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7285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17285A
CN118017285A CN202311469638.5A CN202311469638A CN118017285A CN 118017285 A CN118017285 A CN 118017285A CN 202311469638 A CN202311469638 A CN 202311469638A CN 118017285 A CN118017285 A CN 118017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detection member
lock arm
housing
fitt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96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镛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017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7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良好地防止电连接器的未嵌合状态下的嵌合检测部件向前进位置的移动。嵌合检测部件(30)的卡止部(34)设置于相对于操作部(32)的被压部(32A)向上方偏移的位置,在嵌合检测部件(30)处于后退位置时,位于能够从后方与壳体(10)中的锁定臂部(12)以外的部分卡止的位置,在处于后退位置的嵌合检测部件(30)的操作部(32)的被压部(32A)被从后方按压时,嵌合检测部件(30)的前端以卡止部(34)与壳体(10)的卡止位置为支点向上方位移,抵接部(35)从后方与锁定臂部(12)的一部分抵接。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检测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嵌合检测部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该电连接器,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那样的朝向前方与对象连接器嵌合连接的电连接器。在该专利文献1的电连接器中,嵌合检测部件在前进位置(最终卡止位置)与后退位置(临时卡止位置)之间以能够相对于壳体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该壳体。该嵌合检测部件在电连接器嵌合连接于对象连接器后,向前方被压入而向前进位置移动。然后,凭借嵌合检测部件移动到前进位置而检测电连接器正规地嵌合连接于对象连接器。
壳体具有朝向后方延伸且能够在上下方向弹性位移的锁定臂。该锁定臂在处于连接器嵌合状态时通过设置于其后端侧的锁定部来与对象壳体卡止,而能够进行锁定。嵌合检测部件具有朝向前方延伸且能够在上下方向弹性位移的检测锁定臂。检测锁定臂具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在嵌合检测部件处于后退位置时,能够从后方与自由状态的锁定臂的锁定部卡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2-032100号
在该专利文献1中,例如在电连接器的未使用时等,处于未与对象连接器嵌合连接的连接器未嵌合状态时,检测锁定臂处于后退位置,因此假设即使朝向前方的外力作用于嵌合检测部件,检测锁定臂的卡止部也从后方与处于自由状态的壳体的锁定臂的锁定部抵接而进行卡止,由此阻止嵌合检测部件向前进位置的移动。
但是,在连接器未嵌合状态下,假设在壳体的锁定臂部受到意外的外力而处于弹性位移状态的情况下,若朝向前方的外力作用于嵌合检测部件,则检测锁定臂的卡止部不与锁定臂的锁定部卡止,因此导致嵌合检测部件保持原样地向前进位置移动。如果导致嵌合检测部件在连接器未嵌合状态下向前进位置移动了的情况下,之后,在使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嵌合连接时,需要进行使处于前进位置的嵌合检测部件暂时返回到后退位置的作业。因此,在进行使电连接器彼此嵌合的作业时花费额外的工夫,其结果是,作业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该情况,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良好地防止电连接器的未嵌合状态下的嵌合检测部件向前进位置的移动的电连接器。
(1)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朝向前方与对象连接器嵌合连接,该电连接器具有:壳体;多个端子,上述多个端子在连接器宽度方向排列且保持于上述壳体;以及嵌合检测部件,上述嵌合检测部件在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壳体在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上述壳体,且用于检测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
在该电连接器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具有锁定臂部,上述锁定臂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能够在上下方向弹性位移,并能够在前后方向与对象连接器卡止,上述嵌合检测部件具有:操作部,上述操作部设置于上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后部;弹性臂部,上述弹性臂部沿着上述锁定臂部在前后方向延伸且能够在上下方向弹性位移;卡止部,上述卡止部从上述弹性臂部的后部向连接器宽度方向突出;以及抵接部,上述抵接部在比上述锁定臂部靠下方形成于上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侧,上述操作部在后端部具有被压部,上述被压部用于接受来自后方的按压操作,上述卡止部设置于相对于上述被压部向上方偏移的位置,在上述嵌合检测部件处于后退位置时,上述卡止部位于能够从后方与上述壳体中的上述锁定臂部以外的部分卡止的位置,在处于后退位置的上述嵌合检测部件的上述操作部的上述被压部被从后方按压时,上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以上述卡止部与上述壳体的卡止位置为支点向上方位移,该抵接部从后方与上述锁定臂部的一部分抵接。
