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99420A - 具有双活塞的压力致动离合器和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两个该类型的离合器的扭矩分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活塞的压力致动离合器和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两个该类型的离合器的扭矩分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99420A
CN117999420A CN202280062223.3A CN202280062223A CN117999420A CN 117999420 A CN117999420 A CN 117999420A CN 202280062223 A CN202280062223 A CN 202280062223A CN 117999420 A CN117999420 A CN 117999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ressure chamber
disc set
pressur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22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洛伦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7999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994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16D2021/0607Double clutch with torque input plate in-between the two clutches, i.e. having a central input p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包括:外盘组(7),该外盘组联接至或者能够联接至输入轴(3);内盘组(9),该内盘组联接至或者能够联接至输出轴(15)并且与外盘组(7)一起形成盘组;以及致动装置(20),该致动装置具有保持元件(23),主活塞(21)和副活塞(22)各自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布置在该保持元件上,其中,主活塞(21)界定了主压力室(24),并且主活塞能够在向布置于主压力室(24)中的压力介质施加压力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抵靠外盘组(7)移动,使得外盘组抵靠内盘组(9)移动,从而使得扭矩可以由于外盘组(7)与内盘组(9)之间的由压力引起的摩擦而从输入轴(3)传递至输出轴(15),并且反之亦然,而副活塞(22)界定了副压力室(25),并且在向所述压力介质或副压力室(25)中的压力介质施加压力时,所述副活塞可以移动成使得其使主活塞(21)抵靠外盘组(7)移动,主活塞(21)和副活塞(22)经由弹簧元件(26)、优选地经由波纹管(27)彼此连接,副活塞(22)和弹簧元件(26)是一个一体部件。

Description

具有双活塞的压力致动离合器和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两个该 类型的离合器的扭矩分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包括:外盘组,该外盘组联接至或者可以联接至输入轴;内盘组,该内盘组联接至或者可以联接至输出轴,该内盘组与外盘组形成盘组;以及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具有保持元件,主活塞和副活塞在各自情况下以可轴向移位的方式布置在该保持元件上,其中,主活塞界定了主压力室,并且主活塞在向布置于主压力室中的压力介质施加压力时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抵靠外盘组移动,使得外盘组抵靠内盘组移动,从而使得扭矩可以由于外盘组与内盘组之间的由压力引起的摩擦而从输入轴传递至输入轴,并且反之亦然,其中,副活塞界定了副压力室,并且在向压力介质或位于副压力室中的压力介质施加压力时,副活塞可以移动成使得其使主活塞抵靠外盘组移动。
背景技术
例如,这种离合器装置在扭矩分配装置中使用,该扭矩分配装置又在机动车辆中使用,并且用于将引入到扭矩分配装置的部件处的扭矩选择性地分配至两个单独的输出轴。这种扭矩分配装置通常也被称为“扭矩矢量模块”。这种扭矩分配装置的功能基于下述事实:形成一种类型的壳体的转子承载件联接至也可以被称为驱动轴或输入轴的引入轴,使得扭矩可以被引入到扭矩分配装置中。
