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60857A - 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60857A
CN117960857A CN202311370915.7A CN202311370915A CN117960857A CN 117960857 A CN117960857 A CN 117960857A CN 202311370915 A CN202311370915 A CN 202311370915A CN 117960857 A CN117960857 A CN 117960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ller
transmission shaft
oil cylinder
cylind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709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固川
李宏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709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60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60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60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辊压成型装置的上辊装配和下辊装配均包括传动轴、至少一对成型辊对、支撑座和调整机构,每对成型辊对包括两个成型辊,各成型辊设置在传动轴上并随传动轴转动,至少部分成型辊包括可沿传动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的调整辊;支撑座支撑传动轴;调整机构包括油缸组件和推拉件,推拉件用于连接调整辊和相应的油缸组件,以使推拉件能够在油缸组件的驱动下带动对应的调整辊沿传动轴的轴向方向移动。本发明,利用油缸组件结合推拉件的方式驱动相应的调整辊沿传动轴移动,使得成型通道沿传动轴轴向方向尺寸的在线调节,由于油缸结合推拉件的方式阻力更小,能够实现在线调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辊压成型装置的型腔通过各成型辊的外轮廓构建,为了同一辊压成型装置能够加工不同规格结构用钢,需要对成型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型腔的尺寸发生变化。
成型辊通常安装在传动轴上,目前,为了实现型腔在沿传动轴轴向方向尺寸的调节,采用丝杆螺母机构,也就是每个成型辊对应设置螺母,并在辊压成型装置上安装丝杆,丝杆与螺母相配合,通过驱动丝杆转动带动相应的螺母移动,也就带动成型辊移动。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沿传动轴轴向方向型腔尺寸的调节,但是由于丝杆细长,且螺母和丝杆之间摩擦阻力大、有间隙,一般需要停机才能完成调节,在线调节困难,对生产效率会有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以达到在线调节型腔沿传动轴轴向方向尺寸调节的目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辊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上辊装配和下辊装配,所述上辊装配和下辊装配均包括:
传动轴;
至少一对成型辊对,每对所述成型辊对包括两个成型辊,各所述成型辊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随所述传动轴转动,至少部分所述成型辊包括可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的调整辊;
支撑座,支撑所述传动轴;
调整机构,包括油缸组件和推拉件,所述推拉件用于连接调整辊和相应的油缸组件,以使所述推拉件能够在油缸组件的驱动下带动对应的所述调整辊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油缸组件包括:
转动套,能够随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转动套具有相互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固定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转动套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体内,且所述固定体具有分布在所述转动套两端的第一中空空间和第二中空空间,所述第一中空空间和所述第二中空空间均与所述转动套的内部空间连通;
活塞,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的所述内部空间中;
其中,所述推拉件与油缸组件的活塞连接。
可选的,所述油缸组件的活塞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固定体都套设在所述传动轴的外围,所述传动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中空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第二中空空间,以使所述转动套、所述固定体和所述传动轴共同围成油液腔。
可选的,所述油缸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以使所述转动套、所述固定体共同围成油液腔。
可选的,所述推拉件与相应的所述油缸组件的所述活塞连接,所述传动轴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推拉件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推拉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一致,以使所述推拉件能够在所述导向通道内沿传动轴的轴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导向通道为开设在所述传动轴内部的内部通道。
可选的,至少一对所述成型辊对具有至少一对调整辊对,每对所述调整辊对的两所述调整辊分别为第一调整辊和第二调整辊,所述调整机构相应包括第一油缸组件和第二油缸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组件和所述第一调整辊的推拉件为推拉杆,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组件和所述第二调整辊的推拉件为推拉套;
