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4923A - 用以支撑转接卡的连接器的转接卡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用以支撑转接卡的连接器的转接卡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4923A
CN117954923A CN202311328240.XA CN202311328240A CN117954923A CN 117954923 A CN117954923 A CN 117954923A CN 202311328240 A CN202311328240 A CN 202311328240A CN 117954923 A CN117954923 A CN 117954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riser
card
riser car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282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谢朋
周壹龙
杨琦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ublication of CN117954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4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4Card c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以支撑转接卡的连接器的转接卡支架。一种转接卡组件可以包括转接卡支架和转接卡。转接卡支架包括侧壁、从这些侧壁延伸的底座、以及安装特征,这些安装特征用于将转接卡支架安装到电子设备的机壳。底座联接到转接卡,该转接卡定位在底座的第一侧上。底座包括开口,以允许连接器延伸穿过该开口以部分地突出超出该开口而到达底座的第二侧上的位置,在该第二侧上的位置处,连接器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在侧壁之间安装在转接卡支架中的扩展卡。底座接触围绕开口的连接器以在连接器的相反面(例如,第一侧壁)上向连接器提供侧向支撑。

Description

用以支撑转接卡的连接器的转接卡支架
背景技术
如计算机、联网设备等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系统主板(例如,母板),系统主板具有用以提供一些基本功能的硬件部件,如中央处理器单元、电阻器、电容器等。为了追求更强的性能和/或设备的扩展功能,可以将附加的硬件部件、如扩展卡(例如,显示卡)联接到系统主板。在一些电子设备中,系统主板可以包括可以直接接纳扩展卡的连接器。然而,在其他电子设备中,系统主板可能缺少接纳期望的(多个)扩展卡所需的适当数量或类型的连接器,或者连接器可能存在,但所处的位置是不方便的,因此在一些电子设备中,可以将承载适合于扩展卡的连接器的另一个卡(或中间卡)联接到系统主板,从而为扩展卡提供所需的连接点。这种中间卡通常称为转接卡。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以下附图描述各种示例。
图1A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接卡支架的立体图。
图1B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图1A的转接卡支架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2A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接卡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B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图2A的转接卡组件的组装好的立体图。
图2C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图2B的转接卡组件的俯视图。
图2D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接卡组件的沿着图2B的线1-1'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3A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具有机壳、转接卡组件和扩展卡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B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具有可拆卸地连接到转接卡组件的扩展卡的、图3A的电子设备的一部分的组装好的立体图。
图3C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可拆卸地连接到转接卡组件的扩展卡的一部分的沿着图3B的线2-2'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的具有转接卡支架和多个转接卡的转接卡组件的截面视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的具有转接卡支架和多个转接卡的转接卡组件的截面视图。
图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的具有转接卡支架和多个转接卡的转接卡组件。
图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的具有转接卡支架和多个转接卡的转接卡组件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参考附图。出于解释的目的,参考图1至图7中所图示的部件描述某些示例。然而,所图示的部件的功能可以重叠并且可以存在于更少或更大数量的元件和部件中。此外,所公开的示例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实施并且不限于所图示的示例。只要有可能,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零部件。然而,应当明确理解,这些附图仅用于图示和描述的目的。虽然本文档中描述了若干个示例,但是修改、改编和其他实施方式是可能的。相应地,以下详细描述不限制所公开的示例。相反,所公开的示例的适当范围可以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如本文所用,“转接卡”是指具有电路板和连接器(例如,电连接器)的电子卡,该电路板被配置为联接到电子设备的系统主板(例如,母板),并且该连接器被配置为可移除地接纳与扩展卡的对应的连接器,使得该扩展卡经由转接卡电连接到系统主板。如本文所用,“扩展卡”是指具有电路板和电连接器(例如,电插头或插口)的另一种电子卡,该电连接器可以与转接卡的电连接器接合(例如,插入到转接卡的电连接器中)、或与电子设备的系统主板上的连接器(例如,扩展插槽)接合以添加和/或扩展电子设备的功能。
包括转接卡支架和转接卡的转接卡组件可以允许在电子设备中包括附加的硬件部件、如扩展卡(例如,显示卡),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或扩展电子设备的功能。例如,首先将转接卡安装在转接卡支架中,随后将包括转接卡支架和转接卡的组件安装在电子设备中(例如,可以将转接卡支架连接到电子设备的机壳),使得转接卡电连接到电子设备的系统主板。随后将扩展卡安装在转接卡支架中,转接卡支架可以进一步固定并支撑扩展卡。当扩展卡安装在转接卡支架中时,扩展卡的连接器电连接到转接卡的连接器,并且因此扩展卡经由转接卡电连接到系统主板。因此,当扩展卡连接到转接卡的连接器时,来自扩展卡的电信号可以经由转接卡传输到系统主板。这可以允许添加系统主板所缺少的类型的连接器、或扩展这样的连接器的数量、或将这样的连接器的位置重新定位到更方便的地方。
