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0377A - 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0377A
CN117950377A CN202410089787.7A CN202410089787A CN117950377A CN 117950377 A CN117950377 A CN 117950377A CN 202410089787 A CN202410089787 A CN 202410089787A CN 117950377 A CN117950377 A CN 117950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roduction
control
integrated
data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897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中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ei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ei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ei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ei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897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503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50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03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水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原料供应模块、加工模块、检测模块、包装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总线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数据总线模块进行通信,采用自适应控制算法,根据实时生产数据动态调整流水线各环节的参数,以实现最优生产,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对各模块进行控制,实现了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具有信息交互快速准确、系统可靠稳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高、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因此,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水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是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有序生产产品的过程。这种系统通常按照生产工艺的顺序,控制原材料的加工、组装、检测等环节,以实现大批量、高效地生产。
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可编程控制器(PLC),它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通过PLC的编程逻辑,可以提供随生产需求而改变的“接线网络”,使得生产线的自动化过程能够根据产品需求灵活改变。
然而,现行的某些工业生产流水线的PLC控制系统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并未被充分开发利用,有些流水线只利用它来控制部分参数或用于流水线生产过程的工序顺序控制,而温度(或压力)控制则借助于选用现成的仪器仪表组成。此外,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温度等现场参数未能实时显示,这不利于监视生产过程的运行状况。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流水线生产方式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流水线生产系统通常采用分离式的控制方式,各生产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工作,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包括原料供应模块、加工模块、检测模块、包装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总线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数据总线模块进行通信,采用自适应控制算法,根据实时生产数据动态调整流水线各环节的参数,以实现最优生产,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对各模块进行控制,实现了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优选的,原料供应模块负责原料的存储和供应;加工模块根据预设工艺流程对原料进行加工;检测模块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装模块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数据总线模块负责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
优选的,原料供应模块与加工模块通过数据总线模块连接,加工模块与检测模块通过数据总线模块连接,检测模块与包装模块通过数据总线模块连接。
优选的,控制模块通过数据总线模块对各模块进行控制,实现了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优选的,控制模块通过接收生产计划和指令,将任务分配给各个模块,它确保每个模块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时间进行工作,以保证整个流水线的顺畅运行。
优选的,原料供应模块负责将原材料或待加工品从外部运输到流水线的起始位置,加工模块负责完成对原材料或待加工品的加工或制造任务,检测模块负责对加工完成的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质量标准。
优选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实时采集原料供应模块、加工模块、检测模块、包装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总线模块的生产数据;
(2) 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出当前生产状态参数;
(3) 将生产状态参数与预设最优参数进行比较;
(4) 根据比较结果动态调整流水线各环节的参数。
优选的,步骤(1)具体为通过在各模块安装和数据采集,可以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包括生产速度、设备状态、物料消耗,这些数据将传输至上位机,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优选的,重复步骤(1)至(4),直至生产状态参数达到最优。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 信息交互总线的设计使得各子模块之间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信息交互,提高了流水线生产的协同性;
2. 分布式控制结构使得每个子模块能够独立进行控制和信息采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预设的控制逻辑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了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4. 整体系统结构简洁、易于维护,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和升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具有信息交互快速准确、系统可靠稳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高、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因此,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中:100、原料供应模块;200、加工模块;300、检测模块;400、包装模块;500、控制模块;600、数据总线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通过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高效整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该系统主要包括六个模块,分别是原料供应模块100、加工模块200、检测模块300、包装模块400、控制模块500和数据总线模块600。这些模块通过数据总线模块600紧密相连,实现了高效的信息交流与协同工作。
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模块500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采用自适应控制算法,根据实时生产数据动态调整流水线各环节的参数,以实现最优生产。这意味着,当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控制模块可以立即作出反应,调整相关参数,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同时,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对各模块进行控制,确保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数据总线模块600则是整个系统的信息中枢,它负责收集和整合各个模块的实时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全面的生产信息。这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检测模块300和包装模块400分别负责对产品质量和包装效果进行监控。在生产过程中,这两个模块可以实时检测产品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确保每一件产品都是合格的。同时,包装模块还可以根据产品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和材料,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的,原料供应模块100负责原料的存储和供应;加工模块200根据预设工艺流程对原料进行加工;检测模块300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装模块400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数据总线模块600负责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
具体的,原料供应模块100与加工模块200通过数据总线模块600连接,加工模块200与检测模块300通过数据总线模块600连接,检测模块300与包装模块400通过数据总线模块600连接。
具体的,控制模块500通过数据总线模块600对各模块进行控制,实现了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具体的,控制模块500通过接收生产计划和指令,将任务分配给各个模块,它确保每个模块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时间进行工作,以保证整个流水线的顺畅运行。
控制模块500配备各种传感器和检测设备,用于监测流水线上的工件和设备的状态。它能够检测到异常情况,并及时作出响应,防止生产过程中的停顿或事故。
控制模块500收集流水线上的各种数据,如生产量、质量检测结果、设备故障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控制模块500能够提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反馈,帮助企业进行改进和优化。