其中,所述推拉套配合设置于所述内部通道中,所述推拉套配合套在所述推拉杆外,所述推拉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调整辊和相应的活塞和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推拉套分别与第二调整辊和相应的活塞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多个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导向通道为开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的条形开槽。
可选的,至少一对所述成型辊对具有至少一对调整辊对,每对所述调整辊对的两所述调整辊分别为第一调整辊和第二调整辊,所述调整机构相应包括第一油缸组件和第二油缸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组件和所述第一调整辊的推拉件为第一推拉杆,连接所述第二油缸和所述调整辊的推拉件为第二推拉杆;
其中,所述第一推拉杆和所述第二推拉杆各自设置于相应的所述条形开槽中,沿所述传动轴的周向方向,所述第一推拉杆和所述第二推拉杆错开分布,所述推拉杆与相应的所述活塞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推拉赶与所述第一调整滚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推拉套与相应的活塞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推拉套与所述第二调整辊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油缸组件、所述第二油缸组件和相应的所述成型辊对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
所述第二油缸组件、所述第一油缸组件和相应的所述成型辊对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
可选的,至少一对所述成型辊对具有至少一对调整辊对,每对所述调整辊对的两所述调整辊分别为第一调整辊和第二调整辊,所述调整机构相应包括与所述第一调整辊对应的第一油缸组件和与所述第二调整辊对应的第二油缸组件。
可选的,所述成型辊为单辊;
所述成型辊包括左侧子辊和右侧子辊,所述左侧子辊为所述调整辊对中的其中一调整辊,所述右侧子辊为所述调整辊对中另一调整辊。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油缸组件的固定体和所述第二油缸组件的固定体中,其中一固定体为直接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中间固定体,另一所述固定体通过安装在所述中间固定体间接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或所述第一油缸组件的固定体和所述第二油缸组件的固定体各自相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
可选的,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为单流辊压成型装置,所述上辊装配和所述下辊装配均各自设置一对所述成型辊对;
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为双流辊压成型装置,所述上辊装配和所述下辊装置均各自设置两对所述成型辊对。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型材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
可选的,所述型材成型生产线还包括热轧板带机组或热轧中厚板轧机,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与所述热轧板带机组或热轧中厚板轧机连接,所述辊压成型装置利用所述热轧板带机组或热轧中厚板轧机余热以生产开口或闭口型钢。
可选的,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为双流辊压成型装置,所述辊压成型装置的入口处设置有剖分切边装置。
可选的,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为压焊机,所述压焊机的入口处配置有补热装置。
可选的,所述型材成型生产线为冷弯型钢生产线,所述冷弯型钢生产线用于生产开口或闭口结构钢。
本发明中,利用油缸组件结合推拉件的方式驱动相应的调整辊沿传动轴移动,使得成型通道沿传动轴轴向方向尺寸的在线调节,由于油缸结合推拉件的方式在运行过程中阻力更小,能够实现在线调节,也就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辊压成型装置一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双流有立辊),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视图;
图4为图1的B处放大视图;
图5为图1的P-P向剖视图;
图6为图1的X-X向剖视图;
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辊压成型装置中上辊装配或下辊装配的另一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处放大视图;
图9为图7的E-E向剖视图;
图10为图7的F-F向剖视图;
图11显示为本发明的辊压成型装置采用双流结构的一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无立辊);
图12显示为本发明的辊压成型装置采用单流结构的一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显示为本发明的辊压成型装置采用双流结构且成型辊为斜辊的一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辊压成型装置中上辊装配和立辊装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辊压成型装置中下辊装配和立辊装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架10、上辊装配20、下辊装配30、立辊装配40、升降装置50;
传动轴210、导向通道211;
支撑座220;
成型辊对230、成型辊231、左侧子辊2311、右侧子辊2312、调整辊、第一调整辊A1、第二调整辊A2;
油缸组件240、第一油缸组件240a、第二油缸组件240b、转动套241、内部空间2411、固定体242、第一中空空间2421、第二中空空间2422、活塞243、轴承244;
推拉件250、推拉杆251、推拉套252、第一推拉杆253、第二推拉杆254;
第一连接件261、第二连接件262;
成型通道B。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件。