扭矩分配装置包括两个这样的可单独致动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被设计为多盘式离合器。每个离合器装置一方面连接至转子承载件并且另一方面经由单独的内部多盘式承载件联接至单独的输出轴。这两个可选择性致动的离合器装置可以用于将引入的扭矩选择性地供应至一个输出轴、另一个输出轴或两个输出轴,特别是以可变比率供应。这种扭矩分配装置或离合器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例如从US10 563 707 B2中已知。
特别地,US10 563 707 B2公开了一种具有离合器装置的扭矩分配装置,该离合器装置包括第一压力活塞和第二压力活塞,其中,第二压力活塞抵靠盘组运行并且第一压力活塞抵靠第二压力活塞运行,其中,活塞彼此直接接触。这样的系统也被称为“串联布置结构”。在此,压力活塞的两个单独的力被加在一起,其中,与压力活塞相关联的压力室在每种情况下被一起加压。
彼此接合的外盘组和内盘组可以借助于致动装置主动地压缩并且还可以被再次释放。盘可以借助于致动装置形成摩擦连接、特别是摩擦接合,以便传递扭矩,其中,该状态也称为感测状态。为了将盘组压缩,致动装置包括与主压力室相关联的主活塞。液压介质可以被压入主压力室,从而控制主活塞的轴向位移,该轴向位移引起盘组的压缩。通过释放压力,相应的离合器被打开、或者换句话说被释放,使得摩擦连接或摩擦接合被取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为离合器装置提供一种在比较中得到改进的构思的目的。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设置的是,对于开头提及的类型的离合器装置,主活塞和副活塞经由弹簧元件彼此连接,其中,副活塞和弹簧元件是一体部件。
弹簧元件提供了离合器装置的低滞后控制行为的优点。因此,向设置于主压力室中的压力介质施加压力导致主活塞压靠盘组,具体地抵抗连接至主活塞的弹簧元件的弹性恢复力压靠盘组,弹簧元件又连接至副活塞。如果要取消由此引起的摩擦接合,降低主压力室中的压力就足够了,例如通过打开相应的阀来降低主压力室中的压力。此时仍然张紧的弹簧元件使主活塞在没有任何时间延迟的情况下远离盘组移动。在该上下文中,术语“无滞后”意味着当存在相应的控制信号来降低主室压力、例如导致阀打开时,盘组之间的摩擦会立即无延迟地消除。
根据本发明,还设置的是,副活塞和弹簧元件是一体部件。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在不增加复杂性、特别是在不增加离合器装置的单独部件的数目以及相关联的制造工作的情况下实现了与弹簧元件相关联的优点。具体地,这些部件的一体性简化了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的制造过程,因为副活塞和弹簧元件可以制造并组装在一起,由此消除了额外的工作步骤。例如,可以设想的是,通过对金属板部件进行深冲来制造一体部件。另外,一体式设计意味着不需要单独的连接装置和可能的密封装置来将弹簧元件紧固至副活塞、特别是以流体密封的方式紧固至副活塞。另外,在离合器装置的操作期间,力经由弹簧元件从副活塞传递至主活塞,在克服释放间隙的过程中实际上没有损失,因为在该情况下不会由于以其他方式需要的连接装置而发生损失。
为了相对于主活塞和副活塞沿着保持元件的轴向运动将主压力室和副压力室密封,活塞可以各自在密封元件上滑动、特别是在布置于保持元件上的固定密封元件上滑动,该密封元件可以是密封环。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弹簧元件是波纹管。波纹管是可以以手风琴状的方式折叠并且可以围绕整个圆周相对于离合器装置的旋转轴线径向延伸的弹性元件,使得借助于波纹管实现尽可能均匀的力效应。相对于轴向方向,波纹管优选地具有重复的横截面结构,横截面结构至少在截面上可以是U形和/或形。可以借助于波纹管或弹簧元件的弹簧硬度实现的恢复力特别地取决于波纹管材料的壁厚度。波纹管优选地由在机械性能、比如弹性和耐久性方面特别有利的金属制成。根据本发明,波纹管和副活塞一体地形成、例如由单件金属板一体地形成,该单件金属板在波纹管的区域中以手风琴状的方式折叠。替代性地,波纹管可以以材料结合的方式、例如借助于焊接连接而连接至副活塞。
如果弹簧元件是波纹管,则特别优选的是,弹簧元件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界定主压力室。在该实施方式中,波纹管是流体密封的,其中,由于弹簧元件和副活塞的一体性,在相应的过渡点处也几乎自动地提供相应的流体密封性。波纹管进一步经由流体密封连接件紧固至主活塞,使得一方面流体容积被密封,并且另一方面波纹管还可以在主活塞上施加拉力,以用于在压力减轻时释放。在该实施方式中,波纹管因此不仅执行上述关于恢复效果的功能,而且还用于密封或界定主压力室。