在本发明中,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卡止部位于能够从后方与上述壳体中的上述锁定臂部以外的部分卡止的位置。即,能够供卡止部从后方卡止的部分是壳体中的不进行弹性位移的不动的部分。因此,在连接器未嵌合状态下,在嵌合检测部件向前方被压入时,嵌合检测部件的卡止部可靠地从后方与壳体卡止,维持该状态,因此良好地阻止嵌合检测部件向前进位置的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嵌合检测部件中,卡止部设置于相对于用于接受来自后方的按压操作的被压部向上方偏移的位置。因此,若卡止部从后方与壳体卡止,则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以卡止部与壳体的卡止位置为支点向上方位移。而且,在本发明中,形成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侧的抵接部从后方与锁定臂部的一部分抵接。即,不仅上述卡止部与上述壳体进行卡止,上述抵接部与上述锁定臂部的一部分也进行抵接,因此更加可靠地阻止嵌合检测部件向前方的移动。
(2)在(1)的发明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锁定臂部的一部分形成为台阶部。
(3)在(1)或(2)的发明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上述电连接器相对于上述对象连接器处于半嵌合状态时,上述锁定臂部通过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抵接而向下方弹性位移,上述操作部成为能够从后方与上述锁定臂部抵接的状态。若为这样的结构,则在连接器半嵌合状态下,将嵌合检测部件的操作部向前方压入,由此该操作部从后方与锁定臂部抵接而按压该锁定臂部,因此能够使嵌合检测部件向前方移动,同时也使壳体向前方移动。因此,仅通过进行将嵌合检测部件的操作部向前方压入的一个动作,能够使壳体嵌合连接于对象连接器,并且使嵌合检测部件向前进位置移动。其结果是,连接器嵌合动作的作业效率提高。
(4)在(3)的发明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操作部成为能够通过上述操作部的前端面从后方与向下方弹性位移了的上述锁定臂部的后端面抵接的状态。
(5)在(2)~(4)的发明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台阶部遍及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上述锁定臂部的整个区域形成,上述抵接部形成于与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上述锁定臂部的整个区域对应的范围。通过为这样的结构,抵接部相对于台阶部的抵接面积变大,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连接器未嵌合状态下的嵌合检测部件向前方的移动。另外,与抵接面积变大相应地,抵接力被分散,因此对上述台阶部以及上述抵接部施加的负担被减轻,能够良好地避免该台阶部以及该抵接部的损伤。
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防止电连接器的未嵌合状态下的嵌合检测部件向前进位置的移动的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一起示出的立体图,示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
图2是将图1的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一起示出的立体图,示出连接器嵌合后的状态。
图3是将图1的电连接器的各部件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4是将壳体和嵌合检测部件分离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5是嵌合检测部件的立体图,图5的(A)示出从上方侧观察的状态,图5的(B)示出从下方侧观察的状态。
图6是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6的(A)示出锁定部的位置处的截面,图6的(B)示出突部的位置处的截面。
图7是在连接器未嵌合状态下压入了嵌合检测部件时的电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7的(A)示出锁定部的位置处的截面,图7的(B)示出突部的位置处的截面。
图8是连接器半嵌合状态下的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8的(A)示出锁定部的位置处的截面,图8的(B)示出突部的位置处的截面。
图9是连接器嵌合后,嵌合检测部件处于后退位置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9的(A)示出锁定部的位置处的截面,图9的(B)示出卡止部的位置处的截面,图9的(C)示出突部的位置处的截面。
图10是连接器嵌合后,嵌合检测部件向前进位置移动了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10的(A)示出锁定部的位置处的截面,图10的(B)示出卡止部的位置处的截面,图10的(C)示出突部的位置处的截面。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2…对象连接器;10…壳体;12…锁定臂部;12B…台阶部;12D…后端面;20…端子;30…嵌合检测部件;32…操作部;32A…被压部;32B…前端面;33A…弹性臂部;34…卡止部;35…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及图2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下称为“连接器1”)与对象连接器2一起示出的立体图,图1示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2示出连接器嵌合后的状态。图3是将连接器1的各部件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4是将壳体10和嵌合检测部件30分离而示出的立体图。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线缆的图示。另外,在图3中,仅示出一个带线缆的端子,省略了除此之外的带线缆的端子的图示。
