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0059A -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和监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和监护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40059A CN117940059A CN202280061032.5A CN202280061032A CN117940059A CN 117940059 A CN117940059 A CN 117940059A CN 202280061032 A CN202280061032 A CN 202280061032A CN 117940059 A CN117940059 A CN 1179400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nitoring
- mode
- mobile
- monitoring device
- pat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35790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793 arrhythmia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06010003119 arrhythmia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11 maligna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772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9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60 site-specific infrared dichroism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和监护系统。在第一预设时期由床旁监护仪(20)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1)。从第一预设时期进入到第二预设时期后,移动监护设备(30)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10,2);在监护数据的预设生理参数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则进入第三预设时期,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与床旁监护仪(20)共同进行连续监护,并将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10)和/或床旁监护仪(20,3)。移动监护设备(30)能在不同的需求下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便于病人下床活动,有利于病人术后快速康复,而且能在出现危险时加强监护,能很好的适应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监护的需求,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术后病人进行监护的效率。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和监护系统。
术后快速康复(ERAS)是最近几年的临床热点,其主旨在于鼓励术后的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按照临床诊疗要求,手术后的病人需要进行至少8小时以上的床旁监护,避免出现不可预期的风险。受制于传统监护仪的线缆束缚,病人接上后就被限制在床上,与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的思想相违背。移动监护由于其线缆和数据传输的无线化,解决了病人受线缆束缚的难题,能够在保持对病人持续监护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
但是,目前的移动监护主要聚焦于解决下床后的移动问题,没有进一步思考如何跟医护人员日常的使用习惯结合起来。医护人员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工作方式的不同,或者由于需要根据病人病情而相应地切换监护模式,因而增加了工作量。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和系统,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术后病人进行监护的效率。
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系统,包括床旁监护仪、中央站和移动监护设备;
所述床旁监护仪用于监护病人,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配对;
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用于佩戴在病人身体上对病人进行监护,得到监护数据;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连续监护模式和间隔监护模式;所述移动监护设备还用于: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时,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共同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
在第一预设时期,所述床旁监护仪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
从所述第一预设时期进入到第二预设时期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在间隔监护模式得到的监护数据中,预设生理参数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则进入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
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监护设备和目标监护设备;
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用于佩戴在病人身体上对病人进行监护,得到监护数据,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目标监护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连续监护模式和间隔监护模式,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所述间隔监护模式时,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目标监护设备;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与所述目标监护设备共同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目标监护设备;
在第一预设时期,所述目标监护设备和/或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
在第二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独立地工作在所述间隔监护模式下,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在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其中,所述病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期的病情比在所述第二预设时期的病情重,在所述第三预设时期的病情比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期的病情重。
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旁监护仪、中央站和移动监护设备;
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用于佩戴在病人身体上对病人进行监护,得到监护数据,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连续监护模式和间隔监护模式,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所述间隔监护模式时,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所述床旁监护仪;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与所述床旁监护仪共同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
在第一预设时期,所述床旁监护仪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
在第二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在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
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期,床旁监护仪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
从所述第一预设时期进入到第二预设时期后,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
在间隔监护模式得到的监护数据中,预设生理参数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则进入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与床旁监护仪配对,共同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
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期,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与目标监护设备共同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目标监护设备;
在第二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独立地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目标监护设备;
