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7063A - 用于形成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的套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形成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的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7063A
CN117957063A CN202280063012.1A CN202280063012A CN117957063A CN 117957063 A CN117957063 A CN 117957063A CN 202280063012 A CN202280063012 A CN 202280063012A CN 117957063 A CN117957063 A CN 117957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plate
upper plate
plate
alignment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30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斯文·马蒂亚斯·阿姆赖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 Hoffmann La Roche AG
Original Assignee
F Hoffmann La Roch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 Hoffmann La Roche AG filed Critical F Hoffmann La Roche AG
Publication of CN117957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7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01L3/508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for multiple samples, e.g. microtitration plates
    • B01L3/50853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for multiple samples, e.g. microtitration plates with covers or l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1Adjust spacings in an array of wells, pipettes or holders, format transfer between arrays of different size or geometry
    • B01L2200/022Variable spac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5Align devices or objects to ensure defined position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4Proces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 B01L2200/142Preventing evapo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6Function or devices integrated in the clo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09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rectangular shaped
    • B01L2300/0829Multi-well plates; Microtitration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48Specific forms of parts of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16Surface properties and coatings
    • B01L2300/168Specific optical properties, e.g. reflective coatin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ptical Measuring Cel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形成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的套件,所述套件包括:上板(1),所述上板包括至少一组多个杆(12),每个杆(12)具有平坦杆底表面(121);下板(2);和对准引导件,所述对准引导件用于将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相对于彼此对准;以及间隔件,所述间隔件用于确定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相对于彼此的距离。所述下板(2)包括多个孔(22),每个孔具有平坦孔底表面(221)。所述对准引导件构造并布置成使得每个孔(22)容纳每组多个杆中的一个杆(12)。所述间隔件包括多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所述螺纹调节螺栓布置成使得当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被组装以形成所述微型板组件时,每个平坦杆底表面(121)以0.5mm至5mm范围内的预定距离(43)平行于对应的平坦孔底表面(221)布置。

Description

用于形成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的套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吸光度测量领域。更具体地,其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的套件。
背景技术
生命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包括液体样品(诸如溶液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光谱吸光度测量。通常,液体样品的一种组分的浓度或液体样品的几种组分的浓度比是未知的或需要验证,并且可以根据此类吸光度测量来确定。浓度的确定可以构成质量控制或过程控制的一部分。
在比尔-朗伯定律的适用范围内,在精确知道光程长度的情况下,即可根据以下方程式通过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液体样品中单一衰减组分的浓度:
A=ε·c·L
其中
A 为吸光度,
L 为光程长度,
ε为摩尔吸收系数,并且
c为液体样品中单一衰减组分的浓度。
在许多应用中,尤其是在药物早期研究和开发中,可用的液体样品的量非常有限,并且需要使用μl(微升)或ml(毫升)范围的最小体积的液体样品执行测量。同时,要求能够处理大量的液体样品。因此,使用标准化格式(ANSI SLAS,以前称为ANSI SBS)微型板的小型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是首选技术。光谱吸光度测量通常使用具有96、384或1536孔的微型板执行。为了执行自动化吸光度测量,将预定体积的液体样品移液到孔中,并使用自动化读板仪测量吸光度。
对于具有开放孔的标准微型板的传统设计,有几个因素可能导致光程长度不准确,特别是在液体样品体积较小的情况下。例如,由不准确的移液或由在将样品移液到孔中与执行测量之间的时间期间液体样品的蒸发而引起的液体样品的实际体积与液体样品的期望体积的偏差可能导致相应孔中的实际填充水平与期望填充水平的偏差,并且因此导致光程长度与在用于确定浓度的计算中使用的光程长度的偏差。此外,弯月面的形成可能导致跨液-气界面的光程长度不均匀,并且与理论上假设的光程长度存在显著偏差。