连接器1是保持接线有沿前后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多个线缆C的端子20的线缆用电连接器,朝向前方(X1侧)嵌合连接于对象连接器2。对象连接器2是安装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上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X轴方向(前后方向)上,将X1方向作为前方,将X2方向作为后方。另外,在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面内(XY平面内),将与前后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Y轴方向作为连接器宽度方向,将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垂直的Z轴方向作为上下方向(Z1方向是上方、Z2方向是下方)。
连接器1具有:壳体10;多个端子20,它们以连接器宽度方向为端子排列方向排列保持于壳体10;以及嵌合检测部件30,其在前进位置(参照图10的(A)~(C))和后退位置(参照图9的(A)~(C))之间以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壳体10。
壳体10是树脂等电绝缘材料制,形成以连接器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外形。如图3所示,在壳体10沿端子排列方向排列形成有用于收容保持端子20的端子收容部11。另外,如图3所示,端子收容部11在上下方向形成2层。端子收容部11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贯通壳体10,从后方接收并收容保持与线缆C接线的端子20。
在壳体10的上表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设置有能够在上下方向弹性位移的锁定臂部12。锁定臂部12形成从壳体10的前端的上表面朝向后方延伸至壳体10的后端位置的悬臂梁状。在锁定臂部12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以从锁定臂部12的上表面突出的方式设置有与对象连接器2的锁定用的锁定部12A。锁定部12A的前端面形成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后端面形成与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参照图6的(A))。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锁定臂部12的前端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台阶部12B(也参照图6的(A)等)。台阶部12B遍及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锁定臂部12的整个区域形成,在比处于后退位置的嵌合检测部件30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向下方突出(也参照图6的(A)等)。另外,台阶部12B设置在比锁定部12A靠前方。
如图1以及图4所示,锁定臂部12的后端部的上部的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突出。该突出的部分位于嵌合检测部件30的后述的弹性臂部33A的后端部的正上方,形成为能够将弹性臂部33A的后端部向下方按压的按压部12C。
在壳体10的上表面,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锁定臂部12的两侧形成有多个引导槽部13。引导槽部13是用于在与对象连接器2的插拔过程中接受基于对象连接器2的后述的引导突部42A的引导的部分,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壳体10的后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限制部14,该限制部14在锁定臂部12的上方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以横跨锁定臂部12的方式延伸。限制部14限制锁定臂部12向上方的规定量以上的位移。
如图4所示,在位于锁定臂部12的正下方的壳体10的上表面形成有支承部15,该支承部15用于支承嵌合检测部件30。如图4所示,支承部15的后端部从壳体10的后端面突出。支承部15在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两端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引导槽部15A,该引导槽部15A用于引导嵌合检测部件30。
另外,在位于锁定臂部12的正下方的壳体10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以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防脱突部16(参照图6的(A)等),该防脱突部16用于防止嵌合检测部件30从壳体10向后方的意外脱落。另外,在壳体10的后部,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锁定臂部12的后部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形成有被卡止部17,该被卡止部17位于夹着锁定臂部12的后部的位置(也参照图6的(B)等)。被卡止部17位于比壳体10的后端靠前方,从收容锁定臂部12的空间的内壁面向该空间突出。
端子20通过将金属板部件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如图3所示,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形状,在其后部与线缆C的前端部接线。端子20的前端部形成箱状,从前方接收设置于对象连接器2的阳型的对象端子50(参照图6的(A)),通过能够弹性位移的接触部(未图示)能够与该对象端子50接触。即,端子20是阴型的端子。