在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其中,所述病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期的病情比在所述第二预设时期的病情重,在所述第三预设时期的病情比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期的病情重。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和监护系统,将病人术后分为第一预设时期、第二预设时期和可能出现的第三预设时期。在第一预设时期由床旁监护仪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从第一预设时期进入到第二预设时期后,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对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在间隔监护模式得到的监护数据中,预设生理参数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则进入第三预设时期,移动监护设备从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并与床旁监护仪配对,共同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移动监护设备能在不同的需求下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便于病人下床活动,有利于病人术后快速康复,而且能在出现危险时加强监护,能很好的适应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监护的需求,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术后病人进行监护的效率。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针对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应用场景,本发明构建了一种以移动监护设备为核心的术后ERAS(加速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工作流,旨在解决产品设备与医护人员熟悉的日常工作冲突问题,进而能够提升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系统,包括:床旁监护仪20、移动监护设备30和中央站10。
床旁监护仪20用于监护病人得到监护数据,以及用于与移动监护设备30配对,接收移动监护设备30监护病人时获得的监护数据。床旁监护仪20可将自身的监护数据以及移动监护设备30的监护数据以有线或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中央站10,使得中央站10能对科室内各个病人的监护数据进行汇总并监控。
移动监护设备30用于佩戴在病人身体上对病人进行监护,得到监护数据,以及用于将监护病人时获得的监护数据发送给床旁监护仪20和/或中央站10。移动监护设备30可与床旁监护仪20和中央站10无线通信,以实现监护数据的传输。移动监护设备30的工作模式包括连续监护模式和间隔监护模式。移动监护设备30佩戴在病人身上工作时,还绑定有病人的标识信息,用于唯一标识病人,确保监护数据归属的唯一性。标识信息例如可以是病人ID、病人床位号等。
移动监护设备30还用于:与床旁监护仪20通信连接,例如无线通信连接;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时,对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10和/或床旁监护仪20;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时,与床旁监护仪配对,共同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10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如此,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在病人病情比较轻微时采用间隔监护,危重了切换为连续监护,能降低移动监护设备30的功耗。
移动监护设备30与床旁监护仪配对。例如,移动监护设备30从床旁监护仪获取连接信息,或者,向床旁监护仪发送连接信息;移动监护设备30基于该连接信息,与床旁监护仪配对,从而建立通信连接;基于该通信连接,移动监护设备30与床旁监护仪进行数据交互。
有的实施例中,移动监护设备30与床旁监护仪传输连接信息的无线传输方式,可以与配对后的数据交互所使用的无线传输方式不同。具体的,移动监护设备30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移动监护设备30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以第一无线传输的方式从床旁监护仪获取连接信息。移动监护设备30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采用NFC模块,用于与床旁监护仪进行非接触式传输,主要是传输连接信息。
其中,连接信息可以包括床旁监护仪和移动监护设备30中的任一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即设备ID)或序列号码(Serial Number,简称为SN),也可以包括:由其中任一设备(床旁监护仪或移动监护设备30)确定的通信信道标识码、IP地址、MAC地址、服务集标识码(Service Set
Identifier,简称为SSID)、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协议、WPA(Wi-Fi Protected
Access)协议、WPA2协议、WPA3协议、EAP(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协议等协议相关的信息中的一种;也可以包括床旁监护仪或移动监护设备30生成的随机配对码。
当然,移动监护设备30也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床旁监护仪发送连接信息。例如,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广播连接信息。
移动监护设备30基于连接信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床旁监护仪配对,建立采用第二无线传输方式的通信连接;进而基于该通信连接,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床旁监护仪进行数据交互,例如将监护数据传输给床旁监护仪。
第一无线传输方式可以是近距离通信,例如可以是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为NFC),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NFC模块,该NFC模块里面可以写入有连接信息,移动监护设备30靠近床旁监护仪就能将连接信息传输给床旁监护仪,当然床旁监护仪也可以设置NFC模块从而将连接信息传输给移动监护设备30。过程类似公交刷卡机刷卡的过程、POS机刷银行卡的过程;从而便于移动监护设备30和床旁监护仪的配对。整个过程操作非常简单高效,自动化程度高。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近距离通信不限于近场通信(NFC),还可以包括无源/有源RFID(射频识别)、光学、红外(Infrared,简称为IR)、超宽频(Ultra-wideband,简称为UWB)、磁性配对技术或点对点无线技术,包括但不限于WiFi、蓝牙、Zigbee或其他通信协议。相应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例如为近距离通讯(Near-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为NFC)模组、条形码模组、二维码模组、无源/有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模组、光学模组、红外(Infrared,简称为IR)模组、超宽频(Ultra-wideband,简称为UWB)模组、磁性配对模组或点对点无线模组。
本实施例中,连接信息为床旁监护仪生成的随机配对码,该随机配对码可以是一个码,也可以是一对码。其中,床旁监护仪生成一个码是指床旁监护仪和移动监护设备30这两者之间具有的配对码完全相同,例如该码为1111;床旁监护仪生成一对码是指床旁监护仪和移动监护设备30这两者之间具有的配对码不相同,但有对应关系,例如床旁监护仪生成随机配对码是1111和2222(例如通过数组建立配对关系列表),其中1111传送给移动监护设备30,2222是与1111配对的码,基于这一对码它们两者也可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无线传输方式可以为采用以下任一种或多种无线技术进行传输的方式:蓝牙、WiFi、WMTS(wireless medical
telemetry services,无线医疗遥测服务)。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采用现有的各类型无线通信模组,不做限定,例如,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蓝牙模组、WMTS 通信模组、以及WIFI 通信模组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无线传输方式与第一无线传输方式可以不同。
中央站(中央监护工作站)10用于将各个终端汇总过来的监护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按病人分类显示,让医护人员能看到科室内各个病人各项生理参数的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监护系统进行术后康复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预设时期,床旁监护仪20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第一预设时期可以是术后的卧床危险期,对于刚刚回到普通病房的病人处于卧床危险期,可对其采取连续监护模式。是否处于第一预设时期可以基于用户的操作来确定,比如用户将床旁监护仪20与病人绑定,使其对病人进行床旁监护,此时可以默认处于第一预设时期,当然也可以进一步由用户输入相关内容或指令给床旁监护仪20或中央站10,让床旁监护仪20和中央站10确定当前病人处于第一预设时期。通常该时期病人卧床,病情不稳定,可单独采用床旁监护仪20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由床旁监护仪20对病人的血氧参数、血压参数、脉率参数、体温参数、心电参数、呼吸参数、睡眠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测量,得到监护数据。当然,第一预设时期也可以将移动监护设备30佩戴在病人身上,并与床旁监护仪20配对,移动监护设备30和床旁监护仪20共同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移动监护设备30和床旁监护仪20配对后,移动监护设备30和/或床旁监护仪20将配对信息传输给中央站10。移动监护设备30和床旁监护仪20配对后,可自动将工作模式设置为连续监护模式;也可以由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控制移动监护设备30,使其工作模式设置为连续监护模式;也可以由中央站10控制移动监护设备30,使其工作模式设置为连续监护模式;还可以由医护人员将其工作模式设置为连续监护模式。