US 8,605,279 B2(对应于US2009/008168)公开了一种微量比色皿组件,其中液体样品被保持在布置在微量比色皿组件的上板和下板上的两个平坦表面之间的位置,但不露出孔。相反,该平坦表面分别从上板和下板朝向彼此突出,液体样品放置在该平坦表面之间。关于移液管的定位以及液体样品的移液体积两者,该组件在移液时需要非常高的精确度。另外,平坦表面之间的距离需要适应液体样品的体积和表面张力。而且,移液到下板的平坦表面上的液体样品对机械影响敏感,该机械影响诸如在通过将上板放置在下板上形成微量比色皿组件之前下板的摇动或快速移动。即使微量比色皿组件的布局和尺寸可能与标准微型板的布局和尺寸相似,这也可能使使用标准微型板处理设备对微量比色皿组件的板的完全自动化且有效的处理变得复杂。此外,在将液体样品移液到下板的平坦表面上与形成具有上板的对应平坦表面的微量比色皿组件之间的时间期间,完全暴露的液体样品可以至少部分蒸发。并且即使在形成具有保持在上板和下板的两个对应平坦表面之间的液体样品体积的(封闭的)微量比色皿组件之后,液体样品仍然可以经由未覆盖的侧面而部分蒸发。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这些和其他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形成微型板组件的套件和通过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指定的微型板组件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套件的有利方面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如在说明书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单数形式“一个/一种(a/an)”和“该/所述(the)”包括复数,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规定。当使用涉及特定数值或值范围的术语“约”时,这应理解为包括并明确公开了与“约”相关的提及的特定数值,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规定。例如,如果公开了“约”数值A至“约”数值B的范围,则这应理解为包括并明确公开数值A至数值B的范围。此外,每当特征与术语“或”被组合时,术语“或”应理解为还包括“和”,除非从说明书中明显看出术语“或”必须被理解为排他性的。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形成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的套件。该套件包括:
上板,其包括由玻璃制成且布置成杆模式的至少一组多个向下突出的杆,该杆中的每一者包括面朝下的平坦杆底表面以及从平坦杆底表面的周边向上延伸的杆侧向外表面,其中同一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所有杆的平坦杆底表面布置在相应的共同第一平面中,并且其中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包括相同数量的杆并布置成相同的杆模式,
下板,
对准引导件,其用于在组装上板和下板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将上板和下板相对于彼此对准,以及
间隔件,其用于在组装上板和下板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确定上板和下板相对于彼此的距离。
下板包括由玻璃制成的多个孔。多个孔中的孔的数量对应于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杆的数量,并且孔布置成对应于杆模式的孔模式。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孔”表示具有底部的孔或开口、或坑、或相对于其中形成孔的板的表面凹陷的类似隔室,并且在使用位置从板的表面向下延伸。该孔包括通常从孔的底部延伸至孔的上端的侧壁,该侧壁通常是其中形成孔的板的表面的平面。因此,该孔被配置成以使得液体不能轻易地从孔中逸出或在孔中移位的方式容纳液体。
孔中的每一者均包括面朝上并具有在0.7mm2至29mm2范围内的面积的平坦孔底表面。所有孔的平坦孔底表面布置在共同第二平面中。
孔中的每一者进一步包括从平坦孔底表面的周边向上延伸的孔侧向内表面。当上板和下板被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孔侧向内表面尺寸设置成围绕杆侧向外表面。对准引导件构造并布置成使得当上板与下板一起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该对准引导件彼此接合以将上板和下板对准成使得多个孔中的每个孔容纳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一个杆。
间隔件包括多个螺纹调节螺栓。
多个螺纹调节螺栓中的每个螺纹调节螺栓布置在上板或下板的螺纹通孔中,其中相应的螺纹调节螺栓的一端分别从上板或下板突出,使得当上板与下板一起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该相应的螺纹调节螺栓的一端分别抵接下板或上板,并且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每个杆的平坦杆底表面布置成平行于对应的平坦孔底表面并且以0.05mm至5mm、特别是0.1mm至2mm、尤其是0.2mm至1mm范围内的预定距离面对平坦孔底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套件提供了在穿过样品的光束的固定光程长度下执行(光谱测定)吸光度测量的可能性,而不损害具有孔的常规微型板的优点。
与US 8,605,279 B2中公开的组件相比,其中突出表面是用于沉积液体样品的指定区域,由于液体样品安全地包含在其指定的孔中,下板的相应孔的孔侧向内表面防止液体样品被移位。即使在下板或微型板组件由于例如在组装上板和下板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或在将微型板组件转移到读板仪或光谱仪期间可能发生的振动或摇动而移动的情况下,液体样品保持牢固地包含在相应的孔中。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套件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液体样品,不管与粘附力和内聚力以及表面张力相关的任何样品依赖性特性。
从上板向下突出的每个杆布置成使得当上板与下板一起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对准引导件彼此接合以将上板和下板对准成使得相应的杆被其对应的孔容纳(由于杆模式对应于孔模式)。微型板组件的所有杆和孔的平坦孔底表面和平坦杆底表面平行布置并且以预定距离彼此面对。这是借助螺纹调节螺栓来实现的,如下面将更详细地解释。分配到下板的多个孔中的液体样品至少部分地润湿相应孔的平坦孔底表面,并且填充平坦杆底表面与平坦孔底表面之间的整个空间。对于其中液体样品的体积可能受到蒸发影响的情况,由于液体样品被平坦杆底表面、孔底表面和孔侧向内表面封闭,因此可以防止或至少极大减少蒸发,从而极大减少了液体样品与空气的暴露。通过将比填充平坦杆底表面与平坦孔底表面之间的整个空间所需的液体样品的最小体积更多的样品液体分配到孔中,可以进一步减少液体样品的可能蒸发对吸光度测量的影响。另外量的液体样品不会影响光程长度,因为它侧向移位到未被杆底表面覆盖的孔的空间中,因此蒸发对(光谱)吸光度测量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减少。
根据本发明的套件对液体样品的移液体积的变化相对不敏感。在实际分配到孔中的液体样品的体积偏离要分配到孔中的液体样品的目标体积的情况下,光程长度不受影响。例如,当所处理的液体样品体积超过液体样品的目标体积时,所需的光程长度仍然由杆底表面与孔底表面之间的距离确定,因为任何过量的样品液体都被杆移位。因此,通过将要分配到孔中的液体样品的目标体积增加到稍微超过填充杆底表面与孔底表面之间的整个空间所需的最小体积的体积,移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可能是由移液装置引起的)对吸光度测量没有任何影响。
当上板和下板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具有一端突出并抵接相应的相对板的螺纹调节螺栓布置在上板或下板的螺纹通孔中。因此,它们允许在相应板的不同位置处的板之间调节距离。由于杆和孔刚性地连接至相应板,使得平坦杆底表面布置在共同第一平面中并且孔底表面布置在共同第二平面中,因此可以布置和调整调节螺栓以确保所有单独杆的平坦杆底表面与单独的孔底表面平行并且在预定距离处布置,使得相应平坦杆底表面与对应的平坦孔底表面之间的光程长度对于所有杆和孔是相同的。
由于光程长度由平坦杆底表面与平坦孔底表面之间的可调节距离确定,因此光程长度可以选择足够小,使得即使具有非常高吸光度的液体样品也可以用于吸光度测量,而无需需要对液体样品进行任何稀释。光程长度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与样品体积无关。
如下面更详细地解释,上板可以仅包括一组多个杆或者可以包括两组或更多组多个向下突出的杆。
下板和上板的外部尺寸可以容易地适应根据用于微型板的ANSI SLAS标准(特别是用于微型板的ANSI SLAS1-2004(R2012))的标准尺寸,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套件提供了使用标准设备执行自动化测量的可能性,该标准设备即标准液体处理设备(例如标准多通道移液器)、标准板处理设备和标准板读板仪。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一方面,上板仅包括一组多个向下突出的杆。