在一些用例中,当转接卡支架被安装在电子设备中并且随后扩展卡被连接到转接卡时,扩展卡的重量可能会向转接卡、特别是向该转接卡的连接器施加负载。例如,在一些情况下,转接卡和扩展卡可能会被定向成使得扩展卡上的重力在连接器处产生相对较大的扭矩。例如,这可能发生在以下场景中:转接卡的连接器被定向为在一个方向上水平地延伸,而扩展卡在联接到该连接器时在背离该连接器的第二方向上水平地延伸(其中,水平是指垂直于竖直方向的平面中的方向,竖直方向与地球重力对电子设备的拉力一致)。在这种状态下,重力将扩展卡向下拉,并且连接器变成枢转点,因此在连接器处产生扭矩。因此,扩展卡可能会在连接器的相反面(例如,第一侧壁)上施加恒定负载(例如,由于重力引起的应力),这可能导致损坏连接器。例如,由扩展卡施加在连接器上的负载可能导致连接器的第一侧壁中形成裂缝、或导致连接器从电路板断开等。进一步,电子设备可能遭受冲击和振动,例如在运输或维修事件期间,这也可能导致扩展卡在转接卡的连接器上施加负载(例如,由于冲击和振动引起的不定时发生的力),从而导致损坏连接器。在一些其他用例中,转接卡支架可以被安装成使得转接卡被定向为竖直地延伸,并且扩展卡竖直置于连接器上,因此可能不存在上文提到的由于重力或冲击和振动引起的扭矩。然而,可能仍然存在扩展卡损坏转接卡的连接器的问题。例如,当将扩展卡插入到连接器中时,在某些情况下,插入力可能会导致扭矩或其他可能损坏连接器的力。相应地,具有这种已损坏的连接器的转接卡无法与扩展卡建立连接,从而迫使电子设备单独地经历关停以对具有这种已损坏的连接器的转接卡进行维护和更换。另外,用新的转接卡更换已损坏的转接卡可能是麻烦、耗时且昂贵的。
上文提到的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提供一种具有连接器支撑特征的转接卡支架,这些连接器支撑特征向联接到转接卡支架的转接卡的连接器提供支撑。在一些示例中,这些连接器支撑特征被布置成接触转接卡的连接器的侧向表面,由此有助于吸收由联接到该连接器的扩展卡施加在该连接器上的一些力并且有助于抵抗连接器响应于这样的力的变形(例如,弯曲)。相应地,转接卡支架的并且支撑转接卡的连接器的连接器支撑特征可以防止由于由扩展卡(例如,在扩展卡安装在转接卡支架中并连接到连接器的状态下)施加在转接卡上的负载而损坏连接器。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转接卡支架包括一对面向彼此的侧壁、以及从该对侧壁的一端处延伸的底座,其中底座在这两个侧壁之间延伸并将这两个侧壁联接在一起。该对侧壁可以在其之间限定接纳部,以允许扩展卡安装在侧壁之间并且可拆卸地连接到转接卡的连接器。转接卡支架的底座被配置为联接到转接卡,该转接卡定位在底座的第一侧上。底座包括开口,以允许连接器在转接卡与底座的联接状态下部分地突出超出该开口而到达底座的第二侧上的位置,在该第二侧上的位置处,在扩展卡在侧壁之间安装在转接卡支架中的状态下,连接器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扩展卡。换句话说,当将转接卡的电路板联接到底座的第一侧时,连接器延伸穿过开口并且部分地突出超出开口而到达底座的第二侧。在这样的示例中,连接器支撑特征包括底座的如下部分:在转接卡与底座的联接状态下,这些部分接触围绕开口的连接器的侧向表面,以在连接器的至少两个相反面(例如,纵向壁)上向连接器提供侧向支撑,由此防止由于由扩展卡施加在连接器上的负载而损坏连接器。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相对于连接器处于第一高度,该第二部分相对于连接器处于第二高度。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经由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一体地联接在一起。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或弯曲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充当连接器的连接器支撑特征。在一些示例中,底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着转接卡支架的侧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定位。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部分可以具有:i)平坦边缘,该平坦边缘在连接器的恒定高度处沿着连接器的长度延伸并且接触连接器;或ii)歪斜边缘,该歪斜边缘在连接器的不同高度处沿着连接器的长度延伸并且接触连接器。在一些其他示例中,底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着转接卡支架的纵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定位。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平坦边缘,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平坦边缘,并且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中的每个弯曲部分具有歪斜边缘,其中,第一平坦边缘和第二平坦边缘以及歪斜边缘接触连接器的侧向表面。相应地,转接卡支架的并且接触连接器的底座可以在连接器的至少两个相反面(例如,第一侧壁)上向连接器提供侧向支撑并且防止由于由扩展卡施加在连接器上的负载而损坏连接器。进一步,转接卡支架可以包括可压缩材料,该可压缩材料沿着开口设置并且接触连接器以向连接器提供缓冲。
在一些示例中,具有连接器支撑特征的转接卡支架可以对应于现有的转接卡支架设计的修改后的版本。换句话说,在一些示例中,现有的转接卡支架设计可以被修改从而增加连接器支撑特征,例如,通过修改转接卡支架的底座从而接触转接卡的连接器的第一侧壁并向连接器提供支撑。因此,因为不需附加的部件来向转接卡的连接器提供这种支撑,而且现有的加工或制造工艺也可以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具有这种转接卡支架和转接卡的转接卡组件的制造和维护可以更加经济,并且具有这种转接卡组件的电子设备可以不被迫使单独地经历关停以进行维护和/或用新的转接卡更换已损坏的转接卡。
参考附图,图1A描绘了电子设备300的转接卡支架100的立体图(如图3A所示),并且图1B描绘了图1A的转接卡支架100的底座106的立体图。在下文的描述中,为了便于说明,同时对图1A至图1B进行了描述。转接卡支架100是用于将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如图2A所示)固持并安装在电子设备300的机壳302(如图3A所示)内的支撑结构。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转接卡支架100可以由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等制成。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转接卡支架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安装特征102、一对侧壁104、以及底座106。
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可安装特征102包括第一凸缘102A和第二凸缘102B。第一凸缘102A和第二凸缘102B起到加强件的作用,以向转接卡支架100提供强度并且还有利于将转接卡支架100安装到机壳302上。第一凸缘102A可以进一步支撑一个或多个外围端口、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未示出),使得这样的外围端口的端口插口经由第一凸缘102A中的切口103凸出到机壳302之外,以允许一个或多个外部电子设备(未示出)连接到外围端口。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凸缘102A经由第一紧固件108A联接到该对侧壁104的第一外围侧部分104-1,并且第二凸缘102B经由第二紧固件108B联接到该对侧壁104的第二外围侧部分104-2。在一些其他示例中,第一凸缘102A和第二凸缘102B可以分别一体地联接到该对侧壁104的第一外围侧部分104-1和第二外围侧部分104-2。如本文所用,“一体地联接”是指如转接卡支架100的第一凸缘102A和第二凸缘102B以及侧壁104等部件的成一体的结构。转接卡支架100进一步包括安装紧固件108C(如图2A所示),以将第一凸缘102A和第二凸缘102B分别可拆卸地联接到机壳302。
侧壁104具有第一侧壁(或侧壁104A)和第二侧壁104B,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二侧壁彼此平行地定位并且被设置成彼此间隔开以在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限定接纳部112(如图2A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侧壁104具有第一外围侧部分104-1、第二外围侧部分104-2、底端部分104-3、以及顶端部分104-4。如本文所讨论的,第一凸缘102A联接到第一外围侧部分104-1,并且第二凸缘102B联接到侧壁104的第二外围侧部分104-2。底座106一体地联接到侧壁104的底端部分104-3。侧壁104的顶端部分104-4保持开放以允许扩展卡304进入接纳部112。
