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5333B - 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5333B
CN109525333B CN201710852360.8A CN201710852360A CN109525333B CN 109525333 B CN109525333 B CN 109525333B CN 201710852360 A CN201710852360 A CN 201710852360A CN 109525333 B CN109525333 B CN 109525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parameter
parameter
target
parameters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523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25333A (zh
Inventor
韩鹰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8523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533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5970 priority patent/WO201905659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5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5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5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5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其中,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在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以按照预设的第一策略变化的第一运行参数传输第一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一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一策略为从第一初始值以第一预设间隔变化,并得到第二初始值;在所述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以按照预设的第二策略变化的第三运行参数传输第二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三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四运行参数,所述第二策略为从所述第二初始值以第二预设间隔变化,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在调整第一运行参数时,第一预设间隔可以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减少调整的次数,提高了测试速度。

Description

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标准的OTA测试系统是SISO(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单输入/单输出),如主流的2G、3G和WLAN的802.11a/b/g等设备,其主要的测试指标是总辐射功率(TotalRadioated Power,TRP)和总全向灵敏度(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TIS),现代无线技术如LTE、HSPA+、WI-FI和WiMAX为了提高数据传输速度,都开始采用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技术利用空时复用的方式提高了频谱分配的信道容量,智能地根据信道环境优化通信系统的性能,提高了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及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是面向未来的关键技术,随着MIMO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MIMO设备的辐射吞吐量的测试的完整性要求也日趋严格。
两步法测试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MIMO OTA测试方案。基于LTE技术的MIMO两步法是先获取终端的方向图,再将方向图数据导入到基带信道仿真器中模型模拟真实环境,然后对被测器件(Device under test,DUT),例如手机等,进行吞吐量测试,同时利用UXM仪器实现两路LTE信号发射,进而实现两路I/O的MIMO测试,从而能甄别出支持MIMO技术的DUT的性能。然而在实际测试吞吐量的过程中,一般会从一个比较大的功率值开始测试,每下降一个固定值测试一次吞吐量,而实际上吞吐量测试曲线在初始阶段有一段较长的平缓区间,目标数据主要集中于平缓区间后的快速变化区间,从而造成该测试方法在吞吐量变化的平缓区间浪费了大量的测试时间,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吞吐量测试方法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
在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以按照预设的第一策略变化的第一运行参数传输第一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一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一策略为从第一初始值以第一预设间隔变化;
根据各所述第二运行参数与各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一运行参数作为第二初始值;
在所述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以按照预设的第二策略变化的第三运行参数传输第二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三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四运行参数,所述第二策略为从所述第二初始值以第二预设间隔变化,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根据各第四运行参数与各第三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参数;
所述第一运行参数、所述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三运行参数和所述第四运行参数用于衡量被测器件的辐射性能,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和所述第三运行参数为功率或信扰比,所述第二运行参数和所述第四运行参数为吞吐量。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吞吐量与功率关系或者吞吐量与信扰比的关系来反映被测器件的辐射性能,在测试时先从第一初始值开始调整第一运行参数,先得到一个接近目标第二运行参数的预估值作为第二初始值,再从第二初始值开始调整第三运行参数,进而得到精确的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相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在调整第一运行参数时,第一预设间隔可以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减少第一运行参数和第三运行参数调整的次数,从而大大提高了测试速度,同时由于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由于在数量较小的测试帧条件下测试速度更快,进一步减少了第一运行参数调整的次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测试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间隔按照第三策略变化或者不变,当所述第一预设间隔按照第三策略变化时,所述第三策略为根据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的接近程度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间隔值;
