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1178A - 用于扁平柔性电缆的弹簧夹和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扁平柔性电缆的弹簧夹和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81178A
CN117981178A CN202280063406.7A CN202280063406A CN117981178A CN 117981178 A CN117981178 A CN 117981178A CN 202280063406 A CN202280063406 A CN 202280063406A CN 117981178 A CN117981178 A CN 117981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section
cover
spring clip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34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M·迈尔
R·D·赫特里克
C·R·雷博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880,29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230056567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IB2022/05783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3021491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981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811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弹簧夹(100),包括第一梁(110)和第二梁(150),第二梁(230)连接到第一梁(110),并且可朝向第一梁(110)从远离第一梁(110)的松弛位置(R)弹性偏转到靠近第一梁(110)的压缩位置(P)。第二梁(150)具有设置在第二梁(150)的端部(154)处并朝向第一梁(110)延伸的弹簧闩锁(170)。弹簧闩锁(170)在压缩位置(P)接合第一梁(110)。

Description

用于扁平柔性电缆的弹簧夹和连接器
本申请要求2021年8月20日提交的第63/235,35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用于连接到扁平柔性电缆的弹簧夹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扁平柔性电缆(FFC)或扁平柔性电路是由嵌入薄的柔性绝缘带内的至少一个导体(例如金属箔导体)组成的电气部件。由于扁平柔性电缆比传统的“圆线”电缆具有优势,因此在许多行业越来越受欢迎。具体来说,除了具有更小的外形和更轻的重量之外,与基于圆线的架构相比,FFC能够更容易地实现大电路路径。因此,FFC正被考虑用于许多复杂和/或大批量的应用,包括线束,例如汽车制造中使用的线束。
在现有布线环境中实施或集成FFC并非没有重大挑战。在汽车应用中,仅举例来说,基于FFC的线束可能需要与数百个现有的部件配合,包括子线束和各种电子设备(例如,灯、传感器等),每个都已经建立了、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已经标准化了连接器或接口类型。因此,阻碍将FFC实施到这些应用中的关键障碍包括需要开发快速、耐用和低电阻的端接技术,该技术使得FFC能够被连接器化以与这些现有的连接相配合。
当前的FFC端子包括刺穿式压接端子,其中,端子的尖锐齿用于刺穿FFC的绝缘体,以便尝试与嵌入式导体建立牢固的电连接。然而,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这种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遭受塑性蠕变和应力松弛,不能可靠地保持端子和导体之间的电连接。
发明内容
一种弹簧夹,具有第一梁和连接到第一梁的第二梁。第二梁可朝向第一梁从远离第一梁的松弛位置弹性偏转到靠近第一梁的压缩位置。所述第二梁具有弹簧闩锁,所述弹簧闩锁设置在所述第二梁的端部处并朝向所述第一梁延伸。弹簧闩锁接合第一梁以将第二梁固定在压缩位置。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连接器的弹簧夹的透视图;
图3是弹簧夹的截面透视图;
图4是包括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的截面侧视图,其中连接器的壳体的盖处于打开位置;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扁平柔性电缆的平面图;
图6是具有保持板的扁平柔性电缆的透视图;
图7是连接器组件的截面侧视图,其中盖处于闭合位置;
图8是图7的一部分的详细截面侧视图;
图9是连接器组件的截面透视图,其中盖处于闭合位置;
图10是连接器组件的平面图,其中盖处于闭合位置;
图11是连接器组件的截面端视图,其中盖处于闭合位置;以及