图5的(A)、(B)是嵌合检测部件30的立体图,图5的(A)示出从上方侧观察的状态,图5的(B)示出从下方侧观察的状态。嵌合检测部件30是树脂等电绝缘材料制,具有:基部31,其具有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板面;操作部32,其设置于基部31的后部;弹性部33,其从基部31的前端朝向后方延伸且能够在上下方向弹性位移;卡止部34,其从上述弹性部33的后部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以及抵接部35,其形成于嵌合检测部件30的前端侧。
基部31形成具有以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外形的板状。如图5的(B)所示,基部31在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形成有孔部31A,该孔部31A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贯通。该孔部31A的两侧缘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缘部)在靠前端的位置通过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前方连结部31B而连结。在基部31的后部的两侧缘部形成有被引导板部31C,该被引导板部31C接受基于壳体10的引导槽部15A的引导。
操作部32设置为从基部31的后端部的上表面突出。操作部32在后端部(具有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后端面的部分)具有被压部32A,该被压部32A用于接受来自后方的按压操作。弹性部33具有弹性臂部33A,该弹性臂部33A分别设置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隔开间隔的2个位置、详细而言成为壳体10的锁定臂部12的两外侧的2个位置。即,2个弹性臂部33A彼此的间隔比锁定臂部12的宽度尺寸稍大。
2个弹性臂部33A形成从基部31的前端的上表面朝向后方延伸至操作部32的稍微前方的位置的悬臂梁状。在弹性臂部33A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以从弹性臂部33A的上表面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与对象连接器2卡止的突部33B。在连接器宽度方向观察时,突部33B呈大致三角形状突出。即,突部33B的前端面形成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后端面形成随着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参照图6的(B))。
2个弹性臂部33A的后端部彼此被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后方连结部33C连结。另外,如图1所示,弹性臂部33A的后端部具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与锁定臂部12的按压部12C重复的范围地位于该按压部12C的正下方。因此,在锁定臂部12向下方进行了弹性位移时,弹性臂部33A的后端部受到来自按压部12C的朝向下方的按压力。
卡止部34从各弹性臂部33A的后部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如图6的(B)所示,在弹性臂部33A处于自由状态时,卡止部34位于从后方与壳体10的被卡止部17对置的位置。另外,如图6的(B)所示,在弹性臂部33A处于自由状态时,卡止部34设置于相对于被压部32A向上方偏移的位置。这里,“向上方偏移的位置”意味着比被压部32A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位置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不仅是图6的(B)所示那样的卡止部34位于比被压部32A靠上方的情况,还包括卡止部34位于在上下方向与被压部32A的上半部分重复的位置的情况。
如图5的(A)所示,抵接部35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2个弹性臂部33A之间的位置从基部3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突出,并且将2个弹性臂部33A的前端部彼此连结。抵接部35的前端面形成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坦面。
嵌合检测部件30通过从后方插入壳体10而安装。具体而言,将基部31的前部从后方插入壳体10的上表面与锁定臂部12之间的空间,另外,将基部31的被引导板部31C从后方插入到壳体10的引导槽部15A内。由此,嵌合检测部件30通过被引导板部31C接受基于引导槽部15A的向前方的引导。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弹性臂部33A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壳体10的锁定臂部12的两外侧,因此若使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方移动,则锁定臂部12从前方进入到2个弹性臂部33A之间。然后,嵌合检测部件30的前方连结部31B越过防脱突部16而被带到该防脱突部16的前方,在能够从前方与该防脱突部16卡止的时刻,嵌合检测部件30的安装完成(参照图6的(A)、(B))。
此时,嵌合检测部件30成为配置于后退位置的状态,前方连结部31B从前方与防脱突部16卡止,由此防止导致从壳体10向后方脱落。另外,在该后退位置,嵌合检测部件30的卡止部34在壳体10的被卡止部17的稍后方从后方与被卡止部17对置。因此,假设即使对嵌合检测部件30作用朝向前方的意外的外力,卡止部34也从后方与被卡止部17卡止,由此限制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方的移动。
如图1所示,对象连接器2具有:对象壳体40;多个对象端子50(参照图6的(A)、(B)),它们以连接器宽度方向为端子排列方向排列保持于对象壳体40;以及固定配件60,其由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对象壳体40的两端部保持。