替代性地,弹簧元件也可以是螺旋弹簧或盘形弹簧。这些弹簧也可以由金属制成,并且例如在盘形弹簧的情况下,可以例如由金属板与副活塞一体地形成,或者焊接在副活塞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中,副活塞可以包括径向副活塞部段和邻接的轴向副活塞部段。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副活塞实际上是L形的,其中,轴向副活塞部段以筒形形状延伸,并且径向副活塞部段以盘状形状延伸,其中,径向副活塞部段布置在筒形轴向副活塞部段的前端部处。因此,副活塞特别地在布置有径向副活塞部段的端部处是关闭的并且在相反端部处是打开的。副活塞的该敞开端部指向主活塞的方向并且紧固至主活塞。径向副活塞部段用于形成用于另一弹簧元件的支承表面以及用于副活塞的抵靠支承凸缘延伸的止动表面,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
弹簧元件、特别是波纹管特别优选地布置在轴向副活塞部段的与径向副活塞部段相反的端部处。在该实施方式中,弹簧元件形成轴向副活塞部段的几乎环形盘状的轴向端部部段,该轴向端部部段坐置在主活塞上并且紧固至主活塞。如果弹簧元件是波纹管,则这在弹簧元件与主活塞之间形成相对较大的接触表面,这在力传递方面并且特别地在流体密封性方面是有利的。替代性地,弹簧元件可以形成整个轴向副活塞部段。在该实施方式中,弹簧元件、特别是波纹管直接邻接径向副活塞部段。
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可以具有支承凸缘,该支承凸缘从保持元件延伸、特别地沿径向方向延伸,该支承凸缘在主活塞与副活塞之间延伸。优选地,支承凸缘界定了主压力室,特别是在主压力室的与主活塞相对的一侧上界定了主压力室。筒形轴向副活塞部段可以围绕支承凸缘接合,使得轴向副活塞部段沿着支承凸缘的径向端部滑动并且被导引。除了纯支承功能之外,还可以设置有支承凸缘密封元件,该支承凸缘密封元件布置在支承凸缘的径向端部处,并且该支承凸缘密封元件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密封轴向副活塞部段,特别是以便于密封主压力室。支承凸缘密封元件可以是径向布置在支承凸缘外侧的密封环,特别地为由弹性体制成的密封环。在这种情况下,主压力室由主活塞、轴向副活塞部段、尤其是弹簧元件以及支承凸缘界定。
开头提到的弹簧元件的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的无滞后控制行为的有利效果可以通过径向副活塞部段在支承凸缘上的轴向运行来实现。因此,当离合器装置从释放位置转移至感测位置时,副活塞、具体地是盘状径向副活塞部段可以到达停止位置,在该停止位置中,副活塞运行到支承凸缘上,其中,当主压力室中的压力进一步增加时、这抵抗弹簧元件的恢复力而发生,主活塞甚至进一步压靠盘组并且抵抗联接至盘组的弹簧元件的恢复力。在该实施方式中,所需的反作用力借助于支承凸缘来提供。
在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副压力室由副压力室界定凸缘来定界,该副压力室界定凸缘相对于可轴向移动的副活塞固定并且紧固至保持元件,其中,径向副压力室活塞部段具有界定副压力室的轴向敞开的环形凹槽,其中,副压力室界定凸缘轴向地接合在环形凹槽中,并且副压力室界定凸缘在副活塞的轴向移位期间利用界定凸缘密封元件沿着环形凹槽的表面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滑动。当径向观察时,环形凹槽形成盘形径向副活塞部段的中央凹部,其中,副压力室界定凸缘接合在环形凹槽中并且沿着环形凹槽滑动,以便导引副活塞的轴向运动。因此,轴向敞开的环形凹槽的外径大致对应于副压力室界定凸缘的外径。横截面优选地为L形的副压力室界定凸缘可以具有径向部段,该径向部段以盘状的方式沿径向方向远离保持元件延伸。可以在径向部段上布置有轴向部段,经由该轴向部段,副压力室界定凸缘以筒状的方式接合在轴向敞开的筒状环形凹槽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副压力室可以在一个轴向端部处由副活塞的环形凹槽定界,并且在另一个轴向端部处由副压力室界定凸缘定界。关于径向方向,副压力室既由环形凹槽的轴向壁部段定界并且也由副压力室界定凸缘的轴向部段定界。
在副压力室界定凸缘上、特别是在轴向部段的敞开端部处可以设置有界定凸缘密封元件,该界定凸缘密封元件被容纳在环形凹槽中,并且该界定凸缘密封元件将副压力室以流体密封的方式相对于外部密封。界定凸缘密封元件可以径向突出超过副压力室界定凸缘,使得可靠地实现所需的密封效果。界定凸缘密封元件可以是密封环、特别是由弹性体制成的密封环。
副压力室界定凸缘可以附加地或替代性地紧固至扭矩分配装置的转子承载件,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