底座106包括第一部分114、第二部分116、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118、多个开口120(例如,长形开口)、以及第一紧固件孔138。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118中的每一个将第一部分114与第二部分116彼此互连。换句话说,第一部分114和第二部分116经由每个弯曲部分118一体地联接在一起。如本文所用,“一体地联接”可以指如转接卡支架100的侧壁104和底座106等部件的成一体的结构。进一步,每个弯曲部分118成角度(或倾斜),使得第二部分116被定位成在沿着转接卡支架100的径向方向10上低于第一部分114。例如,弯曲部分118中的第一组弯曲部分118A相对于第一部分114在从约-30度至约-60度的第一范围内倾斜。类似地,弯曲部分118中的第二组弯曲部分118B相对于第一部分114在从约-210度至约-240度的第二范围内倾斜。相应地,具有第一组弯曲部分118A和第二组弯曲部分118B的弯曲部分118允许底座106的第二部分116被定位成在沿着径向方向10上低于底座106的第一部分114。如本文所用,“长形开口”是指连接器中的凹部,i)该凹部的长度超过该凹部的宽度,并且ii)该凹部的长度和宽度等于扩展卡的连接器的长度和宽度。
开口120具有第一开口(或开口120A)和第二开口120B,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二开口被设置成沿着底座106的宽度“W1”彼此间隔开。进一步,每个开口120沿着底座106的长度“L1”延伸。在图1A至图1B的示例中,宽度“W1”是沿着转接卡支架100的侧向方向20限定的,并且长度“L1”是沿着转接卡支架100的纵向方向30限定的。图1A的示例中的转接卡支架100被示出为包括两个开口120。在一些其他示例中,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转接卡支架100可以仅具有一个开口120。形成于转接卡支架100的底座106中的开口120的数量可以取决于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中的每个转接卡中的连接器214(如图2A所示)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中,开口120A与侧壁104A相邻地定位,并且第二开口120B与第二侧壁104B相邻地定位。第一开口120A和第二开口120B中的每一个的宽度“W2”和长度“L2”可以分别基本上等于转接卡210A的连接器214A和第二转接卡210B的第二连接器214B的宽度“W3”和长度“L3”(如图2A所示)。本文可以注意到,与连接器的宽度“W3”和长度“L3”相比,每个开口的宽度“W2”和长度“L2”可以具有约0.5mm至1mm的正公差,以允许连接器部分地突出穿过对应的开口。
在图1B所图示的示例中,底座106被多个开口120分成三个区段,例如第一区段106-1、第二区段106-2和第三区段106-3。第一区段106-1、第二区段106-2和第三区段106-3沿着侧向方向20彼此相邻地设置。例如,第一区段106-1从侧壁104A侧向地延伸并且被设置成面向开口120A,第二区段106-2从第二侧壁104B侧向地延伸并且被设置成面向第二开口120B,并且第三区段106-3设置在第一区段106-1与第二区段106-2之间并且面向第一开口120A和第二开口120B。
在一些示例中,与底座106的第一区段106-1相对应的第一部分114-1、第二部分116-1和弯曲部分118-1沿着转接卡支架100的侧向方向20彼此相邻地定位。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部分116-1具有面向开口120A的平坦边缘126-1。类似地,与底座106的第二区段106-2相对应的第一部分114-2、第二部分116-2和弯曲部分118-2沿着转接卡支架100的纵向方向30彼此相邻地定位。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部分114-2和第二部分116-2具有面向第二开口120B的平坦边缘126-2,并且弯曲部分118-2具有面向第二开口120B的歪斜边缘128。进一步,与底座106的第三区段106-3相对应的第二部分116-3相应地设置在i)第二部分116-1与ii)第一部分114-2、第二部分116-2和弯曲部分118-2之间。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部分116-3具有面向开口120A的平坦边缘126-3、以及面向第二开口120B的平坦边缘126-4。
进一步,底座106具有第一侧122、以及与第一侧122相反设置的第二侧124(如图2D中所标记)。在这样的示例中,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例如电路板212(如图2A至图2D所示)可以定位在底座106的第一侧122上并联接到该第一侧。底座106的第二侧124可以被定位成面向接纳部112。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多个开口120中的每一个都允许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中的对应的转接卡的连接器214在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与底座106的联接状态下延伸穿过对应的开口120,以部分地突出超出对应的开口120而到达底座106的第二侧124上的位置。在这样的示例中,在扩展卡304在侧壁104之间安装在转接卡支架100中的状态下,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的并且定位在第二侧124上的连接器214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扩展卡304(如图3C所示)。如本文所用,“可拆卸地连接”是指以允许两个部件在需要时非破坏性地分离的方式将第一部件连接到第二部件;例如,可拆卸连接可以经由以下建立:允许松开(例如,拧紧/拧松)的紧固件、摩擦联接、可以解闩锁的闩锁、或其他类型的可以在不破坏或损坏所涉及的零部件的情况下反转的连接。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或在上下文中不可能,否则如连接(connection)或连接(connect)等术语可以广义地指建立物理联接、电连接、或两者。在一些示例中,底座106可以包括连接器支撑特征,这些连接器支撑特征用以在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与底座106的联接状态下接触围绕对应的开口120的连接器214的侧向表面,以在这种连接器214的至少两个相反面上(例如,一对第一侧壁222,如图2D所示)向这种连接器214提供侧向支撑。特别地,底座106中的第一区段106-1的平坦边缘126-1以及底座106中的第三区段106-3的平坦边缘126-3可以接触转接卡210A的第一连接器214A,以向第一连接器214A提供侧向支撑。类似地,底座106中的第二区段106-2的平坦边缘126-2和歪斜边缘128以及底座106中的第三区段106-3的平坦边缘126-4可以接触第二转接卡210B的第二连接器214B,以向第二连接器214B提供侧向支撑。相应地,支撑第一连接器214A和第二连接器214B的底座106可以防止由于第一扩展卡304A和第二扩展卡304B分别施加在对应的转接卡210A和210B的第一连接器214A和第二连接器214B上的负载而对第一连接器214A和第二连接器214B造成损坏。
图2A描绘了转接卡组件200的分解立体图,图2B描绘了图2A的转接卡组件200的组装好的立体图,图2C描绘了图2B的转接卡组件200的俯视图,并且图2D描绘了转接卡组件200的沿着图2B的线1-1'截取的截面视图。在下文的描述中,为了便于说明,同时对图2A至图2D进行了描述。
转接卡组件200可以是电子设备300(如图3A所示)的辅助组件(或中间组件)。转接卡组件200在安装在电子设备300中时可以允许向电子设备300添加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硬件部件,如一个或多个扩展卡(例如,显示卡),以满足/扩展电子设备300的进一步的要求或功能。在一些示例中,转接卡组件200包括转接卡支架100、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以及多个紧固件216。在一些其他示例中,转接卡组件200可以具有一个转接卡,这取决于电子设备300的要求。
