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4633A - 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4633A
CN104754633A CN201310744553.3A CN201310744553A CN104754633A CN 104754633 A CN104754633 A CN 104754633A CN 201310744553 A CN201310744553 A CN 201310744553A CN 104754633 A CN104754633 A CN 104754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ughput
module
statistics
curve
distur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45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4633B (zh
Inventor
邢金强
马帅
肖善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445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4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4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4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A;保持所述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B;比较所述吞吐量曲线A与吞吐量曲线B,得到互干扰结果,通过对无干扰和有干扰两者场景下的吞吐量统计,实现了多制式间互干扰的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网络及终端商用初期,面临着网络覆盖不全面和无法在LTE网络上进行语音通信问题,需要以现有较成熟的2G、3G网络作为补充,当LTE网络覆盖较弱或需要进行语音通话时可以通过2G和3G网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外,国际漫游的需求也促使多模终端成为LTE时代的主流终端形态。但多模终端的一个最大问题便是多种制式同时工作时可能会因互相干扰造成性能的下降,因此,需要一种测试方法和系统对互干扰情况进行衡量。此外,目前的终端普遍具有WIFI模块,在家庭及公共场所等使用WIFI的数据业务服务也是一大趋势,此时WIFI与移动通信制式间的互干扰也是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
目前已有的互干扰测试解决方案是针对两种制式同时工作的场景,在暗室内构建理想传播环境,通过干扰制式以最大功率发射时对被干扰制式造成的灵敏度回退来评判两种制式的互干扰情况。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以灵敏度回退为评判指标不够直观,且无法从用户的角度反映互干扰对用户体验带来的影响;
具体的,现有方案在测试过程中规定一种制式工作于最大发射功率状况,另外一种制式工作于极弱网络条件下,通过灵敏度回退来看互干扰情况,但在现实生活中用户体验到的不是灵敏度的回退这一抽象的概念,而是上网速度的下降即吞吐量的下降这一关键指标,通过灵敏度回退无法直接反应终端的用户体验;
2)只考虑了终端工作于SISO或SIMO的场景,未考虑真实网络中最常用的MIMO场景的测试;
具体的,SISO场景为基站端以单天线发射,终端以单天线接收的配置;SIMO为基站以单天线发射,终端以多天线进行分集接收的配置;MIMO则是基站以多天线发射,终端以多天线接收的配置。在HSPA及LTE中,MIMO作为提高吞吐量的主要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MIMO几乎成为终端的必选工作模式,而现有的技术解决方案并没有考虑MIMO场景的测试,从而致使测试结果自然无法反映终端最常用工作模式下的互干扰情况。
3)只考虑了终端内两种制式间的互干扰场景的测试,没有对多种制式相互干扰的评估;
具体的,在多模终端成为主流终端形态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有多种制式同时工作的场景,比如WIFI、GSM和LTE同时工作的时候它们之间的互干扰会比GSM和LTE两种制式工作时更严重,但现有的解决方案并没有考虑对这类多制式干扰场景的测试。
4)只考虑了终端工作于无衰落的理想网络环境,未考虑真实的无线传播环境;
具体的,无衰落而只有直射径的理想网络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终端在无衰落理想环境下的灵敏度回退无法完全体现真实衰落无线环境下的互干扰严重程度及用户体验情况。
5)无法对多种干扰场景进行完全的自动化测试,而需要人工对干扰场景进行切换;
具体的,在LTE时代将普遍存在多模终端,一个终端中可能同时存在TD-LTE、FDD LTE、WCDMA、TD-SCDMA、GSM、WIFI等多种制式,而同一制式又可能工作在多个频段,制式间及不同频段间的互干扰场景将会纷繁复杂,现有方案没有实现自动化的进行多制式间的互干扰场景测试,无法快速、高效的进行连续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通过对无干扰和有干扰两者场景下的吞吐量统计,实现了多制式间互干扰的测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包括:
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A;
保持所述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B;
比较所述吞吐量曲线A与吞吐量曲线B,得到互干扰结果。
优选地,在统计吞吐量之前,还包括:
设置测试场景。
优选地,所述测试场景包括多探头暗室;
当所述测试场景为多探头暗室时,确定吞吐量曲线,还包括:
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其水平朝向,统计吞吐量;
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
优选地,所述确定吞吐量曲线,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不同的水平朝向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对所述统计得到的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不同朝向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优选地,所述测试场景还包括混响室;
当所述测试场景为混响室时,确定吞吐量曲线,还包括:
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所述混响室环境,统计吞吐量;
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
优选地,所述混响室环境包括被测设备所在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
所述确定吞吐量曲线,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所述被测设备所处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不同组合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对所述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所有组合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互干扰测试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A;用于保持所述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B;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吞吐量曲线A与吞吐量曲线B,得到互干扰结果。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测试场景。
优选地,所述测试场景包括多探头暗室;
当所述测试场景为多探头暗室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其水平朝向,统计吞吐量;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
优选地,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不同的水平朝向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统计得到的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不同朝向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优选地,所述测试场景包括还包括混响室;