移动监护设备30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10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例如,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直接无线传输给中央站10,也可以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由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转发给中央站10。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直接无线传输给床旁监护仪20,也可以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10,由中央站10转发给床旁监护仪20。如此,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仅需把数据传给一个目标远端设备(中央站10或床旁监护仪20),就实现了该监护系统下三个设备之间的数据连通,能够降低移动监护设备的功耗。
步骤2、从第一预设时期进入到第二预设时期后,移动监护设备30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对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10。第二预设时期可以是下床康复期。具体的,在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确定从第一预设时期进入到第二预设时期,移动监护设备30从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间隔监护模式。在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自动从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间隔监护模式,也可以由中央站10或床旁监护仪20控制移动监护设备30从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间隔监护模式。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移动监护设备30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长,以预设时长是8小时为例,即第一预设时期持续时间超过8小时后自动进入第二预设时期;又例如,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预设时刻到来,以预设时刻是第二天早上8点为例,即当天手术后,第二天早上八点自动进入第二预设时期;还例如,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移动监护设备30与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断开连接,则默认进入第二预设时期。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安全性,第一预设条件还包括病人的EWS评分低于预设分数。EWS评分低于预设分数说明病人情况稳定,在此基础上,连续监护模式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长、预设时刻到来或与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断开连接,才切换到间隔监护模式。
床旁监护仪20和/或移动监护设备30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解除床旁监护仪20与移动监护设备30的配对。进而由移动监护设备30单独对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当然,也可以由中央站10在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控制床旁监护仪20和/或移动监护设备30使两者解除配对。
移动监护设备30对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包括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具体的,移动监护设备30间歇性的对病人的一项或多项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得到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数据,例如移动监护设备30间歇性的对病人的血氧参数、血压参数、脉率参数、体温参数、心电参数、呼吸参数、睡眠参数、运动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检测,从而得到血氧参数数据、血压参数数据、脉率参数数据、体温参数数据、心电参数数据、呼吸参数数据、睡眠参数数据、运动参数数据中至少一个。移动监护设备30自身检测的上述生理参数数据包括生理参数数值及其对应的测量时刻,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仅将这些数据发送给中央站10,也可以进一步处理,如将不同测量时刻的生理参数数值处理成生理参数曲线,又如,判断生理参数数据(如各个时刻的生理参数数值)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生成对应的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可以是文字、图像或声音等。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将监护数据输出给自身的显示屏显示,还可以将报警信息输出给自身的扬声器进行发声。
中央站10接收移动监护设备30传输的监护数据,若监护数据是移动监护设备30已经处理好的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等,则直接通过自身显示装置(如显示屏)按病人进行显示、或扬声器进行发声即可,以呈现监护数据。若监护数据移动监护设备30没有处理,是原始数据,则中央站10对接收的监护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之后通过自身显示屏按病人进行显示,还可以将其反馈给移动监护设备30,通过移动监护设备30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或扬声器进行发声。中央站10的显示屏在显示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时,还显示对应的监护数据的来源,即显示其来源于哪个移动监护设备30或哪个床旁监护仪20,还可以进一步显示病人当前所处的时期。
中央站10还判断移动监护设备30的监护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中央站10输出报警信息,可以通过自身显示屏按病人进行报警信息的显示或扬声器发声,还可以将报警信息反馈给病人的移动监护设备30,由病人的移动监护设备30对报警信息进行显示或发声。上述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中,包括预设生理参数,预设生理参数比较重要,其异常的话反映病人病情变严重了,具体是哪种或哪几种,可由医护人员设置。本实施例中,预设生理参数为心电参数。移动监护设备30判断心电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确定病人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生成预设消息传输给中央站,并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
步骤3、在间隔监护模式得到的监护数据中,预设生理参数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则进入第三预设时期,此时说明病人有异常,可能病情有反复,需要加大监护,移动监护设备30从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此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病人在病房外,移动监护设备30无法与床旁监护仪20配对,则移动监护设备30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单独对病人进行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10。另一种是病人就在病房内,或者待其回到病房后,移动监护设备30与床旁监护仪20配对,共同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10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
移动监护设备30从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可以在预设生理参数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后自动切换。具体的,判断预设生理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可以由移动监护设备30、床旁监护仪或中央站执行。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例如,移动监护设备30在第二预设时期得到的监护数据中,判断预设生理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进入第三预设时期。即移动监护设备30自己采集的数据经过处理,得到特定报警,表征病人病情恶化,从而自行进入第三预设时期。
又例如,床旁监护仪在第二预设时期得到的监护数据中,判断预设生理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直接输出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给移动监护设备30,从而控制移动监护设备30进入第三预设时期并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当然,床旁监护仪判断预设生理参数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时,也可以输出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给中央站,再由中央站转发给移动监护设备30。如此,移动监护设备30可只与中央站连接,较为省电。