如在图1A的示例中所讨论的,转接卡支架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安装特征102、一对侧壁104、以及底座106。出于描述简洁的目的,在图2A至图2D的示例中不再进一步详细讨论一个或多个可安装特征102、该对侧壁104、以及底座106,并且对转接卡支架100的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的这种不描述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如本文所讨论的,一个或多个可安装特征102可以允许转接卡组件200安装到电子设备300的机壳302(如图3A所示)。底座106包括第一部分114、第二部分116、以及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118。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第一部分114和第二部分116经由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118一体地联接在一起。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转接卡210包括第一转接卡(或转接卡210A)和第二转接卡210B。在这样的示例中,转接卡210A包括第一电路板212A(或第一电路板)和连接器214A(或第一连接器)。类似地,第二转接卡210B包括第二电路板212B和第二连接器214B。本文可以注意到,电路板212A和第二电路板212B可以统称为电路板212,并且连接器214A和第二连接器214B可以统称为连接器214。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中的至少一个转接卡是外围部件互连高速(PCI-e)卡。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电路板212可以是电子电路板,如其中具有导电迹线(未示出)的印刷电路板。电路板212进一步包括连接器孔(未示出)、第二紧固件孔218、以及电源端口220。在这样的示例中,电路板212的导电迹线可以电联接(例如,焊接)到电源端口220的端口管脚(未示出)。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器214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器可以是PCI-e卡连接器。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每个连接器214包括一对第一侧壁222(或连接器的相反面)和一对第二侧壁224,该对第二侧壁彼此连接以在该对第二侧壁之间限定连接器接口(例如,插口226)。在这样的示例中,每个连接器214进一步包括导电管脚228,这些导电管脚设置在插口226中并且突出超出对应的连接器214的底端部分230。进一步,每个连接器214的顶端部分232保持开放,以允许扩展卡304连接到对应的连接器214的插口226。进一步,每个连接器214安装在对应的电路板212的第一侧234上,使得导电管脚228经由对应的电路板212中的连接器孔突出到对应的电路板212的第二侧236。在这样的示例中,突出到对应的电路板212的第二侧236的导电管脚228联接(例如,焊接)到对应的电路板212中的迹线和数据电缆306A(如图3A所示)。例如,导电管脚228中的数据管脚(未标记)焊接到数据电缆306A,并且导电管脚228中的电源管脚(未标记)焊接到迹线,以便从转接卡210分别创建数据路径和电路径。在这样的示例中,迹线可以进一步焊接到设置在电路板212上的电源端口220的端口管脚。如本文所用,“安装在……上”是指将第一部件设置在第二部件上并将第一部件联接到第二部件。
转接卡210沿着转接卡支架100的侧向方向20彼此相邻地定位并且联接到转接卡支架100的底座106。例如,电路板212A和第二电路板212B被设置成沿着转接卡支架100的纵向方向30彼此相接触,使得连接器214A和第二连接器214B被设置成沿着侧向方向20彼此间隔开。在这样的示例中,每个电路板212的第二紧固件孔218沿着转接卡支架100的径向方向10与底座106的第一紧固件孔138(如图1A中所标记)对齐。随后,转接卡210的电路板212经由多个紧固件216联接到底座106的第一侧122。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紧固件216可以包括衬套238,该衬套用于根据连接器214的高度调节对应的紧固件216的高度以便将电路板212相对于底座106对齐。换句话说,衬套238可以允许一个或多个紧固件216维持电路板212与底座106之间的间隙并且同时允许连接器214部分地突出超出开口120。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当电路板212联接到底座106的第一侧122时,连接器214延伸穿过开口120并且部分地突出超出开口120而到达底座106的第二侧124。在这样的示例中,底座106包括连接器支撑特征,这些连接器支撑特征接触围绕开口120的连接器214,以在每个连接器214的至少两个相反面(例如,该对第一侧壁222)上向连接器214提供侧向支撑。特别地,连接器支撑特征(如底座106的第二部分116)接触转接卡210A的连接器214A以向连接器214A提供支撑,并且其他连接器支撑特征(如分别是底座106的第一部分114、第二部分116和弯曲部分118)接触第二转接卡210B的第二连接器214B以向第二连接器214B提供支撑。更特别地,底座106的第一区段106-1中的平坦边缘126-1以及底座106的第三区段106-3中的平坦边缘126-3接触连接器214A,以在连接器214A的至少两个相反面(例如,第一侧壁222A)上向连接器214A提供侧向支撑。类似地,底座106的第二区段106-2中的平坦边缘126-2和歪斜边缘128以及底座106的第三区段106-3中的平坦边缘126-4接触第二连接器214B,以在第二连接器214B的至少两个相反面(例如,第一侧壁222B)上向第二连接器214B提供侧向支撑。
在一些示例中,底座106的第一部分114相对于连接器214的底端部分230设置在第一高度“H1”处,并且底座106的第二部分116相对于连接器214的底端部分230设置在第二高度“H2”处。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因此,第二部分116相对于第一部分114径向向下设置。进一步,第二部分116的平坦边缘126-1、126-3在距连接器214A的底端部分230的恒定高度(例如,“H2”)处沿着连接器214A的长度“L3”(如图2A所示)延伸并且接触连接器214A,以向连接器214A提供侧向支撑。类似地,第二部分116的平坦边缘126-4在恒定高度(例如,“H2”)处沿着第二连接器214B的长度“L3”(如图2A所示)延伸并且接触第二连接器214B,以向第二连接器214B的面之一(例如,该对第一侧壁222B中的一个侧壁)提供侧向支撑。进一步,第一部分114和第二部分116的平坦边缘126-3以及弯曲部分118的歪斜边缘128沿着第二连接器214B的长度“L3”间断地延伸并且接触第二连接器214B,以向第二连接器214B的相反一面(例如,该对第一侧壁222B中的另一个侧壁)提供侧向支撑。相应地,当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的连接器214可拆卸地连接到由转接卡支架100在侧壁104之间承载的扩展卡304时,底座106支撑连接器214,由此防止由于扩展卡304施加在连接器214上的负载而损坏连接器214。换句话说,转接卡支架100的底座106的这些连接器支撑特征被布置成接触连接器214的第一侧壁222,由此有助于吸收由联接到连接器214的扩展卡304施加在该连接器上的一些力并且有助于抵抗连接器214响应于这样的力的变形(例如,弯曲)。相应地,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公开的转接卡支架100承受由于重力、冲击和振动或由于扩展卡304插入连接器214中而导致的由扩展卡304沿着侧向方向20施加在连接器214上的负载。因此,转接卡支架100防止连接器214的第一侧壁222中形成裂缝、或防止连接器214从电路板212断开等。
在一些示例中,具有这样的连接器支撑特征的转接卡支架100可以对应于现有的转接卡支架设计的修改后的版本。换句话说,在一些示例中,现有的转接卡支架设计可以被修改从而增加连接器支撑特征,例如,通过修改转接卡支架100的底座106从而接触转接卡210的连接器214的第一侧壁222并向连接器214提供支撑。因此,因为不需要附加的部件来向转接卡210的连接器214提供这种支撑,所以具有这种转接卡支架100和这样的转接卡210的转接卡组件200的制造和维护可以更加经济。进一步,具有转接卡组件200的电子设备300可以不被迫使单独地经历关停以进行维护和/或用新的转接卡更换已损坏的转接卡。
图3A描绘了电子设备300的分解立体图,图3B描绘了图3A的电子设备300的一部分的组装好的立体图,并且图3C描绘了电子设备300的一部分的沿着图3B的线2-2'截取的截面视图。在下文的描述中,为了便于说明,同时对图3A至图3C进行了描述。