图12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弹簧夹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10。连接器10包括多个弹簧夹100和壳体200,多个弹簧夹100设置在壳体200中。如图4、图7以及图9至图11所示,连接器10可以连接至扁平柔性电缆(FFC)20以形成连接器组件1。弹簧夹100中的一个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详细参考和描述,但是该描述同样适用于连接器10和连接器组件1的弹簧夹100中的每一个。
如图2和图3所示,弹簧夹100具有第一梁110和第二梁150,第一梁110和第二梁150每个连接到连接部段180并从连接部段180延伸。弹簧夹100由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铜或铝。在实施例中,第一梁110、第二梁150和连接部段180由导电材料整体地形成为单件。第二梁150可朝向第一梁110弹性偏转。
如图2所示,第一梁110从连接到连接部段180的第一端112延伸到在纵向方向L上与第一端112相反的第二端114。第一梁110具有从第一端112延伸的接触部段120、从接触部段120延伸的闩锁部段130和从闩锁部段130延伸的端部部段140。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梁110具有基梁122,基梁122从第一端112延伸到第二端114并且在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竖直方向V上形成第一梁110的底表面118。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基梁122形成的底表面118是平坦表面。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梁110的接触部段120具有折叠结构124,折叠结构124从基梁122延伸并且折叠在基梁122上。折叠结构124在接触部段120中形成面向第二梁150的接触表面11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折叠结构124与基梁122形成为单件,例如通过冲压,然后弯曲成图2和图3所示的折叠结构124的形状。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折叠结构124的形成接触表面116的一部分在竖直方向V上与基梁122分离。
在闩锁部段130中,如图2和图3所示,折叠延伸部134从折叠结构124沿纵向方向L在基梁122上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折叠延伸部134与折叠结构124整体地形成为单件。折叠延伸部134在竖直方向V上定位在基梁122上方。折叠延伸部134在其与折叠结构124连接的位置在竖直方向V上与基梁122分离,并且在所示实施例中,折叠延伸部134在折叠延伸部134的与折叠结构124相反的端部处朝向基梁122弯曲。
如图3所示,折叠延伸部134在垂直于纵向方向L和竖直方向V的宽度方向W上在折叠延伸部134的相反侧上具有倾斜表面136。倾斜表面136面向第二梁150并且在宽度方向W上从折叠延伸部134的中心向外倾斜。倾斜表面136的底部和折叠延伸部134的在倾斜表面136的区域中的底部在竖直方向V上定位在基梁122的底表面118上方的闩锁高度132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倾斜表面136处的折叠延伸部134在宽度方向W上比基梁122宽。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仅第一梁110的基梁122在端部部段140中延伸。基梁122在端部部段140中延续平坦底表面118,并且在所示实施例中,基梁122在端部部段140中在宽度方向W上比在闩锁部段130中宽。
如图2所示,第二梁150沿着纵向方向L从第一端152延伸到相反的第二端154。第二梁150具有外表面156和在竖直方向V上与外表面156相反的内表面157。内表面157面向第一梁110。第二梁150具有在第一端152和第二端154之间朝向第一梁110延伸的接触弯曲部158。接触弯曲部158在竖直方向V上与第一梁110的接触表面116对准。如图3所示,接触弯曲部158具有曲率半径159。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梁150具有在接触弯曲部158中沿着第二梁150延伸的弯曲凸起160。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梁150具有设置在第二端154处并朝向第一梁110延伸的弹簧闩锁170。弹簧闩锁170具有在宽度方向W上从第二梁150的相反侧延伸的一对闩锁臂172。每个闩锁臂172在竖直方向V上朝向第一梁110延伸,并且具有与第二梁150相反的尖锐自由端17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闩锁臂172形成为L形,并且具有朝向闩锁臂172中的相反的一个成角度的闩锁末尖端176。如图2和图3的实施例所示,弹簧闩锁170与第二梁150整体形成为单件,并且在实施例中,与整个弹簧夹100整体形成为单件。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梁150具有布置在外表面156上并从外表面156突出的突部16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突部162在第二端154处与弹簧闩锁170相邻。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段180具有连接第一梁110和第二梁150的引脚接口182。在所示实施例中,引脚接口182是适于弹性邻接并电连接到接触引脚的盒和弹簧接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引脚接口182可以是适于电连接到接触引脚的任何类型的接口,该接触引脚连接到第一梁110和第二梁150,并允许第二梁150朝向第一梁110弹性偏转。连接部段180具有沿竖直方向V突出的夹式闩锁184。夹式闩锁184可朝向连接部段180弹性地偏转。