又例如,中央站在第二预设时期得到的监护数据中,判断预设生理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直接输出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给移动监护设备30,从而控制移动监护设备30进入第三预设时期并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当然,中央站判断预设生理参数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时,也可以输出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给床旁监护仪,再由床旁监护仪转发给移动监护设备30。如此,移动监护设备30可只与床旁监护仪连接,较为省电。
移动监护设备30从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也可以在与床旁监护仪20配对后自动切换。例如,在第二预设时期,移动监护设备30可能与床旁监护仪解除配对了,之后医护人员觉得病人病情恶化,将移动监护设备30与床旁监护仪重新配对,移动监护设备30与床旁监护仪重新配对后进入第三预设时期,从而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
移动监护设备30从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还可以由医护人员进行切换。具体的,移动监护设备30在第二预设时期,接收到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后进入第三预设时期;其中,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由中央站发出、或者由床旁监护仪发出、或者由用户输入到移动监护设备。例如,床旁监护仪20基于用户的操作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将该指令传输给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直接传输,也可以由中央站转发,具体在上述内容中已阐述,不做赘述。又例如,中央站10基于用户的操作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将该指令传输给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直接传输,也可以由床旁监护仪20转发,具体在上述内容中已阐述,不做赘述。还例如,移动监护设备30基于用户的操作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执行。可见,医护人员判断病人病情恶化后,可以在中央站10、床旁监护仪20或移动监护设备30上开启移动监护设备30的连续监护模式。
移动监护设备30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同样可包括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具体的,移动监护设备30连续的、实时的对病人的一项或多项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得到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数据。移动监护设备30在不同的工作模式,检测的生理参数类型可以是相同的,只是监护频率不同。
连续监护模式,例如可以指移动监护设备30在连续的多个传输周期内均传输数据(如移动监护设备30采集的监护数据)给中央站10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相对的,间隔监护模式,例如可以指移动监护设备30仅在所述连续的多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传输数据(如移动监护设备30采集的监护数据)给中央站10。连续监护模式顾名思义为移动监护设备30连续地、不间断地监护病人,并传输数据给中央站10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例如设定一个传输周期(例如1秒等,其中传输周期可以是传输一次数据需要的时间周期),则在每个传输周期内,连续监护模式下移动监护设备30均会传输数据。
与连续监护模式相对的为非连续监护模式,在本申请中包括间隔监护模式、点测监护模式等。
间隔监护模式,例如可以指移动监护设备30采集到病人的监护数据后,非连续地、间断地传输数据,也即对于前述设定的传输周期,并不是每个传输周期都会传输数据,而是部分传输周期传输数据,其他传输周期不传输数据。
应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称的连续监护模式和间隔监护模式只是相对的概念,核心在于,采用连续监护模式向远端设备(例如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传输数据的频率大于采用间隔监护模式传输数据采用的频率,因而,前者所消耗的功耗更高,所以通常适用于并且更为危重的患者,而当病人的病情有所好转后,可采用数据发送频率相对更低、功耗也相对较小的间隔监护模式。
移动监护设备30还可以具有点测监护模式,与前两者相比,点测监护模式则是一种更为低功耗的数据传输模式。移动监护设备30工作在点测监护模式时,仅在预设的特定时刻采集并发送数据(如移动监护设备30采集的监护数据)给中央站10,通常在特定时刻仅发送一次或数次(例如一次发送失败)。
移动监护设备30在连续监护模式对生理参数进行的测量的频率大于间隔监护模式;当然,移动监护设备30也可以在连续监护模式传输监护数据给中央站10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的频率大于间隔监护模式;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让两个工作模式的监护频率不同。移动监护设备30自身检测的上述生理参数数据包括生理参数数值及其对应的测量时刻,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仅将这些数据发送给中央站10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也可以进一步处理,如将不同测量时刻的生理参数数值处理成生理参数曲线,又如,判断生理参数数据(如各个时刻的生理参数数值)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生成对应的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可以是文字、图像或声音等。移动监护设备30可以将监护数据输出给自身的显示屏显示,还可以将报警信息输出给自身的扬声器进行发声。
中央站10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接收移动监护设备30传输的监护数据,若监护数据是移动监护设备30已经处理好的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等,则直接通过自身显示屏按病人进行显示、或扬声器进行发声即可,以呈现监护数据。若监护数据移动监护设备30没有处理,是原始数据,则中央站10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对接收的监护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之后通过自身显示屏按病人进行显示,还可以将其反馈给移动监护设备30,通过移动监护设备30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或扬声器进行发声。中央站10还可以将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给病人的床旁监护仪20,通过病人的床旁监护仪20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或扬声器进行发声。床旁监护仪20还可以将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给中央站10,通过中央站10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或扬声器进行发声。
中央站10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20还判断移动监护设备30的监护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中央站10输出报警信息,可以通过自身显示屏按病人进行报警信息的显示或扬声器发声,还可以将报警信息反馈给病人的移动监护设备30和/或床旁监护仪20,由病人的移动监护设备30和/或床旁监护仪20对报警信息进行显示或发声。床旁监护仪20输出报警信息,可以通过自身显示屏按病人进行报警信息的显示或扬声器发声,还可以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病人的移动监护设备30和/或中央站10,由病人的移动监护设备30和/或中央站10对报警信息进行显示或发声。
在监护系统中,移动监护设备30的数量多于床旁监护仪20的数量,两者无需一一配对(绑定),可在有需要的时候再配对。一部分移动监护设备30在工作时分别与一个床旁监护仪20配对且共同工作,一部分移动监护设备30则在工作时未与任一床旁监护仪20配对。
当第一床旁监护仪与第一移动监护设备配对且共同工作后,第一床旁监护仪还用于与第一移动监护设备断开连接,以便与不同于第一移动监护设备的第二移动监护设备配对且共同工作。
移动监护设备30监护病人测量的生理参数与床旁监护仪20监护病人测量的生理参数中,两者至少部分生理参数是相同的,如此,病人在解除床旁监护仪20后,其相关生理参数还能由移动监护设备30监护,以确保病人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监护系统,在术后不同阶段都有适合病人的监护方式和设备,不仅能及时发现病人潜在的风险,而且不影响病人下床活动。比如,对于术后刚刚回到普通病房的病人,采取床旁监护仪或者床旁监护仪+移动监护设备进行连续监护。通过设定的切换条件,如连续时间超过8小时以上,或者术后第二天早晨8点之后,并且病人病情稳定(如EWS评分低)的情况下,系统可自动或者由医护人员手动切换,进入第二预设时期,第二预设时期持续覆盖病人的康复周期,采取移动监护设备间隔监护的方式,针对病人的生理参数进行间隔测量(比如2min/次)。这其中,如果病人出现危险情况,比如预设生理参数超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可切换至危急模式(第三预设时期),具体表现为若病人处于病床边,则连接床旁监护仪并切换至连续监护模式。如病人处于病房外,则连接中央站并切换至连续监护模式。上述过程能够覆盖术后病人的完整康复周期,符合医护人员现有的工作流程,能够实现病人的风险管理,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术后病人进行监护的效率。
本发明还可以引入EWS评分来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或者辅助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