电子设备300可以是计算机(例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联网设备(例如,收发器、无线接入点、路由器、交换机等)等。在图3的示例中,电子设备300是服务器。在一些示例中,电子设备300包括机壳302和电子部件,如一个或多个扩展卡304(例如,显示卡)、多根电缆306、系统主板308(例如,母板)、和转接卡组件200。如本文所用,“电子设备”是指所具有的系统主板能够使转接卡电联接到该系统主板的设备,如计算机、联网设备、电源转换设备等。如本文所用,“系统主板”是指电子设备的、其中集成有电路(如设置在电介质片上或电介质片中的导电带)的印刷电路板,并且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IC)、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端口、电源端口、电子部件等附连到该印刷电路板。
机壳302可以是由多个面板(如一对外围侧壁310、前面板312、后面板314、底座316、以及罩盖319)形成的箱形外壳。本文可以注意到,为了便于说明电子设备300的电子部件,未示出该对外围侧壁310中的一个侧壁、以及底座316的一部分。多个面板彼此连接以限定机壳302的内部容积320。在图3A的示例中,电子设备300被示出为定位在该对外围侧壁310中的侧壁310A上,以图示将转接卡组件200安装到机壳302。然而,电子设备300在部署在数据中心的机架或机柜(未示出)中时或在运输或维修事件期间通常定位在该电子设备的底座316上。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系统主板308定位在内部容积320内并且安装在侧壁中的一个侧壁310A上。系统主板308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未示出)、数据端口322、以及电源端口324。
如本文在图1A至图1B以及图2A至图2D的示例中所讨论的,转接卡组件200包括转接卡支架100和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转接卡支架100包括一对侧壁104和从该对侧壁104延伸的底座106。该对侧壁104在其中限定接纳部112。底座106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120,例如第一开口120A和第二开口120B。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转接卡(或转接卡210A)和第二转接卡210B。在这样的示例中,转接卡210A包括第一电路板(或电路板212A)和第一连接器(或连接器214A),并且第二转接卡210B包括第二电路板212B和第二连接器214B。
转接卡210可拆卸地连接到转接卡支架100的底座106(如图3C所示)以形成转接卡组件200。例如,转接卡210的电路板212联接到底座106的第一侧,使得转接卡210的连接器214延伸穿过对应的开口120并且部分地突出超出对应的开口120而到达底座106的第二侧。在这样的示例中,底座106包括连接器支撑特征,这些连接器支撑特征接触围绕对应的开口120的连接器214,以在连接器214的至少两个相反面或第一侧壁222上向连接器214提供侧向支撑。
进一步,转接卡组件200定位在机壳302的内部容积320内并安装到机壳302。例如,转接卡支架100的第一凸缘102A(如图1A所示)安装到机壳302的后面板314,并且转接卡支架100的第二凸缘102B(如图1A所示)安装到机壳302的中间面板326。进一步,第一凸缘102A和第二凸缘102B经由安装紧固件108C(如图2A所示)联接到机壳302。
多根电缆306随后连接到转接卡210。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多根电缆306包括数据电缆306A和电源电缆306B。在这样的示例中,数据电缆306A的第一端联接(例如,焊接)到连接器214的数据管脚,并且数据电缆306A的第二端连接到数据端口322。因此,转接卡210是经由一根或多根电缆306、例如数据电缆306A电连接到系统主板308,而不是直接安装在系统主板308上而电连接到系统主板308。类似地,电源电缆306B的第一端连接到转接卡210的电源端口220(如图2A所示),并且电源电缆306B的第二端连接到系统主板308的电源端口324以向转接卡210提供电源。如本文所用,“电连接”是指经由传导路径(例如,导线、迹线等)将第一部件联接到第二部件,以允许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传输数据和电源。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扩展卡304是包括显示卡的PCI-e扩展卡。在这样的示例中,每个扩展卡304包括连接器(例如,插头328),用以与连接器214的对应的插口226建立连接。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扩展卡304经由形成于转接卡支架100的一对侧壁104之间的接纳部112设置在转接卡组件200中,使得扩展卡304的插头328可拆卸地连接到对应的连接器214的插口226,由此经由转接卡210在扩展卡304与系统主板308之间建立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当扩展卡304可拆卸地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的连接器214时,底座106支撑连接器214。因此,转接卡支架100防止由于扩展卡304沿着侧向方向20施加在连接器214上的负载(例如,重力、冲击和振动、或插入力)而损坏连接器214。特别地,底座106接触围绕对应的开口120的连接器214,以在连接器214的至少两个相反面(例如,第一侧壁222)上向连接器214提供侧向支撑。因此,转接卡支架100防止连接器214的第一侧壁222中形成裂缝、或防止连接器214从电路板212断开等。
图4描绘了具有转接卡支架402和一个或多个转接卡410的转接卡组件400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转接卡组件400基本上类似于如图2A至图2D的示例中所讨论的具有转接卡支架100和一个或多个转接卡410的转接卡组件200。例如,转接卡支架402所包括的一对侧壁404和底座406基本上类似于图1A至图1B的示例中所描述的转接卡支架100的一对侧壁104和底座106。类似地,一个或多个转接卡410所包括的电路板412和连接器414基本上类似于上文在图2A至图2D的示例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转接卡210的电路板212和连接器214。因此,出于描述简洁的目的,在图4的示例中不再进一步详细讨论该对侧壁404、底座406、电路板412和连接器414,并且对转接卡组件400的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的这种不描述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图4的示例中,转接卡支架402另外包括可压缩材料490,该可压缩材料沿着开口420设置并且接触连接器414以向连接器414提供缓冲。在一些示例中,可压缩材料490是泡沫、橡胶、硅、塑料等中的一种。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可压缩材料490联接到底座406的平坦边缘426和歪斜边缘428。因此,可压缩材料490对接在连接器414与底座406之间,由此防止连接器414与底座406之间的摩擦接触以及由于这些部件之间的这种摩擦接触而造成的损坏。
图5描绘了具有转接卡支架502和一个或多个转接卡510的转接卡组件500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转接卡支架502包括一对侧壁504和从该对侧壁504延伸的底座506。一个或多个转接卡510包括电路板512和连接器514,这些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512上并电连接到这些电路板。
在图5的示例中,底座506包括第一部分534、第二部分536、以及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53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534和第二部分536经由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538一体地联接在一起。第一部分534和第二部分536沿着转接卡支架502的侧向方向20彼此相邻地定位。第二部分536具有平坦边缘526,该平坦边缘在连接器514的恒定高度“H”处沿着转接卡支架502的径向方向10沿着连接器514的长度延伸。一个或多个转接卡510联接到转接卡支架502的第一侧592,使得连接器514延伸穿过开口520并且部分地突出超出开口520而到达底座506的第二侧594。在这样的示例中,底座506、例如第二部分536接触围绕开口520的连接器514,以在连接器514的至少两个相反面522(例如,第一侧壁)上向连接器514提供侧向支撑。