在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中,可以设置有另一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一方面支承在相对于可轴向移位的活塞固定的部段上、特别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凸缘上或者支承在一个支承凸缘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承在副活塞上。例如,所述另一弹簧元件可以是波纹管或螺旋弹簧或盘形弹簧,其中,另一弹簧元件的纵向轴线与离合器装置的纵向轴线重合。在向副压力室施加压力时,副活塞在另一弹簧元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移位,使得弹簧元件在副压力室中的压力下降时使副活塞自动远离主活塞移动。当离合器装置从感测位置转移至释放位置时,另一弹簧元件因此导致副活塞在停止向副压力室施加压力时立即远离主活塞移动并且释放主活塞上的压力,并且由于主活塞和副活塞彼此连接而导致主活塞远离盘组移动。因此,上面已经提到的离合器装置的无滞后控制行为通过另一弹簧元件得到进一步增强。
为了将压力介质分配到压力室中,可以设置有连接至压力介质供应管线的压力介质分配单元,该压力介质分配单元是保持元件的一部分并且/或者布置在保持元件上。在这方面,可以为每个压力室设置单独的压力介质供应管线。压力介质分配单元可以具有可以借助于控制装置控制的至少一个阀,使得可以相应地单独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施加和压力降低。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分配装置,该扭矩分配装置包括:两个离合器装置,所述两个离合器装置各自设计为根据前述描述的多盘式离合器;以及转子承载件,该转子承载件联接至或者可以联接至输入轴,其中,离合器装置中的每一者的外盘组在各自情况下以可轴向移位的方式布置在转子承载件上,其中,离合器装置中的每一者的内盘组在各自情况下以可轴向移位的方式布置在单独的内部多盘式承载件上,其中,每个内部多盘式承载件联接至或者可以联接至单独的输出轴。扭矩分配装置的离合器装置可以构造为镜像的。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所描述的所有优点、特征和方面都适用于扭矩分配装置,并且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基于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解释。附图为示意性图示,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扭矩分配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该扭矩分配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离合器装置,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扭矩分配装置的右上部分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性图示示出了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扭矩分配装置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图2是图1的右上四分之一的放大视图。扭矩分配装置1是未详细示出的机动车辆的一部分,并且用于将马达所产生的驱动扭矩根据可调节的比率传递至公共车轴的两个轮。
扭矩分配装置1包括如在纵向截面中观察为U形的转子承载件2,该转子承载件几乎与扭矩分配装置1的所有部件一样被设计为环形。转子承载件2例如借助于焊接连接而连接至或者可以连接至扭矩引入轴3或输入轴。如由图1中的虚线所指示的,轴3还可以设置在扭矩分配装置1上的其他点处。在任何情况下,轴3联接至转子承载件2,使得引入的扭矩被传递至转子承载件2。转子承载件2和轴3绕旋转轴线16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
扭矩分配装置1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两个单独的离合器装置4、5,所述两个单独的离合器装置被设计为多盘式离合器。每个离合器装置4、5包括可轴向移位的外盘组6、7,外盘组经由齿形连接部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转子承载件2。每个离合器装置4、5包括可轴向移位的内盘组8、9,内盘组中的每一者经由齿形连接部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内部多盘式承载件10、11,并且经由毂凸缘12、13可以联接至或联接至单独的输出轴14、15。为此目的,每个毂凸缘12、13具有与输出轴14、15的轴向延伸的外齿部啮合的轴向齿部17、18。输出轴14、15以及转子承载件2与轴3一起能够绕旋转轴线16旋转。外盘组6、8和内盘组7、9各自彼此接合并且各自形成公共盘组。
离合器装置4、5各自包括单独的致动装置19、20,相应的离合器装置4、5经由单独的致动装置可以被致动。离合器装置4、5或致动装置19、20可以被单独控制,使得借助于轴3引入的扭矩可以选择性地从转子承载件2被导引至输出轴14、15。
