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92253A - 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92253A
CN117992253A CN202410190143.7A CN202410190143A CN117992253A CN 117992253 A CN117992253 A CN 117992253A CN 202410190143 A CN202410190143 A CN 202410190143A CN 117992253 A CN117992253 A CN 117992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ixed value
delay message
fixed
manageme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901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峰
曾金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24101901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922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92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92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时,利用数据发送端在待传输数据中与第一固定值对应的序列位置嵌入固定延迟消息,并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进行发送。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恢复出的并行时钟的第一个时钟边沿开始将串行数据流存储在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当串行数据流存储在数据缓存区中时,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数据缓存区中的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第三固定值和固定延迟消息的序列位置输出数据块和固定延迟消息。如此,使得嵌入待传输串行数据一起传输的固定延迟消息可以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延迟的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8B/10B编码是常用于高速串行通信的一种编码方式,可以提供数据传输中的时钟恢复、数据保护等功能。但8B/10B编码会带来20%的链路开销,这在高数据率的应用中可能并不理想。因此,很多应用选择了64B/66B、64B/67B或者128B/130B编码方式来进行链路串行通信。这些编码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信道带宽,减少链路开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8B/10B编码可能引入的问题。然而,对于64B/67B或128B/130B编码,在这些编码中,数据位宽和收发器的接口位宽有较为复杂的对应关系,使得数据的真实传输时刻和传输时钟的相位关系并不固定,固定延迟链路的实现更加困难。
因此,如何在32比特信道上传输固定延迟的64B/66B编码数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在32比特信道上传输固定延迟的64B/66B编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串行通信设备,所述数据串行通信设备包括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时钟数据恢复模块、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和输出序列管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数据发送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值;所述数据发送端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与所述第一固定值对应的序列位置嵌入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并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进行发送;
所述数据接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值;所述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恢复出的并行时钟的第一个时钟边沿开始将所述串行数据流存储在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
当所述串行数据流被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存区时,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存区中的所述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
所述数据接收端还设置有第三固定值;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三固定值和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输出所述数据块和所述固定延迟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存区中的所述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包括:
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检查所述数据缓存区中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是否存在数据块头;
当所述数据缓存区中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不存在数据块头时,将所述数据接收端进行复位;
当所述数据缓存区中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存在数据块头时,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接收所述串行数据流,并基于所述数据块头对所述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所述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三固定值和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输出所述数据块,包括:
当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的并行接口上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与所述第三固定值不相同时,将所述数据接收端进行复位;
当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的并行接口上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与所述第三固定值相同时,按照恢复出的并行时钟依次并行输出所述数据块,并在所述第三固定值指定的序列位置输出所述固定延迟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数据发送端存在优先指令,优先执行所述优先指令,在非第一固定值发送序列的位置传输所述优先指令对应的数据,其中,所述优先指令为执行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固定延迟消息优先级的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值为所述数据发送端的发送序列中选取的序列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值为所述数据接收端的接收到的串行数据流中的第一个数据块相对于恢复出的接收端并行时钟的偏移比特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固定值为所述数据接收端中选取接收固定延迟消息对应的数据块的编号。
一种数据串行通信设备,所述数据串行通信设备包括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
所述数据发送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中数据发送端执行的步骤;