具体的,在移动监护设备30未与床旁监护仪20配对且单独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时,中央站用于:获取病人当前的EWS评分(早期预警评分),在EWS评分高于预设分数时,控制病人的移动监护设备从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或输出提示用户将移动监护设备30与床旁监护仪20进行配对而共同工作并采用连续监护模式的信息。EWS评分有助于医护人员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潜在危重病人。比如急诊医护人员接到病人后,或者病人术后,可根据EWS的评分标准对其评分,将EWS评分输入到中央站10。也可以为病人佩戴移动监护设备30。移动监护设备30根据医护人员设置的监护模式或者根据系统预设的监护模式对病人进行监护。中央站10接收移动监护设备30传输的监护数据,根据监护数据得到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即中央站10可根据移动监护设备30检测的病人的多项生理参数,按预设的EWS评分标准对病人进行评分,得到其当前的EWS评分。无需医护人员人为判断,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在移动监护设备30未与床旁监护仪20配对且单独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时,中央站10还用于:获取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EWS评分低于预设分数时,控制移动监护设备从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间隔监护模式。
在移动监护设备30与床旁监护仪20配对且共同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时,中央站10还用于:获取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EWS评分低于预设分数时,控制移动监护设备从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间隔监护模式,和/或输出提示用户断开移动监护设备与配对的床旁监护仪的连接的信息。
预设分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3分。基于EWS评分推荐合适病人的监护设备和监护模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采用移动监护设备对症状相对较轻的病人进行监护,既满足了医生对病人的监护需求,又满足了病人自由活动的需求,而且移动监护设备数量通常不易受限,监护率高。此方式不仅适合对急诊病人的监护,而且也适合术后病人的监护。
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监护设备30和目标监护设备50。移动监护设备30与目标监护设备50通信连接,例如两者无线通信连接。
移动监护设备30用于佩戴在病人身体上对病人进行监护,得到监护数据。移动监护设备30的工作模式包括连续监护模式和间隔监护模式。该监护系统进行监护的过程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预设时期,移动监护设备30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与目标监护设备共同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目标监护设备。其中,目标监护设备可以是床旁监护仪20和/或中央站10。
目标监护设备是中央站时,中央站10自身可能不能对病人进行直接的数据采集和测量,更多的是对移动监护设备30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等,中央站10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数据查看、指令下发的信息平台。
步骤2’、在第二预设时期,移动监护设备30独立地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对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目标监护设备50。
步骤3’、在第三预设时期,移动监护设备30从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其中,病人在第一预设时期的病情比在第二预设时期的病情重,在第三预设时期的病情比在第一预设时期的病情重。
在第三预设时期,移动监护设备30与目标监护设备50配对,共同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目标监护设备50。
目标监护设备50可以在第三预设时期,在目标监护设备与移动监护设备配对后,控制移动监护设备进入连续监护模式。当然,移动监护设备30也可以在第三预设时期,在与目标监护设备配对后,自动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
在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移动监护设备30从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间隔监护模式;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长,预设时刻到来,或者移动监护设备与配对的所述目标监护设备断开连接。
图1所示实施例包括中央站、床旁监护仪和移动监护设备这三种设备,而图4所示实施例包括中央站和移动监护设备这两种设备,或者包括床旁监护仪和移动监护设备这两种设备,此为两个实施例的区别。鉴于移动监护设备的具体功能、中央站或床旁监护仪的具体功能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详细阐述,故在此不做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种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时,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光盘、硬盘等,通过计算机执行该程序以实现上述功能。例如,将程序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中,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程序,即可实现上述全部或部分功能。另外,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时,该程序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另一计算机、磁盘、光盘、闪存盘或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中,通过下载或复制保存到本地设备的存储器中,或对本地设备的系统进行版本更新,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时,即可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
本文参照了各种示范实施例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范性实施例做出改变和修正。例如,各种操作步骤以及用于执行操作步骤的组件,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或考虑与系统的操作相关联的任何数量的成本函数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被删除、修改或结合到其他步骤中)。
另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本文的原理可以反映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可读存储介质预装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任何有形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皆可被使用,包括磁存储设备(硬盘、软盘等)、光学存储设备(CD-ROM、DVD、Blu Ray盘等)、闪存和/或诸如此类。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加载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以形成机器,使得这些在计算机上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执行的指令可以生成实现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可以指示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的方式运行,这样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就可以形成一件制造品,包括实现指定功能的实现装置。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一个计算机实现的进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可以提供用于实现指定功能的步骤。
虽然在各种实施例中已经示出了本文的原理,但是许多特别适用于特定环境和操作要求的结构、布置、比例、元件、材料和部件的修改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原则和范围内使用。以上修改和其他改变或修正将被包含在本文的范围之内。
前述具体说明已参照各种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因此,对于本披露的考虑将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意义上的,并且所有这些修改都将被包含在其范围内。同样,有关于各种实施例的优点、其他优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已如上所述。然而,益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任何能产生这些的要素,或使其变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都不应被解释为关键的、必需的或必要的。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括”和其任何其他变体,皆属于非排他性包含,这样包括要素列表的过程、方法、文章或设备不仅包括这些要素,还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不属于该过程、方法、系统、文章或设备的其他要素。此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耦合”和其任何其他变体都是指物理连接、电连接、磁连接、光连接、通信连接、功能连接和/或任何其他连接。
具有本领域技术的人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的细节进行许多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根据以下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32)