对象壳体40是树脂等电绝缘材料制,形成以连接器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外形。在对象壳体40以朝向后方开口的方式形成有接收部41,该接收部41能够接收连接器1。在对象壳体40的上壁42,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与连接器1的引导槽部1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引导突部42A。引导突部42A形成从上壁4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引导突部42A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从前方进入连接器1的引导槽部13,向前方引导连接器1。
上壁42的后端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至少与连接器1的锁定部12A以及突部33B对应的位置朝向下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锁定部12A对应的位置处的突出部分形成为能够与锁定部12A卡止的被锁定部42B(参照图10的(A)等),另外,与突部33B对应的位置处的突出部形成为能够与突部33B卡止的突缘部42C(参照图10的(B)等)。
对象端子50通过使金属条片弯曲而形成,在以与连接器1的端子20对应的方式排列的状态下保持于对象壳体40。如图6的(A)、(B)所示,对象端子50的后端部位于接收部41内,形成为能够与连接器1的端子20接触的接触部51。另外,对象端子50的前端部位于比对象壳体40靠前方的位置,形成为能够焊接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对应电路部的连接部52。
固定配件60通过使金属板部件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如图1所示,从下方压入在对象壳体40的两端部形成的配件保持槽部43而被保持。固定配件60在下部具有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固定部61,通过该固定部61焊接固定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对应部。
基于图6~图10对连接器1与对象连接器2的嵌合连接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嵌合连接动作的开始之前,如图6的(A)、(B)所示,使连接器1的嵌合检测部件30暂时位于后退位置。如果在与对象连接器2的嵌合连接动作的开始前的状态、即连接器未嵌合状态下,对处于后退位置的嵌合检测部件30作用了向前方压入的意外的外力时,如图7的(B)所示,卡止部34从后方与壳体10的被卡止部17卡止,因此阻止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方的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卡止部17形成于壳体10中的与锁定臂部12不同的部分、即不会进行弹性位移的不动的部分。因此,嵌合检测部件30的卡止部34可靠地与被卡止部17卡止,维持该状态,因此良好地阻止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进位置的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嵌合检测部件30中,卡止部34设置于相对于操作部32的被压部32A向上方偏移的位置。因此,若卡止部34从后方与被卡止部17卡止,则如图7的(B)所示,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以卡止部34与被卡止部17的卡止位置为支点以向上方抬起的方式位移。其结果是,如图7的(A)所示,嵌合检测部件30的抵接部35从后方与锁定臂部12的台阶部12B抵接。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卡止部34与被卡止部17进行卡止,抵接部35与台阶部12B也进行抵接,因此更加可靠地阻止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方的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的(A)所示,在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向上方位移时,抵接部35也从下方与锁定臂部12抵接。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未嵌合状态下,即使对处于后退位置的嵌合检测部件30作用朝向前方的意外的外力,也能够良好地阻止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方的移动。因此,在开始连接器1与对象连接器2的嵌合连接动作时,嵌合检测部件30必然为处于后退位置的状态,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使已经向前进位置移动了的嵌合检测部件返回到后退位置的作业,能够使连接器嵌合连接动作的作业效率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嵌合检测部件30的抵接部35设置于其前端面形成嵌合检测部件30的前端面的一部分的位置,但并非必须将抵接部设置于这样的位置,例如,也可以在比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面稍微靠后方的位置设置抵接部。即,抵接部只要设置于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侧,在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向上方位移时从后方与锁定臂部的一部分抵接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部35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遍及2个弹性臂部33A之间的整个范围而形成。即,抵接部35形成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与锁定臂部12的台阶部12B的整个区域对应的范围、具体而言包括台阶部12B的整个区域的范围。因此,抵接部35与台阶部12B的抵接面积变大,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连接器未嵌合状态下的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方的移动。另外,与抵接面积变大相应地,抵接力被分散,因此对抵接部35以及台阶部12B施加的负担被减轻,能够良好地避免抵接部35以及台阶部12B的损伤。