如图1、图4、图7和图9所示,壳体200具有基部210和盖250,盖250可相对于基部210在图1和图4所示的打开位置O与图7和图9所示的闭合位置C之间移动。
在图1、图4、图7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座210通过铰接部280附接到盖250,并且盖250可围绕铰接部280在打开位置O和闭合位置C之间旋转。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部210和盖250整体地形成为单件,并且铰接部280是膜铰接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基部210和盖250能够形成为单独的件,并且能够在铰接部280处附接并且能够围绕铰接部280旋转,或者基部210和盖250能够是没有铰接部280的完全单独的件。壳体200由绝缘材料(诸如塑料)形成。
如图4所示,基部210具有封闭部段212和沿着纵向方向L从封闭部段212延伸的打开部段220。封闭部段212包围沿着纵向方向L延伸穿过封闭部段212的接收通路214。弹簧闩锁通路216在竖直方向V上延伸穿过封闭部段212并与接收通路214连通。
如图1和图4所示,打开部段220具有底壁222和在竖直方向V上从底壁222延伸的一对侧壁230。底壁222和侧壁230在打开部段220中限定内部接收空间240。底壁222具有内表面224和在竖直方向V上与内表面224相反的外表面226。如图9所示,底壁222在纵向方向L上在底壁222的端部处具有锁扣228。锁扣228在纵向方向L和竖直方向V上从底壁222突出。
如图1和图4所示,每个侧壁230具有定位突片232,该定位突片232在纵向方向L上定位在侧壁230的端部处并且在竖直方向V上从侧壁230延伸。
如图4所示,基部210具有沿纵向方向L从封闭部段212延伸的基部楔形件24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部楔形件242具有朝向接收通路214倾斜的近似三角形形状。
如图1所示,基部210具有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多个保持臂244。保持臂244从打开部段220的与封闭部段212相反的端部延伸。每个保持臂244在保持臂244的端部处具有保持凹部246。
如图1和图4所示,盖250具有主体252,主体162具有第一端254和相反的第二端25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主体252的第一端部254附接到铰接部280。主体252具有在打开位置O面向基部210的多个按压表面258和与按压表面258相反的外表面266。
如图1所示,在主体252的在打开位置O面向基部210的一侧上,主体252具有多个按压表面258和在宽度方向W上与按压表面258交替的多个分离表面260。分离表面260从主体252延伸超过按压表面258,如图1和图4所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分离表面260具有设置在分离表面260上并从分离表面260突出的多个肋262。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分离表面260具有三个肋262;在其他实施例中,分离表面260可以每个具有一个肋262、两个肋262或多于三个肋262,或者可以从分离表面260省略肋262。
如图1和图4所示,盖250具有从按压表面258穿过盖250延伸到外表面266的多个窗口268。窗口268沿着垂直于纵向方向L和竖直方向V的宽度方向W与分离表面260交替。
如图1和图4所示,盖250具有在主体252的第二端部256处从主体252延伸的多个闩锁270。图1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在宽度方向W上沿主体252分布的五个闩锁270。在其他实施例中,闩锁270的数量可以是任何其他数量的闩锁270,包括一个闩锁270。
如图1和图4所示,盖250具有定位在主体252的第一端部254处的多个盖楔形件272。盖楔形件272在纵向方向L和竖直方向V上从主体252延伸,并且在所示实施例中具有近似三角形的形状。盖楔形件272的数量可以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数量不同,只要盖楔形件272的数量对应于基部楔形件242的数量即可。
如图1和图4所示,盖250的主体252具有设置在闩锁270和窗口268之间的闩锁梁274。闩锁梁274与盖250整体形成为单件,但是弹性柔性的,允许闩锁270相对于主体252的第一端部254的一些偏转。