-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旁监护仪、中央站和移动监护设备;所述床旁监护仪用于监护病人,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配对;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用于佩戴在病人身体上对病人进行监护,得到监护数据;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连续监护模式和间隔监护模式;所述移动监护设备还用于: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时,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共同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在第一预设时期,所述床旁监护仪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从所述第一预设时期进入到第二预设时期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在间隔监护模式得到的监护数据中,预设生理参数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则进入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共同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站和/或所述床旁监护仪用于在第三预设时期,在所述床旁监护仪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配对后,控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进入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或者,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用于在第三预设时期,在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后,自动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站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传输的监护数据,对接收的所述监护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并按病人进行显示;和/或,判断所述监护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
-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长,预设时刻到来,或者移动监护设备与配对的所述床旁监护仪断开连接。
-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旁监护仪和/或所述移动监护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解除所述床旁监护仪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的配对;或者,所述中央站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控制所述床旁监护仪和/或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使两者解除配对。
-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旁监护仪用于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移动监护设备;或者,所述床旁监护仪用于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发送给所述中央站,使所述中央站将所述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转发给移动监护设备;或者,所述中央站用于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移动监护设备;或者,所述中央站用于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床旁监护仪,使所述床旁监护仪将所述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转发给移动监护设备。
-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监护设备未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且单独工作在所述间隔监护模式时,所述中央站还用于:获取所述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所述EWS评分高于预设分数时,控制所述病人的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或输出提示用户将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床旁监护仪进行配对而共同工作并采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的信息;和/或在所述移动监护设备未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且单独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所述中央站还用于:获取所述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所述EWS评分低于所述预设分数时,控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和/或在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且共同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所述中央站还用于:获取所述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所述EWS评分低于所述预设分数时,控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和/或输出提示用户断开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配对的所述床旁监护仪的连接的信息。
-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系统中的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的数量多于所述床旁监护仪的数量,一部分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在工作时分别与一个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且共同工作,一部分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在工作时未与任一床旁监护仪配对。
-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生理参数为心电参数;所述移动监护设备还用于:判断所述心电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确定病人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生成所述预设消息传输给中央站,并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
-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站包括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还用于显示所述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所对应的监护数据的来源,和/或显示所述病人当前所处的时期。
-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在连续监护模式对生理参数进行的测量的频率大于间隔监护模式;或者,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在连续监护模式传输监护数据给所述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的频率大于间隔监护模式。
-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监护设备和目标监护设备;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用于佩戴在病人身体上对病人进行监护,得到监护数据,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目标监护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连续监护模式和间隔监护模式,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所述间隔监护模式时,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目标监护设备;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与所述目标监护设备共同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目标监护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期,所述目标监护设备和/或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在第二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独立地工作在所述间隔监护模式下,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在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其中,所述病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期的病情比在所述第二预设时期的病情重,在所述第三预设时期的病情比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期的病情重。