当所述测试场景为混响室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所述混响室环境,统计吞吐量;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
优选地,所述混响室环境包括被测设备所在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所述被测设备所处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不同组合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所有组合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A;保持所述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B;比较所述吞吐量曲线A与吞吐量曲线B,得到互干扰结果,通过对无干扰和有干扰两者场景下的吞吐量统计,实现了多制式间互干扰的测试,通过自动化的测试方法,简化了测试流程,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干扰测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互干扰测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干扰测试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互干扰测试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干扰测试的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该系统架构中,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线分别与制式和工作模式配置单元、信道模型配置单元、暗室或混响室控制单元进行连接,基站仿真器向信道模拟器输送下行信号,多探头暗室或混响室与基站仿真器、信道模拟器连接。
下面,分别就上述系统中的各组成单元的功能进行具体介绍:
中央控制单元:安装有自动测试软件,用于测试计划的制定、测试过程控制、测试结果记录、测试报告生成等。通过控制线与各测试仪表、多探头暗室或混响室进行通信;
制式和工作模式配置单元:完成对互干扰测试中基站仿真器不同通信制式和工作模式的配置;
信道模型配置单元:完成互干扰测试中信道仿真器不同信道模型的配置;
暗室或混响室控制单元:完成对互干扰测试中多探头暗室或混响室的控制,包括转台的旋转、多天线的切换等;
基站仿真器:用于和被测终端建立通信,可工作于特定的通信制式、特定的TM模式,并完成终端平均吞吐量的统计;
信道模拟器:用于在提供测试中需要的无线信道环境;
多探头暗室或混响室:终端位于暗室或混响室内的转台上,暗室或混响室内的多天线用于将下行的无线信号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给终端,终端的上行信号也通过辐射的方式被暗室或混响室的多天线接收,并通过上行链路被基站仿真器接收用于吞吐量的统计;
对于互干扰测试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1、终端处于TD-LTE数据业务时,同时工作的其它通信制式如FDD LTE、WCDMA、TD-SCDMA、GSM、WIFI等对TD-LTE数据业务吞吐量造成的干扰;
2、终端处于FDD-LTE数据业务时,同时工作的其它通信制式如TD-LTE、WCDMA、TD-SCDMA、GSM、WIFI等对FDD-LTE数据业务吞吐量造成的干扰;
3、终端处于WCDMA数据业务时,同时工作的其它通信制式如TD-LTE、FDD LTE、TD-SCDMA、GSM、WIFI等对WCDMA数据业务吞吐量造成的干扰;
4、终端处于TD-SCDMA数据业务时,同时工作的其它通信制式如TD-LTE、FDD LTE、WCDMA、GSM、WIFI等对TD-SCDMA数据业务吞吐量造成的干扰;
5、终端处于WIFI数据业务时,同时工作的其它通信制式如TD-LTE、FDDLTE、WCDMA、TD-SCDMA、GSM等对WIFI数据业务吞吐量造成的干扰。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干扰测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包括:
步骤201,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A。
具体的,在上述统计吞吐量之前,还包括:
设置测试场景;
其中,该测试场景包括多探头暗室和混响室。
步骤202,保持所述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B。
对于上述步骤201和步骤202,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两者可以进行调换。
具体的,当所述测试场景为多探头暗室时,确定吞吐量曲线,还包括:
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其水平朝向,统计吞吐量;
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
所述确定吞吐量曲线,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不同的水平朝向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对所述统计得到的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不同朝向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当所述测试场景为混响室时,确定吞吐量曲线,还包括:
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所述混响室环境,统计吞吐量;
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
所述混响室环境包括被测设备所在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
所述确定吞吐量曲线,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所述被测设备所处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不同组合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对所述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所有组合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步骤203,比较所述吞吐量曲线A与吞吐量曲线B,得到互干扰结果。
在下面的流程中,将多干扰制式统称为干扰模组,被干扰制式称为被干扰模组。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互干扰测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301,系统校准。
具体的,测试系统完成对相关通信制式工作频段的损耗校准,该损耗包括:多探头暗室或混响室内的空间传播损耗、从基站仿真器输出到多探头暗室或混响室输入的射频链路损耗,将损耗校准文件保存于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对测试过程中的链路损耗进行补偿;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TD-SCDMA工作于A频段(2010~2025MHz)干扰TD-LTE工作于B39频段(1880~1920MHz),对测试系统在TD-SCMDA的A频段和TD-LTE的B39工作频段的损耗进行校准。
步骤302,制定测试计划。
具体的,确定要测试的互干扰场景,包括被干扰通信制式和工作模式的确定、干扰通信制式及工作模式的选取、无线传播环境的选取等关键信息,如需进行多种制式对同一制式的干扰,则需对多种干扰制式进行工作模式的设置;其中,被测场景包括多探头暗室和混响室;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主要的参数设置包括设置被干扰通信制式为TD-LTE的B39低、中、高频点,工作模式设置为TM2、TM3、TM4等关心的MIMO模式,干扰通信制式设置为TD-SCDMA工作频段为A频段的低、中、高频点,当在多探头暗室中进行测试时无线传播环境可设置为SCME UMi等,当在混响室内进行该测试则可选NIST等衰落环境。
步骤303,中央控制单元根据测试场景配置参数进行相应的参数配置。
具体的,依据测试场景,通过制式和工作模式配置单元完成对基站仿真器参数的设置,通过信道模型配置单元完成对信道模拟器参数的配置,通过暗室或混响室配置单元完成对多探头暗室或混响室的初始化及状态的调整。
步骤304,对置于传播环境中的被测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具体的,将被测终端放置于无线传播环境中的转台固定位置,并与基站仿真器建立待测通信制式的通信连接。
步骤305,确定被测终端的吞吐量。
