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包括:将每个测试误码率作为第一多项式的输入值,得到第一多项式的多个输出值,其中,每个输出值用于指示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误码率为测试误码率时,测试待测终端的第一测试功率;确定每个测试误码率在多个第二多项式中对应的多个第二测试功率,其中,每个第二多项式为每条其它曲线对应的多项式,每条其它曲线用于指示在每个第二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第二测试功率与测试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多个目标差值,其中,每个目标差值为同一个测试误码率对应的输出值和第二测试功率的差值;根据多个目标差值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目标曲线用于表示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误码率已知的情况下,将误码率代入目标曲线的(第一)多项式中能够得知利用什么功率测试待测终端能够得到输入的误码率。在本实施例中,将每个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的测试误码率作为第一多项式的输入值,可以得到一个输出值;这个输出值表示在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误码率为输入的某一个其它位置的测试误码率时,测试待测终端的(第一)测试功率。接下来,确定输入的这个误码率是哪一个第二测试位置的测试误码率,即确定输入的误码率属于哪一个第二测试位置,在确定了输入的误码率属于哪一个第二测试位置后,确定该第二测试位置的第二多项式,该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第二)多项式是该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曲线的数学形式,用于表示在该第二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第二)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将之前作为第一多项式的输入值的测试误码率再作为该误码率所属的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第二多项式中,得到在这个第二测试位置测得的误码率为输入的测试误码率时,用来测试待测终端的第二测试功率。如上述的方法,一个误码率输入选定测试位置(即第一测试位置)对应的第一多项式中能够得到一个输出值,将这个误码率输入以该误码率作为测试误码率的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的第二多项式中,会得到另一个输出值(即第二测试功率),因此,一个误码率同时对应两个测试功率(第一多项式针对输入误码率的输出值和第二多项式针对输入误码率的输出值),将每个测试误码率对应的两个功率值相减,就可以得到多个(目标)差值,其中(目标)差值的数量与其它测试位置(即第二测试位置)的数量相同;最后根据多个目标差值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EIS)。
根据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根据多个目标差值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包括:确定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与每个目标差值的第六差值,得到多个第六差值,其中,每个第六差值为待测终端在每个第六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的等效等向灵敏度,每个第六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与生成每个第六差值的目标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相同,每个目标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与生成每个目标差值的测试误码率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将选定测试位置的标准误码率与一个测试误码率对应的两个测试功率(第一多项式针对输入误码率的输出值和第二多项式针对输入误码率的输出值)的差值(即目标差值)进行相减,得到(第六)差值,每个第六差值代表待测终端在其所对应的方向的等效等向灵敏度(EIS),每个第六差值对应的方向与其所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相对于待测终端的方向相同,每个第六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与生成每个第六差值的目标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相同,而每个目标差值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即是生成每个目标差值的第二测试功率所对应的第二测试位置。
在确定了各个方向的等效等向灵敏度(EIS)后,将不同各个方向的EIS代入CTIA文档中定义的TIS求解公式:中就可以求解出待测终端的TIS。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只在选定的测试位置通过多次降低功率的方法多次测试待测终端的性能,而在其它测试位置只降低1-3次测试功率,只进行1-3次测试;并且其它测试位置的起始测试功率是根据选定的测试位置的测试数据来确定的,达到了在测量待测终端的性能时,减少测量次数的目的,并进一步实现了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的技术效果。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终端的装置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测试终端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50,用于获取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在第一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数列,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是根据待测终端的信噪比和预设误码率确定的,测试结果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多个误码率组成的数列;生成模块52,用于根据测试序列和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用于指示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目标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第一确定模块54,用于确定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并确定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第二确定模块56,用于根据第一多项式和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测试终端的装置利用上述测试终端的方法测试待测终端的TIS的测试时间为15分钟,相较于传统方法测试待测终端的TIS的测试时间为1小时,缩短了45分钟,提升了测试效率,并且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需要人工调整初始测试功率(即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相较于相关技术还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上的测试终端的方法。
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执行以下功能的程序:获取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在第一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数列,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是根据待测终端的信噪比和预设误码率确定的,测试结果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多个误码率组成的数列;根据测试序列和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用于指示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目标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并确定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根据第一多项式和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上的测试终端的方法。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用于运行执行以下功能的程序:获取测试序列,并根据测试序列在第一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数列,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是根据待测终端的信噪比和预设误码率确定的,测试结果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多个误码率组成的数列;根据测试序列和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用于指示在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待测终端的目标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并确定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根据第一多项式和测试误码率确定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基于知识图谱和贝叶斯个性化排序BRP算法的信息推荐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测试终端的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以是程序模块(例如是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程序指令集合),也可以是硬件模块,对于后者,其可以表现为以下形式,但不限于此:上述各个模块的表现形式均为一个处理器,或者,上述各个模块的功能通过一个处理器实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测试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测试序列,并根据所述测试序列在第一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数列,所述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是根据所述待测终端的信噪比和预设误码率确定的,所述测试结果是由多个所述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多个误码率组成的数列;
根据所述测试序列和所述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其中,所述目标曲线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所述待测终端的目标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
确定所述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并确定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
根据所述第一多项式和所述测试误码率确定所述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试序列和所述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包括:
建立目标坐标系,其中,所述目标坐标系的横轴为所述测试结果中的误码率,所述目标坐标系的纵轴为所述测试序列中的目标测试功率;
依据所述多个目标测试功率和各个所述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各个误码率在所述目标坐标系中确定多个离散点;
在所述多个离散点中筛选横坐标大于第一预设值的多个目标离散点;
依据多个所述目标离散点拟合生成目标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试位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利用所述目标测试功率测试所述待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位置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和所述待测终端在每个所述第二测试位置的第二信号接收指标,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指标包括至少以下之一:接收信号码功率、接收信号强度;
确定每个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指标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指标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测试误码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目标测试功率测试所述待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位置的第一信号接收指标,包括:
依据每个所述目标测试功率在所述测试序列中的排列顺序依次对所述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在所述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每个所述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
在当前测得的所述第三信号接收指标与上一次测得的所述第三信号接收指标不同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的测试功率与上一次测试的测试功率的第二差值;
获取目标信号接收指标,其中,所述目标信号接收指标为利用所述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测试所述待测终端时,在所述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信号接收指标;
将所述目标信号接收指标与所述第二差值的第三差值确定为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指标;
在当前测得的所述第三信号接收指标与上一次测得的所述第三信号接收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将当前的测试功率对应的第三信号接收指标确定为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确定所述测试误码率,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四差值,得到所述第四差值;
确定所述第四差值与第二预设值的第五差值;
利用所述第五差值指示的功率对所述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在每个所述第二测试位置测得的与所述第五差值对应的测试误码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多项式和所述测试误码率确定所述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包括:
将每个所述测试误码率作为所述第一多项式的输入值,得到所述第一多项式的多个输出值,其中,每个所述输出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所述待测终端的误码率为所述测试误码率时,测试所述待测终端的第一测试功率;
确定每个所述测试误码率在多个第二多项式中对应的多个第二测试功率,其中,每个所述第二多项式为每条其它曲线对应的多项式,每条所述其它曲线用于指示在每个所述第二测试位置测得的所述待测终端的第二测试功率与所述测试误码率之间的关系;
确定多个目标差值,其中,每个所述目标差值为同一个所述测试误码率对应的所述输出值和所述第二测试功率的差值;
根据多个所述目标差值确定所述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多个所述目标差值确定所述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与每个所述目标差值的第六差值,得到多个所述第六差值,其中,每个所述第六差值为所述待测终端在每个所述第六差值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位置的等效等向灵敏度,每个所述第六差值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位置与生成每个所述第六差值的目标差值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位置相同,每个所述目标差值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位置与生成每个所述目标差值的测试误码率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位置相同。
8.一种测试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试序列,并根据所述测试序列在第一测试位置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测试序列是由多个目标测试功率组成的等差数列,所述测试序列中的第一个目标测试功率是根据所述待测终端的信噪比和预设误码率确定的,所述测试结果是由多个所述目标测试功率对应的多个误码率组成的数列;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序列和所述测试结果生成目标曲线,其中,所述目标曲线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测试位置测得的所述待测终端的目标测试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曲线对应的第一多项式,并确定第二测试位置对应的测试误码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多项式和所述测试误码率确定所述待测终端的等效等向灵敏度。
9.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终端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终端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终端的方法的步骤。
CN202410337099.8A 2024-03-22 2024-03-22 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8018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37099.8A CN118018130A (zh) 2024-03-22 2024-03-22 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37099.8A CN118018130A (zh) 2024-03-22 2024-03-22 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18130A true CN118018130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5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37099.8A Pending CN118018130A (zh) 2024-03-22 2024-03-22 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1813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6714B2 (en) Test stat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alibration thereof
CA2578310C (e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 (ti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050129152A1 (en) Method and sytem for noise reduction in measurement receivers using automatic noise subtraction
CN108966242B (zh) 窄带物联网的覆盖估计方法和装置
KR102436859B1 (ko) 무선 단말의 무선 성능을 테스트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245944B1 (ko)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송수신기의 감도 검사 방법
CN113162706B (zh) 无线设备的射频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EP1766720A1 (en) Gsm radiated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technique
CN102244549B (zh) 一种wcdma移动终端的tis测试方法
CN101951634B (zh) 用于td-lte终端自动功率控制校准的方法和系统
CN111337758B (zh) 一种基于混响室的天线辐射效率测量方法
CN113395122B (zh) 产测电路板、射频参数校准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3791433B (zh) 卫星遥测误码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JP2022518004A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信号トランシーバを試験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6712871B (zh) 天线性能优化方法以及系统
Bechet et al. Low cost solution based on software defined radio for the RF exposure assessment: A performance analysis
Hubrechsen et al. Reverberation chamber metrology for wireless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Flexibility in form factor, rigor in test
CN110995372B (zh) 无线通信终端、功率检测电路和功率校准方法
CN118018130A (zh) 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7957518A (zh) 一种天线方向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553331B (zh) 针对无线电监测站实现系统自检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307421B (zh) 无线终端的测量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装置及系统
CN113992280B (zh) 一种宽频信道产测夹具的插入损耗校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9525333B (zh) 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CN112557746A (zh) 一种数字移动通信综合测试仪功率电平校正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