-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监护设备用于在第三预设时期,在所述目标监护设备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配对后,控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进入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或者,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用于在第三预设时期,在与所述目标监护设备配对后,自动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
-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长,预设时刻到来,或者移动监护设备与配对的所述目标监护设备断开连接。
-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监护设备未与所述目标监护设备配对且单独工作在所述间隔监护模式时,所述目标监护设备还用于:获取所述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所述EWS评分高于预设分数时,控制所述病人的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或输出提示用户将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目标监护设备进行配对而共同工作并采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的信息;和/或,在所述移动监护设备未与所述目标监护设备配对且单独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所述目标监护设备还用于:获取所述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所述EWS评分低于所述预设分数时,控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和/或在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目标监护设备配对且共同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所述目标监护设备还用于:获取所述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所述EWS评分低于所述预设分数时,控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和/或输出提示用户断开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配对的所述目标监护设备的连接的信息。
-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旁监护仪、中央站和移动监护设备;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用于佩戴在病人身体上对病人进行监护,得到监护数据,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连续监护模式和间隔监护模式,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所述间隔监护模式时,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所述床旁监护仪;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与所述床旁监护仪共同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在第一预设时期,所述床旁监护仪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在第二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在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
-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时,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所述床旁监护仪,包括: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使所述中央站将所述监护数据传输给所述床旁监护仪;或者,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床旁监护仪,使所述床旁监护仪将所述监护数据传输给所述中央站。
-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期得到的监护数据中,判断预设生理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进入第三预设时期;和/或,在第二预设时期,与床旁监护仪配对后进入第三预设时期;和/或,在第二预设时期,接收到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后进入第三预设时期;其中,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由中央站发出、或者由床旁监护仪发出、或者由用户输入到移动监护设备。
-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预设时期,床旁监护仪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从所述第一预设时期进入到第二预设时期后,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中央站;在间隔监护模式得到的监护数据中,预设生理参数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则进入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与床旁监护仪配对,共同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
-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共同对所述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
-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连续监护模式,包括:所述中央站和/或所述床旁监护仪在第三预设时期,在所述床旁监护仪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配对后,控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进入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或者,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在第三预设时期,在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后,自动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
-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中央站接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传输的监护数据,对接收的所述监护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并按病人进行显示;和/或,判断所述监护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生理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
- 如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长,预设时刻到来,或者移动监护设备与配对的所述床旁监护仪断开连接。
-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床旁监护仪和/或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在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解除床旁监护仪与移动监护设备的配对;或者,所述中央站在第一预设条件和/或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的触发下,控制所述床旁监护仪和/或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使两者解除配对。
-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床旁监护仪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移动监护设备;或者,所述床旁监护仪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发送给所述中央站,使所述中央站将所述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转发给移动监护设备;或者,所述中央站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移动监护设备;或者,所述中央站生成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床旁监护仪,使所述床旁监护仪将所述用于切换工作模式的指令转发给移动监护设备。
- 如权利要求20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移动监护设备未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且单独工作在所述间隔监护模式时,所述中央站获取所述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所述EWS评分高于预设分数时,控制所述病人的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或输出提示用户将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床旁监护仪进行配对而共同工作并采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的信息;和/或在所述移动监护设备未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且单独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所述中央站获取所述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所述EWS评分低于所述预设分数时,控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和/或在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且共同工作在所述连续监护模式时,所述中央站获取所述病人当前的EWS评分,在所述EWS评分低于所述预设分数时,控制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和/或提示用户断开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与配对的所述床旁监护仪的连接的信息。