这方面允许在单个光程长度下以及用最小体积的液体样品进行吸光度的简单(光谱)测量。它甚至允许测量液体样品的体积,该体积非常小,以至于分配到孔中的液体样品仅在平坦孔底表面上形成液滴。现代液体处理设备能够将一滴液体样品分配到孔的中心,以便在上板与下板组装时,液滴填充由相应的平坦杆底表面和相应的平坦孔底表面限定的微量比色皿。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上板包括两组或更多组多个向下突出的杆,特别是四组多个向下突出的杆,并且其中同一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所有杆具有相同的长度。例如,在四组多个杆的情况下,第一多个杆中的所有单独杆的平坦杆底表面布置在用于该第一多个杆的第一共同平面中,然而第二多个杆中的所有单独杆的平坦杆底表面布置在该第二多个杆的第一共同平面中(不同于第一多个杆的第一共同平面)。类似地,第三多个杆中的所有单独杆的平坦杆底表面布置在用于该第三多个杆的第一共同平面中(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多个杆的第一共同平面),并且第四多个杆中的所有单独杆的平坦杆底表面布置在用于该第四多个杆的第一共同平面中(不同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多个杆的第一共同平面)。
该构造允许在相同体积的液体样品中(即在同一孔中)以不同的光程长度进行测量。在相同样品体积中以不同光程长度进行测量的优点是:它允许用户确定最合适的光程长度,使测量的信号最好地遵循由比尔-朗伯定律给出的相关性,并且可以覆盖样品中某一成分的广泛浓度范围。另外,它还可以将测量原理从仅测量一个定义的路径长度处的吸光度扩展到将各个测量背景化。例如,可以通过评估所获得的吸光度值作为光程长度的函数的斜率来对各个路径长度处的吸光度测量进行背景化。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多个螺纹调节螺栓由布置在三角形(优选地为等腰三角形)的角处的三个螺纹调节螺栓组成。
用于确定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距离的三个螺纹调节螺栓的三角形布置允许在相应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布置调节螺栓的那些位置)处调节相应的距离。在三个螺纹调节螺栓中的一个的位置处的相应距离的调节允许调节上板相对于下板围绕由穿过相应的其它两个调节螺栓的相应位置的线限定的轴线的倾斜。因此,三个螺纹调节螺栓的三角形布置允许控制上板相对于下板的距离和倾斜,并因此使得平坦杆底表面布置成平行于平坦孔底表面,以及它们彼此之间以预定距离布置,而无需任何过度确定。特别有利的是三个螺纹调节螺栓布置在等腰三角形的角上。三个螺纹调节螺栓的这种几何布置提供了高度的稳定性,并且允许围绕对应于三角形的底边的第一轴线以及围绕相对于第一轴线呈对称角度的另外两个轴线(对应于三角形的支架)调节倾斜度。特别有利的是螺纹调节螺栓的三角形布置,使得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平行于相应板的长侧向边缘延伸,并且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布置在相应板的长侧向边缘的中间。理想地,螺纹调节螺栓布置成使得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布置为尽可能靠近相应板的长侧向边缘,并且三角形的底角布置为尽可能靠近长侧向边缘的端部,而顶点布置为尽可能靠近相应板的相对长侧向边缘以及该相对长侧向边缘的中间。此类布置可以允许高精度地调节和控制上板相对于下板的倾斜角度以及平坦杆底表面与平坦孔底表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无论是仅存在一组多个杆还是存在两组或更多组、特别是四组多个杆)的杆模式是其中布置了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杆的具有96个位置的相同矩形矩阵。
矩阵的位置沿8行和12列布置,
其中三个螺纹调节螺栓中的第一螺纹调节螺栓和第二螺纹调节螺栓两者均布置在矩形矩阵的最下面的行与第二最下面的行之间,
并且其中三个螺纹调节螺栓中的第三螺纹调节螺栓布置在矩形矩阵的最上面的行与第二最上面的行之间。
第一螺纹调节螺栓布置在矩形矩阵的最左列与第二最左列之间,并且第二螺纹调节螺栓布置在矩形矩阵的最右列与第二最右列之间。
第三螺纹调节螺栓布置在矩形矩阵的两个最中央的列之间。
将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布置在具有96个位置的相同矩形矩阵中,其中沿着8行和12列布置的矩阵的位置,具有此类布置对应于标准微型板的布置的优点,从而允许使用标准设备用于液体样品处理和微型板处理。
在所述行与列之间的三个螺纹调节螺栓的布置,确保了螺纹调节螺栓之间的相应距离尽可能大,而无需将调节螺栓布置在矩阵之外。使螺纹调节螺栓的相应距离最大化,增加了上板相对于下板用于调节倾斜度的精度以及杆底表面与孔底表面之间的距离的调节精度。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相应的螺纹调节螺栓的分别从上板或下板突出的一端包括凸端面。
当上板和下板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从上板或下板突出的相应的螺纹调节螺栓的一端处的凸端面实质上提供了螺纹调节螺栓的一端与相应的另一板的单点接触。相反,在相应的螺纹调节螺栓的一端包括例如平坦表面的情况下,所述平坦表面和相应另一板的接触区域将是整个所述平坦表面、所述平坦表面的边缘或该边缘上的点。这可能导致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距离与螺纹调节螺栓的旋转之间的关系出现意外的非线性或突然变化。此外,上板相对于下板的倾斜的参考轴线可能没有被明确地限定。此外,在相应板至少在螺纹调节螺栓的凸端与相应板接触的区域中由玻璃制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足够光滑的凸端面来避免对玻璃的刮擦和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对准引导件包括
第一凸缘,其在上板的第一侧向端处从上板向下延伸并且包括第一凸缘对准表面,
第二凸缘,其在上板的与第一侧向端相对的第二侧向端处从上板向下延伸并且包括第二凸缘对准表面,
第一凹槽,其形成于下板的对应的第一侧向端处并且包括对应的第一凹槽对准表面,
第二凹槽,其形成于下板的对应的第二侧向端处并且包括对应的第二凹槽对准表面。
第一和第二凸缘对准表面中的每一者以及第一和第二凹槽对准表面中的对应的一者成形并布置成在组装上板和下板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彼此接合。
当上板和下板被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对准引导件确保上板与下板精确地对准。在这方面,下板的“对应”第一侧向端和“对应”第二侧向端分别表示布置在与上板的向下延伸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相同侧的下板的相应侧向端。第一和第二对准凸缘以及包括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凸缘对准表面和第一和第二凹槽对准表面的第一和第二对准凹槽通常被形成为使得它们允许用户在组装上板和下板时简单且准确地将上板和下板与彼此对准。特别地,基本上竖直的第一和第二凸缘对准表面以及第一和第二凹槽对准表面确保上板和下板在对应的第一和第二凸缘对准表面与第一和第二凹槽对准表面接合时水平地对准。
另外,对准引导件不仅在上板和下板的组装期间用作引导和对准工具,而且还使上板相对于下板保持在其指定的水平位置。在组装例程期间,可以容易地看到相应板的相对侧向端处的对准凸缘和对应凹槽的布置。与在组装例程期间中“隐藏”的对准装置相比,这是有利的。此外,在相应板的相对侧向端处的对准凸缘和凹槽的此类布置确保了上板相对于下板稳定,防止在除了朝向和远离下板之外的方向上的移动。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对准引导件进一步包括
第三凸缘,其在下板的第三侧向端处从下板向上延伸并且包括第三凸缘对准表面,该下板的第三侧向端不同于该下板的第一和第二侧向端,
第四凸缘,其在下板的与第三侧向端相对的第四侧向端处从下板向上延伸并且包括第四凸缘对准表面,
第三凹槽,其形成于上板的对应的第三侧向端处并且包括对应的第三凹槽对准表面,
第四凹槽,其形成于上板的对应的第四侧向端处并且包括对应的第四凹槽对准表面。
第三和第四凸缘对准表面中的每一者以及第三和第四凹槽对准表面中的对应的一者成形并布置成在组装上板和下板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彼此接合。
再次,上板的“对应”第三侧向端和“对应”第四侧向端分别表示布置在与下板的向上延伸的第三凸缘和第四凸缘相同侧的上板的相应侧向端。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在不同于第一侧向端和第二侧向端的侧向端处的布置进一步增强了微型板组件的稳定性,进一步防止上板相对于下板的除了朝向和远离下板之外的任何移动。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