所述第二预设间隔按照第四策略变化或者不变,当所述第二预设间隔按照第四策略变化时,所述第四策略为根据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的接近程度降低所述第二预设间隔值。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越接近目标第二运行参数时将第一预设间隔调整的越低,一方面,在靠前的测试阶段可以保持较快的调整速率,使第一运行参数调整的更快,调整次数少,以达到提高测试速度的目的;另一方面,在靠后的测试阶段较低调整速率可以使得测试数据更加精确,提高第二初始值的准确性;同样的,在越接近目标第四运行参数时将第二预设间隔调整的越低,一方面,在靠前的测试阶段可以保持较快的调整速率,使第三运行参数调整的更快,调整次数少,以达到提高测试速度的目的;另一方面,在靠后的测试阶段较低调整速率可以使得测试数据更加精确,提高得到的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与目标第一运行参数对应,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一运行参数满足如下条件:所述第一运行参数与所述目标第一运行参数的偏差率小于预定阈值。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到的第二初始值更加接近目标第二运行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数量可以为第二数量的1/2到1/4之间。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第一数量的测试帧下得到第二初始值的过程更加快速,同时也使得到的第二初始值与第二数量的测试帧下的目标第四运行参数更加接近。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可以为95%、90%或70%,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95%时,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大于98%,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1.5-2.5dB,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8%且大于96%,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1-1.5dB, 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6%,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0.5-1dB;
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90%时,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大于92%,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1-1.5dB, 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2%,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0.5-1dB;
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70%时,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大于85%,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1-1.5dB, 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85%,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0.5-1dB。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阶段采用不同的第二预设间隔,实现减少参数调整的次数、提高测试速度,同时也使得测结果更加精确。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95%时,以所述第二预设间隔调整所述第三运行参数直至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5%,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由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确定;
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90%时,以所述第二预设间隔调整所述第三运行参数直至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0%,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由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确定;
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70%时,以所述第二预设间隔调整所述第三运行参数直至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70%,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由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确定。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确定最终的结果,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精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可以为95%、90%或70%,当所述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为95%时,所述预定阈值的取值范围为3.3%-5.3%;当所述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为90%时,所述预定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64%-6.64%;当所述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为70%时,所述预定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3.52%-15.52%。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得到的第二初始值更加精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初始值为一经验值,所述经验值根据第一运行参数与第二运行参数对应关系中满足变化率要求的点来确定。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初始值尽可能的调整至符合变化率要求的点,从而进一步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预定工作参数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被测器件获得测试信号后由测试系统处理得到被测器件的方向图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方向图信息得到与被测器件对应的相关解调参数和辐射性能数据,所述预定工作参数由所述相关解调参数和所述辐射性能数据确定。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预定工作参数,实现辐射性能的测试。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系统,包括:
测试子系统,用于与被测器件通信;以及,控制子系统;