图6描绘了具有转接卡支架602和一个或多个转接卡610的转接卡组件600的一部分。转接卡支架602包括一对侧壁604和从该对侧壁604延伸的底座606。一个或多个转接卡610包括电路板612和连接器614,这些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612上并电连接到这些电路板。
在图6的示例中,底座606包括第一部分634、第二部分636、以及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63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634和第二部分636经由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638一体地联接在一起。第一部分634、第二部分636和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638沿着转接卡支架602的纵向方向30彼此相邻地定位。第一部分634和第二部分636具有平坦边缘626,这些平坦边缘分别在连接器614的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未标记)处沿着转接卡支架602的径向方向10沿着连接器614的长度“L”间断地延伸。进一步,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638具有歪斜边缘628。一个或多个转接卡610联接到转接卡支架602的第一侧692,使得连接器614延伸穿过开口620并且部分地突出超出开口620而到达底座606的第二侧694。在这样的示例中,底座606、例如第一部分634、第二部分636和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638分别围绕开口620接触连接器614,以在连接器614的至少两个相反面622(例如,第一侧壁)上向连接器614提供侧向支撑。
图7描绘了具有转接卡支架702和一个或多个转接卡710的转接卡组件700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转接卡支架702包括一对侧壁704和从该对侧壁704延伸的底座706。一个或多个转接卡710包括电路板712和连接器714,这些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712上并电连接到这些电路板。
在图7的示例中,底座706包括第一部分734、第二部分736、以及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73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734和第二部分736经由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738一体地联接在一起。底座706被底座706中的开口120分成三个区段,例如第一区段706-1、第二区段706-2和第三区段706-3。与第一区段706-1相对应的第一部分734-1和第二部分736-1沿着转接卡支架702的侧向方向20彼此相邻地定位。与第二区段706-2相对应的第一部分734-2、第二部分736-2和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738-2沿着转接卡支架702的纵向方向30彼此相邻地定位。与第三区段706-3相对应的第二部分736-3设置在第一区段706-1与第二区段706-2之间。
与第一区段706-1相对应的第二部分736-1以及与第三区段706-3相对应的第二部分736-3具有沿着连接器714A的长度延伸并接触连接器714A的歪斜边缘(未标记)。进一步,与第二区段706-2相对应的第一部分734-2具有平坦边缘(未标记),并且与第二区段706-2相对应的第二部分736-2和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738-2具有沿着连接器714B的长度间断地延伸并接触连接器714B的歪斜边缘(未标记)。进一步,第三区段706-3的第二部分736-3具有歪斜边缘(未标记),该歪斜边缘在连接器714的不同高度(未标记)处沿着连接器714的长度延伸并且接触连接器714。一个或多个转接卡710联接到转接卡支架702的第一侧792,使得连接器714延伸穿过开口720并且部分地突出超出开口720而到达底座706的第二侧794。在这样的示例中,底座706的歪斜边缘围绕开口720接触连接器714,以在连接器714的至少两个相反面722(例如,第一侧壁)上向连接器714提供侧向支撑。
如在本文描述的示例中所说明的各种特征可以在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转接卡安装的转接卡支架中实施,以另外具有向转接卡的连接器提供支撑的连接器支撑特征。相应地,本公开的转接卡支架防止由于由扩展卡(即,在扩展卡安装在转接卡支架中并连接到连接器的状态下)施加在转接卡上的负载而损坏连接器。具有这样的连接器支撑特征的转接卡支架可以与现有的转接卡支架设计的修改后的版本相对应。换句话说,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例如通过将转接卡支架的底座修改为接触转接卡的连接器的第一侧壁并向连接器提供支撑来修改现有的转接卡支架设计以增加连接器支撑特征。因此,因为不需附加的部件来向转接卡的连接器提供这种支撑,而且现有的加工或制造工艺也可以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具有这种转接卡支架和转接卡的转接卡组件的制造和维护可以更加经济,并且具有这种转接卡组件的电子设备可以不被迫使单独地经历关停以进行维护和/或用新的转接卡更换已损坏的转接卡。
在前述描述中,阐述了许多细节以提供对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上文所讨论的细节的修改、组合和变化。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20)

1.一种转接卡支架,包括:
一对侧壁;
底座,所述底座从所述一对侧壁延伸;以及
一个或多个安装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安装特征被配置为将所述转接卡支架安装到电子设备的机壳;
其中,所述底座被配置为联接到转接卡,所述转接卡定位在所述底座的第一侧上,
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开口,以允许所述转接卡的连接器在所述转接卡与所述底座的联接状态下延伸穿过所述开口以部分地突出超出所述开口而到达所述底座的第二侧上的位置,使得在扩展卡在所述侧壁之间安装在所述转接卡支架中的状态下,所述扩展卡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连接器,并且
其中,所述底座在所述转接卡与所述底座的联接状态下接触围绕所述开口的所述连接器并且在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两个相反面上向所述连接器提供侧向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卡支架,其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处于第一高度,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处于第二高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经由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一体地联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卡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转接卡支架的侧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定位,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平坦边缘,所述平坦边缘在所述连接器的恒定高度处沿着所述连接器的长度延伸并且接触所述连接器以向所述连接器提供所述侧向支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卡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转接卡支架的侧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定位,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歪斜边缘,所述歪斜边缘在所述连接器的不同高度处沿着所述连接器的长度延伸并且接触所述连接器以向所述连接器提供所述侧向支撑。