如图1所示,盖250具有在宽度方向W上从主体252的第二端部256延伸的一对凸缘276,并且具有从主体252的第二端部256延伸的多个保持栓27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保持栓278是近似柱形的构件,其具有与主体252相反的尖端279。保持栓278的数量可以与所示实施例中的数量不同,只要保持栓278的数量对应于保持凹部246的数量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持栓278的外部形状可以不同于所示实施例的柱形形状,只要保持栓278的形状对应于保持凹部246的形状即可。
图5中示出了连接至连接器10以形成连接器组件1的FFC 20。FFC 20沿着纵向方向L从第一端部22延伸至第二端部24。FFC 20包括绝缘材料部30和嵌入绝缘材料部30中的多个扁平导体40。在一个实施例中,扁平导体40每个都是金属箔,例如铜箔(仅作为示例),其以任何期望的配置图案化。在另一实施例中,扁平导体40可以每个由铝材料形成。绝缘材料部30,例如聚合物绝缘材料部,可以通过粘合材料施加到扁平导体40的一侧或两侧,或者直接挤压在扁平导体40上。扁平导体40在这里也可以称为导体40。
绝缘材料部30具有上侧31和在竖直方向V上与上侧31相反的下侧32,如图4和图5所示。导体40嵌入在上侧31和下侧32之间的绝缘材料部30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FFC 20在第一端部22处具有剥离部段33,在剥离部段33中,绝缘材料部30的上侧31被移除以暴露导体40的侧面。
如图5的实施例中所示,FFC 20具有延伸穿过绝缘材料部30的多个闩锁开口34和多个栓开口36。闩锁开口34和栓开口36定位在导体40之间并且不暴露导体40。在示出的实施例中,FFC 20具有五个第一闩锁开口34和四个栓开口36。在其他实施例中,FFC 20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闩锁开口34和栓开口36,只要闩锁开口34的数量对应于闩锁270的数量并且栓开口36的数量对应于保持栓278的数量即可。
在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中,FFC 20在剥离部段33中具有延伸到FFC 20的第一端部22中的一对键槽37。所示实施例中的键槽37的定位和数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任何数量的键槽37可以以任何布置定位在FFC 20的第一端部22处。
如图6中所示,一对保持板50附接至FFC 20。每个保持板50是弹性柔性构件,其由绝缘塑料材料(例如聚酯薄膜)整体形成为单件。每个保持板50具有沿竖直方向V延伸穿过保持板50的多个闩锁开口55和多个保持开口56。保持板50中的闩锁开口55的数量对应于FFC 20中的闩锁开口34的数量,并且保持板50中的保持开口56的数量对应于FFC 20中的栓开口36的数量。
如图6的实施例中所示,保持板50中的一个保持板设置在FFC 20的上侧31上,并且保持板50中的另一个保持板设置在FFC 20的下侧32上。闩锁开口55沿着竖直方向V与闩锁开口34对准,并且保持开口56沿着竖直方向V与栓开口36对准。保持板50中的开口55、56可以与FFC 20中的对应的开口34、36具有相同的尺寸或者比FFC 20中的对应的开口34、36更大。
在实施例中,保持板50通过粘合剂58附接至FFC 20,如图6中所示。粘合剂58可以是与用于将绝缘材料部30的上侧31和下侧32围绕FFC 20的导体40彼此附接的粘合剂相同类型的粘合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不使用粘合剂58,并且保持板50设置在上侧31和下侧32上并由壳体200的元件保持,如下所述。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仅一个保持板50设置在FFC 20的上侧31或下侧32中的任一者上并且如本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对准,并且能够省略另一个保持板5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两个保持板50。
现在将主要参考图1、图4和图7至图11更详细地描述连接器1的组装。
在盖250处于打开位置O的情况下将弹簧夹100插入壳体200中,如图1所示。弹簧夹100每个沿着纵向方向L插入到图4所示的接收通路214中的一个中。弹簧夹100到壳体200中的插入形成连接器10。连接器10可以与预加载在壳体200中的弹簧夹100一起运输,以在运输和处理期间保护弹簧夹100。
当弹簧夹100被插入时,夹式闩锁184在沿纵向方向L插入期间接触壳体200。夹式闩锁184被壳体200偏转,直到夹式闩锁184远离连接部段180弹性地偏转并进入弹簧闩锁通路216。夹式闩锁184在弹簧闩锁通路216中接合壳体200,以将弹簧闩锁100固定在接收通路214中,如图4所示。
在弹簧夹100的第二梁150处于远离第一梁110的松弛位置R的情况下,FFC 20插入到壳体200的内部接收空间240中并且在第一梁110与第二梁150之间插入到弹簧夹100中,如图4中所示。当FFC 20完全插入时,接触弯曲部158抵靠在剥离部段33中暴露的导体40。在实施例中,FFC 20的插入使第二梁150远离第一梁110偏转并朝向保持在打开位置O中的盖250偏转。绝缘材料30的下侧32沿着第一梁110的接触表面116定位。键槽37确保FFC 20已经以适当的取向插入连接器10中。
在FFC 20插入在图4中所示的位置中的情况下,在盖250处于打开位置O且第二梁150处于松弛位置R的情况下,导体40电连接至弹簧夹100,并且接触弯曲部158在FFC 20上施加第一弯曲接触力FB1,从而将导体40朝向第一梁110的接触表面116压靠。弹簧闩锁170朝向FFC 20延伸,但在图4中所示的位置中不抵接FFC 20。