在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所述控制子系统控制所述测试子系统以按照预设的第一策略变化的第一运行参数传输第一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一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一策略为从第一初始值以第一预设间隔变化;
根据各所述第二运行参数与各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一运行参数作为第二初始值;
在所述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所述控制子系统控制所述测试以按照预设的第二策略变化的第三运行参数传输第二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三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四运行参数,所述第二策略为从所述第二初始值以第二预设间隔变化,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根据各第四运行参数与各第三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参数;
所述第一运行参数、所述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三运行参数和所述第四运行参数用于衡量被测器件的辐射性能,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和所述第三运行参数为功率或信扰比,所述第二运行参数和所述第四运行参数为吞吐量。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吞吐量与功率关系或者吞吐量与信扰比的关系来反映被测器件的辐射性能,在测试时先从第一初始值开始调整第一运行参数,先得到一个接近目标第二运行参数的预估值作为第二初始值,再从第二初始值开始调整第三运行参数,进而得到精确的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相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在调整第一运行参数时,第一预设间隔可以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减少第一运行参数和第三运行参数调整的次数,从而大大提高了测试速度,同时由于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由于在数量较小的测试帧条件下测试速度更快,进一步减少了第一运行参数调整的次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测试速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测试子系统包括:
可旋转的承载平台,用于放置和固定被测器件;以及,
测试探头,用于与所述被测器件通信以获得所述被测器件的方向图信息;
所述控制子系统包括:
与测试探头相连的测试仪,用于发射下行测试信号,并获得被测器件的方向图信息;以及,
处理中心,与所述测试探头和所述测试仪相连,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方向图信息得到与被测器件对应的相关解调参数和辐射性能数据以确定所述预定工作参数。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预定工作参数,实现辐射性能的测试。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其中,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在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以按照预设的第一策略变化的第一运行参数传输第一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一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一策略为从第一初始值以第一预设间隔变化;根据各所述第二运行参数与各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一运行参数作为第二初始值;在所述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以按照预设的第二策略变化的第三运行参数传输第二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三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四运行参数,所述第二策略为从所述第二初始值以第二预设间隔变化,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根据各第四运行参数与各第三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参数;所述第一运行参数、所述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三运行参数和所述第四运行参数用于衡量被测器件的辐射性能,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和所述第三运行参数为功率或信扰比,所述第二运行参数和所述第四运行参数为吞吐量;
通过吞吐量与功率关系或者吞吐量与信扰比的关系来反映被测器件的辐射性能,在测试时先从第一初始值开始调整第一运行参数,先得到一个接近目标第二运行参数的预估值作为第二初始值,再从第二初始值开始调整第三运行参数,进而得到精确的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相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在调整第一运行参数时,第一预设间隔可以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减少第一运行参数和第三运行参数调整的次数,从而大大提高了测试速度,同时由于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由于在数量较小的测试帧条件下测试速度更快,进一步减少了第一运行参数调整的次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测试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测试子系统;11、承载平台;12、测试探头;2、控制子系统;21、测试仪;22、处理中心;3、被测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天线辐射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测试子系统1,用于与被测器件3通信;以及,控制子系统2;在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控制子系统2控制测试子系统1以按照预设的第一策略变化的第一运行参数传输第一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一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二运行参数,第一策略为从第一初始值以第一预设间隔变化;根据各第二运行参数与各第一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一运行参数作为第二初始值;在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控制子系统2控制测试以按照预设的第二策略变化的第三运行参数传输第二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三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四运行参数,第二策略为从第二初始值以第二预设间隔变化,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通常第一数量可以为第二数量的1/2到1/4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数量可以为第二数量的1/4;根据各第四运行参数与各第三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参数;第一运行参数、第二运行参数、第三运行参数和第四运行参数用于衡量被测器件3的辐射性能,第一运行参数和第三运行参数为功率或信扰比,第二运行参数和第四运行参数为吞吐量。