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卡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转接卡支架的纵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定位,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平坦边缘,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平坦边缘,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中的每个弯曲部分具有歪斜边缘,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平坦边缘、所述第二平坦边缘和所述歪斜边缘接触所述连接器以向所述连接器提供所述侧向支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卡支架,进一步包括可压缩材料,所述可压缩材料沿着所述开口设置并且接触所述连接器以向所述连接器提供缓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卡支架,进一步包括多个紧固件,所述多个紧固件将所述底座联接到所述转接卡的电路板,其中,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并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紧固件中的每个紧固件的高度能够调节以根据所述连接器的高度将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底座对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卡支架,其中,所述安装特征包括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从所述一对侧壁的第一外围侧部分延伸,所述第二凸缘从所述一对侧壁的第二外围侧部分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转接卡支架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安装在所述机壳上。
9.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转接卡组件,包括:
转接卡,所述转接卡包括电路板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并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以及
转接卡支架,所述转接卡支架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安装特征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上,其中,所述转接卡支架包括:
一对侧壁;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开口、从所述一对侧壁延伸,
其中,所述电路板联接到所述底座的第一侧,使得所述连接器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并且部分地突出超出所述开口而到达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在所述第二侧处,所述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到由所述转接卡支架承载在所述侧壁之间的扩展卡,并且其中,所述底座接触围绕所述开口的所述连接器以在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两个相反面上向所述连接器提供侧向支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卡组件,其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处于第一高度,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处于第二高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经由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一体地联接在一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接卡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转接卡支架的侧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定位,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i)平坦边缘,所述平坦边缘在所述连接器的恒定高度处沿着所述连接器的长度延伸并且接触所述连接器以向所述连接器提供所述侧向支撑;或ii)歪斜边缘,所述歪斜边缘在所述连接器的不同高度处沿着所述连接器的长度延伸并且接触所述连接器以向所述连接器提供所述侧向支撑。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接卡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转接卡支架的纵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定位,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平坦边缘,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平坦边缘,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中的每个弯曲部分具有歪斜边缘,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平坦边缘、所述第二平坦边缘和所述歪斜边缘接触所述连接器以向所述连接器提供所述侧向支撑。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卡组件,其中,所述转接卡支架进一步包括多个紧固件,所述多个紧固件将所述底座联接到所述电路板,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紧固件中的每个紧固件的高度能够调节以根据所述连接器的高度将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底座对齐。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卡组件,其中,所述安装特征包括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从所述一对侧壁的第一外围侧部分延伸,所述第二凸缘从所述一对侧壁的第二外围侧部分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转接卡支架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安装在所述机壳上。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卡组件,其中,所述转接卡经由一根或多根电缆电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主板,其中,所述转接卡是外围部件互连高速(PCI-e)卡,并且其中,所述扩展卡是包括显示卡的PCI-e扩展卡。
1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机壳;
系统主板,所述系统主板联接到所述机壳;
扩展卡;以及
转接卡组件,所述转接卡组件包括:
转接卡,所述转接卡包括电路板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并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所述转接卡电连接到所述系统主板;以及
转接卡支架,所述转接卡支架经由一个或多个安装特征安装在所述机壳上,其中,所述转接卡支架包括:
一对侧壁,所述扩展卡由所述转接卡支架承载在所述一对侧壁之间;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开口、从所述一对侧壁延伸,
其中,所述电路板联接到所述底座的第一侧,使得所述连接器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并且部分地突出超出所述开口而到达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在所述第二侧处,所述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扩展卡以将所述扩展卡电连接到所述系统主板,并且其中,所述底座接触围绕所述开口的所述连接器以在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两个相反面上向所述连接器提供侧向支撑。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处于第一高度,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处于第二高度,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经由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一体地联接在一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转接卡支架的侧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定位,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i)平坦边缘,所述平坦边缘在所述连接器的恒定高度处沿着所述连接器的长度延伸并且接触所述连接器以向所述连接器提供所述侧向支撑;或ii)歪斜边缘,所述歪斜边缘在所述连接器的不同高度处沿着所述连接器的长度延伸并且接触所述连接器以向所述连接器提供所述侧向支撑。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转接卡支架的纵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定位,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平坦边缘,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平坦边缘,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中的每个弯曲部分具有歪斜边缘,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平坦边缘、所述第二平坦边缘和所述歪斜边缘接触所述连接器以向所述连接器提供所述侧向支撑。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转接卡经由一根或多根电缆电连接到所述系统主板,其中,所述转接卡是外围部件互连高速(PCI-e)卡,并且其中,所述扩展卡是包括显示卡的PCI-e扩展卡。
CN202311328240.XA 2022-10-31 2023-10-13 用以支撑转接卡的连接器的转接卡支架 Pending CN1179549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8/051,183 2022-10-31
US18/051,183 US20240147648A1 (en) 2022-10-31 2022-10-31 Riser cage to support a connector of a riser car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4923A true CN117954923A (zh) 2024-04-30

Family

ID=90628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28240.XA Pending CN117954923A (zh) 2022-10-31 2023-10-13 用以支撑转接卡的连接器的转接卡支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47648A1 (zh)
CN (1) CN117954923A (zh)
DE (1) DE102023126884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47648A1 (en) 2024-05-02
DE102023126884A1 (de) 2024-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4041B2 (en) Multiple input power distribution shelf and bus bar assembly thereof
US5406453A (en) Computer chassis planar/riser card assembly
US6347963B1 (en) Interchangeable backplane interface connection panel
CN100490251C (zh) 带有分离式插座界面的电联接器
US6181565B1 (en) Computer with expansion card guiding and latching device
US9727127B2 (en) Network device
KR102332605B1 (ko) Pcb 다이렉트 커넥터
US20130021742A1 (en) Motherboard assembly and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expansion card
US6309237B1 (en) System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hat can be plugged together
US632860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receiving module cards and an operating circuit card
EP0425191B1 (en) Improved planar board support structure
US654940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quickly connecting a 1U personal computer
US8456857B2 (en) Backplane for an electronic mounting rack
CN105988506A (zh) 电子装置
US7301782B2 (en) Connect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7954923A (zh) 用以支撑转接卡的连接器的转接卡支架
US10274998B2 (en) Holding component, support component and assembly
CN211859104U (zh) 转接组件及其规格型组件
US587622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orizontal insertion of a CPU module therein
EP4044778A1 (en) Multiple input power distribution shelf and bus bar assembly thereof
US6259607B1 (en) Ejector device for a mobile module
CN220984885U (zh) 板卡支架、板卡模组及电子设备
JP3843664B2 (ja) 仕切り板、保持部材、電子部品の仕切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US11956927B2 (en) Case, fan module and fan frame
CN216773561U (zh) 一种pcb插件及pcb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