结合参见图1至图15,辊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10上的上辊装配20和设置在机架10上的下辊装配30,所述上辊装配20和下辊装配30均包括:传动轴210、至少一对成型辊对230、支撑座220和调整机构,每对所述成型辊对230包括两个成型辊231,各所述成型辊231设置在所述传动轴210上并随所述传动轴210转动,至少部分所述成型辊231包括可沿所述传动轴210的轴向方向移动的调整辊;支撑座220支撑所述传动轴210;调整机构包括油缸组件240和推拉件250,所述推拉件250用于连接调整辊和相应的油缸组件240,以使所述推拉件250能够在油缸组件240的驱动下带动对应的所述调整辊沿所述传动轴210的轴向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辊压成型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油缸组件240的动力能够经推拉件250传递给调整辊,使得调整辊能够沿传动轴210移动,同时,推拉的方式比螺纹传动的方式阻力更小,也就使得这种辊压成型装置更有利于实现成型辊231沿传动轴210轴向方位位置的在线调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成成本;并且,对于已投产使用的辊压成型装置,只需要增加调整机构,并对现有辊压成型装置中的传动轴的零件进行相应改动就能够得到本发明的辊压成型装置,有利于低成本完成现有设备的升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及下述实施例的调整辊可以是轴线平行于传动轴210轴线方向的普通调整辊,参见图13至图15,调整辊也可以是轴线与传动轴210轴线方向形成夹角的斜辊。
还需要说明的是,各实施例的附图中都只列举了全部成型辊231均为调整辊的情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若有一对成型辊231包括一个或一对调整辊,该调整辊沿传动轴210的轴向位置就可调,也就是成型通道B(也称为型腔)沿轴向方向的尺寸能够在线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2,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为单流辊压成型装置,则相应的所述上辊装配20和所述下辊装配30均各自设置一对所述成型辊对23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11、图13辊压成型装置为双流辊压成型装置,则相应的所述上辊装配20和所述下辊装置均各自设置两对所述成型辊对2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见图1、图3、图4、图7和图8,所述油缸组件240包括转动套241、固定体242和活塞243,转动套241能够随所述传动轴210转动,所述转动套241具有相互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体24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20上,所述转动套24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体242内,且所述固定体242具有分布在所述转动套241两端的第一中空空间2421和第二中空空间2422,所述第一中空空间2421和所述第二中空空间2422均与所述转动套241的内部空间2411连通;活塞243设置在所述转动套241的所述内部空间2411中;其中,所述推拉件250与油缸组件240的活塞243连接。
参见图,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转动套241和固定体242之间可以设置轴承244,以使得转动套241与固定体242之间的摩擦阻力更小,转动更顺畅。
采用这种结构的油缸组件240,整个调整机构的结构紧凑,可以将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都设置在固定体242上,第一油孔与第一中空空间2421连通,第二油口与第二中空空间2422连通,使得进油口和出油口都不会随着转动套241和活塞243转动,实现油缸组件240的顺畅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固定体242是由多个零件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体,例如,图4中的端盖是该固定体的其中一个零件。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油缸组件240的布置位置有两种方式,以下将进行详细说明:
譬如,结合参见图1、图3、图7、图8,所述油缸组件240的活塞243和所述固定体242都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10上,所述传动轴210依次贯穿所述第一中空空间2121、所述内部空间2411和所述第二中空空间2422,以使所述转动套241、所述固定体242和所述传动轴210共同围成油液腔。在采用此种结构时,可以在固定体242和传动轴210之间设置动密封结构,使得油液腔保持密封装置,动密封结构可以采用现有动密封结构,此处不做详述。
又譬如,结合参见图1、图4,所述油缸组件240设置在所述传动轴210的一端,以使所述转动套241、所述固定体242共同围成油液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见图1至图10,所述推拉件250与相应的所述油缸组件240的所述活塞243连接,所述传动轴210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推拉件250的导向通道211,所述导向通道211沿所述传动轴210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推拉件25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动轴210的轴向方向一致,以使所述推拉件250能够在所述导向通道211内沿传动轴210的轴向移动。此种结构中,将导向通道211设置于传动轴210上,结构更紧凑,且该导向通道211能够对推拉件250导向,有利于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导向通道211即可开设在传动轴210内部,也可以开设在传动轴210表面,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见图1至图6,所述导向通道211为开设在所述传动轴210内部的内部通道。
当采用此种在传动轴210内部设置导向通道211时,调整机构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至少一对所述成型辊对230具有至少一对调整辊对,每对所述调整辊对的两所述调整辊分别为第一调整辊A1和第二调整辊A2,所述调整机构相应包括第一油缸组件240a和第二油缸组件240b,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组件240a和所述第一调整辊A1的推拉件250为推拉杆251,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组件240b和所述第二调整辊A2的推拉件250为推拉套252;其中,所述推拉套252配合设置于所述内部通道中,所述推拉套252配合套在所述推拉杆251外,所述推拉杆251分别与所述第一调整辊A1和相应的活塞243和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261连接,所述推拉套252分别与第二调整辊A2和相应的活塞24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262连接,所述传动轴210上设置有用于多个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连接件261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62。此种方式,对于一组调整机构,只需要对应在传动轴210的内部开设一个开孔作为内部通道,由于推拉套252和推拉杆251相配合,结构更为紧凑。