具体的,测试子系统1包括:可旋转的承载平台11,用于放置和固定被测器件3;以及,测试探头12,用于与被测器件3通信以获得被测器件3的方向图信息;控制子系统2包括:与测试探头12相连的测试仪21,用于发射下行测试信号,并获得被测器件3的方向图信息;以及,处理中心22,与测试探头12和测试仪21相连,用于根据获得的方向图信息得到与被测器件3对应的相关解调参数和辐射性能数据以确定预定工作参数。
被测器件3为具有电磁辐射性能的设备,常见的有: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承载平台11可进行360°的旋转,从而可实现被测器件3整个球面的辐射性能,其具体结构为与现有的承载平台11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测试探头12通常设置有多个,并布设在一测试环上,在该测试环上呈圆周阵列分布,被测器件3置于承载平台11上时其物理中心与测试环的中心大致重合。
测试仪21一般选用UXM测试仪21,其可以发射两路LTE信号作为测试信号。
处理中心22采用处理器或电脑及其中内置的处理软件实现,用于控制数据传输并进行数据处理,处理软件与现有的处理软件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预定工作参数有测试系统获得,其获得步骤如下:
被测器件3获得有测试仪21发出的测试信号后由测试系统处理得到被测器件3的方向图信息;以及,根据方向图信息得到与被测器件3对应的相关解调参数和辐射性能数据,预定工作参数由相关解调参数和辐射性能数据确定。
相应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辐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101,在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以按照预设的第一策略变化的第一运行参数传输第一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一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二运行参数,第一策略为从第一初始值以第一预设间隔变化;
102,根据各第二运行参数与各第一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一运行参数作为第二初始值;
103,在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以按照预设的第二策略变化的第三运行参数传输第二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三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四运行参数,第二策略为从第二初始值以第二预设间隔变化,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104,根据各第四运行参数与各第三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参数;
第一运行参数、第二运行参数、第三运行参数和第四运行参数用于衡量被测器件3的辐射性能,第一运行参数和第三运行参数为功率或信扰比,第二运行参数和第四运行参数为吞吐量,第一运行参数与第二运行参数相对应,第三运行参数与第四运行参数相对应,吞吐量可以是实际吞吐量,也可以是实际吞吐量与理论吞吐量的比值,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吞吐量为实际吞吐量和理论吞吐量的比值。
通过吞吐量与功率关系或者吞吐量与信扰比的关系来反映被测器件3的辐射性能,在测试时先从第一初始值开始调整第一运行参数,先得到一个接近目标第二运行参数的预估值作为第二初始值,再从第二初始值开始调整第三运行参数,进而得到精确的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相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在调整第一运行参数时,第一预设间隔可以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减少第一运行参数和第三运行参数调整的次数,从而大大提高了测试速度,同时由于第二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由于在数量较小的测试帧条件下测试速度更快,进一步减少了第一运行参数调整的次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测试速度。
具体的,第一初始值为一经验值,该经验值根据第一运行参数与第二运行参数对应关系中满足变化率要求的点来确定,通常,由第一运行参数和第二运行参数形成的测试曲线图在初始阶段为较长一段的平缓曲线,变化率较小,当第一运行参数调整至某一数值后,测试曲线图会急剧变化,变化率较高,而最终所要获得的目标数据通常集中在急剧变化的曲线段,因此将第一初始测试参数选定在接近这一变化节点的数值处,从而可以省去前期大量用来测试平缓区间的时间,提高测试速度和测试效率。
第一预设间隔按照第三策略变化或者不变,当第一预设间隔按照第三策略变化时,第三策略为根据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的接近程度降低第一预设间隔值;第二预设间隔按照第四策略变化或者不变,当第二预设间隔按照第四策略变化时,第四策略为根据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的接近程度降低第二预设间隔值;在越接近目标第二运行参数时将第一预设间隔调整的越低,一方面,在靠前的测试阶段可以保持较快的调整速率,使第一运行参数调整的更快,调整次数少,以达到提高测试速度的目的;另一方面,在靠后的测试阶段较低调整速率可以使得测试数据更加精确,提高第二初始值的准确性;同样的,在越接近目标第四运行参数时将第二预设间隔调整的越低,一方面,在靠前的测试阶段可以保持较快的调整速率,使第三运行参数调整的更快,调整次数少,以达到提高测试速度的目的;另一方面,在靠后的测试阶段较低调整速率可以使得测试数据更加精确,提高得到的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的准确性。
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与目标第一运行参数对应,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一运行参数满足如下条件:第一运行参数与目标第一运行参数的偏差率小于预定阈值,第一运行参数与目标第一运行参数的偏差率为(第一运行参数-目标第一运行参数)/目标第一运行参数。
具体的,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可以为95%、90%或70%,当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为95%时,预定阈值的取值范围为3.3%-5.3%,本实施例中选用4.3%;当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为90%时,预定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64%-6.64%,本实施例中选用5.64%;当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为70%时,预定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3.52%-15.52%,本实施例中选用14.52%;在调整第一运行参数时,当得到的第二运行参数刚好小于预定阈值时,则该点对应的第一运行参数即作为第二初始值。
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可以为95%、90%或70%,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95%时,若实际测得的第四运行参数大于98%,第二预设间隔为1.5-2.5dB,本实施例优选2dB,若实际测得的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8%且大于96%,第二预设间隔为1-1.5dB, 本实施例优选1dB,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6%,第二预设间隔为0.5-1dB,本实施例优选0.5dB;测试时,以第二预设间隔调整第三运行参数直至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5%,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由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确定,通常由求取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得到的数值确定;