第一凸缘对准表面包括面向内的内对准表面和两个侧向面向外的侧向对准表面,该内对准表面包括远离该内对准表面向内突出的至少一个凸起,
第一凹槽对准表面包括面向外的外对准表面和两个侧向面向内的侧向对准表面,该外对准表面包括对应于该至少一个凸起的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凹口,
第二凸缘对准表面包括面向内的内对准表面和两个侧向面向外的侧向对准表面,该内对准表面包括远离第二内凸缘对准表面向内突出的至少一个凸起,优选是两个此类凸起,并且
第二凹槽对准表面包括面向外的外对准表面和两个侧向面向内的侧向对准表面,该外对准表面包括对应于该至少一个凸起的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凹口,优选是对应于两个此类凸起的两个此类凹口,
其中凸起中的每一者和凹口中的对应的一者布置和成形为在组装上板和下板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彼此接合。
当组装上板和下板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面向内的内对准表面和其对应的面向外的外对准表面主要在垂直于所述表面的方向上相对于下板对准并稳定上板。除了由内对准表面和外对准表面提供的对准和稳定之外,侧向对准表面还支撑上板在除了垂直于内对准表面和外对准表面的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对准和稳定。类似的侧向对准表面也可以提供到第三和第四凸缘对准表面以及它们对应的凹槽对准表面,用于微型板组件的进一步稳定和对准支撑。凸起及其对应的凹口进一步增强了稳定性,特别是在除了垂直于相应的内对准表面和外对准表面的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稳定性。除了稳定之外,凸起和凹口可以帮助限定上板相对于下板的定向,以防止上板与下板以不期望的定向进行任何意外组装。借助于凸起和对应凹口限定上板相对于下板的定向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提供以下:第一凸缘对准表面的一个凸起,以及第一凹槽对准表面的一个对应的凹口,以及第二凸缘对准表面上的两个凸起,以及第二凹槽对准表面的两个对应的凹口。凸起和凹口的此类布置不仅在物理上防止上板与下板的错误组装,而且还为上板与下板的正确组装提供明显的视觉引导。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又一个方面,上板包括由耐腐蚀金属制成且包括布置成杆模式的多个通孔的承载板,并且其中同一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每个单独的杆固定在多个通孔中的不同的单独通孔中。
由耐腐蚀金属制成的承载板,其中附有玻璃杆,一方面允许利用玻璃的有利的光学特性,同时允许对上板作为整体进行可靠且稳固的处理(带有固定在通孔中的玻璃杆的承载板)。另外,玻璃杆和由具有通孔的耐腐蚀金属制成的承载板两者都可以简单且可靠地制造,并且由于它们耐腐蚀,所以它们可以清洗和重复使用。
在仅存在一组多个杆的情况下,该单组多个杆中的一个单独的杆被固定在承载板的每个单独的通孔中。在存在两组或更多组多个杆的情况下,每组多个杆中的一个杆固定在承载板的每个单独的通孔中。特别地,在上述四组多个杆的情况下,四组多个杆中的每一者中的一个杆布置在承载板的每个单独的通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相同的多个杆中的每个单独的杆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相应的不同的单独通孔中。
使用粘合剂将每个单独的杆固定在通孔中是将杆连接到承载板的简单而可靠的方式。没有另外的功能(例如螺纹)是必要的,这可能会使所述部件的制造复杂化。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下板包括玻璃板,该玻璃板包括布置成孔模式的多个孔。下板进一步包括由耐腐蚀金属制成并容纳玻璃板的框架。螺纹调节螺栓从上板突出,并且布置成使得当上板与下板一起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螺纹调节螺栓的端部抵接玻璃板。
该方面的优点在于,此类包括孔的玻璃板易于以高精度制造。由于已知玻璃是一种相当脆弱的材料,所以容纳玻璃板的由耐腐蚀金属制成的框架确保了下板作为整体(即容纳有玻璃板的框架)稳固并且因此易于处理。
将从上板突出的螺纹调节螺栓布置为使得在上板与下板组装时螺纹调节螺栓的端部抵接玻璃板,确保了实际上用调整螺栓能够准确地调整上板之间的距离。抵接玻璃板的螺纹调节螺栓确保平坦杆底表面与平坦孔底表面之间的距离被精确地调节,因为平坦孔底表面是玻璃板的一部分而不是金属框架的一部分。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杆和孔两者均为圆柱形且具有圆形横截面。
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玻璃)杆易于制造并且适合于引导在许多情况下也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光束轮廓的光束。
如已所述,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套件的另一方面,下板和上板两者的外部尺寸均符合用于微型板的标准ANSI SLAS1-2004(R2012)的外部尺寸。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套件提供了使用标准设备执行自动化测量的可能性,该标准设备即标准液体处理设备(例如标准多通道移液器)、标准板处理设备和标准板读板仪。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该微型板组件由根据本发明的套件的经组装的上板和下板形成,如上所述。
微型板组件的组成和优点已经在上面关于用于形成微型板组件的套件进行了描述,因此这里不再重复。
当上板和下板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平坦杆底表面和平坦杆孔表面的平行布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多个螺纹调节螺栓来调节,以补偿与上板和下板的理想几何形状的任何微小偏差,该偏差可能源于制造过程或温度变化。包括螺纹调节螺栓的间隔件可以优选地使用一组校准测量仅调节一次。对于校准测量,孔可以填充具有精确已知的组分浓度和摩尔吸收系数的参考液体样品。实际光程长度和与预期光程长度的任何偏差可以使用提供比尔-朗伯定律定义的方程式根据吸光度的测量来计算(进一步参见上文)。随后可以调节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因此杆底表面和孔底表面的距离),使得实际光程长度和预期光程长度的偏差减小。可以重复该校准程序,直到所述偏差减小到足够小的水平。任何剩余的偏差可以在测量数据的后续处理期间得到补偿。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方面在示意图的帮助下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套件的第一实施例,其中以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套件的所有部件;
图2以透视图示出了图1的套件的实施例,其中套件的上板和下板中的每一者的部件被组装;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套件的实施例的上板的仰视图;
图4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套件的实施例的下板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型板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该微型板组件由图2中所示的经组装的上板和下板形成;
图6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微型板组件沿着线VI-VI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6的细节VII的放大视图;
图8至图9示出了套件和微型板组件沿着图5的线VIII-VIII的剖视图,其中孔中含有液体样品,其中图8示出了在组装之前被分离的套件的上板和下板,并且其中图9示出了上板组装到下板的微型板组件;
图10至图11示出了与图8至图9相同的剖视图,然而,其中孔中含有较小体积的液体样品;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套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上板的仰视图;以及