当然,如果一对调整辊的两成型辊231中只有一个成型辊231作为调整辊,则,所述调整机构中的油缸组件240对应只设置一组,相应的推拉件250则可以是推拉杆251,而无需设置推拉套252。
在另一些实施中,结合参见图7至图10,所述导向通道211为开设在所述传动轴210表面的条形开槽。
当采用此种在传动轴210表面开设导向通道211的方式时,调整机构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至少一对所述成型辊对230具有至少一对调整辊对,每对所述调整辊对的两所述调整辊分别为第一调整辊A1和第二调整辊A2,所述调整机构相应包括第一油缸组件240a和第二油缸组件240b,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组件240a和所述第一调整辊A1的推拉件250为第一推拉杆253,连接所述第二油缸和所述调整辊的推拉件250为第二推拉杆254;其中,所述第一推拉杆253和所述第二推拉杆254各自设置于相应的所述条形开槽中,沿所述传动轴210的周向方向,所述第一推拉杆253和所述第二推拉杆254错开分布,所述推拉杆251与相应的活塞243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推拉杆251与所述第一调整滚和相应的活塞243和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261连接,所述推拉套252与相应的活塞243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推拉套252,分别与第二调整辊A2和相应的活塞24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262连接。
在此种结构时,传动轴210表面的条形开槽可以为多个,且用于安装第一推拉杆253的条形开槽优选沿传动轴210的周向均布的方式,用于安装第二推拉杆254的条形槽优选沿传动轴210均布的方式,有利于油缸组件240和调整辊更均匀的受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都可以采用销轴作为第一连接件261和第二连接件262。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见图1、图4、图7、图8,所述第一油缸组件240a、所述第二油缸组件240b和相应的所述成型辊对230沿所述传动轴210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见图1、图3,所述第二油缸组件240b、所述第一油缸组件240a和相应的所述成型辊对230沿所述传动轴210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推拉杆251结合推拉套252的方式时,若第二油缸组件240b、第一油缸组件240a和相应的成型辊对230沿传动轴210的轴向方向分布,那么,推拉杆251上用于连接第一油缸组件240a的一端位于推拉套252内,则需要在推拉套252上也设置第一通槽,以供相应的第一连接件261穿过该第一通槽,此处第一通槽的位置与相应避让槽位置对应;若第一油缸组件240a、第二油缸组件240b和相应的成型辊对230沿传动轴210的轴向方向依次分部时,推拉杆251上连接第一油缸组件240a的活塞243的一端伸出推拉套252;则无需在推拉套252上设置该第一通槽,结构更为简单可靠。同理,推拉杆251连接调整辊的一端也可以不伸出推拉套252,则推拉套252上需要设置第二通槽,以供相应的第一连接件261穿过该第二通槽;当然,推拉杆251连接调整辊的一端也可以伸出推拉套252,则推拉套252上无需设置该第二通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7、图11至图13,至少一对所述成型辊对具有至少一对调整辊对,每对所述调整辊对的两所述调整辊分别为第一调整辊A1和第二调整辊A2,所述调整机构相应包括与所述第一调整辊A1对应的第一油缸组件240a和与所述第二调整辊A2对应的第二油缸组件240b。此种结构下,第一油缸组件240a的固定体242和第二油缸组件240b的固定体242有多种安装方式,成型辊231的设置方式也有多种。
以下列举第一油缸组件240a的固定体242和第二油缸组件240b的固定体242的安装方式:
譬如(图未示),所述第一油缸组件240a的固定体242和所述第二油缸组件240b的固定体242可以各自相设置于所述支撑座220上。
再譬如,参见图3、图4、图8,在所述第一油缸组件240a的固定体242和所述第二油缸组件240b的固定体242中,其中一固定体242为直接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20上的中间固定体,另一所述固定体242通过安装在所述中间固定体间接设置于所述支撑座220上。此种方式结构更为紧凑,并且,在采用此种结构时,第一油缸组件240a的固定体242和第二油缸组件240b的固定体242可以共用部分零件,还能够节约成本。
以下列举成型辊231的设置方式:
譬如,参见图1、图7、图11、图13,所述成型辊231为单辊,此时,一个调整辊即为一个成型辊231。
又譬如,参见图12,部分或全部所述成型辊231包括左侧子辊2311和右侧子辊2312,所述左侧子辊2311为所述调整辊对中的其中一调整辊,所述右侧子辊2312为所述调整辊对中另一调整辊,也就是单个成型辊231的两子辊对应为成型辊对230的两成型辊231。
为便于理解,结合参见1至图6,显示了一种双流的辊压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上辊装配20、下辊装配30和立辊装配40,上辊装配20和下辊装配30中均设置有两对成型辊对230,所有成型辊231都是调整辊,此处区分为左成型辊对230和右成型辊对230,使得上辊装配20的左成型辊对230、下辊装配30的左成型辊对230和相应的两立辊装配40之间形成成型通道B,上辊装配20和下辊装配30都对应设置有升降装置50,使得成型通道B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可调,上辊装配20和下辊装配30的左成型辊对230和右成型辊对230都各自对应设置有调整机构,使得成型通道B沿传动轴210轴向方向(也可称为宽度方向)的尺寸可调。
图1至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左成型辊对230的调整机构和右成型辊对230的调整机构都具有两油缸组件240,各对成型辊对230都通过上述推拉套252结合推拉套252的方式将两油缸组件240的动力传递给相应的调整辊,导向通道211都开设在传动轴210内部以对推拉套252导向,并且都采用其中一油缸组件240的固定体242通过另一油缸组件240的固定体242安装在支撑座220上的方式。左成型辊对230和右成型辊对230的调整机构的区别在于:对于左成型辊对230的调整机构,两组油缸组件240都采用上述方案中转动套、固定体242和传动轴210共同围成油液腔的方式;对于右成型辊对230的调整机构,两组油缸组件240都采用上述方案中转动套、固定体242共同围成油液腔的方式。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型材成型生产线,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的辊压成型装置。也就是说,上述各实施例的辊压成型装置均可以应用于型材生产线中。