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90%时,若实际测得的第四运行参数大于92%,第二预设间隔为1-1.5dB, 本实施例优选1dB, 若实际测得的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2%,第二预设间隔为0.5-1dB,本实施例优选0.5dB;测试时,以第二预设间隔调整第三运行参数直至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0%,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由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确定,通常由求取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得到的数值确定;
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70%时,若实际测得的第四运行参数大于85%,第二预设间隔为1-1.5dB, 本实施例优选1dB, 若实际测得的第四运行参数小于85%,第二预设间隔为0.5-1dB,本实施例优选0.5dB;测试时,以第二预设间隔调整第三运行参数直至第四运行参数小于70%,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由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确定,通常由求取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得到的数值确定。
如图3所示,下面以吞吐量和功率的变化关系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测试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201,处理中心22控制测试仪21发射作为测试信号的两路LTE信号,测试信号经过射频处理后通过RF线发送至测试探头12;
202,处理中心22控制承载平台11转动并切换探头极化,被测器件3在360°球面范围内的多个方向上接收测试信号,从而形成理想的射频环境模型,在获取到被测器件3不同方向的测试信号后,利用被测器件3的上报功能测试出被测器件3的方向图信息;
203,将获得的方向图信息导入到测试仪21的信号仿真器预设的信道模型中,模拟出包含被测器件3辐射特性的无线信道,再将测试仪21的基站仿真器输出的下行信号与加载了被测器件3方向图信息的无线信道所对应的参数进行卷积,形成双载波信号通过被测器件3发射出;
204,处理中心22接收到被测器件3发出的双载波信号,对其进行变频、解调等基带处理,得出相关解调参数,如误码率、数据速率等;
205,处理中心22获得被测器件3360°范围内任意组合方向模型下的辐射性能数据,并计算得到被测器件3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吞吐量与功率的变化关系。
其中,计算得到被测器件3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吞吐量与功率的变化关系时,需获得在测试帧数为f的条件下,吞吐量为95%、90%和70%时所对应的功率值,具体测试过程为:
先将测试帧值调整为1/4f,从一较大的固定功率值开始,该功率值可以是上述的经验值,如-85dB,每间隔1dB调整一次功率值,并测试出对应的吞吐量,得到吞吐量分别接近95%、90%和70%时所对应的功率值,即可记为P1、P2和P3;其中,P1、P2和P3分别满足如下条件:(测试功率P1-吞吐量为95%的理论功率)/吞吐量为95%的理论功率<4.28%,(测试功率P2-吞吐量为90%的理论功率)/吞吐量为90%的理论功率<5.64%,(测试功率P3-吞吐量为70%的理论功率)/吞吐量为70%的理论功率<14.52%;
再将测试帧值调整为f,从P1、P2和P3开始调整,并测试出各调整的功率对应的吞吐量值;
获得吞吐量为95%对应的功率时:从测试功率P1开始调整,当测试吞吐量大于98%时,每调整一次功率降低2dB;当测试吞吐量大于96%且小于98%时,每调整一次功率降低1dB;当测试吞吐量小于96%时,每调整一次功率降低0.5dB;每调整一次功率值测试一次吞吐量,直至测试吞吐量小于95%;根据最后两次的调整的功率值,计算出吞吐量为95%时对应的功率;
获得吞吐量为95%对应的功率时:从测试功率P2开始调整,当测试吞吐量大于92%时,每调整一次功率降低1dB;当测试吞吐量小于92%时,每调整一次功率降低0.5dB;每调整一次功率值测试一次吞吐量,直至测试吞吐量小于90%;根据最后两次的调整的功率值,计算出吞吐量为90%时对应的功率;
获得吞吐量为70%对应的功率时:从测试功率P3开始调整,当测试吞吐量大于85%时,每调整一次功率降低1dB;当测试吞吐量小于85%时,每调整一次功率降低0.5dB;每调整一次功率值测试一次吞吐量,直至测试吞吐量小于70%;根据最后两次的调整的功率值,计算出吞吐量为70%时对应的功率;
最后再根据得到的每组吞吐量和功率值形成吞吐量和功率变化曲线图。
通过上述的测试过程,采用测试帧设为1/4f时的功率值估算出待测吞吐量对应功率的大致范围,可以减少功率调整次数,并且由于测试帧数较小情况下测试速度更快,从而可以提高测试速度;同时在越接近目标吞吐量时调整的间隔越小,可以进一步减少功率调整次数,进一步提高测试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能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述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信或者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以按照预设的第一策略变化的第一运行参数传输第一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一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一策略为从第一初始值以第一预设间隔变化;
根据各所述第二运行参数与各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一运行参数作为第二初始值;
在所述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以按照预设的第二策略变化的第三运行参数传输第二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三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四运行参数,所述第二策略为从所述第二初始值以第二预设间隔变化,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根据各第四运行参数与各第三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参数;
所述第一运行参数、所述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三运行参数和所述第四运行参数用于衡量被测器件(3)的辐射性能,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和所述第三运行参数为功率或信扰比,所述第二运行参数和所述第四运行参数为吞吐量;
所述第一预设间隔按照第三策略变化或者不变,当所述第一预设间隔按照第三策略变化时,所述第三策略为根据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的接近程度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间隔值;
所述第二预设间隔按照第四策略变化或者不变,当所述第二预设间隔按照第四策略变化时,所述第四策略为根据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的接近程度降低所述第二预设间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与目标第一运行参数对应,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一运行参数满足如下条件:所述第一运行参数与所述目标第一运行参数的偏差率小于预定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量可以为第二数量的1/2到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可以为95%、90%或70%,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95%时,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大于98%,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1.5-2.5dB,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8%且大于96%,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1-1.5dB, 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6%,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0.5-1dB;