然后,盖250从图4所示的打开位置O移动到图7和图9所示的闭合位置C。盖250在打开位置O暴露打开部段220,并且在闭合位置C封闭打开部段22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盖250围绕铰接部280从打开位置O枢转到闭合位置C。
随着盖250开始朝向闭合位置C从图4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7和9所示的位置,盖楔形件272抵接基部楔形件242并且随着盖250围绕铰接部280枢转而沿着基部楔形件242移动。在闭合位置C中,盖楔形件272可以抵接连接部段180并且确保弹簧夹100安置在接收通路214中,从而将弹簧夹100固定在接收通路214中。随着盖250朝向闭合位置C移动,闩锁270中的每一个进入并移动通过FFC 20的闩锁开口34中的一个和保持板50中的每一个的闩锁开口55中的一个,从而有助于将FFC 20保持在连接器10中。
随着盖250从图4所示的打开位置O移动到图7和9-11所示的闭合位置C,按压表面258接触第二梁150并使第二梁150朝向第一梁110从松弛位置R偏转到靠近第一梁110的压缩位置P。在实施例中,随着盖250朝向闭合位置C移动,按压表面158接触第二梁150的突部162。
随着第二梁150朝向第一梁110移动,接触弯曲部158压靠导体40,并且在接触部段120中的折叠结构124的刚度的抵抗下,接触弯曲部158随着弹簧闩锁170朝向第一梁110移动而开始变平。接触弯曲部158继续变平,直到弹簧闩锁170到达第一梁110的闩锁部段130。闩锁臂172的尖锐自由端174在布置在弹簧夹100中的导体40的相反侧上刺穿FFC 20的绝缘材料部30,并且闩锁臂172延伸穿过绝缘材料部30。随着弹簧闩锁170朝向闩锁部段130移动,闩锁末端176接合折叠延伸部134的倾斜表面136,并且随着它们沿着倾斜表面136移动而在宽度方向W上远离彼此弹性地偏转。当弹簧闩锁170到达图7所示的压缩位置P且在图8所示的图7的细节400中,闩锁末端176弹性地返回并接合闩锁部段130中的折叠延伸部134,以将第二梁150固定在压缩位置P。如图8所示,闩锁高度132为闩锁臂172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在竖直方向V上移动超过折叠延伸部134,并且在不接触底壁222的情况下接合第一梁110。
在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接触弯曲部158的曲率半径159被设计成使得当接触弯曲部158如图8所示在第二梁150的压缩位置P中变平时,第二梁150的内表面157与导体40具有最大接触面积而不会屈服。当在压缩位置P中抵靠导体40变平时,第二梁150由于曲率半径159而保持在弹性状态,从而避免永久地采取变平状态。
在第二梁150的压缩位置P和盖250的闭合位置C中,如图8和图9所示,接触弯曲部158抵靠导体40并朝向第一梁110施加第二弯曲接触力FB2。由折叠结构124提供的刚度和接触弯曲部158的挠曲导致第二弯曲接触力FB2,该第二弯曲接触力FB2高于松弛位置R中的第一弯曲接触力FB1。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触弯曲部158中的弯曲凸起160进一步增加了第二弯曲接触力FB2。
在压缩位置P中增加的第二弯曲接触力FB2导致导体40与接触弹簧夹100的更好接触,其随着时间的推移更稳健并且更耐振动。通过弹簧闩锁170与第一梁110的接合将第二梁150固定在压缩位置P保持通过弹簧夹100本身的元件产生的第二弯曲接触力FB2,而不依赖于壳体200的塑料部件来随时间保持接触力。此外,在不需要将端子压接至FFC 20的情况下形成并维持导体40与弹簧夹100之间的电连接。
在实施例中,在闩锁270由于闩锁梁274的弹性挠曲与锁扣228完全接合之前,按压表面258将第二梁150移动到压缩位置P。随着盖250移动到图9所示的闭合位置C,闩锁270在闩锁梁274的弹性恢复作用下接合锁扣228以相对于基部210固定盖250。
在闭合位置C中,保持栓278每个移动穿过FFC 20的栓开口36中的一个和保持板50的保持开口56中的一个并且定位在保持臂244中的一个的保持凹部246中,如图9中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FFC 20不具有栓开口36,并且随着盖250移动到闭合位置C中,保持栓278的尖端279刺穿导体40之间的绝缘材料部30。保持栓278保持FFC 20,同时栓278在保持凹部246中的定位允许在视觉上确认盖250已经到达闭合位置C。
另外,在闭合位置C中,凸缘276每个沿着纵向方向L抵接定位突片232中的一个,如图9和图10所示。凸缘276与定位突片232的抵接进一步限制了盖250沿着纵向方向L移动离开闭合位置C。
对盖250从本文中所描述的闭合位置C的移动的限制有助于保持弹簧夹100与FFC20的导体40电接触,如下文所描述的。壳体200的部件在上述闭合位置C中的闩锁和保持机械地保持FFC 20并且支撑弹簧夹100的压缩位置P。
在闭合位置C中,如图9和图11中所示,分离表面260抵接FFC 20的在剥离部段33中的绝缘材料部30。分离表面260中的每一个抵接导体40中的两个之间的绝缘材料部30。分离表面260的肋262在竖直方向V上将绝缘材料部30压靠壳体200的底壁222。分离表面260与隔离材料30的抵接将图9-11中所示的多个窗口268彼此隔离。