在下文中,参照图2解释关于致动装置20的细节,其中,放大示出了扭矩分配装置1的相应部段。然而,在该上下文中所解释的方面等同地适用于镜像的致动装置19或离合器装置4。
离合器装置5或致动装置20包括主活塞21和副活塞22。在转子承载件2上设置有固定保持元件23,活塞21、22以可轴向移位的方式布置在该固定保持元件上。主活塞21搁置成其径向外端部抵靠外盘组7或面向外盘组,使得外盘组7借助于主活塞21可以轴向地压靠内盘组9,以便使盘组7、9形成摩擦接触或摩擦接合。主活塞21具有位于径向内侧的环形槽状部段,致动装置20或离合器装置5的其他部件被容纳在该环形槽状部段中,以便为离合器装置5实现可能的最节省空间的设计,所述其他部件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
主活塞21的壁或部段界定了主压力室24。压力介质、比如液压油可以被引入到主压力室24中并被加压,使得在向压力介质施加压力时,先前描述的轴向位移以及因此主活塞21对盘组7、9的压力效应受到影响。
副活塞22界定了副压力室25,压力介质、比如压力油也可以被引入到该副压力室中并被加压。主活塞21和副活塞22经由弹簧元件26彼此联接,弹簧元件在当前情况下是波纹管27。在此,副活塞22和弹簧元件26是一体部件。作为示例,一体部件是相应形成的一体式金属板部件,其形成波纹管27和副活塞22两者。几乎筒形或环形的波纹管27沿径向方向向外界定主压力室24。波纹管27相应地设计成是流体密封的,并且借助于流体密封连接件紧固至主活塞21。波纹管27紧固至主活塞21,使得当副活塞22沿远离主活塞21的方向移动时,主活塞21也可以使副活塞远离盘组移动。
为了相对于主活塞21和副活塞22沿着保持元件23的轴向运动将主压力室24和副压力室25密封,活塞21、22各自在布置于保持元件23上的密封元件39上滑动,密封元件在各自情况下被设计为密封环。
副活塞22包括径向盘状副活塞部段28和与其邻接的轴向筒状副活塞部段29,其中,波纹管27是轴向副活塞部段29的部件。在横截面中观察,副活塞22由于部段28、29而呈L形。波纹管布置在轴向副活塞部段29的与径向副活塞部段28相反的端部处。替代性地,弹簧元件26或波纹管27可以形成轴向副活塞部段29。
保持元件23具有沿径向方向延伸的支承凸缘30,该支承凸缘在主活塞21与副活塞22之间延伸。支承凸缘30被筒形轴向副活塞部段29围绕接合,使得轴向副活塞部段29沿着支承凸缘30的径向端部滑动。在支承凸缘30的径向端部处布置有支承凸缘密封元件31,以用于将主压力室24朝向副活塞22或副活塞部段29流体紧密密封,支承凸缘密封元件在当前情况下是安装在支承凸缘上的由弹性体制成的密封环。
副压力室由副压力室界定凸缘32定界,该副压力室界定凸缘的横截面呈L形,并且该副压力室界定凸缘相对于可轴向移位的活塞21、22是固定的并且紧固至保持元件23。径向副活塞部段28具有界定副压力室25的轴向敞开的环形凹槽33,副压力室界定凸缘32轴向地接合到该轴向敞开的环形凹槽中。在副活塞22的轴向移位期间,副压力室界定凸缘32沿着环形凹槽33的表面滑动。设置有界定凸缘密封元件34,以便于将副压力室25密封,该副压力室在环形凹槽33中抵靠副活塞搁置。界定凸缘密封元件34也是由弹性体制成的密封环。
特别地从图2中可以看出,副压力室界定凸缘32具有径向部段,在该径向部段中,副压力室界定凸缘以盘状的方式沿径向方向远离保持元件23延伸。径向部段之后是筒形轴向部段,副压力室界定凸缘32经由该筒形轴向部段接合在筒状环形凹槽33中,该筒状环形凹槽也被径向向外界定。副压力室25在一个轴向端部处由副活塞22的环形凹槽33定界,并且在另一个轴向端部处由副压力室界定凸缘32定界。关于径向方向,副压力室25既由环形凹槽33的轴向壁部段定界,并且也由副压力室界定凸缘32的轴向部段定界。
在离合器装置5中,还设置有另一弹簧元件35,该弹簧元件一方面支承在支承凸缘30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承在副活塞22上、具体地支承在邻近环形凹槽33的径向副活塞部段28上。在当前情况下,另一弹簧元件35是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围绕旋转轴线16相对于该弹簧元件的圆周延伸。
为了将压力介质分配到压力室24、25中,设置有压力介质分配单元36,该压力介质分配单元部分地布置在保持元件23内或保持元件的区域中。压力介质分配单元36包括主压力介质供应管线37,借助于该主压力介质供应管线可以向主压力室24供应压力介质。此外,压力介质分配单元36包括副压力介质供应管线38,借助于该副压力介质供应管线可以向副压力室25供应压力介质。压力介质分配单元35包括阀,所述阀未详细示出并且可以借助于控制装置来控制,使得压力室22、23可以被加压。供应管线37、38可以彼此独立地被供应有压力介质,并且因此压力室37、38也可以彼此独立地被加压。