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90%时,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大于92%,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1-1.5dB, 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2%,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0.5-1dB;
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70%时,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大于85%,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1-1.5dB, 若实际测得的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85%,所述第二预设间隔为0.5-1d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95%时,以所述第二预设间隔调整所述第三运行参数直至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5%,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由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确定;
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90%时,以所述第二预设间隔调整所述第三运行参数直至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90%,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由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确定;
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为70%时,以所述第二预设间隔调整所述第三运行参数直至所述第四运行参数小于70%,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由最后两次所调整的第三运行参数值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可以为95%、90%或70%,当所述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为95%时,所述预定阈值的取值范围为3.3%-5.3%;当所述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为90%时,所述预定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64%-6.64%;当所述目标第二运行参数为70%时,所述预定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3.52%-15.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始值为一经验值,所述经验值根据第一运行参数与第二运行参数对应关系中满足变化率要求的点来确定;或者,
所述预定工作参数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被测器件(3)获得测试信号后由测试系统处理得到被测器件(3)的方向图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方向图信息得到与被测器件(3)对应的相关解调参数和辐射性能数据,所述预定工作参数由所述相关解调参数和所述辐射性能数据确定。
8.一种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子系统(1),用于与被测器件(3)通信;以及,控制子系统(2);
在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所述控制子系统(2)控制所述测试子系统(1)以按照预设的第一策略变化的第一运行参数传输第一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一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一策略为从第一初始值以第一预设间隔变化;
根据各所述第二运行参数与各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一运行参数作为第二初始值;
在所述预定工作参数条件下,所述控制子系统(2)控制所述测试以按照预设的第二策略变化的第三运行参数传输第二数量的测试帧,测定每一第三运行参数所对应的第四运行参数,所述第二策略为从所述第二初始值以第二预设间隔变化,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根据各第四运行参数与各第三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目标第四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参数;
所述第一运行参数、所述第二运行参数、所述第三运行参数和所述第四运行参数用于衡量被测器件(3)的辐射性能,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和所述第三运行参数为功率或信扰比,所述第二运行参数和所述第四运行参数为吞吐量;
所述第一预设间隔按照第三策略变化或者不变,当所述第一预设间隔按照第三策略变化时,所述第三策略为根据与目标第二运行参数的接近程度降低所述第一预设间隔值;
所述第二预设间隔按照第四策略变化或者不变,当所述第二预设间隔按照第四策略变化时,所述第四策略为根据与目标第四运行参数的接近程度降低所述第二预设间隔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子系统(1)包括:
可旋转的承载平台(11),用于放置和固定被测器件(3);以及,
测试探头(12),用于与所述被测器件(3)通信以获得所述被测器件(3)的方向图信息;
所述控制子系统(2)包括:
与测试探头(12)相连的测试仪(21),用于发射下行测试信号,并获得被测器件(3)的方向图信息;以及,
处理中心(22),与所述测试探头(12)和所述测试仪(21)相连,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方向图信息得到与被测器件(3)对应的相关解调参数和辐射性能数据以确定所述预定工作参数。
CN201710852360.8A 2017-09-19 2017-09-19 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Active CN109525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2360.8A CN109525333B (zh) 2017-09-19 2017-09-19 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PCT/CN2017/115970 WO2019056596A1 (zh) 2017-09-19 2017-12-13 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2360.8A CN109525333B (zh) 2017-09-19 2017-09-19 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5333A CN109525333A (zh) 2019-03-26
CN109525333B true CN109525333B (zh) 2020-04-14