如图8、图10和图11中所示,在闭合位置C中,窗口268中的每一个在竖直方向V上与FFC 20的电连接至一个弹簧夹100的一个导体40对准,导体40保持在弹簧夹100的第一梁110与第二梁150之间,其中第二梁150处于压缩位置P。窗口268每个将第二梁150的接触弯曲部158暴露于连接器10外部和连接器组件1外部的区域。
在实施例中,第二梁150每个通过窗口268中的对应一个例如通过激光焊接而焊接到导体40中的一个。焊接通过窗口268在第二梁150和导体40之间形成导电焊接接头42,如图8所示。导电焊接接头42保持第二梁150与导体40之间的电连接,同时进一步机械地固定弹簧夹100与FFC 20的连接。
如图8和图10所示,窗口268和处于压缩位置P的第二梁150的平坦化提供了长的平坦区域,用于沿着纵向方向L将第二梁150焊接到导体40。分离表面160将弹簧夹100彼此隔离,如图11所示和如上所述,抑制在焊接到一个窗口268期间可能发生的任何飞溅,从而通过避免在相邻的弹簧夹100和导体40之间形成非预期的电连接来将一个电路与另一个电路隔离。在压缩位置P中施加在第二梁150与导体40之间的第二弯曲接触力FB2消除了焊接间隙,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弹簧夹100与FFC 20之间的连接的长期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不通过窗口268执行焊接,并且在第二梁150和导体40之间不形成导电焊接接头42。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弯曲接触力FB2足以维持第二梁150与导体40之间的电连接以及弹簧夹100与FFC 20之间的机械连接两者。
在实施例中,在例如图10中示出的盖250的闭合位置C中,执行塑料焊接以通过塑料焊接接头39将FFC 20的绝缘材料部30连接至壳体200,从而进一步将FFC 20机械地连接至壳体200。在一个实施例中,塑料焊接接头39可以在图10所示的区域中形成在绝缘材料部30和壳体200之间;例如,通过壳体200中的沿着纵向方向L与窗口268相邻的开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塑料焊接接头39可以形成在连接器组件1的绝缘材料部30抵接壳体200的任何区域处。
图12中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弹簧夹100。与图2中所示的弹簧夹100相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本文将主要详细描述图12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差异。
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弹簧夹10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梁110的结构。在接触部段120中,代替基梁122和折叠结构124,第一梁110形成底表面118和在竖直方向V上在与底表面118相反的一侧上的接触表面11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梁110在接触部段120中具有接触凸起126。
如图12所示,第一梁110沿着纵向方向L在接触部段120和闩锁部段130之间的过渡处具有斜坡128。斜坡128将第一梁110的底表面118升高到闩锁部段130中的闩锁高度132,从而将闩锁部段130在竖直方向V上定位在接触部段120上方。为了将第一梁110支撑在闩锁部段130中的闩锁高度132处,第一梁110具有一对支撑腿138,该一对支撑腿138与第一梁110整体形成并且在宽度方向W上从第一梁110的相反侧弯曲。支撑腿138在竖直方向V上从第一梁110以闩锁高度132的距离延伸。如图12所示,第一梁110在闩锁部段130中具有倾斜表面136,该倾斜表面136沿着纵向方向L与支撑腿138相邻。
如图12所示,第一梁110从闩锁部段130向后向下弯曲以形成端部部分140,其中端部部分140中的底表面118与接触部段120中的底表面118共面。
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弹簧夹100在连接器10和连接器组件1中的功能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弹簧夹100的功能相同,并且如上所述。第二梁150朝向第一梁110偏转,并且弹簧闩锁170与闩锁部段130闩锁。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接触凸起126有助于在第二梁150的压缩位置P中增加第二弯曲接触力FB2,而斜坡128通过在第二梁150移动到压缩位置P时防止第二梁150的过度偏转来提供过应力保护。

Claims (15)

1.一种弹簧夹(100),包括:
第一梁(110);以及