图13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上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套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套件一般包括上板1和下板2。上板1包括多个由玻璃制成并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杆12。杆12布置成杆模式(在第一实施例中,八行和十二列的矩形矩阵限定矩阵内的九十六个不同位置,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的)。下板2包括金属框架20和玻璃板21,该玻璃板包括多个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孔22,这些圆柱形孔布置成对应于杆模式(对应的八行和十二列的矩阵)的孔模式。在第一实施例中,仅提供了一组多个杆12(即,单组多个杆)。
上板1包括由耐腐蚀金属,例如(阳极化)铝制成的承载板10。承载板10包括多个布置在矩阵的九十六个不同位置处的用于容纳单独的杆12的通孔11,使得所述一组多个杆中的单独的杆12布置成杆模式(矩形矩阵)。承载板10进一步包括三个螺纹通孔18a、18b、18c。三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布置在这些螺纹通孔18a、18b、18c中,其中三个调节螺栓中的第一螺纹调节螺栓13a布置在通孔18a中,三个螺纹调节螺栓中的第二螺纹调节螺栓13b布置在螺纹通孔18b中,并且三个螺纹调节螺栓中的第三螺纹调节螺栓13c布置在通孔18c中。当上板1与下板2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三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用于调节上板1与下板2相对于彼此的距离(并且因此调节相应的单独杆12的相应平坦杆底表面121与对应孔22的平坦孔底表面221之间的距离43,参见图9)。
下板2包括由耐腐蚀金属,例如(阳极化)铝制成的框架20。框架20容纳玻璃板21。玻璃板21由穿过金属框架20中的螺纹孔延伸的三个夹紧螺钉23(图1中仅标记了其中两个)固定,从而夹紧玻璃板21并将其保持在金属框架20中的预定位置。
图2示出了图1中已经示出的套件的第一实施例,然而,套件的上板1和下板2中的每一者的部件被组装。也就是说,杆12固定在承载板10的通孔11中(每个单独的通孔11中的一根单独的杆12)并且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布置在通孔18a、18b、18c中以从由此形成的上板1向下突出。玻璃板21插入金属框架20中,并借助夹紧螺钉23固定在金属框架中。
如上已经简短所述,在套件的该第一实施例中,杆模式是具有九十六个不同位置的矩形矩阵,其中矩阵的这九十六个不同位置沿八行R1-R8(由图1和图2中的承载板10上的字母A-H标记)并且沿着十二列C1-C12(由图1和图2中的承载板10上的数字1-12标记)布置。第一和第二螺纹调节螺栓13a和13b布置在矩形矩阵的第二最下面的行R7与最下面的行R8之间,其中第一螺纹调节螺栓13a布置在最左列C1与第二最左列C2之间,并且其中第二螺纹调节螺栓13b布置在第二最右列C11与最右列C12之间。第三螺纹调节螺栓13c布置在最上面的行R1与第二最上面的行R2之间以及在最中央的列C6与C7之间。因此,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形成等腰三角形19(由图2中的虚线表示),其中所述三角形19的角布置为彼此尽可能远离,以确保借助于三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的高精度调节。
对准引导件在上板1的第一侧向端14处和在与第一侧向端14相对的第二侧向端15处提供,以及在下板2的对应的第一侧向端24处和在对应的第二侧向端25处提供。对准引导件用于在组装上板1和下板2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将上板1和下板2相对于彼此对准。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对准引导件包括从上板1在其第一侧向端14处向下延伸的第一凸缘140(参见图3)和从上板1在其第二侧向端15处向下延伸的第二凸缘150。对准引导件进一步包括:在下板2的对应的第一侧向端24处的第一凹槽240和在下板2的对应的第二侧向端25处的第二凹槽250(参见图4)。
第一和第二凸缘140、150的几何形状以及第一和第二凹槽240、250的几何形状也在图3和图4中可见。图3示出了(组装的)上板1的仰视图,并且图4示出了图2的(组装的)下板2的俯视图。
在图3中,上板1的第一侧向端14被示出位于上板1的左侧。第一凸缘140包括从上板1向下延伸(即,朝读者延伸出绘图平面)的第一凸缘对准表面141。第一凸缘对准表面141包括面向内的内对准表面142和两个侧向面向外的侧向对准表面143。所述对准表面141、142、143被体现为经由圆形边缘彼此连接的基本上竖直的平坦壁。另外,内对准表面142包括远离内对准表面142向内突出的凸起144。
上板1的第二侧向端15被示出位于上板1的右侧。第二凸缘150包括第二凸缘对准表面151,该第二凸缘对准表面包括与上板1的第一侧向端14处的其对应的对应部分镜像的面向内的内对准表面152和两个侧向面向外的侧向对准表面153。第二内凸缘对准表面152包括远离内对准表面152向内突出的两个凸起154。
与图3类似,在图4中,下板2的第一侧向端24被示出位于下板2的左侧,并且下板2的第二侧向端25被示出位于右侧。第一凹槽240包括形成于第一侧向端24处的第一凹槽对准表面241。第一凹槽对准表面241包括面向外的外对准表面242和两个侧向面向内的侧向对准表面243。另外,外对准表面242进一步包括对应于上板1的凸起144的向内凹陷的凹口244。
类似地,布置在下板2的第二侧向端25处的第二凹槽250包括第二凹槽对准表面251。第二凹槽对准表面251包括与下板2的第一侧向端24处的其对应的对应部分镜像的面向外的外对准表面252和两个侧向面向内的侧向对准表面253。第二内凹槽对准表面252包括对应于上板1的两个凸起154的两个向内凹陷的凹口254。
下板2的第一侧向端24处的第一凹槽240(包括凹口244)的所有对准表面241、242、243的形状与上板1的第一凸缘140(包括凸起144)的对应对准表面141、142、143的形状匹配。这对于下板2的第二侧向端25处的第二凹槽250(包括凹口245)的对准表面251、252、253同样适用,其形状与上板1的第二凸缘150(包括两个凸起154)的对应对准表面151、152、153的形状匹配。当上板1与下板2组装时,上板1和下板2的相应的内对准表面和外对准表面142、152、242、252确保上板1与下板2在纵向方向(绘图平面中的水平方向)上正确地对准。相应的侧向对准表面143、153、243、253确保上板与下板在横向方向(绘图平面中的竖直方向)上正确地对准。凸起144和154以及凹口244和254不仅进一步支撑对准和稳定性,而且还确保上板1以正确的定向与下板2组装。
如图4中进一步所示,对准引导件进一步包括:从下板2的第三侧向端26向上延伸的第三凸缘260和从与下板2的第三侧向端26相对的第四侧向端27向上延伸的第四凸缘270。对准引导件进一步包括:在上板1的对应的第三侧向端16处提供的对应的第三凹槽160以及在上板1的对应的第四侧向端17处提供的对应的第四凹槽170,如图3中所示。第三凸缘260和第四凸缘270以及对应的第三凹槽160和第四凹槽170进一步支撑对准程序和微型板组件的稳定性。
此外,图4示出了与铝框架20组装在一起的玻璃板21。玻璃板21在铝框架20中的正确定向通过玻璃板21上的倒角边缘210和铝框架20上的对应倒角边缘200来确保。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型板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该微型板组件由上述套件的经组装的上板1和下板2形成。如图5中可见,上板1和下板2的各种对准凸缘和凹槽彼此接合。如图5中进一步可见,凸缘进一步包括面向外的凹陷表面,其中仅布置在上板1的第二端15处的第二凸缘150的凹陷表面155以及第四凸缘270的凹陷表面275在图5中可见。上板1的第一凸缘140中和下板2的第三凸缘260中还提供对应的凹陷表面(图5中不可见)。凹陷表面呈矩形形状并且向内凹陷例如0.5mm。它们用作对应标准设备的夹持/接触表面,用于全自动化处理上板1和下板2或由其形成的微型板组件。外部尺寸优选地符合标准ANSISLAS1-2004(R2012)的用于指定长度为127.76mm+/-0.5mm并且宽度为85.48mm+/-0.5mm的微型板的外部尺寸。
当上板1与下板2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上板1仅经由三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的端部表面抵靠在下板2上。通过调节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可以在每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的位置处调节上板1与下板2之间的距离。这允许调节两者,上板1与下板2之间的(平行)距离以及上板1相对于下板2的倾斜。
图6示出了微型板组件沿着图5中的线VI-VI的剖视图。第一螺纹调节螺栓13a和第二螺纹调节螺栓13b布置在承载板10的两个相应的螺纹通孔18a、18b中(参见图1)。图7示出了图6的细节VII的放大视图。可以看出,第一螺纹调节螺栓13a的端部131a具有抵靠在下板2的玻璃板21的上表面213上的凸端面。承载板10本身并不以其下表面101抵靠在玻璃板21的上表面213上,而是在玻璃板21的上表面213与承载器10的下表面101之间存在小间隙,使得上板1整体上仅在三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的凸端面与玻璃板21的上表面213接触的那些点处整体上抵靠在下板2上。