所述数据接收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中数据接收端执行的步骤。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具体地,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时,利用数据发送端在待传输数据中与第一固定值对应的序列位置嵌入固定延迟消息,并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进行发送。数据接收端的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恢复出的并行时钟的第一个时钟边沿开始将串行数据流存储在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当串行数据流被存储在数据缓存区时,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数据缓存区中的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数据接收端的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第三固定值和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输出数据块和固定延迟消息。本申请通过在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设置固定值,并利用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和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对时钟和数据块的相位做出挑选,可以保证消息传输的固定延迟。这对于某些应用场景中需要保持稳定延迟的数据传输非常重要,例如实时通信、同步数据传输、系统级的时间同步等。同时通过在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固定值,并在特定位置发送和接收固定延迟消息,使得消息传输过程更加简单可靠,容易实现和验证。此外,由于固定延迟消息分发的实现并没有使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内部的特定的组件,所以该方法在支持64B/66B同步变速器的FPGA中具有通用性。本申请的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也可以适用于使用64B/67B同步变速器和128B/130B编码的应用中。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串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背景技术进行说明。
高速串行通信中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8B/10B编码、64B/66B编码、64B/67B编码、128B/130B编码等。其中,8B/10B编码是一种常用的编码方式,但会带来20%的链路开销,不太适合高数据率的应用。因此,很多应用选择了其他编码方式,比如64B/66B、64B/67B或者128B/130B编码,这些编码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信道带宽,减少链路开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8B/10B编码可能引入的问题。
然而,对于64B/67B或128B/130B编码,在这些编码中,数据位宽和收发器的接口位宽有较为复杂的对应关系,这可能导致数据的真实传输时刻和传输时钟的相位关系变得不固定。换句话说,这些编码方式下,固定延迟链路的实现会更加困难,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比如时钟分频产生的时钟分配时的多相位问题、经过数据缓存(First-In First-Out,FIFO)中由于缓存长度变化导致的不确定延迟、跨时钟域时产生的不确定延迟,以及输入位宽在较宽的收发器接口位宽中的不同相位等一系列可能引起不确定延迟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利用数据发送端在待传输数据中与第一固定值对应的序列位置嵌入固定延迟消息,并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进行发送。数据接收端的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恢复出的并行时钟的第一个时钟边沿开始将串行数据流存储在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当串行数据流被存储在数据缓存区中时,利用数据接收端的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数据缓存区中的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数据接收端的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第三固定值和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输出数据块和固定延迟消息。本申请通过在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设置固定值,并利用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和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对时钟和数据块的相位做出挑选,可以保证消息传输的固定延迟。这对于某些应用场景中需要保持稳定延迟的数据传输非常重要,例如实时通信、同步数据传输、系统级的时间同步等。同时通过在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固定值,并在特定位置发送和接收固定延迟消息,使得消息传输过程更加简单可靠,容易实现和验证。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串行通信设备的结构进行示例性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串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串行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数据发送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值。数据发送端在待传输数据中与所述第一固定值对应的序列位置嵌入固定延迟消息,并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进行发送,以确保数据发送端与发送数据之间的固定相位关系。
数据接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值。数据接收端的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恢复出的并行时钟的第一个时钟边沿开始将串行数据流存储在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数据接收端的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数据缓存区中的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以确保数据接收端与接收数据块之间的固定相位关系。
数据接收端还设置有第三固定值。数据接收端的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第三固定值和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输出数据块和固定延迟消息,以确保数据发送端发送时钟与数据接收端恢复时钟之间的固定相位关系。
如此,可以使得固定延迟消息和待传输串行数据流可以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延迟的固定。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串行通信设备,该数据串行通信设备包括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数据接收端包括时钟数据恢复模块、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和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对应地,该传输方法包括:S201-S204:
S201:所述数据发送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值;所述数据发送端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与所述第一固定值对应的序列位置嵌入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并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进行发送。
其中,数据发送端待发送并行数据编码后位宽与数据发送端并串转换模块输入位宽不相等。
数据发送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值。数据发送端维护嵌有固定延迟消息的待传输数据的序列即发送序列,发送序列最大数值为待发送并行数据编码后位宽与数据发送端并串转换模块输入位宽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待发送并行数据编码后位宽,序列取值总是从0开始加1变化到序列值最大数值减1,然后从0循环开始。数据发送端在发送序列控制下发送不同的待传输数据,在不同的发送序列位置,待传输数据出现在串行数据流中的时刻相对于发送时钟是不同的。数据发送端在待传输数据中与第一固定值对应的序列位置嵌入固定延迟消息,并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进行发送。
可选地,第一固定值为数据发送端的发送序列中选取的序列编号。
S202:所述数据接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值;所述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恢复出的并行时钟的第一个时钟边沿开始将所述串行数据流存储在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
数据接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值。数据接收端的时钟数据恢复模块被用来接收串行数据流,并从这个串行数据流中提取出嵌有固定延迟消息的待传输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恢复成原始的数据。换句话说,在传输过程中,数据被编码和嵌入了固定延迟消息,数据接收端的任务是解码这些数据,提取出原始数据即并行数据块。数据接收端的时钟数据恢复模块在恢复出的接收端并行时钟的第一个边沿开始将串行数据流放入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
可选地,第二固定值为数据接收端的接收数据中的第一个数据块相对于恢复出的接收端并行时钟的偏移比特数。