譬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型材成型生产线还包括热轧板带机组或热轧中厚板轧机,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与所述热轧板带机组或热轧中厚板轧机连接,所述辊压成型装置利用所述热轧板带机组或热轧中厚板轧机余热以生产开口或闭口型钢。
为便于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1~20台上述辊压成型装置组成成型机组,安装在热轧中厚板轧机或热轧板带轧机后面,板带厚度可以在2~60mm,板带宽度400~5500mm范围内。
参见图1、图11、图13,当该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为双流辊压成型装置时,所述辊压成型装置的入口处设置有剖分切边装置。使得切分的钢条各自进入双流辊压成型装置的两成型通道辊压成型。
参见图12,当该辊压成型装置为压焊机时,压焊机的入口处配置有补热装置。
又譬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11、图13,所述型材成型生产线还可以为冷弯型钢生产线,所述冷弯型钢生产线用于生产开口或闭口结构钢。
在本发明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连接”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连接,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连接。
本发明的描述中,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9)

1.一种辊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上辊装配和下辊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装配和下辊装配均包括:
传动轴;
至少一对成型辊对,每对所述成型辊对包括两个成型辊,各所述成型辊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随所述传动轴转动,至少部分所述成型辊包括可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的调整辊;
支撑座,支撑所述传动轴;
调整机构,包括油缸组件和推拉件,所述推拉件用于连接调整辊和相应的油缸组件,以使所述推拉件能够在油缸组件的驱动下带动对应的所述调整辊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组件包括:
转动套,能够随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转动套具有相互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固定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转动套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体内,且所述固定体具有分布在所述转动套两端的第一中空空间和第二中空空间,所述第一中空空间和所述第二中空空间均与所述转动套的内部空间连通;
活塞,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的所述内部空间中;
其中,所述推拉件与油缸组件的活塞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组件的活塞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固定体都套设在所述传动轴的外围,所述传动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中空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第二中空空间,以使所述转动套、所述固定体和所述传动轴共同围成油液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以使所述转动套、所述固定体共同围成油液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件与相应的所述油缸组件的所述活塞连接,所述传动轴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推拉件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推拉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一致,以使所述推拉件能够在所述导向通道内沿传动轴的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为开设在所述传动轴内部的内部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所述成型辊对具有至少一对调整辊对,每对所述调整辊对的两所述调整辊分别为第一调整辊和第二调整辊,所述调整机构相应包括第一油缸组件和第二油缸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组件和所述第一调整辊的推拉件为推拉杆,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组件和所述第二调整辊的推拉件为推拉套;
其中,所述推拉套配合设置于所述内部通道中,所述推拉套配合套在所述推拉杆外,所述推拉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调整辊和相应的活塞和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推拉套分别与第二调整辊和相应的活塞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多个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为开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的条形开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所述成型辊对具有至少一对调整辊对,每对所述调整辊对的两所述调整辊分别为第一调整辊和第二调整辊,所述调整机构相应包括第一油缸组件和第二油缸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组件和所述第一调整辊的推拉件为第一推拉杆,连接所述第二油缸和所述调整辊的推拉件为第二推拉杆;