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套件或微型板组件的上板1和下板2沿着图5的线VIII-VIII的剖视图。在图8中,上板1和下板2是分离的(套件),而在图9中,上板1与下板2组装(微型板组件)。
如这里进一步可见,由玻璃制成的杆12包括平坦杆底表面121和从平坦杆底表面121的周边向上延伸的杆侧向外表面122。杆12是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杆。在该实施例中,平坦杆底表面121为具有3mm直径的圆形表面,并且杆侧向外表面122成形为圆形外圆柱表面。对于通常在此类应用中使用的液体样品的体积,圆形平坦杆底表面121的直径可以小至0.5mm。平坦杆底表面121全部布置在共同第一平面127中。制成杆12的玻璃优选是石英玻璃。每个杆12的平坦杆底表面121和平坦顶表面123被抛光并且可以具有表面粗糙度Ra=0.3或更小。
可以看出,杆12的顶表面123布置在通孔11中,使得顶表面123相对于承载板10的上表面102稍微凹陷,以避免杆12的顶表面123被刮擦。每个杆12通过粘合剂固定在其相应的通孔11中。为了确保所有平坦杆底表面121布置在共同第一平面127中,杆12可以借助对应的优选地由塑料制成的间隔件(未示出)固定在相应的通孔11中,该间隔件限定承载板10的上杆表面123与上表面102之间的小距离(稍微凹陷的布置)。
玻璃板21的孔22也为圆柱形,并且包括平坦孔底表面221,该平坦孔底表面成形为具有6mm直径的圆形表面。然而,对于非常小体积的液体样品,圆形平坦孔底表面221的直径可以小至1mm。平坦孔底表面的面积一般在0.7mm2至29mm2范围。玻璃板21的每个圆柱形孔22进一步包括成形为内圆柱表面的孔侧向内表面222。平坦孔底表面221布置在共同第二平面227中。每个孔22的平坦孔底表面221被抛光并且可以具有表面粗糙度Ra=0.3或更小。类似地,玻璃板21的底表面211要么被完全抛光至相同的表面粗糙度Ra,要么至少在底表面211的被用于吸光度测量的光束40横穿的那些区域中被抛光至相同的表面粗糙度。
如进一步可见,孔22部分地填充有液体样品225。由于液体样品内的内聚力以及在液体样品与孔22的侧向内表面222之间的粘附力,在液体样品225的表面处形成弯月面226。当粘附力强于内聚力时,形成所示的凹入弯月面226,因为这通常是水溶液的情况。当上板1和下板2组装以形成微型板组件时,将杆12落入孔22中并浸入液体样品225中,其中平坦杆底表面121与平坦孔底表面221之间的距离由三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限定。
在图9中,从光源41发出的光束40在从光源41到检测器44的途中横穿杆12和包含在孔22中的液体样品225,用于测量光穿过液体样品的(光谱分辨的)透射(从中可以计算液体样品的吸光度)。光穿过液体样品的光程长度对应于平坦杆底表面121与平坦孔底表面221之间的距离43,并且范围为0.05mm至5mm,特别是0.1mm至2mm,尤其是从0.2mm到1mm。由于每个杆12的平坦杆底表面121布置成平行于每个孔22的平坦孔底表面221,所以平坦杆底表面121与平坦孔底表面221之间的距离以及因此穿过液体样品的光程长度在光束40的整个横截面上是恒定的。在孔22的孔侧向内表面222与杆12的杆侧向外表面122之间形成的小弯月面228不被光束40横穿,并且因此,该弯月面228对透射/吸光度测量没有任何影响。甚至在液体样品225的体积以及因此液体样品225的填充水平可能受到蒸发较小程度的影响的情况下,光程长度也不受影响。然而,如上已所述,蒸发被完全避免或至少极大减少,因为每个液体样品225基本上被孔侧向内表面221和被承载板10封闭。
在图10和图11中,相同的剖视图如图8和图9所示,其中孔22中含有明显更少量的液体样品225。此处,仅一滴液体样品225被分配到相应孔22的中心处的每个孔22中。液体样品225的体积非常小,以至于它不会润湿整个平坦孔底表面221,从而在平坦孔底表面221上形成具有弯曲表面229的液滴。现代液体处理设备能够以高精度将此类小体积的液体样品225分配到每个孔中并且在相应孔22的中心处。如图11中所示,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光程长度在光束40的整个横截面上是恒定的。
图12和图13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套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上板3的仰视图和侧视图。该第二实施例的下板可以与套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下板2相同。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上板3包括四组多个杆,其中四组多个杆中的每组多个中的单独的杆32、33、34、35具有例如2mm的直径。相同多个杆中的所有杆或杆具有相同的长度,但是不同多个杆中的杆32、33、34、35的长度不同。每组多个杆中的一个杆32、33、34、35在承载板30中提供的每个通孔31中布置(通孔中的一者由图12中的虚线表示)。通孔31以与套件的第一实施例的杆12相同的矩阵布置方式布置在承载板30中,并且圆形通孔31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圆形形状。四组多个杆中的每个杆32、33、34、35包括平坦杆底表面321、331、341、351和外杆表面322、332、342、352。四个杆32、33、34、35在承载板30的各个通孔31中的每一者中的固定以与针对套件的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相同的方式执行。这意味着,一旦四个杆32、33、34、35已通过粘合剂固定在通孔31中,则该(例如第一)多个杆中的所有杆32的平坦杆底表面321布置在第一共同平面327中。类似地,另一组(例如第二)多个杆中的所有杆33的平坦杆底表面331布置在与第一共同平面327不同的另一第一共同平面337中。此外,又一组(例如第三)多个杆中的所有杆34的平坦杆底表面341布置在与第一共同平面327、337不同的又一第一共同平面347中。以及最后,再一组(例如第四)多个杆中的所有杆35的平坦杆底表面351布置在与第一共同平面327、337、347不同的再一第一共同平面357中。另一方面,玻璃板21的平坦孔底表面22全部布置在相同的第二共同平面227中(参见第一实施例)。结果,玻璃板21的孔22的平坦杆底表面321、331、341、351与平坦孔底表面221之间的距离不同。如上已所述,这导致相同体积的液体样品(即在同一孔中)可用不同的光程长度,并允许在四个不同的光程长度下进行透射/吸光度测量。这允许用户确定最合适的光程长度,使测量的信号最好地遵循由比尔-朗伯定律给出的相关性。套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上板3的其他特征可以与套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上板1的特征相同。因此,这里不再讨论它们。如所述,套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下板(图12和图13中未示出)可以与套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下板2相同。
上面借助于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套件和微型板组件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进行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形成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的套件,所述套件包括:
上板(1、3),其包括由玻璃制成且布置成杆模式的至少一组多个向下突出的杆(12;32、33、34、35),所述杆(12;32、33、34、35)中的每一者包括面朝下的平坦杆底表面(121;321、331、341、351)以及从所述平坦杆底表面(121;321、331、341、351)的周边向上延伸的杆侧向外表面(122;322、332、342、352),其中同一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所有杆(12;32、33、34、35)的所述平坦杆底表面(121;321、331、341、351)布置在相应的共同第一平面(127;327、337、347、357)中,并且其中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12;32、33、34、35)包括相同数量的杆(12;32、33、34、35)并布置成相同的杆模式,
下板(2),
对准引导件,其用于在组装所述上板(1、3)和所述下板(2)以形成所述微型板组件时将所述上板(1、3)和所述下板(2)相对于彼此对准,以及
间隔件,其用于在组装所述上板(1、3)和所述下板(2)以形成所述微型板组件时确定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2)相对于彼此的距离,