下面对扭矩分配装置1或离合器装置5的功能进行说明,其中,离合器装置4的功能当然是相同的。首先,描述了一种方法,借助于该方法,离合器装置5从释放位置转移至感测位置。感测位置是离合器装置5关闭的位置,即根据哪个离合器被致动、借助于外盘组7与内盘组9之间的由主活塞21的压力引起的摩擦可以将扭矩从输入轴3被传递至输出轴15。释放位置是通过将主活塞21与盘组间隔开来消除该摩擦的位置。为此目的,可以设置的是,从两个压力室24、25均未被加压的情况开始,首先向副压力室25施加压力,使得副活塞参照图2向左移动并且将主活塞21向左移位,使得主活塞与外盘组9接触。这导致主活塞21被非常快速地转移至盘组,使得非常快速地克服了所谓的释放间隙。在这方面,副活塞抵靠支承凸缘30运行,该支承凸缘用作轴向止动件。随后或同时,向主压力室24施加压力,这最终影响主活塞21对盘组的压力,以便将盘组压缩。同时,由于主活塞21移动而副活塞28支承在支承凸缘30上,连接至主活塞的波纹管27被拉紧。
通过使两个压力室24、25相对于布置在其中的压力介质在各自情况下减压,多盘式离合器5从感测位置返回至释放位置。在这方面,经受拉伸载荷的弹簧元件26、即波纹管27直接导致主活塞21远离盘组移动,使得立即释放了压力。该效果由另一弹簧元件35加强,参照图2,该弹簧元件还使副活塞22向右移动,使得在离合器装置5的打开方面也实现了低滞后控制行为。
附图标记列表
1 扭矩分配装置
2 转子承载件
3 轴
4 离合器装置
5 离合器装置
6 外盘组
7 外盘组
8 内盘组
9 内盘组
10 内部多盘式承载件
11 内部多盘式承载件
12 毂凸缘
13 毂凸缘
14 输出轴
15 输出轴
16 旋转轴线
17 轴向齿部
18 轴向齿部
19 致动装置
20 致动装置
21 主活塞
22 副活塞
23 保持元件
24 主压力室
25 副压力室
26 弹簧元件
27 波纹管
28 副活塞部段
29 副活塞部段
30 支承凸缘
31 支承凸缘密封元件
32 副压力室界定凸缘
33 环形凹槽
34 界定凸缘密封元件
35 弹簧元件
36 压力介质分配单元
37 主压力介质供应管线
38 副压力介质供应管线

Claims (9)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包括:外盘组(6、7),所述外盘组联接至或者能够联接至输入轴(3);内盘组(8、9),所述内盘组联接至或者能够联接至输出轴(14、15),所述内盘组与所述外盘组(6、7)形成盘组;以及致动装置(19、20),所述致动装置具有保持元件(23),主活塞(21)和副活塞(22)在各自情况下以可轴向移位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保持元件上,其中,所述主活塞(21)界定了主压力室(24),并且所述主活塞在向布置于所述主压力室(24)中的压力介质施加压力时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抵靠所述外盘组(6、7)移动,使得所述外盘组抵靠所述内盘组(8、9)移动,从而使得扭矩能够由于所述外盘组(6、7)与所述内盘组(8、9)之间的由压力引起的摩擦而从所述输入轴(3)传递至所述输出轴(14、15),并且反之亦然,其中,所述副活塞(22)界定了副压力室(25),并且所述副活塞在向所述压力介质或位于所述副压力室(25)中的压力介质施加压力时,能够移动成使得所述副活塞使所述主活塞(21)抵靠所述外盘组件(6、7)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21)和所述副活塞(22)经由弹簧元件(26)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副活塞(22)和所述弹簧元件(26)是一体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元件(26)是波纹管(27)或盘形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中,所述弹簧元件(26)是所述波纹管(27),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元件(26)沿径向方向向外界定所述主压力室(24)。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活塞(22)包括径向副活塞部段(28)和与所述径向副活塞部段邻接的轴向副活塞部段(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元件(26)、特别是所述波纹管(27)布置在所述轴向副活塞部段(29)的与径向副活塞部段(28)相反的端部处,或者形成所述轴向副活塞部段(29)。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离合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副活塞部段(29)围绕支承凸缘(30)接合,使得所述轴向副活塞部段(29)沿着所述支承凸缘(30)的径向端部滑动、特别地通过支承凸缘密封元件(31)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滑动,所述支承凸缘在所述主活塞(21)与所述副活塞(22)之间并且从所述保持元件(23)延伸,所述支承凸缘界定所述主压力室(24)。