可选的,为加快配置速度,可以将第二固定值设置为0,此时在所述数据接收端仅需在数据缓存区的起始位置检查是否为数据块头。
S203:当所述串行数据流被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存区时,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存区中的所述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
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利用的第二固定值是指在接收端设置的用于对存储在其数据缓存区中的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的固定值。这个固定值用于保证数据传输的同步性,使得数据接收端的时钟信号与数据缓存区中的串行数据流中第一个数据块对应的时钟边沿能够相互吻合,从而正确地接收和解析待传输并行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存区中的所述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包括A1-A3:
A1: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检查所述数据缓存区中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是否存在数据块头。
在链路初始化阶段,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检查其数据缓存区中与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是否存在数据块头。只有当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存在数据块头时,数据接收端的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才会开始基于数据块头对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
具体来说,“第二固定值”指的是接收到的串行数据流中第一个数据块相对于恢复出的接收端并行时钟的偏移比特数。这个值被用来指示数据块头在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的位置,只有当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存在数据块头时,接收端才能够判断接收到的数据块是否完整,并将其输出。
A2:当所述数据缓存区中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不存在数据块头时,将所述数据接收端进行复位。
当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检查其数据缓存区中与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不存在数据块头时,意味着接收到的待传输串行数据流中第一个数据块对应的起始时刻不是所需输出并行时钟的边沿位置,此时可以通过复位数据接收端来重新启动接收过程。
复位操作可以清除接收端的状态,重新初始化相关变量和寄存器,并重新开始接收数据。
A3:当所述数据缓存区中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存在数据块头时,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接收所述串行数据流,并基于所述数据块头对所述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所述数据块。
当数据接收端的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存在以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为起点,以输入并行数据编码后位宽为周期,周期出现的数据块头,表示接收到了完整的数据块。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根据数据块头的信息对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以获取单独的数据块。
S204:所述数据接收端还设置有第三固定值;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三固定值和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输出所述数据块和所述固定延迟消息。
数据接收端还设置有第三固定值。数据接收端的输出序列管理模块维护接收到的并行数据块的序列即接收序列,接收序列最大数值为待接收编码后并行数据位宽与数据接收端串并转换模块输出位宽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待接收编码后并行数据位宽,序列总是在链路稳定后恢复出的第一个数据块置为0,并在每接收到一个新的数据块时加1,在到达接收序列最大数值减1后从0循环开始。同发送序列类似,不同的接收序列代表了不同的数据块的真实到达时刻和接收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在链路初始化阶段,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可以在链路同步完成后通过对数据块头和/或数据块内容的检查判断固定延迟消息是否到达,当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判断此时序列数值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第三固定值,仅当序列数值与第三固定值相同时,固定延迟消息的输出时刻才真正实现与发送时刻的固定延迟。
可选地,第三固定值为数据接收端中选取接收固定延迟消息对应的数据块的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三固定值和所述固定延迟消息的序列位置输出所述数据块,包括B1-B2:
B1:当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的并行接口上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与所述第三固定值不相同时,将所述数据接收端进行复位。
在链路初始化阶段,输出序列管理模块的并行输出接口上的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的数值与第三固定值不相符,表示数据发送端发送时钟和数据接收端接收时钟不对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数据接收端进行复位操作,以恢复其正常工作状态。
B2:当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的并行输出接口上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与所述第三固定值相同时,按照恢复出的并行时钟依次并行输出所述数据块,并在所述第三固定值指定的序列位置输出所述固定延迟消息。
在并行输出接口上,如果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的数值与第三固定值一致,表示数据发送端发送时钟和数据接收端接收时钟相互对齐,此时数据发送端发送时钟和数据接收端接收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是固定的,那么则可以按照恢复出的并行时钟依次并行输出数据块和固定延迟消息。
当输出序列管理模块的并行输出接口上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与第三固定值相同时,完成链路初始化操作。此后开始输出序列管理模块按照恢复出的并行时钟依次并行输出所述数据块,并在所述第三固定值指定的序列位置输出固定延迟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加快配置速度,可以在链路同步阶段,在数据发送端,在第一固定值对应的发送序列位置,发送预先定义的特殊字符(不同于链路同步字符),在其他发送序列位置,发送用于链路同步的固定字符,在数据接收端,不需要等待链路同步完成,只要在输出数据出现预定义的特殊字符时,检查所述数据接收序列取值是否为第三固定值,如果不是则复位所述数据接收端,如果是则继续链路同步阶段。此时,在链路同步完成之前就完成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的输出序列数值与第三固定值的检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响应于查询到优先指令,优先执行所述优先指令,在非第一固定值发送序列的位置传输所述优先指令对应的数据。
其中,优先指令为执行的优先级高于固定延迟消息优先级的指令。
固定延迟消息的发送优先级应高于普通数据的优先级,以保证需要发送固定延迟消息时可以随时打断普通数据的发送。链路中如果存在更高优先级的指令,需要在发送端将更高优先级的指令在一个区别于第一固定值的发送序列位置发送,并保证其发送周期不会占用第一固定值的发送序列位置。
基于S201-S204的内容可知,利用设置有第一固定值的数据发送端在待传输数据中与第一固定值对应的序列位置嵌入固定延迟消息,并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进行发送。利用数据接收端的时钟数据恢复模块在恢复出的并行时钟的第一个时钟边沿开始将串行数据流存储在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当串行数据流被存储在数据缓存区时,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数据缓存区中的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第三固定值和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输出数据块和固定延迟消息,可以保证消息传输的固定延迟。这对于某些应用场景中需要保持稳定延迟的数据传输非常重要,例如实时通信、同步数据传输、系统级的时钟同步等。同时通过在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固定值,并在特定位置发送和接收固定延迟消息,使得消息传输过程更加简单可靠,容易实现和验证。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串行通信设备,所述数据串行通信设备包括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时钟数据恢复模块、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和输出序列管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数据发送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值;所述数据发送端在所述待传输数据中与所述第一固定值对应的序列位置嵌入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并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进行发送;