第二梁(150),连接到所述第一梁(110)并且能够朝向所述第一梁(110)从远离所述第一梁(110)的松弛位置(R)弹性偏转到靠近所述第一梁(110)的压缩位置(P),所述第二梁(150)具有弹簧闩锁(170),所述弹簧闩锁(170)设置在所述第二梁(150)的端部(154)处并且朝向所述第一梁(110)延伸,所述弹簧闩锁(170)在所述压缩位置(P)接合所述第一梁(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夹(100),其中,所述第一梁(110)具有接触部段(120)和沿着纵向方向(L)从所述接触部段(120)延伸的闩锁部段(130),所述弹簧闩锁(170)在所述闩锁部段(130)中接合所述第一梁(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夹(100),其中,所述接触部段(120)具有基梁(122)和折叠结构(124),所述折叠结构(124)从所述基梁(122)延伸并且折叠在所述基梁(122)上,所述折叠结构(124)在所述接触部段(120)中形成面向所述第二梁(150)的接触表面(1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夹(100),其中,所述闩锁部段(130)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L)的竖直方向(V)上定位在所述接触部段(120)上方,所述闩锁部段(130)具有在竖直方向(V)上延伸的一对支撑腿(13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夹(100),其中,所述第二梁(150)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梁(110)延伸并与所述接触部段(120)对准的接触弯曲部(158),接合所述第一梁(110)的所述弹簧闩锁(170)在所述压缩位置(P)保持所述接触弯曲部(158)朝向所述接触部段(120)的接触力(FB1、FB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夹(100),其中,所述弹簧闩锁(170)具有从所述第二梁(150)的相反侧延伸的一对闩锁臂(172),所述闩锁臂(172)中的每一个具有朝向所述闩锁臂(172)中的相反一个成角度的闩锁末端(17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夹(100),其中,在所述压缩位置(P)每个所述闩锁臂(172)的所述闩锁末端(176)弹性偏转以接合所述第一梁(1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夹(100),其中,每个所述闩锁臂(172)具有与所述第二梁(150)相反的尖锐自由端(174)。
9.一种用于扁平柔性电缆(20)的连接器(10),包括:
壳体(200),所述壳体(200)具有基部(210)和盖(250),所述基部(210)具有带有接收通路(214)的封闭部段(212)和从所述封闭部段(212)延伸的打开部段(220),所述盖(250)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210)在暴露所述打开部段(220)的打开位置(O)与封闭所述打开部段(220)的闭合位置(C)之间移动,所述盖(250)具有带有按压表面(258)的主体(252);以及
弹簧夹(100),所述弹簧夹(100)设置在所述接收通路(214)中,所述弹簧夹(100)具有第一梁(110)和连接到所述第一梁(110)的第二梁(150),随着所述盖(250)从打开位置(O)移动到闭合位置(C),所述按压表面(258)接触所述第二梁(150),并且使所述第二梁(150)朝向所述第一梁(110)偏转到压缩位置(P),所述第二梁(150)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梁(110)延伸的弹簧闩锁(170),弹簧闩锁(170)在压缩位置(P)接合所述第一梁(110)。
10.一种连接器组件(1),包括:
扁平柔性电缆(20),具有绝缘材料部(30)和嵌入所述绝缘材料部(30)中的导体(40),所述导体(40)通过所述绝缘材料部(30)的一部分暴露;以及
连接器(10),包括壳体(20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200)中的弹簧夹(100),所述弹簧夹(100)具有第一梁(110)和连接到所述第一梁(110)的第二梁(150),所述扁平柔性电缆(20)设置在所述第一梁(110)和所述第二梁(150)之间,所述第二梁(150)能够朝向所述第一梁(110)弹性偏转到压缩位置(P),在所述压缩位置(P)中,所述导体(40)电连接到所述弹簧夹(100),所述第二梁(150)具有弹簧闩锁(170),所述弹簧闩锁(170)在所述压缩位置(P)接合所述第一梁(11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1),其中,所述弹簧闩锁(170)具有闩锁臂(172),所述闩锁臂(172)在所述压缩位置(P)延伸穿过所述绝缘材料部(3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1),其中,所述壳体(200)具有基部(210)和盖(250),所述盖(250)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210)在暴露所述基部的打开部段(220)的打开位置(O)和封闭所述打开部段(220)的闭合位置(C)之间移动,所述盖(250)具有按压表面(258),所述按压表面(258)随着所述盖(250)从所述打开位置(O)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C)而接触所述第二梁(150),并将所述第二梁(150)移动到所述压缩位置(P)。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1),其中,所述盖(250)具有窗口(268),所述窗口(268)从所述按压表面(258)穿过所述盖(250)延伸到所述盖(250)的与所述按压表面(258)相反的外表面(266),导电焊接接头(42)穿过所述窗口(268)形成在所述第二梁(150)和所述导体(40)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1),其中,所述盖(250)具有与所述按压表面(258)相邻的分离表面(260),所述分离表面(260)在所述闭合位置(C)抵接所述扁平柔性电缆(20)的绝缘材料部(30)。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1),其中,所述第二梁(150)在所述压缩位置(P)抵靠所述导体(40)变平并且保持在弹性状态。