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压力室(25)由副压力室界定凸缘(32)定界,所述副压力室界定凸缘相对于可轴向移位的所述副活塞(22)固定并且紧固至所述保持元件(23),其中,所述径向副活塞部段(28)具有界定所述副压力室(25)的轴向敞开的环形凹槽(3),其中,所述副压力室界定凸缘(32)轴向地接合在所述环形凹槽(3)中,并且在所述副活塞(2)的轴向移位期间利用界定凸缘密封元件(34)沿着所述环形凹槽(33)的表面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滑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另一弹簧元件(35),所述另一弹簧元件一方面支承在相对于可轴向移动的活塞(21、22)固定的部段上、特别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凸缘(30)上或者支承在一个支承凸缘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承在所述副活塞(22)上。
9.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分配装置,所述扭矩分配装置包括:两个离合器装置(4、5),所述两个离合器装置各自设计为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多盘式离合器;以及转子承载件(2),所述转子支承件联接至或者能够联接至所述输入轴(3),其中,所述离合器装置(4、5)的每一者的所述外盘组(6、7)在各自情况下以可轴向移位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转子承载件(2)上,其中,所述离合器装置(4、5)的每一者的所述内盘组(8、9)在各自情况下以可轴向移位的方式布置在单独的内部多盘式承载件(10、11)上,其中,所述内部多盘式承载件(10、11)中的每一者联接至或者能够联接至单独的输出轴(14、15)。
CN202280062223.3A 2021-10-08 2022-09-14 具有双活塞的压力致动离合器和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两个该类型的离合器的扭矩分配装置 Pending CN1179994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126107.4A DE102021126107B3 (de) 2021-10-08 2021-10-08 Kupp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Drehmomentverteil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21126107.4 2021-10-08
PCT/DE2022/100680 WO2023057005A1 (de) 2021-10-08 2022-09-14 Druckmittelbetätigte kupplung mit doppelkolben und drehmomentverteil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zwei derartigen kupplung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99420A true CN117999420A (zh) 2024-05-07

Family

ID=8261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2223.3A Pending CN117999420A (zh) 2021-10-08 2022-09-14 具有双活塞的压力致动离合器和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两个该类型的离合器的扭矩分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99420A (zh)
DE (1) DE102021126107B3 (zh)
WO (1) WO202305700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2531A (en) * 1964-05-28 1966-07-26 Twin Disc Clutch Co Clutch with dual pistons for quick slack take up
JPH051031U (ja) * 1991-06-25 1993-01-08 株式会社フジユニバンス クラツチ装置
US7140481B2 (en) * 2004-06-25 2006-11-28 Freudenberg-Nok General Partnership Clutch piston amplifier assembly