所述数据接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值;所述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恢复出的并行时钟的第一个时钟边沿开始将所述串行数据流存储在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的数据缓存区中;
当所述串行数据流被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存区时,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存区中的所述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
所述数据接收端还设置有第三固定值;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三固定值和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输出所述数据块和所述固定延迟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存区中的所述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数据块,包括:
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检查所述数据缓存区中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是否存在数据块头;
当所述数据缓存区中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不存在数据块头时,将所述数据接收端进行复位;
当所述数据缓存区中所述第二固定值对应的位置存在数据块头时,所述数据块分割管理模块接收所述串行数据流,并基于所述数据块头对所述串行数据流进行分割得到所述数据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三固定值和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输出所述数据块,包括:
当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的并行接口上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与所述第三固定值不相同时,将所述数据接收端进行复位;
当所述输出序列管理模块的并行接口上所述固定延迟消息到达时刻的序列位置与所述第三固定值相同时,按照恢复出的并行时钟依次并行输出所述数据块,并在所述第三固定值指定的序列位置输出所述固定延迟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数据发送端存在优先指令,优先执行所述优先指令,在非第一固定值发送序列的位置传输所述优先指令对应的数据,其中,所述优先指令为执行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固定延迟消息优先级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值为所述数据发送端的发送序列中选取的序列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值为所述数据接收端的接收到的串行数据流中的第一个数据块相对于恢复出的接收端并行时钟的偏移比特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值为所述数据接收端中选取接收固定延迟消息对应的数据块的编号。
8.一种数据串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串行通信设备包括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
所述数据发送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中数据发送端执行的步骤;
所述数据接收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中数据接收端执行的步骤。
CN202410190143.7A 2024-02-20 2024-02-20 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Pending CN1179922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0143.7A CN117992253A (zh) 2024-02-20 2024-02-20 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0143.7A CN117992253A (zh) 2024-02-20 2024-02-20 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92253A true CN117992253A (zh) 2024-05-07

Family

ID=90899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90143.7A Pending CN117992253A (zh) 2024-02-20 2024-02-20 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922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15168B2 (ja) 時間情報決定方法、装置及びデバイス
CN103141066B (zh) 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US10396921B2 (en) Multi-lan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synchroniz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EP2192715A2 (en) System includ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A1266128A (en) Data modulation interface
US763039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frame check sequence in 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encapsulation mode
JP2831070B2 (ja) 異種信号変換方法及び装置
CN107317644A (zh) 一种兼容突发和连续数据的帧同步装置
CN105262565A (zh) 一种基于相位调制传递时钟与数据的编码方法及系统
JP4260688B2 (ja)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14884890A (zh) 一种时间敏感网络数据帧抢占方法
US6980616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RU2677376C2 (ru) Регулировка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стека для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й связи
CN117992253A (zh) 一种固定延迟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2821458A (zh) 一种动态链路调整方法和链路管理设备
US11947475B2 (en) Synchronized processing of process data and delayed transmission
CA1270575A (en) I/o handler
JP552825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複数のタイミングマスター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650047B (zh) 一种串行数据接收实时同步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
CN101374145B (zh) 一种速率适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14060B (zh) 时间透传转码ttt传送的报文发送和获取的方法以及发送和接收设备
KR101454802B1 (ko) 비동기식 파이프라인 시스템, 스테이지 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JP2013131836A (ja) シリアル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シリアル通信システム
JP4879846B2 (ja) フレーム同期データ転送方法、その送信側装置及び受信側装置
CN101373974B (zh) 一种编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