Family

ID=65768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2360.8A Active CN109525333B (zh) 2017-09-19 2017-09-19 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5333B (zh)
WO (1) WO20190565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3052B (zh) * 2021-01-07 2021-04-30 北京普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功能的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62764A (ko) * 2011-12-05 2013-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의 mim o ota 성능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3856272A (zh) * 2012-12-03 2014-06-11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Mimo无线终端的无线性能测试方法
CN104902504A (zh) * 2015-06-08 2015-09-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天线移动终端的吞吐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5764087A (zh) * 2014-12-15 2016-07-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终端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7282B (zh) * 2013-05-02 2016-01-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天线trp快速测试方法
CN103336181B (zh) * 2013-05-28 2015-10-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gps ota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283624B (zh) * 2014-10-02 2016-08-1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基于信道仿真器的多探头mimo-ota测试系统下行信号相位校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62764A (ko) * 2011-12-05 2013-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의 mim o ota 성능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3856272A (zh) * 2012-12-03 2014-06-11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Mimo无线终端的无线性能测试方法
CN105764087A (zh) * 2014-12-15 2016-07-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终端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04902504A (zh) * 2015-06-08 2015-09-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天线移动终端的吞吐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移动终端MIMO天线关键参数及测试验证方法研究;郭琳;《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60315(第2期);I136-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5333A (zh) 2019-03-26
WO2019056596A1 (zh)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99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 desktop OTA
KR102436859B1 (ko) 무선 단말의 무선 성능을 테스트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52128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atial radio-frequency performance testing based on multiple-antenna system
US7817566B2 (en) Wired MIMO link tester
CN102300226B (zh) Wcdma移动终端功率校准的方法及校准系统
US201600725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Tester-less Radio-Frequency Testing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ircuitry
CN102065531B (zh) 一种功率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66242B (zh) 窄带物联网的覆盖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5182370A (zh) 一种北斗设备的模组间电磁干扰测试方法
CN102148649A (zh) 实现多天线设备空间射频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JP2022518198A (ja) チャネル・干渉測定方法、及び機器
US6438357B1 (en) Air interface simulator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547144A (zh) 射频测试系统
CN104754633A (zh) 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9525333B (zh) 天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KR102327611B1 (ko) 채널 상태 정보의 리포팅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WO2018219328A1 (zh) 一种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4410471A (zh)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多小区模拟路测方法
CN108990139B (zh) 一种发射功率计算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1969653B (zh) 多接入终端中待测接收终端接收灵敏度的测量方法
CN102325336A (zh) 一种同频邻小区干扰抑制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1345662Y (zh) 一种信道模拟系统
CN113271619B (zh) Acpr测试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308079B1 (ko) RRH(Remote Radio Head)의 전압 정재파비(VSWR)를 고려한 단말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RU2794467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осходящей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на полной мощност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