DE102009050998B4 (de) * 2009-10-28 2014-11-06 Audi Ag Doppelkupplung für ein automatisches oder automatisiert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US9458896B2 (en) * 2014-02-28 2016-10-04 C-Stone Technologies Co.,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more than two pistons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return spring force in the same
KR101732475B1 (ko) 2015-08-12 2017-05-08 씨스톤 테크놀로지스(주) 두 개 이상의 피스톤이 구비된 동력 전달 장치
JP2017180730A (ja) * 2016-03-31 2017-10-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DE102018130331A1 (de) * 2018-09-26 2020-03-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Kupplungseinrichtung
DE102018130326A1 (de) * 2018-09-26 2020-03-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Kupplungs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26107B3 (de) 2022-08-18
WO2023057005A1 (de)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0217B2 (en) Actuator for a dual clutch
US6840363B2 (en) Multi-disk friction device selective lubrication on demand
KR101498751B1 (ko) 클러치 구동 시스템
KR101732475B1 (ko) 두 개 이상의 피스톤이 구비된 동력 전달 장치
US5480017A (en) Annular hydraulic clutch release cylinder device
CN106468318B (zh) 用于混合驱动设施的离合器装置
US20130140127A1 (en) Seal with pressure-actuatable sealing bead
WO2017169980A1 (ja) 自動変速機及び摩擦締結要素
US6712189B2 (en) Torque transfer device with release mechanism
US5791447A (en) Tolerance and wear compensating friction clutch
CN110953260A (zh) 离合器装置
WO2019221803A1 (en) Four-pass torque converter with variable-pitch stator and bypass clutch
US4479570A (en) Pneumatic clutch for an automobile
CN117999420A (zh) 具有双活塞的压力致动离合器和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两个该类型的离合器的扭矩分配装置
CN110678664B (zh) 具有用于离合器弹簧的定向元件的离合器支承装置
EP2532910B1 (en) Friction clutch
US11773914B2 (en) Clutch assembly
CN11805608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两个具有双活塞的压力介质致动式离合器的扭矩分配装置和用于操作该扭矩分配装置的方法
CN106050972B (zh) 压力罐,离合器装置,用于操纵离合器装置的方法以及转矩传递装置
CN116438386A (zh) 具有复位弹簧元件的摩擦设备和变速器设备
CN112572140A (zh) 驱动系
US4982824A (en) Fluid clutch
US4154325A (en) Wet type clutch for torque convertors
CN11805607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两个双活塞液压离合器的扭矩分配装置以及用于操作该扭矩分配装置的方法
WO2020050942A1 (en) Torque converter with charge pressure compens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