- 如权利要求20至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的数量多于所述床旁监护仪的数量,一部分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在工作时分别与一个所述床旁监护仪配对且共同工作,一部分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在工作时未与任一床旁监护仪配对。
- 如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生理参数为心电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判断所述心电参数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或满足预设的异常生理事件的报警条件,若是则确定病人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生成所述预设消息传输给中央站,并输出对应的报警信息。
-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中央站显示所述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还显示所述生理参数值、生理参数曲线和报警事件中的至少一个所对应的监护数据的来源,和/或显示所述病人当前所处的时期。
- 如权利要求20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在连续监护模式对生理参数进行的测量的频率大于间隔监护模式;或者,所述移动监护设备在连续监护模式传输监护数据给所述中央站和/或配对的床旁监护仪的频率大于间隔监护模式。
-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预设时期,移动监护设备工作在连续监护模式,与目标监护设备共同对病人进行连续监护,将连续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目标监护设备;在第二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独立地工作在间隔监护模式,对所述病人进行间隔监护,将间隔监护得到的监护数据无线传输给所述目标监护设备;在第三预设时期,所述移动监护设备从所述间隔监护模式切换到所述连续监护模式,其中,所述病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期的病情比在所述第二预设时期的病情重,在所述第三预设时期的病情比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期的病情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520939 | 2021-09-08 | ||
CN202111052093 | 2021-09-08 | ||
PCT/CN2022/117964 WO2023036272A1 (zh) | 2021-09-08 | 2022-09-08 |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和监护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40059A true CN117940059A (zh) | 2024-04-26 |
Family
ID=8550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61032.5A Pending CN117940059A (zh) | 2021-09-08 | 2022-09-08 |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和监护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940059A (zh) |
WO (1) | WO2023036272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06204886B2 (en) * | 2005-01-13 | 2011-08-04 | Welch Allyn, Inc. | Vital signs monitor |
CN202235361U (zh) * | 2011-09-07 | 2012-05-30 | 无锡市健维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的无线遥测监护系统 |
CN113226159A (zh) * | 2018-12-29 | 2021-08-06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院内的病人恢复监护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 |
WO2020133480A1 (zh) * | 2018-12-29 | 2020-07-02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监护测量方法、移动监护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WO2020133541A1 (zh) * | 2018-12-29 | 2020-07-02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病人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09887588B (zh) * | 2019-01-29 | 2022-11-25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一种儿科重症监护单元不同数据采集模式的应用方法 |
CN209661628U (zh) * | 2019-02-28 | 2019-11-22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一种无线生理信息监护装置 |
-
2022
- 2022-09-08 WO PCT/CN2022/117964 patent/WO202303627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9-08 CN CN202280061032.5A patent/CN117940059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36272A1 (zh) | 2023-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95568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ient identification in a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 |
JP5661563B2 (ja) | 医用テレメ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医用テレメータ | |
EP3384690B1 (en) | Wireless network transfer | |
US20150070187A1 (en) | Wireless Relay Module For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s | |
JP2007520302A (ja) | 範囲外通知の特徴をもつテレメトリシステム | |
US20090069642A1 (en) | Wearable Wireless Electronic Patient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Device | |
CN108370389A (zh) | 用于身体上医疗设备在网络之间的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9644327A (zh) | 用于传感器系统和接收器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的方法,用于无线数据通信的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
JP2006520657A (ja) | 個人状態生理学的監視システム及び構造、及びモニタリング方法 | |
JP2014155540A (ja) | 医療用モニタシステム | |
US20240206733A1 (en) | Monitoring method and monitoring system | |
CN104039217A (zh) | 解锁体域网 | |
CN113613549A (zh) | 一种医疗设备配对系统和方法 | |
EP3133571A1 (en) | Early-warning device and early-warning method | |
JP5877911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のステータスを監視するための無線中継モジュール | |
JP2003076791A (ja) | 健康管理支援システム | |
CN117940059A (zh) |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监护方法和监护系统 | |
US20110224511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vital functions of human body | |
CN117480537A (zh) | 传感器装置、系统以及发送方法 | |
KR20140022215A (ko) | U-헬스케어 시스템용 중계 단말기 및 매니저 서버 | |
US20200345233A1 (en) | Monitoring system,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portable monitor, and configurator | |
CN112512404B (zh) | 监护仪及其控制方法,采集、接收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 |
CN118370523A (zh) | 中央站、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监护设备 | |
WO2020133318A1 (zh) | 一种监护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 | |
TW201701822A (zh) | 行動生理監測系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