CN202280063406.7A 2021-08-20 2022-08-22 用于扁平柔性电缆的弹簧夹和连接器 Pending CN1179811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235,354 2021-08-20
US17/880,296 US20230056567A1 (en) 2021-08-20 2022-08-03 Spring Clip and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US17/880,296 2022-08-03
PCT/IB2022/057837 WO2023021491A1 (en) 2021-08-20 2022-08-22 Spring clip and connector for flat flexible cab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81178A true CN117981178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3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3406.7A Pending CN117981178A (zh) 2021-08-20 2022-08-22 用于扁平柔性电缆的弹簧夹和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811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5106B2 (en) Female type terminal pin
US11557858B2 (en) Spring clip and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CN105474471A (zh) 具有高保持力的电连接器
JP200219811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523221B2 (ja) コネクタ
US11527845B2 (en) Spring clip and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JPS64791B2 (zh)
CN117981178A (zh) 用于扁平柔性电缆的弹簧夹和连接器
US20230056567A1 (en) Spring Clip and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EP3952029A2 (en) Housing for a connector of a connector system
US20230056542A1 (en)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KR20240042141A (ko) 편평한 가요성 케이블용 스프링 클립 및 커넥터
US20220006222A1 (en)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US20230299519A1 (en) Cable Housing and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WO2023021490A1 (en)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US6290550B1 (en) Same potential block such as a grounding block and method for making an improved same potential block
US11296446B2 (en)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US20220393379A1 (en) Housing and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EP0884802B1 (en) Terminal et boítier comprenant le terminal
US20240006779A1 (en) Direct Wire Contact
CN113571967A (zh) 插头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5189180A (zh) 电连接器组件
KR20220019482A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조립체
JPS60101886A (ja) 低插入力型コネクタ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