具体的,由起始测试功率开始,不断降低下行功率值,测试并记录不同下行功率值时被测终端的下行吞吐量。当被测终端下行吞吐量高于理论最高吞吐量95%时,下行功率步进值不得超过1dB;当终端下行吞吐量低于理论最高吞吐量95%时,下行功率步进值不得超过0.5dB。由中央控制单元读取并记录基站仿真器统计的被干扰模组吞吐量。当吞吐量下降到最大吞吐量的95%时停止降低下行功率。
在确定吞吐量时,根据其具体的确定条件,得到两个不同的吞吐量集合:
条件一、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
进一步地,当被测终端所处的测试场景为多探头暗室内时,
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不同的水平朝向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对所述统计得到的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不同朝向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具体的,调整被测终端的下行功率,并保持该被测终端的水平朝向,统计在该水平朝向下的不同功率时的吞吐量;选取不同的水平朝向,重复上述处理;或,
调整被测终端的水平朝向,并保持该被测终端的下行功率,统计在该下行功率下的不同朝向时的吞吐量;选取不同的下行功率,重复上述处理;
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保持工作于A频段的TD-SCDMA处于idle状态,逐渐调整工作于B39频段的TD-LTE的下行功率,统计该TD-LTE的下行吞吐量;
进一步地,当被测终端所处的测试场景为多探头暗室内时,
调整处于TD-LTE制式下的被测终端的下行功率,从1dB调整到15dB,并保持该被测终端的水平朝向,统计在该水平朝向下的不同功率时的吞吐量,得到在该水平朝向下的从1dB到15dB的每一个下行功率下的吞吐量;在水平面内以30度为间隔,有12个不同的朝向,选取不同的朝向,重复上述处理,得到在12个不同朝向上的所有下行功率的吞吐量;或
调整被测终端的水平朝向,并保持该被测终端的下行功率为1dB,统计在1dB下的当前朝向时的吞吐量;通过调整被测终端的水平朝向12次,得到该1dB功率下该被测终端在12个不同的水平朝向上的吞吐量;选取不同的下行功率1~15dB,重复上述处理,得到在15个下行功率下的所有朝向的吞吐量。
对于上述场景中在划分水平朝向时所选取的角度,以及所选取的几个下行功率值,只是本申请所选取的方式,对于任何根据水平朝向以及下行功率进行吞吐量确定的方案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当所述测试场景为混响室时,
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所述被测设备所处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不同组合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对所述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所有组合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条件二、保持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
对于具体确定吞吐量的方式,与条件一时的确定方式相同,故在此不再做具体阐述。
步骤306,统计被测终端的平均吞吐量。
具体的,在测试场景为多探头暗室时,对得到的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不同朝向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
在测试场景为混响室时,对所述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所有组合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
步骤307,统计得到吞吐量曲线。
具体的,根据上述不同测试场景下得到的吞吐量,在同一测试场景下,通过处理得到对应的吞吐量曲线;
具体的,当测试场景为多探头暗室内时,
且在条件一时,通过统计上述处理得到的平均吞吐量,得到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该吞吐量构造吞吐量曲线A;
当在条件二时,通过统计上述处理得到的平均吞吐量,得到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该吞吐量构造吞吐量曲线B;
当测试场景为混响室内时,具体获取吞吐量曲线与在多探头暗室时的方式相同,故不作具体阐述。
步骤308,比较吞吐量曲线,确定互干扰情况。
具体的,在不同的测试场景下,通过比较吞吐量曲线,可以很直观的得到互干扰的情况。
如图4所示,曲线A和曲线B在水平方向(下行功率强度)的偏差,意味着为了得到相同的下行吞吐量有干扰情况相对无干扰情况所需要的额外下行功率强度,此偏差反映了互干扰的强度;而曲线A和曲线B在垂直方向的偏差,则反映了在同样下行功率强度时有干扰情况相对无干扰情况吞吐量的恶化程度。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5所示,为达到11Mbps的吞吐量终端互干扰会导致1dB下行功率恶化;在下行功率强度为-110dBm/15KHz时,互干扰将导致终端的吞吐量下降3Mbps。
当然,互干扰对吞吐量造成的性能恶化分析可以采用以上所述方法,但不限于以上分析方法,任何可以通过本方法提供的吞吐量导出的互干扰分析都适用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对于多种制式对同一制式的干扰,由于其处理上与单制式对单制式的干扰的处理相同,故在此不再做具体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A;保持所述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B;比较所述吞吐量曲线A与吞吐量曲线B,得到互干扰结果,通过对无干扰和有干扰两者场景下的吞吐量统计,实现了多制式间互干扰的测试。
基于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互干扰测试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
设置模块61,用于设置测试场景;
处理模块62,用于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A;用于保持所述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B;
当测试场景为多探头暗室时,所述处理模块62,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621,用于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其水平朝向,统计吞吐量;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不同的水平朝向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第二处理子模块622,用于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具体用于对所述统计得到的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不同朝向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所述混响室环境包括被测设备所在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
当所述测试场景为混响室时,所述处理模块62,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621,用于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所述混响室环境,统计吞吐量;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所述被测设备所处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不同组合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第二处理子模块622,用于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具体用于对所述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所有组合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比较模块63,用于比较所述吞吐量曲线A与吞吐量曲线B,得到互干扰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A;保持所述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B;比较所述吞吐量曲线A与吞吐量曲线B,得到互干扰结果,通过对无干扰和有干扰两者场景下的吞吐量统计,实现了多制式间互干扰的测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A;
保持所述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B;