在开始连接器嵌合连接动作时,如图6的(A)、(B)所示,在使连接器1的嵌合检测部件30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下,将连接器1以其前端部从后方与对象连接器2的接收部41的开口部对置的方式配置。接下来,使连接器1向前方移动而进入到接收部41内。
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如图8的(A)所示,锁定臂部12的锁定部12A与对象壳体40的被锁定部42B抵接,从被锁定部42B受到朝向下方的力,由此锁定臂部12向下方弹性位移。锁定臂部12向下方弹性位移的结果是,如图8的(A)所示,锁定臂部12的后端部下降到具有在上下方向与操作部32的下部重复的范围的位置,并位于该操作部32的前方。此时,锁定臂部12的按压部12C向下方压下嵌合检测部件30的弹性臂部33A的后端部,因此弹性臂部33A也向下方弹性位移。其结果是,如图8的(B)所示,嵌合检测部件30的卡止部34比被卡止部17向下方位移。因此,成为允许连接器1进一步向前方移动的状态。
若连接器1进一步向前方移动,锁定部12A通过被锁定部42B的位置,而到达比被锁定部42B靠前方的位置,则如图9的(A)所示,锁定臂部12返回到自由状态。其结果是,锁定部12A位于能够从前方与被锁定部42B卡止的位置,连接器彼此成为锁定状态。此时,如图9的(B)所示,嵌合检测部件30的突部33B与对象壳体40的突缘部42C抵接,从突缘部42C受到朝向下方的力,由此维持了弹性臂部33A向下方进行了弹性位移的状态。即,即使锁定臂部12返回到自由状态,弹性臂部33A也保持弹性位移状态不变,卡止部34位于比被卡止部17靠下方的位置。另外,此时,对象端子50的接触部51从前方进入到壳体10的端子收容部11,与端子20的接触部接触而成为能够电导通的状态。
接下来,将嵌合检测部件30的操作部32朝向前方按压,换言之,对被压部32A施加朝向前方的操作力,使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进位置移动。如上述那样,卡止部34位于比被卡止部17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卡止部34不与被卡止部17卡止,嵌合检测部件30朝向前方顺畅地移动。若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进位置移动,则如图10的(A)所示,操作部32的前部在锁定臂部12的后端部的正下方位于能够从下方支承该后端部的位置。另外,该操作部32本身被壳体10的支承部15从下方支承。因此,锁定臂部12向下方的弹性位移被操作部32限制,因此维持锁定部12A与被锁定部42B的卡止状态,良好地确保连接器彼此的锁定状态。
另外,若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进位置移动,则突部33B通过突缘部42C的位置而到达比突缘部42C靠前方的位置,与此同时,卡止部34通过被卡止部17的位置而到达比被卡止部17靠前方的位置,弹性臂部33A返回到自由状态。其结果是,如图9的(B)所示,突部33B位于能够从前方与突缘部42C卡止的位置,另外,如图9的(C)所示,卡止部34位于能够从前方与被卡止部17卡止的位置。因此,阻止嵌合检测部件30朝向后方的意外的移动。像这样凭借嵌合检测部件30移动到前进位置而检测连接器1正规地嵌合连接于对象连接器2,从而连接器嵌合连接动作完成。
假设在连接器嵌合动作的过程中,在即将开始将处于后退位置的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方压入的动作之前,在连接器1没有完全嵌合于对象连接器2的情况下、即图8的(A)、(B)所示那样的半嵌合状态的情况下,如接下来说明的那样,只要保持原样将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方压入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的(A)、(B)所示,在连接器半嵌合状态下,锁定臂部12向下方位移,位于其后端部在操作部32的前方能够与该操作部32抵接的状态的位置。因此,若保持原样进行将操作部32向前方压入的操作,则该操作部32的前端面32B(也参照图5的(A))从后方与锁定臂部12的后端面12D抵接(也参照图4),朝向前方的操作力经由操作部32传递至锁定臂部12以及壳体10。其结果是,与使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方移动同时地,壳体10也向前方移动。因此,仅通过进行将嵌合检测部件30的操作部32向前方压入的一个动作,就能够使壳体10嵌合连接于对象连接器2,并且使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进位置移动,连接器嵌合连接动作的作业效率提高。
此外,在连接器半嵌合状态下,并非必须如上述那样同时压入嵌合检测部件30和壳体10,当然也可以首先仅使壳体10向前方移动而嵌合于对象连接器2,之后使嵌合检测部件30向前方移动。
在将连接器1从对象连接器2拔出时,首先将嵌合检测部件30向后方拉动而使其移动到后退位置,之后将连接器1向后方拉动而从对象连接器2拉拔即可。

Claims (5)

1.一种电连接器,其朝向前方与对象连接器嵌合连接,
所述电连接器具备:
壳体;
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在连接器宽度方向排列并保持于所述壳体;以及
嵌合检测部件,所述嵌合检测部件以在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壳体,且用于检测与所述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状态,
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锁定臂部,所述锁定臂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能够在上下方向弹性位移,并能够在前后方向与对象连接器卡止,
所述嵌合检测部件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后部;弹性臂部,所述弹性臂部沿着所述锁定臂部在前后方向延伸并能够在上下方向弹性位移;卡止部,所述卡止部从所述弹性臂部的后部向连接器宽度方向突出;以及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在比所述锁定臂部靠下方形成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侧,