当流水线出现故障时,控制模块500能够快速诊断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这可能包括调整设备参数、启动备用设备或暂停流水线等操作。
控制模块500通过与上位机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设备的通讯,接收指令并发送状态信息。它能够根据预设的逻辑或程序对设备进行精确控制,确保流水线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控制模块500在流水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得整个生产过程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算法,控制模块500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废品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具体的,原料供应模块100负责将原材料或待加工品从外部运输到流水线的起始位置,加工模块200负责完成对原材料或待加工品的加工或制造任务,检测模块300负责对加工完成的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质量标准。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实时采集各模块的生产数据;
S2 、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出当前生产状态参数;
S3 、将生产状态参数与预设最优参数进行比较;
S4 、根据比较结果动态调整流水线各环节的参数;
S5、重复步骤(1)至(4),直至生产状态参数达到最优。
具体的, 首先,实时采集各模块的生产数据是关键。通过在各模块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可以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生产速度、设备状态、物料消耗等。这些数据将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接下来,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出当前生产状态参数。这些参数包括生产速度、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等,可以反映生产过程的运行状况。通过对比这些参数与历史数据,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潜在优化空间。
然后,将生产状态参数与预设最优参数进行比较。预设最优参数是根据企业历史数据和生产经验设定的,代表了生产过程的理想状态。比较实际生产状态与最优状态,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差距,为后续调整提供依据。
根据比较结果,动态调整流水线各环节的参数。这一步骤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设备参数、工艺流程、人员配置等。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使生产过程更加接近预设的最优状态。
最后,重复以上步骤1至4,直至生产状态参数达到最优。这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旨在不断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生产管理策略,适应市场和生产环境的变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计算生产状态参数、比较最优参数、动态调整各环节参数,企业可以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探索和创新。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这种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将在未来制造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具有信息交互快速准确、系统可靠稳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高、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因此,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供应模块(100)、加工模块(200)、检测模块(300)、包装模块(400)、控制模块(500)和数据总线模块(600),各模块之间通过数据总线模块(600)进行通信,采用自适应控制算法,根据实时生产数据动态调整流水线各环节的参数,以实现最优生产,控制模块(500)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对各模块进行控制,实现了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供应模块(100)负责原料的存储和供应;加工模块(200)根据预设工艺流程对原料进行加工;检测模块(300)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装模块(400)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数据总线模块(600)负责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供应模块(100)与加工模块(200)通过数据总线模块(600)连接,加工模块(200)与检测模块(300)通过数据总线模块(600)连接,检测模块(300)与包装模块(400)通过数据总线模块(6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500)通过数据总线模块(600)对各模块进行控制,实现了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500)通过接收生产计划和指令,将任务分配给各个模块,它确保每个模块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时间进行工作,以保证整个流水线的顺畅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供应模块(100)负责将原材料或待加工品从外部运输到流水线的起始位置,加工模块(200)负责完成对原材料或待加工品的加工或制造任务,检测模块(300)负责对加工完成的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质量标准。
7.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实时采集原料供应模块(100)、加工模块(200)、检测模块(300)、包装模块(400)、控制模块(500)和数据总线模块(600)的生产数据;
(2) 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出当前生产状态参数;
(3) 将生产状态参数与预设最优参数进行比较;
(4) 根据比较结果动态调整流水线各环节的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通过在各模块安装和数据采集,可以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包括生产速度、设备状态、物料消耗,这些数据将传输至上位机,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步骤(1)至(4),直至生产状态参数达到最优。
CN202410089787.7A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9503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9787.7A CN117950377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9787.7A CN117950377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0377A true CN117950377A (zh) 2024-04-30

Family

ID=90797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89787.7A Pending CN117950377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503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162B (zh) 用于硬件组件的遥控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Verl et al. Architecture for multileve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energy consumption
CN112462703B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工站的综合控制系统
CN111353690B (zh) 一种区块链使能的生产调度边缘计算方法
WO2020037608A1 (zh) 人工智能计算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工程师站及工业自动化系统
CN115129004A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和数字孪生的智能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0420213C (zh) 车间局域网内分布式数控机床的实时监控系统
CN113641161A (zh) 基于在线精度测量的智能产线质量闭环控制方法及系统
Schlechtendahl et al. Multi-level energy demand optimizer system for machine tool controls
KR102411824B1 (ko) 인공지능 기반의 공장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7950377A (zh) 一种一体化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44922A (zh) 机床数字集中智能监控系统
US202203561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arameters of glass products production
CN109753041A (zh) 一种网络化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CN110865612A (zh) 一种镀铝自动化控制冗余传感系统
CN211454351U (zh) 一种智能烟丝牌号交换站
CN112465485A (zh) 一种智能印染管理系统
US20160321579A1 (en) Simulation based cloud service for industrial energy management
Zhu A Joint Optimization Model of Production Scheduling and Maintenance Based on Data Driven for a Parallel‐Series Production Line
WO2020061730A1 (en) Automation proc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 and device
Hua et al. Study and design real-time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based on RFID
Zhang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bottlenecks via simulation
CN103048964A (zh) 门控单元驱动控制分散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EP3705964B1 (en) A method for the scalable real-time state recognition of processes and/or sub-processes during production with electrically driven production plants
H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recision Machinery Design and Auto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