比较所述吞吐量曲线A与吞吐量曲线B,得到互干扰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统计吞吐量之前,还包括:
设置测试场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场景包括多探头暗室;
当所述测试场景为多探头暗室时,确定吞吐量曲线,还包括:
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其水平朝向,统计吞吐量;
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吞吐量曲线,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不同的水平朝向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对所述统计得到的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不同朝向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场景还包括混响室;
当所述测试场景为混响室时,确定吞吐量曲线,还包括:
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所述混响室环境,统计吞吐量;
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响室环境包括被测设备所在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
所述确定吞吐量曲线,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所述被测设备所处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不同组合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对所述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所有组合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7.一种互干扰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保持干扰模组处于空闲idle状态,逐渐调整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A;用于保持所述干扰模组处于最大发射功率状态,逐渐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的下行功率,统计所述被干扰模组的吞吐量,根据统计得到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B;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吞吐量曲线A与吞吐量曲线B,得到互干扰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测试场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场景包括多探头暗室;
当所述测试场景为多探头暗室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其水平朝向,统计吞吐量;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不同的水平朝向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统计得到的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不同朝向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场景包括还包括混响室;
当所述测试场景为混响室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调整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的下行功率及所述混响室环境,统计吞吐量;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对统计得到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得到吞吐量曲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响室环境包括被测设备所在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被干扰模组所对应的被测设备在不同的下行功率以及所述被测设备所处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不同组合时所对应的吞吐量,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
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统计得到吞吐量集合在同一下行功率所对应的转台、搅动板位置以及发射天线的所有组合的吞吐量做线性平均处理,统计不同功率所对应的吞吐量,根据统计的吞吐量确定吞吐量曲线。
CN201310744553.3A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754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4553.3A CN104754633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4553.3A CN104754633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4633A true CN104754633A (zh) 2015-07-01
CN104754633B CN104754633B (zh) 2018-11-02

Family

ID=53593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4553.3A Active CN104754633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463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3075A (zh) * 2016-06-21 2016-09-0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终端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5979534A (zh) * 2015-10-22 2016-09-28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lte对wifi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5914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终端的吞吐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559275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终端的吞吐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559276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终端的吞吐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513721A (zh) * 2018-02-24 2018-09-07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LTE和Wi-Fi共存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630624A (zh) * 2020-12-29 2021-04-09 广东湾区智能终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主板测试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8003A (zh) * 2006-03-31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规划方法
CN101072075A (zh) * 2007-06-15 2007-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无线通信系统间射频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28009A (zh) * 2007-09-18 2008-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WiMAX系统进行干扰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12745A (zh) * 2006-12-29 2008-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互干扰性能测试的方法