其中,所述第一推拉杆和所述第二推拉杆各自设置于相应的所述条形开槽中,沿所述传动轴的周向方向,所述第一推拉杆和所述第二推拉杆错开分布,所述推拉杆与相应的所述活塞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推拉赶与所述第一调整滚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推拉套与相应的活塞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推拉套与所述第二调整辊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油缸组件、所述第二油缸组件和相应的所述成型辊对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
所述第二油缸组件、所述第一油缸组件和相应的所述成型辊对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所述成型辊对具有至少一对调整辊对,每对所述调整辊对的两所述调整辊分别为第一调整辊和第二调整辊,所述调整机构相应包括与所述第一调整辊对应的第一油缸组件和与所述第二调整辊对应的第二油缸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辊为单辊;
所述成型辊包括左侧子辊和右侧子辊,所述左侧子辊为所述调整辊对中的其中一调整辊,所述右侧子辊为所述调整辊对中另一调整辊。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油缸组件的固定体和所述第二油缸组件的固定体中,其中一固定体为直接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中间固定体,另一所述固定体通过安装在所述中间固定体间接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或所述第一油缸组件的固定体和所述第二油缸组件的固定体各自相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为单流辊压成型装置,所述上辊装配和所述下辊装配均各自设置一对所述成型辊对;
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为双流辊压成型装置,所述上辊装配和所述下辊装置均各自设置两对所述成型辊对。
15.一种型材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型材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成型生产线还包括热轧板带机组或热轧中厚板轧机,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与所述热轧板带机组或热轧中厚板轧机连接,所述辊压成型装置利用所述热轧板带机组或热轧中厚板轧机余热以生产开口或闭口型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型材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为双流辊压成型装置,所述辊压成型装置的入口处设置有剖分切边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型材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成型装置为压焊机,所述压焊机的入口处配置补热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型材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成型生产线为冷弯型钢生产线,所述冷弯型钢生产线用于生产开口或闭口结构钢。
CN202311370915.7A 2023-10-20 2023-10-20 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 Pending CN117960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0915.7A CN117960857A (zh) 2023-10-20 2023-10-20 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0915.7A CN117960857A (zh) 2023-10-20 2023-10-20 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60857A true CN117960857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1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0915.7A Pending CN117960857A (zh) 2023-10-20 2023-10-20 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608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6194A (zh) 内冷导坯辊
KR101327766B1 (ko) 플런저 타입 라미나 플로 냉각 장치
CN112547799B (zh) 一种金属极板辊压专用机
CN117960857A (zh) 辊压成型装置及型材成型生产线
CN110947767B (zh) 一种螺纹钢的轧辊装置
CN111842490B (zh) 一种轻型钢板加工用成型机构
CN109622620A (zh) 一种压力容器用钢的多道次轧制设备
CN201960001U (zh) 一种异型管成型机
CN102133587B (zh) 一种异型管成型机
CN109332396A (zh) 板材对中输送装置
CN110434302B (zh) 一种用于铝带辊式铸轧辊的水冷旋转装置
CN215220758U (zh) 极片辊压装置及极片辊压设备
CN113634633B (zh) 结构用钢双流辊压成型装置
CN210702432U (zh) 一种用于铝带辊式铸轧辊的水冷旋转装置
CN111036711B (zh) 一种多辊距高刚度高负荷钢板矫直机
CN109500091B (zh) 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侧支承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十八辊轧机
CN202667244U (zh) 多轧辊星宇型多变组合式轧机
CN212384283U (zh) 汽车板簧热滚压成型机
CN211941744U (zh) 一种双极板压延机
CN206065130U (zh) 一种带有油槽的分体式轧辊结构
CN218693105U (zh) 一种带有辊套调整装备的双流辊压成型装置
CN217700662U (zh) 一种轧辊机用轧辊调节结构
CN101616760B (zh) 铸造辊和用于操纵该铸造辊的方法
CN116475238A (zh) 一种分联三辊轧机
CN219944114U (zh) 一种套筒免更换法兰钢卷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