其中
所述下板(2)包括由玻璃制成的多个孔(22),所述多个孔(22)的孔(22)的数量对应于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12;32、33、34、35)中的杆(12;32、33、34、35)的数量并且布置成对应于所述杆模式的孔模式,
其中所述孔(22)中的每一者包括面朝上并且具有在0.7mm2至29mm2范围内的面积的平坦孔底表面(221),所有孔(22)的所述平坦孔底表面(221)布置在共同第二平面(227)中,
并且其中所述孔(22)中的每一者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平坦孔底表面(221)的周边向上延伸的孔侧向内表面(222),其中当所述上板(1、3)和所述下板(2)被组装以形成所述微型板组件(1、3)时,所述孔侧向内表面(222)尺寸设置成围绕所述杆侧向外表面(122;322、332、342、352),
其中
所述对准引导件构造并布置成使得当所述上板(1、3)与所述下板(2)一起组装以形成所述微型板组件时,所述对准引导件彼此接合以将所述上板(1、3)和所述下板(2)对准成使得所述多个孔(22)中的每个孔容纳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12;32、33、34、35)中的一个杆(12;32、33、34、35),
并且其中
所述间隔件包括多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
其中所述多个螺纹调节螺栓中的每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布置在所述上板(1、3)或所述下板(2)的螺纹通孔(18a、18b、18c)中,其中相应的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的一端(131a)分别从所述上板(1、3)或所述下板(2)突出,
使得当所述上板(1、3)与所述下板(2)一起组装以形成所述微型板组件时,所述相应的螺纹调节螺栓(13a)的所述一端(131a)分别抵接所述下板(2)或所述上板(1、3),并且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12;32、33、34、35)中的每个杆(12;32、33、34、35)的所述平坦杆底表面(121;321、331、341、351)布置成平行于对应的平坦孔底表面(221)并且以0.05mm至5mm、特别是0.1mm至2mm、尤其是0.2mm至1mm范围内的预定距离面对所述平坦孔底表面(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上板(1)仅包括一组多个向下突出的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上板(3)包括两组或更多组多个向下突出的杆(32、33、34、35),特别是四组多个向下突出的杆(32、33、34、35),并且其中所述同一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所有杆(32、33、34、35)具有相同的长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多个螺纹调节螺栓由布置在三角形(19)、优选为等腰三角形(19)的角处的三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件,其中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12;32、33、34、35)的所述杆模式是其中布置了每个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所述杆(12;32、33、34、35)的具有九十六个位置的相同矩形矩阵,
其中所述矩阵的位置沿八个行(R1-R8)和十二个列(C1-C12)布置,
其中所述三个螺纹调节螺栓(13a、13b、13c)中的第一螺纹调节螺栓(13a)和第二螺纹调节螺栓(13b)两者均布置在所述矩形矩阵的最下面的行(R8)与第二最下面的行(R7)之间,
其中所述三个螺纹调节螺栓(13)中的第三螺纹调节螺栓(13c)布置在所述矩形矩阵的最上面的行(R1)与第二最上面的行(R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螺纹调节螺栓(13a)布置在所述矩形矩阵的最左列(C1)与第二最左列(C2)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螺纹调节螺栓(13b)布置在所述矩形矩阵的最右列(C12)与第二最右列(C11)之间,
并且其中所述第三螺纹调节螺栓(13c)布置在所述矩形矩阵的两个最中央的列(C6、C7)之间。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相应的螺纹调节螺栓(13a)的分别从所述上板(1、3)或所述下板(2)突出的所述一端(131a)包括凸端面。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对准引导件包括
第一凸缘(140),其在所述上板(1、3)的第一侧向端(14)处从所述上板(1、3)向下延伸并且包括第一凸缘对准表面(141),
第二凸缘(150),其在所述上板(1、3)的与所述第一侧向端(14)相对的第二侧向端(15)处从所述上板向下延伸并且包括第二凸缘对准表面(151),
第一凹槽(240),其形成于所述下板(2)的对应的第一侧向端(24)处并且包括对应的第一凹槽对准表面(241),
第二凹槽(250),其形成于所述下板(2)的对应的第二侧向端(25)处并且包括对应的第二凹槽对准表面(251),
其中所述第一(141)和所述第二(151)凸缘对准表面中的每一者以及所述第一(241)和所述第二(251)凹槽对准表面中的对应的一者成形并布置成在组装所述上板(1、3)和所述下板(2)以形成所述微型板组件时彼此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对准引导件进一步包括
第三凸缘(260),其在所述下板(2)的第三侧向端(26)处从所述下板(2)向上延伸并且包括第三凸缘对准表面(261),所述下板(2)的所述第三侧向端(26)不同于所述下板(2)的所述第一(24)和所述第二(25)侧向端,
第四凸缘(270),其在所述下板(2)的与所述第三侧向端(26)相对的第四侧向端(27)处从所述下板(2)向上延伸并且包括第四凸缘对准表面(271),
第三凹槽(160),其形成于所述上板(1)的对应的第三侧向端(16)处并且包括对应的第三凹槽对准表面(161),
第四凹槽(170),其形成于所述上板(1、3)的对应的第四侧向端(17)处并且包括对应的第四凹槽对准表面(171),
其中第三和第四凸缘对准表面(261、271)中的每一者以及第三和第四凹槽对准表面(161、171)中的对应的一者成形并布置成在组装所述上板(1、3)和所述下板(2)以形成所述微型板组件时彼此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7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中
所述第一凸缘对准表面(141)包括面向内的内对准表面(142)和两个侧向面向外的侧向对准表面(143),所述内对准表面(142)包括远离所述内对准表面(142)向内突出的至少一个凸起(144),
所述第一凹槽对准表面(241)包括面向外的外对准表面(242)和两个侧向面向内的侧向对准表面(243),所述外对准表面(242)包括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144)的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凹口(244),
所述第二凸缘对准表面(151)包括面向内的内对准表面(152)和两个侧向面向外的侧向对准表面(153),所述内对准表面(152)包括远离第二内凸缘对准表面(152)向内突出的至少一个凸起(154),优选是两个此类凸起(154),并且
所述第二凹槽对准表面(251)包括面向外的外对准表面(252)和两个侧向面向内的侧向对准表面(253),所述外对准表面(253)包括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154)的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凹口(254),优选是对应于所述两个此类凸起(154)的两个此类凹口(254),