所述操作部在后端部具有被压部,所述被压部用于接受来自后方的按压操作,
所述卡止部设置于相对于所述被压部向上方偏移的位置,在所述嵌合检测部件处于后退位置时,所述卡止部位于能够从后方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锁定臂部以外的部分卡止的位置,
在处于后退位置的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所述操作部的所述被压部被从后方按压时,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前端以所述卡止部与所述壳体的卡止位置为支点向上方位移,所述抵接部从后方与所述锁定臂部的一部分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臂部的一部分形成为台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对象连接器处于半嵌合状态时,所述锁定臂部通过与所述对象连接器的抵接而向下方弹性位移,所述操作部成为能够从后方与所述锁定臂部抵接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成为能够通过所述操作部的前端面从后方与向下方弹性位移了的所述锁定臂部的后端面抵接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部遍及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所述锁定臂部的整个区域而形成,
所述抵接部形成于与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所述锁定臂部的整个区域对应的范围。
CN202311469638.5A 2022-11-09 2023-11-07 电连接器 Pending CN1180172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79534 2022-11-09
JP2022179534A JP2024068886A (ja) 2022-11-09 2022-11-09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17285A true CN118017285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28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9638.5A Pending CN118017285A (zh) 2022-11-09 2023-11-0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54364A1 (zh)
JP (1) JP2024068886A (zh)
CN (1) CN118017285A (zh)
DE (1) DE102023131027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54364A1 (en) 2024-05-09
DE102023131027A1 (de) 2024-05-16
JP2024068886A (ja) 202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48912A (en)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US6866523B2 (en) Construction for mounting a terminal, a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it
EP1571734A1 (en) Connector apparatus with a mating detecting member called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CN109616829B (zh) 连接器
US7404730B2 (en)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detection terminal
US20070054537A1 (en) Connector with a shorting terminal
KR20150003378A (ko) 플랫 케이블용 커넥터
CN114175405A (zh) 连接器
US5712569A (en) Tester for testing correct assembly of terminals in connector housings
CN118017285A (zh) 电连接器
CN114520436B (zh) 电连接构造
CN111525340B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
US6325663B1 (en)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US6953364B2 (en) Connector, a shorting terminal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KR20090090247A (ko) 접속용 소켓
CN111725662A (zh) 连接器结构
US20240145962A1 (en) Flat conductor electric connector
US20240145964A1 (en) Flat conductor electric connector
US20240145965A1 (en) Flat conductor electric connector
US2024000678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4000678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JPS61161679A (ja) レセプタク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CN215070740U (zh) 连接器组件
JP7439608B2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及び回路基板
US20240136768A1 (en) Connector mating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