WO2013071966A1 (en) * 2011-11-16 2013-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interference testing for multi radio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8003A (zh) * 2006-03-31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规划方法
CN101212745A (zh) * 2006-12-29 2008-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互干扰性能测试的方法
CN101072075A (zh) * 2007-06-15 2007-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无线通信系统间射频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28009A (zh) * 2007-09-18 2008-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WiMAX系统进行干扰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71966A1 (en) * 2011-11-16 2013-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interference testing for multi radio devices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914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终端的吞吐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559275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终端的吞吐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559276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终端的吞吐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559149B (zh) * 2015-09-25 2019-07-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终端的吞吐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559275B (zh) * 2015-09-25 2019-08-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终端的吞吐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559276B (zh) * 2015-09-25 2019-1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终端的吞吐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979534A (zh) * 2015-10-22 2016-09-28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lte对wifi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33075A (zh) * 2016-06-21 2016-09-0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终端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8513721A (zh) * 2018-02-24 2018-09-07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LTE和Wi-Fi共存测试方法及系统
WO2019161550A1 (zh) * 2018-02-24 2019-08-29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LTE和Wi-Fi共存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630624A (zh) * 2020-12-29 2021-04-09 广东湾区智能终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主板测试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4633B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4633A (zh) 一种互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
EP252128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atial radio-frequency performance testing based on multiple-antenna system
EP2127460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46058B (zh) 一种基于多通道射频拉远单元的自动测试系统、设备以及方法
Werthmann et al. Multiplexing gains achieved in pools of baseband computation units in 4G cellular networks
US8565686B2 (en) Power status multipath search window siz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3379553B (zh) 一种提高通信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KR100926363B1 (ko) 링크 균형 확인 장치 및 그 방법
Andersson et al.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3GPP LTE terminals and small base stations in reverberation chambers
CN101500297B (zh) 衡量异系统导频信号强度、选择基站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038314B (zh) 一种mat辐射杂散的测量方法
Idowu-Bismark et al. Mimo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maximizing throughput for 3GPP HSPA+
US9357409B2 (en) System level emulation of TD-SCDMA wireless networks
CN111787561B (zh) 一种基于EasyMesh组网测试验证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68122B (zh) 多接入终端最大发射功率的获取方法
CN116134743A (zh) 具有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波束报告方法
CN101790858A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改进的信号质量测量
WO2017209862A1 (en) Managing radio utilization of an access point
CN103249133A (zh) 控制长期演进网络天线功率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4247527A (zh) 用于mimo网络的导频信道配置
Jing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adiated two-stage MIMO OTA test method
CN102299761A (zh) 用于多天线技术的amc调整方法和基站
CN102958070B (zh) 双路非平衡室分系统的性能平衡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1035352B (zh) 一种mat传导杂散的测量方法
Kurita et al.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MIMO OTA testing methodolog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