其中所述凸起(144、154)中的每一者和所述凹口(244、254)中的对应的一者布置和成形为在组装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以形成所述微型板组件时彼此接合。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上板(1)包括由耐腐蚀金属制成且包括布置成所述杆模式的多个通孔(11、31)的承载板(10),并且其中所述同一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每个单独的杆(12;32、33、34、35)固定在所述多个通孔中的不同的单独通孔(11、31)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同一单独组的多个杆中的每个单独的杆(12;32、33、34、35)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相应的不同的单独通孔(11、31)中。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下板(2)包括玻璃板(21),所述玻璃板包括布置成所述孔模式的所述多个孔(22),其中所述下板(2)进一步包括由耐腐蚀金属制成且容纳所述玻璃板(21)的框架(20),并且其中所述螺纹调节螺栓(13)从所述上板突出并且布置成使得当所述上板(1、3)与所述下板(2)一起组装以形成所述微型板组件时所述螺纹调节螺栓的端部抵接所述玻璃板(21)。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杆(12;32、33、34、35)和所述孔(22)两者均为圆柱形且具有圆形横截面。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中所述下板(2)和所述上板(1、3)两者的外部尺寸均符合用于微型板的标准ANSI SLAS1-2004(R2012)的外部尺寸。
15.一种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所述微型板组件由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的经组装的上板(1、3)和下板(2)形成。
CN202280063012.1A 2021-09-20 2022-09-19 用于形成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的套件 Pending CN1179570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197823 2021-09-20
EP21197823.4 2021-09-20
PCT/EP2022/075949 WO2023041780A1 (en) 2021-09-20 2022-09-19 Kit for forming a microplate assembly for absorbance measurements of liquid sampl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7063A true CN117957063A (zh) 2024-04-30

Family

ID=77864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3012.1A Pending CN117957063A (zh) 2021-09-20 2022-09-19 用于形成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的套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KR (1) KR20240065146A (zh)
CN (1) CN117957063A (zh)
AU (1) AU2022346915A1 (zh)
CA (1) CA3232117A1 (zh)
IL (1) IL311574A (zh)
WO (1) WO202304178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27998B2 (ja) 2006-03-08 2009-02-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および駆動装置並びにこれらの制御方法
ATE534467T1 (de) * 2007-10-01 2011-12-15 Tecan Trading Ag Mikroküvetten-anordn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KR101184524B1 (ko) * 2010-12-22 2012-09-1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세포칩
WO2013025543A1 (en) * 2011-08-12 2013-02-21 Solidus Biosciences, Inc. Cell chip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311574A (en) 2024-05-01
WO2023041780A1 (en) 2023-03-23
CA3232117A1 (en) 2023-03-23
KR20240065146A (ko) 2024-05-14
AU2022346915A1 (en) 2024-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3326B2 (en) Sample hold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6741365B2 (en) Photometric calibration of liquid volumes
JP4718087B2 (ja) 表面構成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4498780A (en) Photometer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chemical analyzer
EP0628157B1 (en) Pipette calibration system
JP2009503446A (ja) 運動学的ウエルプレート取付け方法
JP2007522446A (ja) 分光光度計を較正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10612160B (zh) 用于测量流体体积的装置
US20200355539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of liquid volumes
US809140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 pipette or a dispensing system
US6804985B2 (en) Calibration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pipettes, including a transport device for receptacles
JP2001324474A (ja) キャピラリアレイを用いた電気泳動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サンプルプレートアセンブリ
JP5567773B2 (ja) マイクロキュベッ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利用方法
EP1101097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vertical photometry with fixed optical pathlength
US811592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conventional cuvettes for use in a vertical light beam spectrophotometer
CN117957063A (zh) 用于形成用于液体样品的吸光度测量的微型板组件的套件
US7901626B2 (en) Fluid handling unit and fluid handl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20080233009A1 (en) Fluidic Volume Dispense Verification Tool
US20040084615A1 (en) Disposable sample support for mass spectrometry
US20220118445A1 (en) Liquid Evaluation
EP2255172B2 (en) Method of validating a vertical light beam spectrophotometer
JP4086065B2 (ja) キャピラリアレイを用いた電気泳動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サンプルプレートアセンブリ
WO2022072642A1 (en) Z-axis measurement fixture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planarity of objects using the fixture
US11754431B2 (e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vertical position of at least one interface between a first component and at least one second compon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